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循环杂志

中国循环

中国循环杂志

Chinese Circulation Journal 중국순환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 中国医学科学院
  • 影响因子: 2.8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0-3614
  • 国内刊号: 11-2212/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北京市北礼士路167号(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内)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循环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胡盛寿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臂踝动脉脉搏波速度对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

    作者:姜莎莎;丛涛;钟雷;刘岩;王珂;苏德淳

    目的:探讨臂踝动脉脉搏波速度在诊断非缺血性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心衰)中的价值。方法:因呼吸困难住院的非冠心病患者86例,分射血分数保留心衰组即实验组(n=46)和对照组(n=40),测量超声心动图、B型利钠肽和臂踝动脉脉搏波速度等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指标联合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ROC)和净重分类指数评估臂踝脉搏波速度能否改善上述指标对射血分数保留心衰的诊断效果。结果:经多元逐步Logistic分析,二尖瓣舒张早期流速与侧壁瓣环组织多普勒速度比值、B型利钠肽和臂踝脉搏波速度对射血分数保留心衰有独立预测价值(P<0.05)。臂踝脉搏波速度与前两个指标两两组合或三个指标联合的ROC曲线下面积明显高于单一指标(P<0.05)。臂踝脉搏波速度加入2007欧洲心脏病协会(ESC)共识后,明显提高该标准的诊断效果(NRI=0.127,P<0.05)。结论:臂踝动脉脉搏波速度结合现有的诊断指标或标准,能改善对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的诊断效果。

  • 血浆Apelin、血管紧张素Ⅱ与高血压及早期肾损害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周丽丽;朱鹏立;林帆;黄峰;高通;陈发林;黄建刚

    目的:探讨一种新的血管活性肽血浆Apelin和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水平在高血压时的改变及其与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关系,为Apelin成为高血压可能的治疗靶点提供临床研究数据。方法:研究对象来源于社区人群的横断面调查,入选标准为年龄30岁以上,居住当地≥5年的常住居民,共纳入671例,其中高血压组317例,非高血压组354例。所有研究对象进行Apelin、AngⅡ、尿肌酐和尿白蛋白等检测。Pearson相关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血压、尿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UACR)与Apelin和AngⅡ的关系。结果:高血压组的Apelin水平低于非高血压组(P<0.01),AngⅡ和UACR水平高于非高血压组(P<0.01);平均动脉压与Ln(Apelin)存在负相关(P<0.01),与Ln(Ang Ⅱ)存在正相关(P<0.01),此相关性在调整性别、年龄和血脂等影响因素后仍存在;Ln(Apelin)与Ln(Ang Ⅱ)存在负相关(P<0.01),此相关性在调整了年龄、性别、血压和血脂等混杂因素后仍然存在;在高血压组,合并早期肾损害者的Apelin水平偏低(P<0.05),Ang Ⅱ水平偏高(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Ln(UACR)与Ln(Apelin)存在负相关(P<0.01),与Ln(Ang Ⅱ)存在正相关(P<0.01),此相关性在调整了性别、年龄、平均动脉压和血脂等混杂因素后仍存在。结论:高血压及高血压早期肾损害人群Apelin水平下降,Apelin与AngⅡ存在负相关关系。

  • 心脏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患者门诊随访依从性分析

    作者:赵月香;单兆亮;郭红阳;林琨;国建萍;王玉堂

    目的:分析心脏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患者门诊随访依从性的现状、影响因素及探讨提高随访依从性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01至2013-01在我院住院植入心脏永久性起搏器的患者817例,对术后1年内的门诊随访情况进行依从性评判,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实际随访790例(96.70%),1年内未进行门诊随访者入电话随访组(n=350例),至少进行过1次门诊随访者入门诊随访组(n=440例)。结果:研究对象中,失访26例,失访率3.18%;非起搏器相关死亡1例,实际随访790例,实际随访率96.7%,其中门诊随访者440例(55.70%),电话随访者350例(44.30%)。两组在文化程度、医疗费用、居住地、对心律失常的了解、固定陪护人员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医疗费用可报销、本地居住、对心律失常知识了解、有固定陪护人员的患者门诊随访率高。1年内总体并发症发生率1.8%,均未造成严重后果。随访时进行优化参数设置者占59.5%。结论:心脏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患者门诊随访率较低。影响因素较多,包括文化程度、医保制度、居住地、对心律失常的认知程度、有无陪护人员。

    关键词: 起搏器 随访 依从性
  • 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入院时血小板计数与住院死亡率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黄毕;田力;樊晓寒;朱俊;梁岩;李建东;杨艳敏

    目的:探讨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入院时血小板计数与住院死亡率的相关性。方法:连续入选2012-02至2013-05就诊于我院并经计算机断层扫描(CT)证实的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183例,男性126例(68.9%)。分组:①根据患者住院期间是否存活分为存活组(n=157),死亡组(n=26);②根据血小板计数五分位值将患者分五组,即血小板计数第1分位(≤119×109/L)组(Q1组,n=36),血小板计数第2分位(120~149×109/L)组(Q2组,n=37),血小板计数第3分位(150~173×109/L)组(Q3组,n=36),血小板计数第4分位(174~228×109/L)组(Q4组,n=37),血小板计数第5分位(>228×109/L)组(Q5组,n=37);③按入院时血小板计数分为≤119×109/L组(n=36)和>119×109/L组(n=147),再根据是否接受手术治疗将其分为≤119×109/L手术者(n=18)、≤119×109/L非手术者(n=18)和>119×109/L手术者(n=96)、>119×109/L非手术者(n=51)。采集患者入院时的基线资料及静脉血标本,检测血小板计数、白细胞、D-二聚体等值。主要终点事件为住院死亡率。结果:183例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总住院死亡率为14.3%。死亡组与存活组比较,血小板计数显著减少、血压较低、D-二聚体水平较高; Q1组患者死亡率(38.9%)显著高于Q2、Q3、Q4和Q5四组(10.8%、11.1%、8.1%和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Q5组较Q1组死亡风险增加(HR=11.2,95%CI 2.13~123.3,P=0.007),在调整了年龄、性别等影响预后的因素后,血小板计数≤119×109/L无论在手术治疗进入Cox模型前(HR3.90,95%CI 1.67~9.09, P=0.002)还是进入模型后(HR2.67,95%CI 1.15~6.19,P=0.023)均增加住院死亡风险。结论: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入院时血小板计数≤119×109/L住院死亡率风险明显增加。即使接受手术治疗,血小板计数值较低的患者仍与住院死亡风险相关。

  • 苏州市高血压社区规范化管理项目实施效果研究

    作者:胡一河;吴秀珍

    目的:为评价苏州市高血压社区规范化管理项目的实施效果,作者进行了专题研究。方法:应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通过社区规范化管理组(研究组,n=81711)和社区常规管理组(对照组,n=38944)分别对管理对象血压控制情况进行评估;另收集社区未管理对象组(未管理组,n=1644249),并利用苏州市慢性病报病信息对2010年规范管理、常规管理和未曾管理的脑卒中和冠心病发病率进行比较。结果:通过对研究组81711例和对照组38944例的评估,研究组管理终期较初期血压平均值下降13.78/7.06 mmHg;研究组血压控制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10年规范管理、常规管理和未曾管理的脑卒中发病率分别为1.72%、2.41%和3.59%(P<0.01),冠心病发病率分别为0.43%、0.66%和1.29%(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压社区规范化管理项目对患者血压控制率优于社区一般管理,对控制脑卒中和冠心病发生的影响作用强于社区一般管理。

  • 超声心动图对原发性非粘液性心脏肿瘤的诊断特点分析

    作者:吴伟春;陈俊慧;王建德;马红;吴金涛;王浩

    目的:回顾分析罕见的原发性非粘液性心脏肿瘤(PNCT)的临床、病理及超声心动图特点,探讨超声心动图对良、恶性PNCT及各种病理分型的诊断特点。方法:对2003-01至2013-02在我院住院确诊的32例PNCT患者(包括良性肿瘤组21例和恶性肿瘤组11例)的超声心动图、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或磁共振成像(MRI)、手术、病理资料做回顾性分析。本组32例PNCT患者中,男23例,女9例,年龄为0.5~66岁,平均年龄(36.92±20.17)岁;均为病理结果证实。结果:通过统计学分析发现:良性肿瘤组(男/女:16/5)和恶性肿瘤组(男/女:7/4)中男性均高于女性(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良性肿瘤组年龄[(38.06±21.68)岁]与恶性肿瘤组[(35.72±13.55)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婴儿至成人均可出现该疾病。在肿瘤发生位置上,良性肿瘤组左侧心腔内发生率高,恶性肿瘤组主要发生在右侧心腔内;与良性肿瘤组相比,恶性肿瘤组患者多表现为肿瘤无蒂、形态不规则、心包积液和多有周围组织受累。结论:超声心动图是诊断PNCT的敏感方法,能够初步鉴别良性、恶性PNCT。各种病理分型的PNCT超声心动图声像图特征有所不同。

  • 心室跨壁复极离散度预测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术后快速室性心律失常的风险

    作者:何静;严激;徐健;孙贤林;苏浩;宇霏;陈康玉

    目的: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CRT-D)增加了心室复极离散度(TDR),本研究旨在评价心肌跨壁复极离散度指标中的QTc间期,T波顶点(T p)T波终点(Te)之间的时限(TpTe)和TpTe /QTc是否与CRT-D患者需治疗的快速室性心律失常相关。方法:2011-01至2013-01连续选取160例于我院行CRT-D植入的患者,所选资料为术后即刻心电图,分析其V5导联的QTc间期,TpTe,TpTe/QTc值以评估其TDR,所有植入CRT-D患者均于我中心常规随访,随访时间为(20±10)个月。快速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均采自程控仪调取的CRT-D记录。结果:其中因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接受CRT-D治疗的患者为30例(治疗组,18.7%),未治疗的患者为未治疗组(130例,81.3%)。治疗组的TpTe/QTc (0.24±0.05 vs 0.20±0.04,P<0.001)和 TpTe [(119±30) ms vs (95±20) ms,P<0.001]较未治疗组明显增加,但两组间QTc间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80±60)ms vs (470±70) ms,P=0.6]。QTc间期与CRT-D治疗的风险无相关性。TpTe/QTc ≥0.25预测CRT-D患者室性心律失常风险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47%和91%,而TpTe≥120 ms预测CRT-D患者室性心律失常风险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40%和95%。CRT-D术后患者生存曲线分析表明,TpTe/QTc和TpTe均能有效预测患者的预后情况(P<0.001)。结论:TpTe和TpTe/QTc 的增加显著增加再同步治疗除颤器患者术后需CRT-D治疗的风险。

  • 乌司他丁在婴幼儿体外循环时的抗炎和肺功能的保护作用

    作者:曾庆玲;唐培佳;徐月秀;梁勇升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婴幼儿体外循环时的抗炎和肺功能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取婴幼儿心内直视手术的室间隔缺损患儿38例,随机分为两组,给予20000 U/kg剂量的乌司他丁者为乌司他丁组(n=20)和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者为对照组(n=18)。观察患儿的临床相关指标,检测切皮前5min(T1)、主动脉开放时(T2)、术后4 h(T3)和术后24 h(T4)四个时间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IL-2)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术后24 h患儿的CD4+CD45+ T细胞水平和调节性T细胞(CD4+Foxp3+ T)水平,并对患儿的四个时间点的呼吸指数和氧合指数四个时间点进行比较。结果:乌司他丁组在T2、T3和T4三个时间点的TNF-α、IL-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IL-10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乌司他丁组在T2、T3和T4三个时间点的氧合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呼吸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乌司他丁组的患儿的CD4+CD45+ T细胞所占淋巴细胞的百分比[(35.98±3.67)%]较对照组[(41.94±4.56)%]降低,调节性T细胞(CD4+Foxp3+ T)所占淋巴细胞的百分[(19.65±3.45)%]较对照组[(6.45±1.47)%]升高。上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婴幼儿体外循环时应用乌司他丁会促进CD4+CD45+ T细胞向调节性T细胞(CD4+Foxp3+ T)的分化,从而下调机体的炎症水平,对患儿的肺功能起保护性作用。

  • 曲美他嗪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心电图Tp-Te间期的影响

    作者:杨树涵;程劲松;刘艳宾;韩明磊;王成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应用负荷剂量曲美他嗪60 mg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PCI术后Tp-Te间期的影响。方法:94例拟行PCI手术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分为曲美他嗪组和对照组。终完成本研究的为曲美他嗪组34例和对照组42例,共76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曲美他嗪组在常规药物的基础上于PCI术前0.5~1.0 h一次性口服60 mg曲美他嗪。比较两组患者PCI术前后Tp-Te间期变化及术前、术后6 h、术后24 h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MB)和肌钙蛋白I(cTnI)水平以及术中室性心律失常情况。结果:曲美他嗪组和对照组两组术后Tp-Te间期均较术前缩短,但曲美他嗪组术后Tp-Te间期较对照组进一步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术前Tp-Te间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对照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12.52%)高于曲美他嗪组(5.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曲美他嗪组CK、CK-MB、cTnI水平在术后6 h、24 h均较对照组低(P均<0.05)。结论:曲美他嗪可缩短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PCI术后Tp-Te间期、预防室性心律失常,对PCI相关心肌损伤有保护作用。

  • 白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联合评分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在院死亡危险评估的研究

    作者:陈铀;王春明;李东泽;马依彤;杨毅宁;李晓梅;向阳;于子翔;谢翔

    目的:探讨白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联合评分(COL-P评分)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在院死亡危险评估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2009-11至2013-08的STEMI住院急诊行PCI术的患者共660例,其中生存者572例,死亡者88例。依不同COL-P评分进行分组(COL-P 0分组、COL-P 1分组、COL-P 2分组)统计学分析。结果:660例急诊行PCI术的STEMI患者住院期间死亡者88例。死亡者白细胞计数高于生存者白细胞计数,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死亡者血小板计数低于生存者血小板计数,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回归显示,COL-P评分[COL-P(1 vs 0),OR 4.346,95% CI:2.134-8.850,P<0.001; COL-P(2 vs 0), OR 10.126,95% CI:4.061-25.250,P<0.001]为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在院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COL-P 0分组、COL-P 1分组和COL-P 2分组在院期间死亡率分别为4.9%、15.4%和43.1%,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COL-P评分是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住院期间死亡率危险评估的良好评价工具,但对长期死亡率的评估能力还有待进一步研究验证。

  • 256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对左冠状动脉粥样斑块性质与其分支夹角及径线指标关系的初步探讨

    作者:任向杰;李彩英;刘晓伟;王伟;马国景;于晨

    目的:采用256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256 iCT)探讨左冠状动脉(冠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与左冠脉分支夹角及近段径线定量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连续387例行256 iCT冠脉成像的患者影像资料。102例左冠脉正常患者,男性60例,女性42例,年龄范围为30~76岁,平均年龄(52.10±9.65)岁;285例左冠脉斑块患者,男性166例,女性119例,年龄范围为28~83例,平均年龄为(55.65±10.40)岁。将患者按左冠脉有无斑块及斑块性质分为四组,正常组(n=102),非钙化斑块组(n=137),钙化斑块组(n=79),混合斑块组(n=69),并将左冠脉非钙化斑块组分为左前降支近段轻度(n=73)及中重度狭窄(n=57)两部分患者。采用多平面重建(MPR)、大密度投影(MIP)等技术分别测量左冠脉分支角度、冠脉近段宽径、截面积,分析其与冠脉粥样硬化斑块部位、性质及局部管腔狭窄程度的关系。结果:左冠脉非钙化斑块、钙化斑块及混合斑块3组左冠脉分支夹角、左前降支、回旋支近段径线及截面积均大于正常组(P<0.05);非钙化斑块组左前降支轻度与中重度狭窄患者之间比较,上述指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中重度狭窄患者男性左冠脉夹角与径线指标均大于女性(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256 iCT可以客观评价左冠脉分支夹角、狭窄程度及冠脉粥样斑块性质,本研究对冠脉病变预防、诊断及进一步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联合检测和肽素与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的价值

    作者:彭继仁;葛萱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和肽素(Copeptin)、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 hs-cTnT)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72例因胸痛4小时内就诊的患者,入院后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术(CAG)。其中排除冠心病患者64例(CAG正常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50例(UAP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82例(STEMI组),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76例(NSTEMI组)。入选患者均留院观察,抽取就诊时及胸痛6小时后肘静脉血,检测和肽素、hs-cTnT水平。结果:胸痛4小时内就诊时联合检测和肽素、hs-cTnT在诊断AMI上相比单独检测hs-cTnT具有更高的灵敏度(以hs-cTnT≤14ng/L、和肽素<14pmol/L为诊断切点)。NSTEMI组:AUC为0.97[95%可信区间(CI):0.88~0.99]:AUC为0.75(95%CI:0.62~0.87),P<0.05。STEMI组:AUC为0.97(95%CI:0.88~0.99): AUC为0.74(95%CI:0.60~0.88), P<0.05。联合检测和肽素、hs-cTnT的AUC为0.912(95%CI:0.812~0.961),高于单独检测hs-cTnT(AUC为0.851,95%CI:0.713~0.936)早期诊断AMI的效能(Z=2.553,P<0.05)。结论:联合检测和肽素、hs-cTnT与单独检测hs-cTnT相比,对于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有更高的灵敏度、准确性,有助于胸痛患者早期危险分层,对治疗决策具有临床价值。

  • 起搏器术后心房颤动现状分析

    作者:樊晓寒(综述);姚焰(审校)

    心房颤动(房颤)和缓慢性心律失常都常见于老年人。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植入起搏器后房颤的累积发生率高达30~40%,显著高于无起搏器植入的普通人群。不同起搏模式及起搏部位对术后房颤发病的影响可能不同。本文讨论了心房起博部位,房室同步起博和右室心尖部起博对房颤发生的影响,以及起博与房颤的病理生理机制。起搏后房颤的发生机制与心脏起搏诱发的心房电重构和血流动力学改变导致的心房结构重构有关。预防起搏器术后房颤,保持房室同步重要,还需注意避免频繁右室心尖部起搏。

  • 支架内新生动脉粥样硬化研究进展

    作者:罗明华(综述);王贺(综述);关怀敏(审校)

    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再狭窄及晚期血栓形成可致严重心脏事件,成为临床预后的制约因素。近年来研究发现“支架内新生动脉粥样硬化(ISNA)”在“支架内再狭窄(ISR)”及“晚期支架内血栓(LST)”的发生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支架内新生动脉粥样硬化有其独特的病理特点、发生机制及其临床危害性,其与传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有着明显的区别与联系。探索ISNA发生机制及防治办法可能成为预防ISR及LST的重要靶点,也可能是预防支架术后晚期管腔丢失(LLL)的重要手段。对于改善支架置入后临床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脊髓刺激治疗顽固性心绞痛新进展

    作者:周超(综述);庞玺倬(综述);郭涛(审校)

    脊髓刺激(SCS)用于顽固性心绞痛治疗的历史已有20余年,脊髓刺激能有效缓解顽固性心绞痛患者的症状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其机制可能与改善心脏植物神经张力平衡与稳态有关,可缓解心绞痛症状,进而改善心功能。而脊髓刺激治疗后心肌灌注变化的多项研究结果尚存在矛盾,故其改善心肌灌注的效果尚无定论。目前脊髓刺激的显效作用的机制不明确,限制了脊髓刺激在顽固性心绞痛治疗中更广泛的应用。许多研究证实脊髓刺激显著提高顽固性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其治疗顽固性心绞痛的效果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和心肌激光打孔(PMR)相近,而治疗费用和安全性则优于CABG、激光打孔等常规疗法。脊髓刺激被大规模临床应用治疗顽固性心绞痛前,尚需更多临床研究证据的支撑。

  • 脂肪因子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石翠翠(综述);张昕(审校)

    1994年瘦素的发现引起了人们对白色脂肪组织的研究兴趣。脂肪组织是代谢活跃的内分泌器官,能产生重要的化学介质即脂肪因子和细胞因子,这些化学介质在炎症、厌食症、新陈代谢和心肌功能中起到重要作用,并为检测它们影响心血管疾病的新研究和理论奠定了基础。脂肪因子对机体内环境稳态有双重性,一方面保护心脏,促进内皮保护功能,血管生成及减少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和炎症的发生;相反也可促进高血压、心力衰竭发生等不利作用。现就脂肪因子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做一综述。

  • 右冠状动脉-左心室瘘合并二尖瓣腱索断裂、脱垂一例

    作者:刘欣;王照谦;孙喜霞;杨志强;卞晓明;邹玉洁;李琳;贾崇富

    患者,女,49岁,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气短、心悸乏力,伴有夜间端坐呼吸,休息后可逐渐缓解。双下肢水肿。二尖瓣听诊区可闻及4/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心电图提示:心电轴左偏,心房颤动,心室率85次/分,部分导联ST-T改变。超声心电图提示:二尖瓣后叶脱垂、断裂并重度反流;左心系统扩大,左心室射血分数约60%;中度肺动脉高压。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Ⅲ~Ⅳ级。入院后给予对症处理后择期手术。术前常规行冠状动脉造影(冠造)检查。

  • 经永存左上腔静脉植入心脏再同步化起搏复律除颤器一例

    作者:宋振国;林文华

    男,47岁。因“活动后胸闷、气短2月”入院。超声心动图:左心室(左室)扩大,舒张末期内径86 mm,左室后壁、侧壁中下段及左室心尖部肌小梁增多,呈网格状分布。室间隔及左室游离壁弥漫性运动减低,左室射血分数0.21。心电图:窦性心律,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QRS波时限0.16 s。动态心电图:多源性室性早搏,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核素心血池显像:①左室扩大,整体收缩功能重度受损,舒张功能中度受损;②右心室形态大小及整体收缩功能未见明显异常;③左右心室间运动同步性均明显减低。入院诊断:扩张型心肌病,左室心肌致密化不全,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心功能II~III级(NYHA)。患者符合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指征,入院后经纠正心力衰竭治疗后行心脏再同步化起搏复律除颤器(CRTD)植入术。

  • 表现为变异型心绞痛的冠状动脉慢血流一例

    作者:潘子璇;宋卫华;郭远林;朱成刚;马文韬;张梦;于东颖;任振龙;马永强;李建军

    患者男,63岁。主因“突发胸痛45天”入院。患者入院45日前凌晨4:00左右于睡眠中突发持续胸闷,2h后出现全胸剧痛,伴气短、头晕、大汗及后背痛,意识丧失2次,每次持续10秒钟可自行苏醒,无恶心、呕吐、口吐白沫、四肢抽搐及二便失禁,胸痛持续4h无缓解,就诊于当地医院行心电图检查示:窦性心律,V2~6导联ST段抬高0.05~0.3 mV, II、III、aVF导联ST段压低0.05 mV(仅见病历描述未能获悉具体心电图),心肌酶及肌钙蛋白高于正常(具体值不详),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未行再灌注治疗。2013-12-12行冠状动脉(冠脉)造影示:前降支血流慢(图1),右冠近段局限性狭窄约60%(图2),予阿司匹林、波立维、阿托伐他汀钙、欣康片及合心爽口服,仍反复于凌晨4:00左右发作胸痛,性质同前但程度较前减轻,发作时含服硝酸甘油后1~2分钟可缓解,如此反复至清晨7:00左右。患者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史。吸烟史40年,平均40支/日,未戒烟,无饮酒史。入院查体未发现特殊阳性体征。患者入我院后心电图未见异常,肌钙蛋白I正常(0.004 ng/ml)。诊断考虑:冠脉慢血流现象伴变异型心绞痛。调整药物方案为消心痛15mg q6h,合心爽30 mg q6h,患者未再发胸痛。为捕捉胸痛发作时心电图以进一步明确诊断,于2014-01-23暂停消心痛和合心爽行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查,患者停药后3h再发上述不适,予硝酸甘油舌下含服1~2分钟可缓解,恢复原方案后患者未再诉特殊不适。Holter检查结果提示患者诉心绞痛发作时对应心电图前壁导联T波高尖。出院后患者坚持我院抗心绞痛方案,随访至今已半年余,未诉特殊不适。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基因转染对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作者:郝青青;张永欢;于庆涛;朱莉;陈旭;李树英;张月辉;董波;李瑞峰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基因转染对内皮细胞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实验包括体外实验与体内实验。体外实验,首先进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培养,然后应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ACE2转染对血管紧张素II刺激HUVEC产生的LOX-1蛋白表达的影响。体内实验,首先建立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然后将20只ApoE-/-小鼠随机分为ACE2组及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组(EGFP组),每组10只。ACE2组经尾静脉注射ACE2的复制缺陷重组腺病毒(Ad-ACE2)(2.5×109 pfu/ml),EGFP组注射等量EGFP的复制缺陷重组腺病毒(Ad-EGFP)。注射一个月后处死动物,做腹主动脉的油红O及LOX-1表达的检测。结果:体内实验与体外实验均证实ACE2基因转染抑制了内皮细胞LOX-1的表达,体内实验中ACE2组斑块内脂质含量明显低于EGFP组水平。结论:ACE2通过抑制LOX-1的表达进而抑制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进展。

  • 钙敏感受体对巨噬细胞泡沫化过程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作者:于晓东;李莹;张凤香

    目的:研究钙敏感受体(CaR)在巨噬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及对巨噬细胞转化为泡沫细胞的影响。方法:通过免疫荧光和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检测巨噬细胞中CaR的表达情况;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100 mg/L作用48 h,使巨噬细胞转化为泡沫细胞;实验分组为CaR激动剂组、CaR抑制剂组、空白对照组,分别作用泡沫细胞48 h:采用油红O染色检测阳性细胞数量;高效液相色谱观察细胞内胆固醇代谢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炎性因子的分泌情况;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CD36和胆固醇酰基转移酶(ACAT-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在巨噬细胞中存在CaR的表达。油红O染色和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泡沫细胞的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CaR激动剂组阳性细胞数量和胆固醇酯、游离胆固醇、总胆固醇的含量均明显下降(P<0.05),而CaR抑制剂组阳性细胞数量和胆固醇酯、游离胆固醇、总胆固醇的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ELISA 检测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CaR激动剂组促炎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 a)、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MIF)含量明显降低(P<0.05),抗炎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明显升高(P<0.05),而CaR抑制剂组促炎因子TNF- a、 MIF 含量明显升高(P<0.05),抗炎因子IL-10含量明显降低(P<0.05);Western blot检测各组泡沫细胞结果发现:与空白对照组比较,CaR激动剂组CD36和ACAT-1蛋白表达明显下降,而CaR抑制剂组CD36和ACAT-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结论:在巨噬细胞中存在CaR的表达,并且高表达的CaR可以抑制巨噬细胞泡沫化的形成。

  • Ghrelin对大鼠心室肌细胞L型钙电流的影响

    作者:杨波;张道亮;胡有志;肖金凤;周承志

    目的:研究一种具有生长激素释放活性的脑肠肽(Ghrelin)对大鼠心室肌细胞L型钙电流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解消化法获得大鼠单个心室肌细胞,通过全细胞膜片钳技术研究不同浓度(10 nmol/L、100 nmol/L及1μmol/L) Ghrelin对L型钙电流的影响。结果:10 nmol/L、100 nmol/L及1μmol/L Ghrelin依次抑制大鼠心室肌细胞L型钙电流峰电位,抑制率分别为:8.95%±2.13%、31.18%±4.78%及64.63%±8.57%,(P<0.05);I-V曲线上移,通道半数失活电压从(-1.34±1.9) mV分别降至(-8.04±1.32)mV、(9.76±1.17)mV及(-11.81±0.73)mV(P<0.05),并延长失活后恢复时间由给药前τ值63.23±9.32,分别增至98.95±10.74、109.56±13.42和127.39±16.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hrelin通过加快L型钙电流的失活及延长失活后恢复时间,具有浓度依赖性地抑制L型钙电流。

  • 瑞舒伐他汀对大鼠心肌梗死后活性氧物质产生及骨膜蛋白和心肌营养素表达的影响

    作者:李恩;孙利强;刘宗芳;汪涛

    目的:观察大鼠心肌梗死后骨膜蛋白、心肌营养素-1(CT-1)的表达及活性氧物质(ROS)的产生,并用瑞舒伐他汀对其干预,探讨其与心室重塑的关系。方法:45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5)和心肌梗死组(n=30),通过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模型建立成功24 h后,心肌梗死组再随机分为心肌梗死对照组(n=15)和瑞舒伐他汀干预组(n=15)。瑞舒伐他汀干预组每日给以瑞舒伐他汀1 mg/(kg·d)灌胃,假手术组和心肌梗死对照组每日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持续6周。利用Real Time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检测非梗死区CT-1、骨膜蛋白 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测定CT-1、骨膜蛋白的蛋白含量,比色法分别测定标本中超氧阴离子(O2-·)及羟自由基(OH·)的含量。结果:给药6周后,心肌梗死对照组相比假手术组、瑞舒伐他汀干预组非梗死区心肌中CT-1 mRNA、骨膜蛋白 mRNA的表达、CT-1及骨膜的蛋白含量、超氧阴离子(O2-·)及羟自由基(OH·)含量、左心室重量指数显著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瑞舒伐他汀干预组与假手术组相比,非梗死区心肌中CT-1 mRNA、骨膜蛋白 mRNA的表达、CT-1及骨膜蛋白的蛋白含量、超氧阴离子(O2-·)及羟自由基(OH·)含量、左心室重量指数显著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瑞舒伐他汀干预组与心肌梗死对照组相比,CT-1及骨膜蛋白 mRNA表达和蛋白含量明显下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瑞舒伐他汀可能通过抑制ROS产生、CT-1及骨膜蛋白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来改善大鼠心肌梗死后心室重塑。

  • 缬沙坦通过下调X-盒结合蛋白1表达抑制糖尿病心肌病大鼠心肌细胞凋亡

    作者:吴婷婷;魏庆庆;严宇鹏;孙颖颖;李莉;胡罗文;马瑞;李欧;王冀

    目的:研究糖尿病心肌病(DCM)模型大鼠心肌组织中X-盒结合蛋白1(XBP1)与心肌细胞凋亡之间的联系,以及明确缬沙坦抑制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将清洁级雄性8周龄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两部分:腹腔注射65 mg/kg的柠檬酸盐缓冲液的大鼠为对照组(n=10);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65 mg/kg大鼠(n=40)注射7天后,收集大鼠尾静脉血测空腹血糖,其中37只连续2次空腹血糖≥16.7mmol/L(300mg/dl)为DCM大鼠建模成功并将其随机分为2组:给予以生理盐水灌胃的为DCM组(n=20),以30mg/kg·d灌胃缬沙坦给药的为DCM+缬沙坦组(n=17)。三组大鼠饲养过程中检测体重、血糖、血压、心功能等指标变化。大鼠16周后处死观察心肌组织结构、细胞形态、胶原分布情况,TUNEL染色观察心肌细胞凋亡,并通过免疫荧光、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半定量RT-PCR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cytochrome c、cleaved caspase 3、葡萄糖调节蛋白78(GPR78)和剪接型XBP1(XBP1-s)表达水平。结果:DCM组大鼠与对照组相比,心肌结构紊乱,胶原含量明显增加,心肌细胞凋亡增加(P<0.05),GRP78、XBP1-s、cleaved caspase 3和cytochrome c蛋白及核糖核酸(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DCM+缬沙坦组与DCM组相比,心肌细胞排列较整齐,心肌间质内和小动脉周围胶原纤维显著减少,心肌细胞凋亡明显减少(P<0.05),GRP78、XBP1-s、cleaved caspase 3和cytochrome c蛋白及RN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DCM大鼠心肌组织中存在着调节内质网应激的关键因子-XBP1的活化,DCM病程中存在着XBP1调控的内质网应激相关凋亡途径的激活,心肌细胞凋亡增加,而缬沙坦能够抑制DCM大鼠心肌细胞XBP1的激活,减少心肌细胞凋亡。

  • 肺动脉高压治疗新视野

    作者:何建国;杨涛

    随着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研究的突破性进展,针对不同信号通路的关键作用靶点逐渐被认识。至今已有10多种新型肺动脉高压靶向药物陆续上市,目前治疗肺动脉高压的靶向药物主要有作用于内皮素通路的药物,作用于一氧化氮通路的药物和作用于前列环素通路的药物。上述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动脉性肺动脉高压和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其在临床中的应用极大地改善了肺动脉高压患者的预后。

  • 心血管急症救治(12)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风险防范(续完)

    作者:杨跃进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已经成为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方法之一,其安全和有效性已获大量临床试验的循证。但在真实世界中,临床上面对多支、复杂和高危病变PCI患者,特别是合并有心功能低下、脑卒中病史、肾功能衰竭、肺功能严重受损和高龄(如≥80岁)已失去了外科搭桥手术机会的极高危的PCI,做好介入风险防范,确保患者安全,已成为国际介入界所面临的新难题。本文针对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PCI严重并发症、支架内血栓和各种合并症加重,提出了做好“PCI的无效假设”,从介入医师、科室主任和省市级介入质控中心层面提出了PCI的风险防范措施。

  • 本刊已启用稿件管理系统

    作者:《中国循环杂志》 编辑部

    为顺应当今期刊网络化、数字化的发展趋势,更好地为广大作者、读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中国循环杂志》社于2014年1月正式启用稿件管理系统。该系统采用先进的数据库及网络技术,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稿件管理系统将协助作者、编辑、审稿专家、编委、总编等相关人员多位一体地进行稿件业务处理,解决编辑部对稿件网络化流程管理的需要,并实现各类查询功能,方便作者及时了解稿件进程、缩短稿件处理周期。

  • 《中国循环杂志》在《2013年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的期刊评价指标

    作者: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14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2013年期刊引用计量指标:本刊核心影响因子0.881,核心总被引频次905次,在20种心血管病学类期刊中核心影响因子排名第4位,核心总被引频次排名第9位。

  • 欢迎关注《中国循环杂志》微信和微博

    作者:《中国循环杂志》 编辑部

    《中国循环杂志》是一本有着近30年历史的,以专业、严谨、务实态度,刊登高质量、高水准学术论文的学术期刊。

  • 谈医学生涯中部分难忘的病例(三十八)

    作者:陈在嘉

    幼儿园教师,女性,27岁(1958年生),患者于1984-01起无任何诱因出现乏力、头晕、精神不振、嗜睡,每夜睡眠8 h外午间尚需睡2 h,睡眠充足后乏力情况好转,不伴恶心及视物旋转等。每当天热或进热食,喝热水等觉心部难受,但进食尚正常,能从事体力劳动,不伴发热及关节疼痛,曾服谷维素等药物无效果。曾上张家口市医院发现心脏有杂音,1984-07来本院门诊,建议行心导管检查,患者拒绝后回原地。在赤城医院诊为风湿性心脏病,予以肌注青霉素及链霉素,每日服强地松10 mg,3次/日,治疗两个月未见效。遂去张家口第一医院诊为“动静脉瘘”,用喘定等药,头晕乏力仍无好转。1985-01头晕乏力加重并出现心悸,不能胜任一般工作,体重由60 kg减至50 kg,遂于1985-01-30入本院。

中国循环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z1
2012 01 02 03 04 05 06 z1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Z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