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循环杂志

中国循环

中国循环杂志

Chinese Circulation Journal 중국순환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 中国医学科学院
  • 影响因子: 2.8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0-3614
  • 国内刊号: 11-2212/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北京市北礼士路167号(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内)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循环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胡盛寿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静脉内平滑肌瘤延伸至右侧心腔的诊断及治疗

    作者:曹向戎;张健群;伯平;李继勇;孙衍庆;黄国辉

    目的:探讨静脉内平滑肌瘤延伸至右侧心腔的诊断与治疗.方法:1991年10月至2001年5月我院收治静脉内平滑肌瘤延伸至右侧心腔患者6例,第1例患者术前拟诊为右心房粘液瘤,术中发现右心房肿物系下腔静脉肿物的延伸,仅切除了右心房内肿物,未进行二期手术.其余5例术前应用超声心动图及腹部B超检查明确诊断,选择分期手术,一期胸腹联合切口,体外循环深低温暂停循环下切除心腔、下腔静脉及髂静脉肿瘤,3例二期切除子宫病变,行盆腔清扫术,2例未再接受妇科手术.结果:第1例患者术后1年6个月后死亡,其余5例随访至今良好.结论:对多发性子宫肌瘤或右心房肿物患者应警惕该病,结合超声心动图及腹部B超检查可确诊.一期胸腹联合切口切除右侧心腔、卞腔静脉及髂静脉内肿瘤,二期切除子宫病变组织进行盆腔清扫术,可获满意的效果.

  • 特发性左心室室性心动过速合并房室旁路的诊断和射频导管消融术

    作者:楚建民;张澍;马坚;华伟;王方正;陈新

    目的:报道特发性左心室室性心动过速(ILVT)合并房室旁路的鉴别诊断和射频导管消融术(RFCA)结果.方法:156例ILVT患者,常规方法进行电生理检查和RFCA,对诱发室性心动过速室房呈1:1传导的患者给予三磷酸腺苷20~30 mg静脉注射,观察对三磷酸腺苷的反应.同时行RS2刺激,观察有无A波提前,明确房室旁路逆传.结果:5例对逆向传导无影响,逆传A波呈非向心性分布,同时心室RS2刺激A波提前,证明存在房室旁路逆传,5条房室旁路全部消融成功.消融房室旁路后再次诱发ILVT时出现室房分离,于左后间隔记录到分支电位或心动过速时V波早处消融ILVT成功.结论:ILVT可以和房室旁路同时存在并导致室房1:1传导.

  • 汉族人群中血压与动脉硬化关系的研究

    作者:刘丽芳;谢晋湘;蒋雄京;晋库根;牛爱萍;张培湘;刘力生

    目的:探讨汉族人群中家庭测量血压与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将471名受试者分为青年组(n=235)和中年组(n=236),各组又分为血压正常者和高血压者.对受试者进行2次家访,每次家访各测5次血压,取其10次读数的平均值作为血压值.应用动脉脉搏波分析(PWA)仪记录受试者桡动脉脉搏波形,经计算机自动转化为中心动脉脉搏波,以反射波增强指数(AIx)作为反映全身动脉硬化的参数.结果:血压正常者PWA结果显示,中年组与青年组比较增强指数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经年龄调整后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两组中高血压者与血压正常者比较增强指数均升高,有极显著性差异(P均<0.01).即使在血压正常者中,血压正常高值者(血压130~139/85~89 mmHg,1mmHg=0.133 kPa)增强指数也显著高于血压正常值者(血压<130/85mmHg,P<0.001).将增强指数作为因变量,年龄、身高、心率、家访时的收缩压及舒张压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受试者年龄及收缩压与增强指数呈显著的正相关.结论:血压正常者中,增强指数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高血压者与血压正常者相比,增强指数显著升高,提示高血压患者动脉顺应性下降、动脉硬化;收缩压与动脉顺应性显著相关.即使血压正常高值者,增强指数也显著高于血压正常值者,提示在高血压诊断之前,动脉功能的改变已经发生.

  • 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患者发生动脉血栓栓塞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作者:王春宁;高润霖;向菊兰;曹红;程岩;许美龄

    目的:试图找出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发生动脉血栓栓塞的危险因素,为提出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1977年1月至1996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风湿性心脏病房颤患者其病史中发生过动脉血栓栓塞的92例患者进行了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结果:单因素分析中,风湿性心脏病房颤患者发生动脉血栓栓塞的危险因素是合并高血压史、瓣膜疾病史>10年.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及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重要的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是风湿性瓣膜疾病史>10年.结论:重要的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是风湿性瓣膜疾病史>10年.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房功能的研究

    作者:张薇;黎莉;房敏东;刘丹;钟明;葛志明;张运

    目的:应用声学定量(AQ)技术,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房功能改变.方法:正常对照组20例,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正常组32例,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组16例,采用AQ技术,测量左心房射血分数、管道容积、存储容积.结果:左心室肥厚组的左心房射血分数及存储容积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均有极显著差异(P均<0.01);管道容积左心室肥厚组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左心室肥厚组和LVMI正常组的管道容积分别为(4.07±12.33)m1、(13.93±14.34)ml,有显著差异(P<0.05).LVMI正常组和正常对照组的存储容积分别为(51.24±19.14)ml、(29.46±8.45)ml,有极显著差异(P<0.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房助力泵功能和储存器功能代偿性增强,管道功能减低,左心室心肌肥厚时尤为明显,AQ技术为左心房功能的评价提供了无创性新方法.

  • 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局部溶栓与静脉溶栓的比较研究

    作者:马季娜;黄伟;张中和

    目的:研究经皮导管肺动脉局部溶栓和外周静脉给药溶栓两种溶栓方式在急性肺栓塞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急性肺栓塞36例患者分别予经皮导管肺动脉局部溶栓(局部溶栓组)和经外周静脉给药溶栓(静脉溶栓组),溶栓前和溶栓后48小时测动脉血气和肺血管造影.结果:两组治疗后动脉氧分压(PaO2)均增加,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aDO2)均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局部溶栓组PaO2上升幅度高于静脉溶栓组,但差异无显著性.局部溶栓组肺动脉造影血管阻塞改善率较静脉溶栓组高(82.4%和66.7%),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溶栓治疗有效,局部溶栓与静脉溶栓效果相似.

  • 动态血压监测比较两种β1受体阻滞剂的降压疗效

    作者:李一石;黄洁;孙兴昌;王莉;苏琦;华潞;汪芳;成小如;刘力生

    目的:用动态血压监测(ABPM)的方法比较两种β1受体阻滞剂--贝凡洛尔(bevantolol)与美托洛尔(metoprolol)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0例,随机分为贝凡洛尔组24例,美托洛尔组26例.分别观察服药前和服药后8周末的24 h、白昼、夜间及各时点的动态血压变化.结果:贝凡洛尔组和美托洛尔组服药前、服药后8周末的24h、白昼和夜间的平均收缩压、舒张压明显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贝凡洛尔组服药后8周末各时点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服药前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美托洛尔组服药后8周末各时点的收缩压和舒张压较服药前下降,但服药后的第23~24h血压下降不明显(P>0.05).结论:贝凡洛尔(100~200 mg/d,分两次口服)可维持24 h平稳降压;美托洛尔(100~150 mg/d,分两次口服)仅能维持22 h内血压下降.

  • 基质金属蛋白酶与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相关研究

    作者:余丹青;陈纪言;李光;罗建方;李瑜辉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TIMP-1/MMP-1与冠状动脉(冠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方法:以冠脉血管内超声检出冠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软硬特性,将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分为不稳定斑块组(n=22)和稳定斑块组(n=12).测定两组间血浆MMP-1、TIMP-1浓度,并与冠脉血管内超声测定的斑块大小、斑块纤维帽厚度、脂核或无回声带大小、脂核或无回声带与斑块比及面积狭窄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在冠状静脉窦血和外周血中,不稳定斑块组MMP-1浓度明显大于稳定斑块组(P<0.01),TIMP-1/MMP-1明显小于稳定斑块组(P<0.001),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血浆MMP-1浓度与纤维帽厚度呈负相关,与脂核或无回声带面积、脂核与斑块比和面积狭窄率呈正相关,与斑块大小无关.TIMP-1/MMP-1与纤维帽厚度、面积狭窄率呈正相关,与脂核或无回声带面积、脂核与斑块比呈负相关.结论:MMP-1和TIMP-1/MMP-1与冠脉斑块不稳定性呈密切相关,可望作为冠脉斑块不稳定性的参考指标.

  • 切割球囊血管成形术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白细胞介素-6和C-反应蛋白的影响

    作者:程康;栾荣华;李伟杰;贾国良;王海昌;郭文怡;吕安林;李成祥;王晓燕

    目的:比较切割球囊血管成形术与普通球囊血管成形术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浆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和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浓度的影响.方法:选择65例拟行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治疗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切割球囊血管成形术(切割球囊组)或普通球囊血管成形术(普通球囊组),球囊扩张后均放置支架.分别于术前、术后即刻、术后2 h和6 h抽取冠状静脉窦血样测定血浆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和血清IL-6的浓度;另于术前、术后6 h、术后24 h和48 h抽取肘静脉血样,测定血清CRP的浓度.以上指标均以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测量.结果:普通球囊组血浆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浓度术后即刻和术后2 h;血清IL-6浓度术后即刻,术后2 h和6 h以及血清CRP浓度术后6 h、24 h和48 h都明显高于切割球囊组,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0.01).结论:单纯切割球囊血管成形术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浆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血清IL-6和CRP浓度的影响均小于单纯普通球囊血管成形术,联合支架置入术后有相似结果,这可能是前者通过减轻对炎症反应的影响,减少再狭窄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的机制之一.

  • 不同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与18F-脱氧葡萄糖心肌代谢显像对比检测冠心病左心室收缩功能严重受损患者存活心肌

    作者:杨伟宪;杨跃进;史蓉芳;胡奉环;尤士杰;田月琴;王燕武;叶苓;陈纪林;高润霖;陈在嘉

    目的:与18F-脱氧葡萄糖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术(SPECT)心肌代谢显像对比,评价不同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检测冠心病左心室收缩功能严重受损患者存活心肌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方法:冠心病心肌梗死伴左心室收缩功能严重受损(平均左心室射血分数0.38±0.05)的患者33例,1周内分别进行不同小剂量多巴酚丁胺[3、5、10μg/(kg@min)]超声心动图和99m锝-甲氧基异丁基、18F-脱氧葡萄糖SPECT心肌灌注及代谢显像.图像分析均采用16节段半定量法.以18F-脱氧葡萄糖SPECT检测结果为标准,评价不同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检测存活心肌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和安全性.结果:33例患者的365个运动异常节段中存活心肌检出率:18F-脱氧葡萄糖SPECT心肌代谢显像检出的存活心肌节段为67.4%,多巴酚丁胺3、5和10 μg/(kg@min)分别为38.9%、61.4%和70.4%.多巴酚丁胺3 μg/(kg@min)检出的存活心肌节段显著低于18F-脱氧葡萄糖SPECT心肌代谢显像检出的存活心肌节段(P<0.001).多巴酚丁胺3、5、10μg/(kg@min)超声心动图检出存活心肌的敏感性分别为51.6%、82.9%和91.8%,准确性分别为63.6%、81.6%和87.8%,均显著递增(P<0.05~0.001);副作用发生率分别为9.1%,24.2%和53.3%(包括诱发心绞痛2例),也显著递增(P<0.05~0.001).结论:冠心病左心室收缩功能严重受损患者运动异常节段中60%~70%有存活心肌.不同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检测时,多巴酚丁胺3 μg/(kg@min)虽安全但不敏感;多巴酚丁胺10 μg/(kg@min)敏感和准确,但能诱发心肌缺血;多巴酚丁胺5 μg/(kg@min)准确性和安全性居中,可能是较适合的小有效剂量.

  • 冠心病不同类别与左心室重构及心脏功能

    作者:郭雪微;马玉山;施一凡;郑云燕;苏双善;盛铁仁;郭杰

    目的:应用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价冠心病不同类别、心肌梗死(心梗)不同部位对左心室重构和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包括冠心病患者214例(冠心病组),非冠心病患者86例(对照组),均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心病患者包括稳定性心绞痛28例、不稳定性心绞痛53例、急性心梗103例和陈旧性心梗30例.急性心梗患者分为前壁、下壁、前壁+下壁心梗.应用美国ACUSON公司生产128XP/10电脑声像仪测定心脏各项指标.结果:冠心病组与对照组相比,左心室舒张末内径有不同程度的增大,左心室质量增加、左心室舒张末和收缩末容积增加,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01~0.05).其中,陈旧性心梗以左心室质量增加为著,急性心梗以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增大为著.前壁和前壁+下壁心梗对左心室重构和左心室射血分数影响更大.结论:冠心病不同类别对左心室重构和心脏功能影响不同.心梗是造成左心室重构和心脏收缩功能减弱的主要原因.前壁和前壁+下壁心梗对心脏功能影响更大.临床上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查了解冠心病对心脏功能的影响和程度对预后的判断有重要意义.

  • 脑钠素与心力衰竭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彩琼;刘晓方

    经过近二十年的研究,脑钠素在基础医学领域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其临床应用价值近年来也倍受瞩目.脑钠素可用于心力衰竭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明确鉴别心原性和肺原性哮喘,评价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心功能,指导临床医师正确、有效地治疗心力衰竭,更为重要的是,为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无症状性心力衰竭、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死率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就脑钠素的基本理论及其在心血管疾病领域的临床应用做一综述.

    关键词: 利钠肽 心力衰竭
  • 左心室肥厚及其药物治疗新进展

    作者:朱红;王汐;刘明宇

    高血压引起的左心室肥厚已被公认为是发生各种心血管并发症如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脏猝死的独立危险因素,已被列为高血压防治指南中靶器官损害的评价指标.本文就高血压的左心室构型、左心室肥厚的发生机制以及抗高血压药物逆转左心室肥厚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 肾上腺髓质素与慢性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作者:马爱闻;陈天铎;李培杰

    肾上腺髓质素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的心脏神经内分泌激素.由于具有良好的血流动力学,肾脏和激素效应,故在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改变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可作为判断心力衰竭预后及病情监测的一项重要指标,并为心力衰竭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 介入取出Amplatzer房间隔缺损封堵器二例

    作者:任森根;康康;马华君;杨梅;吴丹宁;吴锦章;施红

    2001年7月以来我院有2例Amplatzer房间隔缺损封堵器(ASO)脱落,均介入取出.现报道如下:

  • 心脏恶性肿瘤两次手术的麻醉

    作者:潘宁玲;马亚群;李海红

    1临床资料病人女性,52岁,体重74kg.因无明显诱因活动后心慌气短伴下肢水肿3个月入院.查体:胸骨左缘第2、3肋间可触及收缩期震颤,可闻及Ⅲ/6级收缩期杂音.心电图为不完全右束支阻滞,伴ST-T改变.超声心动图示:右心室流出道实性肿物.临床诊断:心脏肿瘤.于2001年8月22日手术.

  • 卡维地洛和普萘洛尔对心力衰竭治疗作用比较

    作者:蔡恒;张运;王凤芝

    目的:比较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carvedilol)和普萘洛尔(propranolol)在心力衰竭(心衰)治疗中的作用.方法: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n均=10),分别进行空白处理(对照组)、过度游泳训练8周(心衰组)、过度游泳训练8周后服普萘洛尔4 mg/(kg@d)8周(普萘洛尔组)、过度游泳训练8周后服卡维地洛6 mg/(kg@d)8周(卡维地洛组).16周后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心肌细胞凋亡率、左心室质量指数、心肌间质纤维化程度等.结果:心衰组、普萘洛尔组、卡维地洛组间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1~0.05);心衰组与对照组左心室重构及心肌细胞凋亡率均有显著差异(P<0.01~0.05);而心肌细胞凋亡率对照组<卡维地洛组<普萘洛尔组<心衰组,有显著差异(P<0.01~0.05).结论:卡维地洛和普萘洛尔对心肌细胞都有保护作用,以卡维地洛更明显.

  • L-精氨酸抑制高脂喂饲大鼠动脉核因子-кB的合成

    作者:李玉光;袁文金;张元春

    目的:观察L-精氨酸对高脂喂饲大鼠动脉核因子-кB合成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45只,随机分为3组(n均=15),对照组(普通饲料及饮水),胆固醇组(高胆固醇饲料及饮水),精氨酸组(高胆固醇饲料喂饲的同时饮水中含3%L-精氨酸);3组喂饲12周后采动脉血,处死大鼠取腹主动脉全长利用Western Blot检测核因子-кB的含量.结果:精氨酸组及胆固醇组大鼠血清胆固醇浓度无明显差异,但高于对照组(P<0.01),精氨酸组血清一氧化氮水平明显高于胆固醇组(P<0.01),精氨酸组核因子-кB的合成与对照组无差异,但低于胆固醇组(P<0.01).结论:L-精氨酸抑制大鼠动脉核因子-кB合成的作用可能是其抑制高脂膳食诱发的动脉粥样硬化的分子机制之一.

  • 无ST段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介入治疗策略

    作者:陈纪林

    无ST段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ACS)的早期介入治疗(PCI)是指入院48小时内完成的PCI,其疗效是否优于内科保守治疗一直存在争议,从1994年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IMI)ⅢB和VANQWISH研究到1998年Melta等人的荟萃分析,早期PCI疗效并不优于内科保守治疗.

  • 应用肺静脉血流频谱评价肥厚型心肌病左心室舒张功能

    作者:李靖;刘延玲;王浩;吕秀章;程克正;杨洪昌;段福建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肺静脉血流频谱的测量,以评价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变化.

  • 早期室壁瘤样改变对心室功能及收缩同步性的影响

    作者:张莉;傅向华;魏林格

    1材料与方法选择200年1月至2001年12月,首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4例,其中男性67例,女性17例,年龄(59±11.63)岁.所有入选者均于起病后2~72小时行冠状动脉造影、直接或补救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及左心室造影,同时记录左心室造影前后的左心室舒张末压.

  • 冠心病介入治疗进展(7)冠状动脉内支架的设计和临床应用进展

    作者:乔树宾

    冠状动脉支架自应用于临床以来,发展很快,应用越来越多,目前已成为心肌血运重建的主要手段.在许多医院的心导管室,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80%的病例置入冠状动脉支架.

  • 冠心病介入治疗进展(6)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新技术评价

    作者:吕树铮

    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治疗在经历了单纯球囊扩张及支架置入术的发展以后,一些新技术的出现和应用使冠心病的治疗更趋于多样化.随着介入医生经验的积累和新技术不断地被采用使介入治疗日渐完善.本文将对近年来出现的新技术及其应用策略作一综述.

  • 谈医学生涯中部分难忘的病例(三)

    作者:陈在嘉

    病例7卧位型心绞痛改变治则的首例男性患者,49岁,司机,于1980年11月10日因持续性胸骨后疼痛已10小时,加剧4小时入院,既往有劳力型心绞痛史10年,高血压史已30年,高达200/130 mmHg(1 mmHg=0.133 kPa),持续在160~170/100 mmHg左右.

  • 第十二届世界心脏起搏和电生理大会简介

    作者:姚焰

    由国际心脏起搏和电生理学会(ICPES)主办,香港心血管病学会承办的第十二届世界心脏起搏和电生理大会于2003年2月19~22日在香港举行.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

    作者: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在近20多年中取得迅速发展.1977年Gruentzig首先将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应用于临床,开创了介入心脏病学新纪元.

中国循环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z1
2012 01 02 03 04 05 06 z1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Z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