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中国综合临床杂志

中国综合临床

中国综合临床杂志

Clinical Medicine of China 중국종합림상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天津市环湖医院、华北理工大学
  • 影响因子: 1.13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8-6315
  • 国内刊号: 12-1361/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18-55
  • 曾用名: 综合临床医学;临床医学杂志;煤矿医学
  • 创刊时间: 198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综合临床》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河北
  • 主编: 袁聚祥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直肠下端黏膜切除术与闭式修补术治疗直肠前突的临床效果比较

    作者:杜雪峰;王东升;郄呈祥

    目的 比较经肛双吻合器部分直肠下端黏膜切除术(STARR)和直肠内闭式修补术治疗直肠前突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期间36例直肠前突患者在我科接受上述两种手术方法治疗的病例资料,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将其分为STARR组15例和闭式修补组21例.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症状的改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和总结.结果 两种方法治疗直肠前突均有效,全部病例排便困难症状明显改善,两组患者术后随诊时间均大于12个月.STARR组和闭式修补术组在手术后3个月症状改善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12个月STARR组患者状况[极好46.7% (7/15)、好46.7% (7/15)、良6.6% (1/15)]强于闭式修补术组患者状况[极好23.8%(5/21)、好28.6% (6/21)、良47.6%(1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 =3.3078,P<0.01).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闭式修补组(35.57±4.55) min、STARR组(20.59±5.46)min],住院时间[闭式修补组(10.51±1.56)d、STARR组(7.56±1.43)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0739、2.0796,P均<0.05).结论 STARR治疗直肠前突安全有效,且远期随访效果较好.

  • 特需病房2型糖尿病患者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张磊;潘洁敏;周健;包玉倩;贾伟平

    目的 探讨特需病房2型糖尿病患者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及其主要危险因素.方法 2010年1月至2012年7月特需病房住院的462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1 898例内分泌科普通病房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特需组和对照组,并进行体脂参数、血压、血糖、血脂谱、胰岛素、C肽等检查.结果 (1)特需组与对照组患者中男性[72.5% (335/462)与56.6(1 075/1 898)],吸烟(40.5%与24.6%),饮酒(24.9%与10.7%)及高收入者(76.6%与12.7%)的比例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32.1、16.9、12.3、32.8,P均<0.001).特需组与对照组的体质量指数(BMI)[(25.6±3.7) kg/m2与(24.8±3.5) kg/m2]、腰围[(91.0±9.5) cm与(89.1±10.3) cm]、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27.8±19.7) U/L与(23.0±16.1)U/L]、γ-谷氨酰转移酶(γ-GT)[(34.1 ±26.3) U/L与(29.2±23.2) U/L]、甘油三酯(TG)[(2.35±2.31) mmol/L与(1.82±1.64) mmol/L]、血尿酸[(333.7±85.5) μmol/L与(317.1 ±85.2) μmol/L]、空腹C肽[(2.11±1.04)μ g/L与(1.74±1.05)μg/L]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1.44、6.90、16.65、8.35、18.23、7.34、21.21,P均<0.01),而两组年龄[(52.9±11.1)岁与(60.4±12.2)岁]、糖尿病病程[5(2,10)年与7(2,12)年]、收缩压[(126.7±15.2) mmHg(1 mmHg =0.133 kPa)与(131.9±17.3) mmHg]、血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02±0.32) mmol/L与(1.10±0.32) mmol/L],糖化血红蛋白[(8.44±1.99)%与(9.16±2.32)%],特需组则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79.41、12.71、18.93、12.78、18.52,P均<0.01).(2)特需组超重和/或肥胖、血脂紊乱及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分别为55.6%、68.4%、60.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6.1%,52.9%,50.6%(x2值分别为7.59、18.76、7.18,P均<0.01),高血压患病率为39.6%,低于对照组50.7% (x2=10.15,P<0.01).特需组代谢综合征患病率男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1.2%与57.5%,x2=0.01,P=0.92).按<45岁,45 ~59岁,≥60岁分组后,随着年龄的升高,女性代谢综合征患病率有增高趋势(33.3%、48.0%、74.1%,x2=4.43,P=0.04),男性代谢综合征患病率各年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8.8%、62.5%、55.6%,x2=0.05,P=0.87).(3)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在特需组中,年龄[OR=1.071,95% CI为1.027 ~1.117,P=0.001]、BMI[OR=1.391,95% CI为1.112~1.739,P=0.013]、腰围[OR=1.126,95% CI为1.039~1.222,P=0.004]、TG[OR=1.747,95% CI为1.124 ~2.717,P=0.013]、舒张压[OR=1.111,95%CI为1.045~1.180,P=0.001]是发生代谢综合征的危险因素,而HDL-C[OR=0.048,95%CI为0.005 ~0.464,P=0.009]是代谢综合征的保护因素.结论 特需病房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约3/5合并代谢综合征.年龄、BMI、腰围、舒张压、TG、HDL-C与代谢综合征的发生有关.

  • 钻孔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手术技巧与效果观察

    作者:李天泉

    目的 探讨改良后钻孔引流术对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间住院的CSDH病例38例列入研究组,应用改良钻孔引流术治疗;2011年1-12月间病例32例列入对照组,应用传统钻孔引流术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研究组平均住院时间(6.6±1.3)d,复发率0,治疗总有效率100% (38/38),并发症发生率2.6%(1/38);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9.5±2.8)d,复发率12.5%(4/32),治疗总有效率87.5% (28/32),并发症发生率31.3%(10/32),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5.701,x2值分别为5.037、5.037、10.741,P<0.05或P<0.01);研究组平均手术时间(28.2±3.2)min,对照组(26.6±3.8) min,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12,P>0.05).结论 应用改良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具有较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肘内侧切口治疗Gartland Ⅲ型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效果分析

    作者:刘文忠;董平;任小军;陈永刚

    目的 探讨肘内侧切口治疗GartlandⅢ型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效果.方法 38例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行肘内侧入路手术切开复位后应用克氏针交叉固定.随访6~18个月,拍摄肘关节正侧位X线片,并根据Flynn功能评定标准,综合肘关节屈伸功能评价疗效.结果 本组患儿术后平均住院6d.34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3个月.骨折4~6周均临床愈合.术前神经损伤者术后3个月均恢复.无一例出现Volkmann缺血性肌挛缩、骨化性肌炎及肘内、外翻畸形.综合屈伸功能评价结果:优23例,良9例,一般2例,优良率94.12% (32/34).结论 GartlandⅢ型小儿肱骨髁上骨折行肘内侧切口切开复位为一种满意的临床治疗方法.

  • 梗阻性结、直肠癌高龄患者40例临床分析

    作者:朱信强;苏小虎;张明;丁闯;陈焰

    目的 总结梗阻性结、直肠癌高龄患者的术式选择以及围手术期的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3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40例80岁以上以肠梗阻为首发表现的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结肠肿瘤25例,直肠肿瘤15例.结果 手术均成功,行一期切除吻合的无吻合口瘘发生.手术时间90~125 min,平均105 min.5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其中行右半结肠切除2例,Hartrman3例.1例年龄91岁患者术后氧饱和度始终在80%左右,术后家人放弃治疗;4例行右半结肠切除的出现脂肪液化,心房颤动1例,脑梗死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2例,肠梗阻1例,经积极治疗后治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5% (14/40).结论 梗阻性结、直肠癌高龄患者采取正确的术式,积极的围手术期治疗,仍可获得满意的治疗结果.

  • 强化他汀类药物治疗对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糖尿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冠状动脉血流的影响

    作者:刘新锋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对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糖尿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术后冠状动脉血流灌注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合并糖尿病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37例行PCI治疗,随机分为强化组78例和常规组59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常规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d口服,强化组术前2h口服阿托伐他汀80 mg,常规组术前未用阿托伐他汀预处理.观察主要终点即术后即刻冠状动脉血流灌注及围手术期心肌梗死情况;安全终点即出院前肝功能、肌酸激酶及肾功能变化.结果 强化组患者术后无复流、慢血流及围手术期心肌梗死总体发生率5.1% (4/78)较常规组17.0% (10/59)相比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44,P=0.02);而出院前,两组患者的肝功能、肌酸激酶及肾功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多因素相关分析后发现,校正性别、年龄、吸烟、高脂血症、病变累及重要分支及后扩张等因素后,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仍是避免发生无复流、慢血流及围手术期心肌梗死的独立预测因子(OR =0.21,95% CI为0.07 ~0.91,P=0.04).结论 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可以改善合并糖尿病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CI后冠状动脉血流灌注情况,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 ICU患者早期集束化气道干预对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作者:张宏伟;魏立友;张振宇;刘淑正;张静;胡艳玲

    目的 探讨ICU患者早期集束化气道干预对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作用.方法 选取入住ICU行有创机械通气的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4例和观察组6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气道干预,观察组在4h内采取集束化气道干预(及时倾倒呼吸机管路冷凝水、人工气囊的压力保持在20~30 cmH2O、胸部物理治疗每2小时1次、持续声门下吸引、呼吸机采用热湿交换器、每4小时洗必泰口腔冲洗).观察并记录两组VAP发病率、平均机械通气时间、ICU平均住院时间及28 d的病死率.动态观察确诊VAP患者当天(0)、3、5、7、14 d时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APACHEⅡ评分.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VAP发病率(18.75%与35.94%)、平均机械通气时间(6.26±2.89)d与(10.54±4.36)d、ICU平均住院时间(11.88±3.97)d与(16.55±5.22)d,观察组均较对照组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58、t=6.546、t=5.697,P<0.05或P<0.001).两组中确诊VAP3、5、7、14 d,CPIS评分分别为(7.01±2.24)、(8.74±2.33)分,(5.67±2.14)、(7.51±2.27)分,(4.36±1.44)、(6.95±2.98)分,(2.75±1.37)、(6.53±2.88)分,观察组的CPI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组间=27.22,P<0.001;F组内=29.41,P<0.001;F交互=4.35,P<0.01);APACHEⅡ评分分别为(17.02±7.06)、(22.48 ±7.31)分,(15.01±6.06)、(19.67±7.14)分,(12.40±4.17)、(16.13±5.33)分,(8.40±2.57)、(13.10±4.93)分,观察组的APACHEⅡ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组间=47.43,P<0.001;F组内=45.36,P<0.001;F交互=4.25,P<0.01).结论 早期应用集束化气道干预可降低VAP的发生率,一定程度改善病情及预后.

  • 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后常规24h橡皮筋牵拉气囊压迫止血效果观察

    作者:田峰;汪祖林;俞仲伟;羊继平;宋立;李锋;唐来坤

    目的 观察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TUPKRP)后常规24 h橡皮筋牵拉气囊压迫法止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我院2005年1月至2013年6月行TUPKRP治疗的70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98例和常规组402例,对照组术后经尿道膀胱内留置F22三腔气囊尿管,牵引固定于股内侧,牵引压迫前列腺创缘(面)2~3d,生理盐水持续膀胱冲洗;常规组术后经尿道膀胱内留置F22三腔气囊尿管,橡皮筋牵拉固定于足部,气囊压迫前列腺创缘24h,生理盐水持续冲洗膀胱.分别对两组术后出血天数(1、3、5 d)进行观察,血尿的转清例数、术后输血例数以及再次手术止血的病例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对照组术后1、3、5d尿色未转清例数分别为52例、42例、24例.常规组未转清例数分别为34例、22例、10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6.608、9.279、7.624,P值分别为0.010、0.002、0.006);对照组输血及再手术例数分别为15例和9例,常规组输血及再手术例数分别为6例和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4.955、5.264,P值分别为0.026、0.022).结论 常规24 h牵拉气囊压迫法能有效预防TUPKRP后出血,与对照组相比不但减少了出血,也缩短了气囊压迫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心脏瓣膜病换瓣术后发生低心排血量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伍育旗;李玉斌;俞斌;余旻;张科;薛泉玲;屈红

    目的 探讨心脏瓣膜病换瓣术后发生低心排血量综合征的危险因素,为制定低心排血量综合征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和非条件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方法,选择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2008年1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心脏瓣膜病换瓣术后的96例患者,发生低心排血量综合征41例作为观察组,无低心排血量综合征55例作为对照组.对潜在危险因素进行对比分析,并采用非条件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找出其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心脏瓣膜病换瓣术后发生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患者41例,发生率为42.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肝脏肿大(P =0.007)、病程≥15年(P=0.042)、体外循环时间≥120 min(x2=3.937,P=0.047)、术前心功能不全≥Ⅲ级(P=0.003)为心脏瓣膜病换瓣术发生低心排血量综合征的危险因素.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心脏瓣膜病换瓣术后发生低心排血量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素是:病程≥15年(OR=2.825,95% CI为1.015~7.861,P=0.047)、术前心功能不全≥Ⅲ级(OR =7.306,95%CI为2.050~ 26.035,P=0.002).结论 病程≥15年和术前心功能不全≥Ⅲ级是心脏瓣膜病换瓣术后发生低心排血量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素.

  • 经自然腔道腹腔镜辅助先天性巨结肠症根治术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李爱军;樊娟;王建芳;杨忠刚;雷杰;李索林

    目的 探讨经自然腔道腹腔镜辅助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用于婴幼儿先天性巨结肠症(HD)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经脐或经肛门行腹腔镜下改良Soave巨结肠根治术6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时间(132±14) min,腹腔镜腹内操作时间为(78±12) min,术中出血约(35.0±20.4) ml,肠功能恢复时间为(22±8)h,住院时间为(8±2)d.扩肛时间为(50.0±0.5)d.腹部切口甲级愈合率100%.随访1年,患儿生长发育良好.所有患儿均未发生切口感染、腹盆腔出血、尿潴留等早期并发症.排便功能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逐渐恢复.手术后4个月各组患儿肛门直肠功能均基本恢复正常.结论 经自然腔道腹腔镜辅助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创伤轻,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可进一步减少腹壁创伤,美容效果更佳.

  • 腔内隔绝术治疗破口位于左锁骨下动脉远端的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

    作者:刘仕强;汪华;陈旭;明波;吴明乐;王永杰;吴国俊;徐俊

    目的 探讨覆膜支架介入治疗破口位于左锁骨下动脉远端的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方法、观察其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方法 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于南充市中心医院行腔内隔绝术治疗破口位于左锁骨下动脉远端的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3例,其中男2例,女1例.均经右侧股动脉切开置入记忆合金血管支架封堵胸主动脉破口,术后造影证实其疗效.结果 无病例死亡.术后即刻造影,无内漏.术后7~10d康复出院.随访6个月,无内漏,无截瘫发生,恢复良好.结论 腔内隔绝术治疗破口位于左锁骨下动脉远端的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安全、可靠,远期疗效有待继续随访观察.

  • 不同部位胃癌临床病理学特点及生物学行为对比分析

    作者:陈宁;焦光辉

    目的 探寻不同部位胃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生物学行为的差异,以指导外科手术实施个体化治疗.方法 选择2005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诊治的212例临床病理学资料完整、无远处转移、并接受根治手术治疗的原发性非全部胃癌病例,依肿瘤部位不同分为胃上部癌(56例)、胃中部癌(55例)、胃下部癌(101例)3组,对各组的临床病理学特征、生物学行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不同部位胃癌(胃上部癌组、胃中部癌组、胃下部癌组)患者的年龄[(59.80±10.10)岁、(56.10±11.12)岁、(52.20±13.01)岁,F=7.100,P=0.001)、性别(分别为男43例、女12例,男29例、女27例,男70例、女31例,x2=9.643,P=0.009)、肿瘤直径(≤5 cm分别为12、28、56例,>5 cm且≤10 cm为30、20、30例,>10cm为13、8、15例,F=25.23,P=0.001)、分化程度(高为5、12、34例,中为20、24、50例,低为30、20、17例,F =29.34,P=0.001)、浸润深度(F=18.01,P=0.005)、TNM分期(F=17.98,P=0.005)、癌残留(F=8.28,P=0.005)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其中胃上部癌与胃中、下部癌在年龄、性别、病理分期、肿瘤直径、分化程度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不同部位的胃癌在淋巴结转移(x2 =6.12,P=0.433)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不同部位胃癌的病理特征、生物学行为不同,不同部位的胃癌和其生物学特性可为临床实施个体化手术以及判断疗效提供更好的依据.

  • 呼吸过滤器对老年患者全身麻醉术后呼吸道感染的预防作用

    作者:陈亚萍;刘丽;徐威;高国龙

    目的 观察呼吸过滤器(BF)对老年患者全身麻醉插管术后并发呼吸道感染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择全身麻醉插管择期行胃肠肿瘤根治术的老年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50例.观察组使用BF,对照组不使用BF.分别对麻醉前后两组气管导管末端、呼吸回路气管端采样进行细菌培养;统计两组术后7d内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结果 术后两组气管导管末端均检测到大量细菌生长.对照组呼吸回路气管端检测到大量细菌生长[(305.2±12.4) CFU/cm2],而观察组[(10.2±2.0)CFU/cm2]几乎无细菌生长,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6.077,P<0.01);术后随访观察组无病例被确诊为下呼吸道感染,而对照组有5例(10.0%)发生肺部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63,P<0.05).结论 BF可有效滤过呼吸回路细菌,显著降低老年患者全身麻醉插管术后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

  • 不同体质量指数人群冠状动脉病变与心外膜脂肪、胰岛素抵抗和C反应蛋白的关系

    作者:王强;杭涛;邹莺;庄微;程训民;张启高;王璟

    目的 研究肥胖及非肥胖人群C反应蛋白(CRP)、胰岛素抵抗(IR)及心外膜脂肪体积(EFV)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影响.方法 入选同期行64排双源CT和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103例患者,测量患者的身高、体质量、腰围(WC),计算体质量指数(BMI).根据BMI分为肥胖组45例和非肥胖组58例;通过64排双源CT测量EFV,收集空腹血液样本行血生化相关指标等检测.采用Gensini积分量化冠状动脉狭窄的严重程度.分析EFV和CRP及稳态胰岛素评估模型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与Gensini积分之间的关系.结果 肥胖组CRP[(11.0 ±5.8) mg/L]、WC[(96.1±7.0) cm]、EFV[(122.7±43.3) cm3]、BMI[(27.9±2.9) kg/m2]高于非肥胖组CRP[(6.5±3.4)mg/L]、WC[(86.4±7.6)cm]、EFV[(92.9±39.5)cm3]、BMI[(22.4±1.9) kg/m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24、6.74、3.64、11.74,P均<0.05).非肥胖组及肥胖组中CRP与EFV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04、0.364,P均<0.05),而HOMA-IR仅在肥胖组中与BMI呈正相关(r=0.322,P<0.05).非肥胖人群中Gensini积分与EFV及CRP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58、0.315,P均<0.05),肥胖人群中Gensini积分与EFV、CRP及HOMA-IR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48、0.297、0.384,P均<0.05),经过BMI及WC的校正后,除肥胖组中与CRP的相关性消失外,余相关性均存在.后以Gensini积分作为因变量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提示EFV和糖尿病为肥胖人群Gensini积分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在非肥胖及肥胖人群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与EFV及CRP呈正相关,而在肥胖组中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还受其他体脂分布(BMI、WC)及胰岛素抵抗水平的影响.EFV可作为影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

  • 阿托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骨桥蛋白的影响

    作者:沈桂彬;张丽华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骨桥蛋白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60例CH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两组患者常规给予吸氧、卧床休息、洋地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扩血管药、利尿剂等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阿托伐他汀钙20mg/d,共治疗2个月.在治疗2个月后评价心功能(NHYA),心脏彩超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检测血浆骨桥蛋白、血浆N末端脑利钠肽及C反应蛋白浓度.结果 治疗组血浆骨桥蛋白[(1 062.68 ±130.63)ng/L]、血浆N末端脑利钠肽[(609.00 ±62.39) ng/L]及C反应蛋白[(5.84±0.70) mg/L]浓度低于对照组[(1 609.94 ±201.87) ng/L、(922.33±108.68) ng/L、(8.90±0.86) m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981,t=2.766,Z=-2.092,P均<0.05).治疗组左心室射血分数(58.7±1.2)%高于对照组(52.8±1.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02,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可降低血浆骨桥蛋白浓度,减轻炎症反应,抑制心脏重构,从而对心力衰竭患者有益.

  • 手部神经缺损的治疗进展

    作者:陈超;唐佩福

    指腹感觉对于感知物体的形状和抓持物体起着重要的作用,而手部神经缺损的修复一直是手外科、显微外科的难题之一[1].目前,自体神经移植、异体神经移植及组织工程化神经移植是临床上治疗手部神经缺损的主要方法.现就手部神经缺损的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 白细胞介素1受体辅助蛋白在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王鹿;蔡海峰;胡万宁

    白细胞介素1(IL-1)是一种重要的炎性细胞因子,它参与调节机体的免疫应答、炎症等过程.在慢性炎症过程中,IL-1的调节障碍、延迟合成和释放都会导致疾病的发生.IL-1的各种生物功能的发挥需要IL-1的Ⅰ型受体(IL-1receptor Ⅰ,IL-1R Ⅰ)的参与,即IL-1与靶细胞表面特异受体IL-1 R结合.研究显示,目前人们已经克隆鉴定出IL-1受体有两种类型,其中Ⅰ型(IL-1 R Ⅰ)为功能受体,能够启动IL-1信号通路,而Ⅱ型受体(IL-1R Ⅱ)对IL-1功能起到抑制作用[1].

  • 全球脑卒中流行情况及其危险因素研究回顾

    作者:蔡金乐;刘改芬;宋彦丽;谢学勤;王拥军

    脑卒中是全球范围内第二致死原因和成人致残的主要原因[1-2].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脑卒中的患病人数及其致残的负担在将来势必急剧增加.仅次于缺血性心脏病,脑卒中是世界范围死亡的重要原因[3].2005年导致大约570多万人死亡[4-5],且超过80%的病例发生于中、低收入国家.脑卒中已经成为全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对发展中国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过去的数十年间,发达国家在脑卒中流行病学、预防、管理方面积累了较多高质量的数据,也做了很多相应研究,对脑卒中在发达国家的预防和控制策略的制定提供了具有重要意义的科学依据.然而在发展中国家,关于脑卒中流行病方面的研究较少.本文将对不同国家的脑卒中情况进行回顾,为我们进一步了解对世界范围的卒中流行情况,制定更好的脑卒中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参考和借鉴.

  • 人结直肠锯齿状腺瘤的研究进展

    作者:陶文武

    结直肠锯齿状腺瘤近年来逐渐获得国内外专家的认识,该病变初被命名为混合型增生性肿瘤性息肉,终根据其组织形态学特征,将其命名为锯齿状腺瘤[1].结直肠锯齿状腺瘤主要分布于乙状结肠和直肠,于肠镜下进行探查可见扁平状态与隆起状态两种.尽管学者们对于结直肠锯齿状腺瘤在临床上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但国内关于该病变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文就人结直肠锯齿状腺瘤的形态学特征、病理学分类、分子生物学特点、分子遗传学特点等进行归纳与总结,旨在为同行提供参考资料,并提高医学界对该疾病的认识,综述如下.

  • 库欣病的治疗进展

    作者:陈文轩;李黎明

    库欣病由Harvey Cushing于1932年首次提出[1],是指由垂体ACTH腺瘤或垂体ACTH细胞增生分泌过量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导致双侧肾上腺皮质增生而出现高皮质醇血症.约占库欣综合征的70%,年发病率为每百万人0.7~2.4例,发病高峰年龄为30~40岁,男女比例约为1∶8[2].未经治疗的库欣病患者常合并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及代谢紊乱,病死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库欣病的治疗目标是恢复皮质醇的正常分泌,使疾病得到长期控制并避免复发.近年库欣病的治疗取得一定的进展,但仍充满挑战性,本文就库欣病的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关键词: 库欣病 垂体治疗
  • 多囊卵巢综合征致不孕患者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陈晓;陈亚琼;侯海燕

    目的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致不孕患者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因不孕症来我院就诊确诊为PCOS患者98例(PCOS组),在同期因不孕症就诊、无PCOS表现且腹腔镜检查卵巢组织结构正常的患者中随机选取280例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生育相关因素、腹腔镜探查情况.结果 PCOS组初潮年龄在13岁以下者51例(52.0%),对照组113例(40.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3,P<0.05);PCOS组月经不规律11例(11.2%),对照组12例(4.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6.12,P<0.05);PCOS组盆腔粘连60例(21.1%),对照组224例(40.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13.70,P<0.05).月经不规律是不孕女性PCOS发生的危险因素(OR=1.770,95% CI为1.09~2.88,P=0.002).结论 临床应加强对青春期月经初潮提前及月经不规律且有PCOS相关症状人群的关注,早期筛查、早期发现,早期预防、早期治疗,从而降低PCOS致不孕的发生率,降低远期并发症.

  • 子宫良性疾病围绝经期女性同时行子宫切除及双侧输卵管切除的临床价值

    作者:邱伟;黄艳;吴土连

    目的 探讨子宫良性疾病围绝经期女性同时行子宫切除及双侧输卵管切除对盆腔包裹性积液、卵巢功能及围绝经期症状的影响.方法 我院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子宫良性疾病围绝经期女性行子宫全切除术或次全切除术者共993例,随访至术后36个月,共失访235例.完成随访的758例中,同时行双侧输卵管切除术438例(观察组),保留双侧输卵管320例(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手术后盆腔包裹性积液的发生率、血清性激素水平变化、围绝经期症状的发生情况.结果 (1)观察组盆腔包裹性积液的发生率为1.6% (7/438),对照组为4.4%(14/3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962,P=0.026).(2)观察组术后6、12个月卵泡刺激素(FSH)水平[(17.7±2.3)、(26.8±5.1)U/L]高于对照组[(12.3±2.9)、(22.4 ±3.2) 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20、-1.162,P均<0.05),但术后36个月FSH水平(34.0±6.8) U/L低于对照组(39.1±4.9) 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09,P<0.05);术后3、12个月观察组黄体生成素(LH)水平[(14.0±2.3)、(26.2±3.1) U/L]均高于对照组[(11.7±2.6)、(21.6±1.9) 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21、-0.962,P均<0.05);术后24个月观察组雌二醇水平(90±23) pmol/L低于对照组(110±18) p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02,P<0.05).(3)围绝经期症状:术后6个月时,观察组围绝经期症状的发生率21.7%(95/438)明显高于对照组14.1%(45/3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102,P=0.027),而术后24个月时,对照组围绝经期症状的发生率60.6%(194/320)高于观察组47.0%(206/4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620,P=0.039).结论 子宫良性疾病围绝经期女性同时行子宫切除术及双侧输卵管切除降低了盆腔包裹性积液的发生率,对卵巢功能及围绝经期症状的影响与不切除输卵管手术相当.

  • 孕末期下生殖道感染检测分析以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作者:孙丹华;李宣;杨翠芳

    目的 探讨妊娠末期孕妇下生殖道感染的发病情况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间入我院待分娩的孕妇520例,行假丝酵母菌、细菌性阴道病、滴虫、支原体、衣原体、淋球菌和B族链球菌培养等7项筛查.排除其他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确诊为妊娠合并阴道炎的107例为观察组,无阴道炎的413例为非感染组,观察其妊娠并发症及结局.结果 (1)孕妇下生殖道感染的检出情况:检查孕妇520例,其中感染组107例,发病率占20.58%.妊娠期阴道炎以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常见,共计48例,占44.86%;细菌性阴道病次之,计22例,占20.56%;支原体、衣原体、B族链球菌感染也较常见;滴虫、淋球菌感染率较低.(2)感染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感染组孕妇的胎膜早破(15.89%)、早产(12.15%)、产褥感染(8.41%)、新生儿感染(5.61%)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5.08%、3.15%、1.94%、1.21%],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4.642、14.498、11.264、7.934,P均<0.01).结论 妊娠期下生殖道感染发病率高且危害大,有必要对孕妇加强卫生指导,对围生期下生殖道感染进行及时监测,及时治疗,可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 应用宫腔镜技术治疗子宫腔内良性占位性病变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周亚蓉

    目的 探讨宫腔镜治疗子宫腔内良性占位性病变手术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子宫腔内良性占位性病变患者210例,均行宫腔镜检查,同时行电切术治疗;其中72例行宫腔息肉切除术,70例行子宫肌瘤切除,68例行妊娠组织残留清除术.术后随访6个月~2年,观察分析其疗效.结果 210例患者均一次手术成功,手术时间11~39 min,平均15min,术中出血5~70 ml,无术中并发症发生.术后1个月有94.1% (191/203)的患者月经恢复正常,痛经改善率达87.7% (178/203);术后6个月96.1% (195/203)的患者月经正常,痛经改善率91.6%(186/203).2例宫腔息肉切除术后复发,再次行电切治愈.结论 宫腔镜治疗宫腔内良性占位性病变能保留子宫的完整性,疗效满意,安全可靠;患者损伤小、痛苦轻,恢复快,可作为治疗宫腔良性占位性病变的首选治疗方法.

  •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与口服避孕药联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观察

    作者:李灵花;史秀丽

    目的 探讨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与口服避孕药联合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1-12月在我院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86例,应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93例和观察组93例,对照组于腹腔镜手术保守治疗后给予妈富隆术后月经第1天口服,1片/d,连续6个月.观察组在手术保守治疗基础上给予以下药物治疗:诺雷德术后1周开始应用,3.6 mg皮下注射,每4周1次,连续3次;妈富隆于诺雷德用药结束后1片/d连续口服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总主观症状评分和治疗有效率、受孕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总主观症状评分为(0.91 ±0.3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64±0.74)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73,P<0.01);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70%(89/93),明显高于对照组[82.80%(77/9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328,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0% (4/93),复发率为3.23%(3/93),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6.13% (15/93)与10.75% (10/93)],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4.854、5.168,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不孕患者受孕率为85.71%(12/14),明显高于对照组[61.54%(8/1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87,P<0.05).结论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联合避孕药能够明显缓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临床症状,减少不良反应,降低复发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及不孕患者受孕率,值得推广应用.

中国综合临床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z1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