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循环杂志

中国循环

中国循环杂志

Chinese Circulation Journal 중국순환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 中国医学科学院
  • 影响因子: 2.8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0-3614
  • 国内刊号: 11-2212/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北京市北礼士路167号(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内)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循环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胡盛寿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左心房去神经化导管消融治疗对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

    作者:郑黎晖;孙巍;刘尚雨;梁二鹏;杜忠鹏;胡锋;吴灵敏;姚焰

    目的:探讨左心房去神经化导管消融治疗对血管迷走性晕厥(VVS)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我科症状严重、倾斜试验阳性并接受左心房自主神经节(GP)消融治疗的VVS患者42例.术前及术后1年内定期复查动态心电图,分析患者的心率减速力(DC)及心率变异性变化.根据1年随访期间患者有无再发晕厥,分为未复发晕厥组和复发晕厥组.并以9例症状严重、倾斜试验阳性但未行导管消融治疗的VVS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消融术后1年随访期间,6例(14.3%)患者仍有晕厥发作.复发晕厥组、未复发晕厥组及对照组患者的基线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8±2.7)ms vs(9.8±3.7)ms vs(8.2±3.5)ms,P>0.05].未复发晕厥组患者在术后1天的DC值迅速降低(P<0.05),在术后1、3、6及12个月随访期间DC值呈现缓慢增加趋势(P>0.05),但始终低于基线DC值(P<0.05);平均慢心率和窦性QRS波的总体标准差及其差值的均方根在术后1天较之于术前(基线)均有所变化(P均<0.05),这一效果也持续至术后12个月(P均<0.05).随访期间,复发晕厥组和对照组患者DC值和心率变异性与基线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左心房去神经化导管消融治疗能通过降低迷走神经张力预防血管迷走性晕厥的复发.

  • 锁骨下动脉狭窄的病因和解剖特征:阜外医院18年1793例患者分析

    作者:车武强;蒋雄京;董徽;邹玉宝;熊洪亮;陈阳;杨跃进;高润霖

    目的:探索锁骨下动脉狭窄(SS)的病因分布和解剖特征,为SS的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连续入组1999-03至2017-06间阜外医院外周血管病房1793例诊断为SS的住院患者,平均年龄为(58.7±13.9)岁,男性1166例(65.0%).收集其基线、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793例SS患者中,动脉粥样硬化(AS)为常见病因(1543/1793,86.1%),其次为多发性大动脉炎(TA,232/1793,12.9%),其他病因少见(18/1793,1.0%).>40岁和≤40岁的SS患者中,主要病因不同,前者为AS(1529/1594,95.9%),而后者为TA(180/199,90.5%).且随增龄,AS所致的SS占比逐渐升高(P<0.001).就不同性别而言,男性SS患者病因多见AS(1120/1543,72.6%),女性多见TA(197/232,84.9%).AS和TA受累位置不同,病因为AS的患者中,单纯左侧、右侧及双侧同时受累比例分别为65.4%、21.9%和12.7%(左:右=3:1);而病因为TA的患者,该比例分别为52.2%、13.4%和34.5%(左:右=4:1).病因为TA的患者SS闭塞病变的发生率显著高于病因为AS的患者(58.0%vs 19.0%),而且无论是单纯左侧(33.2%vs 17.9%)、单纯右侧(15.5%vs 2.5%)还是双侧闭塞(14.7%vs 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解剖特征方面,AS所致病变一般位于锁骨下动脉的近段(97.4%;其中近段病变为77.1%,近中段病变20.2%,全程病变0.1%);而TA所致病变常位于锁骨下动脉的中段(88.5%;其中近中段病变29.5%,中远段病变31.4%,单纯中段病变为5.4%,全程病变22.1%).结论:AS和TA是阜外医院18年来收治的SS住院患者主要的两种病因,其中年龄和性别对SS的病因分布有很大影响.整体上AS的比例随着增龄而逐渐升高.与病因为AS的患者相比,病因为TA的患者中段病变、闭塞病变以及双侧病变均更为常见.

  • 256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测定的心外膜脂肪体积与心房颤动的相关性

    作者:寇晨光;李彩英;贾芳莹;卓利勇;袁迎芳;田伟伟

    目的:探讨256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测定的心外膜脂肪组织体积(EATV)与心房颤动(房颤)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09至2017-09我院收治的房颤患者66例作为房颤组,其中阵发性房颤患者42例,持续性房颤患者24例;同期入选70例窦性心律者作为窦性心律组.136例患者均行256层螺旋CT心脏成像,测量所有患者的EATV、房颤组患者的心周脂肪组织体积(PATV).进一步对阵发性房颤患者与持续性房颤患者的EATV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房颤组患者的EATV大于窦性心率组[(138.94±37.93)ml vs(93.55±34.79)ml,P<0.001].持续性房颤患者的EATV[(142.20±40.86)ml vs(137.07±36.53)ml]、PATV[(230.67±60.83)ml vs(223.56±60.62)ml]均高于阵发性房颤患者,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房颤患者的EATV与PATV呈显著正相关(r=0.953,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EATV是房颤发生的独立相关危险因素(OR=1.143,95%CI:1.027~1.158),P=0.000).结论:采用256层螺旋CT可以客观定量测量EATV,EATV与PATV显著相关,EATV的增加与房颤的发生密切相关,但不同类型房颤患者之间的EATV差异不显著.

  • 双腔起搏器植入术后心房颤动发生率及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刘倩;刘亚宁;赵彦蕾;谢瑞芹

    目的:分析双腔起搏器植入术后新检出心房颤动(房颤)的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选择2014-03至2017-10期间于我科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病窦)和(或)高度房室阻滞首次植入双腔起搏器的无房颤病史患者85例,其中病窦患者36例,高度房室阻滞患者41例,病窦合并高度房室阻滞患者8例.术后平均随访(386.73±285.73)d,观察患者房颤的发生情况,分别比较起搏器基本工作模式[包括心房感知-心室感知(AS-VS)模式、心房感知-心室起搏(AS-VP)模式、心房起搏-心室感知(AP-VS)模式、心房起搏-心室起搏(AP-VP)模式]、心房起搏比例(AP%)、心室起搏比例(VP%)、超声心动图结果以及患者基本情况对房颤发生的影响.结果:双腔起搏器植入术后房颤发生率为22.35%.房颤与性别、AP-VP模式、左心房内径、左心室内径有关(P均<0.05),与年龄、基础疾病、起搏器植入指征、肝肾功能损伤、AS-VS模式、AS-VP模式、AP-VS模式、AP%、VP%、左心室射血分数无关(P均>0.05).房颤与左心房内径呈线性相关,左心房内径每增加1 mm,房颤发生的风险增加1.3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VP模式(OR=1.042,95%CI:1.006~1.078,P=0.021)、左心房内径(OR=1.359,95%CI:1.124~1.644,P=0.002)以及服用钙拮抗剂(OR=0.073,95%CI:0.012~0.458,P=0.005)是起搏器植入术后发生房颤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双腔起搏器植入术后房颤发生率较高,AP-VP模式、左心房增大以及服用钙拮抗剂与双腔起搏器植入术后发生房颤独立相关.

  • 肥厚型心肌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血栓栓塞风险临床研究

    作者:闫丽荣;樊朝美;安硕研;杭霏;王莉;张宇辉;张健

    目的:分析中国人群肥厚型心肌病(HCM)合并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血栓栓塞风险和心血管死亡风险,并进一步验证欧洲研究提出的"肥厚型心肌病血栓栓塞风险预测模型(HCM Risk-CVA)"在中国人群的适用性.方法:连续纳入2005-01至2015-06期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就诊的HCM合并房颤患者356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点、血栓栓塞事件及心血管死亡事件.结果:331例(93.0%)患者完成随访.平均随访(5.0±2.6)年,271例(81.9%)患者未接受抗凝治疗,其中39例(14.4%)患者发生了血栓栓塞事件,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为2.5%/年;60例(18.1%)患者接受了抗凝治疗,均无血栓栓塞事件发生,抗凝治疗患者的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未接受抗凝治疗患者(P<0.01).33例(10.0%)患者在随访期间发生了心血管死亡,心血管死亡率为1.9%/年.根据HCM Risk-CVA模型计算结果,将271例未接受抗凝治疗的患者分为血栓栓塞低-中危组(n=192)和血栓栓塞高危组(n=79);高危组血栓栓塞事件年发生率显著高于低-中危组(5.2%/年vs 1.6%/年,P<0.01).HCM Risk-CVA模型评估血栓栓塞风险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65(95%CI:0.54~0.76,P<0.01).结论:HCM合并房颤患者的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及心血管死亡率均较高.本研究人群中,HCM Risk-CVA模型可识别出血栓栓塞高危患者,对HCM合并房颤患者发生血栓栓塞风险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 血管迷走性晕厥合并频发室性早搏患者的自主神经调控与射频导管消融治疗

    作者:孙巍;郑黎晖;乔宇;侯炳波;吴灵敏;郭金锐;姚焰

    目的:探讨血管迷走性晕厥合并频发室性早搏(室早)患者自主神经调控对室早发生的影响,并评估射频导管消融治疗此类室早的临床价值.方法:连续入选血管迷走性晕厥合并频发室早的患者20例.基线时采集24 h动态心电图数据,行心率减速力检测和室早分析,以心率减速力定量评估心脏迷走神经张力,分析室早负荷同心率减速力、平均心率和心率变异性指标的相关性.根据每小时室早负荷同心率减速力的相关性,将患者分为减速力相关室早组(D-PVC组,n=14)和减速力无关室早组(I-PVC组,n=6).20例患者均接受左心房自主神经节丛(GP)消融,其中16例同时行室早消融,术后再次评估室早负荷及心率减速力.结果:D-PVC组患者室早负荷同心率减速力呈正相关(P<0.05),同平均心率呈负相关(P<0.05),而I-PVC组患者室早负荷同心率减速力、平均心率及心率变异性指标均不相关(P均>0.05).20例患者标测并消融了39个呈阳性反应的GP,平均每例患者(1.9±0.9)个阳性GP.4例患者术中无室早,故未行室早的标测和消融治疗,其余16例患者经电生理检查证实室早均起源于流出道,其中15例为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源,1例为左冠窦起源.射频导管消融治疗室早的即刻成功率为100%,平均随访(8.6±4.5)个月,晕厥复发1例,室早复发1例,未出现介入治疗相关并发症.术后1个月随访结果显示,所有患者的心率减速力指标较术前显著减低(P<0.001),仅接受左心房GP消融且术后未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4例患者室早负荷同基线相比显著降低(P=0.040).结论:自主神经调控在部分血管迷走性晕厥合并室早患者中影响了室早的发生和维持,迷走神经兴奋性增加时心率减速力相关室早患者的室早出现更加频繁,选择射频导管消融治疗安全有效.

  • 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焦虑或抑郁状态分析及其潜在机制探讨

    作者:冯强;李中中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的焦虑或抑郁状态,并对其潜在机制进行研究.方法:入选我院非典型冠心病患者232例.所有患者进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且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根据造影结果分为慢血流组(n=92)和对照组(n=140).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情况、焦虑症(HAMA评分≥14分)和抑郁症(HAMD评分≥20分)的患者比例以及血小板、五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水平.非典型冠心病是指排除由典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管腔狭窄而又具有典型冠心病相关症状的冠心病.结果:慢血流组中焦虑症(42.39%vs 28.57%)及抑郁症(16.31%vs 4.29%)患者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慢血流组患者的血小板、五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中抑郁症或焦虑症的合并比例明显高于对照人群,提示焦虑或抑郁状态与冠状动脉慢血流之间有一定关联,其机制可能与焦虑症或抑郁症患者血清五羟色胺功能及分泌水平异常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系统的过度激活有关.

  • 明胶海绵颗粒混合糊剂栓塞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冠状动脉穿孔的安全性和疗效分析

    作者:田原;袁莹;路航;邱洪;李向东;杨跃进

    目的:回顾性分析比较采用大、小两种颗粒明胶海绵混合糊剂与单一大颗粒或小颗粒明胶海绵混悬液栓塞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冠状动脉穿孔(CAP)的安全性和疗效差异.方法:汇总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2015-01至2016-12期间冠心病中心所有行PCI病例资料,选取术中出现Ⅱ型和Ⅲ型CAP并用单一大颗粒(350~560μm)明胶海绵(大颗粒组)、单一小颗粒(150~350μm)明胶海绵(小颗粒组)或大小两种颗粒明胶海绵混合糊剂(混合颗粒组)栓塞处理的患者,收集和比较分析三组患者的基线资料、介入相关指标、栓塞术后效果等情况.结果:59957例行PCI的患者中,符合入组标准的CAP患者共45例(0.08%).患者平均年龄(60.2±10.6)岁,男性39例(86.7%).大颗粒组、小颗粒组、混合颗粒组患者分别有11例(24.4%)、22例(48.9%)和12例(26.7%).三组间Ⅱ型、Ⅲa型及Ⅲb型CAP患者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41例(91.1%)患者栓塞治疗成功.4例栓塞失败的患者行补救性覆膜支架置入后CAP愈合,术后未出现其他严重并发症.大颗粒组、小颗粒组、混合颗粒组的栓塞治疗成功率分别为72.7%(8/11)、95.5%(21/22)和100%(12/12),栓塞术后无复流发生率分别为18.2%(2/11)、4.5%(1/22)和0%(0/12),慢血流发生率分别为27.3%(3/11)、27.3%(6/12)和8.3%(1/12),慢血流和无复流总发生率分别为45.5%(5/11)、31.8%(7/22)和8.3%(1/1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对于PCI术中出现的CAP,用大、小两种颗粒明胶海绵混合糊剂栓塞治疗安全、有效.与单纯大颗粒或小颗粒明胶海绵混悬液相比,两种颗粒明胶海绵混合糊剂或有助降低术中无复流和慢血流发生.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超声心动图测定的左乳内动脉桥血管血流储备功能异常与运动平板试验的关系

    作者:冯杰莉;李昭屏;张喆;李丹;刘丽娜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患者左乳内动脉(LIMA)桥血管血流储备功能(CFR)异常与运动平板试验(TET)阳性间的关系.方法:入选LIMA为左前降支桥血管的CABG后的患者73例,均采用经胸超声心动图测定LIMA桥血管CFR,并进行TET检查.73例患者完成超声心动图的CFR检查,56例(76.7%)完成TET检查.以56例完成LIMA血管桥CFR测定和TET检查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CFR进行分组,分为CFR≤2组(n=12)和CFR>2组(n=44).结果:CFR≤2组的劳力性胸痛发生率明显高于CFR>2组(50.0%vs 13.6%,P<0.01),CFR≤2组的TET阳性率明显高于CFR>2组(50.0%vs 20.5%,P<0.05).以TET作为评价心肌缺血客观标准,TET阳性组CFR≤2发生率高于阴性组(40.0%vs 14.6%,P=0.040).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仅桥血管CFR≤2是TET阳性的影响因素(P=0.044).结论:CABG后桥血管CFR≤2的患者TET阳性比例较高,桥血管CFR≤2是TET阳性的独立影响因素.CABG后桥血管CFR≤2的患者可能存在心肌缺血.

  • 心肌梗死后左心室附壁血栓患者体循环栓塞发生情况及不同种类抗凝药物治疗效果分析

    作者:晁鹏;李杰;陈晓洋;王勇;任澎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后左心室附壁血栓(LVT)患者体循环栓塞发生情况及新型口服抗凝药物(NOAC)及传统维生素K拮抗剂治疗的优劣以及口服抗凝药物佳时间的选择.方法:选取2012~2017年就诊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所有确诊心肌梗死后LVT形成的145例患者作为LVT组,随机抽取同时间段明确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但未形成LVT的238例患者作为非LVT组,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主要终点事件为新发体循环栓塞事件,次要终点为出血事件的发生.结果:终LVT组有136例,非LVT组有216例患者参与了研究,中位随访时间为33.8个月.新发体循环栓塞在LVT组共有23例(16.9%),非LVT组共有11例(5.1%),LVT组发生风险更高(HR=5.8,95%CI:1.51~8.98,P<0.001);LVT组口服华法林患者70例,口服利伐沙班56例,口服华法林患者中12例(17.1%)出现新发体循环栓塞,口服利伐沙班患者中有2例(3.6%)出现新发体循环栓塞,两者在栓塞事件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7.1%vs 3.6%,HR=2.138,95%CI:1.086~3.974,P=0.029),口服华法林患者中共11例(15.7%)出血,口服利法沙班患者中5例(8.9%)出血,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1.14,95%CI:0.832~1.245,P=0.32).口服抗凝药物<5个月,5~11个月,12~14个月、15~18个月发生栓塞事件分别为7例,4例,2例,1例(P=0.021).结论:LVT是体循环栓塞的独立危险因素,NOACs与维生素K受体拮抗剂相比可在不增加出血风险的基础上减少栓塞事件的发生,且抗凝时间越长,发生栓塞事件的概率越小.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前预定策略与实际手术策略的一致性研究

    作者:孙文强;陈彧;范桄溥;杨威;刘刚;陈生龙;廉波;韩增强;高卿;赵舟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前预定策略与实际手术策略的一致性,以及在不同年资医生中的策略差别,探讨CABG策略研究的培训价值.方法:连续纳入2016-06至2017-05拟初次单纯行CABG的冠心病患者287例,由9位外科医生基于冠脉造影结果,独立制定术前预定策略(包括手术方式、靶血管位置以及血管桥材料选择),经全科讨论后确定基本手术方案,由独立手术者完成手术,术后记录实际手术策略,计算术前预定策略与实际手术策略的符合率.9名外科医生分为独立医生组(n=5)和受训医生组(n=4),对两组术者的策略符合率进行比较.结果:287例患者中,68例(23.7%)行经左胸小切口手术(MIDCAB)、190例(66.2%)行非体外循环CABG(OPCAB),29例(10.1%)行体外循环CABG(ONCAB).(1)手术方式符合率:ONCAB符合率低,仅52.9%(MIDCAB:77.1%,OPCAB:81.4%,P<0.05).(2)靶血管位置符合率:9位医生靶血管位置的平均符合率为74.4%.其中右冠系统的符合率低,为82.5%(左前降支97.5%、钝缘支89.5%,P<0.05).(3)血管桥材料的使用率:219例常规切口患者共完成687支血管桥血管吻合,其中左乳内动脉桥(LIMA)197支,大隐静脉桥(SVG)461支,右乳内动脉桥(RIMA)9支,桡动脉桥(RA)20支,LIMA、RIMA、RA的符合率相似,分别为:91.8%、95.2%、89.4%.(4)两组医生的手术策略符合率:独立医生组手术方式符合率略高于受训医生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2.1%vs 68.9%,P>0.05);独立医生组靶血管位置平均符合率与受训医生组相似(75.6%vs 72.9%,P>0.05),但就研究进行前后6个月相比较,独立医生组无差异(76.2%vs 75.7%,P>0.05),而受训医生组明显升高(69.9%vs 75.8%,P<0.05).结论:基于冠脉造影而预先制定的CABG手术策略与实际完成的手术策略会存在一定的差别.关于ONCAB和OPCAB的选择和右冠系统的处理与预定策略存在较大差异.受训医生经过培训后可提高靶血管位置符合率.

  • D-二聚体在心血管疾病中应用价值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晓娟;李铁威;高冬花

    D-二聚体作为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在静脉血栓中具有重要的排除价值.D-二聚体的形成与凝血酶、纤维蛋白溶酶活化密切相关,其浓度水平受多种因素调控.近年来,国内外关于D-二聚体的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以及流行病学研究大量涌现,尤其在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心房颤动、心力衰竭、主动脉夹层等疾病的早期预测和晚期预后评估扮演重要角色,然而近年来国内D-二聚体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综述报道尚少,本文就D-二聚体形成机制、生理特性及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女性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的流行病学特点、危险因素及预后

    作者:陈璐;秦明照

    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SCAD)是一种较为少见的冠状动脉疾病,是由于冠状动脉内膜自发性撕裂或血管壁内自发出血造成血管夹层,影响或阻断冠状动脉血流导致的疾病,是年轻女性发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或猝死的重要原因.与其他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相比,SCAD多见于女性,妊娠、性激素水平以及系统性动脉疾病如肌纤维发育不良、精神上的刺激因素等与女性SCAD相关.女性SCAD复发率较高,准确诊断SCAD对于指导女性ACS治疗策略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女性SCAD的流行病学特点、危险因素及发病机制、预后进行综述.

  • 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脑卒中防治的临床特点及相关进展

    作者:王宇彬;吴永健

    对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伴有心房颤动的冠心病患者,临床抗栓治疗要兼顾血栓与出血的风险等特点.我国目前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中有85%的患者接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忽略了心房颤动导致脑卒中风险的存在,不足20%的患者应用华法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的三联抗血小板治疗.冠心病、心房颤动、脑卒中三种疾病既可以独立存在,三者之间又存在共同的危险因素及相互发生的关系,冠心病增加心房颤动发病率,心房颤动增加脑卒中发病率,冠心病与脑卒中亦可同时存在,而对于冠心病、心房颤动、脑卒中统一化管理共识为我国临床治疗空白,本文对PCI术后伴有心房颤动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及脑卒中防治做一综述.

  • 亚洲首例机器人辅助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报道

    作者:宋晨曦;杨伟宪;丰雷;朱成刚;宋雷;慕朝伟;徐波;窦克非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2岁,因反复发作胸痛2年入院.2017-03-15冠状动脉(冠脉)造影提示:左冠脉前降支近段严重钙化,回旋支中段直径狭窄百分比(DS)为80 %狭窄伴严重钙化,右冠脉中段DS 为80%伴严重钙化(图1).团队进一步利用血管内超声(IVUS)评估病变,结果提示右冠脉中段严重钙化,小管腔面积2.18 mm2(图2).综合冠脉造影及IVUS结果,患者于同日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

    关键词:
  • 国产左心耳封堵器LAMaxTM动物实验研究

    作者:吴晓霞;黄伟;马东星;孟越之;陈亦龙;沈叶佳

    目的:探讨国产左心耳封堵器(LAMaxTM)封堵犬左心耳的早期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30只健康杂交犬,体重为(27.8±3.7)kg,于左心耳封堵术前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检查及左心耳造影术,分别测量左心耳开口大径、深度及LAMaxTM工作轴线,观察左心耳分叶,根据测量结果选择封堵伞大小及型号,进行左心耳封堵术,术后即刻再次行TEE及左心耳造影术评价封堵效果.结果:30只犬均完成左心耳造影,根据封堵器选择及释放原则,均成功封堵,其中27只应用LAMaxTM,3只应用LAMaxTMplus,即刻封堵成功率100%.术后即刻TEE检查显示,30只封堵器形态良好;5只有残余分流,3只有少量心包积液,4只封堵伞盘对二尖瓣环造成压迫,锚定盘压缩比为10%~50%.结论:置入LAMaxTM早期有效、安全,TEE和左心耳造影相结合对LAMaxTM置入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从循证医学的角度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之争

    作者:高立建;陈纪林

    自1968年以来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一直作为冠心病患者血运重建的金标准,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出现,使血运重建方式有了新的选择.CABG虽涉及到创伤、围术期并发症、恢复时间长等问题,但因动脉桥长期通畅可更好地保护心肌,明显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而PCI随着新一代药物洗脱支架(DES)的出现、技术的不断提高,使之治疗复杂病变成为可能,而且创伤小、恢复快,尤其在有选择的复杂病变患者与CABG有相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因此其接受度日渐提升.

    关键词:
  • 降低疾病负担,促进全民健康

    作者:周脉耕;梁晓峰

    中国高速发展的经济推动了工农业现代化、城市化的繁荣发展,也推动了城乡居民生活水平、饮食营养、生活方式等发生根本性改变.随之而来,居民对健康的追求也更为突出和迫切,人民健康已经提升到了国家战略高度.通过对人群疾病负担进行测量,可反映人群疾病、伤残以及危险因素的分布和水平,是评价健康状况、制定干预措施和配置卫生资源的重要依据.

    关键词:
  • 中国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临床路径专家共识

    作者: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结构性心脏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结构性心脏病专业委员会

    时至今日,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 TAVR)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已经过多个大型、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以及临床注册研究证实 [1,2],并逐渐扩大适应证向中低危患者过渡 [3-5].我国自2010年开始进行该领域实践,目前已经积累了1000余例TAVR经验,随着新器械的研发上市,多家中心陆续参与,中国的TAVR即将进入飞速提升阶段.为提高我国TAVR实战能力,介绍针对中国患者相关治疗经验,并推进TAVR规范、安全、健康的开展,特撰写此篇临床路径以指导患者评估、治疗操作以及术后康复随访的整个流程(图1).

    关键词:
  • 三维标测指导下经房间隔动静脉轨道法植入左心室心内膜电极的应用

    作者:姜程;胡浩;许广莉;吴强;马佳良;林欣;李嘉正;王琼英;白锋;张淑文;张静;徐姣姣

    目的:探讨三维标测指导下经房间隔动静脉轨道法植入左心室心内膜电极技术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对2例因冠状静脉畸形或无良好的心外膜靶血管,而无法行常规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植入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在三维心内膜标测指导下找出左心室晚激动点,采用房间隔穿刺方法,建立左锁骨下静脉-左心室-股动脉轨道,植入左心室心内膜电极.结果:2例患者术后1月临床症状均逐渐改善,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从术前Ⅳ级改善至Ⅱ级;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由术前的112 m、145 m提高至术后的860 m、530 m;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由术前的26%、20%提高至术后的35%、28%;二尖瓣反流束大面积由术前的10.6 cm2、6.4 cm2降至术后7.4 cm2、5.5 cm2.优化程控起搏器后,QRS波宽度分别由术前的150 ms、174 ms,降至116 ms、110 ms.结论:三维心内膜标测指导下经房间隔动静脉轨道法植入左心室心内膜电极技术可行,且可以减少电极植入的盲目性,提高术后应答.

  • 1990~2016年中国及省级行政区疾病负担报告

    作者:曾新颖;齐金蕾;殷鹏;王黎君;刘韫宁;刘江美;周脉耕;梁晓峰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正经历着快速的工业化、城镇化和老龄化进程,而人群行为生活方式、疾病谱及生态环境也随之改变.这些变化连同地区间医疗卫生资源分布的不均,给我国的卫生健康事业带来了巨大挑战.经过我国卫生工作者坚持不懈的努力,政府部门、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我国卫生与健康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在"十二五"期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到2015年达到76.3岁,比2010年提高1.5岁;婴儿死亡率由13.1‰下降到8.1‰;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由16.4‰下降到10.7‰;孕产妇死亡率由30/10万下降到20.1/10万,居民的健康水平总体上处于中高收入国家水平.进入"十三五"时期,党中央、国务院依然高度重视卫生与健康事业,先后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 ,《"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和《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 ,明确了新形势下我国卫生与健康事业的工作方针,即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人群疾病负担可反映人群疾病、伤残以及危险因素的分布和水平,是评价健康状况、制定干预措施和配置卫生资源的重要依据.2017年9月,全球疾病负担(GBD)研究结果(2016)发布.本报告将对1990~2016年中国及省级行政区疾病负担结果进行概述.

    关键词:
中国循环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z1
2012 01 02 03 04 05 06 z1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Z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