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循环杂志

中国循环

中国循环杂志

Chinese Circulation Journal 중국순환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 中国医学科学院
  • 影响因子: 2.8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0-3614
  • 国内刊号: 11-2212/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北京市北礼士路167号(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内)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循环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胡盛寿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颈动脉支架术对血流动力学的急性影响

    作者:熊洪亮;车武强;蒋雄京;邹玉宝;董徽;王鹏;刘加林

    目的:调查颈动脉支架术(CAS)对血流动力学的急性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09至2015-09期间连续170例CAS患者围术期资料,调查跨颈内动脉近端支架置入对血压、心率的急性影响,并随访1个月,观察其与围术期不良事件发生的关系.结果:(1)与术前相比,颈动脉支架置入后全天平均收缩压从126.6±15.1(93~175)mmHg(1mmHg=0.133kPa)下降为117.7±13.7(87~158)mmHg(P<0.01),全天平均舒张压从72.8±11.5(49~100)mmHg下降为67.3±10.3(48~90)mmHg(P<0.01);全天平均心率由66.3±6.8(49~84)次/min下降为62.6±7.2(49~88)次/min(P<0.01).(2)血流动力学不稳定(HI)发生率为51.8%(88/170),其中高血压、低血压和心动过缓的发生率分别为3.5%(6/170)、39.4%(67/170)和22.4%(38/170).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HI的发生与性别、高血压病史、双侧CAS及颈动脉分叉病变关系密切.HI发生后,通过静脉输注血管活性药物血压、心率均可恢复正常水平,其中6例(3.5%)用药时间超过24小时.(3)围术期共有8例(4.7%)患者出现不良事件,包括4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2例小卒中和2例大卒中(其中1例死亡).非HI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的比例为2.4%(2/82),HI患者为6.8%(6/88),两者相比,P值为0.32.HI患者中高血压、低血压、心动过缓及低血压合并心动过缓发生不良事件的比例分别为16.7%(1/6)、6.8%(3/44)、0%(0/15)和8.7%(2/23),与整体患者相比,P值分别为0.669、0.723、0.793和0.658.结论:CAS围术期HI患者发生比例较高,性别、高血压病史、双侧CAS和颈动脉分叉病变是其独立预测因素;及时合理地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对于预防或者减少HI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意义重大.

  • 住院心房颤动患者血管性认知障碍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许广莉;高秉仁;林欣;王琼英;吴强;孙守刚;姜程;白锋

    目的:探讨住院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的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兰州大学第二医院住院的房颤患者303例,根据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分为无VCI组216例,VCI组87例.评估住院房颤患者VCI的发生率,并对VCI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与无VCI组比较,VCI组年龄较大,CHA2DS2-VASC评分≥2分、持续/永久性房颤、合并糖尿病及心力衰竭的比例、收缩压、平均动脉压、脉压,左心房前后径及血肌酐较高,男性比例及左心室舒张末内径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01).住院房颤患者VCI发生率为40.3%,随着年龄的增大、CHA2DS2-VASC评分的增高,VCI发生率增加,女性VCI发生率高于男性,持续及永久性房颤患者VCI发生率高于阵发性房颤患者(P<0.05或P<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0.1135,95%CI:-0.1708~-0.0562,P=0.0001)、女性(OR=-1.2528,95%CI:-2.2056~-0.3000,P=0.0105)、文化水平(小学OR=3.2193,95%CI:1.8446~4.5940,P<0.0001;初中及以上OR=5.9104,95%CI:4.6055~7.2154,P<0.0001)、心力衰竭(OR=-1.9357,95%CI:-3.5522~-0.3192,P=0.0196)、脑卒中(OR=-1.6349,95%CI:-2.7517~-0.5181,P=0.0044)及左心房前后径(OR=-0.1252,95%CI:-0.1962~-0.0541,P=0.0006)与住院房颤患者VCI发生相关.结论:住院房颤患者VCI发生率高,高龄、女性、较低文化水平、心力衰竭、脑卒中及左心房前后径扩大是房颤患者发生VCI的相关危险因素.

  • 中国成人心血管外科注册登记数据库的构建

    作者:顾大川;郑哲;赵韡;张恒;饶辰飞;袁靖;高华炜;张士举;侯剑峰;赵艳;张颖;李卫;王杨

    目的:介绍中国成人心血管外科注册登记数据库构建思路和功能,供国内类似数据库参考.方法:通过参考同类数据库,并结合我国心血管外科注册登记现状、硬件条件和国际数据交流的需求,进行变量筛选、元数据创建及数据库逻辑构建等工作.终构建基于网页的能够进行跨数据库交换并具备多种功能的心血管外科信息交流平台.结果:数据库包含患者基本信息、危险因素、医疗活动及终点事件等超过300个不同种类的变量,参照临床数据交换标准协会数据标准,可进行跨领域数据对接;收录受试者围术期所有重要信息,同时具有自动逻辑核查、研究进度自动统计、研究数据导出和电子病历数据导入功能.结论:中国成人心血管外科注册登记数据库是一个符合我国心血管外科发展现状,具有中国成人心血管外科特征,同时兼顾国际对接和交流的数据研究服务平台,将在医疗质量改善以及临床科研中起到重要作用.

  • 动脉穿刺路径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现状及对预后的影响:单中心10557例患者经验

    作者:许连军;宋莹;许晶晶;高展;唐晓芳;王欢欢;刘如;蒋萍;姜琳;高立建;张茵;宋雷;赵雪燕;陈珏;高润霖;乔树宾;杨跃进;徐波;袁晋青

    目的:通过对单中心大样本经皮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治疗(PCI)患者2年随访结果的分析,探讨经股动脉路径患者的临床特点,比较股动脉路径、桡动脉路径的安全性和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在2013年阜外医院10557例经股动脉路径和桡动脉路径穿刺的PCI患者中,比较桡动脉路径组(n=9745)和股动脉路径组(n=812)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不同动脉路径对预后的影响.结果:经桡动脉路径患者9745例(90.9%);经股动脉路径患者812例(7.6%),股动脉路径组患者中,高龄、女性、糖尿病、陈旧性心肌梗死、PCI史、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史患者比例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股动脉路径组患者冠脉左主干病变、左主干或三支病变更多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女性、年龄、陈旧性心肌梗死、PCI史、CABG史,左主干病变均是选择股动脉路径的预测因素.倾向性评分匹配后,股动脉路径组住院期间死亡率较桡动脉路径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年随访Kaplan-Meier生存分析所有终点事件均没有显著性差异.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股动脉路径是出血学术研究联合会(BARC)分级2型以上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HR=2.210,P=0.013),不是主要心脏终点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女性,高龄,陈旧性心肌梗死,PCI史,CABG史,左主干病变均是股动脉路径的预测因素;(2)经股动脉路径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率较桡动脉路径患者高;(3)股动脉路径是BARC分级2型以上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但对PCI治疗患者的长期预后无明显影响.

  • 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用于中国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疗效与安全性比较的Meta分析

    作者:殷蕾;李芳;陈立章

    目的:系统评价中国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应用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CBM、PubMed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搜集有关中国ACS患者行PCI术后应用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RCT),采用R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31个RCT共434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氯吡格雷组相比,替格瑞洛组在随访期间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RR=0.37;95%CI(0.31~0.45);P<0.05]、心肌梗死[RR=0.37;95%CI(0.23~0.57);P<0.05]、支架内血栓形成[RR=0.28;95%CI(0.16~0.49);P<0.05]和脑卒中的发生率[RR=0.44;95%CI(0.23~0.81);P<0.05]均显著降低,但出血[RR=1.47;95%CI(1.19~1.81);P<0.05]和呼吸困难发生率[RR=2.05;95%CI(1.47~2.84);P<0.05]较氯吡格雷组高.结论:中国ACS患者行PCI术后,应用替格瑞洛可降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心肌梗死、支架内血栓形成和卒中的发生率,但须警惕出血及呼吸困难事件的发生.

  • 中国内地35年原发性恶性心包间皮瘤临床、影像、病理与预后汇总分析

    作者:孔令云;王晶锐;孙兰兰;朱维维;吕秀章

    目的:探讨原发性恶性心包间皮瘤(PPM)的临床特点及转归.方法:检索中文数据库收集1981~2015年中国内地报道的PPM病例,收集患者的临床、影像、病理及诊断和治疗信息,探讨可能影响患者预后的指标.结果:共检索到186例患者,男性122例(65.6%),年龄2~79(40.9±14.5)岁.在有记录的患者中,常见的症状是呼吸困难(108/166,65.1%),17例(10.2%)患者并发缩窄性心包炎,48例(28.9%)合并心脏填塞.65例误诊病例中,40例(61.5%)误诊为结核性心包炎.94例死亡病例中,30例(31.9%)为住院期间死亡,对86例出院患者中位随访6个月,64例(74.4%)患者死亡.以出院后死亡为终点事件,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未发现对病死率有预测价值的临床、影像或病理学指标.结论:PPM是一种高度侵袭性心包原发恶性肿瘤,主要累及中壮年男性.病理学结合免疫组化分析有助于确定诊断.该病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个体化、综合治疗有可能改善预后.

    关键词: 间皮瘤 心包 预后
  • 老年人高血压患者合并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探讨

    作者:徐加加;林仲秋;董凤英;冯国飞;段跃兴;孙宁宁;全馨雪;谢志泉

    目的:探讨老年人高血压患者合并体位性低血压(orthostatic hypotension,OH)的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长期居住广州的军队离退休老年人进行健康普查,选取65岁以上的高血压患者532例,分为单纯高血压(高血压组,n=414),高血压合并OH(H+OH组,n=118),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65~79岁、≥80岁)、血压等级(高血压1~3级)、合并疾病等情况,应用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高血压合并OH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高血压合并OH的发生率为22.2%(118例/532例).H+OH组中65~79岁、≥80岁者所占比例分别为6.7%、23.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1级、高血压2级和高血压3级患者OH的发生率分别为12.6%、23.3% 和25.2%,三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卧位收缩压、立位即刻血压、卧位心率、立位2 min心率、慢性心功能不全为高血压合并OH发病影响因素(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随年龄增加OH发病率增高,高血压合并OH与年龄、高血压病情严重程度、慢性心功能不全等因素相关.

  • 血浆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水平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作者:牛镜磊;彭瑜;白明;高鑫宇;马红利;潘晨亮;蒋英志;张钲

    目的:探讨血浆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suPAR)水平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心脏中心2015-03至2016-09因胸痛住院321例患者的基本资料,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组228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对照组93例,ELISA法检测血浆suPAR、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多因素校正后,ACS组的血浆suPA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OR=0.104,95%CI:0.048~0.223,P<0.01],在ACS组中随着Gensini积分增高,血浆suPAR水平逐渐升高;根据ROC曲线获得suPAR预测ACS对应界值:1.8μg/L,敏感性0.732,特异性0.710,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提示吸烟、Gensini积分、血尿酸是影响血浆suPAR水平主要因素.结论:升高的血浆suPAR水平与ACS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相关,这种关系优于传统炎症标记物hs-CRP,有可能成为预测ACS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危险分层的新的生物标记物.

  • ABO血型与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焦鸿飞;梁建成;李全;杨帮国;玉献鹏;张晓玲;张佳运;孙学枝;王欢乐;徐超

    目的:探讨中国人群中ABO血型与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安贞医院2013-01至2014-12收治入院的1039例NSTEMI患者(病例组)和经冠状动脉(冠脉)造影证实冠脉正常的1039例患者(对照组)的ABO血型的临床资料.观察记录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既往病史及ABO血型等.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A血型287例(27.6%)和259例(24.9%),B血型345例(33.3%)和356例(34.3%),AB血型102例(9.8%)和114例(11.0%),O血型305例(29.4%)和310例(29.8%),两组ABO血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按A血型与非A血型、B血型与非B血型、AB血型与非AB血型和O血型与非O血型分析,在两组间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在调整年龄、性别、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脑血管疾病和吸烟等心肌梗死危险因素后,模型显示A、B及AB血型者罹患NSTEMI的风险与O血型者相似;A、B、AB及O血型与NSTEMI的发生均没有相关性.结论:ABO血型与NSTEMI的发生无关.

  • β 受体阻滞剂对不同基础心率的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分析

    作者:赵文香;林金秀

    目的:探讨 β 受体阻滞剂对不同基础心率下的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方法:未使用 β 受体阻滞剂的高血压患者191例,根据不同的基础心率分成3组,其中A组:70~79次/min(n=58);B组:80~89次/min(n=90);C组:≥90次/min(n=43).所有患者予美托洛尔缓释片每日47.5 mg口服,2周后未达目标心率者每日增加23.75 mg,即71.25 mg,4周后仍未达目标心率,剂量加倍,即95 mg,总疗程8周.2周随访一次,测量血压及心率.结果:62% 的高血压患者基础心率>80次/min,36% 的患者基础心率>85次/min,20% 的患者基础心率>90次/min.所有患者的美托洛尔缓释片平均每日剂量为(59.7±17.0)mg.3组患者治疗后心率均明显下降(P均<0.05),下降幅度依次为C组(29.3±7.8)次/min、B组(18.7±4.9)次/min、A组(11.0±4.0)次/min(P<0.01);基础心率每增加10次/min,心率降低幅度约增加7.9%.3组患者间治疗前后血压的下降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每日口服47.5 mg、71.25 mg及95 mg美托洛尔缓释片的患者心率平均降幅依次为(17.6±8.1)次/min、(19.5±8.7)次/min和(22.5±9.2)次/min;美托洛尔缓释片每日剂量增至71.25 mg和95 mg,平均心率降幅分别增加10.8% 和27.8%.研究期间仅1例患者出现窦性心动过缓,1例出现头晕,减量或停药后均好转.结论:本研究62%的高血压患者基础心率>80次/min;患者基础心率越快,美托洛尔缓释片降低心率的幅度越大.高血压患者每日口服47.5~95 mg美托洛尔缓释片安全、有效.

  •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的并发症

    作者:赵振燕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implantation,TAVI)已成为高危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患者的有效治疗手段之一,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就TAVI的术中、术后的并发症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通过本文研究发现,术前严格筛选患者、充分的影像学评估至关重要,是避免TAVI严重并发症的必要条件.

  • 胱天蛋白酶募集域蛋白家族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曹一得;李良鹏

    近年来关于胱天蛋白酶募集域蛋白(caspase recruitment domain protein,CARD)的研究较多,主要发现其与免疫、炎症及细胞凋亡的调节有关.有研究表明,CARD家族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参与了心肌肥厚、心肌纤维化和心肌梗死等的病理、生理过程.压力超负荷、缺血缺氧、交感神经激活等各种刺激因素均可显著影响CARD家族成员活性,进而通过调控核转录因子 κB、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等多种信号通路的表达影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深入探讨CARD家族成员的调控机制,有望为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线索.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本文就CARD家族成员在心血管系统生理、病理过程中的作用予以综述.

  • 转化生长因子-β 信号通路在主动脉瘤性疾病进程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培德

    主动脉瘤性疾病发病隐匿,死亡率高,对人类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有效的早期干预是改善患者预后的主要手段.近年来研究发现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信号通路可通过调节血管平滑肌细胞及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及降解过程在不同原因诱导的主动脉瘤性疾病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且应用药物干预调节TGF-β 信号通路的活性延缓了主动脉瘤性疾病的发展,本文将综述TGF-β 信号通路在主动脉瘤性疾病发病过程中的调节作用,阐述TGF-β 信号通路调节主动脉瘤性疾病发病的相关作用机制.

  • 以冠状动脉痉挛为首发表现的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一例

    作者:黄琳;游志刚;程晓曙;吴延庆;姜醒华;雷光涛;黄敏

    1 临床资料男性患者,41 岁,因"突发胸痛 4 h",于 2016-09-20 入我院急诊科.入院前 4 h 无诱因突发胸骨后压榨样疼痛,向后背放射,伴恶心、大汗、面色苍白,持续不能缓解.入院 查 体:体 温 36.5 ℃, 呼 吸 18 次 /min, 血 压 90/50 mmHg (1mmHg=0.133 kPa),脉搏 61 次 /min, 双侧桡、股、足背动脉搏动对称,双肺呼吸音清,未及啰音,心界不大,心率 61次 /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杂音未及.有高血压病史 4 年,高血压 170/130 mmHg,常规治疗,血压控制理想,否认烟酒等不良嗜好.急诊心电图 : 窦性心律,I 、aVL、V2~6 导联ST 段抬高 0.3~0.5 mV, II、III、aVF 导联 ST 段压低 0.05~0.2 mV;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0.3 ng/ml;肌钙蛋白 I < 0.1 ng/ml;肌红蛋白 2.36 ng/ml;拟诊"急性 ST 段抬高型广泛前壁、高侧壁心肌梗死".行冠状动脉(冠脉)造影(CAG):左主干、右冠状动脉无异常;前降支、回旋支开口至中段弥漫性狭窄,重狭窄 80%,TIMI 血流 3 级.患者术中胸痛缓解,生命体征平稳,考虑冠脉再通,择期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电图 : 窦性心律,V4~6 导联 T 波低平;D- 二聚体 14.1μg/ml;肌钙蛋白 T 7.11 ng/ml;CK-MB 36.73 U/L;彩色超声心动图:左心室前壁及侧壁动度减低.

    关键词:
  • 不同血氧饱和度影响主肺动脉压力变化的离体血管模型研究

    作者:温彬;刘垚;孟健;李勇男;唐跃;潘湘斌

    目的:建立不同血氧饱和度影响主肺动脉压力变化的离体模型,为进一步探索肺动脉高压机制提供研究平台.方法:取新西兰大耳白兔20只,随机选取5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余15只分离肺动脉后将血管置于培养液中,并接入体外循环系统;以新鲜肝素化兔血灌流培养48 h,灌注压力维持40 mmHg(1 mmHg=0.133 kPa);期间通过调节膜肺给氧量控制血氧饱和度,建立3个模型组(n=5):高饱和度组(90%~100%)、中饱和度组(65%~75%)、低饱和度组(40%~50%).转流结束后获取离体血管和正常对照组兔肺血管行病理形态分析、肺动脉组织IPP6.0定量分析以及匀浆一氧化氮含量分析比较.结果:3个模型组转机时间均达到48 h,压力稳定控制在40 mmHg,血氧饱和度由高到低分别为(97.94±1.01)%、(72.14±12.85)%、(43.83±8.71)%(P<0.05).病理分析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兔肺动脉相比,3个模型组离体培养的肺动脉管壁均明显增厚;随着血氧饱和度降低,3个模型组离体培养的肺动脉弹力纤维逐渐增多、增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实验建立了不同血氧饱和度影响主肺动脉压力变化的离体血管模型.

  • MiR-155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小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换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作者:张紫微;杨丽霞;吕晋琳;王先梅;杨智华;陆霓虹

    目的:观察miR-155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小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表型转换的影响并研究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原代培养小鼠VSMC,用不同浓度、时间AngⅡ作用于VSMC,然后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不同处理组miR-155表达的变化情况.用qRT-PCR检测过表达及抑制表达miR-155后空白对照组、miR-155 mimics组、mimics阴性对照组、miR-155 inhibitors组、inhibitors阴性对照组的miR-155水平变化情况,检测转染效率.用免疫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过表达及抑制表达miR-155后空白对照组、AngⅡ组、miR-155 mimics组、AngⅡ+miR-155 mimics组、miR-155 inhibitors组、AngⅡ+miR-155 inhibitors组对AngⅡ激活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通路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转染miR-155、使用雷帕霉素、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抑制剂(U0126)后空白对照、AngⅡ组、miR-155 mimics组、AngⅡ+miR-155 mimics组、AngⅡ+U0126组、AngⅡ+雷帕霉组AngⅡ促进VSMC表型转换的影响,检测两个收缩表型蛋白标志物即平滑肌22α(SM22α)与 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ctin),及一个合成表型蛋白标志物骨桥蛋白(OPN).结果:与作用0 h或0 mol/L AngⅡ相比,AngⅡ作用于VSMC后AngⅡ以浓度、时间依赖方式降低miR-155的表达.转染miR-155后可显著减少基础及AngⅡ促进mTOR与ERK1/2通路激活作用,而转染miR-155抑制剂可进一步增加基础及AngⅡ促进mTOR与ERK1/2通路激活作用.雷帕霉素、U0126及转染miR-155均可抑制AngⅡ减少收缩表型蛋白标志物SM22α 与 α-SM-actin的表达,同时抑制AngⅡ促进合成表型蛋白标志物OPN的表达.结论:AngⅡ通过抑制miR-155表达促进mTOR与ERK1/2激活促进VSMC表型转换.

  • 组织蛋白酶S对小鼠主动脉环微管腔形成的影响

    作者:白莉艳;类延娜;成宪武;李香

    目的:探讨组织蛋白酶S(CatS)对小鼠主动脉环微管腔形成的影响.方法:分别在C57BL6野生型雄性小鼠(CatS+/+组)和CatS基因敲除雄性小鼠(CatS-/-组)建立下肢缺血模型,每组8只,分别测定术前、术后即刻、1天、4天、7天、14天、21天血流进行比较分析.再将CatS+/+组小鼠,分为正常对照亚组、选择性CatS抑制剂(LHVS)亚组、非选择性CatS抑制剂(E64d)亚组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抑制剂(GM6001)亚组,每组2只,观察小鼠主动脉环微管腔形成情况.用免疫荧光法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CD31标记微管腔形成情况.结果:(1)CatS-/-组小鼠明显抑制下肢血流的恢复.用激光多普勒超声血流仪检测下肢血流,缺血与非缺血下肢血流比值统计结果显示:CatS-/-组小鼠术后第7、14、21天缺血下肢血流恢复均明显慢于CatS+/+组(P均<0.05).(2)CatS-/-组小鼠的主动脉环中生长出来的微管腔与CatS+/+组小鼠比较明显减少,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0.001).(3)LHVS、E64d以及GM6001亚组分别与正常对照亚组比较,均明显抑制主动脉环微管腔的形成,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4)主动脉环培养形成的微管腔由内皮细胞组成.结论:CatS在缺血性血管再生中发挥有益的作用,不但增加了主动脉环微管腔形成的数量,并且促进了缺血下肢的血流恢复.这些结果为寻找下肢缺血性血管再生提供了理论依据.

  • 基于基因-环境机制的盐敏感性高血压新认识

    作者:牟建军

    原发性高血压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复杂疾病,盐是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人群内个体血压对盐负荷或限盐呈现不同的反应,存在盐敏感性现象 [1-4].盐敏感性是连接盐与高血压的遗传基础,是原发性高血压的一种中间遗传表型.

    关键词:
  • 迎接挑战,优化老年高血压的管理

    作者:党爱民;吕纳强

    高血压是重要的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患病率随年龄增高,是老年人群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60 岁及以上人口占 13.26%,比 2000 年人口普查上升 2.93 个百分点,其中 65 岁及以上人口占 8.87%.近年来,尽管我国高血压防治状况有所改善,但相对于不断增长的患病率及庞大的高血压人群仍难言乐观 [1].新近公布的我国"十二五"50 万人高血压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 23.0%[2];其中 65 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 57.2%,知晓率 58.2%,治疗率52.6%,控制率 17.9%.老年高血压防控面临着严峻形势,是我国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关键词:
  • 糖类抗原125水平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新发心房颤动的预测价值

    作者:王文苑;杜荣增

    目的:探索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是否能够预测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心房颤动(房颤)的发生.方法:入选2012-01至2016-01期间共200例既往和目前均无房颤的慢性心衰住院患者,经住院治疗病情稳定后检测其血清CA-125水平,并定期随访,观察房颤的发生情况,评估基线血清CA-125水平与新发房颤之间的关系.结果:8例患者在首次随访期(半年)内死亡,14例失访,故共178例患者完成至少一次随访.这些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20.1±9.9)个月(6~54个月),其中40例(22%)患者出现新发房颤.与保持窦性心律的患者比较,新发房颤患者基线CA-125水平更高[108(44~228)U/ml vs 49(21~118)U/ml,P<0.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预测新发房颤的血清CA-125佳截点为>72.58 U/ml.单因素分析发现,血清CA-125水平>72.58 U/ml、左心房内径增加、右心室扩大、肺动脉收缩压高、左心室射血分数低以及中到重度的二尖瓣反流对新发房颤有预测价值.校正单因素分析中有意义的变量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血清CA-125水平>72.58 U/ml(风险比=2.709,95% 可信区间:1.308~6.876,P=0.008)和中到重度的二尖瓣反流(风险比=2.301,95% 可信区间:1.204~5.334,P=0.01)是新发房颤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血清CA-125水平与慢性心衰患者新发房颤相关;血清CA-125水平升高的慢性心衰患者更容易发生房颤.

  • 伊伐布雷定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Meta分析

    作者:罗颖;胡鹏飞;俞炜炜;黄抒伟

    目的:系统评价伊伐布雷定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n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检索日期从建库至2016-10.纳入伊伐布雷定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随机对照研究,并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终纳入12篇文献,均为英文文献,实验组807例,对照组800例.Meta分析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左心室射血分数较高(MD=2.68,95%CI:1.85~3.50,P<0.00001),左心室舒张末容积(MD=-5.78,95%CI:-9.79~-1.76,P=0.005)和左心室收缩末容积降低(MD=-8.91,95%CI:-11.23~-6.59,P<0.00001);实验组收缩压(MD=6.02,95%CI:-0.80~12.84,P=0.08)和舒张压(MD=3.64,95%CI:-0.48~7.77,P=0.08)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MD=-109.22,95%CI:-126.42~-92.01,P<0.00001).结论:伊伐布雷定能改善慢性心力衰竭室重构,但对血压无明显影响.其长期疗效和安全性仍需高质量的随机对照研究及循证医学的证实.

  • 内科医生对心力衰竭指南知识的掌握情况调查

    作者:甘天翊;刘妮妮;张宇辉;吕蓉;赵雪梅;黄宇晖;张健

    目的:我国内科医生对心力衰竭诊断、治疗知识的掌握程度.方法:依据《2014年中国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编写问卷,问题形式包括15道不定项选择题和10道填空题.向参加中国心力衰竭注册登记研究的88家医院的内科医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以正确率和分值表示医生对各个知识点的掌握程度.结果:共2146名医生完成了调查问卷,平均年龄为(35.6±7.6)岁,其中女性56.2%,男性43.8%.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分别占28.2%、43.6%、20.3%、7.9%.心血管专科医师、普通内科医师和全科医师分别占62.1%、28.8% 和9.1%.社区医院、二级医院、三级医院的医生分别占5.4%、26.5%、68.2%.15道选择题的平均正确率仅为32.6%.关于抗心力衰竭药物目标剂量的10个填空题的平均正确率为42.5%.职称级别较高的医生对心力衰竭指南的掌握程度明显优于职称相对较低者(P<0.001).不同级别医院医师对心力衰竭指南的遵从和掌握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执业范围医生对心力衰竭防治知识的掌握程度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我国内科医生对心力衰竭诊断治疗知识的掌握程度欠佳,需进一步加强心力衰竭知识的系统学习.

  • 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长期预后的性别差异

    作者:闫妍;于彤彤;孙兆青;孙志军

    目的:探讨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长期预后的性别差异.方法:连续入选925例慢性心功能不全住院患者,其中女性460例(49.7%),平均随访3.4年,以全因死亡为终点,通过Cox回归分析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长期预后的性别差异.结果:随访期间,整体全因死亡率27.9%,女性死亡率25.2%,男性死亡率3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男性患者的长期死亡风险要比女性患者高(HR=1.309,95%CI:1.002~1.708;P=0.048).亚组分析显示,在年龄≥65岁亚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45% 亚组、心功能Ⅲ、Ⅳ级亚组,女性的长期预后要显著好于男性.结论:女性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长期预后要显著好于男性;而且年龄≥65岁、LVEF<45%、心功能Ⅲ、Ⅳ级的女性患者的预后较好.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认知情绪调节、生活质量与焦虑抑郁的研究

    作者:陈黎明;刘晶;张婧;吴建桐

    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焦虑、抑郁的发生率,及其与生活质量、认知情绪调节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健康调查简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认知情绪调节问卷对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0例住院慢性心衰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慢性心衰患者焦虑发生率71.0%,抑郁发生率64.5%.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认知情绪调节中的理性分析、责难自己,生活质量中的生理职能、总体健康、情感职能是慢性心衰患者焦虑的影响因素;NYHA心功能分级,认知情绪调节中的理性分析、灾难化、积极重新关注,生活质量中总体健康、社会职能、生理职能是慢性心衰患者抑郁的影响因素.结论:慢性心衰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较高,心功能分级、生活质量及认知情绪调节是该类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 心力衰竭 焦虑 抑郁
  • 观察性临床研究主要设计类型的理解与选择

    作者:李希

    尽管随机对照试验是临床研究中公认的佳方案,但在学术期刊中,超过七成的论著都是来自于观察性临床研究.在流行病学家眼里,观察性临床研究的设计无外乎横断面研究(cross-sectional study)、队列研究(cohort study)和病例对照研究(case control study)的"老三样".然而对于临床医生来说,不同类型观察性研究的定义、优势和局限性,及其核心环节却比较陌生.很多临床研究者常常等到文章准备投稿,甚至接到修稿意见时,才第一次认真考虑自己的研究应该属于哪种设计类型.此外在临床环境中,患者资源多样、诊疗过程复杂,加之研究新方法层出不穷,使得一些概念从传统方法学角度看来也比较模糊.

    关键词:
中国循环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z1
2012 01 02 03 04 05 06 z1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Z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