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循环杂志

中国循环

中国循环杂志

Chinese Circulation Journal 중국순환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 中国医学科学院
  • 影响因子: 2.8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0-3614
  • 国内刊号: 11-2212/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北京市北礼士路167号(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内)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循环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胡盛寿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半乳糖凝集素-3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秦月;仲琳;杨军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于烟台毓璜顶医院就诊并行冠状动脉造影(CAG)的患者158例,根据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为冠心病组(至少有一支冠状动脉狭窄≥50%,n=120)和对照组(冠状动脉造影正常,n=38).冠心病组根据病变血管数又分为单支病变患者(n=42),双支病变(包括左主干病变)患者(n=40),三支病变患者(n=38).冠心病组根据Gensini积分的四分位数又分为第一四分位数亚组(积分≤18.5,n=30)、第二四分位数亚组(18.5<积分≤45.0,n=30)、第三四分位数亚组(45<积分≤71.5,n=30)、第四四分位数亚组(积分>71.5,n=30).通过病变血管数及Gensini积分评估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结果:冠心病组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中位数(四分位数)为10.66 ng/ml (5.81 ng/ml,16.17 ng/ml)vs 1.83 ng/ml (1.14 ng/ml,2.52 ng/ml) ,P<0.01 ].随着病变血管数增加,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水平增加,不同病变血管数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根据Gensini积分四分位数分组,随着Gensini积分升高,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水平升高,除三、四四分位数亚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亚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校正混杂因素后,偏相关分析表明,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水平与Gensini积分(R=0.17,P=0.04)和病变血管数(R=0.52,P<0.01)呈正相关.结论: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提示半乳糖凝集素-3可能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存在潜在的不利影响.

  • 室间隔心肌切除术对低龄儿童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临床疗效及早期随访结果

    作者:郭荣龙;王强;李巅远;罗国华;郭宏伟;高爽;尹朝华;张芃;徐海涛

    目的:探讨室间隔心肌切除术对低龄儿童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的临床疗效及早期随访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截至2014-11我院9例行室间隔心肌切除术的低龄HOCM患儿的临床资料.患儿诊断时平均年龄为(1.9±2.5)岁 (1天~6.4岁),手术时平均年龄(5.1±2.1)岁(8个月~7岁),平均体重(19.3±9.8)kg(4.3 kg~38.2 kg).术前静息左心室流出道压差(79.4±40.0)mmHg(1 mmHg=0.133 kPa).二尖瓣收缩期前移9例,二尖瓣中、重度反流7例.患儿在低温全麻体外循环下经升主动脉根部切口行室间隔心肌切除术,术后接受随访,观察手术疗效.结果:所有患儿行室间隔心肌切除术,同期行二尖瓣成形1例,右室间隔心肌切除3例,房间隔缺损修补3例,主动脉瓣下隔膜切除1例.全组无围手术期死亡,手术效果良好.主动脉阻断时间平均(66.0±18.4)min(36~90 min),术后静息左心室流出道压差由(79.4±40.0)mmHg降至(24.4±17.3)mmHg(P<0.01).二尖瓣反流分级由(2.6 ±1.4)级降至(0.4 ±0.5)级(P<0.01).术后残余二尖瓣收缩期前移及左心室流出道梗阻(左心室流出道压差61 mmHg)1例,短暂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1例.1例低体重婴儿(4.3 kg)术后接受了120.8 h的体外膜肺支持.所有患儿均顺利出院.通过门诊或电话随访(11.1±8.7)个月(3~31个月),所有患儿症状改善,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Ⅰ~Ⅱ级.随访静息左心室流出道压差为(24.7±20.7)mmHg,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P<0.01).2例患儿残余二尖瓣收缩期前移及左心室流出道梗阻(左心室流出道压差分别为49 mmHg和61 mmHg).1例患儿术后3个月置入永久性起搏器.结论:室间隔心肌切除术对于解除低龄儿童HOCM左心室流出道梗阻效果好,早期随访结果满意,但存在一定的复发风险.

  • 社区复方制剂抗高血压治疗研究:2年干预效果分析

    作者:王馨;段雪英;王增武;陈祚;王晓梅;陈伟伟;朱曼璐;王文

    目的: 观察复方利血平氨苯喋啶片(北京降压0号)和复方利血平片(复方降压片)长期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效果、安全性和依从性.方法: 选取2008-10至2009-01 北京7个农村社区的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66例,年龄45~75岁,随机分成2组,分别服用北京降压0号(降压0号组,393例)和复方降压片(复降片组,373例),北京降压0号的剂量为0.5~1片/次,1次/d,复方降压片的剂量为1~2片/次,3次/d,观察时间为24个月.结果:共710例患者完成试验,降压0号组与复降片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下降幅度[(24.7±13.9/13.2±8.8)mmHg vs(23.0±14.2/11.9±9.5)mm Hg,1 mmHg=0.133 kPa]、总有效率(89.0% vs 84.5%)、不良反应发生率(0.5% vs 1.3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2级高血压患者,服药后1、6、12、24个月降压0号组舒张压的下降幅度均高于复降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降压0号组患者在服药24个月末依从性高于复降片组[(99.2±4.8)% vs (98.2±6.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北京降压0号依从性和对2级高血压的降压幅度高于复方降压片.两组不良反应差异不明显,均未见明显的不良作用.

  • 冠状静脉窦闭锁的诊断与临床意义

    作者:支爱华;张沛;戴汝平

    目的:评价冠状静脉窦闭锁(CSOA) 患者的诊断与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05-02至2014-05我院诊断的22例CSOA患者,其中男性15例,女性7例,年龄1.5~76 [平均 (50.88±14.97)]岁.22例患者均行心电门控心脏增强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 .结果: 22例患者经心电门控心脏增强CT诊断为CSOA.按患者冠状静脉内血液回流方向分类:9例患者血液回流入左心房[3例伴永存左上腔静脉(LSVC)且其内血液亦入左心房,其中2例合并复杂先天性心脏畸形];5例血液回流入右心房(直接回流入右心房 2例,间接经LSVC回流入右心房 3例);8例经细小分支血液既入左心房亦入右心房属混合型(4例伴LSVC).CSOA患者9例伴LSVC.按患者LSVC内血液回流方向分:3例患者LSVC血液直接引流入左心房;6例患者LSVC血液经无名静脉-右上腔静脉-引流入右心房.超声心动图均未诊断CSOA.心电图显示5例患者有心律失常,其中3例射频消融成功,1例射频消融失败,1例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术.22例患者中6例合并先天性心内畸形(6/22,27.27%),其中1例伴房间隔缺损,5例伴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复杂先心病患者中3例术前行心电门控心脏增强CT检查发现CSOA;另2例复杂先心病患者术后仍存在症状,经CT检查发现CSOA.5例复杂先心病患者均行手术,本组无因单纯CSOA行外科手术者.结论:明确诊断CSOA患者中心律失常、LSVC和心内畸形等并发情况,对预防心血管意外的发生有重要意义.心电门控心脏增强CT对CSOA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 中国成年人受教育水平与代谢综合征发病风险的关系

    作者:何宏海;陈纪春;杨学礼;黄建凤;李莹;李建新;曹杰;俞玲;吴先萍

    目的:研究中国成年人群受教育水平与代谢综合征(MS)发病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以中国心血管病流行病学多中心协作研究和中国心血管健康多中心合作研究为基线,于2007-2008年进行随访.调查人口学特征、社会经济状况、生活方式以及进行体格检查、实验室测定等,终将12 784例35~74岁研究对象纳入分析.按照受教育水平将研究对象分成未上学、小学、初中、高中/中专和大专及以上5组,应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受教育水平与MS发病风险、基线吸烟和饮酒习惯之间的关系.结果:平均随访8.1年,2 760例发生MS.多因素调整后,与未上学者相比,小学、初中、高中/中专和大专及以上者的MS发病风险逐渐降低,RR(95% CI)分别为0.93 (0.79~1.10)、0.97(0.81~1.16)、0.72(0.59~0.87)和0.57(0.45~0.72), P趋势<0.0001;大专及以上学历者有吸烟、嗜烟酒习惯的OR(95% CI)分别为0.25(0.19~0.34)和0.34(0.22~0.52),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国成年人群中受教育程度低者的MS发病风险高,更有可能嗜烟酒,是心血管病的高危人群.

  • 三磷酸腺苷负荷 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门控心肌灌注显像在评价心肌桥引起心肌缺血患者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鹏祥;陈松;王丽娟;孙英贤;李亚明

    目的:探讨三磷酸腺苷(ATP)负荷 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Tc-MIBI)门控心肌灌注显像(G-MPI)对评价心肌桥患者心肌缺血的程度、部位及心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58例以冠状动脉造影或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术(CTA)明确诊断为心肌桥的患者,行ATP负荷99mTc-MIBI G-MPI检查,将左心室心肌短轴及垂直长轴像划分为13个节段,应用目测法按0~3分4阶法半定量评价左心室心肌各节段核素分布情况,计算左心室负荷总积分,判定心肌桥患者心肌缺血的程度及部位,并与心肌桥的严重程度进行对比.同时分析ATP负荷99mTc-MIBI G-MPI得出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与经胸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获得的LVEF的相关性.结果:ATP负荷99mTc-MIBI G-MPI对心肌桥患者心肌缺血的检出率为82.76%,动态心电图的检出率为56.10%,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5).ATP负荷99mTc-MIBI G-MPI显像中冠状动脉左前降支支配区域核素分布异常为258个节段(63.55%),冠状动脉左回旋支支配区域核素分布异常为82个节段(47.13%),右冠状动脉支配区域核素分布异常为74个节段(42.53%),冠状动脉左前降支支配区域核素分布异常节段数明显高于左回旋支及右冠状动脉(P<0.0125).在58例心肌桥患者,ATP负荷99mTc-MIBI G-MPI定量分析中得出的静息状态下LVEF为(69.59±4.13)%,经胸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得的LVEF为(63.22±4.12)%,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呈明显正相关性(r=0.555,P<0.05).结论:ATP负荷99mTc-MIBI GMPI可以较直观准确地评价心肌桥患者的心肌缺血程度、部位及左心功能,对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 心脏移植受体性别对心脏移植术后生存影响的研究

    作者:史立英;黄洁;胡盛寿;宋云虎;王巍;郑哲;廖中凯;邱建丽;王勇

    目的:回顾性分析单中心10年内连续进行的439例心脏移植患者的生存情况,探讨心脏移植受体性别对心脏移植患者中期生存的影响.方法:提取本中心心脏移植数据库中2004-06至2014-06期间完成的439例患者手术前后及随访数据.将患者按性别分为女性受体组(n=76)与男性受体组(n=363).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组术前危险因素及术后1年内各时间段心内膜心肌活检(EMB)监测排异反应的病理评分,并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两组患者的生存曲线,两组生存率的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与男性受体组比,女性受体组患者年龄较小(P=0.027),体重及体重指数较低(P均<0.05),术前心肌病比例较高(P<0.001),术前血肌酐水平较低(P<0.001);术前体外膜肺氧合(ECMO)应用率、总胆红素水平、抗群体反应性抗体(PRA)阳性率、人白细胞表面抗原(HLA)中A位点错配数目等,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 42例女性受体(占55.3%)和193例男性受体(占53.2%)分别在术后1个月、>1~≤3个月、>3~≤6个月、>6~≤12个月进行EMB,各时间段排异反应病理平均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随访女性受体组和男性受体组术后各时间段的生存率分别为:1年,96.0% vs. 94.2%;3年,92.2% vs. 91.5%;5年,89.1% vs. 88.5%;7年,86.0% vs. 81.0 %.Log-rank检验显示,两组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本研究显示,在国人心脏移植受体以心肌病为主要病因、供体以男性为主的情况下,受体性别对于心脏移植术后排异反应的发生以及中期生存的影响不明显.

  • 血浆N末端B 型利钠肽原和心肌肌钙蛋白I对急性肺栓塞合并右心功能障碍患者病情评估的临床价值

    作者:马腾;严激

    目的:探讨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 (NT-proBNP) 和心肌肌钙蛋白I ( cTnI) 对急性肺栓塞合并右心功能障碍患者病情评估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急性肺栓塞患者92例,根据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合并右心功能障碍组47例和不合并右心功能障碍组45例.入院后次日即采取空腹静脉血,应用免疫荧光法测定血浆NT-proBNP和cTnI水平,并在确诊急性肺栓塞24 h后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合并右心功能障碍组血浆NT-proBNP、cTnI水平及右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均高于不合并右心功能障碍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发现:NT-proBNP和cTnI的曲线下面积均大于90%,佳阈值分别是554 pg/ml和0.09 ng/ml.Logistic 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T-proBNP(r=1.227,P=0.005)、cTnI(r=0.862, P=0.016)、右心功能障碍(r=0.936,P=0.008)、心率(r=0.809,P=0.023)与急性肺栓塞患者住院期间预后不良相关.结论:血浆NT-proBNP和cTnI水平有助于诊断急性肺栓塞合并右心功能障碍,并能很好地预测近期临床转归.

  • 75岁及以上老年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远期预后的性别差异

    作者:王玉珏;高展;杨进刚;袁晋青;徐波;杨跃进;陈珏;陈纪林;乔树宾

    目的:评价75岁及以上老年患者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远期预后是否存在性别差异.方法:连续入选2004-04至2010-11期间在我院行PCI的29 211例冠心病患者,分为:≥75岁女性组(521例)、<75岁女性组(5 666例)、≥75岁男性组(1 098例)和<75岁男性组(21 926例).比较各组患者PCI术后住院期和远期预后.结果:住院期间,≥75岁女性组心原性死亡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三组.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与<75岁女性及<75岁男性比,≥75岁女性是心原性死亡(HR=2.53,95% CI:1.15~5.59;HR=2.22,95% CI:1.26~3.91)和心原性死亡/心肌梗死(HR=2.26,95% CI:1.27~4.03;HR=2.25,95% CI:1.44~3.51)的独立危险因素.但与≥75岁男性相比,≥75岁女性不是心原性死亡(HR=1.30)和心原性死亡/心肌梗死(HR=1.21)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与其他人群相比,75岁及以上老年女性PCI术后住院期和远期预后较差,但其不是PCI术后预后不佳的独立危险因素.

  •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84例心电图特征分析

    作者:宋秀霞;姜涛;傅月玥;文祯

    目的:分析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患者的心电图表现,并与正常人心电图作对比,同时探讨心电图异常与血钙水平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2010-01至2014-04期间收治的84 例PHPT患者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的成人8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受检者的心电图异常情况;同时根据血钙(Ca2+)三分位水平将观察组患者分为3个亚组,即血Ca2+:2.0~2.8 mmol/L 者28例、2.8~3.1 mmol/L 者28例和>3.1 mmol/L 者28例,比较3个亚组间心电图异常情况.探讨心电图异常与血钙水平关系.结果:观察组心电图异常率为83.3%,对照组异常率为 18.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患者心电图异常情况中,以ST-T段改变、QRS波增宽、左心室高电压及QT间期缩短为主.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上述心电图异常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或P<0.05).观察组患者随着血钙水平的增高,ST-T段改变、左心室高电压的发生率逐渐增加,且ST-T段改变在3个亚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QT间期随着血钙水平增高逐渐缩短,QRS波宽随着血钙水平升高而增宽,3个亚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PHPT患者的心电图异常率较高,与血钙水平呈正相关.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代谢综合征

    作者:李文鹏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睡眠呼吸调节障碍性疾病.国内外研究表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对代谢综合征有重要影响.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能够显著预防代谢性疾病.现主要阐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代谢综合征之间的关系.

  • 糖尿病心肌病中微血管病变的研究进展

    作者:颜贵英;胡松

    高血糖所致内皮功能障碍,激素的产生和释放的改变,平滑肌细胞的代谢变化这三大主要损伤机制,导致小动脉和微血管的损伤,促进糖尿病心肌病的发展.这些因素通过单独地或联合作用引起氧化应激反应、细胞信号和基因转录改变,导致血管收缩和冠脉结构重建,使心肌灌注不足,从而降低了能量状态,导致Ca2+浓度改变、细胞凋亡、心肌收缩力降低等心功能障碍.本文对糖尿病诱发的以心脏微血管病变为特点的心功能障碍的损伤机制进行综述.

  • T细胞免疫调节机制在心力衰竭心肌纤维化中的作用

    作者:房晓楠;张荣成

    心肌重构在心力衰竭(心衰)的发生及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心脏急性或慢性损伤时,多种细胞机制参与了心肌的重构过程,这其中免疫细胞如T淋巴细胞可以通过细胞信号相关蛋白,激活心肌成纤维细胞,导致前胶原在细胞外基质沉积促使心肌纤维化的形成.了解T细胞亚群与成纤维细胞在免疫炎症机制介导心肌纤维化中的作用,有助于从免疫炎症角度进一步了解心肌重构,为心力衰竭的预后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一例

    作者:董梅;葛培培;张真真;李留东

    1 临床资料患者,女,71岁,2014-10-19因"突发胸痛1 h"于当地医院就诊,诊断: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入院查血小板计数正常范围.急诊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示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中段狭窄病变,未置入支架.术中应用普通肝素5000 U,术后给予低分子量肝素0.4 ml(5000 IU/支),1次/12 h,皮下注射,共7天.2014-10-30患者胸痛缓解出院.此后活动时仍时有胸痛发作,2014-11-20为进一步诊治入我院.既往无血小板减少症及其他引起血小板减少的病史.

  • 鸢尾素改善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糖尿病小鼠动脉粥样硬化

    作者:卢俊颜;向光大;梅稳;刘敏;向林;董靖

    目的:探索鸢尾素(Irisin)对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建立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糖尿病模型(n=20)并分为鸢尾素组(n=10)、糖尿病对照组(n=10),同时设立空白对照组(n=10),分别静脉注射鸢尾素或等量生理盐水.鸢尾素干预4周后,测定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干预12周后,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IL-6)及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等炎性因子水平;油红O及苏木素伊红(HE)染色分析主动脉粥样斑块表面积及横断面积;抗CD68和抗CD90免疫组化染色测定斑块巨噬细胞及T淋巴细胞浸润;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分析主动脉壁IL-6、白细胞介素-10、TNF-α等炎性因子信使核糖核酸 (mRNA) 转录水平.结果:鸢尾素组与糖尿病对照组相比,小鼠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改善,血中炎性因子水平降低,粥样斑块表面积[(22.57 ± 2.17)% vs(35.09 ± 2.38)%,P<0.05]及横断面积[(19.36 ± 1.85)% vs(25.53 ± 7.87)%,P<0.05] 减小,斑块巨噬细胞[(30.5±2.79)% vs(41.34±9.13)%]、T淋巴细胞[(28.11±4.24)% vs(35.79±9.11)%]浸润减少,主动脉壁炎性因子mRNA转录水平下降[IL-6:1.76 ± 0.50 vs 3.78 ± 1.15;TNF-α:1.05 ± 0.30 vs 2.11 ± 0.48;细胞内黏附分子-1:1.96 ± 0.69 vs 2.71 ± 0.72;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0.87 ± 0.21 vs 1.45±0.25;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1.34 ± 0.34 vs 1.77 ± 0.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鸢尾素可改善ApoE-/-糖尿病小鼠动脉粥样硬化,内皮保护及抗炎反应是其保护血管的重要机制.鸢尾素具有潜在的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价值.

  • 氙气延迟后处理诱导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活化对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刘诗瑶;侯思雨;杨彦伟;汪晓南;金沐;董秀华;卢家凯;程卫平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在氙气延迟后处理对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建立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实验动物分为7组(n=16):脊髓缺血再灌注组(I/R组)、脊髓缺血再灌注+氙气延迟后处理组(I/R+Xe组)、脊髓缺血再灌注+PI3K/Akt阻断剂组(I/R+wortmannin组)、脊髓缺血再灌注+阻断剂溶剂二甲基亚砜(DMSO)组(I/R+DSMO组)、脊髓缺血再灌注+PI3K/Akt阻断剂+氙气延迟后处理组(I/R +wortmannin+Xe组)、脊髓缺血再灌注+阻断剂溶剂DMSO+氙气延迟后处理组(I/R+DMSO+Xe组)、假手术组(Sham组).分别于缺血再灌注后6、12、24、48 h观察记录大鼠后肢运动功能,于缺血再灌注后4 h(n=8)和48 h(n=8)行尼氏染色、TUNEL染色检测存活及凋亡指数,行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 测定脊髓组织中p-Akt蛋白表达.结果:与Sham组相比,其余各组大鼠在各检测时点后肢运动功能评分显著降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存活数量显著减少、凋亡数量显著增加,p-Akt水平显著增高(P<0.05).I/R+Xe组较I/R组大鼠在各检测时点后肢运动功能评分显著增加,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存活数量显著提高、凋亡数量显著减少,p-Akt水平显著增高(P<0.05).I/R+wortmannin+Xe组较I/R+Xe组大鼠在各检测时点后肢运动功能评分明显下降,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存活数量显著减少、凋亡数量显著增加,p-Akt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氙气延迟后处理通过激活Akt信号通路对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起到保护作用.

  • 二甲双胍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主动脉磷酸化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的蛋白表达

    作者:陈丽莉;范国洽;韩蕊;石志平;王涛;张洁;王雪;周亚茹

    目的:探讨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MAPK)与2型糖尿病大鼠主动脉病变的关系及二甲双胍的干预作用. 方法:25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联合链脲佐菌素注射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成模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2组:2型糖尿病空白对照组(2型糖尿病组,n=7)、2型糖尿病+二甲双胍干预组(二甲双胍组,n=8).二甲双胍组给予二甲双胍200 mg/kg灌胃8周,于干预末行腹腔葡萄糖耐量试验,次晨心尖取血并分离血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糖、血脂等生化指标;放免法测定胰岛素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测定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 ICAM-1),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和核因子-κB水平;取胸主动脉进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光镜下观察血管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胸主动脉磷酸化p38 MAPK、核因子-κB、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蛋白的表达.结果(:1)HE染色可见2型糖尿病组大鼠主动脉管壁结构层次不清,内膜增厚,内皮细胞肿大变性,中膜平滑肌细胞排列紊乱,胶原纤维增生.(2)与对照组相比,2型糖尿病组大鼠空腹胰岛素[(20.00 ± 5.91) mIU/L vs(11.34 ± 3.88)mIU/L]、核因子-κB [(170.22±21.53)μmol/L vs(78.68±12.15)μmol/L]、ICAM-1[(130.59±16.00) pg/ml vs(75.63±19.52)pg/ml]、VCAM-1 [(990.19±119.18) ng/ml vs(616.54±54.51) ng/ml]、总胆固醇 [(4.15±0.41) mmol/L vs(2.18±0. 93 ) mmol/L]、甘油三酯 [(1.83±0.40) mmol/L vs(0.81±0.27)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53±0.44) mmol/L vs (1.24±0.47)mmol/L]水平明显升高(P<0.05),胰岛素曲线下面积(30.78 ± 11.25)mIU·L-1·h vs(47.55 ± 5.23)mIU·L-1·h明显降低(P<0.05),主动脉磷酸化p38 MAPK、核因子-κB、MCP-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实验结束时二甲双胍组大鼠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核因子-κB、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VCAM-1、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较2型糖尿病组明显降低(P< 0.05);二甲双胍组和2型糖尿病组间胰岛素曲线下面积无明显差异(P> 0.05).二甲双胍组大鼠主动脉磷酸化p38 MAPK、核因子-κB、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蛋白表达水平也较二甲双胍组明显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38 MAPK信号通路的激活在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二甲双胍通过降低p38 MAPK磷酸化水平、抑制炎症反应、调节脂代谢而起到血管保护作用.

  • 心腔内超声心动图等方法在经导管主动脉瓣膜植入手术实验中评价主动脉瓣环直径的比较研究

    作者:罗富良;唐跃;李卫;刘晓鹏;侯志辉;贾六军;袁卫民;吴爱丽

    目的:探讨心腔内超声心动图(ICE)、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及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MSCT)测量中华小型猪主动脉瓣环直径的差异,为经导管主动脉瓣膜植入术选择佳的人工瓣膜型号的影像学方法.方法:12只中华小型猪分别采用ICE、TTE及MSCT测量主动脉瓣环直径,比较三种方法测量的准确性和一致性,以及三种方法测量结果在人工瓣膜型号选择方面的差异.结果:ICE、TTE和MSCT测量的瓣环直径分别为(23.69±0.83)mm、(22.91±1.11)mm和(23.81±0.76)mm,测量结果之间具有显著的差异(配对t检验).不过Bland-Altman分析的结果提示TTE测量的结果较MSCT有显著的偏小趋势(差值均数:-0.91 mm,一致性界限:-2.78~0.97 mm),而ICE不存在这种趋势.使用三种方法指导人工瓣膜型号选择时,ICE结果与MSCT有很好的一致性(Kappa= 1.000),而TTE选择的瓣膜尺寸在33.3%(4/12)的动物较MSCT结果偏小一个型号.结论:对于经导管主动脉瓣膜植入手术术前的主动脉瓣环测量,ICE与MSCT的结果一致性更好,TTE的结果则有低估瓣环直径的趋势,在一定的瓣膜选择策略下,ICE与MSCT的结果对瓣膜的选择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而TTE的结果易造成人工瓣膜的型号偏小.

  • 药物洗脱球囊的现状与展望

    作者:杨伟宪;乔树宾

    药物洗脱球囊将以往的球囊成形技术与药物洗脱技术结合,在治疗支架内再狭窄方面取得了越来越多的循证医学证据,2014年欧洲心脏病学会/欧洲心胸外科协会指南更新,推荐药物洗脱球囊治疗支架内再狭窄为Ⅰ类A级适应证,包括裸金属支架和药物洗脱支架内再狭窄.进一步的临床研究提示,药物洗脱球囊治疗不适合置入支架或置入支架困难的冠状动脉原发病变,以及口服抗血小板药物受限制的患者具有可行性.预测药物洗脱球囊很有可能成为更优化的介入治疗方法.

  • 谈医学生涯中部分难忘病例(四十五)

    作者:陈在嘉

    病例86急性下、后壁心肌梗死,急性期严重高血压,支气管肺炎退休戏剧教师,男性,74岁,胸闷已1个月,加重1天半.患者退休1年,心情郁闷,1个月来觉胸闷,每次持续2~3 h,休息或生气时均有发作,每日次数不等,一天半前于晚10时突觉剑突下发堵,胸部憋闷明显加重,含服硝酸甘油,数分钟觉胸闷好转,无汗,未恶心、呕吐,但频繁呃逆,未即就医,发病一天半后1983-02-22遂来门诊,心电图检查发现急性心肌梗死,当日10:30 am收入院.

  •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经标准药物治疗后左心室射血分数恢复正常的发生率及预测因素分析

    作者:巫雪飞;黄燕;房晓楠;邹长虹;周琼;张宇辉;吕蓉;张健

    目的:分析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经标准药物治疗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恢复正常的发生率及其预测因素. 方法:入选2008-10至2013-10在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力衰竭(心衰)病房住院接受标准抗心衰药物治疗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出院后随访至2014-09或发生全因死亡或心脏移植.根据复查超声心动图结果,定义随访LVEF绝对值较基线至少提高10%且LVEF>50%为恢复正常标准.调查抗心衰药物治疗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LVEF恢复正常的发生率.根据LVEF恢复情况分为LVEF恢复组和LVEF未恢复组.收集患者首次入院时的临床和超声心动图指标,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LVEF恢复正常的基线预测指标.以全因死亡或心脏移植为临床终点事件,应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共有322例有完整超声心动图随访结果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纳入本研究分析.超声心动图中位随访25个月后, LVEF恢复组的91例(28.3%)患者LVEF恢复正常,其LVEF由基线时32.1%±6.1%明显提高至58.2%±4.9%(P<0.01),而LVEF未恢复组的231例未恢复患者LVEF仅增加6.7%±8.3%.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入院时心衰病史短(≤ 6个月vs > 6个月,OR=0.330,P<0.01)、收缩压水平高[每升高10 mmHg(1 mmHg=0.133 kPa),OR=1.312, P<0.01]、心电图QRS间期短(OR=0.979,P<0.01)、超声心动图测量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小(OR=0.960, P<0.01)、LVEF高(OR=1.063,P<0.05)及出院带药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OR=2.579, P<0.05)是扩张型心肌病患者LVEF恢复正常的独立预测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LVEF恢复正常患者的长期无心脏移植生存率明显高于未恢复患者(P<0.01).结论:部分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经过标准抗心衰药物治疗后LVEF可以恢复正常,这与患者入院时心衰病史、收缩压水平、心电图QRS间期、超声测量LVEDD和LVEF水平及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有关.

  • 左西孟旦对心力衰竭危重患者死亡率影响的Meta分析

    作者:何芳;杨国杰

    目的:研究左西孟旦对心力衰竭(心衰) 危重患者死亡率的影响.方法:在PubMed、EMBASE、Cochrane心血管组数据库中收集左西孟旦与其他干预措施的随机对照研究,文献检索时间从各数据库建库时间至 2014-07.根据Jadad量表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并提取资料.对符合质量标准的对照研究(无剂量及给药方式的限制)采用 Rev Man 5.2 进行Meta 分析.根据纳入标准终入选37篇文献,共入选病例 4 470例.结果:左西孟旦与对照组相比能降低心脏相关疾病所致心衰危重患者的死亡率[危险比(RR):0.85; 95%可信区间(CI):0.75~0.97;P=0.02],并能降低心脏手术所致心衰危重患者的死亡率(RR:0.49;95% CI:0.28~0.85;P=0.01).与多巴酚丁胺进一步比较,左西孟旦能降低心衰危重患者的死亡率(RR:0.84;95%CI:0.73~0.98;P=0.02),并能降低缺血性心脏病所致心衰危重患者的死亡率(RR:0.85;95%CI:0.73~0.99;P=0.04).结论:左西孟旦能降低心脏相关疾病、心脏手术及缺血性心脏病所致心衰危重患者的死亡率.

  • 多中心、前瞻性中国心力衰竭注册登记研究——病因、临床特点和治疗情况初步分析

    作者:张健;张宇辉

    目的:了解中国住院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病因、临床特点和治疗情况.方法:根据地域及经济分布前瞻性入选因心衰住院的患者.通过电子病例报告表收集患者的人口学信息、心衰病因、临床特点和治疗情况.结果:自2012-01至2014-12共有国内88家医院提供8 516例心衰患者数据进行分析,患者平均年龄66岁, 54.5%为男性,大部分患者为美国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Ⅲ~Ⅳ级,占84.7%(6 777/7 997).心衰患者中冠心病占49.4% (4 207/8 516)、高血压占54.6%(4 649/8 516),慢性肾脏病占29.7%(2 109/7 102),左心室射血分数<40%的患者占37.5%(2 478/6 608).感染(45.9%,3 909/8 516)、劳累或应激反应(26.0%,2 214/8 516)及心肌缺血(23.1%,1 967/8 516)是引起心衰加重的主要诱因.住院期间静脉利尿剂的应用率为72.4%(6 165/8 516),出院后口服袢利尿剂应用率为67.2%(5 722/8 516),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应用率为30.1%(2 563/8 516),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应用率为24.6%(2 095/8 516).患者住院时间的中位数为11天,住院死亡率为5.3%(451/8516).结论:中国心衰注册登记研究比较全面地介绍了当前中国住院心衰患者的临床特征.目前中国心衰患者的药物治疗与指南指导的药物治疗之间仍存在差距,需进一步加强对患者及临床医师的教育.

  • 血浆三种标志物变化在晚期心力衰竭患者心血管事件预测中的初步分析

    作者:张荣成;张宇辉;张健;黄燕;郭潇;王运红;安涛;周琼;赵雪梅

    目的: 观察晚期心力衰竭(心衰)患者治疗过程中血浆三种标志物早期的动态变化,并探讨这种变化在心血管事件预测中的价值.方法: 入选2013-10至2014-01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衰中心住院的晚期心衰患者64例.分别测定患者入院时、3天及6天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B型利钠肽(BNP)及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 (sST2) 的水平,终点事件为心衰再住院、心脏移植或心血管死亡.随访观察6个月后根据是否发生心血管事件与否分为发生心血管事件组(24例) 和未发生心血管事件组(40例).结果 :发生心血管事件组患者住院6天各标志物水平无明显变化,未发生心血管事件组患者NT-proBNP及BNP较入院时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sST2变化无统计学意义.通过ROC曲线分析,与入院时水平相比,治疗后6天各标志物水平可以更好地预测心血管事件,sST2在各研究阶段预测心血管事件的能力均高于NT-proBNP与BNP.结论: 晚期心衰患者治疗后标志物的水平较入院时具有更强的心血管事件预测能力,sST2可以更有效评估晚期心衰患者的心血管事件风险.

  • 应用便携式多导睡眠监测仪对边远地区慢性心力衰竭伴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的临床意义

    作者:蔡煦;黄剑锋;徐非;苏静英;张大东;李艳;王曼虹;王刚;陆莉

    目的:应用便携式多导睡眠监测仪(PSG)监测边远地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析其中睡眠呼吸暂停特别是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人民医院心血管病内科住院的患者40例,应用PSG监测其中瓣膜性心脏病患者16例,其他病因引起的心脏扩大患者24例.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分为两组,即AHI≥5次/h组20例和AHI<5次/h组20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与心功能的关系.结果: (1)AHI≥5次/h组患者美国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Ⅲ/Ⅳ级比例、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AHI以及氧减指数均明显大于AHI<5次/h组,而左心室射血分数低于AHI<5次/h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AHI≥5次/h组20例患者中以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为主16例,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为主4例.(3)多元Logistic向前逐步选择(Wald)回归分析结果表明, AHI≥5次/h与左心室射血分数[ 优势比(OR)=0.9,95% 可信区间(CI):0.8~1.0,P=0.017) ]、低氧饱和度 (OR=0.9, 95% CI:0.7~1.0,P=0.022)以及左心室后壁厚度(OR=0.3,95% CI:0.1~0.9,P=0.034)相关;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与NYHA心功能Ⅲ/Ⅳ级相关(OR=15.0,95% CI:3.2~71.4,P=0.001).结论:睡眠呼吸暂停尤其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是严重慢性心力衰竭的一种表现,PSG应用于边远地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评估及治疗随访,具有现实意义.

  •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体外反搏分会成立

    作者:冷秀玉

    2015年4月10-12日, 在第17届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期间,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体外反搏分会成立大会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国际体外反搏学会副主席、我国著名的体外反搏专家、来自深圳市第四人民医院(福田医院)的伍贵富教授当选分会首届主任委员,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董吁钢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樊瑜波教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高炜教授、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徐亚伟教授和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杨天伦教授将担任首届体外反搏分会副主任委员.体外反搏疗法作为一种重要的医学与工程结合的临床治疗手段,在中国已有近40年的发展历史,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是心血管康复的重要手段之一.

  • 欢迎关注《中国循环杂志》微信和微博

    作者:《中国循环杂志》 编辑部

    《中国循环杂志》是一本有着近30年历史的,以专业、严谨、务实态度,刊登高质量、高水准学术论文的学术期刊.《中国循环杂志》是一个标记中国心血管病研究进展的符号,一个让医者捕捉更多心血管专业信息的平台.与时俱进,也是一本有品质的学术期刊所必备的特征之一.随着互联网在媒介传播领域的渗透,当前已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微信和微博等各种新颖、快速、高效的信息传播手段席卷而来.为了不让发表在《中国循环杂志》上的优秀论文束之高阁、尘封暗室,为了让更多的医生了解全球心血管领域的新进展,杂志的官方新浪微博(中国循环杂志官博V)、官方微信(微信号:zhongguoxunhuanzazhi)也陆续上线.

中国循环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z1
2012 01 02 03 04 05 06 z1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Z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