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循环杂志

中国循环

中国循环杂志

Chinese Circulation Journal 중국순환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 中国医学科学院
  • 影响因子: 2.8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0-3614
  • 国内刊号: 11-2212/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北京市北礼士路167号(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内)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循环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胡盛寿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肾功能损伤对N末端B型利钠肽原应用于心力衰竭诊断的影响

    作者:高小群;廉哲勋;齐玉军;迟诚

    目的:探讨不同肾功能损伤程度下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诊断心力衰竭的价值。
      方法:选取50~75岁的42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根据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将患者分为心力衰竭组(LVEF<40%,n=188)和心功能正常组(LVEF≥40%,n=232),再按估测肾小球滤过率(eGFR)将两组均进一步分为肾功能正常亚组[eGFR≥90 ml/(min·1.73m2)]、肾功能轻度损伤亚组[90>eGFR≥60 ml/(min·1.73m2)]、肾功能中度损伤亚组[60>eGFR≥30 ml/(min·1.73m2)]及肾功能重度损伤亚组[eGFR<30 ml/(min·1.73m2)4个亚组。观察不同亚组血清NT-proBNP水平的变化及诊断心力衰竭的佳截断值。
      结果:心力衰竭组患者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心功能正常组(P<0.05);NT-proBNP与eGFR呈显著负相关(总样本r=-0.664;心功能正常组r=-0.686;心力衰竭组r=-0.721,P<0.05);心功能正常组中,与肾功能正常亚组比较,肾功能轻度损伤亚组的NT-proBNP水平无明显升高(P>0.05),肾功能中度损伤亚组和肾功能重度损伤亚组的NT-proBNP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心力衰竭组中,仅肾功能重度损伤亚组的NT-proBNP水平较其他亚组显著升高(P<0.05)。肾功能正常或轻度损伤时NT-proBNP诊断心力衰竭的佳截断值为1070 pg/ml(敏感性为91.8%,特异性为72.6%),肾功能中度损伤时佳截断值为7121 pg/ml(敏感性为80.2%,特异性为89.7%),肾功能重度损伤时佳截断值为33344 pg/ml(敏感性为83.3%,特异性为80.0%)。
      结论:肾功能中、重度损伤会影响循环中NT-proBNP水平,心力衰竭患者合并肾功能损伤时, NT-proBNP水平明显升高,且与肾功能损伤程度呈正相关;在肾功能损伤情况下,应用血清NT-proBNP诊断心力衰竭的截断值应相应提高。

  • 中国澳门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患者的栓塞及抗凝治疗临床调查

    作者:陈若菡;穆岱明;林如波;叶文辉;Jose Lim;招漫玲;Kyisoe;Mario Evor;陈柯萍

    目的:通过对仁伯爵综合医院就诊的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数据的分析,揭示中国澳门非瓣膜病性房颤患者抗栓治疗的现状。
      方法:纳入2014-01至2014-12期间共472例非瓣膜病性房颤患者,平均年龄为(73.4±10.9)岁,女性197例(41.7%),年龄≥75岁的患者244例(51.7%)。分析患者的一般特征、临床特征及抗栓治疗,并计算CHA2DS2-VASc评分,评分≥2分为卒中高危;计算HAS-BLED评分,评分≥3分为出血高危。
      结果:472例患者的平均CHA2DS2-VASc评分为(3.4±1.8)分,CHA2DS2-VASc≥2分的患者有389例(82.4%);平均HAS-BLED评分为(1.96±1.03)分,HAS-BLED评分≥3分的患者有132例(28.0%)。接受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184例(38.9%),华法林101例(21.6%),新型口服抗凝药物156例(33.8%);同时接受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疗的患者22例(4.6%);未用任何抗栓治疗的患者53例(11.2%)。卒中高风险患者抗凝治疗率高,215例(55.3%)CHA2DS2-VASc评分≥2分的患者接受了抗凝治疗,新型抗凝药物应用比例超过华法林。
      结论:中国澳门地区非瓣膜病性房颤患者具有较高的卒中风险,超过80%的患者CHA2DS2-VASc评分≥2分,多数患者依据卒中危险评分进行抗凝治疗,55.3%的患者接受了抗凝治疗,且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应用超过华法林。

  • 心房颤动患者对卒中风险及早期症状的认知情况调查

    作者:王紫;苏立

    目的:通过对336例住院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了解住院房颤患者对卒中风险及早期症状的认知情况。
      方法:由统一培训的调查员对2014-04-01至2014-10-01期间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超过3天确诊为房颤的336例患者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
      结果:336例房颤患者,共完成300份(300例)问卷,其中知晓房颤可增加卒中风险131例(43.7%),不知道或者不确定者169例(56.3%)。调查对象对卒中早期症状的知晓率为41.3%~79.3%,而能全部识别5个卒中早期症状的患者仅为25.3%(76/300)。
      结论:本组房颤患者对其卒中风险及卒中早期症状认知情况欠佳,医护人员需进一步加大对此类患者的宣教力度。

  • 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与N末端B型利钠肽原联合检测在心肺复苏成功后患者近期预后评估中应用价值的研究

    作者:任长安;于海侠;武会志;周大鹏;杜金龙;周景霞

    目的:探讨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与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联合检测在心肺复苏(CPR)成功后患者近期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心脏骤停CPR成功的患者共102例,分别检测其CPR后即刻、12 h、24~48 h的血清GDF-15水平,并根据血清GDF-15水平升高时间分为3组,A组(31例):CPR后即刻、12 h和24~48 h血清GDF-15水平一直<1200 ng/L; B组(35例):CPR后12 h 和24~48 h血清 GDF-15水平持续升高,且一直>1200 ng/L;C组(36例): CPR后12 h 和24~48 h 血清GDF-15水平持续升高,但24~48 h较12 h时降低。同时检测3组患者各时间点血清NT-proBNP水平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随访3组患者CPR后6个月的死亡情况。
      结果:血清GDF-15和NT-proBNP具有交互作用(P<0.05),即NT-proBNP表达水平随着血清GDF-15水平变化而变化;血清GDF-15与LVEF呈负相关(r =-0.530,P<0.001)。血清GDF-15水平高表达者(>1800 ng/L)、血清NT-proBNP水平高表达者(>400 pg/ml)死亡率均高于血清GDF-15、NT-proBNP水平低表达者(P<0.05);生存分析结果显示,B组患者6个月生存率低于A组及C组(P<0.05);A组和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血清GDF-15与NT-proBNP联合检测能较好地预测CPR患者的近期临床预后。

  • 血液净化治疗在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朱成刚;刘庚;吴娜琼;郭远林;徐瑞霞;董倩;高莹;张彦;李莎;李建军

    目的:探讨使用血液净化治疗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患者的安全性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02至2016-10入住我院的12例FH患者,在强化调脂治疗(瑞舒伐他汀10~20 mg qd+依折麦布10 mg qd)的基础上,经双侧肘正中静脉或股静脉路径,采用双重滤过血浆置换方式,给予血液净化治疗。观察血液净化治疗前后患者血脂水平的变化。
      结果:12例FH患者净化治疗前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平均水平分别为(9.42±3.65) mmol/L和(7.31±3.46)mmol/L,净化后即刻TC [(2.84±0.83)mmol/L]和LDL-C [(1.95±0.82)mmol/L]水平较净化治疗前均显著降低;净化后第1、3、7及30天上述两项指标虽有增高趋势,但仍较净化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净化后即刻[(0.63±0.17)mmol/L]和净化后第1天[(0.56±0.15) mmol/L]、第3天[(0.68±0.22)mmol/L]均较净化治疗前[(0.96±0.31)mmol/L]降低(P<0.05~0.01);甘油三酯:仅在净化后即刻[(0.88±0.38)mmol/L]较净化治疗前[(1.90±0.86)mmol/L]降低(P<0.05)。仅1例患者出现血压降低,恶心、出汗,经对症处理症状缓解。
      结论:血液净化治疗短期内可明显降低FH患者的TC及LDL-C水平,耐受性好,虽治疗后TC及LDL-C会缓慢回升,但与强化调脂药物相结合可以作为FH患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 部分自体心脏移植术治疗巨大左心房患者手术效果分析

    作者:宣煜龙;王东进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部分自体心脏移植术治疗巨大左心房患者手术效果及早期生存率。
      方法:自2012-08到2013-05间在我院接受风湿性心脏病部分自体心脏移植术患者7例,均伴有巨大左心房,且术前均伴有心房颤动(房颤),男性3例,平均年龄(54.9±5.0)岁,对其中6例患者实施房颤射频消融术。监测7例患者术前基本情况、术中情况及围术期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并进行分析。
      结果:7例患者行二尖瓣置换术,其中5例患者行主动脉瓣置换术,2例行主动脉瓣成形术,主动脉阻断时间为(271.7±29.0)min。7例患者术后左心房直径均值从(91.7±3.5)mm降至(64.8±8.1)mm(P <0.05),出院前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从(38.3±6.5)%上升至(47.4±6.1)%(P均<0.05),4例患者恢复窦性心律。围术期无患者死亡,随访(20.7±3.9)个月,术后1年生存率为100%,1例患者术后17个月死亡,6例存活患者后一次随访左心房直径平均值为(56.3±3.4)mm。
      结论:对部分巨大左心房患者实施部分自体心脏移植术可明显减小左心房直径,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的急性肾损伤对患者住院期间发生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影响

    作者:蔡宗群;郭舜奇;廖清高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的急性肾损伤(AKI)对患者住院期间发生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01至2014-03我院住院的AMI患者625例。根据住院期间有无发生AKI分为AKI组86例及无AKI组539例。根据AKI网络的AKI分期标准将AKI组患者又分为AKIⅠ期45例、Ⅱ期27例、Ⅲ期14例。根据AKI患者入院时肾功能状态分为肾功能正常组61例[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90 ml/(min·1.73m2)]与肾功能不全组25例[eGFR<90 ml/(min·1.73m2)]。比较不同分组间MACE发生情况,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MI患者住院期间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
      结果:AKI组的MACE发生率(59.3%,51/86)比无AKI组(16.9%,91/539)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发生AKI患者中MACE发生率在入院时肾功能正常组(59%,36/61)及肾功能不全组(60%,15/25)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AKI是AMI患者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且随着AKI分期增高,发生MACE的危险度越高,Ⅲ期及Ⅱ期与Ⅰ期比较,发生MACE的比值比(OR)95%可信区间(CI)分别为1.68(1.14~1.69)和2.01(1.35~1.84),P均<0.05。
      结论:AKI与患者发生MACE可能存在密切相关,防治AKI可改善患者预后。

  • 冠状动脉内逆向精确溶栓术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应用的研究

    作者:农京国;田进文;彭亮;黄亚;刘谟焓;孙婷;申文彬;汤喆;刘丽凤;赵宇;刘庆艳;白静;王禹

    目的:通过与血栓抽吸术对比,探讨冠状动脉内逆向精确溶栓术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连续入选2014-01至2015-12在解放军总医院心脏介入中心确诊急性STEMI并行直接PCI术的患者123例,随机分为冠状动脉内逆向精确溶栓术组(逆向溶栓组,n=60)和血栓抽吸术组(血栓抽吸组,n=63),其中血栓抽吸组有3例患者因未能完成血栓抽吸术而被剔除出组。主要终点为直接PCI术后无复流的发生率及术后60~90 min内心电图ST段回落≥50%的比例;主要安全终点为住院期间脑卒中和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IMI)出血发生率。
      结果:(1)逆向溶栓组术后无复流发生率显著低于血栓抽吸组(1.7% vs 15.0%,P=0.008),术后心电图ST段回落≥50%的比例及超声测得的左心室射血分数显著高于血栓抽吸组[65.0% vs 45.0%,P=0.028;(50.7±8.6)% vs (46.7±8.3)%,P=0.01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均未发生脑卒中及TIMI出血事件。
      结论:同血栓抽吸术相比,冠状动脉内逆向精确溶栓术在急性STEMI患者行直接PCI术中应用具有相似的安全性,但可减少无复流的发生并能改善左心室心功能。

  • 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心房颤动与高敏肌钙蛋白T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唐映红;陈庆伟;柯大智;李桂琼;邓玮

    目的:探讨稳定性冠心病患者血清高敏肌钙蛋白T(hs-cTnT)水平与其罹患心房颤动(房颤)的相关性。
      方法:回顾性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老年心血管科2013-01至2015-09入院并行hs-cTnT检测的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共1011例,按基线hs-cTnT水平四分位数分为第一四分位数组(≤7 ng/L,n=283)、第二四分位数组(>7 ng/L~≤10 ng/L,n=238)、第三四分位数组(>10 ng/L~≤15 ng/L,n=272)和第四四分位数组(>15 ng/L, n=218),对其hs-cTnT水平与房颤发生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进一步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合并房颤的危险因素。
      结果:1011例稳定性冠心病患者中,127例(12.6%)合并房颤,单纯型稳定性冠心病患者884例(87.4%)。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合并房颤者较单纯型稳定性冠心病者hs-cTnT更高[17.0(12.0,25.0)ng/L比10.0(7.0,13.0)ng/L, P<0.01]。随着基线hs-cTnT水平的升高,各四分位组房颤发生率分别为4.6%(13/283)、4.6%(11/238)、11.0%(30/272)和33.5%(73/218),趋势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校正常见危险因素(性别、年龄等)后显示,基线hs-cTnT第四四分位组(高四分位数)罹患房颤的风险为第一四分位组(低四分位数)的5.324倍(95%可信区间:2.285~12.405,P<0.01)。
      结论:稳定性冠心病患者中,hs-cTnT升高与其罹患房颤密切相关。

  •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期间高血小板活性及功能检测的意义

    作者:李梦梦(综述);李全;陈方(审校)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期间高血小板活性(HTPR)是支架置入术后患者再发不良心脏事件的重要原因。血小板功能检测是诊断HTPR的重要依据,尽管支架置入术后是否需要常规进行血小板功能检测尚存争议,但通过血小板功能检测指导的抗血小板治疗方案可能有助于进一步改善HTPR患者的临床预后。本文就HTPR的定义、影响因素以及血小板功能检测的必要性做一综述。

  • 有氧运动对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作用及可能机制

    作者:张前锋(综述);徐晓阳;李捷(审校)

    分析总结有氧运动对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机制,以期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运动健身、运动康复提供理论依据,促进其健康水平的提高。综合资料表明,有氧运动能通过:物质代谢;器质性降压途径和机制;抗氧化降压途径和机制;预防性降压途径和机制;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加益于身心健康的激素的分泌,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通过影响机体的信号传导,促进舒血管活性物质的分泌及其活性增强;抑制缩血管活性物质的分泌及其活性降低等调控降压等多种生物学机制,有效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是预防、控制和治疗高血压的重要手段之一。

    关键词: 综述 高血压 运动
  • 肌浆网钙离子泵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于雪婧;邹彤;金军华(综述);杨杰孚(审校)

    心血管疾病是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存的重要病因之一。心血管疾病属于慢性进展性疾病,治愈率极低,目前全球罹患心血管疾病的人数为2.9亿。众所周知,离子通道在维持心脏电生理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钙离子通道则是重要的离子通道之一,它参与心肌细胞的电传导以及调控心肌细胞收缩和舒张过程。在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心脏疾病中,钙离子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肌浆网钙离子泵(SERCA)亚型SERCA2a可以促进钙离子重新摄取至肌浆网中,SERCA2a功能紊乱可导致钙离子稳态受损,诱发缺血性心脏病、肥厚性心肌病、舒张性心肌病以及心力衰竭等心脏疾病的发生和恶化。因此SERCA2a在维持心脏正常功能和心脏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血小板功能检测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应用新型抗血小板药物中的作用

    作者:吴思婧;赵迎新;周志明;刘巍;申华;王乐;于一;贾硕;周玉杰

    抗血小板治疗现已成为冠心病治疗的基石,尤其是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均须接受阿司匹林与P2Y12受体拮抗剂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而不同患者对于抗血小板药物的反应并不完全一致,由此引发心内科医生的疑问:进行血小板功能检测,是否可以预判患者血栓/出血风险?能否指导患者的治疗策略?本文将从血小板功能检测方法、P2Y12受体拮抗剂的血小板反应多样性、P2Y12受体拮抗剂治疗血小板功能与临床事件关系及现有专家共识推荐等几方面进行回顾与分析。

  • 左心室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研究进展

    作者:安冬琪(综述);许顶立(审校)

    左心室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是老年人心力衰竭的常见类型,也是内科急危重症之一。其诊断及治疗措施仍在探索中且存在一定争议。本文结合近年来公布的相关领域的临床研究试验,对HFPEF的病理生理、临床分期及治疗措施等作此综述。

  • 心脏外科术后新发心房颤动

    作者:李琦(综述);郑哲(审校)

    心脏外科术后新发心房颤动是心脏外科围术期常见的并发症,可显著增加心脏外科术后患者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今年来大量研究聚焦于术后新发心房颤动的发病机制、预防手段、预测因子及治疗方式等领域。本文将根据本领域新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及评述。

  • 长链非编码RNA在心血管系统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马骏(综述);黄岚(审校)

    非编码RNA(ncRNA)指由基因组的序列转录形成,但不具备指导蛋白质合成的一大类RNA。其中,分子大于200 nt的非编码RNA统称为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 lncRNA)。随着高通量测序的出现,lncRNA成为新的研究热点。目前,在心血管领域,科研人员主要从发育、病理生理、临床疾病诊断等方面进行着lncRNA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本文将从lncRNA的分类、功能等方面简要介绍lncRNA,同时列举近期心血管领域的重要研究成果来介绍lncRNA在心血管领域研究进展以及潜在的临床运用前景。

  • 长期不适量运动对心律失常的影响

    作者:夏瑞冰(综述);贾玉和(审校)

    众所周知,规律运动可以降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但是人们对长期高强度运动对心血管的影响知之甚少,例如跑步、骑行、赛艇、游泳等。运动员不断打破项目世界纪录,马拉松、铁人三项和耐力极限挑战项目的参赛人数不断创下新高。不幸的是,运动过程中或者结束后心源性猝死的案例越来越多,这无疑增加了健身人群的恐慌。随着健身狂热者队伍的庞大,运动是否可以“多多益善”成了社会热点话题。许多研究尤其是近20年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证实,长期运动会对心脏产生损害,增加心律失常的发病率,包括心动过缓、房室阻滞、心房颤动等,健康人的心脏也无法幸免。有趣的是,运动与心脏损伤存在“易损期”,即运动对心脏的影响因心脏所处发育阶段的不同而不同。该文将对长期不适量运动对心脏疾病,尤其是心律失常的发病率及死亡率的影响进行讨论。

    关键词: 综述 运动 心律失常
  • 厄贝沙坦致躯干及四肢皮肤瘙痒、潮红一例

    作者:于永志;李燕玲;张福;谢萍

    1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73岁,主因“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3年,胸闷、气短伴头晕1d”,于2016-04-11就诊于我院。入院后查体:体温36.7℃,脉搏77次/min,呼吸19次/min,血压176/90 mmHg(1 mmHg=0.133 kPa);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及胸膜摩擦音;心界扩大,心室率77次/min,律齐,心音有力,二尖瓣听诊区可闻及3/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伴左腋下区传导,双下肢无水肿。既往有高血压病病史12年,高血压194/102 mmHg,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Ⅱ)”等药物,血压控制在140/80 mmHg左右。2013年因不稳定性心绞痛于本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回旋支近中段狭窄约80%,成功置入支架1枚。否认糖尿病病史,无药物过敏性疾病史。入院后相关检查,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室增大(57/43 mm),左心房略大(37 mm),二尖瓣中度返流,左心室射血分数64%;心电图示:ST-T改变;实验室检查示:肌酸激酶145.6 U/L,乳酸脱氢酶156.7 U/L,肌酸激酶同工酶10.2 U/L,血肌酐104.5μmol/L,24 h尿蛋白0.170 g/24 h ,尿蛋白+,血、凝血及大便常规正常。结合患者病史、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结果临床诊断为:(1)不稳定性心绞痛,PCI术后状态,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2)原发性高血压3级(极高危)。

    关键词:
  • 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应用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发生脑出血一例

    作者:李阳;于海初

    1临床资料
      患者男,46岁。因“阵发性胸痛1天,加重7 h”于2015-10-27入院。入院前1天无明显诱因出现胸痛,位于心前区,范围约手掌大小,无放射痛,持续约0.5 h,无恶心呕吐、无呼吸困难。7 h前无明显诱因再次出现胸痛,呈持续性,急诊检查:高敏肌钙蛋白T 0.200μg/L,心电图示I、aVL、V4~V6导联ST段压低,T波倒置,诊断为“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给予抗血小板、抗凝、调脂、扩冠等治疗,症状缓解。患者既往“高血压”病史5年,高血压达180/120 mmHg(1 mmHg=0.133 kPa),平时服用“拜新同、美卡素”,血压控制在140/90 mmHg以内,吸烟30余年,平均20支/d。入院检查:T:36.2℃,P:59次/min,律齐,R:16次/min,血压:112/72 mmHg。双肺呼吸音清晰,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无心包摩擦音。血常规及血凝常规均无异常。入院第二天行冠状动脉造影示:前降支近端50%狭窄,回旋支近端多发狭窄,中端闭塞,远端可见逆行显影,RCA近端次全闭塞,于右冠状动脉近端行支架置入术,术后安返病房。术后给予阿司匹林100 mg Qd联合替格瑞洛90 mg Bid抗血小板治疗,同时给予他汀类药物治疗后好转出院。出院后规律服用阿司匹林100 mg QN联合替格瑞洛90 mg Bid抗血小板治疗。于2015-11-23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并于左回旋支远、近段分别行支架置入术。术后继续应用阿司匹林100 mg QN联合替格瑞洛90 mg Bid抗血小板治疗。于2015-12-06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肢体活动不灵伴言语不清,行急诊颅脑CT示:右侧基底节血肿(急性期)。并行血小板功能检测示:阿司匹林抑制率52%,氯吡格雷抑制率为99%。

    关键词:
  • 准分子激光斑块消蚀术治疗股浅动脉支架闭塞一例

    作者:车武强;蒋雄京;邹玉宝;严治涛;熊洪亮;王鹏;杨瑶瑶;徐波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63岁,因“间歇性跛行2年余,加重3个月”入院。患者2年前开始双下肢跛行,连续步行100米后出现症状。于2014-12在我院行外周血管造影示:左侧股浅动脉近中段闭塞;左胫前动脉近段狭窄99%;右侧股浅动脉近中段闭塞。于左股动脉近中段串联置入自膨支架2枚,左胫前动脉近段单纯球囊扩张成功。4个月后于右侧股浅动脉全程串联置入自膨支架3枚。此后双侧下肢症状完全缓解。2015-10症状复发,血管造影示:左股浅动脉近段闭塞,左股深动脉近段狭窄70%,右股浅动脉支架闭塞。于左股浅动脉闭塞处行球囊扩张术后置入自膨支架1枚,并左股深动脉球囊扩张,术后左下肢症状明显缓解。3个月后双下肢跛行症状再发,以左下肢为重。以“双下肢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收入院。患者有长期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和吸烟史。入院后体格检查:体温36℃,心率68次/min。神志清,无神经系统病理征。双下肢皮肤色泽正常,双侧腹股沟区可闻及血管杂音。行血、尿、便常规,生化,X线胸片等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四肢血压:右上臂133/63 mmHg(1 mmHg=0.133 kPa),左上臂127/67 mmHg,右下肢0/0 mmHg,左下肢0/0 mmHg,右侧踝肱指数为0,左侧踝肱指数为0;下肢动脉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血管造影:双侧股浅动脉支架闭塞,左侧股浅动脉远段弥漫重度狭窄。

    关键词:
  • 以上腹痛为主诉的肺栓塞二例

    作者:高秀玲;张树钦;崔朝勃

    1临床资料
      例1:男性,28岁,主因“上腹剧烈疼痛2 h”入院。无呕吐,未排大便,无发热,自觉无胸闷及气短,无胸痛。既往3年前胃癌病史;2个月前发现胃癌复发,并发生腹腔转移。既往无慢性心肺疾病史,无喘息及活动后胸闷。查体:体温36.3℃,脉搏107次/分,呼吸24次/分,血压105/65 mmHg (1 mmHg=0.133 kPa);神清,精神差,呼吸急促,口唇轻度发绀,听诊两下肺可闻及少许湿性啰音,心率107次/分,律齐,无杂音,上腹正中可见长约20 cm的手术瘢痕,腹软,剑突下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门诊查胃镜:残胃癌;腹部超声:腹腔可见肿大淋巴结,余无异常;立位腹平片未见异常;血淀粉酶、肝功能、血糖、血、尿常规均正常。

    关键词:
  • 急性心肌梗死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发左主干夹层一例

    作者:高晓丽;王海斌;顾爱峰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53岁。因持续胸闷、胸痛半小时于2016-06-16入院。既往糖尿病史1年。体检:血压105/62 mmHg(1 mmHg=0.133 kPa),心率70次/min,律齐,心音较低钝。心电图:窦性心律,Ⅰ、aVL导联ST段抬高0.05~0.1 mV;V1~6导联ST段抬高0.2~1.0 mV,T波直立高耸。诊断:冠状动脉(冠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2型糖尿病。急诊冠脉造影(CAG)结果:左主干(LM)斑块,前降支(LAD)近段100%闭塞(图1A),回旋支和右冠脉无明显狭窄。对LAD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经桡动脉送入6FEBU3.5指引导管,导引导丝(BMW)至LAD远端,2.0 mm×20 mm球囊于LAD闭塞部位扩张,LAD血流恢复,LAD近段弥漫50%狭窄,狭窄处第二对角支(D2)发出,D2开口90%狭窄(图1B)。拟D2-LAD置入支架。先后更换Runthrough NS和 PILOT50导丝,导丝通过D2开口困难。LAD、D2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IMI )血流Ⅲ级,胸闷、胸痛消失,血压、心率平稳,停止手术。心电图复查:Ⅰ、aVL、 V1~6导联ST段回至基线;心肌肌钙蛋白(cTn)I升高为0.47 ng/ml;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MB)连续监测均正常。入院第7天行择期PCI:经桡动脉送入6FEBU3.5指引导管,BMW至LAD远端,先后更换Runthrough NS和 PILOT50导丝不能通过D2开口处狭窄病变。再次造影:LM-LAD、高位钝缘支(OM)近段夹层(图1C)。患者出现胸闷,未静脉推注造影剂,迅速利用参考图像,LAD近段置入3.0 mm×28 mm支架;静脉推注极少量造影剂,确定第二枚支架完全覆盖LM开口后,置入3.5 mm×18 mm支架。LM-LAD夹层消失,LAD、D2 TIMI血流Ⅲ级,OM近段夹层, TIMI 血流Ⅲ级(图1D)。患者症状缓解,血压、心率平稳,结束手术。

    关键词:
  • 利伐沙班溶解心耳血栓一例

    作者:刘培培;刘佳;朱青;李树岩;孙健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73岁,因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就诊于我院;既往有冠心病、高血压病史;CHADS2评分为1分,CHA2DS2-VASc评分为2分。因患者考虑行房颤射频消融术,行经食道超声检查(TEE):提示左心房内呈云雾状自发显影,左心耳血栓形成,大小为7.6 mm×7.3 mm(图1A)。患者之前一直应用华法林,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值)持续未达标,故此次给予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利伐沙班治疗。利伐沙班剂量为20 mg/d,并应用胺碘酮控制心室率。至第3个月复查TEE提示左心房内云雾状自发显影消失,左心耳血栓大小为3.4 mm×9.1 mm(图1B)。此后继续服用利伐沙班剂量为20 mg/d;至第5个月复查TEE提示左心耳血栓消失(图1C)。现一直服用利伐沙班,迄今已随访9个月,患者健康。

    关键词:
  • 高位胸段硬膜外阻滞对心房颤动自主神经重构的影响

    作者:曹勇;田晓燕;张苒;代玉川;赵家琦;安毅

    目的:观察高位胸段硬膜外阻滞(HTEB)对长期右心耳快速起搏诱发心房颤动(房颤)犬心房自主神经重构的影响,并探讨心房肌神经生长因子(NGF)在心房自主神经重构中的作用。
      方法:18只犬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和HTEB组。对照组和HTEB组犬给予持续快速心房起搏建立房颤模型, HTEB组给予硬膜外腔注射0.5%利多卡因行高位胸段硬膜外阻滞。通过Masson染色检测犬心房肌胶原容积分数(CVF)改变,免疫组化法测定犬心房肌神经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及酪氨酸羟化酶(TH)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犬心房肌NGF、GAP43及TH蛋白表达情况。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右心耳快速起搏6周后,HTEB组犬心房肌CVF值显著降低; GAP43及TH神经萌出量显著减少(P<0.05); NGF、GAP43及TH蛋白表达量显著减少(P<0.05~0.01)。与假手术组比较,HTEB组犬心房肌CVF值显著增加;GAP43及TH神经萌出量显著增加(P<0.05~0.01); NGF、GAP43及TH蛋白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
      结论:长期右心耳快速起搏诱发犬房颤致心房肌神经不均一萌出,诱发自主神经重构,而NGF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HTEB可有效阻止房颤犬心房肌NGF表达上调,减轻自主神经重构。

  • 苯肾上腺素对大鼠心肌纤维化的调节及其与转化生长因子-β1、果蝇母性DPP同源蛋白3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信号通路的关系

    作者:曹慧;庞晓;王硕;唐燕

    目的:观察苯肾上腺素对压力超负荷介导的大鼠心肌纤维化(MF)的调节及其与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果蝇母性DPP同源蛋白3(Smad3)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信号通路的关系。
      方法:将雄性SD大鼠2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腹主动脉缩窄(AAC)组、AAC+苯肾上腺素组和AAC+哌唑嗪组,每组7只。通过心肌胶原形态学测定左心室组织胶原容积分数(CVF)观察大鼠MF的变化,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左心室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TGF-β1、Smad3及CTGF表达,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测定左心室组织α-SMA表达。
      结果:(1)心肌胶原形态学显示:与对照组比,AAC组、AAC+苯肾上腺素组和AAC+哌唑嗪组的CVF均明显升高(P均<0.01);与AAC组比,AAC+苯肾上腺素组的CVF显著减少(P<0.01)。(2)免疫组化法显示:与对照组比,AAC组、AAC+苯肾上腺素组和AAC+哌唑嗪组的α-SMA、TGF-β1、Smad3及CTGF表达均上调(P均<0.01);与AAC组比, AAC+苯肾上腺素组的α-SMA、TGF-β1、Smad3及CTGF表达均降低(P均<0.01)。(3)Western blot法显示:与对照组比,AAC组、AAC+苯肾上腺素组和AAC+哌唑嗪组的α-SMA表达均上调(P均<0.05);与AAC组比,AAC+苯肾上腺素组的α-SMA表达降低(P<0.01)。
      结论:苯肾上腺素可以改善压力超负荷诱导的大鼠MF,该作用可能与抑制TGF-β1/Smads信号通路及下调CTGF有关。

  • 心肌细胞中微小核糖核酸 let-7c对肌营养素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

    作者:王玉瑶;王玉璇;翟翔;刘铭;解军

    目的:探讨心肌细胞中微小核糖核酸(miR)let-7c(miR-let-7c)对肌营养素基因表达是否具有调控作用以及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首先构建携带肌营养素基因3'非编码区(3'-UTR)片段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与miR-let-7c前体共转染Hela细胞,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检测荧光素酶活性以验证miR-let-7c与肌营养素基因的靶向调控关系。进而培养大鼠心肌细胞H9c2,Taqman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检测miR转染效果,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miR-let-7c及miR-let-7c抑制物转染心肌细胞后肌营养素蛋白表达,以及心肌肥厚相关信号通路分子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活性变化。
      结果:荧光素酶活性实验结果表明,与重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表达载体(pMIR-MTPN)+ miR前体阴性对照组相比,pMIR-MTPN+ miR-let-7c前体组荧光素酶活性显著降低[(59.30±9.90)% vs (98.10±15.10)%]。Western blot结果表明,miR-let-7c前体组与miR阴性对照组相比,肌营养素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0.28±0.05) vs (0.90±0.09)],此外,NF-κB蛋白水平显著降低[(0.25±0.06) vs (0.75±0.07)];相反,miR-let-7c抑制物组与抑制物阴性对照组相比,肌营养素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1.14±0.09) vs(0.44±0.09)],同时,NF-κB蛋白水平也显著升高[(1.09±0.05) vs(0.71±0.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miR-let-7c能够通过作用于3'UTR区域,抑制肌营养素基因表达,并影响心肌肥厚关键信号通路分子NF-κB的活性。

  • 血管损伤对新生内膜增生的影响

    作者:袁吉祥;张亮;魏述军

    目的:研究血管损伤对新生内膜增生及核转录因子κb (NF-κb)、组织因子(TF)、内皮素-1(ET-1)、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的影响。
      方法:对32只雄性新西兰大耳白兔进行穿刺股动脉,经导丝送入球囊,球囊扩张并拉伤腹主动脉建立血管损伤模型。损伤术后1 min经股动脉鞘管采血,4周后经心脏采血,处死兔子,分离损伤血管,进行固定、包埋,切片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碱性品红染色及NF-κb免疫组化染色后光镜下观察。切片经铅、铀染色后透射电镜下观察。使用计算机图像分析软件测量新生内膜厚度,分析确定血管壁损伤积分及NF-κb阳性细胞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TF、ET-1和MMP-3含量,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血管损伤积分与血清TF、ET-1、MMP-3含量及NF-κb阳性细胞率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血管损伤积分与新生内膜厚度之间的优拟合曲线是“S”形的三次曲线。NF-κb主要在新生内膜中表达,血管损伤积分与NF-κb阳性细胞百分率呈正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为0.916(P<0.05)。血管损伤积分与术后1 min TF,术后1 min及4周ET-1,术后1 min及4周MMP-3含量均呈正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925、0.957、0.947、0.914和0.940(P均<0.05)。
      结论:血管损伤可以通过激活NF-κb途径,促进ET-1和MMP-3表达,从而促使新生内膜不断增生,导致血管负性重构。TF是血管损伤后导致新生内膜增生的始动因子。内弹力膜是反映血管损伤的关键结构,是阻碍新生内膜增生的唯一屏障。

  • 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介入治疗的合理性及其治疗策略

    作者:窦克非;丰雷

    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CTO)供血区可能有大量存活心肌,同时近年来CTO介入成功率在部分医院已经高达90%,因此CTO开通具有相当的合理性。目前综合了前向逆向与前向再进入技术的综合策略显示了其高效、快速的特点,有望称为CTO主流治疗策略。

  • 欢迎关注《中国循环杂志》微信和微博

    作者:

    关键词:
  • 重要更正

    作者:

    关键词:
  • 2016版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科技论文统计结果:2015年《中国循环杂志》核心影响因子1.762

    作者:

    关键词:
  • 《中国循环杂志》2016年第31卷关键词索引

    作者:

    关键词:
  •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发病危险分层图

    作者:

    关键词:
  • 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狭窄的处理策略专家共识

    作者: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血管疾病高血压分会专家共识组

    1前言
      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来临,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狭窄的患病率也在逐步增长,成为导致心脑血管事件的重要因素,但目前无论冠状动脉还是颈动脉血管重建指南均无确切推荐如何处理冠状动脉狭窄与颈动脉狭窄共患问题[1-4]。因此,建立该共识是心血管临床工作提出的迫切要求,有助于推动临床研究,指导临床实践。

    关键词:
  • 阜外精神薪火相传六十年后再启航

    作者:胡盛寿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阜外医院)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家专门从事治疗胸、肺、心血管疾病的医院,她的成长恰恰是中国现代心血病学事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同时,她也是一扇窗,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心血管病学事业的成长和壮大。在阜外医院成立60周年之际,让我们以阜外医院为轴线,回顾中国现代心血管病学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
中国循环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z1
2012 01 02 03 04 05 06 z1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Z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