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循环杂志

中国循环

中国循环杂志

Chinese Circulation Journal 중국순환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 中国医学科学院
  • 影响因子: 2.8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0-3614
  • 国内刊号: 11-2212/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北京市北礼士路167号(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内)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循环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胡盛寿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163例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外科治疗及疗效评价

    作者:然鋆;宋云虎;胡盛寿;王巍;王水云;孙寒松;许建屏

    目的: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的外科治疗及疗效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10至2011-12我院外科手术治疗的HOCM患者163例,男性95例(58.3%),年龄41.0±15.5(6~74)岁,所有患者接受药物治疗后仍有临床症状且术前左心室流出道峰值压差(LVOTPG)为61~150(89.6±31.4) mmHg(1 mmHg = 0.133 kPa),全部患者均接受室间隔心肌切除术(左心室流出道疏通手术和改良扩大的MORROW手术).结果:163例患者单纯行室间隔心肌切除术108例(66.3%),20例(12.3%)合并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37例(22.6%)合并心脏瓣膜手术.术后LVOTPG值、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以及二尖瓣关闭不全程度较术前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01).术后75例(46.0%)发生完全左束支传导阻滞,39例(23.9%)发生心房颤动(房颤);随访患者139例(85.3%),107例(77.0%)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115例(82.7%)患者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 为I级,随访期的NYHA分级级别较术前降低[(1.2±0.6)级 vs (2.4±0.7)级].术后及随访期共死亡6例(3.7%).结论:外科室间隔心肌切除术可以安全地解除左心室流出道的梗阻,明确地解除患者临床症状,且具有较好的近远期生存率.

  • 社区健康人群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脉搏波速度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张明华;叶平;骆雷鸣;肖文凯;吴红梅;刘德军;刘国树

    目的:研究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不同动脉节段脉搏波速度(PWV)之间的关系.方法:一项北京市海淀区社区调查研究的亚组人群,常规体检健康者250例,男112例,女138例,平均年龄(54.7±12.9)岁.血浆Hcy、血糖、血脂、尿酸等血液生化指标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应用自动分析仪(Complior)测定颈-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CF-PWV)、颈-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CR-PWV)以及颈-踝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CA-PWV).入选者以血浆Hcy≥15 μmol/L为标准,分为高Hcy组(n=122 )和正常对照组(n= 128).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Hcy组年龄(P=0.001)、肌酐(P=0.003) 、尿酸(P<0.001)、CF-PWV(P=0.008)、CR-PWV(P=0.008)和CA-PWV(P<0.001) 均增高;肾小球滤过率降低(P<0.001).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显示:Lg(CF-PWV)的独立相关因素是年龄(β=0.148,P=0.032)、脉压(β=0.168,P=0.013)和高Hcy血症(β=0.137,P=0.029).CR-PWV的独立相关因素是血尿酸(β=0.171,P=0.007).CA-PWV的独立相关因素是高Hcy血症(β=0.247,P<0.001)和收缩压(β=0.219,P<0.001).结论:在健康人群中,Hcy水平与动脉僵硬度相关.

  • 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信使核糖核酸表达及与核因子-κB活化与慢性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临床研究

    作者:杨丽霞;吕晋琳;齐峰;叶金善;郭瑞威;石燕昆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信使核糖核酸(TNF-αmRNA)表达与核因子-κB(NF-κB)活化在慢性心力衰竭(CHF)心肌重塑中的意义.方法:CHF患者76例为CHF组,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提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其NF-κB的水平,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TNF-αmRNA的表达,并与心功能分级、心脏超声相关参数比较.结果:CHF组较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F-κB水平和TNF-αmRNA表达显著增高(P<0.05),且CHF组的两指标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1),且两者分别与心脏收缩功能指标呈显著负相关(P<0.01),而与心肌重塑指标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CHF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F-κB的活化促进TNF-αmRNA表达增强可能是CHF时心功能恶化和心肌重塑进展的原因之一.

  • 心力衰竭患者出院后1年内预后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孙路路;吕蓉;梁涛;季诗明;康晓凤;郭金玉;张健

    目的:分析心力衰竭患者出院后1年内预后状况并探索其影响生存的因素.方法:采用问卷及电话调查的方法,收集心力衰竭患者入院前、住院期间及出院后的再住院或死亡等相关资料;采用Cox回归方法探讨心力衰竭再住院或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共随访258例心力衰竭患者,平均随访约7个月.258例心力衰竭患者出院后1、3、6和12个月的因心力衰竭再住院率分别为1.9%、10.1%、14.3%、17.4%;因心力衰竭死亡率分别为2.3%、6.6%、8.9%、11.6%;因心力衰竭的联合再住院或死亡率分别为4.3%、16.7%、23.3%、29.1%;Kaplan-Meier生存曲线表明,因心力衰竭的累积再住院或死亡率分别为4.3%、16.7%、23.5%、34.3%.Cox生存分析表明,性别、手术治疗状况、血钠水平、血红蛋白浓度和NTpro-BNP水平是影响心力衰竭1年内再住院或死亡的因素.结论:心力衰竭患者1年内的累积再住院或死亡率为34.3%.性别、手术治疗状况、血钠浓度、血红蛋白浓度和NTpro-BNP水平仍是影响心力衰竭患者1年内生存的主要因素.

  • 红细胞分布宽度与特发性肺动脉高压病情和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李震南;柳志红;顾晴;倪新海;程显声;何建国;熊长明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特发性肺动脉高压病情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连续入选经右心导管确诊为特发性肺动脉高压的患者76例.以RDW 13.5%作为界值将患者分为RDW≥13.5%组(n=43)与RDW< 13.5%组(n=33).对基线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及分组探讨,对随访结果绘制ROC曲线并作生存分析及COX回归.结果:相关分析结果显示,RDW与WHO肺动脉高压功能分级、右心室舒张末期前后径、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大内皮素1呈正相关(r=0.40,P<0.001;r=0.29,P=0.013; r=0.36,P=0.002; r=0.31,P=0.012),与六分钟步行距离、左心室舒张末期前后径、心指数呈负相关(r=-0.3,P=0.029; r=-0.3,P= 0.01; r=-0.27,P=0.019).与NT-ProBNP﹑大内皮素-1相比,只有RDW预测患者两年内不良事件(死亡)发生的ROC曲线有统计学意义(P=0.003),曲线下面积0.766,以RDW 13.5%作为界值预测患者死亡的敏感度为0.9,特异度为0.7.Kaplan-Meier生存曲线:RDW<13.5%组预后明显好于RDW≥13.5%组,log-rank检验P< 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DW≥13.5%组患者的肺动脉高压功能分级﹑NT-ProBNP和大内皮素-1水平较RDW<13.5%组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回归显示,排除其他因素影响后,RDW≥13.5%仍是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RDW与特发性肺动脉高压的病情和预后相关.高水平的RDW提示病情较重,预后较差,也是发生不良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 妊娠合并房间隔缺损伴肺动脉高压36例临床分析

    作者:郝晋红;王慧;刘陶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房间隔缺损(房缺)伴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妊娠结局.方法:对2007-01至2011-09北京安贞医院产科收治的36例妊娠合并房间隔缺损伴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肺动脉高压程度分轻度组11例,中度组11例,重度组14例.结果:①伴有心功能Ⅲ~Ⅳ级者13例,其中轻度组1例,中度组3例,重度组9例,重度组与轻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重度组氧分压、氧饱和度、血小板值与轻、中度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重度组新生儿出生体重与轻、中度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早产、流产发病率高.④孕产妇死亡3例,死亡率8.33%,均发生在重度组.结论:房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威胁着母婴安全.肺动脉压力越高,孕妇并发心功能不全、低氧血症、血小板减少的可能性越大,孕产妇死亡率、早产率、流产率及低出生体重儿分娩率越高,但是对于妊娠合并房间隔缺损伴有轻、中度肺动脉高压患者经过积极处理仍有望获得满意的产科结局.

  • 男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对外周及中心血压影响的研究

    作者:孙腾;张慧敏;杨丽睿;蒋雄京;关婷;邹玉宝;吴海英;郑德裕

    目的:探讨男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对外周及中心血压的影响.方法:54例在我中心行睡眠呼吸暂停监测且未服用降压药物的男性患者,所有患者在行睡眠呼吸暂停监测前测量坐位外周血压、中心动脉压及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根据睡眠呼吸监测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0例(AHI<5),OSAS组34例(AHI≥5).两组间年龄、体重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果:OSAS组中心动脉压、外周血压及ba-PWV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0.01).在OSAS患者中,中心收缩压与外周收缩压、外周舒张压和ba-PWV均有较好的相关性(P<0.05),ba-PWV与年龄及外周收缩压有显著相关性(P<0.05).以中心收缩压为因变量,年龄、体重指数、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氧减指数、低血氧饱和度、ba-PWV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后,ba-PWV对中心收缩压的影响较大(P=0.014).再以ba-PWV为因变量,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氧减指数、低血氧饱和度、年龄、体重指数、外周收缩压和外周舒张压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氧减指数对ba-PWV仍有较大影响(P=0.032).结论:OSAS组患者外周血压、中心收缩压及动脉僵硬度高于对照组.中心收缩压升高可能与动脉僵硬度增加有关.

  •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后右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的早期变化

    作者:孙欣;江勇;焦盼晴;张红菊;徐楠;吴伟春;兰亭玉;樊晓寒;王浩

    目的:应用超声评价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后右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的早期变化.方法:因慢性充血性心衰行CRT治疗的患者44例,在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6个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参数包括:右心室面积变化率,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右心室游离壁三尖瓣环收缩期运动速度(Vsr)、右心室侧壁三尖瓣环运动速度E'峰的比值(RV-E/E')、右心室心肌做功指数等.以CRT术后6个月左心室收缩末容积减小≥15%为有应答的标准分为无应答组(n=15)与有应答组(n=29),分别比较两组CRT术前后各参数的差异.结果:无应答组与有应答组相比,术前的右心室面积变化率、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及Vsr低,RV-E/E'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1周内,两组患者的右心室面积变化率、右心室游离壁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Vsr、RV-E/E'及右心室心肌做功指数均有改善,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CRT术后无论有应答组或无应答组,右心室的收缩功能及舒张功能均可得到即刻的改善.

  • 7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间隔穿孔患者的临床分析

    作者:胡小莹;邱洪;乔树宾;康连鸣;宋雷;张峻;谭小燕;吴元;杨跃进;高润霖;陈在嘉

    目的:总结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室间隔穿孔(VSR)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我院2002-01到2010-09间收治的AMI患者共12 354例,其中合并VSR患者 70例占收治AMI患者的0.57%,其中男33例(47.1%),女37(52.9%),平均年龄(68.1±8.5)岁.对这70例AMI合并VSR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0例AMI合并VSR患者,继发于前壁心肌梗死者54例(77.1%).VSR患者30天死亡率为55.7%,1年死亡率为64.3%;保守治疗49例,30天死亡率为77.6%,1年死亡率为87.8%;手术治疗21例,30天死亡率为4.8%,1年死亡率为9.5%;接受手术治疗患者的30天及1年死亡率均显著优于接受保守治疗患者(P<0.005).仅1例AMI后6天行急诊手术治疗的患者于围术期死亡,所有AMI后2周以上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均好转出院.结论:VSR是AMI少见但严重的并发症,手术治疗的近期及远期预后均显著优于保守治疗,AMI后2周以上行外科手术治疗成功率高,对于强化内科保守治疗后仍出现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预计不能存活至AMI后4~6周的危重患者,可适当提前外科手术时间,以挽救更多患者的生命.

  • 药物洗脱支架治疗糖尿病合并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远期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作者:张文广;裴汉军;吴永健;杨跃进;乔树宾;陈纪林;秦学文;陈珏;姚民;刘海波;尤士杰;袁晋青;戴军;高润霖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再狭窄的糖尿病患者,再次实施药物洗脱支架(DES)置入术的远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首次PCI术后的患者经临床无创检查(常规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或心肌核素显像检查)证实为复发性心肌缺血;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发现既往置入支架内再狭窄(病变狭窄≥50%)的患者,所有患者均置入药物洗脱支架治疗支架内再狭窄.共入选684例患者,其中糖尿病患者169例(糖尿病组),非糖尿病患者515例(非糖尿病组).随访观察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患者远期疗效.结果:半年随访结果显示,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再次实施血管重建术均为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9.2±10.4)月,发现糖尿病组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为1.3%,再次血运重建率为7.3%,死亡率为2%.非糖尿病组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为1.7%;再次血运重建率为7.9%;死亡率为0.9%.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I术后再狭窄糖尿病患者再次置入药物洗脱支架是治疗再狭窄的有效方法.

  • 小剂量腺苷负荷超声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预后的预测价值

    作者:任利辉;刘勇;叶慧明;王萍;刘颖萍

    目的:探讨小剂量腺苷负荷超声(LDASE)对急性心肌梗死(AMI)行经皮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临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将行PCI且术后一周内行LDASE检测的AMI患者79例,记录运动异常节段数LDASE检测前后心室壁运动,并根据LDASE检测前后左心室收缩功能改善情况,将注射腺苷后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增加≥5%为改善组,LVEF增加<5%为未改善组.出院后随访24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特点及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即心源性死亡、新发或恶化的心力衰竭、再发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的差异;采用logistic 回归分析确定影响临床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2组AMI患者性别组成、平均年龄、血管开通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F、血浆B型脑钠肽水平及入院Killip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随访24个月未改善组MACE发生率较改善组升高(43.24 % vs 14.29 %); 与改善组相比,未改善组患者新发或恶化的心力衰竭的发生率 (14.29 % vs 37.84%) 、再发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0.00% vs 5.41% )均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相关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小剂量腺苷负荷状态下LVEF增加<5%、改善节段数≤3是预测临床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AMI患者冠脉介入治疗后早期行LDASE检测是评估再灌注治疗后左心室功能的有效方法,可用于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早期预测.

  • 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MMP-9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相关研究

    作者:黄文军;刘俊明;高霞;谢伟;李科;王明建;赵亮;邹琦

    目的:探讨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与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的关系.方法:72例冠心病患者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34例和急性冠脉综合征组38例,其中急性冠脉综合征组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3例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5例;根据冠脉造影检查结果,72例患者再分为单支病变24例、双支病变21例和三支病变27例;对照组为冠脉正常患者26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所有患者术前1天血清MMP-2,MMP-9水平.结果:①急性冠脉综合征组血清MMP-2、MMP-9水平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以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型心绞痛组血清MMP-2、MMP-9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MMP-2、MMP-9水平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血清MMP-2、MMP-9水平在正常对照、单支病变、双支病变和三支病变患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MMP-2、MMP-9表达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病情的严重程度有关.

  • 比伐卢定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王建斌;杨丽;王立新;颜翠萍

    比伐卢定(bivalirudin)是一种新型直接凝血酶抑制剂,2000年被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应用于临床.比伐卢定是水蛭素的衍生物,通过抑制凝血酶的活性位点而起效,国外将其与其他常用抗凝药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比伐卢定可以作为肝素和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阻滞剂的替代药物用于手术过程中的抗凝治疗.现综述比伐卢定的药效学特点及其国内外临床研究进展.

  • 先心病外科术后心房扑动消融后发生窦房结区域隔离一例

    作者:马文韬;胡继强;廖自立;戴研;马坚

    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54岁,1977年因先天性心脏病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肺静脉畸形引流术.2005年出现心悸感,心电图提示心房扑动(房扑).2007-04-11 就诊我院行射频消融术,电生理检查证实为围绕右心房后游离壁双电位区折返房扑,线性消融后游离壁双电位区至下腔静脉终止心动过速,术后恢复窦性心律.2012-01-23 患者再次出现心动过速,心电图、动态心电图检查提示持续性房扑,拟再次行射频消融术.入院后超声心动图示: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后、房水平分流消失.左心房计算机断层扫描(CT)示:房间隔上部可见钙化及先心病手术术后瘢痕.

  • 经上肢路径冠状动脉介入术致骨筋膜室综合征治疗二例

    作者:高晓丽;张辉;王海斌;顾爱峰

    1 临床资料病例一:患者男性,56岁.2010年12月因不稳定性心绞痛入院.冠状动脉(冠脉)造影示回旋支近段局限性90%狭窄,经桡动脉路径于回旋支置入支架一枚.出院3个月后再次因胸痛入院,行冠脉造影复查.右桡动脉穿刺失败后改为右肱动脉,于回旋支支架远端置入支架一枚.术后即刻拔出鞘管,加压包扎.术后1小时右肘窝疼痛、肿胀,继而右前臂疼痛、肿胀.遂重新加压包扎、冰敷、患肢抬高、停用低分子肝素.24小时后,前臂肿胀明显,皮肤张力高,右手拇指、示指、中指及环指桡侧半感觉麻木,右拇指、示指活动受限.骨科诊断:正中神经损伤,骨筋膜室综合征.血肿压迫所致.因患者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担心出血风险,未行切开减压、血肿清除、神经探查术.

  • 室性心动过速引起不完全性结间束间歇性传导阻滞一例

    作者:黎雪玲;陈进明

    1临床资料患者男,74岁,反复胸痛、心悸、气促七月余入院.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多支血管病变.住院期间常发生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或室性早搏,连续记录Ⅱ导联示窦性P波基本规律出现,PP间期0.80~0.84 s,频率70~74次/分,出现三组心动过速,第一组提前出现室速,节律基本整齐,频率140次/分,终止未见长间歇,窦性P波与前一心搏T波重叠,P波外形未显示,之后出现两次窦性P波,外形有改变,先稍园钝,后稍高尖,类似"肺型P波",PR间期正常,频率固定.紧接后面两组心动过速,提前的室性早搏呈间位形式显示,连续出现酷似双向性心动过速,之后也存在P波外形与上述相同改变,此种P波改变应考虑右心房内不完全性结间束间歇性传导阻滞(图1).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律,短串室速,频发间位性室性早搏,右心房内不完全性结间束间歇性传导阻滞.

  • 辛伐他汀与伊曲康唑合用致右股四头肌疼痛无力一例

    作者:张丽华;郭远林;李建军;吴娜琼;唐熠达;蒋立新

    1 资料与方法患者系老年男性,65岁,因大腿肌肉疼痛1周,收入我院.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史.患者自2007年每天服用辛伐他汀40 mg(商品名:舒降之).2011-11-07在当地医院体检示:谷草转氨酶(AST) 14.87 IU/L、谷丙转氨酶(ALT)13.6 IU/L;2011-11-13日因足底皮肤疾病服用伊曲康唑0.2g ,2次/天,服用7天.2011-12-01日患者出现右侧大腿股四头肌疼痛伴肌无力.2011-12-07日就诊我院,检查提示:肌酸激酶(CK) 5704IU/L、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224IU/L、乳酸脱氢酶(LDH)810 IU/L、AST 208 IU/L、ALT 182 IU/L,停用辛伐他汀.肾功能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尿常规检查,潜血(3+),蛋白(+),余无异常.2011-12-09复查:CK 3263 IU/L、CK-MB 117 IU/L、 LDH 1062 IU/L、 AST 246 IU/L、ALT 194 IU/L,尿常规检查,葡萄糖(+),余无异常.

  • 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甲基化在同型半胱氨酸作用下对人内皮细胞存活的影响

    作者:马胜超;孙炜炜;巩慧慧;马长剑;王菊;田珏;姜怡邓

    目的:探讨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甲基化在同型半胱氨酸(Hcy)对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降低内皮细胞存活率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按不同浓度的Hcy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作用分组:对照组 (0μM Hcy)、50μM Hcy组、100μM Hcy组、200μM Hcy组和500μM Hcy组;②100μM Hcy+30μM维生素B12+ 30μM叶酸组(拮抗剂组),各组(n =5)培养液孵育 72 h后,采用3-( 4,5)-双甲基-2 -噻唑-(2,5) -2苯基溴化四氮唑蓝试验检测Hcy对内皮细胞活性的影响;用分光光度比色法检测各组细胞中过氧化氢;酶免法检测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甲基转移酶-1(DNMT-1)含量;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测LOX-1和DNMT-1 mRNA的表达; 蛋白免疫印迹法测LOX-1蛋白的表达;巢式降落式PCR法测LOX-1基因甲基化的改变.结果:同型半胱氨酸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存活率的影响:拮抗剂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0、200、500μMHcy组与对照组比较: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和过氧化氢的含量、LOX-1信使核糖核酸(mRNA)相对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表达量及LOX-1 蛋白相对β-肌动蛋白表达量均增加;DNMT-1的含量和mRNA表达、LOX-1基因甲基化程度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LOX-1低甲基化可能是Hcy致内皮细胞损伤的重要机制之一,其中过氧化氢、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和DNMT-1可能起了重要的作用.

  • 猪实验性心房颤动模型心房重构及替米沙坦干预的影响

    作者:徐晤;王志荣;李思召;张超群;李飞;周召峰;张卓琦

    目的:观察猪实验性心房颤动时心房结构重构的变化和替米沙坦干预的影响以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胶原蛋白-I的变化.方法:18只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快速起搏组和替米沙坦组,每组6只.闭胸法建立猪的持续性心房颤动模型,超声测量实验前、后心室收缩末期左、右心房的面积(LAESA、RAESA)变化;应用程序刺激检测心房颤动的诱发率和持续时间;通过苏木素伊红染色、马松染色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ACE2和胶原蛋白-I的变化.结果:与快速起搏组相比,替米沙坦组LAESA、RAESA扩大减轻,心房颤动诱发率降低、持续时间缩短,胶原蛋白-I减少(P<0.05),而ACE2含量明显增加(P<0.05).RAESA与胶原蛋白-I呈正相关(r=0.956,P<0.01),RAESA与ACE2、ACE2与胶原蛋白-I均呈负相关(r=-0.966,r=-0.948,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猪心房颤动模型心房肌出现结构重构的病理表现,ACE2表达失衡与心房颤动结构重构密切相关;替米沙坦可降低心房颤动的发生率及持续时间,明显改善心房结构重构.

  • 非诺贝特对压力超负荷中期大鼠心肌能量代谢和心室重构的影响

    作者:何燕;邬江涛;钟国强;吴龙飞;李醒三;王炎;陈卓宏;闭奇

    目的:研究非诺贝特对压力超负荷中期大鼠心肌能量代谢和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术建立Wistar大鼠压力超负荷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14只)和非诺贝特组(14只);另建立假手术组(14只).假手术组和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非诺贝特组给予非诺贝特150 mg/(kg·d),干预8周后,留取大鼠心肌,光镜观察心肌结构,计算胶原容积分数;电镜观察线粒体结构,进行Flameng评分;测定血清及心肌游离脂肪酸水平;蛋白质印迹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中链脂酰辅酶A脱氢酶(MCAD)、肌型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MCPT-1)蛋白及基因表达.结果:①干预后,对照组、非诺贝特组心肌左心室质量指数、胶原容积分数较假手术组增高,非诺贝特组则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均<0.05);②干预后,对照组、非诺贝特组心肌线粒体损伤Flameng评分高于假手术组,非诺贝特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均<0.05);③干预后,非诺贝特组血清及心肌游离脂肪酸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均<0.05);④干预后对照组、非诺贝特组心肌PPARα、MCPT-1、MCAD蛋白及基因表达均较假手术组下调,非诺贝特组较对照组上调(P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压力超负荷中期,非诺贝特通过上调大鼠心肌PPARα、MCPT-1、MCAD基因表达,增强脂肪酸氧化,而降低血清和心肌游离脂肪酸,减轻线粒体损伤,减轻左心室肥厚和心肌纤维化,有助于保护压力超负荷下大鼠心脏功能.

  • 冠状动脉临界病变介入治疗的新思路

    作者:陈纪林;延荣强

    冠状动脉临界病变与心血管不良事件有关,合理的治疗临界病变仍然是心脏科医生的挑战.有效预测血运重建高危的临界病变,建立预测评分,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有助于提前制定有效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的治疗策略,并为冠状动脉临界病变介入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 心房颤动(4)心房颤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进展(续3)

    作者:杨新春;周旭

    不管是维持窦性心律策略还是控制心室率策略,抗心律失常药物用于治疗心房颤动(房颤)的主要目的是减少房颤的相关症状、减少房颤的复发,而无法彻底消除房颤.新型的心房高选择性抗心律失常药物,维纳卡兰、伊布利特等在转复房颤方面具有一定优势;房颤复律后短期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以及房颤宽松心室率控制策略均显示出了比传统方法更好的安全性和相近的疗效.

  • 如何理解流行病学调查中校正的"率"

    作者:谷鸿秋;李卫

    在阅读大样本的流行病学调查文章时,我们经常会看到"经XX校正的XX率",如"经性别校正的死亡率"、"经年龄校正的患病率"等诸如此类的术语.那么校正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什么是校正?为什么要校正?如何做校正?本文将对这些问题作一简单介绍.

    关键词: 校正 标准化
  • 谈医学生涯中部分难忘的病例(二十二)

    作者:陈在嘉

    病例57 冠心病和周围动脉严重粥样硬化狭窄、伴有右腿恶性神经鞘瘤中医师,男性,59岁.患者于3年前无明显诱因突然感到胸闷、憋气、出汗、咳嗽、咯血色泡沫痰,但无明显胸痛,到当地医院就诊,考虑为冠心病、急性左心衰竭,予用强心、利尿剂好转,以上病症后又发作了4次,用上述治疗并加用扩冠状动脉药物、抗血小板制剂和调脂药物好转.于半年前开始出现前胸疼痛,压榨性,无放射,多发生于活动中,含硝酸甘油于数分钟内缓解,2007-04-27在当地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左冠状动脉主干未见明显狭窄,前降支第一间隔支发出以远,见有70%~80%狭窄,远端管腔欠规则,左回旋支发出第一钝缘支后管腔完全闭塞,右冠状动脉近中端明显变细,第二转折前管腔闭塞,左心室后支和后降支由侧支循环断续充盈.因胸痛频发,体力明显下降,于2007-10-24入我院.

  • 北京地区急性冠心病事件发病率研究的启示

    作者:赵冬

    由科研经费支持购建监测系统需要相当大的人力物力投入,通常局限于部分固定的人群,无法提供覆盖全人群、常规化、制度化的信息,也难以保证长期、可持续性地发展.而基于现有的常规信息系统,如结合死因监测系统和出院信息系统,一方面可以收集冠心病住院病例信息,另一方面可收集所有冠心病死亡信息.通过整合冠心病的发病和死亡信息,可以较为全面的反映冠心病的流行程度.用这种方法,我们发表了系列文章,发现在2007年~2009年间北京地区的急性冠心病事件发病率逐年上升,其中男性和年轻人群中发病率上升明显;与城区和近郊相比,远郊区县人群的发病率高且上升幅度大.而且,北京市急性冠心病事件院外死亡人数是院内死亡人数的2.61倍,占总急性冠心病死亡的72.28%,这些结果为评价北京市居民健康状况和心血管病预防和救治水平提供了新的依据.

  • 以患者为中心是治疗稳定缺血性心脏病的关键——美国新版稳定性缺血性心脏病指南解读

    作者:颜红兵

    新版指南围绕对缺血性心脏病的诊断与风险评估和适度应用药物治疗和(或)血运重建治疗以及患者随访的重要建议进行编写,总结为非常实用的流程图.强调了患者教育的重要性.强调应当首先选择强化的药物治疗,如果无效,才考虑采用血运重建治疗改善症状.在治疗决策中,心肌缺血的程度与范围是非常重要的因素.阐明了血运重建治疗的价值,但是仍有争议.

  • 超声心动图评价舒张性心力衰竭的适用标准与合理应用

    作者:韩彤亮;康维强

    近年来,临床有越来越多的左心衰竭或右心衰竭的患者伴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正常,甚至典型的急性左心衰竭和肺水肿的患者中也有25%的患者LVEF值正常.这使舒张性心力衰竭(HFPEF)迅速演变成一个临床重要的独立病征.2009年以来美国超声心动图协会、美国心力衰竭学会、欧洲心脏病学会、美国超声心动图学会相继发布了有关HFPEF诊断专家共识和左心室舒张功能超声评价指南.我国亦于2010年重新修订并发布了<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诊治的中国专家共识>,新近,美国心脏病学会基金会等8家学术机构联合发布的<2011年超声心动图合理应用标准>,进一步明确了超声心动图评估已知或可疑的收缩性/HFPEF的适用标准.本文回顾了近年来国际、国内有关超声心动图评价左心室舒张功能的方法及相关参数的意义的研究,结合临床实践,进一步阐明超声心动图评估已知或可疑的收缩性/HFPEF的适用标准.

  • 我国迫切需要开展前瞻性心力衰竭注册研究

    作者:张健;张宇辉

    心力衰竭(心衰)是本世纪心血管病中发病率"持续"增加的疾病,也是心血管病中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在美国1/9的死亡涉及心衰.同时,心衰带来了巨大的公共卫生负担.心衰是一个复杂的临床综合征,疾病特点、诊断和治疗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循证医学证据尚很不完备,临床实际与指南之间仍有许多差距.而且在强调个体化治疗的当今,循证医学也存在着一些局限性.而注册研究可以真实的记录下疾病的特点、诊断和治疗的情况,能够真实反映某一特定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目前,已经有几个大型急性和/或慢性心衰注册研究,为心衰规范化诊治提供了宝贵的科学依据.

  • 阿司匹林预防心房颤动患者卒中的地位下降

    作者:王辉;刘震宇

    心房颤动(AF)显著增加卒中及血栓栓塞的风险,预防血栓栓塞是AF治疗的重点之一.以往的指南推荐,对于只有一项卒中次要危险因素的中危AF患者和无卒中危险因素的低危AF患者,可使用阿司匹林用于卒中预防(Ⅰ类推荐,B 级证据).但新的 2012 年欧洲心脏学会(ESC)的AF指南更新版中,抗凝治疗得到更积极的推荐,除了"真正的低危"患者,所有无禁忌证的AF患者均应接受抗凝(而非阿司匹林)治疗."真正的低危"患者指年龄< 65 岁的孤立性 AF 患者(CHA2DS2-VASc=0 分)或年龄 < 65 岁的女性孤立性 AF 患者(CHA2DS2-VASc=1 分).这些患者不推荐任何抗栓(包括抗凝和抗血小板)治疗.而阿司匹林仅被推荐用于存在抗凝指征、但拒绝使用抗凝药物的AF患者(Ⅱa类推荐,B级证据)[1,2].

  • 穿刺联合硬膜外管定向溶吸治疗幕上高血压脑出血

    作者:王大捷;杨国康;冉德森

    应用穿刺联合硬膜外管定向溶吸和传统穿刺溶吸的方法治疗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结果显示穿刺联合硬膜外管定向溶吸术式的血肿清除率提高,预后改善.现将我们的体会报告如下.

  • 整体整合生理学医学新理论体系:人体功能一体化自主调控

    作者:孙兴国

    人是完整的有机整体,呼吸、血液循环和能量代谢是生命的基础.受神经和体液的调控,在消化吸收、泌尿、排泄、皮肤等的配合下,机体功能动态趋向于平衡,但永远不能达到真正平衡.本文描述了呼吸、血液循环和代谢等功能联合一体化自主调控的复杂过程,并提出"整体整合生理学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架构.

中国循环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z1
2012 01 02 03 04 05 06 z1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Z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