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师杂志
Journal of Chinese Physician 중국의사잡지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湖南省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87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8-1372
- 国内刊号: 43-1274/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空心双头加压螺纹钉治疗老龄股骨颈骨折46例疗效观察
我院自1994-02~2001-04,采用空心双头加压螺纹钉治疗老龄股骨颈骨折4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
经T管窦道造影对T管拔除后胆漏的预防
我科于2000-03~2003-03共有196例患者因各类肝胆管手术需行T管引流术,术后常规行T管窦道造影,现就T管拔除后胆瘘的预防分析如下.
-
92例皮肤基底细胞癌临床及病理特征分析
基底细胞癌(BCC)是常见的皮肤癌中的一种,它的特点是生长缓慢、极少转移[1],但若不及早治疗,则会引起局部组织溃烂,产生不良后果.为了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作者回顾性分析了92例患者的96个BCC皮损的临床及病理资料,总结出了其临床及病理特征.
-
应用黏膜外翻吻合术治疗食管癌的体会
食管癌和贲门癌手术后经常发生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和反流性食管炎等并发症,虽然吻合方法不断改进,但我国食管癌手术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仍在3%~5%,其中17%~25%的病人终死于吻合口瘘[1].本院自1994-07~2001-01,采用自行设计的黏膜外翻吻合术治疗食管癌664例,在预防上述并发症方面,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临床研究(附19例报告)
目的探讨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方法和意义.方法随机选择右心系统的先心病人,分两组各19例给予浅低温体外循环下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和常规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对术中、术后的各项指标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与停跳组相比较,不停跳组病人手术完毕后即可停机,手术时间短,术后血流动力学平稳,血管活性药物用量明显减少,术后心律失常、心肌酶改变等明显优于停跳组.结论体外循环下,浅低温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术中一系列对心肌的损伤,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使心肌得到了较好的保护,是对右心系统不太复杂的先天性畸形的佳治疗方法之一.
-
肺灌洗治疗脑外伤合并肺部感染的疗效观察(附64例报告)
肺部感染为颅脑外伤患者并发症之一,对于重型颅脑北京外伤患者则更为常见.自1997-06~2003-06,作者应用纤维支气管镜,对重型脑外伤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行肺灌洗64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高龄难治性心衰5例分析
难治性心衰是心脏疾病终末期的表现,对于85岁以上的高龄老人来说更是病情凶险,预后恶劣,需要多学科协作进行抢救.1998-08~2003-08,作者采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抢救5例高龄难治性心衰患者,现报告如下.
-
烧伤并发急性坏死性筋膜炎的治疗体会(附8例报告)
烧伤并发急性坏死性筋膜炎是烧伤后以筋膜和皮下组织广泛坏死为主的严重化脓性感染.病情凶险.死亡率高.本文自1998-01~2003-10在收治烧伤病人1056例中并发急性坏死性筋膜炎8例,发病率为0.76%,现报告如下.
-
122例非哺乳期乳头溢液的诊断与治疗
非哺乳期乳头溢液是乳腺疾病的常见症状,其发病率仅次于乳腺肿块和乳腺疼痛,约占乳腺疾病的3%~8%.我院自1996-04~2003-04共收治非哺乳期乳头溢液122例,现回顾分析如下.
-
晚期高位胆管癌14例临床分析
高位胆管癌在胆管癌中常见,随着外科水平的提高,高位胆管癌的手术切除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对我院1999-03~2002-10 14例晚期高位胆管癌进行了胆汁引流、肝固有动脉插管皮下埋置化疗泵及肿块局部埋置银夹放疗等综合治疗,有效地延长了患者的生命.现报告如下.
-
小梁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小梁切除联合巩膜瓣下羊膜移植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对防止术后瘢痕性滤过泡形成及降眼压的效果.方法对32例(32眼)原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随机分成16例(16眼)治疗组行小梁切除联合巩膜瓣下羊膜移植术,并设16例(16眼)对照组行小梁切除术.结果术后功能性滤过泡治疗组为93.7%,对照组为75%(P<0.05),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术后眼压控制,治疗组成功率为100%;对照组成功率为75%,(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羊膜应用于小梁切除术可有效防止滤过泡的瘢痕组织形成,并能有效长期保留功能性滤过泡,进一步提高手术成功率.
-
Ⅵ、Ⅶ段胆管变异与医源性胆道损伤(附15例报告)
右肝后叶上、下段(Ⅵ、Ⅶ段)胆管变异,于肝外低位汇合于胆总管.因其异位穿行于胆囊三角内或胆囊右后方,常易导致医源性胆道损伤.1993-03~2004-03,本院共收治15例.现报告如下.
-
高龄食管癌的术后常见并发症分析
目的通过对高龄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治疗情况的分析,探讨,高龄食管癌患者的术前病情特点及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及处理方法,以提高高龄食管癌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近年来手术治疗的42例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共有23例患者存在术前合并症.行根治术或姑息切除术34例,行探查术7例,出现术后并发症27例,其中近期术后并发症19例,远期并发症8例.治愈27例,好转7例,死亡1例,自动出院6例,未治1例.结论了解高龄食管癌疾病的特点对合理制定治疗方案有重要作用,合理的术式选择是减少术后并发症及提高术后生活质量的前提.高龄食道癌患者术前合并症较多,对术后病情恢复影响较大,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其原因与术前患者有无合并症及处理是否彻底、术后处理及外科医生手术操作是否规范有关.提高外科医生手术技巧和加强围手术期处理能有效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创面延迟移植大张全厚皮片修复上肢皮肤软组织缺损(附17例)
目的观察创面延迟移植大张全厚皮片整复上肢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上肢瘢痕切除松解后创面暂时用凡士林沙覆盖敷料包扎,3~4d后游离移植大张片全厚皮片修复.结果1995-03~2003-10为17例上肢广泛瘢痕畸形患者手术,移植全厚皮片大小20cm×7cm~13cm×6cm,均完成成活,无血肿、感染、皮片坏死等并发症发生,获得满意效果.结论创面延迟移植大张全厚皮片是整复上肢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法.
-
腔内钬激光治疗膀胱肿瘤12例报告
我院自2002-09~2004-04采用钬激光(HO:YAG)腔内治疗膀胱肿瘤12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个性化骨瓣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附33例报告)
高血压脑出血约占脑血管疾病的30%~40%,致残率和死亡率居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首位[1].作者自2000年以来,根据患者的病程特点、临床表现、血肿部位和大小、全身情况,设计个性化骨瓣和皮肤切口,借助显微镜,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33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肺切除术治疗肺曲菌球(附125例报告)
曲菌是条件致病菌,通常少量曲菌不引起疾病.当人体肺部因肺结核、支扩、肺囊肿、慢性肺脓肿等疾病引发空腔,再加之免疫力下降或大量病原体入侵可致机会感染.近年来由于皮质激素、抗菌素、细胞毒性药物及免疫制剂使用增加,肺曲菌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而内科保守治疗难以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本院自1972-01~2002-12收治肺曲菌球125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
7例腹部巨大肿块的诊疗体会
腹部巨大占位包块临床上较少见,本院自1995-03~2003-06收治腹部巨大占位包块7例,均经手术治愈,现报告如下.
-
塑型钛钢板治疗跟骨关节内复杂骨折
跟骨关节内复杂骨折由于累及关节面,处理不当将严重影响患足功能的恢复.我院1998-02~2003-03间以可塑型钛钢板内固定治疗35例跟骨关节内骨折病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
国产羟基磷灰石义眼座植入术临床观察
我院自1998~2003年采用国产羟基磷灰石义眼座对32例患者进行了Ⅰ期眶内植入术,术后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102例脊髓麻醉后头痛的临床分析
头痛是脊麻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典型头痛可在穿刺后的6~12h内发生,多数发病于脊麻后的1~3d.脊麻后头痛主要由于脑脊液由穿刺孔持续漏出,脑脊液压力降低,从而使脑膜血管和颅神经受牵拉所致.故穿刺针的粗细以及穿刺针斜面方向与脊膜纤维走向和头痛的发生密切相关.本文对我科1999-01~2003-01 102例脊麻手术后头痛病人分析,以探索脊麻后头痛的临床特点及预防和处理措施.
-
医源性尿道损伤50例
医源性尿道损伤是指医务人员在诊疗中导致的尿道损伤,临床表现为尿道出血、疼痛、排尿困难,甚至尿储留、出血性休克等.我院1998~2003年共收治此类原因的尿道损伤50例报告如下.
-
椎间植骨融合器配RF-Ⅱ治疗腰椎滑脱
腰椎滑脱是引起顽固性下腰痛的病因之一,外科手术治疗是一种重要手段.手术方式多种多样,疗效报导不尽一致.近几年临床上渐已广泛应用椎间植骨融合器(TFG),与传统的椎间融合相比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1].1999-10~2002-05本文们应用双枚椎间植骨融合器结合应用RF-Ⅱ系统进行滑椎整复固定,治疗腰椎滑脱35例,经术后随访11月以上,临床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多发伤休克病人迟发性颅内血肿临床分析
颅脑外伤合并多器官系统创伤发生休克在临床上较为多见,该类病人出现迟发性颅内血肿是死亡和致残的重要因素.我院1996-07~2003-07收治多发伤休克病人188例,其中合并颅脑外伤104例,发生迟发性颅内血肿28例,现报告如下.
-
胆总管十二指肠后低位内引流治疗胆道结石合并胆总管远端狭窄32例分析
传统的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容易造成术后胆肠返流、盲端综合症、吻合口狭窄及反复发作的难治性胆管炎[1].本文从1973-10~2000-12采用胆总管十二指肠后低位内引流术,治疗胆道结石合并胆总管远端狭窄32例急诊病人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
三种植骨材料二期修补颅骨缺损分析
颅骨缺损是颅脑手术后的常见遗患.作者自1996-06~2003-06采用三种植骨材料二期修补手术治疗48例颅骨缺损患者,其中采用硅橡胶涤纶丝网18例,自体骨回植18例,钛网12例,现报告如下.
-
经上颌窦前壁开窗鼻内镜下手术治疗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附25例报告)
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应行手术治疗,根据病变范围,可行上颌窦柯-陆氏手术,经上颌窦筛窦切除术[1]等.根据术前鼻窦CT检查,我科1999年-01~2003-06采用经上颌窦前壁开窗鼻内镜下手术治疗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25例,疗效良好,现报告如下.
-
老年急腹症腹腔镜探查17例分析
老年急腹症腹是指年龄在60岁以上患者的急性腹痛.文献报道[1]可占急腹症腹总数的26.4%,其临床表现多不典型,误诊率高,并发症较严重,病死率高.我院2001-08~2003-08共对17例老年急腹症患者施行腹腔镜探查手术,并取得较满意的诊断和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
直肠肛管损伤28例诊治体会
直肠肛管损伤在消化系统损伤中发生率较低,但由于其特殊的解剖生理功能,一旦损伤,处理颇为麻烦.如处理不当,易导致直肠周围间隙盆腔感染,后期还可能引起肛门狭窄、失禁及肛肠瘘等严重后果.浙江省宁波市第六医院、浙江省建德市第一人民医院1995~2003年共收治直肠肛管损伤28例,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23例临床分析
功能性胃排空障碍(FDGE)常发生于涉及胃的手术后,而非涉及胃的腹部其他脏器手术后发生者少见.由于FDGE经非手术治疗后可治愈,而误遭再手术对病人的恢复不利,甚至可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正确认识FDGE对减轻病人痛苦,缩短病程有重要意义.本文对23例FDGE分析报告如下.
-
吲哚青绿用于特发性黄斑裂孔术中视网膜内界膜剥离的临床探讨
目前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是采用玻璃体切割,联合黄斑部内界膜(ILM)剥离,解除玻璃体对中心凹的切线牵引治疗,但由于ILM是一层1~2μm厚的均质膜,因此在术中不易分辨,剥离范围不易确定,易于损伤视网膜其它组织[1].作者从2000年开始使用吲哚青绿(ICG)溶液对ILM进行染色后剥离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现报道如下.
-
钻孔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常见并发症及防治
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是神经外科中常见疾病,多发于老年患者,占颅内血肿的10%,占硬膜下血肿的25%.目前,对CSDH的治疗意见已基本一致,一旦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即应实施手术治疗,而且首选的方法是钻孔引流(BHID),疗效满意[1].但临床治疗中仍有一些严重并发症发生,我院自1999-01~2003-11行BHID治疗CSDH患者共38例中出现并发症6例,现就其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
胃嗜酸性肉芽肿诊治分析
胃嗜酸性肉芽肿(GEG)是一种原因未明的瘤样增生性疾病.1937年Kaizser对本病首次进行描述.既往认为本病少见,但近几年来,随着胃镜检查的普及,本病报道已渐趋增多.日本报道发病率约为2%,国内报道为胃切除标本的1.4%~1.7%[1].本病术前诊断较困难,极易误诊为胃癌或胃溃疡,误诊率达61%~100%[1,2].为掌握本病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提高其诊治水平,本文对我院1990年以来收冶的21例GEG进行分析.
-
带膜支架置入术治疗主动脉夹层的体会
主动脉夹层的传统治疗方法是开胸手术、人工血管置换;但该术式创伤大、死亡率高.长期以来,心血管外科界一直在寻找新方法治疗主动脉夹层.1991年Pariod等首先报道使用带膜支架治疗腹主动脉瘤获得成功,由此促进了主动脉夹层腔内治疗的研究.由于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传统手术方法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远高于腹主动脉重建手术,所以腔内手术带来的微创优势更为明显,作者自2001-01~2002-01应用国产带膜支架腔内置入治疗主动脉夹层5例,近期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
大肠癌96例临床分析
我国大肠癌的发病率,近来有上升趋势,尽管对大肠癌的研究取得较大进展,诊治水平也不断提高,大肠癌术后的5年生存率仅为50%左右,影响其预后的因素颇多.我院1992-03~2003-03共收治大肠癌9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
超声引导介入治疗甲状腺囊肿(附18例报告)
作者自2000-02~2003-8间对18例甲状腺囊肿患者行超声引导下囊肿穿刺,抽吸囊液,囊内注射无水酒精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包块的诊治(附26例报告)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自发病~2周的急性反应期内[1](病程的早期)可出现包块.但在临床较为少见.我院自1996~2003年共收治SAP患者124例,其中26例早期发现包块,作者采用了不同的诊治方法,现总结如下.
-
非寄生虫性肝囊肿的外科诊治(附61例)
非寄生虫性肝囊肿(NPHC)是一种常见的肝脏良性疾病,发展缓慢,多见于中老年女性,可通过多种外科方法进行治疗.本文就我科自1997~2001年收治的61例NPHC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
脊柱骨折三种X线检查方法的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评价X线平片、CT、三维CT在脊柱骨折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0例脊柱骨折患者进行X线平片、CT、三维CT检查.比较它们发现突入椎管骨块数目,利用三维CT计算骨块的椎管矢状径占有率、指导治疗方案确定,随访所有患者的术后效果.结果发现突入椎管骨块数目的优势顺序是:三维CT>CT>X线平片,三维CT能高清晰、立体显示椎管结构,随访所有患者术后效果良好.结论虽然X线平片、CT、三维CT三者之间有互补性,但三维CT对脊柱骨折的椎管重建有显著的优越性.
-
迟发性放射性脑损伤的诊断和治疗
目的探讨迟发性放射性脑损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21例迟发性放射性脑损伤患者借助于CT、MRI和MRI诊断,采用脱水药、皮质类固醇、神经营养药物、高压氧及开颅手术治疗.结果66.7%的病人症状改善,19.0%部分改善,14.3%无效.结论对迟发性放射性脑损伤的早期正确诊断及合理治疗将会使放射性脑损伤减少到小程度,有手术指征者应及时采取正确的手术治疗.此外预防迟发性放射性脑损伤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
左后外侧切口在再次二尖瓣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介绍左后外侧剖胸切口、降主动脉肺动脉转流在再次二尖瓣手术中的应用.方法1995-04~2003-04在本院住院的11例曾经进行过二尖瓣手术,术后复发性二尖瓣患者,采用左后外侧剖胸切口,以降主动脉肺动脉转流建立体外循环的方法实施心内操作.结果全部病人均未阻断主动脉,平均转流时间138分,术后引流少于300ml,病人均痊愈出院.结论对于术后复发性二尖瓣病进行再次手术时,应用左后外侧剖胸切口,避开了原胸骨正中切口,减少了粘连的分离,手术操作简便,术野显露满意.
-
体外循环术后消化系统功能障碍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体外循环(CPB)心血管手术后消化系统功能障碍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本科1996-01~2002-12间2349例心血管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消化系统功能功能障碍的特点,总结其高危因素、病变类型、诊断方法、治疗经过及预后.结果共有33例(1.4%)患者出现术后消化系统功能障碍,以麻痹性肠梗阻(11/33,33.3%)和上消化道出血(9/33,27.3%)为多见.保守治疗26例(78.8%),手术探查7例(21.2%),死亡5例(15.2%).肝功能不全和缺血性肠病是主要的致死原因.结论心脏术后消化系统功能障碍发生率低但死亡率高,高龄、胃肠疾病史及围术期循环不稳定是其高危因素.早期明确诊断和积极干预是决定病情转归的关键.
-
囊性肾细胞癌微创治疗时代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
目的提高对囊性肾癌的认识.方法对11例囊性肾癌的临床、超声和CT特点,以及病理学特征、手术方式和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例中行根治性肾切除10例,肾部分切除1例,术后病理均为囊性肾透明细胞癌,9例获随访5~132个月,无肿瘤转移和复发.结论CT在囊性肾癌的术前诊断中是一种有价值的常用检查方法.对术前怀疑囊性肾癌者,术中需做病理检查,确诊者宜行根治性肾切除或肾部分切除.熟悉囊性肾癌的病理学和影像学特征是提高诊断准确率的关键.囊性肾癌预后良好.
-
无瘤接触及杀瘤技术在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无瘤接触及杀瘤技术在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方法我院从1997-10~2003-08共施行了胃癌D4根治术52例,术中全部严格进行无瘤接触及杀瘤技术的应用.并与同期44例行D1术式但无严格行无瘤接触及杀瘤技术的胃癌患者作一比较,从而了解两者5年生存率的情况.结果术后均无明显的并发症,全部患者治愈出院,D4及D1组两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42.3%及18.2%(P<0.05).结论在胃癌D4根治术的基础上进行严格的无瘤接触及杀瘤技术,是一种安全、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
-
转自杀基因CD的LoVo细胞死亡机制的研究
目的研究转染逆转录病毒载体(G1CEACDNa)的肠癌细胞LoVo株的死亡机制.方法脂质体法转染G1CEACDNa至LoVo细胞.TRIzol试剂提取总RNA,行RT-PCR间接验证CD基因的表达情况.用含1mmol·L-115-FC的1640培养基培养细胞,MTT法测细胞生长曲线和旁观者效应;透射电镜观察细胞的超微结构;流式细胞仪annexin Ⅴ和PI双重染色行凋亡相关检查.结果RT-PCR产物电泳显示在1.5kb处可见相应的显影条带.MTT比色实验示1mmol·L-15-FC作用下CD+LoVo细胞48h开始生长抑制,72h、96h、120h抑制率分别约为30%、50%、80%.电镜下可见凋亡的早、中、晚期细胞及凋亡小体,同时可见部分细胞呈坏死改变.流式细胞仪显示48h开始有少量细胞出现凋亡,72h、96h细胞群凋亡和坏死的比例分别为23.8%、35.1%和20.4%、26.0%.结论转染G1CEACDNa的LoVo细胞给予5-FC治疗,其细胞死亡机制为坏死和凋亡并存,凋亡相关过程的诱导可能是该治疗过程中旁观者效应的重要机制.
-
改良Carpentier方法矫治Ebstein畸形
目的探讨改良Carpentier方法矫治Ebstein畸形的疗效.方法(1)采用自体心包片加宽前瓣,(2)后瓣叶边缘对合缝在隔瓣叶或前瓣,以加大面积,(3)自制心包片包裹的绦纶环加固瓣环,(4)可调式Devega三尖瓣成形.结果1992-01~2003-05我院采用改良Carpentier方法矫治Ebstein畸形31例,除1例死于顽固性心衰外,余30例治愈出院,手术死亡率3.2%.术后随访6个月~94个月,心功能Ⅰ级6例,Ⅱ级21例,Ⅲ级3例,未发现新的心律失常.结论改良Carpentier方法矫治Ebstein畸形,方法新颖实用,疗效满意.
-
p27KIP1、p57KIP2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p27KIP1、p57KIP2与甲状腺癌的发生及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27KIP1、p57KIP2蛋白在6例结节性甲状腺肿、10例甲状腺瘤和35例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然后用秩和检验计算其与临床分型的关系.结果p27KIP.及p57KIP2蛋白在甲状腺癌胞核中的表达明显低于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瘤中的表达.在甲状腺癌组中,p27KIP1及p57KIP2蛋白在滤泡状癌胞核中的表达明显高于髓样癌、未分化癌组;在无淋巴结转移、无组织浸润、临床分期为Ⅰ、Ⅱ期的甲状腺癌胞核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合并淋巴结转移、组织浸润、临床分期为Ⅲ、Ⅳ期标本中的表达.p27KIP1、p57KIP2蛋白在合并淋巴结转移病例标本胞浆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结论p27KIP1、p57KIP2在甲状腺癌组织胞核中的表达与其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肿瘤浸润显著相关,其在甲状腺癌组织胞核中的低表达可能是预后不良的指标;在胞浆中的表达阳性则可能提示合并淋巴结转移.
-
我国结直肠癌的解剖部位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我国结直肠癌(CRC)患者的解剖部位分布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80~1999年间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连续收治有完整记录的CRC患者790例资料.所有患者经组织学检查和手术诊断.结果CRC分布于近、远端结肠、直肠的比例分别为27.0%、19.6%、53.4%.从1980~1989年到1990~1999年,近端结肠癌、直肠癌所占比例分别从26.7%、52.4%上升为27.1%、54.3%,远端结肠癌从20.9%下降为18.6%(P>0.05).男女性比较,近端结肠癌所占比例分别为25.1%、29.3%,远端结肠癌分别为20.4%、18.7%,直肠癌分别为54.5%、52.0%(P>0.05).从≤40岁至71~80岁,随年龄增加,近端结肠癌所占比例变化不大,远端结肠癌从14.7%上升为26.9%,直肠癌从58.6%下降至47.8%(P<0.05).结论我国CRC的解剖部位分布以直肠为主且保持相对稳定,性别、年龄等因素可对其产生明显影响.了解CRC的解剖部位分布特点,有利于选择更合理的诊断方法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
甘泰康对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甘泰康对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采用猪血清腹腔注射(0.5ml/鼠)建立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模型,干预组造模同时给予甘泰康(0.27g/kg·bw)灌胃,7周后采血,测定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含量;取肝组织,常规切片,Masson、James染色后光镜下观察肝组织病理改变,病理图像系统半定量分析胶原纤维、网状纤维的增生情况.结果甘泰康可有效对抗猪血清所致大鼠血清HA、LN、PCⅢ含量升高,有效对抗猪血清所致大鼠肝组织内胶原纤维、网状纤维增生.结论甘泰康对猪血清诱导的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
妊娠相关蛋白酶-A、C-反应蛋白变化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相关性研究
目的观察妊娠相关蛋白酶-A(PAPP-A)、C-反应蛋白(CRP)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中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68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其中ACS患者43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25例,另选20例正常健康人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浆PAPP-A水平;采用超敏免疫透射比浊法测血浆CRP.结果ACS组PAPP-A、CRP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APP-A:(17.9±8.7)mIu/LVS(7.1±4.2)mIu/L,P<0.01;CRP:(4.31±0.38)mg/LVS(2.01±0.14)mg/L,P<0.01)];ACS组PAPP-A、CRP显著高于稳定性心绞痛组[(PAPP-A:(17.9±8.7)mIu/L VS(8.5±5.6)mIu/L,P<0.01;CRP:(4.31±0.38)mg/L VS(2.13±0.28)mg/L,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PAPP-A和CRP的风险比值(OR)均>1,均是ACS的危险因素,经前进法观察PAPP-A和CRP在ACS中的作用是相互独立的.结论ACS患者PAPP-A、C-反应蛋白升高,二者可能是AC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
103Pd粒子联合加热41℃对人肝癌细胞7402细胞毒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103Pd粒子与加热41℃对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的细胞毒作用,了解103Pd粒子对热疗后残存的肝癌细胞的细胞毒作用.方法以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7402为研究对象,采用对照分组、水浴加温法、体外细胞毒试验(MTT)、凋亡实验(Hoechst33258荧光染色法)的方法以及方差分析,观察103Pd粒子放疗联合加热41℃对Bel-7402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103Pd粒子对41℃加热后的人肝癌细胞-7402有明显的细胞抑制作用,强于单纯103Pd粒子放疗.结论人肝癌细胞-7402对103Pd粒子放疗敏感,103Pd粒子联合加热41℃有增效作用.提示:103Pd粒子对热疗后残存的肝癌细胞有细胞毒作用.
-
329例老年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的临床特点.方法用多导睡眠监测系统通过7h多导睡眠图检查确诊SAS患者329例,按年龄分为老年组与中青年组对比分析.结果老年组与中青年组SAS比较:体重指数(BMI)、颈围老年组较中青年组低,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微觉醒指数(MAI)老年组较低,低SaO2、平均SaO2老年组较高,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老年组3、4期睡眠较中青年组少,差异有显著性(P<0.05).老年组轻中度SAS较中青年组多,中枢性与混合性SAS明显较中青年组增多,差异有显著性(P<0.05).老年组匹配了BMI、颈围后,年龄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呈负相关(r=-0.216,P<0.01),BMI、颈围与AHI呈正相关(r分别为0.336和0.210,P<0.01).结论匹配了BMI、颈围后,老年组SAS严重程度较中青年组轻,中枢性与混合性SAS老年组明显较中青年组增多.
-
X连锁显性遗传性肾炎一家系相关基因排除定位分析
目的研究我国X连锁显性遗传性肾炎一家系(又名Alport综合征,Alport's syndrome,AS)编码Ⅳ型胶原α5链的COL4A5基因突变特点.方法提取35例现存家系成员基因组DNA,根据COL4A5基因中与外显子相邻的内含子序列设计引物,分别作DNA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将该基因所有51个外显子扩增.以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产物,作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分析检测PCR产物,对迁移率异常者进行DNA直接测序.结果PCR-SSCP分析发现17个外显子PCR产物单链DNA迁移率异常,通过DNA直接测序发现9个外显子可疑突变,但反向测序均未能证实.结论该家系COL4A5基因外显子未发生突变,其突变可能发生在该基因内含子或其它致病基因.
-
抗-D抗体的生物学活性研究
目的研究人体产生的抗-D抗体的体外生物学活性.方法鉴定误输RH(D)阳性血的D阴性患者的RH血型;通过多种方法检测抗-D抗体的效价;比较患者误输血5d、1个月、6个月后血浆中抗体的效价变化;采用ADCC实验研究白细胞表面FC受体对免疫复合物的识别作用;补体结合实验研究免疫复合物对补体的激活作用.结果患者RH血型为deecc,血浆仅含IgG类抗-D抗体;检测抗-D抗体时,微柱凝胶间接抗球蛋白法得出的效价高;抗体浓度在误输血1月后显著增高,半年后明显下降;ADCC实验、补体结合实验证实抗-D抗体与红细胞结合后能诱导白细胞或激活补体,破坏、溶解红细胞.结论人体产生的抗-D抗体在体外试验中具有很强的生物学活性.此外,在常规检测不完全抗体的方法中,微柱凝胶间接抗球蛋白法对抗-D抗体的检测灵敏度高.
-
胃动力药和不同营养支持方式对胃切除术后胃功能性排空障碍的治疗作用
目的探讨不同营养支持方式对胃切除术后胃功能性排空障碍的治疗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患者的治疗.63例患者中,30例给予胃动力药物和静脉营养治疗,33例给予胃动力药物和肠内营养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胃肠减压量和胃排空功能的恢复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肠内营养组患者胃排空功能的恢复明显早于静脉营养组(P<0.05),胃肠减压量在治疗1周后明显少于静脉营养组(P<0.05).结论肠内营养对胃排空功能的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功能性胃排空障碍患者应尽量采用肠内营养支持.
-
原发性胆囊癌的外科治疗(附59例分析)
目的总结原发性胆囊癌的治疗经验,探讨提高原发性胆囊癌的诊断和治疗效率.方法回归性分析本院1985-01~1999-12收治的59例原发性胆囊癌且行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中男22例,女37例,男女之比为1:1.68,59%(35/59)的病例合并有胆囊结石.常见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依次是右上腹疼痛、黄疸和右上腹包块.本组胆囊切除率56%(33/59).病理检查示胆囊腺癌占94%(53/56).术后总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36%(21/59)、20%(12/59)和10%(6/59),但早期患者与晚期患者术后1、3、5年生存率有明显的差别,根治术与非根治术后1、3年生存率亦有明显的差别.结论重视胆囊癌的诊断,早期发现和根治性切除是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对有高危因素胆囊结石患者,应行预防性胆囊切除.
-
直肠周围病变的腔内超声诊断价值
目的评价直肠腔内超声在诊断直肠周围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6例直肠周围病变声像图表现并与手术病理或临床终诊断对照.结果检出直肠周围间隙疾病83例,诊断符合率95%(79/83);直肠周围脏器疾病123例,诊断符合率94%.结论(1)直肠腔内超声对直肠周围组织间隙、脏器病变的诊断;动态时实探查膀胱出口梗阻病因等方面具有重要诊断价值.(2)直肠周围淋巴结L/S比值(淋巴结长径/横径)可作为判断淋巴结良、恶性的重要标志.
-
三氧化二砷经肝动脉栓塞化疗对肝脏的毒副作用
目的探讨As2O3经肝动脉栓塞化对肝脏的毒副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生理盐水(实验组1)、生理盐水+碘化油(实验组2)、As2O3+碘化油(实验组3)经肝动脉注射治疗兔肝移植瘤一次,As2O3(实验组4)经肝动脉插管灌注药物,连续7d.观察瘤旁肝细胞、肝细胞线粒体的形态学变化并行线粒体比表面积定量分析、肝功能检测.结果实验组2、3肝细胞不同程度细胞体积增大、浊肿、甚至气球样变,实验组4除肝细胞不同程度细胞体积增大、浊肿、气球样变外,还可见灶性坏死.实验组3与实验组4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001),与实验组2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肝细胞线粒体比表面积定量分析显示实验组1、2、3、4肝细胞的线粒体比表面积逐渐缩小,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同一实验组肝细胞线粒体比表面积与肿瘤细胞线粒体比表面积相比,同样具有差异性(P<0.05).实验组2、3、4肝功能指标中LDH、AST、ALT不同程度升高,实验组2、3分别与实验组1、4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3与实验组2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As2O3经肝动脉栓塞化疗对兔肝细胞有一定的损伤作用,但程度轻于As2O3经肝动脉灌注治疗对肝脏的毒副作用.预示经肝动脉栓塞化疗是As2O3治疗肝癌的理想途径,同时需行保肝治疗.
-
原发性小肠肿瘤的诊治
目的探讨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特点及其诊断和治疗.方法1990年以来诊治的39例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9例中,良性肿瘤8例,恶性肿瘤31例;肿瘤位于12指肠10例,空肠13例,回肠16例.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腹痛、腹块、消化道出血、肠梗阻、黄疸等.39例均经手术治疗,术前诊断率为48.7%(19/39),31例恶性肿瘤根治性切除率为22.6%(7/31),其中23例获得随访,死亡16例,目前存活7例.B超、CT诊断符合率较低,DSA检查有助于确定病变的部位及性质.结论原发性小肠肿瘤临床表现不典型、恶性肿瘤早期诊断极为困难,改善病人预后的关键是加强对本病的重视和认识.
-
大鼠颈部异位心脏移植模型的改进
目的探讨大鼠颈部心脏移植模型的改进和研究心脏移植排斥反应.方法将Chen术式加以改进,采用供心主动脉与受体颈总动脉行端侧吻合,进行40次大鼠颈部心脏移植.结果新方法使供心总缺血时间缩短至30min,7d存活率提高到93%.结论改进的术式简单实用,存活率高,值得推广.
-
内毒素在肝脏缺血再灌注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内毒素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Wister大鼠随机分为:内毒素组,肝脏缺血再灌注组(HIR组),肝脏缺血再灌注复合内毒素血症组(HIRE组).内毒素组自阴茎背静脉注射大肠杆菌内毒素(LPS)1.0mg/kg;HIR组将肝左叶及肝中叶入肝血流阻断60min后再灌注;HIRE组将肝左叶及肝中叶入肝血流阻断60min后再灌注,同时自阴茎背静脉注射LPS1.0mg/kg.分别采用EMSA、免疫组化法及赖氏法检测再灌注后1,3,12h肝脏组织中NF-κB结合活性、TNF-α的蛋白表达及血浆中ALT含量.结果内毒素组NF-κB无明显激活,TNF-α无表达,血浆中ALT含量轻度升高;HIR组NF-κB活性仅于伤后1、3h轻度增加,TNF-α有表达,ALT水平升高;与内毒素组及HIR组相比较,HIRE组损伤后NF-κB结合活性明显升高,至少可维持12h,同时肝组织TNF-α表达明显增加,血浆中ALT含量亦明显升高.结论内毒素在HIR中可加重肝脏损伤,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对NF-κB的双重激活引起肝内TNF-α等炎症相关细胞因子表达增加,从而加重肝脏损伤.
-
经鼻罩持续正压通气治疗OSAHS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经鼻罩持续正压通气(nCPAP)在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价值.方法根据nCPAP治疗结果把76例中重度OSAHS患者分为50例治疗成功组和26例对照组,分析两组治疗前及治疗时各项监测指标.结果发现治疗成功组治疗时患者长和平均呼吸暂停时间、低末梢脉搏氧饱和度(SpO2%)、呼吸紊乱指数(AHI)及症状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nCPAP可作为内科治疗中重度OSAHS患者的一种有效、安全、首选的方法.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经鼻罩持续正压通气 -
原发性肝癌组织中PDGF和PDGFR表达及与微血管计数的关系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PDGFR)表达及与微血管计数(MVC)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8例原发性肝癌手术切除标本PDGF和PDGFR的表达情况及MVC.结果PDGF和PDGFR表达阳性率与原发性肝癌病理类型、分化程度、肿块大小、有无包膜及肝硬化程度无明显关系(P>0.05)而与原发性肝癌门静脉和/或胆管癌栓形成有关,伴癌栓病例PDGF和PDGFR阳性率分别为76.9%和76.9%,不伴癌栓病例阳性率分别为25.0%和16.7%,两者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阳性表达者MVC明显高于阴性表达者.结论PDGF和PDGFR表达与原发性肝癌癌栓形成有关,可作为评价原发性肝癌预后的重要生物学标记物.研究结果可望为原发肝癌抑血管生成治疗提供实验依据和新线索.
-
手术治疗老年残胃癌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和总结老年残胃癌的外科治疗方式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3-01~2003-06普外科收治的25例老年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中,Ⅰ期3例,Ⅱ期5例,Ⅲ期8例,Ⅳ期7例;根治性手术12例(48.0%),姑息性手术9例(36.0%),剖腹探查术2例,全部手术切除病例均在术中行空肠营养造口,2例因术前发现肿瘤已广泛转移而未作手术.根治性切除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1.2%、41.5%、28.6%.结论纤维胃镜加胃黏膜活检是确诊老年残胃癌的主要手段,应特别重视老年残胃癌的围手术期处理,根治性切除术是治疗老年残胃癌的合理选择,也是改善预后的重要因素.
-
肝脏海绵状血管瘤的射频微创治疗
目的探讨经皮射频(PRFA)微创治疗肝脏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应用RF-2000射频仪和10电极LeVeen射频针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射频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12例15个病灶(2.5cm~9.5cm),大于3cm者予分层多点叠合消融.结果12例病人均一次性顺利完成治疗,包括1例4个病灶者.无并发症.随访期16~41月,平均28月,CT复查肿瘤均无强化染色,血管瘤直径平均缩小68%(41%~79%).结论PRFA具有微创、有效、简捷、安全、实用等特点,有望成为治疗肝脏海绵状血管瘤的一种理想方法.
-
HbA1c预测值所引导的2型糖尿病患者个体化自我管理教育研究
目的探讨HbA1c预测值所引导的2型糖尿病患者个体化自我管理教育模式对糖尿病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对6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基本知识、饮食、运动及用药自我管理能力进行问卷调查,检测糖尿病控制指标,建立HbA1c预测值模型.被调查者随机进入用HbA1c预测值所引导的个体化自我管理教育组(A组)和小组教育组(B组),每组30例.干预第3、6、9个月末检测血糖指标.第12个月末,再次进行问卷调查和检测控制指标.结果两组的各项检测指标均较干预前明显变好,糖尿病基本知识积分增加.A组自我管理能力增强的人数比率明显高于B组(Fisher精确概率双侧检验P<0.05),糖尿病血糖指标控制效果好于B组(t>2.11,P<0.05).结论用HbA1c预测值所引导的2型糖尿病患者个体化自我管理教育是一种有效长期维持糖尿病控制效果的干预方法.
-
非4℃条件储运后CPDA血液保存期的变化
目的为研究非4℃条件储运不同时间后CPDA血液保存有效期的变化.方法采集10名健康献血者全血各200ml,每袋分出50ml标记为对照组,其余标记为实验组;将对照组置于4℃冰箱保存,于保存末期检测红细胞ATP含量为临界ATP;将实验组置于10℃保存24h,然后放入4℃冰箱继续保存,每天测定ATP等指标,以临界ATP为指示点确定剩余保存有效期.重复上述方法,测定血液在不同温度保存48h和72h后的剩余保存有效期.结果血液常温储存24h保存有效期变化不明显,储存48h以上则保存有效期明显缩短,温度越高剩余保存有效期越短.结论血液在常温下储运24h~72h,入库(4℃冰箱)后应相应确定继续保存时间,以保证血液保存质量和输注疗效.
-
甘遂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前瞻性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中药甘遂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37例SAP患者随机分为甘遂组和对照组,观测和对比两组临床指数,实验室指标和Balthazar CT评分.结果(1)两组入院时的相关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2)血清TNFα、IL-6:治疗后3,7,14d甘遂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3)血浆TXB2、6-keto-PGF1α及TXB2/6-keto-PGF1α比值:入院后3,7,14dTXB2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或P<0.01),而6-keto-PGF1α各时点两组无显著差别(P<0.05),TXB2/6-keto-PGF1α比值于入院后14d甘遂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4)腹痛缓解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血、尿淀粉酶正常时间、体温和白细胞计数恢复时间:甘遂组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1).(5)APACHEⅡ评分和Balthzar CT分级评分:入院后7,14d于APACHEⅡ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Baltharzar CT分级评分于入院后14d甘遂组低于对照组(P<0.05).(6)平均住院日、并发症发生率:甘遂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7)中转手术率、死亡率: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甘遂组治疗SAP有确切疗效.(2)甘遂可能通过下调TNFα、IL-6的血清水平达到治疗SAP的目的.(3)甘遂可能通过降低TXA2/PGI2比值从而改善胰腺微循环.(4)甘遂治疗SAP的作用机理可能是多途径、多靶点的.
-
新近性交所致女性镜下血尿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新近性交是否导致镜下血尿,探讨血尿原因.方法健康已婚志愿者男、女各40例,提供与配偶性交之前和性交之后第1d晨尿、中午和傍晚尿及第2d晨尿的中段尿样本,按指引用干化学试纸法测试尿样中的血尿反应.测试阳性者进行系统检查,随访2年.结果性交之前所有志愿者血尿测试呈阴性反应.男性组性交后第1d晨尿、中午和傍晚尿及第2d晨尿血尿测试均呈阴性反应.女性组,性交之后第1d晨尿有9例呈阳性反应,明显高于性交前和男性组(P<0.01);此9例中的3例性交后第1d中午血尿测试仍呈阳性;傍晚尿和性交之后第2d晨尿无阳性反应者.9例血尿试验阳性者有5例接受了随访,未见泌尿系肿瘤等.结论新近性交是女性镜下血尿的原因.评价女性无症状镜下血尿时,应了解新近性交史.
-
静脉注射结合腰穿注射地塞米松治疗重型颅脑损伤66例临床分析
本科1998-06~2004-01共收治128例重型颅脑损伤,其中66例采用静脉注射结合腰穿注射地塞米松治疗收到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
神经生长因子对糖尿病性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作用
神经生长因子(NGF)是神经系统中重要的生物活性分子之一,对神经细胞的生存、生长分化及功能维持有着重要的作用[1].神经生长因子对周围神经病变治疗报道较多,而对中枢神经病变治疗的报道较少,对于糖尿病性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国内尚未见报道.本文对我科应用NGF治疗糖尿病性脑血管疾病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
米索前列醇在人工流产术前的应用
目的观察口服米索前列醇对宫颈扩张的疗效和术中出血量.方法选择停经40~60d,自愿采用负压吸引术终止妊娠的健康妇女,随机分成二组,观察组33例术前1h口服米索前列醇400μg,对照组30例不施任何药物.观察宫颈扩张度和术中出血量.结果两组宫颈扩张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术中出血量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人工流产术前1h口服米索前列醇400μg为方便、有效的软化宫颈的理想方法,可减少手术操作,减少术中出血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生长抑素预防十二指肠损伤修补术后肠瘘的观察(附37例报告)
肠瘘是十二指肠损伤修补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可引起一系列代谢障碍,导致营养不良或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率较高.本研究应用生长抑素预防十二指肠损伤修补术后肠瘘的发生,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环甲膜穿刺气管内表麻在小儿气管异物麻醉中的应用
气道异物多发生在2~4岁的小儿,是临床上较常见的急症.1996-08~2000-08作者应用静脉全麻加环甲膜穿刺气管内表麻行气道异物取出术68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4052例痰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
为了解湖南省湘潭地区肺部感染的病原学种类及药敏情况,作者对近6年的肺部感染者痰培养及药敏结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
在骨肉瘤中p18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
骨肉瘤是常见的原发于骨组织的恶性肿瘤,恶性度高,预后差.D18基因[1]既是固有的细胞周期调控基因,又是新近发现的候选的肿瘤抑制基因,其转录产物p18蛋白可特异地结合并抑制CDK4/6的活性,作为细胞生长的负性调节剂,使细胞静止于G1期,细胞周期停滞.目前认为它与肿瘤的发生有关,但p18蛋白与骨肉瘤关系的研究国内未见相关报道.为此本文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实验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液基薄层细胞学(ThinPrep)方法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
宫颈癌是威胁妇女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宫颈癌发病率在中国为14.6/10万[1].特别是近年来由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增多,宫颈癌发病率在某些地区有明显上升趋势,且患者趋于年轻化[1].传统巴氏涂片五级分类诊断法为宫颈癌的防治做出重要贡献,它的运用明显降低了宫颈癌的死亡率,但常规巴氏涂片细胞学诊断准确性多种文献报道存在假阴性为6.0%~55.0%[2].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是细胞学标本制作方法的一次革命,其报告方式采用The Bethesda System(TBS)系统[3].该方法属于描述性诊断,促进细胞病学诊断报告系统的统一,达到细胞病理与临床有效交流[1].本文就我院一年来对2228例标本应用液薄层细胞检测系统(Thin prep Test,TCT)及TBS细胞学分类法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综合评价.
-
促红细胞生成素致皮下瘀斑、肉眼血尿1例
患者女性,67岁,因发现肾功能异常5年,恶心、呕吐1周于2003-09-01入院.患者80年代发现左肾囊肿,后左肾自截.1998年发现右肾盂积水,尿素氮(BUN)22.7mmol/L,血清肌酐(Scr)444.3μmol/L,行右输尿管皮肤造漏术.2003-03发现输尿管头端断裂并脱落于肾盂内,未取出.
-
胃癌并左锁骨上淋巴结内血吸虫卵1例报告
患者,男40岁,因上腹痛五年,加重一月入院,患者五年前始有上腹痛,曾经胃镜检查示:胃溃疡,不规则服用制酸及胃黏膜保护剂,但反复发作,近一月加重,经胃镜活检:"胃高分化腺癌".入院体查,一般尚可,皮肤巩膜不黄,左锁骨上可扪入1cm×1cm大小肿大淋巴结,活动可,表面光滑,无触痛,心肺正常,腹软,肝脾未扪及,未扪及包块,无压痛.
-
腹股沟疝家族史一组报道
腹股沟疝系腹部常见病,其病因一般认为与该处腹壁正常强度减弱、腹腔内压力过高有关.偶有文献报道该疾病有家族倾向,作者发现四川仁寿县一组典型腹股沟疝家族史病例,报告如下.
-
未成熟心肌保护的研究现况
随着心脏外科的发展,手术患儿日趋低龄、复杂、危重,未成熟心肌保护的研究日益显得重要.婴幼儿手术死亡率高,大部分原因归咎于术中不恰当的心肌保护[1].尽管人的心肌从未成熟到成熟的年龄界限尚未确定,但未成熟与成熟心肌在结构、功能、能量代谢及对缺血缺氧的耐受性方面的差别是很明确的.因此,寻求与未成熟心肌生理、功能等相适应的保护措施仍是小儿心脏外科关注的焦点.近年来,未成熟心肌保护的实验研究多,发展快,强化的冷晶体停搏液、缺血预处理、超极化停搏液等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现综述如下.
-
体外循环手术肺保护的研究进展
重症心脏病患者在体外循环(CPB)术后容易并发急性肺损伤(ALI).根据上世纪90年代分别在美国的佛罗里达和西班噜牙的巴塞罗那召开欧美联席专题会议关于肺损伤所制定的诊断标准[1],其氧合指数(PaO2/FiO2)已低于200mmHg(1mmHg=0.1333kPa),可诊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虽说已知发病与体外循环有关,但是在什么环节出了问题,发生了哪些病理生理改变,并不完全清楚,从而缺乏有效的防治手段.现就CPB致ALI的发病机制和防治综述如下.
-
长QT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进展
长QT综合征(Long QT Syndrome LQTS)是由于心室动作电位的复极时间延长所导致的疾病.分先天性和后天性的两种.先天性LQTS是因编码心肌细胞膜离子通道蛋白的基因突变导致离子通道功能障碍而引起的一组临床紊乱综合征[1,2].后天性又称继发性LQTS,后天获得性因素包括[3]药物应用,低血钾、低钙、低镁,严重的心动过缓,滥用可卡因,磷复合物毒性作用,蛛网膜下腔出血、中风、心肌缺血,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自主神经性疾病等.
-
62例外伤性肠穿孔超声诊断分析
人类事故损伤已成为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腹部创伤的死亡率占全部创伤的10%[1].闭合性腹部外伤致小肠破裂有时由于临床表现不典型,且大多合并其它脏器损伤,故易误诊,甚至漏诊.本文收集了本院1991-03~2003-06期间62例腹部外伤致小肠破裂患者的相关资料,旨在探讨超声在外伤性小肠穿孔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
不同病理类型的甲状腺腺瘤的声像图特征与鉴别诊断
甲状腺腺瘤是甲状腺内常见的局灶性肿块,其表现形式因病理性状不同而异,并易与甲状腺内其它病变混淆.作者总结本院83例手术证实的甲状腺腺瘤声像图及鉴别特征报告如下.
-
螺旋CT多期扫描对小肝癌的应用(附27例报告)
在1999-01~2003~06,作者对临床遇到的高度疑有肝癌的患者进行了螺旋CT多期动态扫描技术检查.其中27例符合小肝癌的诊断标准,即单个结节直径≤3cm,多个结节数目不超过2个且直径之和<3cm.
-
典型偏头痛间歇期经颅多普勒的分析
由于经颅多普勒检查简便,无损伤,可直接取得脑动脉血流动力学动态信息,已成为评价偏头痛脑血管功能状态的首选检查方法,本文旨在论讨偏头痛发作间歇期的脑血流动力学的改变.
-
围手术期抗感染预防性用药合理性评价与管理探讨
合理用药特别是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问题之一,而我国抗生素预防性应用的不合理用药情况为严峻.但国内至今还不能对医生的用药行为用一套统一的评价指标来进行合理性评价.2001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和北京宣武医院集团运用WHO推荐的一套合理用药国际指标(SDUIs)进行了合理用药指标多中心干预研究.本次调查以宣武医院王育琴教授等调整过的SDUIs为依据,对深圳市的两家医院的用药情况进行分析,并对相关人员进行了访谈,以探讨我国合理用药现状及原因,推进我国的合理用药工作.
-
新世纪医院建设如何适应高新技术的发展
高新技术在医院的广泛应用,使新世纪医院建设面临众多新问题,也对医院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建立一个面向新世纪的医院,是需要特别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
672例住院病人满意情况调查分析
在医疗服务中,为准确了解医疗服务的对象-患者的意见,相当于顾客审核.为此,作者随机选择672例住院病人,通过对住院病人的现场调查,了解病人对当今医疗服务的满意程度和期待方向,为我们调整医疗质量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
-
急性放射损伤病人的早期医学处理
核辐射事故或可能的核恐怖事件多突然发生,可造成众多人员受到大剂量射线照射和放射性核素污染,有些病人还会同时发生烧伤或创伤而形成放射复合伤.急性放射损伤病人的救治是核事故应急医学救援的重点内容,及时准确的早期医学处理可以限制或减轻辐射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后期健康危害,有效地保护公众的安全和健康.本文就急性放射损伤病人的早期诊治问题作一概要介绍.
年 | 期数 |
2019 | 01 02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
200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
200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