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循环杂志

中国循环

中国循环杂志

Chinese Circulation Journal 중국순환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 中国医学科学院
  • 影响因子: 2.8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0-3614
  • 国内刊号: 11-2212/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北京市北礼士路167号(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内)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循环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胡盛寿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92例缩窄性心包炎误诊分析

    作者:张丽华;林沁;郭立琳;严晓伟

    目的:探讨缩窄性心包炎的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2000-01至2008-01年连续诊断的150例缩窄性心包炎患者的门诊与住院资料.结果:在150例患者中,92例在病程中曾发生误诊,误诊率61.3%.92例心包缩窄的病因分别为:结核81.5%(75/92),其他疾病15.2%(14/92),不明原因3.3%(3/92).误诊为其他心血管疾病及其他各种疾病51例,诊断为结核性心包炎、胸膜炎等进行抗结核治疗但未识别出心包缩窄的22例,长期诊断不明17例,2例非结核误诊为结核.隐匿起病者误诊率高,无心包积液病史的患者误诊率高,不典型结核误诊率高,合并全身多处结核的易漏诊心包缩窄.结论:缩窄性心包炎误诊率仍较高,临床医生提高对缩窄性心包炎的警惕以及心脏超声医生提高对缩窄性心包炎的认识可减少误诊,上腔系统静脉压升高的表现是缩窄性心包炎的重要体征,临床医生应充分重视体格检查.

  • 活化Toll样受体4诱导静脉血管内皮细胞介导非耐受性炎症反应

    作者:王文蒙;李刚;罗俊卿;张宇;孙瑞利;李官成;胡锦跃

    目的:通过分析活化Toll样受体4(TLR4)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泌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探讨静脉内皮细胞在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TLR4和细胞因子信使核糖核酸(mRNA)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的表达,流式细胞分析检测TLR4及其辅助受体CD14的蛋白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TLB4配体脂多糖诱导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TLB4的基因和蛋白表达上调以及CD14的蛋白表达上调.活化TLR4显著上调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和IL-8的基因表达以及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蛋白表达,并呈剂量依赖关系.活化TLR4诱导的细胞因子上调依赖NF-кB信号传导途径,信号传导阻滞剂能抑制细胞因子的表达上调.而且初次活化后,TLR4的再次活化仍然诱导高水平的炎性细胞因子.结论:活化TLR4诱导静脉内皮细胞分泌炎性细胞因子,介导非耐受性炎症反应,提示静脉内皮细胞是重要的炎症效应细胞.

  • 对内皮细胞产生超氧阴离子作用的研究

    作者:曹路;黄体钢;杨万松;丛洪良;周丽娟;倪燕萍

    目的:研究四氢生物喋呤(BH4)、L-精氨酸、局部血管紧张素Ⅱ生成对内皮细胞产生超氧阴离子(O2-)的作用以探讨它们对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BH4、L-精氨酸、血管紧张素Ⅰ和厄贝沙坦加人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根据不同干预浓度及干预因素组合,实验共分14组,干预8小时后取出上清液分别测定O2-(Fenton反应原理)、一氧化氮(NO,硝酸还原酶法)和血管紧张素Ⅱ(放射免疫分析法)的浓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的BH4和L-精氨酸组的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均显著减低,NO水平显著升高(除外L-精氨酸10 μM组);BH420 μM组O2-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与对照组相比,血管紧张素I加不同浓度的BH4和厄贝沙坦各组NO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与对照组相比,血管紧张素Ⅰ组O2-的产生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与血管紧张素Ⅰ组相比,血管紧张素Ⅰ加不同浓度的BH4和厄贝沙坦各组的O2-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结论:BH4在防止一氧化氮合成酶解耦联中可能起主要作用,BH4和L-精氨酸均能促进NO的产生并且抑制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BH4及BH4和厄贝沙坦合用可以抑制局部血管紧张素Ⅱ生成引起的O2-产生增加,并促进NO的产生.

  • 右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的诊断和外科治疗

    作者:罗国华;闫军;刘迎龙;胡盛寿

    目的:探讨右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患者的临床特点,外科治疗方法及其近远期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2-07至2006-07外科治疗的右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的6例患者,其中男4例,女2例.年龄3个月~41岁.单纯右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1例;合并法乐四联症1例;合并动脉导管未闭1例;合并主肺动脉窗,室间隔缺损1例;合并房问隔缺损2例.手术方法包括冠状动脉重建术,肺动脉内隧道术.结果:1例低体重患儿术后14天因肺部感染自动出院.其余5例均痊愈出院,无并发症.术后随访18~66个月,心电图无心肌缺血征象,心功能NYHA 1级.2例肺动脉内隧道术者,肺动脉内血流通畅.结论:右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者,可根据其起始部位的不同,分别采用冠状动脉重建术,肺动脉内隧道术.二者均可获得满意的近远期效果.

  • 白塞病心脏受累的超声表现

    作者:杨静;李玲;白桦;方理刚;严晓伟;方全

    目的:加深对白塞病心脏损害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69例住院白寒病病人的超声心动图表现.结果:超声心动图正常33例,异常36例,异常检出率为52.2%,在异常病例中,瓣膜关闭不全(61.1%)、心包积液(41.7%)、肺动脉高压(38.8%)和心腔扩大(36.1%)的发生比例较高,主动脉病变、心肌病变、陈旧性心肌梗死、室壁瘤和心腔内血栓均可见.结论:确诊白塞病的患者应行超声心动图的检查,及时诊断心脏白塞病对病人的治疗和预后判断有重要临床意义.有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时除注意瓣膜关闭不全程度外,应明确有无瓣膜穿孔、撕裂及瓣环穿孔、主动脉扩张和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形成,对于有以上超声表现的年轻病人应警惕白塞病的存在.肺动脉压力的升高往往伴有白塞病的肺部受累.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可以作为经胸超声心动图的重要补充.

  • 环肺静脉电隔离术后左心房-肺静脉折返性心动过速诊断与治疗

    作者:刘启明;周胜华;李旭平;周滔;刘振江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房颤)环肺静脉电隔离术后左心房-肺静脉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心电生理学特征及其消融策略.方法:环肺静脉电隔离术后复发节律规整的心动过速患者9例,三维指引下拖带标测左心房、肺静脉,明确环肺静脉消融线遗留的缝隙,消融缝隙并随访.结果:9例左心房-肺静脉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平均年龄(57.9±11.1)岁(42~72岁),心动过速周长(300.1±29.4)m,(264~318 ms),其中持续性心动过速7例,阵发性心动过速2例.所有患者环肺静脉线性消融后电传导恢复,心动过速时左心房与肺静脉之间1:1传导,三维标测显示5例早心房激动位于右肺静脉前庭、2例位于左肺静脉前庭、1例位于左肺静脉干、1例位于右肺静脉干.拖带标测显示心动过速与左心房、肺静脉以及环肺静脉消融遗留的两个缝隙[间距(34.4±4.1)mm]构成的折返环路有关,单一传导路径消融可以终止心动过速,心动过速终止后消融缝隙,随访15.1 ±411.1(6~32)个月无复发.结论:左心房-肺静脉折返性心动过速与左心房、肺静脉以及环肺静脉电隔离线上遗留的两个缝隙相关,可根据左心房和肺静脉内拖带标测明确诊断,消融缝隙可以根治此类心动过速.

  • 西罗莫司洗脱支架与紫杉醇洗脱支架抑制血管内膜增生的血管内超声比较

    作者:杜润;张瑞岩;朱政斌;张奇;胡健;张建盛;沈卫峰

    目的:利用血管内超声(IVUS)方法比较西罗莫司洗脱支架(CypherTM)与紫杉醇洗脱支架(TaxusTM)对冠心病患者新生内膜增生的抑制作用.方法:自2003-05至2007-04,167例冠心病患者(227处病变)行药物洗脱支架术,并在术后1年行冠状动脉造影和IVUS检查.其中107例患者(138处病变)置入CypherTM支架(Cypher组),60例患者(89处病变)置入TaxusTM支架(Taxus组).结果:两组患者基础临床情况及病变特征相似.造影结果分析显示,Cypher组支架内晚期管腔丢失、节段内晚期管腔丢失明显小于Taxos组[分别为(0.16±0.27)mm比(0.43±0.51)mm,P<0.01;和(0.20±0.32)mm比(0.38±0.33)mm,P=0.01],而两组近端和远端参考血管晚期管腔丢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0.13±0.29)mm比(0.15±0.32)mm,P=0.689;和(0.08±0.12)mm比(0.09±0.16)mm,P=00500].IVUS分析显示,两组平均支架面积、平均管腔面积、小支架面积、平均支架体积、平均管腔体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Cypher组与Taxus组比平均内膜增生面积[(0.33±0.45)mm2比(1.29±1.26)mm2]、平均内膜增生面积百分数[(5.42±7.33)%比(17.38±13.75)%]、内膜增生大面积百分数[(10.13±13.85)%比(31.56±20.99)%]、平均内膜增生容积[(2.23±6.50)mm3比(13.43±18.59)mm3]和平均内膜增生容积百分数[(1.59±4.10)%比(8.62±9.90)%],Cypher组均较Taxus组明显减小(P<0.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ypherTM支架治疗冠心病一年再狭窄发生率较低,与TzxusTM支架相比,抑制内膜增生作用更显著.

  • 胰岛素抵抗和高敏C反应蛋白在非糖尿病患者冠心病发病中的作用

    作者:赵良平;吕安康;沈卫峰;张奇;丁风华;张骥;张瑞岩;胡健;张建盛

    目的:探讨非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IR)、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在冠心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将连续608例非糖尿病患者,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334例)和对照组(274例).测定代谢参数和hsCRP,并用自我平衡模型分析法(HOMA)指数(IRI)评价胰岛素抵抗,进行相关数理统计.结果:冠心病组的年龄、空腹血浆胰岛素、平均IRI、hsCRP、脂蛋白a、血肌酐、血清肌酐清除率、左心室射血分数、高血压、男性、吸烟、IRII≥2.69以及既往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应用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高密度脂蛋白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男性、高龄(≥65岁)、IRI≥2.69、hsCRP≥10 mg/L、脂蛋白a≥0.22 g/L和血肌酐≥100umol/L,为冠心病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综合各种危险因素的受试者工作曲线(ROC)下面积为0.750(P<0.01);hsCRP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85(P<0.01).IRI与冠心病发生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即使非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和hsCRP升高等仍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与高敏C反应蛋白和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初探

    作者:刘双梅;宋达琳;李梅;牛力;蔡尚郎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LPA)水平的变化及其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同型半胱氨酸(Hcy)的相关性.方法:入选48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急性冠脉综合症组)及28例健康体检正常者(正常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人员的血浆溶血磷脂酸、hsCBP和Hey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急性冠脉综合症组血浆溶血磷脂酸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hsCBP较正常对照组亦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血磷脂酸与hsCRP相关性分析呈正相关:r=0.33,P=0.04.急性冠脉综合症组Hcy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冠脉综合症组溶血磷脂酸与Hey无相关性(P>0.05).结论:急性冠脉综合症组作为血小板早期释放的标记物溶血磷脂酸的增高与hsCRP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溶血磷脂酸水平升高对抗血小板聚集及抗凝治疗可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溶血磷脂酸与Hcy两者水平之间无统计学相关性,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 颈动脉狭窄同期行冠状动脉搭桥术中脑血流变化研究

    作者:徐东;刘飞;华扬;张科峰;刘燕晖;尚学斌;李洪利;姚青;李学锋;张蕊;李亚琼

    目的:研究颈动脉狭窄患者在冠状动脉搭桥术中脑血流的变化趋势及体外循环时转机流量的提高对脑血流改善的意义.方法:选取51例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狭窄患者,根据颈动脉超声结果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15,单侧或双侧颈动脉狭窄≥50%)和对照组(n=36,双侧颈动脉狭窄均<50%),比较两组术中不同时段脑血流平均血流速率及平均动脉压.结果:各组患者大脑中双侧脑血流平均血流速率在麻醉后各时段较麻醉前均有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患者在体外循环转机时双侧脑血流平均血流速率较麻醉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体外循环停机后双侧脑血流平均血流速率较体外循环转机时无明显改善.麻醉后及体外循环停机后观察组患侧脑血流平均血流速率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通过提高观察组患者体外循环平均体表面积转机流量(观察组患者体外循环平均体表面积转机流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使观察组术中平均动脉压较对照组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而使术中两组脑血流平均血流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体外循环下行冠脉搭桥术,通过提高体外循环灌注流量,可以明显改善病变较重一侧脑血流平均血流速率,从而可能预防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

  • 80岁以上老年患者经桡动脉和股动脉途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对比研究

    作者:胡奉环;杨跃进;乔树宾;秦学文;姚民;徐波;刘海波;吴永健;陈珏;袁晋青;尤士杰;马卫华;李建军;陈纪林;高润霖;陈在嘉

    目的:评价80岁以上老年患者经桡动脉途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2003-05至2007-05进行PCI 80岁以上的高龄患者268例,男性176例,年龄80~97岁;经股动脉途径PCI组156例(股动脉组),经桡动脉途径PCI组112例(桡动脉组).对比两组的临床特点、PCI特点、住院期间主要的不良心脏事件(MACE,包括心脏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和靶病变再次重建率).结果:桡动脉组与股动脉组相比,PCI的成功率相似,均在95%以上;桡动脉组需要更改途径的比率显著增高(P<0.05);冠状动脉导管插入时间(P<0.01)、X线曝光时间(P<0.05)均显著延长;造影剂用量有增多趋势(P>0.05),但两组差异未达统计学意义;术后卧床时间显著缩短(P<0.01),所有原因的穿刺部位血管并发症显著降低(P<0.01),其中,局部出血发生率(P<0.01)和局部血肿发生率(P<0.01)均显著减低.经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桡动脉途径(OR=0.25,CI=0.09~0.75)是穿刺部位血管并发症独立的阴性预测因素.结论:80岁以上高龄患者的PCI,桡动脉途径可以降低穿刺血管局部并发症,与股动脉途径相比具有同样的临床效果和成功率,但是,穿刺失败率高,穿刺时间和曝光时间较长.

  • 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临床研究

    作者:成万钧;周玉杰;史冬梅;郭永和;聂斌;王建龙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比桡、股动脉途径经皮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治疗(PCI)冠脉分叉病变的成功率、手术即刻效果及患者的术后近、中期预后情况,探讨经桡动脉处理冠脉分叉病变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研究共入选160例在我医院接受PCI的冠脉分叉病变患者,根据PCI的入路不同分为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组(桡动脉组)和经股动脉介入治疗组(股动脉组),对比两组患者接受PCI治疗的成功率、造影剂用量、手术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并观察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时发生严重心脏不良事件(包括死亡、心肌梗死和靶病变血运重建等)和支架血栓的情况,同时在术后6个月时通过冠脉造影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支架再狭窄的发生率.结果:桡动脉组68例中仅1例患者因术中发生桡动脉痉挛而改为股动脉途径,终有67例患者成功接受桡动脉治疗,桡动脉组的PCI成功率为98.5%.股动脉组中92例患者全部成功接受股动脉治疗.两组患者除性别、血脂方面,在其他临床特征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冠脉病变特征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CI术中,桡动脉组83.6%患者选用的是6 F大腔导引导管(0.071英寸),股动脉组73.9%患者选用7 F导引导管,两组患者中单支架术处理的病变比例基本相近;在双支架处理的病变中,桡动脉组处理病变使用Balloon Crush技术多于股动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在股动脉组中选择标准Crush技术处理病变则多于桡动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完成终球囊对吻扩张的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3.6%vs.79.3%).桡动脉组术后1例患者出现血管并发症,股动脉组患者中有6例患者出现了血管并发症.两组患者在术后6个月严重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4%vs.11.9%),两组患者中均有1例患者出现支架血栓事件.术后6个月时冠脉造影随访:两组患者的主、边支再狭窄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相比于股动脉途径,桡动脉途径PCI分叉病变具有相似的成功率和临床效果,桡动脉途径PCI分叉病变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 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血脂成分异常相关性分析

    作者:郭永和;昝朝霞;张维君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病变程度与血脂成分异常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1-04至2006-10在我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的470例患者,其中确诊冠心病311例.冠状动脉造影病变程度由三方面表示:造影是否诊断冠心病;冠状动脉狭窄病变支数即0支、1支、2支、3支;冠状动脉狭窄病变Gensini总积分.根据病变积分分为4组,积分为0分的病例159例(积分0分组),积分大于0的病例以3分位点法,分位点积分为21、67,分为3组,0<积分≤21组(104例),21<积分≤67组(104例),67<积分≤197组(103例).采用单因素,多元线性回归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示在病变程度不同的患者中,随病变支数和病变Gensini总积分的增加,各血脂成分异常病例的发生率随之增加.在调整高血压,2型糖尿病,吸烟,性别和高尿酸危险因素后,Logistic多因素分析示各血脂成分异常均增加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危险性,低密度脂蛋白胆圊醇(LDL-C)增高(OR=3.661,95%可信区间2.556,5.245,P=0.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OR=3.473,95%可信区间2.154,5.602,P=0.006),脂蛋白a[LP(a)]增高(OR=3.040,95%可信区间1.752,5.273,P=0.003),载脂蛋白B(ApoB)增高(OR=3.003,95%可信区间2.239,4.341,P=0.007)和载脂蛋白AI(Apo A1)降低(OR=2.746,95%可信区间1.606,4.694,P=0.019).在调整收缩压水平,空腹血糖水平,年龄、性别和血尿酸水平后,各血脂成分水平与病变积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冠状动脉病变积分与LDL-C水平(β系数=0.279;SE:0.052;P=0.001),LP(a)水平(β系数=0.262;SE:0.083;P=0.011)和ApoB水平(β系数=0.417;SE:5.494;P=0.007)呈正相关,与HDL-C水平(β系数=-0.284;SE:0.177;P=0.001)和Apo A1(β系数=-0.465;SE:5.923;P=0.009)水平呈负相关.结论:冠状动脉造影病变程度随各血脂成分异常发生率的增加而加重,故对血脂各异常成分的有效干预在控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具有重要意义.

  • 多普勒组织成像评价择期与急诊血运重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的影响

    作者:吴强;张雪松;刘相飞;张静;梁勤;俞杉

    目的: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及多普勒组织成像(DTI)技术评价择期与急诊血运重建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左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影响的差异.方法:根据AMI后不同的治疗方案,将54例首次AMI患者分为常规药物治疗组(常规组,n=18)、择期血运重建组(择期组,n=16,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接受择期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和急诊血运重建组(急诊组,n=20,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接受静脉溶栓、急诊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测患者AMI后1周、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的左心室射血分数、二尖瓣口血流舒张早期流速和心房收缩期流速比值;应用DTI检测二尖瓣环6个节段的收缩期运动速度峰值、舒张早期运动速度峰值和舒张晚期运动速度峰值的平均值.以20名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结果:①左心室射血分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常规组、择期组、急诊组各时点均降低;与常规组同时点比较,择期组(3、6个月)、急诊组(6、12个月)时点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二尖瓣口血流舒张早期流速/心房收缩期流速: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常规组和急诊组各时点、择期组3、6、12个月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二尖瓣环收缩期运动速度峰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常规组、择期组、急诊组各时点均降低;急诊组6个月较常规组同时点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峰值/舒张晚期运动速度峰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常规组和择期组各时点、急诊组(1周,6、12个月)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二尖瓣口血流舒张早期流速/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峰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常规组各时点、择期组3、12个月及急诊组12个月均升高(P<0.05);择期组3个月和急诊组1周、3、6个月较常规组相应同时点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MI后出现左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减退,急诊和择期血运重建均可改善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而择期血运重建对舒张功能的改善作用尚不明显;DTI可较二维超声心动图更敏感、准确地反映AMI后的左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变化.

  • 瓣膜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现状和展望

    作者:王鹏;蒋世良

    自1977年以来介入技术在缺血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瓣膜性心脏病、心律失常等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PBMV)已在全球广泛开展,并取得了良好的短期及中远期临床效果.经皮主动脉瓣成形术因疗效差和风险大几被废弃.近来,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和二尖瓣修复术进展迅速,初经验已证实其可行性.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与二尖瓣修复术的独立安全实施,有赖于介入器材进一步微型化,内、外科交叉合作及大规模临床研究的评价.目前接受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和二尖瓣修复的病人多为有外科手术禁忌的高风险病人,将来这种技术可能扩展到其它群体.介入技术在瓣膜性心脏病治疗中的角色已日趋重要.

  • 冠心病高危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贾新未;傅向华

    随着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普及,有效的抗血小板治疗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综述冠心病高危患者介入治疗后抗血小板治疗的应用现状、存在问题及处理策略,介绍近年来抗血小板药物的研发情况及应用前景.

  • 急诊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抢救重度二尖瓣狭窄并急性左心衰竭一例

    作者:罗晓丽;王红勇;杨成明;王旭开;曾春雨;傅春江;方玉强

    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35岁,因劳力性心悸、气促17年,加重伴频繁咯血3天收住入院.既往曾有间歇性四肢大关节游走性疼痛史.院外多次确诊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查体:T37℃,P 130次/分,R 28次/分,血压83/50 mmHg(1 mmHg=0.133 kPa),一般情况差,重危病容,半卧位,间断咯血痰.颈静脉无充盈,双肺可闻及中量中细湿哕音,心尖区未触及细震颤,叩诊心界增大,心率130次/分,律齐,心尖区闻及舒张中、晚年隆隆样递增型杂音.

  • 心脏导管术后肾周血肿一例

    作者:赵京林;许海燕;胡奉环;赵冬云;唐熠达;崔锦钢;牟牧;乔树宾;陈纪林;杨跃进

    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69岁,因发作性胸痛于2008年5月7日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2年,血压高190/120 mmHg(1 mmHg=0.133 kPa),平素血压控制尚可.入院时查体:血压115/70mmHg,心率70次/分,心肺未见异常.入院血常规白细胞5.44×109,血红蛋白110 g/L,血小板256×109,血沉15 mm/h,凝血功能,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心脏X线胸片均未见异常.

  • 起搏器植入后程控频率同实际起搏频率不符一例

    作者:孙涛;赵战勇;王斌;阙斌;阴刘巍;王苏;陶英;李志忠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80岁,4年前因发作性头晕住院,心电图提示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长间歇3.5 s,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治疗.术后患者恢复好,未再有头晕发作,外院24小时动态心电图(Holter)提示起搏功能正常.1个月前来我院起搏器随访.查体:血压120/80 mmHg(1 mmHg=0.133 kPa),心率65次/分,律齐,平卧位,双肺呼吸音清.

  • 蛋白激酶A在缺血预处理抑制心肌细胞核因子-кB-DNA结合活性中的作用

    作者:薛庆华;昌克勤;史世勇;李立环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A在缺血预处理抑制心肌细胞核因子-кB-脱氧核糖核酸(DNA)(NF-кB-DNA)结合活性中的作用.方法:采用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模型.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缺血/再灌注组、缺血预处理组、蛋白激酶A抑制剂组(H89组)和脯氨酸二硫氨基甲酸组(PDTC组,核因子-кB抑制剂).在平衡期、复灌10 min、20 min、30 min记录心率、左心室发展压,在平衡期、复灌30 min时记录冠状动脉流量,测定冠状动脉流出液中乳酸脱氢酶和肌酸激酶含量.复灌30 min后留取心肌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磷酸化环腺苷酸反应元件结合蛋白[p-CBEB(Ser133)]含量,凝胶电泳迁移率法(EMSA)检测核因子-кB-DNA结合活性.结果: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缺血预处理组和PDTC组心肌细胞核内p-CREB(Ser133)含量升高了2.31倍和1.65倍;与缺血预处理组相比,H89组p-CBEB(Ser133)含量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缺血预处理组心肌细胞核内核因子-кB-DNA结合活性明显降低;与缺血预处理组相比,H89组和PDTC组核因子-кB-DNA结合活性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复灌30min时,与缺血预处理组相比,缺血/再灌注组、H89组和PDTC组心率、左心室发展压和冠脉流量明显降低,乳酸脱氢酶和肌酸激酶活性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0.01).结论:缺血预处理可通过激活蛋白激酶A抑制核因子-кB-DNA结合活性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 地尔硫(艹卓)抑制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及对心肌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张大为;王禹;刘秀华;陈练;任艺虹;孙志军;王峙峰;金琴花;张永明;张威;张国明;杨菲菲;王立军;荆晶

    目的:评价地尔硫的药物后处理,与缺血后处理相比,对于抑制心肌缺血一再灌注损伤及保护心肌组织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72只实验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2只,包括假手术组、对照组、缺血后处理组、地尔硫草1组(D1组)、地尔硫草2组(D2组)、地尔硫 3组(D3组).假手术组:心脏只穿针不结扎;对照组:再灌注前由右颈动脉插管至主动脉窦部,注射0.9%生理盐水0.4ml,再灌注3 h;缺血后处理组:心肌缺血45 min后给予4轮30 s缺血、30 s再灌注处理;地尔硫草1组(D1组):再灌注前30 s注射50%地尔硫革注射液700μ/kg,2 min内注射完毕;地尔硫 2组(D2组):首次注射同D1组,之后以5μg/(kg·min)的速度维持推注2 h;地尔硫 3组(D3组):首次注射后以10μg/kg·min)的速度维持2 h.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再灌注3 h后地尔硫各组心肌坏死面积显著减少、血清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MB)水平较低、组织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水平较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较高,作用强度与缺血后处理组相近,D2组、D3组的左心室内压大收缩和舒张变化速率(±dp/dtmax)均有显著提高.结论:在急性心肌缺血充分再灌注前,应用地尔硫行药物后处理,可减少心肌梗死面积、改善心功能、减低心肌组织内自由基水平,作用效果与灌注时限、剂量有一定关系.

  •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现状和未来

    作者:周玉杰;聂斌

    1989年Campeau率先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随后于1992年Kiemeneiji报告了首例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TRI).与经股动脉路径相比,桡动脉入路并发症相对较低、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明显改善.近十余年该术式得到广泛的推广和普及,目前在国内一些医学中心,如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北京安贞医院,TRI已成为主流术式."2006年中国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注册调查研究"表明,2006年我国TRI总数超过4万例,TRI占所有PCI总数44%.

  •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QRS波群形态对溶栓后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作者:王荣英;田英平;张晓雷;李旭蕊;柳建芳;张春燕;石汉文

    本文通过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入院时心电图表现进行缺血分级,采用溶栓进行早期再灌注治疗,观察心电图变化、左心室功能和住院并发症,探讨心肌缺血分级的临床意义.

  • 心律失常治疗的现代进展(3)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策略(续2)

    作者:曹克将

    室性心律失常(VA)包括室性早博(VPB),室性心动过速(VT),心室扑动和心室颤动.心室颤动和快室率的VT可导致严重后果,甚至心脏性猝死.VA的治疗目的为终止严重的VA发作,预防心脏性猝死.VA的治疗策略包括药物与非药物治疗,前者为抗心律失常药物与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的非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后者包括植入型心脏复律除颤器(ICD)和导管消融等治疗.本文就VA的治疗策略作一介绍.

  • 解读2008欧洲心脏病学会急性肺血栓栓塞症诊断治疗指南(待续)

    作者:熊长明

    2000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ESC)推出第1版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急性肺栓塞)诊断和治疗指南[1],对于推广和规范急性肺栓塞的诊断和治疗起到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急性肺栓塞的研究进一步深入以及一些多中心临床试验的完成,为急性肺栓塞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更多的循证医举证据.

  • 调脂进程中的困惑与期望

    作者:陆宗良

    本文讲述了他汀类药问世以来,调脂进程中的困惑与期望.简述了尽管他汀类药在防治心血管病方面取得了辉煌成就,但有局限性.他汀剂量加倍,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的降幅只能再增加6%,其荻益有限,而不良反应明显增加.用大剂量他汀长期治疗后仍然有70%~80%的临床事件未获得改善.近几年来,为进一步提高调脂疗效的努力,如新药开发未见进展;联合用药(如ENHANCE研究)虽明显降低了LDL-C水平,但未能抑制动脉粥样硬化(CIMT)的进展,心血管事件也未见增益;用胆固醇酯转移酶抑制剂-Torcetrapib进行的几个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研究,虽然明显升高HDL-C水平,非但都未能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反而使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上升都明显增加.这些研究结果,令学者感到困惑,使临床医生感到不知所措.现有理念在实践中遇到众多困惑,新理论尚不成熟的当前,作者认为,在调脂进程中,应用创新思维,深入探索降低LDL-C及升HDL-C的有关问题.作者对目前调脂治疗的总体思考,提了六点意见,以便讨论.

  • 第三届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磁共振成像研讨会成功举行

    作者:张岩

    "第三届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磁共振成像研讨会"于2008年12月28~29日,在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举行.来自北京及全国的150余名代表共聚一堂,就我国当前心血管磁共振的发展现况及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积极热烈的研讨.

  • 本刊关于表格和插图的规定

    作者:

    关键词: 表格
中国循环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z1
2012 01 02 03 04 05 06 z1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Z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