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药学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中国实验方剂学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Traditional Medical Formulae 중국실험방제학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中华中医药学会
  • 影响因子: 1.6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9903
  • 国内刊号: 11-3495/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北京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吴以岭
  • 类 别: 中药学
期刊荣誉:
  • 连翘酯苷A对酵母致热小鼠体温及TRPA1的影响

    作者:苏红昌;万红叶;刘翠玲;孔祥英;林娜

    目的:通过观察连翘酯苷A(forsythiaside A, FA)对酵母致热小鼠体温的影响以及体温调节中枢及外周温度敏感瞬时感受器电位离子通道(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TRP)A1表达影响,明确FA的解热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6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平均分为以下6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FA不同剂量组(2,4,8 mg·kg-1)和阳性药阿司匹林组(90mg· kg-1).除正常组外,其他5组小鼠以背部皮下注射酵母混悬液法建立发热模型,并于造模前以及造模后17 ~22 h检测小鼠体温情况;造模后22 h处死小鼠,取下丘脑和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通过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TRPA1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注射酵母后模型组小鼠体温明显上升,17 h达到高峰期(P<0.01),下丘脑和背根神经节中TRPA1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FA剂量4,8 mg·kg-1可显著降低酵母引起的小鼠体温升高,上调下丘脑体温调节主要神经核团下丘脑室旁核(PVN)和视上核(S0),以及外周DRG中TRPA1水平(P<0.05,P<0.01).结论:FA能降低酵母致热小鼠的体温,其作用可能与其对下丘脑和DRG中TRPA1的有效调节有关.

  • 黄连解毒汤及其各部位群抗炎物质基础

    作者:陈桂荣;李明玉;解世全;窦德强

    目的:研究黄连解毒汤(HLJDT)全方及其各部位群抗炎活性,讨论HLJDT抗炎活性的物质基础.方法:通过鼠毛细管通透性和二甲苯致炎实验,建立动物模型以及确定黄连解毒汤的有效剂量,并依据全方的有效剂量计算出各组分群的给药剂量.将动物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HLJDT全方组,HLJDT上清液50%醇,HLJDT沉淀水洗,沉淀50%醇洗组,按传统给药方式连续3dig给药.末次给药60 min后尾静脉注射伊文思蓝(EB),然后立即进行小鼠二甲苯致炎实验,结合高效液相色谱(H PLC)研究HLJDT全方及其各部位群抗炎作用,比较各组间差异.结果:地塞米松,HLJDT全方,上清液50%醇洗和沉淀50%醇洗均能有效降低模型组的肿胀度,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HLJDT全方,上清液50%醇洗和沉淀50%醇洗部位群均能有效降低耳片中EB含量,抑制肿胀度,EB含量分别为(11.8±1.8),(23.4±3.8),(25.2±3.2) ng·g-1;肿胀度抑制率分别为26.44%,29.89% ,19.54%;HLJDT上清液50%醇洗抗炎作用比沉淀50%醇洗作用显著.结论:H LJDT,上清液50%醇洗和沉淀50%醇洗均能有效降低模型组的肿胀度,结合HPLC结果可推断,黄酮与生物碱相互作用后,可以降低生物碱副作用,增加环烯醚萜类成分后,抗炎效果更显著,为抗炎有效部位.

  • 十五味乳鹏散对尿酸钠致大鼠急性痛风性膝关节炎COX-2,PGE2水平的影响

    作者:寇毅英;李永芳;杨梅;吕慧玲;李瑞莲

    目的:通过观察十五味乳鹏散对尿酸钠(MSU)致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膝关节液及滑膜组织中环氧酶2(COX-2),前列腺素E2(PGE2)蛋白及mRNA水平的影响,探讨十五味乳鹏散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机制.方法: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十五味乳鹏散低、中、高剂量(0.4,0.8,1.2 g·kg-1)组,吲哚美辛(3 mg·kg-1)组.正常组和模型组ig生理盐水;各给药组按剂量ig给药,连续7d.末次给药1h后,正常组双侧膝关节腔注射50 μL无菌1%磷酸盐缓冲液(PBS),其余各组注射50 μL尿酸钠溶液,于造模后24 h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实时荧光定量PCR (QPCR)检测关节滑液和滑膜组织COX-2,PGE2蛋白及mRNA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MSU注射进大鼠膝关节腔24 h后,COX-2,PGE2在大鼠关节滑液中的含量及在滑膜组织中的mRNA表达量均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十五味乳鹏散低、中、高剂量组及吲哚美辛组均显著降低MSU致大鼠痛风性关节炎关节滑液COX-2和PGE2的蛋白水平及滑膜组织COX-2 mRNA水平(P<0.05,P<0.01),但滑膜组织PGE2mRNA水平在各组间并无显著性差异.结论:MSU可以增加关节滑液及滑膜组织中COX-2的表达,同时伴有COX-2,PGE2水平的增加;十五昧乳鹏散可能通过降低COX-2的表达,降低COX-2,PGE2的水平产生抗MSU痛风性关节炎的作用.

  • 甘南栽培唐古特大黄抗炎作用及机制分析

    作者:王志旺;郭玫;马丹;妥海燕;王瑞琼

    目的:对比研究甘南栽培唐古特大黄抗炎作用及机制.方法:分别选取SPF级KM小鼠及SPF级雄性Wistar大鼠,通过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甲醛致小鼠足肿胀法及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法来对比考察甘南栽培唐古特大黄高、低剂量(小鼠给药剂量4.5,1.5g·kg-1,大鼠给药剂量3.0,1.0g·kg-1),西宁栽培唐古特大黄高、低剂量(小鼠给药剂量4.5,1.5 g·kg-1,大鼠给药剂量3.0,1.0 g·kg-1)与礼县栽培掌叶大黄高、低剂量(小鼠给药剂量4.5,1.5 g·kg-1,大鼠给药剂量3.0,1.0 g·kg1)的抗炎作用;复制小鼠气囊滑膜炎,通过测定炎性渗出物中总蛋白及白三烯B4(LTB4)的含量对比考察大黄高、低剂量的抗炎机制,实验中另外设正常组.结果:与正常组比较,1.5,4.5 g·kg-1甘南栽培唐古特大黄、西宁栽培唐古特大黄与礼县栽培掌叶大黄可明显缓解小鼠耳廓肿胀度与小鼠和大鼠(1.0,3.0 g·kg-1)足肿胀度(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1.5,4.5 g·kg-1甘南栽培唐古特大黄、西宁栽培唐古特大黄与礼县栽培掌叶大黄可明显降低气囊滑膜炎渗出物中总蛋白与LTB4的含量,而甘南栽培唐古特大黄、西宁栽培唐古特大黄抑制炎性渗出物中总蛋白与LTB4的作用明显优于礼县栽培掌叶大黄(P<0.05,P<0.01).结论:3种人工栽培大黄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唐古特大黄的部分抗炎作用优于掌叶大黄,而甘南栽培唐古特大黄与西宁栽培唐古特大黄的抗炎作用无明显差异;抑制LTB4生成是3种大黄抗炎机制之一.

  • 冠心止痛胶囊对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大鼠的影响

    作者:黄霞;王守富;刘惠霞;孙为

    目的:观察冠心止痛胶囊(GXZT)对动脉粥样化硬化(AS)模型大鼠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冠心止痛胶囊低、高剂量组和阿乐组.正常组动物摄食正常颗粒饲料,模型组及GXZT各组在摄食高脂饲料的基础上采用ip维生素D3(VD3)加激发免疫反应的方法复制AS模型.各组动物连续灌胃90 d,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Ca2+,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氧合酶(NOS),内皮素(ET),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8,脂联素(ADP),可溶性CD40L(sCD40L),计算动脉硬化指数(AI)和脏器指数;取胸主动脉HE染色,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脏指数,AI,血清TC,LDL-C,Ca2+,MDA,ET,TNF-α,IL-18,sCD40L均显著升高(P<0.05),而SOD,NO,NOS,ADP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与模型组比较,GXZT低、高剂量组大鼠肝脏指数,AI,血清TC,LDL-C均不同程度降低(P<0.05),血清NO,NOS水平均有显著升高(P<0.05);GXZT高剂量组可显著降低血清ET,TN F-α,1L-6,IL-18,sCD40L水平(P<0.05).HE染色显示模型组主动脉可见内皮损伤,粥样斑块形成,给药各组均可显著抑制其主动脉损伤.结论:GXZT通过改善AS模型大鼠脂质代谢、减少炎性细胞因子的分泌或释放,以及调节血管活性物质等功效,对大鼠AS的形成具有多靶点干预作用,对血清SOD,MDA水平无明显影响.

  • 补肾方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大鼠的骨修复作用

    作者:王慧;刘春芳;姜宜妮;陈卫衡;林娜

    目的:观察补肾方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ONFH)大鼠股骨头骨修复的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补肾方高、中、低剂量组和阳性药健骨生丸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臀肌注射21 mg·kg-1甲泼尼龙琥珀酸钠,1d1次,连续3d,建立单纯性糖皮质激素股骨头坏死模型.各给药组从第4天开始,分别给予5.3,10.6,21.2 g·kg-1的补肾方和1.68 g·kg-1健骨生丸,给药6周后取血和股骨头,HE染色观察股骨头组织的病理学改变,Micro-CT扫描观察股骨头骨形态变化并进行骨计量学分析,ELISA检测血清骨形成标志物骨钙素(BGP)和降钙素(CT)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股骨头表现出大量空骨陷窝和脂肪细胞、骨小梁变窄或断裂、骨髓腔内血细胞减少、可见大量坏死区等组织病理学改变;还可见股骨头塌陷、骨质减少、骨小梁稀疏等影像学改变,骨体积分数、骨小梁厚度、骨小梁模式因子、骨小梁数量、骨密度等骨计量学参数降低而骨小梁分离度升高,血清BGP和CT含量也显著降低;与模型组比较,补肾方中、高剂量组能明显改善大鼠股骨头组织病理学改变程度,补肾方高、中、低剂量组均显著抑制骨坏死程度,中、高剂量组还显著升高血清BGP和CT的含量(P<0.05,P<0.01);健骨生丸组的作用与补肾方中剂量组的作用相当.结论:补肾方组能明显改善SONFH大鼠股骨头组织病理学和影像学改变,增加血清中BGP及CT的含量,这一促进骨修复的作用可能是其防治激素引起的股骨头骨坏死的机制之一.

  • β-谷甾醇对阿司匹林致胃黏膜损伤副作用及其药理作用的影响

    作者:肖志彬;刘小雷;成日青;贾韩学;王雪莹;孔丽娜;李雨洁;崔婷婷;曲航达

    目的:研究β-谷甾醇降低阿司匹林致胃黏膜损伤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并探讨β-谷甾醇对阿司匹林药理作用的影响.方法:复制阿司匹林介导的SD大鼠胃黏膜损伤模型,灌胃(ig)给予不同剂量的β-谷甾醇(50,150,250 mg· kg-1),连续给药7d后以溃疡面积为评价指标分析β-谷甾醇抗阿司匹林致胃黏膜损伤的作用,并通过检测大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前列腺素E2(PGE2),丙二醛(MDA)及一氧化氮(NO),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采用大鼠足跖肿胀法,小鼠耳肿胀法,大鼠酵母致热法,小鼠热板法,大鼠血小板聚集率法,观察ig给予不同剂量的β-谷甾醇对阿司匹林的抗炎、解热、镇痛、抑制血小板聚集药理作用的影响.结果:与阿司匹林组比较,β-谷甾醇各组大鼠胃黏膜溃疡面积显著减小(P <0.05);β-谷甾醇中、高剂量组大鼠胃黏膜溃疡面积明显小于β-谷甾醇低剂量组(P<0.05).与阿司匹林组比较,β-谷甾醇各组大鼠血清NO,SOD明显升高(P<0.05),TNF-α,MDA显著降低(P<0.05),PGE2水平则无显著差异.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足跖肿胀度和小鼠耳肿胀度显著降低(P<0.05);与阿司匹林组比较,β-谷甾醇各组大鼠足跖肿胀度和小鼠耳肿胀度明显降低(P<0.05),组间无显著差异.与相应的阿司匹林组比较,β-谷甾醇各组大鼠肛温变化值、小鼠痛阈提高值及大鼠血小板聚集率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β-谷甾醇可降低阿司匹林介导的胃黏膜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强机体氧自由基(OFR)清除能力,提升血清NO含量,抑制TNF-α炎性因子的聚集与释放有关;β-谷甾醇可增强阿司匹林的抗炎作用,对解热、镇痛、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则无明显影响.

  • 蒙古族药阿给炭对胃溃疡大鼠溃疡组织VEGF,bFGF及其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

    作者:刘伟志;张纯芳;裴玲燕;柯愈诗;崔箭

    目的:研究蒙古族药阿给炭对应激型胃溃疡模型大鼠溃疡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及其受体mRNA表达的变化,探讨阿给炭促进胃溃疡愈合的分子机制.方法:84只SD大鼠分为7组,即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云南白药组(0.18 g·kg-1),阿给生药组(1.35 g·kg-1),阿给炭药低、中、高剂量组(0.9,1.35,1.8 g·kg-1),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采用水浸束缚应激方法复制急性胃溃疡大鼠模型.连续给药1周后,常规处死动物,剪取胃部溃疡组织,采用Western blot及RT-PCR技术检测VEG,F及VEGF受体(VEGFR),bFGF及bFGF受体(bFGFR)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急性应激性溃疡导致大鼠溃疡组织bFGF(P <0.01)和bFGFR(P<0.05)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与模型组比较阿给炭低剂量组明显升高了大鼠溃疡组织VEGF mRNA(P <0.05)以及VEGF和VEGFR蛋白表达(P<0.05),但无剂量相关性;其他各组与模型组无差异;中剂量、高剂量阿给炭和云南白药显著升高bFGF的蛋白表达(P<0.01),高剂量阿给炭同时也升高了bFGF和bFGFR mRNA(P <0.01)和bFGFR蛋白表达(P<0.05).结论:阿给炭促进胃溃疡愈合的分子机制可能与上调VEGF及其受体蛋白,bFGF及其受体蛋白有关,对VEGF.bFGF和bFGFR的调控是在转录水平,对VEGFR的调控是在后转录水平.

  • 丹龙醒脑方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血管新生及对Ang-1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张秋雁;朱伟;徐瑾瑜;唐金强;梁昊;苏剑峰;唐映红;逯晶

    目的:研究丹龙醒脑方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血管新生及血管生成素-1(Ang-1)的影响.方法: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缺血再灌注(MCAO)模型,2h后开放血流再灌注.大鼠造模成功后被分为6组(丹龙醒脑方14.76,7.38,3.69 g·kg-1剂量组,尼莫地平10.8 mg·kg-1组,模型组,假手术组),ig7d后处死大鼠取脑,用免疫组化法测定缺血海马区的内皮细胞数和微血管密度(MVD)及Ang-1的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内皮细胞计数及MVD,Ang-1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强(P<0.05);与模型组相比,丹龙醒脑方组内皮细胞数、MVD及Ang-1蛋白表达均有明显升高(P<0.05,P<0.01).结论:丹龙醒脑方能够促进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缺血脑组织血管新生,对缺血脑组织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Ang-1蛋白表达有关.

  • 参芎滴丸对心肌缺血大鼠血管内皮细胞及能量代谢的影响

    作者:杨超燕;吉国辉;何伟;李勇;唐春萍

    目的:探讨参芎滴丸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大鼠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复方丹参滴丸组,美托洛尔组和参芎滴丸高、中、低剂量组(11.2,5.6,2.8 g·kg-1).采用注射异丙肾上腺素(ISO)建立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观察参芎滴丸预给药5d后对大鼠不同时间点心电图(ECG)的影响;继续给药2d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一氧化氮合酶(NOS),一氧化氮(N0),内皮素-1(ET-1),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6-Keto-PGF1α)的水平;同时测定大鼠心肌组织中钙-镁-ATP(Ca2+-Mg2+-ATP)酶,钠-钾-ATP(Na+-K+-ATP)酶活性及ATP含量.结果:参芎滴丸能明显改善ISO引起的大鼠心电图J点下移变化;降低大鼠血清中ET-1,TXB2的水平;不同程度地升高血清中NOS,NO和6-Keto-PGFk的水平;但对心肌组织中ATP含量,ATP酶活性无明显影响.结论:参芎滴丸对大剂量异丙肾上腺素引起的大鼠急性缺血性心肌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抑制血小板聚集有关.

  • 十全大补汤含药血清对A549/DDP细胞株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蛋白的干预作用

    作者:高原;于宁;陈奇;敬一夫;张洪源;李春晖;张城城;田子鹤;关蕊

    目的:探讨十全大补汤对肺腺癌顺铂耐药细胞株(A549/DDP)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蛋白的干预作用.方法:以SD大鼠制备高、中、低剂量(65,32.5,16.25 g·kg-1,10 mL·kg-1)的十全大补汤含药血清和空白对照血清(生理盐水10 mL·kg-1).培养细胞分为十全大补汤含药血清高、中、低剂量组和空白血清组,采用MTT法检测各组50%抑制浓度(ICs0),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p-GSK-3βser9,β-连环蛋白(β-catenin)及survivin蛋白表达.结果:随着十全大补汤含药血清浓度的升高,顺铂(DDP)对A549/DDP细胞的IC50逐渐降低,以中、高剂量组显著(P<0.01);十全大补汤含药血清对A549/DDP细胞浆GSK-3β蛋白的表达无影响,但可显著下调胞浆p-GSK-3βser9蛋白的表达及细胞总β-catenin和survivin蛋白的表达,以中、高剂量组明显(P<0.01) 结论:十全大补汤可通过降低A549/DDP细胞浆p-GSK-3βser9蛋白及细胞总β-catenin,survivin蛋白的表达而影响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进而发挥对顺铂耐药的增敏作用.

  • 抵当汤及其拆方对糖尿病大鼠心肌TGF-β1,TGF-βRⅡ及Smad7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储全根;刘新萍;张凯;毕华剑;吴元洁;周雪梅;刘德胜;董妍妍

    目的:探讨糖尿病对大鼠心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Ⅱ(TGF-βRⅡ)及人信号转导分子7(Smad7)蛋白表达的影响及抵当汤及其拆方的干预作用.方法:105只SD雄性大鼠单次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模型.成模后分为模型组、抵当汤干预组、水蛭虻虫组、桃仁大黄组和缬沙坦组,以12只正常SD雄性大鼠作为正常组,分别给予相应处理.8周末,利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空腹血糖(FBG),HE染色观察心肌病理形态学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TGF-β1,TGF-βRⅡ及Smad7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细胞肥大,炎症细胞浸润较明显,心肌TGF-β1及TGF-βRⅡ蛋白表达明显升高,Smad7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抵当汤可以明显减轻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的病理改变,抵当汤明显下调大鼠心肌TGF-β1蛋白及TGF-βRⅡ蛋白表达,明显上调Smad7蛋白表达(P<0.05,P<0.01).拆方组大鼠与糖尿病模型大鼠组比较,TGF-β1蛋白下调,心肌组织损伤也有好转,但均不如全方明显.结论:抵当汤可减缓糖尿病大鼠心肌纤维化病变,其机制可能与下调糖尿病大鼠心肌中TGF-β1和TGF-βRⅡ蛋白表达,上调Smad7蛋白的表达有关,同时表明,抵当汤全方对DCM病变的防治作用优于拆方,"泻热化瘀通络"治法与抑制TGF-β1/Smad7信号转导通路有关.

  • 桃仁提取物抗血瘀证大鼠血栓形成的机制

    作者:以敏;徐君毅;郝二伟;邓家刚

    目的:观察桃仁提取物对瘀热互结证大鼠抗微血栓效应,检测其与血小板黏附分子31(CD31),核转录因子-κB(NF-κB)及其抑制物κB(IκB)表达的关系,探讨桃仁对血瘀证抗血栓形成的机制.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桃仁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2,4,8g·kg-1)及丹参组(14 g·kg-1),用角叉菜胶+干酵母复合注射法建立瘀热互结证模型,用药组分别按剂量ig给药,连续7d.观察各组血瘀体征,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及纤维蛋白含量;组织病理观察微血栓和肾损伤;免疫组化,原位杂交检测分析内皮细胞CD31,NF-κB,IκB蛋白及mRNA表达吸光度4.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出现血瘀体征:全身皮肤黏膜充血,肿胀,发绀;全血黏度,微血栓,肾损伤增多或明显;内皮CD31蛋白,NF-κB核蛋白,IκB总蛋白增多,NF-κB总蛋白显著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桃仁提取物高剂量组血瘀体征减轻,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微血栓及肾损伤均明显降低或减少(P<0.01),内皮CD31蛋白减少,NF-κB,IκB总蛋白及mRNA均明显增多(P <0.05,P<0.01).结论:桃仁提取物能显著改善瘀热互结证,降低血黏度,抑制微血栓形成,保护肾实质;其可能通过降低CD31表达,促进NF-κB及其抑制物IκB的基因转录和翻译,或抑制其降解,从而发挥抗微血栓的作用.

  • 栀子苷对正常大鼠急性肝、肾毒性的时-毒关系分析

    作者:程生辉;唐超;李会芳;魏锦萍

    目的:考察栀子苷对正常大鼠急性肝、肾毒性的时-毒关系,为栀子临床安全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Wistar大鼠11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给药后不同时间组(0.5,1,2,4,8,12,24,48,72 h组),除正常组灌服生理盐水外,其余组按剂量1.2 g·kg-1灌服栀子苷.按组在灌胃后相应时间眼眶静脉取血,离心取血清,检测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尿素氮(BUN),肌酐(Cr)活性,观察肝肾毒性损伤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在给药12h后AST,ALP,ALT,TBIL,BUN,Cr明显升高(P<0.05,P<0.01),在给药24,48 h后AST,ALP,ALT,TBIL,BUN,Cr出现峰值,72 h后明显下降,240 h可见基本恢复正常.病理组织学检查出现不同程度的汇管区炎细胞浸润、肝细胞坏死、汇管区胆管轻度增生、纤维组织增生等病理变化.结论:栀子苷(1.2 g·kg-1)对正常大鼠存在急性肝、肾毒性且存在一定的时-毒关系.

  • HPLC同时测定复方双花咀嚼片中5个成分

    作者:谭高好;杜莹;乙引;田红红;杨建华;郭丽;伍庆

    目的:建立RP-HPLC同时测定复方双花咀嚼片中绿原酸、咖啡酸、连翘苷、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的方法.方法:采用RP-HPLC法,依利特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A)-0.2%甲酸(B),梯度洗脱(0~8 min,4% ~13%A;8~24 min,13% ~14%A;24~25 min,14%~26%A;25 ~65 min,26%~33%A;65 ~70 min,33% ~50% A),流速1 mL· min-,检测波长240 nm,柱温30℃.结果:绿原酸、咖啡酸、连翘苷、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分别在0.282 5 ~2.825 0μg (r=0.999 5),0.0868~0.867 5μg (r=0.9997),0.480 0~4.800 0μg(r=0.999 5),0.158 8~1.587 5μg (r=0.999 5),0.148 8~1.487 5μg(r=0.999 4)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3%,RSD 1.2%;97.8%,RSD 1.1%;98.9%,RSD 1.4%;97.6%,RSD 1.0%;99.0%,RSD 1.5%.结论:该方法简洁、可靠、专属性强,可用于复方双花咀嚼片的质量控制.

  • 蓝靛果不同提取部位花青素、多酚类的含量测定及体外抗氧化活性

    作者:陈智力;王秋红;匡海学

    目的:考察4种不同方法测定蓝靛果95%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层萃取部位的花青素含量并测定其抗氧化活性.方法:以95%乙醇提取蓝靛果,回收溶剂后用水溶解,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获得蓝靛果4个提取部位.分别用色价法、消光系数法、pH示差法和NaNO2-Al(NO3)3-NaOH比色法测定花青素、多酚类的含量,并利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测定4个提取部位的抗氧化的能力,检测波长517 nm.结果:采用色价法、消光系数法和pH示差法测得正丁醇层中花青素含量高;而以NaNO2-Al(NO3)3-NaOH比色法结果可知,在乙酸乙酯层中多酚类含量高为29.45%.体外抗氧化活性以乙酸乙酯层强,正丁醇层和水层抗氧化活性接近,石油醚层抗氧化活性弱.结论:蓝靛果中不仅花青素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多酚类也表现出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 戊己丸方药配伍的对比

    作者:高源;靳凤云;杨正奕

    目的:研究戊己丸药味配伍的特征图谱及其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毛细管电泳(HPCE)与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不同拆方进行考察,毛细管电泳以50 mmol·L-1的硼砂缓冲液-甲醇(2:1)缓冲液为背景电解质,工作电压25kV,压力进样5 kPa×15 s,电解质封口5 kPa×10 s,柱温15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Agelapromosil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柱温25℃,流速0.8 mL· min-1,流动相乙腈(A)-0, 05 mol·L-1磷酸二氢钾(含0.1%磷酸)(B)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30 nm,进样量5μL.采用撤药分析法对戊己丸进行研究,从定性定量两个角度进行评价,从整体上考察不同配伍情况方剂中化学成分的变化.结果:HPCE法确定了9个特征指纹峰,HPLC法确定27个特征指纹峰,其中黄连为该方君药,其生物碱类成分在不同配伍中变化较大;白芍中成分变化较小.结论:运用特征图谱技术结合定性、定量方法研究复方配伍,对复方新剂型的研制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 复方金钱草颗粒的指纹图谱

    作者:邱宏聪;马军花;陈露;陈明生;温幼敏;刘布鸣

    目的:建立复方金钱草颗粒HPLC指纹图谱,科学评价并有效控制其颗粒剂的质量,保证其生产的稳定性.方法:采用ODS-BP色谱柱,流动相乙腈(A)-0.2%磷酸梯度洗脱,流速1.0 mL· min-1,进样量20 μL,检测波长350 nm,柱温20℃.采用国家药典委员会"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软件"(2012.130723版)对10批复方金钱草颗粒制剂进行相似度评价,并对处方中4味药材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以芒果苷为参照峰,初步建立复方金钱草颗粒HPLC指纹图谱,10批制剂的HPLC指纹图谱相似度在0.961~0.997,标示出20个共有色谱峰,其中19个归属到各药材.结论:建立的方法分离效果好,灵敏、准确、简单,可作为复方金钱草颗粒质量评价的方法.

  • 基于指纹图谱的决明子有效组分纯化工艺

    作者:郭威;曲永胜;王亮;刘建平;于宗渊

    目的:采用HPLC指纹图谱指导优化决明子有效组分纯化工艺.方法:采用HPLC建立决明子指纹图谱,以5个主要峰的回收率和指纹图谱相似度为指标,优选大孔树脂型号、上样量和洗脱条件.结果:D-101树脂对5个成分的回收率高,上样量为3 mL,树脂用量为10 mL,洗脱溶剂为75%乙醇50 mL,纯化后主峰回收率均>85%,RSD均<0.6%,HPLC指纹图谱相似度>0.98.结论:采用HPLC指纹图谱指导优化决明子有效组分大孔树脂纯化工艺,可保持分离前后有效组分中化学成分的一致性.

  • HPLC同时测定双丹胶囊中7种主要成分

    作者:袁凤刚;郝艳玲;陈永刚;孙远峰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双丹胶囊中丹参素、原儿茶醛、芍药苷、迷迭香酸、紫草酸、丹酚酸B、丹皮酚7种有效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1%甲酸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35 nm,流速1.0 mL·min-1,柱温30℃.结果:7种成分的线性范围分别为54.43~ 544.3,0.96 ~9.6,2.68~26.8,0.92 ~9.2,2.16~21.6,9.36 ~93.6,9.16~91.6 mg·L-1,r分别为0.999 7,0.999 6,0.999 5,0.999 3,0.999 2,0.999 7,0.9995.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6%(RSD 1.8%),100.2%(RSD 1.9%),100.4%(RSD 2.0%),99.1% (RSD 2.5%),98.8%(RSD 2.3%),100.6% (RSD 1.9%),99.1%(RSD 1.8%).结论:该分析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能更好地控制双丹胶囊的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 麇鹿角中多糖类成分资源化学分析评价

    作者:李锋涛;段金廒;钱大玮;彭蕴茹;任义军;陈毓;陈巍;李勇军

    目的:分析与评价麇鹿角中多糖类成分.方法:分别采用Elson-Morgan法、硫酸咔唑法及苯酚硫酸法,以氨基葡萄糖、葡萄糖醛酸和葡萄糖为对照品,测定不同鹿龄及不同角部位麋鹿角样品中的氨基多糖、酸性多糖及中性多糖,并与鹿角进行比较.结果:多糖类成分含量因鹿龄和角部位不同存在较大差异.3种多糖类成分总含量以2岁龄麋鹿角为高,其次为5岁龄,6~8岁龄,3岁龄和4岁龄.不同鹿龄麋鹿角3个角部位平均含量均以中性多糖为高,其次是氨基多糖,酸性多糖含量相对较低.3种多糖在3个角部位中的平均含量均以2岁龄麋鹿角为高,其中氨基多糖和中性多糖的含量与宁夏产鹿角接近,酸性多糖低于宁夏产鹿角.结论:该研究可为麋鹿角药用资源的合理利用及其产业化提供科学依据.

  • 益气固本调免方治疗气阴两虚型IgA肾病热结咽喉证

    作者:李雯雯;黄迪;沈沛成;何立群

    目的:应用益气固本调免方治疗气阴两虚型IgA肾病热结咽喉证,观察其对IgA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9例IgA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9例给予益气固本调免方治疗,对照组40例给予固本通络方治疗,疗程为2个月.结果:①治疗组咽部情况积分显著降低(P<0.01),对照组则无明显改善,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②对照组尿红细胞数和24 h尿蛋白定量降低(P<0.05),治疗组尿红细胞数和24 h尿蛋白定量显著降低(P<0.01),组间疗效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7.5%,组间疗效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③治疗组咽部情况积分与尿红细胞数(P<0.01),24 h尿蛋白定量(P<0.05)呈正相关.结论:益气固本调免方通过清热利咽能有效治疗气阴两虚型IgA肾病热结咽喉证,改善IgA肾病的病情,可能为IgA肾病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 除湿通痹汤联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疗效观察

    作者:何军雷;王温;李成光

    目的:观察除湿通痹汤联合牵引治疗湿热痹阻证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近期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方法:将109例符合条件的患者,按就诊前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54例和观察组55例.对照组采用依托考昔片,1片/次,1次/d,和牵引治疗;观察组采用除湿通痹汤联合牵引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周.采用简式麦吉尔McGill疼痛问卷(MPQ)量表评价疼痛,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功能情况,测量腰椎关节活动度,进行主要症状、体征评分,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以上指标治疗前后各评价1次.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为94.55%,高于对照组的81.48%(P<0.05);治疗后观察组疼痛感觉评分(PRI A),疼痛情绪评分(PRI S),疼痛总分(PRI T),目测类比疼痛评分(VAS)和现在膝关节疼痛(PP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ODI总分、疼痛、单项和日常活动能力3个方面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腰椎关节前屈与后伸关节活动度较治疗前增加(P<0.01),观察组增加更为显著(P<0.01);治疗后观察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主要症状体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除湿通痹汤联合牵引治疗LDH能减轻患者症状,改善腰椎关节的活动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通腑醒神汤对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作者:牛犇;赵伟;王爱平

    目的:观察通腑醒神汤对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痰热腑实、风痰闭阻证)神经功能的恢复作用及对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按入院前后顺序将96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依达拉奉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内服通腑醒神汤内服.两组疗程均为6周.进行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价及其巴塞尔(Barthel)指数评价,检测治疗前后血清IL-6,TNF-α,MMP-9水平.结果:经Ridit分析,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2周两组GCS评分均持续升高(P<0.01),治疗组在治疗后1,2周GC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血清IL-6,TNF-α和MMP-9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通腑醒神汤联合依达拉奉静脉滴注对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痰热腑实、风痰闭阻证)神经功能的恢复疗效良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炎症因子反应和MMP-9相关.

  • 化浊颗粒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痰湿困脾型)

    作者:康学东;党晓娟;王苑铭;余成祖;杨维杰

    目的:观察应用中医浊毒理论配制的中药复方制剂化浊颗粒,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痰湿困脾型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平行对照的研究方法,将纳入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加西药降糖治疗,治疗组再给予化浊颗粒,1个疗程为3个月,治疗2个疗程.评价两组治疗前后中医临床证候的变化,及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肝酶、空腹胰岛素(FINS)释放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体重指数(BMI)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87.80%,对照组总有效率53.84%,组间比较P<0.05;中医证候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78.04%,对照组总有效率64.10%,组间比较P<0,05;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 hPBG),HbA1 c(P<0.05);FINS,HOMA-IR(P<0.01);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P <0.05);治疗组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P<0.01);对照组ALT,AST(P <0.05);BMI(P <0.05);治疗后组间比较:FPG,HbA1c与对照组比P<0.05;FINS,HOMA-IR与对照组比P<0.05;ALT,AST与对照组比P<0.05;BMI与对照组比P<0.05.结论:应用中医浊毒理论配制的中药复方制剂化浊颗粒联合降糖西药治疗痰湿困脾型T2DM合并NAFLD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 黑地黄丸对慢性肾衰竭脾胃证候、营养状态和胃肠激素的影响

    作者:杨可新;张法荣;董彬

    目的:观察黑地黄丸对慢性肾衰竭(CRF)脾胃证候,营养状态和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59例观察组和59例对照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黑地黄丸口服,9 g/次,3次/d.对照组给予尿毒清口服,9 g/次,3次/d.两组疗程均为8周.进行治疗前后中医脾胃证候评分,检测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总胆固醇(TC),胃泌素(GAS),胃动素(MTL),生长抑素(SS),瘦素(Leptin)及神经肽Y(NPY)的变化.结果:脾胃证候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1.3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80%,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Hb水平得到显著提升(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ALb和PA水平均有升高(P<0.05),观察组升高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GAS和MTL水平均下降(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SS水平显著升高(P<0.05),比对照组升高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leptin,NPY水平比治疗前下降(P<0.05),且比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结论:黑地黄丸能较好地改善CRF患者中医脾胃证候和营养状态,其机制可能与调整胃肠激素紊乱有关,健脾(胃)法治疗慢性肾衰竭具有确切的近期疗效.

  • 扶正抑瘤方超声导入辅助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分析

    作者:孙芳;郑秋惠;王淑萍;王法林

    目的:探讨扶正抑瘤方超声导入辅助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以及对血清高尔基体糖蛋白-73(GP-73)和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共纳入12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治疗组同对照组术后3d给予扶正抑瘤方超声导入,1次/d,连续治疗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肝功能指标和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检测两组血清GP-73和GPC3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总改善率为86.67%,对照组为58.33%,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患者主要症状评分和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y-谷氨酰转肽酶(γ-GT)和总胆红素(TBI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分化簇3(CD3+),CD4+和CD4+/CD8+均高于对照组,而CD8+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血清GP-73和GPC3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扶正抑瘤方超声导入辅助治疗原发性肝癌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抑制血清GP-73和GPC3表达,从而改善免疫和肝功能.

  • 回族医学对中风的认识及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甘佳乐;徐武清;刘敬霞;刘抒雯;刘超

    对回族医学关于治疗中风的文献进行整理和分析.以回医回药和中风为主题词,对CNKI和万方数据近10年的文献进行检索,对检索的100余篇文献就中风的认识及治疗研究进展进行了整理与总结.介绍了回族医学治疗中风病的理论,治法,方药以及现代医学对回医药的研究,包括临床研究、动物实验研究以及单味药物的研究.临床研究包括滴鼻剂、药氧疗法,哈必法而非荣丸等,动物研究目前仅限于对扎里奴思方和蜜煎菖蒲方的研究,单味药物的研究以香药的研究为主.以期发掘回医药在治疗脑中风中的独特优势,为中风病治疗的回医药应用和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在缺血性中风及其后遗症的治疗方面,回医药以其改善脑组织供血,保护神经元及调控血脑屏障等作用而显示出其独特优势.但对其发挥脑保护作用的机制还有待于更深入的研究,进一步的探讨回医药保护脑组织,改善脑血流的机制,开发具有脑保护作用的回医药复方,在回医药防治中风的研究领域具有广阔的前景.

  • 川芎嗪对神经发生影响的研究进展

    作者:覃清霞;孔祥英;林娜

    脑卒中可一定程度促进神经发生,但这种作用比较有限.通过药物促进神经发生是治疗脑卒中的重要途径.川芎嗪(TMP)药理作用广泛,其中对神经保护作用逐渐备受关注,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尤其是脑卒中的防治.本文通过对Pubmed等数据库查找到的川芎嗪对脑缺血后神经发生影响的相关文献进行汇总、分析和综述.结果表明,川芎嗪可通过促进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分化,尤其迁移,影响脑缺血后神经发生,进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本文总结了TMP在脑卒中防治过程中的可能机制,也为TMP在其他神经发生障碍相关性疾病中的扩大应用提供一些有益的提示.

  • 单向在体肠灌流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许永崧;韩晓凤;龚慕辛;翟永松;李朝霞;李静;贺蕊

    化合物的溶解性和渗透性在评价候选药物的口服吸收及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占有重要地位,基于中药多成分特点,所提出的中药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更适用于中药成分的研究.谱效相关技术的普及为寻找中药药效物质成分提供了新方法,而以肠吸收谱为切入点,避免了血清谱复杂的体内分布、代谢过程带来的难题,且不易遗漏不吸收的有效组分,更加简便,更适用于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单向在体肠灌流模型是公认的研究药物在体吸收的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准确模拟了口服药物的在体吸收,联用运用肠系膜取血等技术,可较为真实反映成分吸收入血情况,更加适用于中药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及谱效相关的研究,值得注意的是,单向在体肠灌流实际上反映的是各组分表观吸收,欲进一步了解其吸收机制,还需结合单个药物、成分的单向肠灌流研究及在体吸收研究.在单一成分研究的基础上,再对其多成分环境下的特征和规律进行研究,回归到以中药或复方为整体的研究中去.近年来,单向在体肠灌流在中药研究中应用越来越多.查阅近20年文献,对筛选出用于中药研究的200多篇文献进行分析,结合课题组经验,总结其在中药有效成分、单味药、药对、复方研究中的应用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为其在中药研究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

  • 女贞苷通过激活AMPK促进脂联素的组装

    作者:郭文文;张志杰;李珍

    目的:检测女贞苷对AMPK[一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adenosine 5'-monophosphate (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的激活作用,探究其激活机制以及对脂联素高聚体组装的影响.方法:用一定浓度的女贞苷处理人胚肾细胞衍生株293T细胞,通过蛋白质印迹法检测AMPK磷酸化水平,通过HPLC检测细胞中AMP和ATP(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5'-triphosphate)的含量.用女贞苷处理3T3-L1脂肪细胞,检测其对脂联素组装的影响.结果:女贞苷能够使293T细胞中AMPK磷酸化水平升高.经过女贞苷处理后,细胞中AMP与ATP浓度的比值(AMP/ATP比值)升高.当AMPK表达被沉默后,女贞苷对脂联素高聚体组装的促进作用被解除.结论:女贞苷能够通过提高细胞中AMP/ATP比值来激活AMPK,进而促进脂联素高聚体的组装.

  • 大鼠舌象扫描电镜探究不同姜汁制黄连的差异性

    作者:邓玉芬;钟凌云

    目的:通过SD大鼠舌象扫描电镜超微结构观察不同姜汁炮制黄连药性差异性变化.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生黄连组、鲜姜制黄连组、干姜制黄连组、鲜姜汁组、干姜汁组,分别灌服相应水煎液3个星期,沿大鼠舌根剪下舌头,按常规扫描电镜样本处理,然后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各组大鼠舌象超微结构.结果:与正常组比较,生黄组、鲜姜黄连、干姜黄连在数值降低上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且大鼠舌象覃状乳突和丝状乳突的角质化及剥落程度不及正常组明显.干姜汁组在数值上升上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丝状乳突和覃状乳突的剥落及角质化程度也是明显的.与生黄连组比,鲜姜黄连、干姜黄连组在数值上升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干姜组、鲜姜组在数值上升上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覃状乳突和丝状乳突的角质化及剥落程度明显.与鲜姜制黄连比较,干姜黄连组丝状乳突数值存在上升趋势,且乳突剥落及角质化程度更明显.与干姜汁组比较,鲜姜汁组丝状乳突存在数值降低的趋势,且乳突剥落及角质化程度不及干姜汁明显.结论:姜制黄连与生黄连组的大鼠舌象显微结构存在显著性差异,其结果提示,黄连经姜制后寒性得到缓和,符合中医理论中的"从制"理论,且药性寒热的变化可以通过舌象扫描电镜的显微结构得以体现.同时,干姜的热性强与鲜姜也能通过大鼠舌象变化得以体现.为姜制黄连的炮制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 西洋参提取物固体制剂的基本处方开发

    作者:陈新;祝洪宇;李杨;宋宁;隋莹;白珺;邱智东;徐刚;胡朝奇

    目的:考察西洋参提取物与药用辅料的相容性,为西洋参提取物固体制剂的基本处方设计提供参考.方法:采用HPLC测定指标成分的含量,流动相乙腈(A)-水(B)梯度洗脱(0~ 40 min,18% A;40 ~ 50 min,18% ~22% A;50 ~70 min,22% ~28% A;70 ~ 100 min,28% ~38% A;100 ~ 110 min,38% ~18%A),检测波长203 nm.以外观性状及人参皂苷Rg1,Re,Rb1,Rc,Rb2,Rb3,Rd总量为评价指标,通过影响因素试验考察西洋参提取物与辅料(乳糖、微晶纤维素、羧甲基淀粉钠、硬脂酸镁、十二烷基硫酸钠)的相容性.结果:西洋参提取物及其辅料混合物在高温和光照条件下性质相对稳定,而在高湿条件下各组样品中指标性成分含量下降.高湿条件下各处方总皂苷含量均明显下降,且性状发生改变.结论:乳糖、微晶纤维素、羧甲基淀粉钠、硬脂酸镁可作为西洋参提取物固体机制的适宜辅料.高湿会影响西洋参提取物制剂的稳定性,需密闭保存,防止吸潮.

  • 当归系列药对的中医应用数据分析

    作者:金益;尚尔鑫;叶亮;唐于平;钱大玮;范欣生;段金廒

    目的:当归常与其他许多药物配伍使用,体现出良好的协调或制约作用,从而形成了一系列药对,本研究目的旨在探究当归系列药对的潜在规律.方法:从中医方剂数据库中检索出含当归的方剂16 529首,基于频次统计方法,建立数据库,对其配伍比例、主治疾病以及疾病所属科属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方剂中与当归配伍频率高于200次的药物有170味,高于1 500次的药物有22味.对这22个常用当归系列药对的进一步分析发现它们在方剂中都是以1:1配伍为常见,其次是1:2,2:1和3:2;并且这些药对相关方剂所治疾病主要集中在内科与妇科.结论:本研究首次对当归系列药对进行系统的中医应用数据分析,发现了中医临床遣药组方过程中当归药对应用的一些规律性特征,为相关药对与方剂的现代研究及应用提供了指引与参考.

    关键词: 当归 药对 数据分析
  • 基于高频药对及功效配伍数据分析探讨治疗冠心病的组方规律

    作者:买买提依力·努尔买提;吐尔洪·阿西木;阿布都热依木·阿不都克里木;艾尼瓦尔·塔力甫

    目的:应用高频药对和功效配伍关系等数据挖掘技术分析治疗冠心病的维吾尔医古籍方剂配伍组方特点,揭示内在规律,探索配伍组方理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为新药研发提供方剂线索.方法:以历代医家古方为线索,借助于现代数据处理与统计的计算机技术,建立冠心病方剂的Microsoft Excel数据库,通过高级筛选功能,对高频药对和功效配伍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数据挖掘与分析,发现已知和未知的增效、减毒的药品组合,其中高频药对为牛舌草-香青兰,牛舌草-蚕茧-玫瑰花瓣,牛舌草-檀香;高频3味药组为牛舌草-香青兰-蚕茧,牛舌草-香青兰-檀香/玫瑰花,牛舌草-蚕茧-檀香;高频4味药组为:牛舌草-香青兰-蚕茧-檀香,牛舌草-香青兰-琥珀-麝香;高频,5昧药组为蚕茧-珍珠-琥珀-麝香-大叶补血草-矢车菊,牛舌草-香青兰-蚕茧/珍珠-大叶补血草-矢车菊,探究功效配伍的佳组合.结论:以强心药为主药,配伍补脑药、增强自然力药、强筋药、补肾药、健胃顺肠药以及致病异常体液相应成熟药是组方规律,基本方以蚕茧、檀香、珍珠、麝香、琥珀、大叶补血草、矢车菊、银箔、金箔、西红花、牛舌草、香青兰、丁香、郁金、多榔菊、天竺黄为构成,为此推论为临床遣药用药和新药研发提供参考依据.

  •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治疗的用药规律

    作者:林敏;薛博瑜

    目的:分析和总结薛博瑜教授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用药规律.方法:收集薛教授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医案149份,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处方用药逐项录入仓公诊籍国医脉案数据记录挖掘系统Medcase V3.2,采用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等方法,确定处方中各药物的使用频次,常用药物组合及组方特点,探讨薛教授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学术思想.结果:共纳入146份医案,共计176味药物,常用药物有丹参、地黄、赤芍、水牛角等26味.关联规则分析发现常用药物搭配有①水牛角、丹参,②地黄、赤芍,③牡丹皮、丹参、水牛角等,犀角地黄汤为治疗基本方.聚类分析发现药物偏向于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以及兼顾其他兼证.结论:数据挖掘有助于发现薛教授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用药规律,能为以后的临床用药提供参考和客观依据.

  • 大承气汤主要成分在急性胰腺炎大鼠的组织分布特征

    作者:李君仪;竹林;向瑾;赵健蕾;李娟;郭徽;唐文富

    目的:研究大承气汤主要成分在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特征,揭示靶器官分布的潜在药效成分.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正常给药组(正常组)和AP给药组(AP组),用3.5%牛磺胆酸钠逆行胰胆管注射建立AP模型,造模后4h以大承气汤按10 g·kg-1灌胃1次,24 h后处死取血浆和器官,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质谱(HPLC-MS/MS)分析各成分在血浆及各器官组织分布情况及对各组织血液的穿透率(penetration ratio,PR).结果:大承气汤中大黄酸、和厚朴酚[(105.5 ±57.8),(40.8±6.7) μg·L-1]在AP组大鼠胰腺组织的质量浓度高于正常组[(31.9±19.4),(14.5±10.4)μg·L-1](P <0.05);AP组大承气汤主要单体对各组织的PR小于正常组.结论:AP状态可降低大承气汤中主要成分在各组织内的浓度;大黄酸、和厚朴酚在AP状态下有胰腺组织特异性分布特点,可能是大承气汤治疗AP大鼠对胰腺起靶向治疗作用的潜在药效成分,为研究该方剂治疗AP的机制提供线索.

  • 不同产地桔梗药材中总皂苷及桔梗皂苷D的含量比较

    作者:方香香;黄碧涛;曾金祥;朱继孝;吴波;钟国跃;刘福青;李洪泽;韩风雨

    目的:比较不同产地桔梗中总皂苷及桔梗皂苷D的含量差异,为该药材的质量控制与生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2005年版《中国药典》方法测定桔梗总皂苷含量,2010年版《中国药典》方法测定桔梗皂苷D的含量,对36批桔梗药材总皂苷及桔梗皂苷D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赤峰产区10批样品总皂苷质量分数在5.02% ~ 9.20%,桔梗皂苷D质量分数在0.1%~0.175%,二者含量分布较窄.其他产区桔梗药材含量分布较宽,与内蒙古桔梗药材品质存在较大差异.结论:各产地桔梗的质量总体较好,但不同产地间及同产地各桔梗样品间的质量及其稳定性存在较大差异,浙江产桔梗的桔梗皂苷D和总皂苷含量均较高,而赤峰产桔梗品质稳定性较好;从整体质量评价角度看,桔梗质量标准中宜增加总皂苷含量的限量规定.

  • 五味子与南五味子药材的DNA条形码鉴定

    作者:陈靓;吴亚男;单会娇;杨燕云;许亮;王冰;康廷国

    目的:利用内转录间隔区2(ITS2)序列对五味子及南五味子药材进行DNA条形码鉴定.方法:对五味子和南五味子样品的ITS2序列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和测序.从GenBank中下载了五味子属10个近缘种和2个外类群的ITS2序列.利用CodonCode Aligner软件拼接,采用MEGA 5.10计算相关数据,基于K2P模型构建聚类树(NJ树),应用Blast法进行鉴定分析.获取所测样品序列的ITS2二级结构信息,分析各样品间ITS2序列二级结构的差异.结果:五味子、南五味子样品序列长度分别为231,225~ 227 bp,Blast鉴定五昧子药材原植物为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南五味子药材原植物为华中五味子S.sphenanthera.五昧子与南五味子药材的种间K2P遗传距离(0.010 4 ~0.015 7)远大于五味子种内K2P遗传距离(0 ~0.002 5)和南五味子种内K2P遗传距离(0 ~0.005 1).在NJ树模型中,五味子样品被独聚为1支,南五味子样品被独聚为1支,皆表现出单系性,Bootstrap支持率较高,可与五味子属近缘种区分开.结论:以ITS2序列为标准的DNA条形码能够有效地鉴定五味子和南五味子药材.

  • 秋季全光照及水杨酸对人参叶片生理光合特性及人参皂苷类成分含量的影响

    作者:曹伍林;付晓莹;孟祥才;马伟

    目的:研究秋季全光照及水杨酸等处理对人参生理生化及药材质量的影响.方法:秋季全光照条件下喷施水杨酸,6-苄氨基嘌呤、芸苔素内酯等生长激素,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光合指标及人参皂苷类成分含量等.结果:全光照条件下空白组虽然净光合速率有所提高,但抗氧化酶SOD,CAT,POD等活性降低,且MDA含量较高,可能会对植株造成一定伤害.全光照条件下喷施3种激素后,植株均表现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和较高的净光合速率,表现为水杨酸>6-苄氨基嘌呤>芸苔素内酯.在水杨酸组中,0.2,1.0 mmol· L-1水杨酸组与空白组相比,SOD活性分别提高了39.9%,43.2%,CAT提高了43.1%,57.2%,POD提高了63.5%,64.5%,净光合速率提高了17.1%,16.3%;与传统遮荫的对照组相比,SOD活性分别提高了1.1%,3.5%,CAT提高了40.6%,54.5%,POD提高了42.0%,42.8%,净光合速率提高了33.2%,32.3%;1.0 mmol·L-1水杨酸组较对照组及空白组显著提高了人参皂苷Rg1,Re的含量.结论:全光照处理破坏了人参叶片结构,降低人参质量,0.2~1.0 mmol·L-1水杨酸具有较强抗衰老作用,在秋季全光照条件施用可以提高人参质量.

中国实验方剂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7 01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5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