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循环杂志

中国循环

中国循环杂志

Chinese Circulation Journal 중국순환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 中国医学科学院
  • 影响因子: 2.8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0-3614
  • 国内刊号: 11-2212/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北京市北礼士路167号(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内)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循环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胡盛寿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肾动脉支架置入术联合规范药物治疗对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患者的疗效

    作者:李彬;彭猛;蒋雄京;董徽;邹玉宝;宋雷;张慧敏;吴海英;杨跃进;高润霖

    目的:评估肾动脉支架置入术联合规范药物治疗对伴有功能意义的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研究对象为2011-09至2013-03于我院行肾动脉支架置入术的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的诊断并伴有导致高血压和(或)肾功能损害的功能意义,接受规范的抗血小板、降压、调脂、降糖等药物治疗,使血压、血脂和血糖达标。随访至少12个月,观察肾动脉支架置入术对患者血压和肾功能的影响。
      结果:入组149例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患者,平均年龄(61.54±9.63)岁。共185条肾动脉行经皮肾动脉支架置入术,平均狭窄率为(83.11±7.30)%,手术成功率为99.32%(148/149)。12个月随诊时,患者估算肾小球滤过率较基线明显升高(P<0.05),从(76.49±22.50)ml/(min·1.73 m2)升至(84.09±28.79)ml/(min·1.73 m2);24 h尿蛋白较基线明显下降(P<0.001),从[0.1(四分位间距0.02,0.5)g]降至[0.04(四分位间距0.01,0.11)g];服用降压药种类较基线时明显减少,从2.22种减至1.56种(P<0.05);诊室血压及24 h动态血压较基线时明显下降(P均<0.05),诊室收缩压/舒张压由(153.4±15.6)/(83.77±12.60)mmHg(1 mmHg=0.133 kPa)降至(134.6±14.4)/(73.57±9.12)mmHg,24 h平均收缩压/舒张压由(143.32±19.87)/(80.51±11.33)mmHg降至(124.44±14.90)/(69.09±9.49)mmHg。
      结论:该研究显示,在严格筛选的粥样硬化性肾动狭窄患者中,肾动脉支架置入术联合规范药物治疗可改善血压和肾功能。

  • 中老年人群心血管健康指标变化与动脉僵硬度的关系

    作者:杜鑫;刘妍;张莹;施继红;黄喆;朱辰蕊;李慧英;魏晓明;林黎明;熊海亮;季春鹏;吴寿岭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群心血管健康指标变化与动脉僵硬度的关系。
      方法:从2006年~2011年3次开滦集团职工体检者中,随机分层抽取增加了臂踝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 baPWV)测定的体检者4190例,基线时平均年龄(49.78±9.74)岁。按照美国心脏协会(AHA)提出的7项心血管健康指标标准(不吸烟、正常体重指数、积极体育锻炼、健康饮食、正常胆固醇水平、正常血压水平、正常空腹血糖水平),每项指标分理想、一般、差3级,分别为2、1、0分。根据第1次、第3次体检的心血管健康评分变化(△CHS),将研究人群分为8组(依次为△CHS≤-4、-3、-2、-1、0、1、2、≥3分组,分别为241、368、611、855、911、647、354、203例)。采用线性回归、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CHS对baPWV的影响。
      结果:随着△CHS由低向高转变(依次为△CHS≤-4、-3、-2、-1、0、1、2、≥3分组),baPWV值逐渐降低分别为(1590.78±17.93、1566.4±14.5、1552.83±11.25、1536.59±9.51、1508.85±9.21、1499.81±10.93、1485.92±14.82、1475.85±19.57)cm/s。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多种混杂因素之后,△CHS每增加1分, baPWV减少15.58 cm/s( B=-15.58,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多种混杂因素之后,△CHS每增加1分,罹患动脉僵硬的风险降低14%(比值比=0.86,95%可信区间:0.83~0.90)。
      结论:△CHS与baPWV呈负相关。改善心血管健康指标可以降低中老年人群患动脉僵硬的风险。

  • 瘦素受体基因Gln223Arg多态性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及其对心脏结构功能的影响

    作者:陈海翎;王倩;李菊芬;邓丽丽

    目的:探究瘦素受体基因Gln223Arg多态性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及其对心脏结构功能的影响。
      方法:研究对象为2005-10至2008-06我院门诊初诊未治疗的167例代谢综合征患者(代谢综合征组)和216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测量血压、生化指标、胰岛素及超声心动图等,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PCR-RFLP)法分析Gln223Arg基因多态性和测序验证基因型。
      结果:代谢综合征组携带A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携带A等位基因者发生代谢综合征的几率是携带G等位基因的3.302倍[P=0.000;95%可信区间(CI):2.432~4.483]。初诊而未治疗的代谢综合征患者已出现左心室肥厚重构和舒张功能减低。代谢综合征组携带A等位基因的患者较携带G等位基因者有更高的体重指数、血压、血糖和空腹胰岛素水平,更大的腰围,更严重的血脂紊乱、胰岛素抵抗、左心室肥厚及舒张功能减低。
      结论:瘦素受体基因Gln223Arg多态性A等位基因携带者发生代谢综合征的风险较大,更倾向于发生左心室肥厚。

  • 64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及1.5T磁共振成像对婴幼儿先天性动脉血管环的诊断价值

    作者:李庚武;王昶;胡俊;李旭;费维敏

    目的:探讨64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 MSCT)及1.5T磁共振成像(MRI)对婴幼儿先天性动脉血管环的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婴幼儿先天性动脉血管环患者的64层MSCT、1.5T MRI资料,其中42例行计算机断层摄影术血管造影(CTA)检查,12例行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检查,有6例同时行CTA及MRA检查。利用Edwards主动脉弓胚胎发育示意图,结合血管环对气管包绕情况对血管环进行分型。并对64层MSCT、1.5T MRI在婴幼儿先天性动脉血管环中的诊断价值进行比较。
      结果:48例患者中完全性血管环25例,其中双主动脉弓3例,右位主动脉弓迷走左锁骨下动脉伴动脉导管未闭(PDA)12例、伴动脉韧带9例,颈主动脉右弓左降迷走左锁骨下动脉伴左位PDA 1例;不完全性血管环23例,其中肺动脉吊带2例,左位主动脉弓迷走右锁骨下动脉伴左侧PDA 9例、伴动脉韧带10例,右位主动脉弓迷走左锁骨下动脉伴右侧PDA 1例;无名动脉压迫气管1例。48例患者中合并心内畸形32例。48例患者无论是64层MSCT还是1.5T MRI对比增强三维成像都能很好显示血管环的组成及空间关系。64层MSCT小密度投影及气管容积再现图像能清晰显示气道形态及发育状况,图像融合技术可直观显示血管环与气管、食管的空间关系;而1.5T MRI显示气管图像不佳。
      结论:64层MSCT容积扫描结合多种三维重建后处理技术可直观、清晰显示血管环的组成及与气管、食管间的毗邻关系,是检查血管环的有效手段。1.5T MRI对比增强三维成像亦能很好显示血管环的组成及空间关系,但1.5T MRI现阶段显示气管图像欠佳。

  • 超快通道麻醉对小儿心脏手术后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的影响

    作者:张全意;丁洁;罗启鹏;张浩;晏馥霞;李立环

    目的:比较超快通道麻醉方法和传统麻醉方法对于小儿心脏手术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含量的影响。
      方法:回顾分析了2013-09至2014-05由同一位麻醉医师实施的心脏手术101例患儿麻醉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在手术室内拔管,术后手术室内拔管的40例为超快通道麻醉组,余44例患儿为传统麻醉组,比较术前(T0)、术后第1天(T1)、术后第2天(T2)三个时间点两组患儿血清hs-CRP、CRP和PCT含量的变化。
      结果:hs-CRP含量:两组T1、T2时间点较T0时间点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在T1时间点,超快通道麻醉组显著低于传统麻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含量:在超快通道麻醉组不同时间点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而在传统麻醉组T2时间点较T1时间点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在T2时间点,传统麻醉组显著高于超快通道麻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含量:组内各时点比较均无明显变化;两组间比较,在T1时间点,超快通道麻醉组显著低于传统麻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与传统麻醉方法比较,超快通道麻醉管理可以减少术后hs-CRP、CRP和PCT含量的升高,有可能减少心脏手术后的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

  • 采用超声心动图参数分析和预测慢性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患者1年内再入院风险

    作者:王晓军;丛晓;申晓倩;徐良栋;王艺丹;胡和生;闫素华;郝恩魁

    目的:采用超声心动图参数分析和预测慢性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降低心力衰竭(HFrEF)1年内再入院风险。
      方法:入选2007-1至2008-12期间我院慢性HFrEF患者313例,随访6~7年,以1年内再入院为本研究的终点。313例患者均接受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检测参数包括LVEF、左心室内径、肺动脉收缩压、二尖瓣反流、三尖瓣反流、心包积液6项指标,并依据6项指标分组,对HFrEF患者1年内再入院进行分析。
      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二尖瓣反流、三尖瓣反流和心包积液对心力衰竭患者1年内再入院时间有较好的预测价值:二尖瓣反流[风险比(HR )=1.437,95%可信区间(CI):1.190~1.737,P=0.000),三尖瓣反流(HR=1.288,95%CI:1.056~1.572,P=0.013),心包积液(HR=1.560,95%CI:1.050~2.318,P=0.028)。采用多因素分析发现,二尖瓣反流(HR=1.404,95%CI:1.159~1.701,P=0.001)对心力衰竭患者预测价值大,其次为心包积液(HR=1.410,95%CI:1.030~1.928, P=0.032)。
      结论:二尖瓣反流、三尖瓣反流、心包积液均为1年内再入院的特异指标,Cox分析显示二尖瓣反流、心包积液为预测1年内再入院的独立危险因素。

  • 缺血性心肌病患者舒张充盈模式对心脏再同步治疗疗效的影响

    作者:王齐;陈康玉;宇霏;苏浩;安春生;胡杨;杨冬妹;徐健;严激

    目的:探讨缺血性心肌病患者舒张充盈模式对心脏再同步治疗(CRT)疗效的影响。
      方法:将2012-03至2014-03于我院接受CRT的61例缺血性心肌病患者,根据术前舒张充盈模式,分为非限制性充盈组(n=36)和限制性充盈组(n=25)。随访12个月,根据美国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估各组CRT疗效。以心力衰竭再入院或心原性死亡为终点事件,绘制生存曲线,评估各组预后。
      结果:(1)非限制性充盈组:CRT反应率为66.7%(24/36),高于限制性充盈组的28.0%(7/25)(χ2=8.826, P=0.003);术后NYHA心功能分级,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短轴缩短率(FS),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及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均显著改善(P均<0.01)。(2)限制性充盈组(n=25):仅出现术后的NYHA心功能分级改善(P<0.01);术后6个月LVEF,FS及LVESV均无显著改善,LVEDV较前增加(P<0.05)。术后6个月两组间疗效差异显著(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舒张充盈模式是CRT有反应的独立影响因素。随访12个月,2例患者死亡,限制性充盈组累积终点事件发生率76.0%(19/25),高于非限制性充盈组的44.4%(16/36;χ2=5.213,P=0.022)。
      结论:舒张充盈模式影响CRT疗效,非限制性充盈模式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CRT获益显著,限制性充盈模式的患者,CRT反应率低、疗效差、预后不良。

  •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跟腱厚度相关性的初步临床研究

    作者:林玲;王蓓;潘丽丽;何成毓;万象新;郑志昂;黄正新;邹朝宝;符明昌

    目的:研究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与跟腱厚度(ATT)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2014-03至2015-03期间收集18~75岁、血清LDL-C水平高于正常上限(≥3.37 mmol/L)的患者154例,根据《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07年)》,分为LDL-C边缘升高(3.37~4.12 mmol/L)组(n=50)和LDL-C升高(≥4.14 mmol/L)组(n=104);另以血清LDL-C水平正常(<3.37 mmol/L)者作为对照组(n=51)。采用标准化的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术测量三组受试者的ATT,进行比较,并分析血清LDL-C水平与ATT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LDL-C升高组的ATT平均值[(9.42±3.63)mm]高于LDL-C边缘升高组[(8.24±1.73)mm]和对照组[(6.05±0.28)mm],三组受试者ATT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线性相关分析显示,血清LDL-C水平与ATT平均值的相关系数r=0.346(P<0.001)。
      结论:本研究小样本初步观察发现,血清LDL-C水平越高,ATT越厚,血清LDL-C水平与ATT呈正相关,该现象及其意义有待大样本多中心研究进一步证实。

  • 内皮素-1在心房颤动发生中的机制探讨

    作者:洪钰杰;钟国强;蒋智渊;方曙;孙培震

    方法:72例开胸手术患者,分为房颤组(39例)和窦性心律(窦律)组(33例)。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及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分别检测两组患者右心耳ET-1、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PDGF-B)、I型胶原(COL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同时,检测ET-1刺激以及非选择性ET-1受体拮抗剂(磺胺异恶唑,Sulfafurazole,SIZ)对H9c2细胞PDGF-B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结果(:1)房颤组患者右心耳ET-1 mRNA表达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窦律组(2.830±2.276 vs 1.220±0.887)和(0.835±0.241 vs 0.286±0.083),P均<0.01。房颤组患者右心耳PDGF-B mRNA表达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窦律组(2.568±2.348 vs 1.567±0.831)和(0.807±0.241 vs 0.381±0.105),P均<0.05。房颤组患者右心耳I型胶原α1亚基(COL1α1)mRNA表达水平(3.376±1.598)明显高于窦律组(1.629±0.833),P<0.05;蛋白表达水平(0.652±0.210)亦明显高于窦律组(0.312±0.122),P<0.05。(2)两组患者右心耳I型胶原蛋白表达水平与ET-1蛋白表达水平呈明显的正相关(r=0.580,P<0.01)。(3)ET-1促进H9c2细胞分泌PDGF-B,并表现出浓度和时间依赖性。SIZ可减轻上述效应。
      结论:ET-1在房颤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其可能通过调控PDGF-B促进心房纤维化而导致房颤的发生。

  • 分站式杂交手术治疗冠心病多支病变的可行性及安全性分析

    作者:杨航;凌云鹏;张鲁峰;张喆;崔仲奇;赵鸿;吴松;宋之明;宫一辰;付元豪

    目的:探讨分站式杂交手术治疗冠心病多支病变的可行性及安全性。
      方法:2012-03至2015-03期间在本中心行分站式杂交手术的前降支病变及其他非前降支主要血管管径狭窄超过70%的多支病变的91例患者为试验组。同时期由同一术者完成的择期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的9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资料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7.9±4.8)h vs(21.6±35.9)h]以及监护室时间[(29.6±20.8)h vs (47.5±38.3)h]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1),试验组患者围手术期的红细胞使用量也明显低于对照组[(0.59±1.48) U vs(2.82±3.81)U,P<0.01]。试验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死亡率、心肌梗死发生率以及切口愈合不良等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于合并前降支病变的冠心病多支病变患者,分站式杂交手术是一项创伤小、安全可行的技术。

  •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合并心肌梗死10例

    作者:杨旭;孙慧;邓丽;华潞;张炜;黄晓青;张云;党爱民

    目的:回顾性分析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合并心肌梗死特点、治疗及预后,为临床实践积累经验。
      方法:收集并回顾性分析2003-01至2015-07我院心内科收治的10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合并心肌梗死患者的病例资料,包括一般资料、入院主诉、既往史、外周血血小板计数、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造影、抗血小板药物、降血小板治疗、预后等情况。
      结果:10例患者中男性6例,女性4例,均为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平均年龄(55.3±9.7)岁。急性心肌梗死7例,陈旧性心肌梗死3例。入院时血小板3例(500~599)×109/L、1例(600~699)×109/L、3例(700~799)×109/L、1例(800~899)×109/L、1例(900~999)×109/L、1例大于1000×109/L。超声心动图左心室射血分数≤50%5例、>50%5例。冠状动脉造影示累及前降支9例,累及回旋支2例,累及右冠脉5例。所有患者术前接受双抗血小板药物治疗。4例患者术前服用羟基脲治疗20~30天,术后无心血管事件;6例患者术前未服羟基脲降血小板治疗,术后1例因发作心绞痛再入院,2例冠状动脉病变进展。
      结论:介入治疗前、后应用降血小板治疗可能有助于改善预后。

  • 左卡尼汀对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对比剂肾病的影响

    作者:张海峰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对于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治疗(PCI)后对比剂肾病(CIN)的影响。
      方法:将我院行PCI的冠心病患者138例随机分为左卡尼汀组和非左卡尼汀组,每组69例。两组在水化治疗基础上,左卡尼汀组在术前24 h,术后每日1次静脉输注左卡尼汀2 g,共使用4天。然后分别测定并比较两组患者造影后24 h、72 h的血清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以及CIN的发生率。对比剂全部使用非离子型低渗对比剂碘普罗胺(优维显),记录术中使用剂量。
      结果:左卡尼汀组术后24 h、72 h BUN及Scr明显低于非左卡尼汀组(P均<0.05),Ccr术后24 h、72 h高于非左卡尼汀组(P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IN的发生率左卡尼汀组(5.80%vs 15.94%)明显低于非左卡尼汀组(P<0.05)。
      结论:应用左卡尼汀对于PCI患者CIN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预防保护作用。

  • 血管分叉角度对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介入治疗中分支血管闭塞的影响

    作者:刘倩倩;张冬;杨浩瀚;徐晗;尹栋;窦克非

    目的:探讨在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血管分叉角度对分支血管闭塞的影响。
      方法:连续入选1171例接受分叉病变行PCI的患者(1200处分叉病变)。所有分叉角度的中位数为52°,以此为界分为低角度组(587例,600处分叉病变)和高角度组(584例,600处分叉病变)两组。分支血管闭塞是指PCI术后分支血流消失或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IMI)血流分级下降。分析两组患者分支血管的闭塞率,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血管分叉角度对分支血管闭塞在介入治疗后的影响。
      结果:入选的1200处分叉病变中,在PCI后共有88例病变出现分支血管闭塞(发生率为7.33%)。分支血管闭塞在高角度组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低角度组(10.5%vs 4.2%,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管分叉角度大是分支血管闭塞的独立预测因素(比值比=1.026,95%可信区间:1.014~1.037,P<0.01)。
      结论:血管分叉角度大是主支血管支架置入后分支血管闭塞的独立预测因素。分叉角度大的分支血管闭塞风险不能被忽视。

  • 内脏异位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作者:孙妍;王剑鹏;李慧;李晓妮;张茗卉;张丽(综述);王浩(审校)

    内脏异位综合征的根本原因是侧分化异常。该病主要累及消化系统、呼吸系统以及循环系统等多个系统。内脏异位综合征是一类因胚胎期内脏左右侧非对称结构的无法正常建立而导致的综合征,可分左侧异构及右侧异构。研究发现大多数内脏异位患者存在原发纤毛运动障碍。随着对该病认识和检测方法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内脏异位综合征被早期甚至胎儿期确诊。左侧异构患者一般可行双心矫治,右侧异构常包括肺静脉异位引流、体静脉异位引流、单心房、单心室、共同房室瓣等复杂畸形,大多数患者难以达到解剖矫治,只能采取分阶段姑息和功能矫治手术。目前内脏异位综合征并发心脏畸形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我们期待通过分子生物学的深入研究寻找致病机制。

  • 地高辛在心房颤动患者中应用的再评价

    作者:王彬浩(综述);夏云龙(审校)

    地高辛目前仍广泛用于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心室率控制,但其对于远期预后影响的循证医学证据不够充分。部分临床试验的事后分析对地高辛的远期疗效进行评价,结果颇具争议。本文旨在综述近年来地高辛应用于房颤患者的研究进展,为临床决策提供一定的借鉴。

  • 波生坦在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戴海龙;鲁一兵(综述);光雪峰;张伟华(审校)

    在我国,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是引起肺动脉高压常见的原因之一,诸多患者因肺动脉高压而失去手术机会。目前靶向药物治疗降低肺动脉高压是研究的热点。波生坦为一种非选择性内皮素受体拮抗剂,目前针对先心病所致肺动脉高压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将综述波生坦在先心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中的应用进展。

  • 左心室心肌致密化不全心肌病研究进展

    作者:刘欣(综述);刘文玲(审校)

    左心室心肌致密化不全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心肌病,多以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体循环栓塞为主要临床表现,目前临床诊断主要依靠超声心动图、核磁共振成像。本文从左心室心肌致密化不全的流行病学、遗传学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方面予以综述,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

  • 血清尿酸水平对慢性心力衰竭的影响及相关机制

    作者:刘雯雯;梁文奕(综述);刘梅林(审校)

    尿酸是人体内嘌呤类化合物代谢的终产物,大量研究表明血清尿酸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尿酸对慢性心力衰竭的影响机制涉及氧化应激、炎症反应、交感神经激活、固有免疫、基因易感性等。合理控制血清尿酸水平可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生存率。明确血清尿酸对心力衰竭的影响及相关机制,对预测慢性心力衰竭事件、评估其严重程度和预后有重要参考价值。

    关键词: 综述 尿酸 心力衰竭
  • 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中非心原性并存疾病概述

    作者:高淑贤(综述);贾辛未;赵文萍(审校)

    众所周知,许多心力衰竭患者有正常的左心室射血分数。这种心力衰竭的存在被称为“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在过去的二十多年大型的心力衰竭注册试验及随机对照试验中,人们对HFpEF认识已经有了重大的提高。然而,多数多中心临床试验显示对HFpEF的治疗却不尽人意。HFpEF是一个涉及多器官系统的临床综合征。本文将讨论HFpEF患者非心原性并存疾病的综述如下。

    关键词: 综述 心力衰竭
  • 终末期肾脏病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发生卒中及出血事件的影响

    作者:沈文(综述);吴清华(审校)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是常见的心律失常,卒中是房颤严重并发症之一。终末期肾脏病(ESRD)与房颤有共同的危险因素。有研究报道,ESRD可通过改变多种生理机制增加房颤患者的卒中及出血风险,并与远期预后相关。抗凝治疗作为房颤患者卒中的一级及二级预防可使患者获益,但如何准确细致地评估房颤伴ESRD患者抗凝治疗的获益和风险仍不明确,多项评价房颤伴ESRD患者抗凝治疗的临床实验结果不尽相同。本文就ESRD对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发生卒中与出血事件的影响进行综述。

  • 右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左主干一例

    作者:邢镇华;胡信群;唐亮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59岁,因“反复胸痛8天”入院。患者自诉8天前休息时无明显诱因出现心前区剧烈疼痛,呈烧灼样,向左上肢放射,持续30~40 min,伴大汗淋漓;无心悸、胸闷、气促,无头晕。后反复发作,症状同前且持续15~30 min。既往高血压病史5个月,未规律服药。入院体查:心率63次/min,血压140/80 mmHg(1 mmHg=0.133 kPa),心律齐,心尖搏动在第五肋间锁骨中线外0.5 cm,可闻及2/6级收缩期杂音。实验室检查:高敏肌钙蛋白:347 pg/ml,N末端B型利钠肽原:168 pg/ml。入院诊断为“(1)冠心病。近期急性心肌梗死,心脏扩大,二尖瓣反流,心功能Ⅲ级。(2)高血压病3级很高危。”入院后予以双抗血小板、降脂、抗凝、β受体阻滞剂等对症治疗。冠状动脉造影示:单一冠状动脉起源于左冠状窦,右冠状动脉起源于左主干,前降支近端严重狭窄,是本次心肌梗死的罪犯血管(图1A、1B)。在前降支近端置入1枚2.75 mm×24 mm药物涂层支架(美敦力公司,美国)。为明确冠状动脉与肺动脉、主动脉关系,建议患者行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检查,患者因经济问题拒绝。

  • 急性心肌梗死并心肌不全破裂二例

    作者:张兰芳;贾新未;陈彦霞;赵文萍

    1临床资料
      病例1:患者女性,86岁。入院前2 h前突然出现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向咽喉部放射,伴后背痛,伴有恶心、呕吐、大汗,症状持续不缓解。既往有高血压病史,血压高220/100 mmHg(1 mmHg=0.133 kPa),未规律口服药物,未监测血压。入院时,血压96/66 mmHg,心率122次/min。实验室检查:肌酸激酶同工酶9.6 ng/ml,肌钙蛋白5.0 ng/ml,肌红蛋白320 ng/ml。心电图:窦性心律,Ⅱ、Ⅲ、aVF及V7-9 ST段抬高0.25 mV。床旁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室侧壁、后壁、下壁运动幅度减低;室间隔及左心室后壁增厚(室间隔厚度15 mm,左心室后壁厚度16 mm);左心室下后壁局部心内膜及内膜侧心肌回声中断,内径约0.45 cm,心外膜及近心外膜处心肌回声连续,二者间心肌分离形成夹层,夹层为液性暗区,范围约18 mm×11 mm,彩色多普勒在回声中断处探及双向血流信号,收缩期血流自心肌夹层到左心室腔,舒张期血流自左心室腔进入心肌夹层。超声心动图诊断:(1)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2)室间隔及左心室壁增厚(;3).左心室下后壁心肌夹层。入院后积极给予抗血小板、稳定斑块、降低心肌耗氧量等药物保守治疗,病情进展迅速,出现急性肾功能不全,入院4h后患者死亡。

  • 黄芪甲苷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纤维化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作者:蒋洪强;张金国;谭洪勇;尉希清

    目的:研究黄芪甲苷对腹主动脉缩窄术致慢性心力衰竭(CHF)大鼠心肌纤维化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的影响。
      方法:SD雄性大鼠100只,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术建立CHF模型,实验分为假手术组(n=10)、模型组(n=12)和黄芪甲苷低、中、高3个剂量组(20、40、60 mg/kg, n=12),每日灌胃给药1次,连续4周。4周后监测血液动力学指标,处死大鼠后计算左心质量指数(LVMI),常规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心肌组织形态学变化,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纤维化程度,测量心肌胶原容积分数(CVF),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免疫组化和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blot)检测CTGF mRNA以及CTGF分子表达水平。
      结果:同模型组相比:黄芪甲苷低、中、高剂量组LVMI水平减弱;CVF减弱;黄芪甲苷中、高剂量组的左心室舒展末期压力下降、左心室收缩压下降,左心室内压大变化速率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病理形态学明显改善。同假手术组的CTGF平均积分吸光度值(0.09±0.03)、心肌组织CTGF因子表达水平(0.15±0.02)相比,模型组的(0.45±0.04)、(0.57±0.06)均增加;同模型组相比,黄芪甲苷低、中、高剂量组CTGF的平均积分吸光度值(0.39±0.05、0.30±0.06、0.24±0.04)和心肌组织CTGF因子表达水平(0.44±0.05、0.35±0.02、0.28±0.03)均降低,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黄芪甲苷能够抑制CHF大鼠的心肌纤维化和改善心功能,具体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心肌组织中CTGF的过度表达来实现的。

  • 经静脉注射血管内皮抑制因子-2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流动力学影响的研究

    作者:陈长源;白明;康宏;赵存瑞;牛欢;乙成成;张钲

    目的:观察经静脉注射血管内皮抑制因子-2(vasostatin-2,VS-2)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方法:36只14~16周龄、体质量为160~250 g的自发性高血压雄性大鼠分为6组:生理盐水组(n=6):经股静脉导管注入生理盐水(100μl/kg);儿茶酚抑素(catestatin)组(n=6):经股静脉导管注入catestatin(20μg/kg);极低剂量VS-2组(n=6):经股静脉导管注入VS-2(5μg/kg);低剂量VS-2组(n=6):经股静脉导管注入VS-2(10μg/kg);中等剂量VS-2组(n=6):经股静脉导管注入VS-2(20μg/kg);高剂量VS-2组(n=6):经股静脉导管注入VS-2(40μg/kg)。利用清醒自由活动大鼠血流动力学动态监测技术监测静脉注射VS-2及catestatin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平均动脉压、心率及压力反射敏感性的影响。
      结果:与用药前相比,中等剂量VS-2及高剂量VS-2显著降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并升高压力反射敏感性[中等剂量VS-2组:(341.3±19.3)次/min vs(365.5±25.5)次/min、(133.0±8.9)mmHg(1 mmHg=0.133 kPa)vs(147.5±11.2)mmHg、(0.52±0.18)ms/mmHg vs(0.37±0.12)ms/mmHg;高剂量 VS-2组:(348.8±30.8)次/min vs(374.5±34.8)次/min、(131.5±9.3)mmHg vs(151.7±10.8)mmHg、(0.53±0.05)ms/mmHg vs(0.38±0.03)ms/mmHg,P均<0.01];catestatin也显著降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并升高压力反射敏感性[(318.7±13.4)次/min vs(365.5±25.5)次/min、(119.7±7.3)mmHg vs(147.5±11.2)mmHg、(0.58±0.15) ms/mmHg vs(0.35±0.11)ms/mmHg,P均<0.01);同等剂量(20μg/kg)的VS-2与catestatin比较,VS-2对心率、平均动脉压的影响较弱[(341.3±19.3)次/min vs(318.7±13.4)次/min、(133.0±8.9)mmHg vs(119.7±7.3)mmHg,均P<0.01),但是对压力反射敏感性的影响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52±0.18)ms/mmHg vs(0.58±0.15)ms/mmHg,P>0.05]。
      结论:经静脉注射一定剂量的VS-2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及压力反射敏感性有显著影响。与同剂量(20μg/kg)的catestatin比较,VS-2对血压的影响较弱。

  • 不同冠状动脉间隔支血管心肌化学消融对犬心脏功能的影响

    作者:王贺;王俊蒙;孙丹;宗永华;董文杰;解金红;陈玉善;罗明华;关怀敏

    目的:比较采用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PTSMA)和经皮室间隔隧道心肌化学消融术(PTSTMA)干预不同冠状动脉间隔支血管对犬心脏功能的影响。
      方法:普通杂种犬25只,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两组:PTSMA组(n=13)为第一间隔支较粗大行PTSMA;PTSTMA组(n=12)为室间隔细小或分布不均需行PTSTMA。制备心肌化学消融模型,记录术前、术后的体表心电图、心肌损伤标记物、超声心动图和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术后1周处死,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马松(Masson)染色观察室间隔心肌的病理学变化。
      结果:两组化学消融均可引起的心肌坏死,室间隔厚度减少。但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和血流动力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相比术中使用的酒精量、心电图的改变及超声心动图和血流动力学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学显示心肌化学消融灶与正常心肌细胞间界限明显,交界区中性粒细胞浸润,梗死区细胞部分呈“鬼影细胞”样改变,逐渐由纤维组织所取代。消融的间隔支管腔内可见团块样坏死物质,血管正常管壁结构消失。PTSMA组血管管腔的形态仍存在,血管内坏死无仍局限在管腔内;但PTSTMA组间隔支血管的血管壁不连续,有部分坏死物移向管腔外。
      结论:对于不同冠状动脉间隔支血管采用“PTSMA”或“PTSTMA”不同治疗策略,均能达到有效的化学消融,且对心脏功能、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

  •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预处理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作者:吕明义;邓淑玲;龙晓凤

    目的:研究经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预处理后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将50只SD大鼠通过结扎左前降支、心肌缺血30 min后再灌注180 min,建立心肌I/R模型,并分为5组,(每组10只),即假手术组、心肌缺血再灌注组(单独I/R组)、以3个不同浓度即1、10、100 nmol/(kg·ml)的BDNF行预处理后的心肌I/R分为3个组即心肌I/R1组、心肌I/R2组和心肌I/R3组。在I/R结束后,记录血液动力学指标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心室舒张末期压(LVEDP)、左心室内压大上升速率和下降速率(±dp/dt max);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和心肌组织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利用依文思蓝染色法测定各组大鼠左心室心肌梗死面积比;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染色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凋亡细胞;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blot)方法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总酪氨酸激酶受体B(Total-TrkB)和磷酸化酪氨酸激酶受体B (p-TrkB)水平。
      结果:与单独I/R组相比,心肌I/R 3个组中大鼠的LVSP、±dp/dt max均逐渐回升,而LVEDP逐渐下降;LDH、肌酸激酶漏出量和MDA含量逐渐下降,而SOD活性逐渐回升;心肌梗死面积占缺血危险区面积比由(47.54±6.35)%逐渐下降至(28.68±4.56)%;心肌细胞凋亡率由(37.89±5.46)%逐渐下降至(10.24±3.05)%,p-TrkB/Total-TrkB水平也随之由(0.16±0.03)逐渐上升至(0.42±0.03)。上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BDNF预处理能够维持大鼠心肌I/R损伤后的心肌状态及功能,减少心肌梗死面积,降低其受氧化损伤和细胞凋亡,并通过激活TrkB受体磷酸化发挥作用,表明BDNF预处理能够保护心肌细胞减轻其I/R损伤。

  • 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的新进展

    作者:张健;王运红

    随着对心力衰竭病理和病理生理机制的深入认识,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治疗重点由改善血液动力学异常,转变为纠正神经体液机制的异常激活,延缓和逆转心室重构的策略。然而,针对射血分数正常的心力衰竭目前尚未获得有效治疗药物的充分证据。近几年,一些临床研究取得了良好的结果。以下就心力衰竭指南和治疗心力衰竭相关药物的进展做一述评。

  • 谈医学生涯中部分难忘的病例(五十三)

    作者:陈在嘉

    病例95非特异性心包炎、慢性心包积液、心包开窗引流术取得卓效
      患者(餐饮业售票员)女性,52岁,因头晕,心慌,胸闷1年余,于1976-04-27入院。患者主诉:近1年常因提重物时感心慌,且经常自觉头晕、胸部发闷,夜间需高枕而卧;无明显发热,但在傍晚有时脸部潮热,无盗汗。食欲时好时坏,大小便正常。晨起常咳嗽,有少量痰,寒冷季节更明显。患者于1975年2、5、10月因3次阴道不规则出血,当地医院疑为肿瘤,遂来北京妇产医院检查认为肿瘤可能性不大,发现心脏扩大,于1975-12转来我院。患者于门诊经X线胸片、放射性核素、心包穿刺检查,诊断为“结核性心包炎”。患者在院外服用异烟肼,肌注链霉素(共126 g),治疗4个月余无明显好转(其间曾应用强地松2周,因血压增高停用)。故收入我院诊治。

中国循环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z1
2012 01 02 03 04 05 06 z1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Z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