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循环杂志

中国循环

中国循环杂志

Chinese Circulation Journal 중국순환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 中国医学科学院
  • 影响因子: 2.8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0-3614
  • 国内刊号: 11-2212/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北京市北礼士路167号(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内)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循环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胡盛寿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再次二尖瓣置换术中严重心血管事件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作者:王越夫;姚彤;王伟鹏;李立环

    目的:总结再次二尖瓣置换术中严重心血管事件发生原因及应对措施.方法:对62例再次二尖瓣置换术患者(R组)及同期80例首次二尖瓣置换术患者(F组)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合并中重度肺动脉高压分别为41.94%(26/62)和12.50%(10/80),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组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明显高于F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组术中建立体外循环时间、平均体外循环时间、平均阻断时间、术中严重心血管事件及血液制品用量明显高于F组,P<0.05~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严重心血管事件有:体外循环前发生心室颤动,开胸时大出血,左心室破裂,严重过敏反应,停机后低心排二次转机.R组体外循环前芬太尼用量>20 μg/kg的患者体外循环前心室颤动发生率明显低于芬太尼用量≤20μg/kg的患者.结论:再次手术时患者病情加重,术中严重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增高,麻醉风险增加,充分的术前准备和良好的麻醉体外循环方法能够降低麻醉风险,特别是体外循环前使用大剂量芬太尼(>20μg/kg)能有效降低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 半乳糖凝集素-2基因变异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风险关联研究

    作者:赵文强;王俊;谢红珍;欧阳星文;程辉;吴艳君

    目的:研究半乳糖凝集素-2(LGALS2)基因变异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惟患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对248例ACS组患者、212例稳定性心绞痛组患者和138例对照组患者检测LGALS2基因C3279T位点基因型、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等位基因频率,用冠状动脉造影测定病变血管支数和狭窄程度积分,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试血浆淋巴毒素α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水平;用散射比浊法测试血浆C反应蛋白水平;探索基因型变异与ACS风险、病变血管支数、狭窄程度积分和3个细胞因子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ACS组与对照组比TT基因型频率和T等位基因频率显著减低(P<0.01和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稳定性心绞痛组与对照组比TT基因型频率和T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TT基因型发生ACS的危险性与CC基因型发生ACS的危险性比(OR=0.73,P<0.01)、T等位基因发生ACS的危险性与C等位基因发生ACS的危险性比(OR=0.67,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CT+TT基因型发生稳定性心绞痛的危险性与CC基因型发生稳定性心绞痛的危险性比(OR=0.84,P>0.05)、T等位基因发生稳定性心绞痛的危险性与C等位基因发生稳定性心绞痛的危险性比(OR=0.84,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基因型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TT基因型与CC基因型比血管病变支数频率和狭窄程度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和P<0.001).基因型变异与炎性细胞因子:TT基因型与CC基因型比血浆淋巴毒素α、C反应蛋白、血管黏附分子-1水平均显著降低(均P<0.001).结论:LGALS2基因C3279T位点变异对ACS易患风险、血管病变程度和炎症级联反应起保护作用.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相互作用增加女性高血压发病易感性

    作者:张慧敏;樊晓寒;韩运峰;李卫菊;杨晓敏;王曙霞;周宪梁;吴海英;惠汝太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m)和ACE基因多态性是否相互作用增加高血压发病易感性.方法:挑选ACE2基因的5个标签单核苷酸多态及ACE基因I/D多态性,采用标准的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进行基因分型,抽取部分测序验证.通过2组病例一对照研究[信阳:高血压病例973例(男性病例357例,女性病例616例)和对照969例(男性对照者355例,女性对照者614例);日照:病例286例(男性病例101例,女性病例185例)和对照316例(男性对照者126例,女性对照者190例)验证ACE2和ACE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的相关性.结果:ACE2基因rs2106809 TT基因型和T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在女性病例中显著高于女性对照者(OR:1.21,95%CI:1.09~1.34,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性无统计学意义.未发现其它基因多态在两者间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调整年龄、血脂、血糖等危险因素后,女性病例T等位基因携带者与女性对照者比较高血压易感性增加1.6倍(OR:1.59,95%CI:1.13~2.06,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性病例ACE DD基因型+ACE2 rs2106809TT/TC基因型分布频率显著高于女性对照者(11.7%v8 6.0%,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女性病例中ACE基因I/D与ACE2 rs2106809有交互作用(OR:1.25,95% CI:1.18~1.34,P<0.001),同时携带ACE DD中的ACE2 rs2106809Tr/TC基因型者高血压危险增加(OR:2.75,95%CI:1.58~4.77,P<0.001),与对照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上述结果在第二组病例对照研究中得到验证.结论:ACE2 T等位基因是女性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ACE DD基因型增加这种危险.

  • 长期发热的感染性心内膜炎35例临床分析

    作者:马青变;郑亚安;刘桂花;郭静萱

    目的:分析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特征,提高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意识.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13年35例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断.结果:①35例患者中33例为自体心脏瓣膜心内膜炎,2例为人工瓣膜心内膜炎.33例自体瓣膜心内膜炎中,基础心脏病占78.8%(26/33),其中先天性心脏病占53.8%(14/26)、原发性二尖瓣脱垂占26.9%(7/26)、风湿性心脏病占19.2%(5/26).②35例患者临床表现包括发热100%(35/35),寒颤40.0%(14/35),贫血65.7%(23/35).脾大54.3%(19/35),脏器栓塞17.1%(6/35).③血培养阳性率为65.7%(23/35),其中13例为链球菌属.④35例患者中28例(80.0%)患者经单纯抗感染治疗后治愈,6例(17.1%)患者经手术联合药物抗感染治疗后治愈,有1例(2.9%)真菌感染患者死亡.⑤35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中,无基础心脏病患者7例,有基础心脏病患者28例.7例无基础心脏病患者中有明确感染途径的占6例,28例有基础心脏病患者中有明确感染途径的占7例,两者感染途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结论:感染性心内膜炎常见的基础心脏病是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瓣膜病,二尖瓣脱垂;对于长期不明原因发热,应想到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可能,尤其对于无基础心脏病、但有明确感染途径而长期发热者应高度怀疑感染性心内膜炎.超声心动图有助于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

  •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定量评价左心瓣膜病变伴随的功能性三尖瓣反流的可行性研究

    作者:白文娟;唐红;肖锡俊;赵景宏;朱鹏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定量评价左心瓣膜病变伴随的功能性三尖瓣反流(FTR)的可行性.方法:100例拟行瓣膜置换术的左心瓣膜病变患者,于术前、术后1周、术后6-9个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采集73例功能性三尖瓣反流的二维超声心动图(2DE)及RT-3DE图像,测量并计算瞬时三尖瓣大反流容积、右心房容积、三尖瓣大反流面积/右心房面积、三尖瓣大反流容积/右心房容积.对相关指标进行配对t检验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三尖瓣大反流容积、右心房容积及两者比值的2DE和RT-3DE测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种测值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和相关性,r=0.867,0.897.结论:RT-3DE定量功能性三尖瓣反流是可行的,用于临床评价功能性三尖瓣反流更为合理.

  •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血浆氨基端脑钠素原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韦丙奇;杨跃进;张健;张春玲;黄晓红;张慧敏;康连鸣;张宇辉;戴研;倪新海;于丽天;朱俊;王国干;谭慧琼;陈曦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血浆氨基端脑钠素原(NT-proBNP)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测定203例DCM组患者的血浆NT-proBNP浓度,并与203例对照组相比较.DCM组内再按下列不同的观察指标对NT-proBNP进行分析比较:按NYHA心功能分级进行Ⅱ级,Ⅲ级,Ⅳ级间比较;按体重指数进行超重者和不超重者间比较;按血清肌酐浓度进行肾功能异常者和肾功能正常者间比较;按是否合并心房颤动进行心房颤动者和无心房颤动者间比较.并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分析DCM患者中血浆NT-proBNP的影响因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DCM组血浆NT-proBNP浓度显著升高(P<0.01).DCM组血浆NT-proBNP浓度在各级NYHA心功能的DCM患者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且在不同NYHA心功能分级间亦逐级显著升高(P均<0.01);在肾功能异常者血浆NT-proBNP浓度显著高于肾功能正常者(P<0.01);超重者血浆NT-proBNP浓度显著低于不超重者(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只有NYHA心功能分级、体重指数、血清肌酐浓度、左心室射血分数、心率和左心房内径依次入选为血浆NT-proBNP浓度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或0.01),其中NYHA心功能分级强(P<0.01).结论:DCM患者血浆NT-proBNP浓度显著升高,除取决于患者心功能外,还受体重指数、血清肌酐浓度等因素影响.

  • 不同起搏方式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长期影响

    作者:陈若菡;刘志敏;唐闽;华伟;王方正;张澍;陈新;陈柯萍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价两种起搏方式[单心房按需(AAI)起搏和双腔按需(DDD)起搏]对患者起搏器植入术后生活质量的长期影响.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方法,将患者分入AAI组(57例)和DDD组(86例).在起搏器植入前、植入后6个月,之后每年1次的随访中,根据随访期间的健康状况填写36条简明健康问卷(SF-36量表).38例完成3年随访,且SF-36量表资料完整的患者被纳入生活质量研究.结果:与起搏器植入前相比,起搏器植入术后6个月,患者除躯体疼痛稍下降外,生活质量其余各维度均较起搏器植入术前提高,但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意义;术后1年患者总体健康评分增高,同时AAI组总体健康评分也高于DDD组(P均<0.05);起搏器植入术后2年,起搏器患者生理功能、总体健康、活力及社会功能的评分均较起搏器术前显著增高(P均<0.05);两两比较显示,除了AAI组总体健康评分显著优于DDD组外(P<0.05),两组患者其他各维度的评分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心脏起搏治疗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而AAI起搏方式对生活质量的改善明显优于DDD起搏方式.

  • 辛伐他汀对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并高高敏C反应蛋白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干预作用

    作者:邢佳侬;洪江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并高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干预作用.方法:将131例低LDL-C同时伴有高hsCRP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常规治疗+辛伐他汀20 mg,1次/晚)和对照组63例(常规治疗),观察12周调脂治疗对心脏事件(包括再发心绞痛、再发心肌梗死、心功能恶化、猝死)的影响,及血浆LDL-C及hsCRP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经辛伐他汀治疗后LDL-C由(3.04±0.76)mmol/L降至(1.58±0.43)mmol/L,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CRP由(5.29±3.67)mmol/L降至(1.62±0.54)mmol/L,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常规治疗后hsCRP由(5.83±4.14)mmol/L降至(3.18±1.62)mmol/L,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LDL-C及hsCRP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脏事件的发牛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在常规处理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治疗可显著降低LDL-C及hsCRP水平,同时减少了心脏事件再发.

  • 137例婴幼儿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各年龄段临床特点和外科疗效分析

    作者:张惠丽;李守军;胡盛寿;刘迎龙;沈向东;闫军

    目的:探讨婴幼儿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C)各年龄段的临床特点和外科治疗效果.方法:2000-01至2006-12 诊断TAPVC并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婴幼儿(除外合并法乐四联症、右心室双出口、完全性房室通道、单心室等复杂畸形的患儿)共137例.分为≤28天新生儿组(组1,n=7)、>28天~≤6个月组(组2,n=70)、>6个月~≤1岁组(组3,n=26)、>1岁~≤3岁组(组4,n=34)4个年龄组.137例患儿伴房间隔缺损119例,卵圆孔未闭18例,动脉导管未闭27例,室间隔缺损2例,三尖瓣关闭不全103例.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50.4%(69/137).其中≤6个月患儿(组1、组2)占71.0%(49/69).心上型49.6%(68/137),心内型37.2%(51/137).心下型1.5%(2/137),混合型11.7%(16/137).合并肺静脉狭窄18.2%(25/137),其中≤6个月患儿(组1、组2)占88.0%(22/25).结果:手术死亡率11.7%(16/137),组1和组2占87.5%(14/16).主要死亡原因为肺部感染和低心排综合征.有随访资料99例,随访率81.8%(99/121),随访期限2~86个月,平均(25.5±22.3)个月.晚期死亡9例,均为组1和组2患儿,晚期死亡率9.1%(9/99).结论:年龄>6个月的TAPVC患儿可获得满意的外科治疗效果,而年龄≤6个月尤其是新生儿患儿病情重,合并限制性房间隔缺损、肺静脉狭窄和重度肺动脉高压比例高,往往需要急诊手术,手术及远期死亡率较高.

  • 心肌桥

    作者:党群;张萍;金喆;高陆;蔺宇;杨俊华;张虹

    心肌桥是一种先天性冠状动脉解剖异常.当心肌收缩时壁冠状动脉受到压迫,且受压持续至舒张期.壁冠状动脉近端容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壁冠状动脉存在内皮功能紊乱.心肌桥可引起心肌梗死、心绞痛、心律失常、左心室功能减低和猝死等不良心血管事件.药物治疗包括β受体阻滞剂和钙拮抗剂,硝酸酯类因可使症状恶化而应避免使用.冠状动脉内支架和外科手术治疗可用于选择性的病例.本文对心肌桥的解剖、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等进行综述.

    关键词: 心肌桥 解剖 血流 超声
  • 口服强的松致严重低血钾并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一例

    作者:赵振华;毛懿;蒋文;杨宏;张茵;谭慧琼;杨艳敏;王国干;朱俊

    1临床资料患者女,36岁.因"胸闷、气短伴反复口腔溃疡半年余,加重1个月"于2008-02-13收入院.患者2007-09起反复发作胸闷、气短,不能平卧,同时伴有反复出现的多发性口腔溃疡、外阴部溃疡,就诊当地医院行针刺反应阳性,超声心动图示"主动脉瓣大量反流",诊断为白塞氏病,予强的松45 mg Qd治疗并规律减量,至25 mg Qd维持治疗,并予洋地黄0.125 mg Qd强心治疗,症状好转.

  • 经导管封堵无冠窦瘤破裂至右心房一例

    作者:刘加立;夏勇;李文华;张辉

    1一般资料 主要病史:患者,男,31岁.1个月前从事家务劳动时突感胸闷,稍作活动时即感呼吸困难,无意识丧失及一过性黑朦.查体:心率104次/分,律齐,血压120/50 mmHg(1 mmHg=0.133 kPa),心前区无隆起,可触及震颤,叩诊心浊音界不大.三尖瓣及主动脉听诊区可闻及5/6级双期杂音.超声心动图:主动脉无冠窦轻度扩张,直径约43 mm,可见破口位于三尖瓣根部右心房侧,大小为7 mm.X线胸片:两肺血多,主动脉不宽,肺动脉段轻度凸出,右心房室大.

  • 超声引导下手指压迫成功治疗巨大假性动脉瘤一例

    作者:王钢;宣之东;赵荣诚;袁琛;颜利求;曹绪芬;韩立宪

    1临床资料患者男,67岁,因心前区疼痛1个月,加重伴胸闷半个月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血压高达190/100 mmHg(1 mmHg=0.133 kPa),平时控制不详.查体:血压120/60 mmHg,心率60次/分,体重指数(BMI)为34.5 kg/m2(肥胖),余未见异常.心电图示:窦性心律,Ⅱ、Ⅲ、aVF导联病理性Q波.

  • 依达拉奉药物后处理与缺血后处理对急性缺血再灌注心肌保护作用的对比实验研究

    作者:王禹;张永明;刘秀华;张大为;姚树桐

    目的:探讨新型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的药物后处理是否对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与缺血后处理对比,并分析其可能机制.方法:建立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4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①假手术组;②缺血再灌注组;③缺血后处理组;④依达拉奉主动脉根部注射组(依达拉奉1组);⑤依达拉奉股静脉注射组(依达拉奉2组).进行心电及血流动力学监测,测定血清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MB)、丙二醛(MDA)活性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采用伊文思蓝-TYC染色确定梗死及缺血的心肌范围.采用Western blot印迹检测心肌组织中Bax和Be1-2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缺血后处理组、依达拉奉1组和依达拉奉2组的心肌梗死面积显著减少,CK-MB、MDA的水平显著降低,SOD活力增加(P<0.05~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上述指标缺血后处理组、依达拉奉1组和依达拉奉2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后处理组、依达拉奉1组心肌组织Be1-2蛋白表达分别是缺血再灌注组的1.8倍和1.7倍,Bax蛋白的表达分别是缺血再灌注组的0.52倍和0.54倍(P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急性缺血的心肌,在再灌注前注射依达拉奉进行药物后处理可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强度与机械性缺血后处理接近,有效清除氧自由基、提高机体抗氧化应激的能力以及降低凋亡指数(Bax/Bc1-2)是二者的共同机制;主动脉根部一冠状动脉注射途径给药的保护效果不差于静脉注射途径,可能是一种临床上适宜的药物后处理方式.

  • 计算机断层摄影术和磁共振成像在慢性完全闭塞病变介入治疗中的指导价值

    作者:葛均波;姚康

    慢性闭塞病变(CTO)通常是指闭塞时间>3个月的病变,根据是否存在前向血流,分为慢性闭塞病变又分为慢性功能性闭塞[前向血流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IMI)1级]和慢性完全性闭塞(前向血流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0级).CTO成功实施经皮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治疗(PCI)的比例远远少于非闭塞病变,决定介入手术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除了其操作技巧和专用器械研发外,近年来CTO影像学的进展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冠状动脉扩张临床分析31例

    作者:童雨田;姜忠滨;张春梅;王怀新

    冠状动脉(冠脉)扩张(CAE)是一种非阻塞性、缺血性冠脉疾病,目前认为该病是一种少见的冠脉疾病,尚缺乏对其病因、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案充分的认识,只能通过影像学检查发现,其中冠脉造影术(CAG)是主要手段,我院1998年至2007年间通过CAG发现31例CAE,总结如下: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插入/缺失多态性与冠心病患者预后的关系

    作者:张爱元;季祥武;张爱娟;黄静;伦增瑞;管立学

    研究发现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插A/缺失(I/D)多态性与冠心病密切相关,与预后是否有关,国内少见报道.1对象与方法对2001-04至2005-11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198例行基因检测的汉族冠心病患者进行随访,失访43例,随访155例患者均符合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和2001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关于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和诊断标准,其中男113例,女42例,年龄63.74±9.87(32~82)岁,104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急性心肌梗死42例,不稳定性心绞痛90例,稳定性心绞痛13例,合并高血压72例,合并糖尿病35例.

  • 高血压(5)不同降压药物在降压及器官保护中的评价(续完)

    作者:孙宁玲

    高血压是心肌梗死及脑血管事件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降低血压可以获益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实际治疗中,主要根据患者的年龄、病程、血压水平、血液动力学状态、靶器官损害程度,合并的心血管危险因素、有无伴随其他疾病以及患者的经济情况等进行个体化治疗.目前,有5种降压药物可以作为高血压的基础治疗药物,本文对不同的降压药物在降压及器官保护方面的不同作用进行阐述.

  • 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中的心肌保护

    作者:魏盟;韩蓓蓓

    早期再灌注治疗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为重要的手段,可以明显减少心脏事件并降低死亡率.但是再灌注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使缺血心肌重获血供,挽救了缺血心肌,但另一方面又产生再灌注损伤,加重了对心肌和内皮细胞损伤,继而可造成无再流、心律失常、心肌顿抑或死亡,使再灌注治疗的效果大打折扣.

  • 防范于未然——警惕出血并发症

    作者:朱国英

    随着对"血栓事件"认识的加深和对抗栓治疗的关注,出血并发症的重要性也浮出水面.2007年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ACC/AHA)和欧洲心脏病学会(ESC)指南更新中都加进了出血事件的相关内容.对出血风险的预测和危险分层评估有重要指导作用.目前用于出血事件危险评估的评分方法有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IMI)法、梗死相关动脉开通策略(GUXTO)法和2008年ACC公布的CRUSADE积分法.年龄、女性、小体重、心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贫血、糖尿病、既往出血史、糖蛋白Ⅱb/Ⅲa受体阻滞剂和抗凝药物的交又使用是引起出血事件的高危因素.警惕和预防出血并发症,大限度改善疗效和减少临床事件.

  • "2008东北国际心血管病论坛"简介

    作者:王效增;韩雅玲

    由全军心血管内科专业委员会主办,沈阳军区总医院全军心血管病研究所承办的2008东北国际心血管病论坛暨第十一届沈阳复杂危重心血管病诊治进展研讨会于2008-06-13至06-15在沈阳召开,大会主席沈阳军区总医院副院长兼心血管内科主任韩雅玲教授致欢迎辞.

  • 单支血管和多支血管支架术治疗女性冠心病患者临床疗效比较研究

    作者:刘圣文;乔树宾;徐波;陈珏;刘海波;秦学文;姚民;吴永健;戴军;张沛;高展;马卫华;于心亚;杨跃进;陈纪林;高润霖

    目的:研究单支血管和多支血管支架术治疗女性冠心病患者的近期和远期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04-04至2005-04所有接受冠状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治疗486例女性患者,分为置入单支血管组(n=344)和多支血管组(n=142).所有患者完成1年临床随访,其中103例(21%)患者在支架术后6~9个月接受冠状动脉造影随访.结果:多支血管组较单支血管组支架置入成功率(99.1%比99.2%)、操作并发症(2.8%比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年随访显示多支血管组较单支血管组发生主要不良心脏事件(8.4%比3.8%,P=0.01)和靶病变血运重建(4.2%比1.7%,P<0.01)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心脏性死亡、急性心肌梗死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冠状动脉造影随访分析显示再狭窄多支血管组(19.6%)较单支血管组(15.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年随访表明,女性冠心病患者单支血管支架术较多支血管支架术临床预后更佳.

  • 术前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对无保护左主干置入药物洗脱支架患者预后的影响

    作者:冯民;李继福;张梅;郄良毅;张澄;陈玉国;李贵双;孔光明

    目的:评价术前高敏C反应蛋白(haCRP)水平对置入药物洗脱支架(DES)的无保护左主干冠状动脉狭窄(ULMCA)患者12个月预后的影响.方法:2004-01至2006-06在我院因大于50%的左主干狭窄而行支架术的91例患者,在术前均行抽取肘静脉血进行hsCRP的检测,根据hsCRP的结果患者被分为2组,hsCRP≤3 mg/L组60例,hsCRP>3 mg/L组31例.结果:经过12个月的随访,患者中有7(7.7%)例死亡,4(4.4%)例发生心肌梗死,在高血浆水平hsCRP(hsCRP>3 mg/L组)的31例患者中,死亡和死亡/心肌梗死联合终点的发生率分别是16.1%和22.6%,而在低血浆水平hsCRP(haCRP≤3 mg/L组)的60例患者中,死亡和死亡/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分别是3.3%和6.7%(两组死亡及死亡/心肌梗死联合终点发生率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hsCRP水平对预测置入药物洗脱支架的无保护左主干冠状动脉狭窄患者的预后有重要价值.

  • 冠状动脉轻中度狭窄病变合并痉挛的介入治疗12例分析

    作者:储光;张国兵;黄代昵;张治;温沁竹;戴秋艳;刘少稳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内支架对物治疗效果不佳的变异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35例明确诊断为变异型心绞痛患者,均口服钙离子拮抗剂,硝酸脂类调脂类药物,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及血管内超声(IVUS).其中12例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术.术后随访1~3年,6~9个月时复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冠状动脉造影显示35例患者中3例未见明显狭窄,32例有32%~75%的固定狭窄.12例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根据发病时心电图,结合冠状动脉造影及IVUS判断9例痉挛在右冠状动脉,痉挛部位2例在近段,5例在中段,1例在远段,近段合并远段1例,固定狭窄40%~75%;3例痉挛在左前降支,痉挛部位在近段,2例在中段,固定狭窄50%~75%.犯罪病变多为边缘不光滑,呈偏心稳定的纤维性斑块,伴血管正性重构.12例患者相应冠状动脉成功置入(3.0~405)mm×(16~36)mm药物涂层支架,完全覆盖病变.术后随访1~3年,1例患者仍有胸痛发作;2例患者偶有胸痛,但程度及持续时间较术前明显减轻;9例患者无明显症状.6~9个月时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显示11例患者支架段有轻度内膜增生,未见再狭窄;1例患者支架内50%~60%再狭窄,但仅偶有胸痛症状;其他部位无明显变化.结论:正规合理的物治疗对多数变异型心绞痛患者有效,但对少数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变异型心绞痛患者,可考虑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术,近期效果良好.

  • 影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心肌酶及炎症指标变化的多因素研究

    作者:李萍;盖鲁粤

    目的:分析对于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肌酶及炎症指标有显著影响意义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07-03至2007-09于我院心内科行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冶疗的冠心病患者178例术后12~25小时取血查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T(cTnT)以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结果:共178例入选.其中CK-MB增高27例(15.2%),cTnT增高44例(24.7%),hsCRP升高66例(37.1%).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对CK-MB值增高有显著影响的因素为:左心室射血分数(P=0.0223);术中出现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实验(TIMI)血流<3级(P=0.0250).对cTnT值增高有显著影响的因素为:既往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史(P=0.0203).对hsCRP值增高有显著影响的因素为:使用钙离于拮抗剂类物(P=0.0340);左心室射血分数(P=0.0504);支架离散度(P=0.0465).结论: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术中出现TIMI血流<3级,是造成择期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心肌酶增高的独立危险因素,既往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史是造成择期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cTnT增高的独立危险因素.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支架离散度增加是造成择期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hsCRP增高的独立危险因素.便用钙离子拮抗剂类物可以使增高的hsCRP降低,可能对患者的预后有益处.

  • 药物洗脱支架与金属裸支架内血栓发生率比较

    作者:张强;马长生;聂绍平;吕强;康俊萍;杜昕;张崟;贾长琪;胡荣;刘新民;刘小慧;董建增;吴学思

    目的:了解置入药物洗脱支架(DES)患者在经皮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各期支架血栓(ST)的发生情况,并与置入金属裸支架(BMS)患者进行比较,探讨影响支架血栓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连续入选2001-07至2002-06和2003-07至2005-06期间接受PCI并置入支架的所有患者,共入选3 893例.随访至少2年.根据所使用支架分为DES组(n=2 930,至少置入1枚DES)和BMS组(n=963,单纯置入BMS).记录所有患者住院期和随访期内临床资料,并根据美国和欧洲学者组成的学术研究联盟(ARC)正式发表的支架血栓定义判定支架血栓事件.结果:与BMS组相比,DES组患者的平均年龄较大,而白细胞数、甘油三脂水平和空腹血糖水平较低,既往有冠脉血运重建病史者较多,但吸烟、糖尿病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发生率较低;在DES组患者的冠脉病变中,多支病变、开口病变、前降支(LAD)近段病变和左主干(LM)病变发生率较高,但慢性完全闭塞性(CTO)病变所占的发生率较低,造影成功率及完全血运重建率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0.001).两组患者PCI术后无论在住院期还是之后的随访期内,所有的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而支架血栓发生率在急性期、亚急性期、晚期和晚晚期均无差异(P均>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提示,DES组患者发生支架血栓的危险因素为:氯吡格雷疗程短和冠脉多支病变(P均<0.001);而BMS组患者发生支架血栓的危险因素为:血清肌酐值升高和合并高血压(P均<0.05).结论:尽管DES时代患者的病变更为复杂,所置入的DES数更多,但支架血栓的发生率并不比BMS时代更高.但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疗程过短和冠脉多支病变是支架血栓发生的危险因素,应引起重视.

  • 胰岛素抵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功能、凝血功能及心肌组织灌注的影响

    作者:董洁;齐晓勇;董涛;荀丽颍;李树人;李俊勇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血浆内皮素,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血小板膜糖蛋白Ⅱ b/Ⅲa受体水平及心肌组织灌注的影响.方法:根据稳态模式评估法的胰岛素指数(HOMA-IR)将12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两组,HOMA-IR≥5为胰岛素抵抗组72例,HOMA-IR<5为非胰岛素抵抗组56例.所有入选病例均于发病后24 h内行PCI,并于术中行心肌灌注分级评价心肌微循环灌注情况,分别于PCI术前、术后即刻、30 min、4 h、12 h、24 h、48 h,72 h、7 d取外周静脉血,编码血浆标本,在-80℃条件下保存,分批检测血浆内皮素、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及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并连续观察PCI术前、后血浆内皮素、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变化.结果:两组患者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水平、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水平、内皮素水平变化:胰岛素抵抗组各时间点较非胰岛素抵抗组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IMI)3级的比率变化:128例患者均行PCI治疗开通梗死相关动脉,依据TIMI分级标准,造影显示术后两组患者TIMI 3级的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分析显示:非胰岛素抵抗组56例患者中有53例(94.6%)心肌组织灌注良好,可达TMPG 2~3级,胰岛素抵抗组72例患者中有53例(73.6%)心肌组织灌注良好,可达TMPG 2~3级.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抵抗会影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血管内皮功能、凝血功能及心肌组织灌注.

中国循环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z1
2012 01 02 03 04 05 06 z1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Z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