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循环杂志

中国循环

中国循环杂志

Chinese Circulation Journal 중국순환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 中国医学科学院
  • 影响因子: 2.8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0-3614
  • 国内刊号: 11-2212/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北京市北礼士路167号(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内)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循环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胡盛寿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原发性心脏恶性肿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经验

    作者:金海;徐志云;王尔松;于伟勇;张宝仁

    目的:探讨原发性心脏恶性肿瘤的诊断与外科治疗经验.方法:1980年1月至2002年10月间,9例原发性心脏恶性肿瘤患者接受外科治疗.主要症状有心慌、气短、下肢水肿、腹胀、头面部肿胀等,术前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均显示不同心腔内有肿块.5例在体外循环下切除肿瘤,2例肿瘤侵及上腔和右心房并广泛浸润,导致上腔静脉梗阻,仅行无名静脉与肺动脉人造血管架桥术,2例因肿瘤广泛转移仅做心包引流和病理活检.结果:术后早期8例生存,1例因急性肝、肾功能衰竭死亡.随访2~12个月,1例完整切除肿瘤患者,在术后6个月出现全身骨转移,后因呼吸道出血死亡;2例无名静脉与肺动脉架桥术及2例因肿瘤广泛转移仅做心包引流患者,其中3例术后接受局部放疗,但均在术后1年内死亡.另外3例术后2个月、6个月和9个月随访时情况良好,复查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无肿瘤复发.结论:早期及时准确诊断、及时手术、尽可能完整切除肿瘤和术后加强监护等围手术期处理可延长生存期.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钠素、脑钠素浓度改变及卡维地洛对其影响

    作者:刘敏;徐岩;史学功;程自平;许邦龙;陈大年;骆志刚

    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钠素、脑钠素浓度改变及卡维地洛对其影响.方法:选择观察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42例和对照组20例,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治疗前后血浆心钠素、脑钠素浓度;彩色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临床慢性心力衰竭采用NYHA心功能分级;将观察组随机分为常规治疗者21例和加用卡维地洛治疗者21例,满2周复查心钠素和脑钠素;满3个月复查彩色超声心动图.结果:观察组血浆心钠素、脑钠素浓度均高于对照组(P均<0.001);临床慢性心力衰竭程度越重,血浆心钠素、脑钠素浓度越高(P均<0.001);卡维地洛治疗者与常规治疗者治疗满2周后均有血浆心钠素、脑钠素浓度下降,卡维地洛治疗者血浆心钠素、脑钠素浓度下降更明显(P<0.05);而满3个月时卡维地洛治疗者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均比常规治疗者明显改善(P均<0.05).结论:心钠素、脑钠素浓度可以反映心功能状态;卡维地洛可以降低心钠素、脑钠素浓度及改善心脏重构及心功能.

  • 脑血管病患者脉压水平与脑卒中再发的关系

    作者:中国降压治疗预防脑卒中再发研究协作组

    目的:本研究旨在了解基础脉压和随访4年中脉压水平与脑血管病患者脑卒中再发事件的关系.方法:入选1 520例5年内曾发生过脑卒中(包括脑出血和梗死)和一过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平均年龄(63.9±7.6)岁.每半年至少随访1次,随访4~5年.随访中测量血压和收集脑卒中事件证据材料.终点事件评估委员会根据脑卒中证据材料评估脑卒中事件.收缩压-舒张压=脉压,脉压分4级,即<45,45~54,55~64,≥65 mmHg(1 mmHg=0.133 kPa),分析不同级别脉压水平与脑卒中再发事件的关系.结果:入选患者基础脉压<45,45~54,55~64,≥65 mmHg者的脑卒中再发率分别为9.7%,12.7%,16.1%和16.4%;随访4年中脉压平均水平4个级别的脑卒中再发率分别为8.6%,14.7%,17.5%和27.5%.结论:脑血管病患者基础脉压或随访4年中平均脉压与脑卒中再发密切相关,脉压越大,脑卒中再发危险越高.

  • 原发性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肱动脉内皮功能与内皮素1、C-反应蛋白关系的研究

    作者:张俊;罗开良;刘增长;殷耀辉;佘强;淡学川;邓昌明;胡容;吕湛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大动脉粥样斑块、内皮功能与内皮素1和C-反应蛋白的关系.方法:选择109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其中男性56例,女性53例,平均年龄(60.8±6.2)岁.应用B型超声对所有病例颈动脉、肱动脉进行扫查,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粥样斑块,在静息、反应性充血时分别测量肱动脉内径,用免疫学方法测定血液中内皮素1、C-反应蛋白浓度.然后分析超声结果与内皮素1、C-反应蛋白浓度的关系.结果:随着IMT增厚,内皮素1、C-反应蛋白浓度亦增大,各组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粥样斑块1、2、3级内皮素1、C-反应蛋白浓度高于粥样斑块0级(P<0.05).加压充血后,肱动脉管径的内皮依赖性血管扩张(Flow-MD)与内皮素1、C-反应蛋白浓度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是-0.627、-0.693(P<0.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液中内皮素1、C-反应蛋白浓度增高与肱动脉内皮细胞功能受损、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密切.

  • 肥厚型心肌病冠状动脉肌桥造影特点分析

    作者:袁晋青;高润霖;乔占瑞;乔增勇;陈珏;尤士杰;吴元;杨跃进;姚民;陈纪林

    目的:分析在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冠状动脉(冠脉)肌桥的临床及造影特点.方法:肥厚型心肌病患者90例,所有患者通过采用Judkins法接受选择性冠脉造影及左心室造影检查,每支冠脉均经多体位投照,以收缩期冠脉管腔直径压缩至少50%或出现吸吮效应作为确定肌桥存在的证据,同时以至少一支冠脉管腔狭窄≥50%作为有意义狭窄.结果:90例患者中发现肌桥19例(21.1%),其造影特点显示①按压缩部位分类:前降支中段14例(74%),前降支中远段1例(5%),前降支弥漫性压缩1例(5%),间隔支2例(11%),前降支中远段加对角支1例(5%);②按压缩程度分类:收缩期管腔直径压缩<50%者4例(21%),≥50%~≤80%者11例(58%),>80%~≤90%者2例(11%),>90%~100%者2例(11%);③左心室造影显示异常者13例(68%),正常者6例(32%).此外经造影证实合并冠心病者2例(11%).结论:在肥厚型心肌病中肌桥为常见征象,明显高于其他患者,故临床应予以重视.

  • 院前、院内小剂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

    作者:刘光;赵玉斌;江平

    目的:评价静脉小剂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院前救治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所有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院前给予小剂量rt-PA(50 mg)进行静脉溶栓治疗(院前组,n=60),与院内应用小剂量rt-PA(50 mg)进行静脉溶栓的患者(院内组,n=57)进行比较,观察发病-溶栓时间延迟对rt-PA静脉溶栓疗效的影响.结果:院前组的冠状动脉总再通率为91.7%,明显高于院内组的80.7%(P<0.05);病死率两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3.3%vs 3.5%,P>0.05);两组患者均无需要输血的严重出血并发症;两组轻度出血的发生率,分别占病例总数的3.3%和3.5%,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院前小剂量rt-PA(50 mg)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只要适应证选择适当,能争取大限度地挽救濒危的心肌组织,方法快速、简单、安全、有效,是可行的,并可能提高再通率.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栓前体蛋白的检测意义

    作者:张颖新;陈双峰;王凤菊;刘伟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栓前体蛋白的检测意义.方法:将57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AMI组,n=26)和不稳定性心绞痛组(UA组,n=31),分别测定症状发作6 h内及24h时的血栓前体蛋白(TpP)和心肌肌钙蛋白T(cTnT),并和30例正常的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做比较.结果:症状发作6 h内,AMI组血栓前体蛋白显著高于UA组及对照组(P<0.01),而心肌肌钙蛋白T无显著变化;症状发作24 h时,AMI组及UA组心肌肌钙蛋白T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AMI组心肌肌钙蛋白T显著高于UA组(P<0.01),而血栓前体蛋白无显著变化.结论:血栓前体蛋白为AMI的早期诊断指标;在排除身体其他部位有血栓的情况下,血栓前体蛋白可以鉴别诊断AMI与UA,但还有待更多的病例证实.

  • 脉压与冠心病危险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张大鹏;路方红;吴凡;吴虹;赵颖馨;田奇;孙慧

    目的:探讨人群脉压与冠心病危险的相关性.方法:对25 537例高血压普查人群进行登记及测压,应用二值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脉压与冠心病危险的相关关系.结果:人群总体脉压在40~49 mmHg(1 mmHg=0.133 kPa)时出现的频率高,男女无显著差异(P=0.059).对血压以外的其他主要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进行校正后,脉压每增加10 mmHg,冠心病危险中年人增加51.5%,老年人增加23 9%.但进一步校正舒张压后,老年人脉压与冠心病的正相关性不再具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校正收缩压后,中、老年人脉压与冠心病的相关性均不再显著.结论:中、老年人脉压与冠心病虽然显著正相关,但其相关性不独立于收缩压和舒张压,在重视脉压的同时,应首先重视对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控制.

  • 感染病原体总负荷对冠心病危险及血清C-反应蛋白的影响

    作者:李崇剑;徐耕;傅国胜;施育平;蔡思宇;单江

    目的:探讨感染病原体总负荷、血清C-反应蛋白(CRP)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冠心病组102例,对照组62例,检测血清抗肺炎衣原体、抗巨细胞病毒、抗腺病毒、抗单纯疱疹病毒-1型、抗幽门螺旋杆菌5种IgG型抗体以及CRP水平.根据抗体阳性数分为少于或等于(≤)2个抗体阳性患者、3~4个抗体阳性患者、5个抗体阳性患者,分析抗体阳性率与冠心病的关系、感染病原体总负荷、CRP水平与冠心病的关系.结果:抗肺炎衣原体、抗巨细胞病毒、抗腺病毒、抗单纯疱疹病毒-1型、抗幽门螺旋杆菌等5种IgG型抗体的阳性率分别是79.88%(131/164)、71.95%(118/164)、66.46%(109/164)、83.54%(137/164)、43.90%(72/164).接近80%的患者有3种或3种以上抗体阳性.用危险因素调整后的以上5种病原体对冠心病危险作用大小的危险比及其95%可信限分别是4.4(1.8~10.6)、11.9(5.0~28.6)、2.7(1.3~5.5)、5.5(2.0~14.7)、0.1(0.04~0.23),相互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2个抗体阳性患者、3~4个抗体阳性患者、5个抗体阳性患者其冠心病百分率分别是25.0、60.7、100.0(P<0.05).3~4个抗体阳性患者与≤2个抗体阳性患者比较,血清CRP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 05),而5个抗体阳性患者显著高于3~4个抗体阳性患者和≤2个抗体阳性患者(P<0.05).结论:多个病原体感染可能起协同作用,感染病原体越多,炎症反应越明显,冠心病危险越大.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循环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白细胞介素-18变化及其意义

    作者:刘启明;周胜华;祁述善;沈向前;胡信群;刘振江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循环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28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24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稳定性心绞痛组)及20例胸闷、胸痛等症状予以冠状动脉造影正常患者(对照组)冠状动脉开口与冠状静脉窦口MMP-9和IL-18水平,并分析冠状动脉病变情况.结果:①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冠状动脉开口、冠状静脉窦口血浆MMP-9水平以及冠状静脉窦口与冠状动脉开口的差值分别与对照组和稳定性心绞痛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②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冠状动脉开口和冠状静脉窦口血浆IL-1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稳定性心绞痛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3组之间冠状静脉窦口与冠状动脉开口IL-18的差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和稳定性心绞痛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MMP-9和IL-18水平均无明显相关(P>0.05).④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血浆MMP-9与IL-18水平冠状动脉开口处呈显著性正相关(r=0.537,P<0.01).结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浆MMP-9主要来源于冠状动脉循环,同时血浆IL-18水平亦明显升高,均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无明显关系;MMP-9和IL-18水平正相关提示炎性因子相互作用可能共同促进冠状动脉综合征发生发展.

  • 冠状动脉斑块形态与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及α-颗粒膜蛋白水平的关系

    作者:张彦红;齐国先;王宁夫;冯丰;吴桂平

    目的:通过测定冠状动脉造影显示不同粥样硬化斑块形态患者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及α-颗粒膜蛋白(GMP-140)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74例接受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根据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态分为光滑斑块组(n=15)、复杂病变斑块组(n=37)和正常对照组(n=22).所有患者于冠状动脉造影前采血测定血浆vWF、GMP-140水平.结果:复杂病变斑块组血浆vWF水平显著高于光滑斑块组[(201.10±20.92)%对(149.40±10.21)%,P<0.01],复杂病变斑块组血浆GMP-140水平显著高于光滑斑块组[(29.38±3.17)ng/ml对(17.54±2.09)ng/ml,P<0.01],均有极显著性差异.结论:冠状动脉造影表现为复杂形态病变者,血浆vWF、GMP-140水平高于光滑斑块病变者,可作为判断冠状动脉是否存在不稳定病变的间接参考.

  • 冠状动脉内直接支架置入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与传统支架置入方法的随机对比研究

    作者:田军;赵全明;Grollier G

    目的:采用与传统支架置入术(CS)随机对比研究的方法,评价冠状动脉(冠脉)内直接支架置入术(DS)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相关病变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将15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DS组和CS组,两组的基本临床特征和造影特征及术前治疗无显著差异.实验第一终点是影像学的成功:支架置入后靶病变残余狭窄<20%,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IMI)3级血流,"无再流或慢血流现象"的减少;第二终点为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和手术操作时间及花费的评价.结果:DS组和CS组组间手术成功率无差异(DS组为94.7%,CS组为96.0%).无再流或慢血流现象发生率DS组为5例(6.7%),CS组为4例(5.3%),两组间亦无差异(P=NS).手术时间、球囊导管及造影剂用量DS组均低于CS组,两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住院期间效果及严重并发症两组间无差异;6个月随访结果两组比较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本随机研究证实了一些回顾性研究的结果,DS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相关病变具有可行性和安全性,与CS相比较,这一策略的突出优点是显著增加效益费用比,而对急性并发症特别是"无再流或慢血流"现象的发生无影响.

  • 血脂康改善冠心病患者餐后高甘油三酯血症

    作者:程艳春;刘玲;赵水平;李玉玲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高脂餐后血脂的变化以及6周血脂康对餐后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50例病情稳定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血脂康(每日1 200mg,血脂康组,n=25)和安慰剂(常规组,n=25).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各接受1次高脂餐(总热量800千卡,脂肪50克),采集空腹12 h、餐后2、4、6 h静脉血备测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浓度.结果:50例患者治疗前餐后2、4、6 h与空腹状态比较,血清甘油三酯浓度显著升高(P<0.05).血脂康组治疗后较治疗前空腹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LDL-C浓度显著降低,HDL-C浓度显著升高,均有极显著差异(P均<0.001);血脂康组治疗后较治疗前的餐后2、4和6 h血清甘油三酯浓度和甘油三酯曲线下面积明显下降(P<0.05).常规组的空腹和餐后血脂水平较治疗前无显著变化.结论:血脂康能有效降低冠心病患者空腹血脂浓度和高脂餐后升高的血清甘油三酯浓度.

  •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与冠心病关系的探讨

    作者:朱中玉;高传玉;黄克钧;张嘉莹;陈岩;牛振民

    目的:探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甘油三酯/HDL-C比值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检测342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和202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对照组)的血脂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LDL-C及HDL-C含量,计算LDL-C/HDL-C及甘油三酯/HDL-C的比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冠心病患者的总胆固醇、LDL-C及LDL-C/HDL-C比值明显增高,HDL-C显著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0.001),而甘油三酯及甘油三酯/HDL-C比值两组间无显著差别.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冠心病的危险性与LDL-C/HDL-C比值呈正比,与甘油三酯及甘油三酯/HDL-C比值无显著相关.结论:LDL-C/HDL-C比值对冠心病有一定的预测价值,而甘油三酯/HDL-C比值的预测价值尚待研究.

  • 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肺炎衣原体感染及炎症反应的关系

    作者:张强;洪小苏;贾国良;郭文怡

    目的:探讨冠心病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程度与肺炎衣原体(Cpn)抗体IgA(Cpn-IgA)、C-反应蛋白(CRP)及人白细胞介素-6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104例经冠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冠心病组)和20例正常对照者(对照组)的血清Cpn-IgA、CRP及人白细胞介素-6水平,比较它们与不同的冠脉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冠心病组Cpn感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多支冠脉病变者血清Cpn-IgA水平明显高于单支病变者.入选病例的血清Cpn-IgA、CRP及人白细胞介素-6水平3者之间两两成正相关关系.结论:血清Cpn-IgA水平与冠脉粥样硬化的程度有一定关系,在Cpn感染致冠脉粥样硬化的过程中,有炎症反应的参与.

  • 心房颤动心房结构重构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朱慧;张薇;张运

    心房结构重构在心房颤动(房颤)的发生和维持中起着重要作用,因而阐明其发生机制将对房颤的预防和治疗带来新的契机.本文就现阶段针对心房结构重构的分子发生机制的研究新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心房颤动 结构重构
  • 胰岛素抵抗和冠心病关系的再认识

    作者:楚新梅;何秉贤

    胰岛素抵抗是代谢综合征的重要特征,为多种代谢相关疾病的共同病理生理基础.与此相伴的其它胰岛素抵抗成分,如高血压、腹部肥胖、脂质紊乱等相互作用,共同促进冠心病的危险.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是减轻胰岛素抵抗的有效途径.

  • 经股静脉途径植入永久起搏器一例

    作者:柳弘;吕树铮;任学军;陈欣

    1临床资料患者 男性,76岁,因反复晕厥入院.既往有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10余年,3年前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体表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检查均显示心房纤颤、Ⅲ度房室阻滞.超声心动图显示左心室扩大,左心室射血分数0.58.

  • 室间隔缺损合并房间隔血管瘤一例

    作者:王亮;尉廷汉;王翠鲜;王震玺;韩志伟

    1临床资料患儿男性,11岁.发现心脏杂音1个月,无发绀及蹲踞.查体:血压105/75 mmHg(1 mmHg=0.133kPa),心率108次/分,体重33 kg,发育正常.胸骨左缘3~4肋间可闻及Ⅳ级粗糙收缩期杂音,有震颤,传导广泛,心界不大.

  • 国产双叶二尖瓣植入绵羊体内的慢性实验研究

    作者:唐跃;胡盛寿;孟亮;仲京;董以谦;周燕文;袁卫民

    目的:建立国产双叶二尖瓣植入绵羊体内的慢性存活实验模型.方法:2001年12月到2002年12月,选择5只成年绵羊,体重40~63 kg,平均(52.6±9.5)kg.在体外循环并行下,心脏不停跳,经左心耳途径进行两种新型国产双叶二尖瓣的植入(25号4枚和27号1枚).其中2只缝合在瓣环水平,同时将前叶切开固定到后瓣环保留全部二尖瓣;另3只改缝在瓣环上水平,并原位完整保留全部二尖瓣.通过术后抗凝处理和细致的管理使成年绵羊长期存活.结果:5只成年绵羊手术死亡1只,死亡原因主要是由于瓣膜与二尖瓣环失匹配,使主动脉瓣变形,从而导致低心排血量.存活的4只成年绵羊生存时间28~227天,平均为(100±94)天,平均抗凝时间(78±57)天.在此期间成年绵羊未发现血栓栓塞和出血并发症.晚期死亡2只:1只于术后30天,按计划处死,另1只于术后227天时,体质差,被迫处死,2只尸解均未见异常,但后1只处死前血标本显示严重贫血.其它2只成年绵羊迄今仍然存活,存活时间已超过28~115天,平均(72±62)天.结论:成年绵羊是适合作为人工二尖瓣植入慢性存活实验的动物.绵羊体重大于50 kg和操作者对瓣环上缝合技术的把握为保证测试临床常用型号的瓣膜提供了基础,两种新型双叶二尖瓣均已初步显示出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 促炎因子介导的体外培养人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

    作者:孟丽;吉瑞瑞;徐丽;陈纪林

    目的:探讨促炎因子对体外培养的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有无致凋亡作用.方法:体外原代培养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用免疫组化方法鉴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分别以浓度20μg/ml单独或二者共同与平滑肌细胞培养36 h,实验分4组:TNF-α组(T组)、IL-1β组(Ⅰ组)、TNF-α+IL-1β组(TI组)及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结果:①细胞凋亡分析显示:TI组两种因子的联合作用诱导人平滑肌细胞凋亡与对照组比明显增加,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二者单独作用未能诱导人平滑肌细胞凋亡.②细胞周期分析发现TI组在TNF-α+IL-1β刺激下,细胞增殖能力与其他组比有明显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生长逐渐停滞,而二者单独作用对细胞增殖有轻微刺激作用,但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促炎因子TNF-α和IL-1β的相互作用,可以诱导人平滑肌细胞凋亡.

  • γ-干扰素对平滑肌细胞增殖与凋亡及基质金属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作者:陈倩;吴宗贵;张玲珍;李洪涛;李小鹰

    目的:通过研究γ-干扰素对平滑肌细胞增殖和凋亡以及对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活性的影响,了解其对粥样斑块稳定性的影响.方法:①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体外培养,加入不同浓度的γ-干扰素(10 U/ml、100 U/ml、200 U/ml),四甲基偶氮唑唑(MTT)方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②大鼠腹腔巨噬细胞培养,加入不同浓度的γ-干扰素,用以明胶为底物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酶谱法测定上清液中MMPs的活性.结果:γ-干扰素可以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其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强.γ-干扰素可使巨噬细胞产生的MMPs活性增强.结论:粥样斑块中γ-干扰素由活化的T淋巴细胞产生,可以通过减少斑块内平滑肌细胞数量和增加纤维帽中细胞外基质的降解增加粥样斑块的不稳定性.

  • 易损斑块的检测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预防

    作者:杨跃进

    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ACS)是指由于冠脉急性病变致严重狭窄或闭塞所产生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非Q波、Q波型心肌梗死和猝死.传统观念曾认为ACS由于冠脉粥样斑块慢性进展至管腔严重狭窄的结果,然而,研究发现大多数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冠脉固定狭窄并不严重,降脂治疗的临床得益远远超过斑块本身消退的程度.

  • 右心旁路及右心室肺动脉旁路手术后补液标准探讨

    作者:于存涛;刘迎龙;王旭;陈霞;张家俊

  • 直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合并支架置入与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比较

    作者:王庆胜;柳东田;张健;杨红梅;马利祥;方海滨;梁慧;苏庆立

  • 预扩张支架术和直接支架术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比较观察

    作者:卢才义;王士雯;胡桃红;刘玲玲;晏沐阳;李玉峰;黄从春;陈瑞;刘鹏

  • 二甲双胍在伴胰岛素抵抗的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程国利;杨文丽

  • 血小板糖蛋白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关系研究

    作者:尹巧香;王建昌;蔡庆;陈真

  • (11)合理选择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作者:盖鲁粤

    如何正确和合理地选择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CABG)是一个困难的问题,因为实施治疗的不是同一专业的医师.内科医师和外科医师都会很容易地选择自己所熟悉的治疗方法.

  • (10)冠心病介入治疗并发症的防治

    作者:霍勇;王贵松

    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并发症包括因冠状动脉(冠脉)损伤或穿刺血管损伤引起的血管并发症和与血管损伤无关的全身并发症,即非血管并发症.因受病变解剖和临床情况以及影像条件、器械条件、术者经验及操作技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并发症难以避免,因此,努力提高对各种并发症的识别能力并予以积极防治,是大限度地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并改善远期预后的关键因素.

  • 谈医学生涯中部分难忘的病例(五)

    作者:陈在嘉

    例13年轻的冠心病猝死男性患者,19岁,大学生,于1960年在学校短距离急跑后晕倒,生前病史不详,据悉生于清贫家庭.送到本院急诊时心电图呈直线,开胸按压心脏,未能复苏.尸检:除冠状动脉前降支有局限性严重狭窄病变,心肌有轻度纤维化外,身体其他部位未发现任何病变.

  • 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的新概念

    作者:曾定尹

    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生后,应迅速、准确做出诊断和鉴别诊断,尽快对梗死相关动脉进行再灌注治疗,可以挽救心肌,改善左心室收缩功能;较好的心肌功能可以提高心肌梗死的存活率.

中国循环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z1
2012 01 02 03 04 05 06 z1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Z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