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综合临床杂志
Clinical Medicine of China 중국종합림상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天津市环湖医院、华北理工大学
- 影响因子: 1.13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8-6315
- 国内刊号: 12-1361/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限制性液体复苏联合介入治疗对创伤性腹膜后血肿的效果观察
目的 限制性液体复苏联合介入治疗对创伤性腹膜后血肿的可行性.方法 对3例创伤性腹膜后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相关文献复习.结果 创伤性腹膜后血肿患者行限制性液体复苏联合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辅助下介入治疗,均找到罪犯血管,并栓塞,全部康复出院.结论 限制性液体复苏联合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辅助下介入治疗创伤性动脉源性腹膜后血肿效果良好,甚至可以作为手术失败的补救方法.
-
结核T细胞酶联免疫斑点试验快速诊断肺外结核感染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结核T细胞酶联免疫斑点试验(T-SPOT.TB)诊断肺外结核分枝杆菌(MTB)感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肺外MTB感染者37例(肺外MTB感染组)及非结核病对照者30例(非结核病对照组),应用T-SPOT.TB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MBCs)经结核特异蛋白6KD早期分泌靶向抗原(ESAT-6)和培养滤液蛋白10(CFP-10)刺激产生γ干扰素(IFN-γ)的T淋巴细胞数,并与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B-PPD)法比较.结果 (1)T-SPOT.TB法在肺外MTB感染组的阳性率91.89% (34/37),显著高于非结核病对照组6.67%(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403,P<0.001).(2) T-SPOT.TB诊断肺外MTB感染的敏感性为91.89%,特异性为93.33%,阳性预则值为94.44%,阴性预测值为90.32%,优于TB-PPD法(67.57%、56.67%、65.79%、58.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773、10.756、9.392、8.031,P=0.009、0.001、0.002、0.005);两方法间一致性较弱(Kappa=0.311,x2=6.801,P=0.009).结论 T-SPOT.TB技术快速辅助诊断肺外MTB感染作用明显,其较高的阴性预测值在排除感染方面意义重大.
-
局限型腹膜间皮瘤2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局限型恶性腹膜间皮瘤的临床特点及其发病与石棉接触的关系.方法 收集2007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我院诊治的经病理学确诊的局限型恶性腹膜间皮瘤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发病情况、石棉接触史、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病理类型、免疫组织化学及肿瘤标记物检查结果等进行分析.结果 22例中多见于女性,占68.18%.出现症状至就诊时间为2d~1年,平均83 d.临床症状中局部腹痛者11例(50.00%)、腹部包块者8例(36.36%)、腹胀者6例(27.27%)、腹水者10例(45.45%).患者多具有血小板数量增多、癌抗原(CA) 125升高.腹部CT检查表现为局部肿块,多呈囊实性,12例可见石棉斑(54.55%).腹部超声及腹部CT检查是主要的检查方法,超声引导下腹膜穿刺病理活检是确诊的主要手段,其次为剖腹探查.病理类型主要多为上皮型共19例(86.36%),其次为肉瘤型和混合型.18例患者(81.82%)有石棉接触史.结论 局限型恶性腹膜间皮瘤在我国少见,但在本地区较为多见,可能与石棉接触有关;临床特征以腹痛和局部肿块表现为主;病理类型以上皮型为主;手术是其主要的治疗方式.
-
恶性肿瘤患者念珠菌临床分离株的药物敏感性分析
目的 以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 M27-A方案的微量肉汤稀释法为金标准,评价丹麦ROSCO公司的纸片扩散法在检测念珠菌耐药性方面的应用价值,为临床实验室寻找一种简便的念珠菌药敏试验方法.方法 分别采用丹麦ROSCO公司抗真菌药敏纸片和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ATBFUNGUR2念珠菌药敏板条来检测78株常见念珠菌对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氟康唑、伊曲康唑等4种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以NCCLS的微量稀释法作为金标准,评价纸片扩散法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 纸片扩散法检测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氟康唑、伊曲康唑的药敏结果,其Kappa值达到了0.89,未出现一种方法敏感而另一种方法耐药的严重错误现象;对78株念珠菌的药敏结果进行分析,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敏感性高,分别为88.20%和89.17%,氟康唑和伊曲康唑敏感性较低,分别为56.34%和52.12%.白色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对4种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较高,分别为90.95%、85.71%,而光滑念珠菌和克柔念珠菌的敏感性低,分别为67.50%、41.67%.结论 纸片扩散法与微量稀释法一致性高,在临床实验室可以替代微量稀释法进行念珠菌的药敏分析.我院念珠菌对两性霉素B的敏感性高,对伊曲康唑的敏感性低;抗真菌药物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率高,对克柔念珠菌的抑菌率低.
-
经尿道2 μm激光汽化切除体积>70 ml前列腺增生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经尿道2μm激光汽化切除体积>70 ml的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围术期安全性和早期疗效.方法 2011年3月至2012年6月对41例体积>70 ml的BPH患者应用经尿道前列腺2 μm激光汽化切除治疗,观察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本组手术均获成功.前列腺体积(81.57±12.39) ml,手术时间(94.15±38.22) min,术中出血量(90.49±97.03) ml,术后留置尿管(5.56±2.41)d,住院时间(18.78±9.63)d.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从(30.12±2.66)分降低到(10.56±3.52)分(t=-17.68,P<0.01),生活质量评分从(5.29±0.56)分降至(2.07±0.35)分(江-28.47,P<0.01),大尿流率从(5.94±2.82) ml/s升高到(14.88±4.78) ml/s(t=8.66,P<0.01).结论 对体积>70 ml的BPH患者,采用经尿道前列腺2μ皿激光汽化切除术是可行的,且具有出血少、围术期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等优点.
-
磁共振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对脑梗死患者预后评估的临床研究
目的 应用磁共振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探讨不同时期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程度,观察梗死灶与皮质脊髓束(CST)的位置关系,从而早期判断患者预后.方法 将40例由于皮质脊髓束受损所致运动功能障碍的不同时期脑梗死患者(研究组)及30名健康对照组行DTT检查,进行CST三维重建,了解CST受损情况,同时应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对患者入院时及治疗后2个月的ADL进行相关评分,从而了解患者预后情况.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均作DTT成像,健康对照组双侧皮质脊髓束重建,解剖形态与正常人大致相吻合,自中央前回下行至内囊并延续至脑桥和延髓,每条连续形态一致性良好.研究组患者健侧皮质脊髓束形态与对照组一致,连续性好;患侧皮质脊髓束因受梗死区不同程度的影响,表现为连续性中断及解剖结构形态一致性的丧失.根据CST受累程度,1级9例、2级20例、3级11例.DTT所示CST的损伤程度与治疗后2个月ADL评分呈负相关(r=-0.914,P<0.05).结论 DTT图像可无创性的显示梗死灶与皮质脊髓束的空间位置关系,分析病灶对皮质脊髓束的影响,作为早期判断运动功能受损和评估预后的客观依据.
-
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联合康复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联合康复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CH)的临床效果.方法 87例HCH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3例(BMSCs移植+康复治疗组)和仅给予康复治疗的对照组44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治疗后6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及远期生活质量评估量表评分(KPS).结果 治疗后6个月,治疗组NIHSS评分(10.33±7.21)分、对照组(15.87±10.36)分均较治疗前[(22.84±13.20)分、(23.12±13.34)分]有显著降低(t值分别为2.47、2.25,P均<0.05),而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明显(t=2.51,P<0.05).治疗组GOS(x2 =4.314,P<0.05)及KPS评分(t=4.47,P<0.05)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 BMSCs移植联合康复治疗能显著促进HCH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
-
平喘固本合剂对哮喘小鼠气道慢性炎症及重塑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目的 探讨平喘固本合剂对哮喘小鼠的气道慢性炎症及重塑的作用及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 24只昆系小鼠建立哮喘小鼠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平喘固本合剂治疗组,每组各8只.对各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各种细胞进行分类并计数,肺组织病理切片行HE染色后观察气道重塑情况并检测气道管壁厚度,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表达情况.结果 (1)肺组织形态学变化:HE染色显示平喘固本合剂治疗组较哮喘模型组炎症细胞浸润、平滑肌肥厚及黏膜气道组织水肿、上皮细胞脱落等表现明显减轻.(2)各组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炎性细胞分类计数:哮喘模型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2.15 ±0.44)×108/L]、气管壁厚度[(16.66±1.52) μm2/μm]、气道上皮组织中NF-κB、VEGF表达水平(36.01±4.78、35.87±4.92)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0.03 ±0.03)×108/L]、气管壁厚度[(6.61±1.14) μm2/μm]、气道上皮组织中NF-κB、VEGF表达水平(12.78±1.47、11.57±1.6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平喘固本合剂治疗组BALF中嗜酸性粒细胞数[(0.35±0.12)×108/L]、气管壁厚度[(11.57±1.26) μm2/μm]及NF-κB(29.13±1.92)、VEGF (28.28±2.02)明显低于哮喘模型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平喘固本合剂可以下调哮喘模型小鼠气道组织中NF-κB和VEGF的表达,达到抑制哮喘气道慢性炎症及重塑的作用.
-
不同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人群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变化
目的 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浓度变化对脉搏波传导速度(PWV)的影响.方法 在2006-2007年参加健康体检的101 510名开滦集团职工中随机分层抽取5 852名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统一问卷调查、血液生化及肱踝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检查,终纳入统计分析4 506名(男2613名,女1 893名),平均年龄(51.7±10.7)岁.依据2006-2007年、2010-2011年两次体检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变化将研究人群分为持续低组(1 739名)、降低组(590名)、升高组(882名)、持续高组(1 295名).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探讨研究人群的hs-CRP浓度变化对baPWV的影响.结果 hs-CRP持续低组、降低组、升高组、持续高组人群baPWV分别为(1 478.80±317.79)、(1 525.06±383.81)、(1 557.83±344.06)、(1 666.60±422.84) cm/s(F=67.16,P<0.05); hs-CRP持续低组、降低组、升高组、持续高组人群baPWV≥1 400cm/s的检出率逐渐增加,分别为50.3%、56.3%、64.1%和71.2% (F =246.82,P<0.05);hs-CRP对baPWV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hs-CRP持续低组相比,hs-CRP升高组、持续高组为baPWV增加的危险因素[RR(95% CI)值分别为1.51(1.23 ~1.85)、1.47 (1.20~1.79),P均<0.05].结论 hs-CRP持续低组、降低组、升高组、持续高组人群baPWV逐渐增加;hs-CRP升高组、持续高组baPWV增加的危险明显高于hs-CRP持续低组.
-
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8异前列腺素F2α和血清铁蛋白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观察肺炎支原体肺炎(MPP)与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SMPP)患儿血清人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血清铁蛋白(SF)和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水平变化,探讨氧化应激肺损伤的严重程度与SMPP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分别检测普通MPP组60例、SMPP组30例及健康对照组20名的血清8-iso-PGF2α、SF、SOD的浓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血清8-iso-PGF2α浓度:普通MPP组[6.01 (13.14)) ng/L]与健康对照组[(4.33(2.42) n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MPP组[(24.20(24.05)) ng/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普通MPP组明显低于SMPP组(P<0.01).(2)血清SF浓度:普通MPP组[(80.91(54.57)) μg/L]与健康对照组[(82.48(70.60)μ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MPP组[(139.69(120.98) μg/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普通MPP组明显低于SMPP组(P<0.01).(3)血清SOD浓度:普通MPP组[(138.60(25.20)kU/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123.10(11.28) k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MPP组[(94.43(63.58)) KU/L]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偏低(P<0.05),普通MPP组高于SMPP组(P<0.01).结论 SMPP患儿肺损伤的严重程度与氧化应激肺损伤程度相关.氧化应激可能是加重SMPP患儿肺损伤的重要因素.
-
成人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病危险分层及其意义
目的 探讨成人糖尿病患者可能发生心血管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病历资料完整的年龄≥20岁的糖尿病患者557例.根据心血管病危险评估的主要危险因素对每一个体应用弗雷明汉风险评分方法进行评分及分层,<10%为低危、10%~20%为中危、>20%为高危.分析未来10年发生心血管病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终纳入调查研究 的糖尿病患者共557例,全部为汉族,其中男275例,女282例;1型糖尿病患者79例(14.18%),2型糖尿病患者478例(85.82%).10年总体心血管病风险概率评估发现低危者103例(低危组),占18.5%、中危者91例(中危组),占16.3%、高危者195例(高危组),占35.0%,以前有心血管病者168例为心血管病组,占30.2%.(1)不同危险分层发生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特征:①糖尿病患者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较高,甚至在低危组也达37.9%,高危组达60.5%;②高危组年龄(65.3 ±11.7)岁高于低危组(50.3±15.4)岁;③高危组收缩压(143.4±18.1)mmHg高于低危组(125.7±13.2) mmHg;④高危组血压达标者较少(32.3%);⑤高危组慢性肾病的患病率(21.5%)大大高于中危组(7.7%)和低危组(7.8%).(2)2型糖尿病(高危组31.6%)发生心血管病的整体风险高于1型糖尿病(高危组16.4%).(3)70~79岁范围高危组比例高达39.2%.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整体发生心血管病的风险增大,代谢因素可能是增加长期风险的原因,对糖尿病患者的风险评估有利于增加针对性治疗的强度.
-
儿童支原体肺炎流行病学、临床和影像学特点分析
目的 总结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流行病学、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12月于我院普通儿科病房住院的201例MP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住院期间共收治肺炎患儿412例,其中MPP 201例,占48.79%;不同年龄阶段MPP发病率不同(x2 =62.04,P<0.05),学龄期患儿的发病率高,占同年龄组肺炎患者的71.59%.不同月份患者的发病趋势不同,其中1、7、9、10、11月MPP的发病例数较多.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201例(100%),发热136例(67.66%),湿罗音168例(83.58%),喘息58例(28.86%),部分患儿(23.38%)并发肺外症状;大部分MPP患儿血常规WBC无明显升高,<10×109/L 136例(67.66%);hs-CRP正常(<5 mg/L)及轻度升高(~10 mg/L)分别占36.32%、22.39%;影像学检查结果;两肺纹理增强64例,肺纹理模糊、点片状阴影73例,大叶性肺炎改变64例,胸腔积液3例.结论 临床医师需综合MPP的流行病学、临床及影像学特点实现MPP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
乳胶凝集试验对小儿新型隐球菌脑膜炎诊断及治疗的应用探讨
目的 探讨乳胶凝集试验对小儿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诊疗价值.方法 对我院儿科近3年确诊的15例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患儿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颅脑CT、脑脊液墨汁染色及乳胶凝集试验等检查结果在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乳胶凝集试验对小儿新型隐球菌脑膜炎诊断阳性率86.7%(13/15)高于颅脑CT 20.0% (3/15)和常规脑脊液墨汁染色40.0%(6/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3.393,P=0.001;x2=7.033,P=0.021);治疗后,乳胶凝集试验抗体滴度逐渐降低,并与颅脑CT以及脑脊液墨汁染色的转阴率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致性,但有3例患儿(20.0%)持续阳性.结论 乳胶凝集试验诊断小儿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价值较高,但作为治愈指标的参考意义有限.
-
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前后血浆白细胞介素8水平的变化
目的 观察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VSD)患儿介入治疗前后血浆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以及心腔结构的变化,探讨IL-8水平变化的特点及其与心功能状态的关系.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住院接受介入封堵治疗的VSD患儿100例为VSD组,选取同期50名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分别在术前、术后第7天、术后6个月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IL-8浓度.所有患儿在术前、术后第7天和术后6个月分别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收缩末期容量(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量(LVED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分析血浆IL-8水平与LVEDD、LVESD、LVESV、LVEDV、LVEF的相关性.结果 (1)血浆IL-8:术前VSD组(0.64±0.08) pg/L和对照组(0.53 ±0.07) p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1,P<0.05);VSD组患儿术前与术后第7天(0.69 ±0.06) pg/L、术后第7天与术后6个月(0.55±0.05)pg/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45、t=12.08,P均<0.05).术后6个月VSD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0.86,P>0.05).(2)心腔结构各参考数:VSD组患儿LVEDD、LVESD、LVEDV、LVESV在介入术后第7天[(41.47 ±3.38) mm、(27.17 ±3.76) mm、(76.72±17.03) ml、(26.23±6.13) ml]及术后6个月[(36.21±3.75) mm、(22.49 ±3.04) mm、(65.38±16.22) ml、(22.23±5.71) ml]均较术前[(45.28±3.69) mm、(29.02±3.17) mm、(86.33 ±19.68) ml、(30.12 ±7.06)nl]明显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术后6个月较术后第7天进一步减小(P均<0.05).(3)VSD组血浆IL-8水平与LVEDD、LVESD、LVESV、LVEDV呈显著正相关(r=0.76、0.59、0.66、0.75,P均<0.05).结论 VSD患儿血浆IL-8水平在介入封堵术前明显增高,并在术后降低,且与心脏腔径的改善相关,提示心肌血管免疫炎症递质IL-8的过度激活参与并影响着VSD患儿心功能的变化.
-
以反复鼻出血为主要表现的外伤性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 探讨以反复鼻出血为主要表现的外伤性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外伤后反复鼻出血,并经全脑血管数字减影造影检查明确诊断为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假性动脉瘤3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1例均行血管内介入治疗,其中20例采用可脱性球囊栓塞直接闭塞载瘤动脉,11例采用覆膜支架置入,覆盖载瘤动脉破口.无死亡病例,均于术后2周内出院,无神经功能缺失症状,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再出现鼻出血.结论 脑血管造影是确诊外伤性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的金标准;其治疗方法首选血管内介入治疗.覆膜支架置入相比于球囊闭塞颈内动脉而言,可能是一种更有价值的血管内介入治疗方法.
-
细胞周期蛋白A对培养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起始识别复合物1表达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细胞周期蛋白A (Cyclin A)对培养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周期起始识别复合物1(ORC1)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组织块贴片法原代培养的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利用双胸苷使VSMCs达到细胞周期同步化,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和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细胞周期VSMCs的ORC1和Cyclin A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经鉴定培养的细胞为VSMCs,采用血清饥饿法、双胸苷阻断法和秋水仙素阻抑法分别获得了处于不同细胞周期的同步化的VSMCs:G0/G1期(89.22 ±3.54)%,G1/S交界期(66.74±7.16)%,S期(63.24±4.06)%,G2/M期(51.64±11.18)%,各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Cyclin A在静止状态对VSMCs的ORC1 mRNA和蛋白无影响,在G2/M期达到高峰[(52.133 3 ±2.122 1)%],与G1/S期[(10.9167±0.531 1)%]、S期[(7.656 7±0.412 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ORC1在G2/M期达到低值[(1.276 7 ±0.161 7)%],与G1/S期[(13.371 0±1.057 3)%]、S期[(3.043 3 ±0.538 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可能原因是Cyclin A阻止ORC1结合在VSMCs染色质上.结论 CyclinA可能调控ORC1在VSMCs细胞周期的启动.
-
心外膜脂肪组织体积与钙化积分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价值比较
目的 对比心外膜脂肪组织体积及钙化积分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差异.方法 行冠状动脉64层多排螺旋CT检查的临床疑似冠心病患者210例为研究对象.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状动脉狭窄<50%为非冠心病组145例,≥50%为冠心病组65例.均在西门子definition工作站测量心外膜脂肪组织体积及钙化积分.结果 非冠心病组平均心外膜脂肪组织体积(100.0±46.5) cm3,钙化积分(36.2±18.5)分;冠心病组平均心外膜脂肪体积(117.3±57.6) cm3;钙化积分(413.3±67.5)分.两组间平均心外膜脂肪组织体积和钙化积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316、6.564,P<0.05、P<0.01).ROC曲线表明,钙化积分对诊断冠心病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均高于心外膜脂肪体积.结论 钙化积分对预测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于心外膜脂肪组织体积.
-
卡巴胆碱对烧伤性休克大鼠血流动力学及内脏血管通透性的影响
目的 观察卡巴胆碱对烧伤性休克大鼠血流动力学及内脏血管通透性的影响.方法 24只Wistar大鼠随机为分假烧伤组8只,对照组8只和卡巴胆碱组8只.对照组和卡巴胆碱组制备30%体表面积Ⅲ度烧伤模型.干预措施:(1)烧伤模型大鼠:烧伤后大鼠切开颈静脉并插入无菌硅胶管用于补液.各项指标稳定15 min后开始补液,以微蠕动泵控制输入乳酸钠林格氏液,按Parkland公式计算补液量,总量为5.33 ml/kg.卡巴胆碱组烧伤后30 min,6h经胃管给药[卡巴胆碱(100μg/kg)].(2)假烧伤组:不烧伤及补液.记录补液开始后4、8、12 h两组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应用改良伊文思蓝渗出法测定伤前及伤后4、8、12h肺组织血管通透性及含水量的改变.结果 卡巴胆碱组4h后可明显降低心率[0 h (380.6±22.5)次/min降至4h的(326.0±10.4)次/min、8h的(336.3±13.2)次/min、12 h的(325.7±22.4)次/min];提升血压[0 h(108.3±12.0) mmHg增至4h的(118.6±9.4) mmHg、8h的(127.9±11.0) mmHg、12 h的(127.9±15.0) mmHg],且较对照组效果好.肺组织伊文思蓝含量(9.2±0.9)μg/g及含水量(71.5±0.9)%较对照组[(12.9±1.7)μg/g、(85.7±1.2)%]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1).结论 卡巴胆碱能改善烧伤休克大鼠血流动力学,降低烧伤早期内脏血管通透性,有助于烧伤后休克的改善及并发症的防治.
-
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心力衰竭与内皮素1和心房利钠肽的关系
目的 探讨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是否存在内皮素1 (ET-1)和心房利钠肽(ANP)的明显激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100例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按心功能分级标准将患者分成几个亚组:Ⅰ级组30例、Ⅱ级组40例、Ⅲ-Ⅳ级组30例),并选取年龄、性别与之相匹配的正常体检新生儿30名作为对照组.检测其ET-1、ANP浓度.结果 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Ⅲ-Ⅳ级组患儿血循环中的ET-1为(132.35±5.26) ng/L、ANP为(9.25±2.37) pmol/L,与对照组[ET-1(53.62±3.81) ng/L、ANP(1.15±0.09) pmol/L]比较明显增高(P<0.01).3个亚组随着疾病严重程度的加重,ET-1、ANP的激活就越明显,ET-1与心功能分级呈明显正相关(r=0.35;P <0.01);ANP与心功能分级呈明显正相关(r =0.72,P<0.01).结论 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ET-1、ANP明显激活,并具有慢性心力衰竭的特征,其与疾病的严重性密切相关.
-
喜炎平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炎症因子和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喜炎平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炎症因子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92例老年AECOP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喜炎平注射液,疗程2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白细胞介素10(IL-10)、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变化以及临床效果.结果 两组治疗前CRP、ESR及IL-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两组CRP及ESR均较前明显下降[对照组:CRP(35.6±9.8)mg/L降为(14.2 ±8.1)mg/L(t=-14.515,P<0.05),ESR(56.2±16.4) mm/1 h降为(22.4±11.6) mm/1 h(t=-12.008,P<0.05);观察组:CRP(36.4±8.2) mg/L降为(8.2±6.2) mg/L(t=-18.468,P<0.05),ESR(54.6±15.4)mm/1 h降为(16.8±9.6)mm/1 h(t=-15.249,P<0.05)],且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而治疗后IL-10呈上升趋势[对照组(168.8±62.4)ng/L升为(212.4±85.6) ng/L(t =5.468,P<0.05),观察组(172.8±65.1)ng/L升为(266.4±92.6)ng/L(t=6.368,P<0.05)],观察组上升更为明显.治疗后两组FEV1及FVC均明显上升[对照组:FEV1由(1.41 ±0.15)L升为(1.62±0.18) L(t =2.186,P<0.05),FVC(2.62±0.88)L升为(2.89±0.92)L(=2.415,P<0.05);观察组:FEV1 (1.42±0.16)L升为(1.84±0.21) L(t =4.366,P<0.05),FVC(2.59±0.84)L升为(3.12±0.94) L(t =4.585,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1.3% (42/46)明显高于对照组78.3% (36/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58,P<0.05).结论 喜炎平可以减轻AECOPD患者的炎症反应,改善肺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
血管危险因素在脑血管疾病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节奏的加快以及人口的老龄化等,脑血管疾病发病率不断上升.在各类疾病死因排序中,该疾病一直位居前三,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常见病.在美国,脑血管疾病致死率在所有疾病中排名第三[1],其中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和脑出血(ICH)每年有5.5 ~6.0万患者[2],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病死率为39% ~ 50%,且半数患者死于发病的48 h之内[3].我国7城市和21省的农村神经科疾病流行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城市脑血管疾病的年发病率和病死率分别为219人/10万和116人/10万,农村地区分别为185人/10万和142人/10万[4].脑血管病在我国农村人口的发病率低于城市人口,但是病死率却远高于城市人口,提示这一差异与疾病本身的特点和促使疾病发生和发展的因素(脑血管危险因素)均密切相关.
年 | 期数 |
2019 | 01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z1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1999 | 04 05 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