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循环杂志

中国循环

中国循环杂志

Chinese Circulation Journal 중국순환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 中国医学科学院
  • 影响因子: 2.8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0-3614
  • 国内刊号: 11-2212/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北京市北礼士路167号(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内)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循环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胡盛寿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N末端B型利钠肽原与大内皮素-1对伴或不伴肺动脉高压心力衰竭的判断价值

    作者:孙路路;吕蓉;韦丙奇;周琼;季诗明;梁涛

    目的:探讨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与大内皮素-1(Big ET-1)对伴或不伴肺动脉高压(PH)心力衰竭的判断价值.方法:选取2008-12至2010-02期间入住我院心力衰竭监护病房(HFCU)的108例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Ⅱ~Ⅳ级的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其血NT-proBNP与Big ET-1的水平,将获得的数据经Lg转换成正态后,运用ROC曲线比较其对伴PH心力衰竭的判断价值,并根据ROC曲线结果评估NT-proBNP联合Big ET-1对伴或不伴PH心力衰竭的判断价值.结果:Lg NT-proBNP与LgBig ET-1 pearson相关性分析存在显著正相关性(r=0.522,P<0.001);NT-proBNP在伴或不伴PH心力衰竭患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95,P<0.01);Big ET-1在伴或不伴PH心力衰竭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08,P>0.05);NT-proBNP与Big ET-1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33和0.672,NT-proBNP对判断伴PH心力衰竭的切点为2446.25 pg/ml,其敏感度为68.4%,特异度为72.9%,准确度为70.6%;Big ET-1对判断伴PH心力衰竭的切点为1.28 fmol/ml,其敏感度为69.0%,特异度为69.3%,准确度为69.1%; NT-proBNP≥2446.25 pg/ml联合BigET-1≥1.28 fmol/ml对伴PH心力衰竭有较好的判断价值(x2=11.194,P=0.001),但对疾病严重性(NYHA心功能分级、左心室射血分数)的判断方面并未发现显著性判断价值(x 2=3.755,P=0.153;x2=1.725,P=0.189).结论:NT-proBNP与Big ET-1对判断伴PH的心力衰竭均具有一定的价值,相对于Big ET-1,NT-proBNP对伴PH的心力衰竭具有稍高的判断价值.NT-proBNP联合Big ET-1对伴PH心力衰竭有较好的判断价值,但其对心力衰竭严重性的判断价值有待更深入的探讨.

  • 血清尿酸与高血压病患者心房颤动的关系

    作者:张如森;林金秀

    目的:探讨血清尿酸(尿酸)与高血压病患者心房颤动(房颤)的关系.方法:684例住院的高血压病患者根据有无房颤分为高血压病无房颤组(n=633)和高血压病伴房颤组(n=51),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资料及心脏彩超数据;根据不同性别及尿酸水平分成高血压病伴高尿酸血症组(n=271)和高血压病无高尿酸血症组(n=413);进一步根据尿酸水平四分位数分成第1分位数组(n=168)、第2分位数组(n=168)、第3分位数组(n=180)和第4分位数组(n=168),比较各组间的房颤发生率.结果:高血压病伴房颤组的尿酸、年龄、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均明显高于高血压病无房颤组(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总胆固醇均明显低于高血压病无房颤组(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矫正了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质量指数、左心室射血分数、总胆固醇、尿酸及年龄的影响后,年龄(OR:1.054; 95% CI:1.019~1.090; P=0.002)、左心房内径(OR:1.173; 95% CI:1.114~1.235; P<0.001)和左心室射血分数(OR:0.942; 95% CI:0.914~0.971; P<0.001)是房颤的独立相关因素,而尿酸与高血压病患者的房颤并无明显独立相关性.高血压病伴高尿酸血症组和高血压病无高尿酸血症组患者的房颤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06),尿酸四分位数各组间房颤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2).结论:高血压病患者的房颤与尿酸水平无明显独立相关性,而与年龄、左心房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存在独立相关.

  •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霞;李守军;王旭;杨菊先;曾敏;李胜利;段雷雷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危险性,研究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总结临床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01至2011-12手术的2 104例先心病中合并感染RSV患儿(感染RSV组)32例,同时随机选取本中心同等类别未感染RSV的先心病患儿(未感染RSV组)50例的临床资料,明确先心病感染RSV的危险性.又将32例RSV感染患儿依据不同预后分为好转组(n=26)及死亡组(n=6),分析比较两组患儿术前指标、手术指标、以及术后指标与预后的关系.结果:感染RSV组与未感染RSV组比较,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延长,高频振荡通气使用率及死亡率增加.术前诊断RSV感染者均存活,术后延迟诊断RSV感染者(存活的11例患者)呼吸机辅助时间延迟,术后合并细菌感染及肺动脉高压的发生率及死亡率较高.上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因素分析显示:RSV感染确诊时间、术后合并肺动脉高压是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Logistic多因素分析,术后合并肺动脉高压与RSV患儿的预后呈正相关(RR=74.969,P=0.004),术后肺动脉高压者术后“死亡风险”为无肺动脉高压者的74.969倍.结论:先天性心脏病合并RSV感染导致呼吸机辅助时间、ICU住院时间延长,病死率增加;术前常规病毒筛查有助于提高术后患儿的存活率.

  • 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血浆D二聚体浓度和住院死亡的关系

    作者:田力;樊晓寒;朱俊;梁岩;李建东;杨艳敏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浓度对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住院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观察性研究,入选2012-02到2013-01期间连续入选我院急诊,且由计算机断层摄影术血管成像确诊为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的患者133例,男96例,平均年龄(52.0±10.7)岁,平均住院日为(12±10)天,同时检测入院时血浆D二聚体浓度.依据住院期间是否发生死亡事件将患者分为死亡组(n=19)和存活组(n=114),依据血浆D二聚体浓度将患者分为D二聚体≥20 μg/ml组(n=36),D二聚体<20 μg/ml组(n=97).血浆D二聚体浓度对住院死亡的预测价值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确定.结果:133例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住院期间死亡19例,死亡率为14.3%.死亡组与存活组比较,D二聚体浓度的均值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D二聚体浓度≥20 μ g/ml组的住院死亡率明显高于D二聚体浓度<20μg/m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 rank P<0.001).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D二聚体浓度≥20 μg/ml增加住院死亡风险(HR:4.845; 95% CI,1.840~12.76; P=0.001).调整年龄、收缩压、入院血小板计数和疼痛至入院时间后,血浆D二聚体≥20 tg/ml是住院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HR,3.399; 95%CI,1.252~9.229; P=0.016).当把手术干预进入回归模型时,D二聚体浓度≥20 μg/ml不再与住院死亡相关(HR:1.185,95%CI,,0.354~3.968; P=0.783),而入院血小板计数仍和住院死亡相关(HR:0.987; 95% CI,0.977~0.998; P=0.021).结论:对于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手术干预治疗前较高的入院D二聚体浓度和住院死亡风险增加相关.入院血小板计数也可以作为评估发生住院死亡风险的参考指标.

  • N末端B型利钠肽原在评估慢性心肾综合征患者预后中的价值

    作者:刘启云;陈彩敏;梁新剑;李江华;董少红

    目的:探讨不同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评估慢性心肾综合征(CRS)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137例CRS患者入院后测定血液NT-proBNP水平,行超声心动图及组织多普勒检查,根据NT-proBNP水平分为低NT-proBNP组(≤4 647 pg/ml)和高NT-proBNP组(>4647 pg/ml),对两组患者2年随访期间的数据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低NT-proBNP组和高NT-proBNP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分别为(57.9±7.8)%和(44.4±7.1)%(P<0.01).总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分别为8.0%和62.9%(P<0.01).全部患者人群中NT-proBNP水平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r=-0.748,P<0.01),与组织多普勒心肌做功指数(TDI-Tei)呈正相关(r=0.737,P<0.01),与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呈负相关(r=-0.628,P<0.01).NT-proBNP水平预测CRS患者2年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38,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8.9%和75.0%.以NT-proBNP水平4647 pg/ml作为分组的界值,通过Kaplan-Meier法作NT-proBNP不同水平患者在2年随访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曲线,计算Log-rank检验统计量为51.673 (P<0.001).结论:NT-proBNP水平可以预测慢性心肾综合征患者的预后,界值超过4647 pg/ml的患者预后较差.

  • 30岁以下年轻心肌梗死患者病例特点分析

    作者:张云;姜莉;华潞;党爱民;祁哲

    目的:探讨30岁以下的年轻心肌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回顾85例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年龄≤30岁的年轻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和冠状动脉造影资料,分析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冠心病家族史、吸烟史、饮酒史等.结果:15~30岁的患者中仅3例女性患者,85例患者中76.5%(65例)的患者超重,36.5%(31例)的患者肥胖.吸烟患者占75.3%(64例),饮酒者为28.2%(24例).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比率分别为11.8%(10例)、10.6%(9例)、4.7%(4例).梗死部位以前壁为主,占68.2%(58例).冠脉造影正常者21.2%(18例),56.5%(48例)为单支血管病变者.35.3%(30例)的患者采取药物保守治疗,60.0%(5 1例)的患者接受介入治疗,4.7%(4例)患者授受了外科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结论:≤30岁心肌梗死患者的冠脉病变以单支病变为主,肥胖和吸烟本组所占比例较高,提示肥胖和吸烟可能是本组导致冠脉病变的重要危险因素.

  • 比伐卢定与替罗非班加肝素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疗效与安全性的比较

    作者:徐会圃;刘长梅

    目的:比较比伐卢定与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加肝素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6例接受急诊PCI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比伐卢定组(43例)和替罗非班加肝素组(43例).所有患者在发病12 h内行急诊PCI术,比伐卢定组:在急诊PCI术前首先静脉给予比伐卢定负荷量(0.75 mg/kg),然后,以1.75 mg/(kg·h)持续静脉点滴4h.替罗非班加肝素组:术前静脉内注入10 μg/kg替罗非班,然后以0.075 μg/(kg·min)持续静脉滴注36 h,同时静脉内注入普通肝素100 U/kg.观察两组PCI术后90 min心电图ST段回降百分比;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IMI)血流分级,检测两组术后第1天及术后第7天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并观察两组出血的发生率.结果:比伐卢定组与替罗非班加肝素组ST段回降百分比、TIMI3级血流比例、术后第1天及术后第7天NT-proBNP水平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伐卢定组消化道出血、咯血发生率明显低于替罗非班加肝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P<0.01).比伐卢定组2型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替罗非班加肝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直接PCI时,比伐卢定与替罗非班加肝素相比有相同的疗效,但出血并发症较低.

  •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后管理和常见并发症分析——早期单中心经验

    作者:牛红霞;吴永健;滕思勇;裴汉军;张海涛;许海燕;钱杰;阎秀英;于欣

    目的: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implantation,TAVI)已成为高危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患者的有效治疗手段之一,但国内资料较少,尤其缺乏术后管理和安全性数据.本文就本院TAVI术后管理和常见并发症进行汇总分析.方法:连续入选2012-03至2013-03期间行TAVI的主动脉瓣狭窄患者.观察终点包括全因死亡、血管并发症、大出血(血红蛋白较术前下降>25%)、急性肾功能损害(血肌酐较术前升高>50%)、心脏传导异常(房室传导阻滞、束支传导阻滞)和脑缺血事件(短暂脑缺血发作或卒中)等.结果:连续入选12例TAVI患者,男性7例,女性5例,年龄65~87岁,平均年龄(77.9±6.2)岁,12例患者均成功施行TAVI,术后平均跨主动脉瓣压差显著下降[(14.3±7.2)mm Hg vs(56.6±11.9)mm Hg,P<0.001],住院期间无死亡事件和血管并发症.术后常见并发症包括4例大出血(33.3%)、2例急性肾功能损害(16.7%)、6例新发心脏传导异常(50.0%)、4例脑缺血症状(33.3%).与术前相比,术后第2天血红蛋白下降达峰,下降幅度23.6%;4例患者血红蛋白下降>25%,其中3例患者予输血支持.肌酐在术后1~2天达峰,较术前平均升高31.3%,其中2例患者出现急性肾损害(肌酐水平升高>50%).传导异常多发生在术中和术后24小时内,5例患者置入起搏器,包括:1例Ⅲ°房室传导阻滞、1例房室并左束支传导阻滞、1例间歇性双束支传导阻滞和2例左束支传导阻滞.4例患者出现程度不一的神经系统症状.结论:TAVI术后出血、心脏传导异常等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术后需严密监测,早期识别并积极处理.

  • 不明原因脑卒中伴卵圆孔未闭患者二级预防现状

    作者:黄永涛

    不明原因脑卒中伴卵圆孔未闭(PFO)患者二级预防是临床面临的难题.随着越来越多针对不明原因脑卒中伴PFO患者二级预防临床试验的开展,介入封堵PFO已成为关注的新焦点.本文综述不明原因脑卒中伴PFO的二级预防与PFO封堵围术期抗栓治疗现状,以引起对介入封堵PFO围术期抗栓方案的重视.

  • 高血压病左心室肥厚形成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作者:曾勇;张稳;刘丹;李霞;唐文利

    左心室肥厚(LVH)是高血压病常见的靶器官损害,其可导致严重的心功能衰竭和恶性室性心律失常.高血压病LVH是心脏对长期高血压一种适应性代偿,其形成与神经体液因素、血液动力学因素及家族遗传因素等密切相关,多种因素影响高血压病LVH的形成.对高血压病LVH形成的影响因素的研究是目前国内外心血管领域的研究热点.

  • 心率减速力检测及其对心肌梗死后患者猝死风险的预警价值

    作者:卢秋蓓

    心率减速力(Deceleration capacity of rate,DC)和连续心率减速力(Heart Rate deceleration runs,DRs)是近年来提出的定量测定自主神经功能的新技术,而急性心肌梗死后致命性心律失常如心室颤动、室性心动过速等与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失衡密切相关.国内外相关研究已证实DC和DRs能独立对心肌梗死后患者猝死风险进行预警,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现就DC和DRs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主动脉弓的解剖及胚胎学发展的研究现状

    作者:郭丹

    心脑血管疾病介入治疗近年来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已经逐渐延伸至特殊部位的血管.其中以主动脉弓部血管相关介入治疗的关注为常见,不仅是主动脉弓毗邻心脏,而且主动脉弓上有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三大重要的分支血管,是脑血管介入治疗的必经之路.为此本文综述主动弓的解剖及胚胎学发展的研究现状,旨在为心脑血管疾病介入医生提供临床参考,对认识疾病本身、探索新的手术解剖人路有一定指导作用.

  • S状室间隔与肥厚型心肌病

    作者:石蕴琦;付强;侯爱杰;朱芳;刘莹;张薇薇;段娜

    随着老龄人群的增多,目前S状室间隔在临床上很常见,其发生机制可能与其被长期的血流冲击及扩张和伸长的主动脉向下推压室间隔有关.S状室间隔的形成是心脏衰老的客观证据,过去认为S状室间隔不会产生不良事件,无临床意义.近来学者发现S状室间隔的患者心脏处于高收缩状态时,可能发生左心室流出道梗阻,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同时可以与肥厚型心肌病并存,加重患者的症状.对于造成临床症状的S状室间隔可应用负性肌力药物,效果不佳时可以考虑进一步行化学消融术.

  • 肺动脉高压免疫炎症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郑亚国

    肺动脉高压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了.近年来许多研究显示免疫炎症因素在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提示其可能成为治疗肺动脉高压的新靶点.本文就免疫炎症参与肺动脉高压的机制及免疫调节治疗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冠状动脉自发性穿孔二例

    作者:胡方斌;赵杰;聂亚彬;钱建东;陈叶芳

    1 病例资料病例1,男,69岁,因"胸闷、胸痛6小时"于2004-08-04入院.既往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史.心电图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冠脉)造影示(图1):右冠脉中、远段Ⅱ型穿孔,中、远段血管呈瘤样扩张,远段血管闭塞.术后即刻行超声心动图示少量心包积液.对该患者采取保守治疗,未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病例2,男,60岁,因"剧烈胸痛2小时"于2011-06-11入院,入院前曾"晕厥"1次.既往无高血压病、高血脂症、糖尿病史,既往吸烟300支/年,已戒烟3年.心电图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急诊冠脉造影示(图2):右冠脉近段95%狭窄,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血流Ⅱ级;中段并发Ⅲ型穿孔,对比剂漏人心包.急予2.5×20.0mm球囊低压(4~ 6atm)封堵.封堵过程中患者突发心室颤动,予200 J电复律3次成功.于右冠脉中段植入3.0×16.0mm带膜支架(Jostent)一只成功,近段再植入3.0×36.0mm药物洗脱支架(Excel)一只.人院后第2天查cTnI 95 ng/ml.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室壁节段性运动幅度减弱,左心室射血分数47%,二尖瓣中度返流,三尖瓣轻一中度返流,微量心包积液.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T)示心影增大,两肺纹理增多、模糊,两侧胸腔少量积液.2例患者均未出现急性心脏压塞,均未行心包穿刺引流,一周后出院.

  • 阿霉素诱导的心力衰竭小鼠心脏去甲肾上腺素转运蛋白的表达变化

    作者:靳文英;乔正国;郑春华;李素芳;陈红

    目的:观察阿霉素诱导的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衰)小鼠心脏去甲肾上腺素转运蛋白(NET)的表达变化.方法:建立阿霉素诱导的充血性心衰小鼠动物模型,分离小鼠心脏和颈交感神经节,实时荧光定量多聚酶链反应(PCR)的方法检测NET和肾上腺素能受体β1-AR的mRNA表达,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NET和酪氨酸羟化酶(TH)的蛋白表达.免疫组化方法染色心脏交感神经纤维.结果:①心衰小鼠心脏交感神经节中NET和β1-AR的mRNA表达无明显变化.②心衰小鼠心肌组织中NET的蛋白表达显著降低,而TH的蛋白表达上调.③心衰早期小鼠心肌交感神经纤维密度无明显变化.结论:充血性心衰小鼠心脏NET的蛋白表达存在转录后的下调,心衰早期NET的表达下调可导致NE再摄取障碍,交感神经活性失衡从而加剧心功能的恶化.

  • β3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脏重构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作者:李彪;赵强;许顶立;曾芳;吴同果

    目的:探讨β3肾上腺素能受体(β3-adrenoreceptor,β3-AR)激动对慢性心力衰竭(心衰)大鼠心脏重构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24只Wistar大鼠分为假手术组(n=6),其余大鼠用主动脉缩窄法建立慢性心衰模型后,分为心衰组(n=8)和β3-AR药物组[n=8,经尾静脉注射β3-AR特异性激动剂BRL-37344 0.4 nmol/(kg· min),注射10 min,每周2次,连续4周],随后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心脏结构和功能,应用BL-41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完成血流动力学检测.结果:①3组大鼠超声心动图参数的变化:与假手术组或心衰组比较,β3-AR药物组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左心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和左心室重量均显著增加(P<0.05或P<0.01),而左心室射血分数和短轴缩短率均显著降低(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②3组大鼠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与假手术组或心衰组比较,β3-AR药物组的左心室舒张末压、左心室内压大下降速率、平均肺动脉压均显著升高(P<0.01),而左心室收缩末压、左心室内压大上升速率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β3-AR特异性激动剂BRL-37344加重心衰大鼠的心脏重构及促进衰竭心脏收缩功能下降,促进心衰大鼠血流动力学恶化.

  • 2013欧洲高血压学会/欧洲心脏病学会高血压管理指南更新要点解读

    作者:党爱民;陈炳伟

    近年来高血压相关的临床研究不断涌现.2013欧洲高血压学会/欧洲心脏病学会(ESH/ESC)高血压管理指南在充分分析这些循证医学证据基础上,针对高血压的诊断标准、风险评估、治疗策略、药物选择、降压目标以及多个特殊人群的血压管理等高血压领域的重要问题做出了科学合理的解答.该指南还特别强调了高血压整体管理以及管理团队建设的重要性生.本文就本次指南更新的要点结合我国国情进行了解读,力求为临床高血压防治工作提供有用的参考.

    关键词: 高血压 防治 指南
  • 常见x2检验误用案例解析

    作者:陈利;王杨;李卫

    在分析定性资料时,x2检验是一种常用的统计方法.x 2检验多用于比较两个及两个以上样本的率(构成比)或两个分类变量的关联性分析,如比较两种药物治疗的有效率,比较两种诊断试剂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等.x2检验用途虽广,但并非所有定性资料都可选用x2检验,而且不同的研究目的计算x2值的公式也不完全相同.若不考虑资料类型、使用条件和检验目的而盲目套用x2公式就会有统计学错误,甚至得到相反结论.本文通过分析常见x2检验误用实例,来说明如何正确使用 x2检验.

    关键词: 检验 临床医学
  • 谈医学生涯中部分难忘的病例(二十六)

    作者:陈在嘉

    病例62 先天性主动脉瓣二瓣化畸形,钙化,重度狭窄和轻度关闭不全患者男性,工人,62岁.自1979年(58岁)起觉心慌,气短,活动时更明显,有时下肢浮肿,夜间常因憋气醒来,1980年前出现心前区闷痛,伴有胸部压迫感,多向背部放射含硝酸甘油效果欠佳.自1980年至1983-02曾先后4次在本院住院,诊为先天性主动脉瓣二瓣化畸形,狭窄,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频发室性早搏形成二联律,心力衰竭,用地高辛,阿司匹林,硝苯地平,速尿,美心律等药物治疗,并建议换瓣手术,患者不愿接受.于1983-04间,心前区疼痛明显加重,尤其是夜间更甚,常痛醒.含硝酸甘油、消心痛、硝苯地平均不能缓解必须坐起,持续数小时,至凌晨5~6点才逐渐缓解.加重5天遂于1983-04-12第五次入院.拟接受手术治疗.

  • 临床规范使用新型抗凝药物

    作者:邓文宁;马长生

    虽然传统口服抗凝药华法林抗栓效果明确、可靠,但其代谢易受食物、药物等因素影响,药物起效、失效时间长;个体对华法林的治疗反应与基因背景有关;华法林治疗窗口窄,需频繁监测患者凝血功能滴定剂量,以大限度地平衡抗凝效果与出血风险,从而导致患者服药依从性差.相比之下,新型口服抗凝药(New oral anticoagulants,NOACs)具有药代动力学稳定、可固定剂量使用、勿须频繁监测凝血功能、与药物及食物等相互作用少、药物安全性良好等突出优点,本文拟通过复习有关NOACs临床试验结果,解读抗凝、抗栓治疗指南的更新要点,为临床规范化使用NOACs提供借鉴.

  •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2》概要

    作者:王文;朱曼璐;王拥军;吴兆苏;高润霖;孔灵芝;胡盛寿

    我国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流行趋势明显,导致了心血管病的发病人数增加.总体上看,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估计全国心血管病患者2.9亿,其中高血压2.66亿,脑卒中至少700万,心肌梗死250万,心力衰竭450万,肺原性心脏病500万,风湿性心脏病250万,先天性心脏病200万.每5个成人中有1人患心血管病.估计我国每年死于心血管病约350万人,每10秒钟有一人死于心血管病;目前心血管病死亡占到了居民总死亡的41%,居各种原因之首.

  • 超声斑点追踪技术评价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左心房功能研究

    作者:陈军红;王志荣;张辉;王晓萍;李承宗

    目的:利用超声斑点追踪(STE)技术评价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左心房收缩与舒张功能.方法:收集25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肥厚型心肌病组)和2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二维灰阶图像,Philip Qlab7.0脱机分析软件分析左心房各壁中段收缩期峰值应变率(SRs)、舒张早期峰值应变率(SRe)与舒张晚期峰值应变率(SRa)变化曲线.Simpson's法测量左心房大容积(LAVmax)、左心房小容积(LAVmin)、左心房P容积(LAVp)、左心房主动射血分数(LAAEF)、左心房被动射血分数(LAPEF).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肥厚型心肌病组左心房各壁中段收缩期平均峰值应变率(mSRs)、舒张早期平均峰值应变率(mSRe)均显著降低,舒张晚期平均峰值应变率(mSRa)显著增高(P均<0.05);肥厚型心肌病组LAVmax、LAVmin、LAVp、LAAEF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加,而LAPEF却显著减小(P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斑点追踪技术能够无创客观评价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左心房功能变化,进而为研究肥厚型心肌病左心室及整体功能变化提供理论依据.

  • 高分辨力计算机断层摄影术冠状动脉成像时在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检出中的补充价值

    作者:刘兴众;杨志强;王照谦;贾崇富;孙喜霞;陈爱军;邹玉洁

    目的:探讨在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时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检出率,并分析其特征,以提高临床对该病的认识.方法:201 1-09至2013-03筛查冠心病而接受高分辨力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的11 241例患者中,意外检出25例AHCM(组).分析其CT图像特征,并与磁共振成像检查结果对照.测量左心室收缩末期和舒张末期心尖部大厚度及舒张末期左心室后壁厚度.计算左心室心尖部舒张末期大厚度与后壁比值、心尖部室壁增厚率、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和左心室射血分数.另取正常人30例为正常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意外检出AHCM 25例,检出率约为0.2%.25例AHCM患者在CT横轴面、两腔心面或四腔心面图像上均存在左心室心尖部室壁节段性或弥漫性肥厚,均伴有不同程度左心室腔变形等征象,其中17例患者在舒张末期两腔心面上左心室腔呈“黑桃A”形状,在收缩末期左心室心尖心室腔闭塞.7例行磁共振成像患者检查结果与冠状动脉CT成像结果一致.AHCM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HCM组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心室心尖部室壁增厚率降低,左心室心尖部舒张末期大室壁厚度、左心室心尖部舒张末期大室壁厚度/左心室后壁舒张末期室壁厚度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室壁厚度和左心室射血分数等CT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25例AHCM患者中,9例伴冠状动脉狭窄(中度狭窄2例,轻度狭窄7例);10例伴心肌桥.结论:高分辨力CT冠状动脉成像意外检出的AHCM具有典型CT特征,可作为磁共振成像诊断AHCM的辅助检查手段.每一位临床影像医师都应利用冠状动脉CT图像评价是否存在AHCM,尤其是可疑冠心病合并AHCM者应引起重视.

中国循环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z1
2012 01 02 03 04 05 06 z1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Z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