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肿瘤学 > 中国肿瘤临床杂志

中国肿瘤临床

中国肿瘤临床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중국종류림상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国抗癌协会
  • 影响因子: 1.3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0-8179
  • 国内刊号: 12-1099/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6-18
  • 曾用名: 天津医药杂志肿瘤学附刊;天津医药肿瘤学附刊;肿瘤临床
  • 创刊时间: 196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肿瘤临床》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天津
  • 主编: 郝希山
  • 类 别: 肿瘤学
期刊荣誉:
  • 凋亡抑制基因 Survivin在肝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与PTEN、cyclin D1蛋白表达的关系

    作者:彭利;左连富;齐凤英;王顺祥;张凤瑞;郭建文;刘江惠

    目的:探讨Survivin基因的表达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与PTEN、cyclin D1蛋白表达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对肝细胞癌(48例)、癌旁肝硬化(32例)、肝硬化(6例)、正常肝组织(6例)Survivin、PTEN、cyclin D1基因蛋白的表达进行定量检测.结果:Survivin和cyclin D1蛋白表达的FI值明显高于癌旁组织、肝硬化和正常肝组织,而肝细胞癌的PTEN蛋白的FI值明显低于癌旁组织、肝硬化和正常肝组织.Survivin和PTEN蛋白的表达量与分化程度、预后有关,与肿瘤大小、门静脉癌栓、肝内转移无关.随着肿瘤恶性程度加重,Survivin与PTEN蛋白表达呈显著负相关;Survivin蛋白与cyclin D1蛋白表达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结论:Survivin、PTEN及cyclin D1基因在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不同的作用,联合检测Survivin和PTEN对判定肝细胞癌预后可提供一定的依据.

  • 结肠癌细胞转染IL-21基因抑瘤效应的实验研究

    作者:张振亚;张伟;张飞春;单保恩;于跃明;曹月敏

    目的:初步探讨转染IL-21的结肠癌细胞抑制肿瘤生长的效应.方法:以逆转录病毒为载体将IL-21基因导入结肠癌细胞,筛选建立高表达细胞株,测定其生物学性状指标和抑制肿瘤生长的效果.结果:与原株相比,所建立的Colon26/IL-21细胞株可高质量的表达IL-21,在体内可刺激分泌大量的IFNγ,致使结肠肿瘤明显回缩.结论:IL-21是一种高效的抗肿瘤细胞因子,有望成为结肠癌基因治疗的的候选基因.

  • 原发性输尿管移行细胞癌的诊断与治疗(附53例报告)

    作者:梁月有;戴宇平;郑克立;梅骅;黄正宇

    目的:探讨原发性输尿管移行细胞癌合适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5年1月至2003年12月收治的53例输尿管移行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静脉肾盂造影、B超、CT及MRI对本病确诊率分别为3/53、19.1%、82.1%、74.1%.成功行上尿路逆行造影对病灶均能准确定位.47例获随访,3年生存率为79.49%,5年生存率为71.9%.继发膀胱癌23.4%,肿瘤局部复发1例,未见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肾功能正常51.1%.结论:IVP及B超检查对本病病灶定位及定性诊断率低,但应作为常规检查;上尿路逆行造影对本病病灶定位准确率高,可作为IVP检查患肾不显影者的常规检查方法;CT及MRI对本病诊断率高,并能判断肿瘤向外浸润程度及周围淋巴结情况,应作为进一步检查措施.患肾输尿管全切除术是治疗本病的首选方法,对浅表性肿瘤、独肾或对侧肾功能不全者可行输尿管部分切除术或经皮肾镜或输尿管镜治疗.

    关键词: 输尿管癌 诊断 治疗
  • 球菌类毒素联合内分泌药物治疗晚期复发性乳腺癌临床研究

    作者:金宗浩;党云文

    目的:研究球菌类毒素制剂在提高晚期复发性乳腺癌治疗效果方面的作用.方法:78例有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的晚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43例).治疗组应用球菌类毒素甘露聚糖肽(制剂名"力尔凡"由长春力尔凡药业有限公司提供),联合法乐通治疗;对照组单用法乐通治疗.力尔凡应用方法:第1~7d皮下注射力尔凡10mg/d,第8~14d静脉滴注20mg/d,15~21d静脉滴注30mg/d,22~28d静脉滴注30mg/d,29~64d静脉滴注40mg/d.法乐通60mg/d,口服共64d.全部病例的疗效用显效(CR)、有效(PR)、无效(NC)、进展(PD)、有效率(CR+PR)等进行临床评估,用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糖类抗原CA-153检测进行实验室评估.结果:全部病例均按要求完成治疗.治疗组总缓解率为94.29%,对照组为76.74%(P<0.01).结论:力尔凡与内分泌治疗药物联合应用,能提高晚期复发性乳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率.

  • 川芎嗪与β-榄香烯联合应用诱导K562/ADM细胞凋亡及逆转其MDR的实验研究

    作者:郝立宏;赵瑾瑶;杨佩满

    目的:探讨不同作用机制的川芎嗪(Tetrainethylpyrazine,TMP)与β-榄香烯(β-elemene)联合应用,从多环节逆转耐药细胞K562/ADM的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以期进一步提高逆转效果.方法: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的药敏性及抗药性逆转,流式细胞术及透射电镜检测细胞凋亡,应用SPSS(10.0 Production Pacility)软件包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非细胞毒性浓度的TMP(350μg/ml)及β-榄香烯(4.0μg/ml)可显著降低ADM对K562/ADM细胞的IC50(P<0.01),逆转耐药倍数分别为2.03倍及2.18倍.β-榄香烯(4.0μg/ml)具有诱导该细胞凋亡的作用.2)上述两种药物以非细胞毒性浓度联合应用,对ADM的逆转倍数为4.65倍,明显高于二者单独应用,而且也高于两者单独应用之和.其主要逆转机制是两药的联合应用通过升高细胞内ADM的浓度,诱导该细胞凋亡的途径,实现提高逆转效果的目的.结论:TMP和β-e榄香烯联合应用能明显逆转K562/ADM细胞对ADM的耐药性和诱导该细胞的凋亡.

  • 非小细胞肺癌318例放疗效果的临床因素分析

    作者:杨文国;王海云;唐雷杰;程康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单纯放疗的生存情况及影响预后的临床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至1997年12月收治的318例非小细胞肺癌,Ⅰ期12例,Ⅱ期71例,ⅢA期158,ⅢB期77例,均经病理或细胞学证实.采用60CO机照射,常规分割,周剂量10~12.5Gy.有49例放疗开始到半量时按治疗计划布野,全程包括原发灶及纵膈,纵膈剂量大于57Gy.其它病例纵膈剂量40Gy,生存率计算采用Kaplan-Meier法及Log-rank检验.结果:全组中位生存期10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43%、15%和9%.影响生存的临床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临床分期,近期疗效周剂量与预后有密切关系(P<O.05),而放疗总剂量和纵膈剂量与预后未见明显关系(P>0.05).结论:影响肺癌患者放疗预后的临床因素,主要是临床分期、近期疗效和周剂量的大小,而放疗总剂量和纵膈剂量高低与生存率无明显关系.

  • 卵巢上皮性癌BRCA1和p53基因表达的临床意义及相互关系研究

    作者:俞鸣;郝继辉;焦振山;史玉荣;郝希山;王庆生

    目的:探讨BRCA1、p53基因蛋白在卵巢上皮性癌中的表达情况及相互关系.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0例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BRCA1和p53蛋白的表达.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两种蛋白表达情况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1)BRCA1蛋白在卵巢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仅为30%,明显低于正常卵巢组织(100%)和良性肿瘤组织(90%)(P<0.01);BRCA1在低分化癌、有淋巴结转移的卵巢癌组织中表达减少甚至缺失.2)p53蛋白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64%,而在正常卵巢及良性肿瘤组织中无表达;其表达仅与病理学分级有关.3)两种基因蛋白表达比较呈显著负相关(P<0.01).4)患者生存随访表明,有BRCA1表达的患者平均生存期长于无表达者;而p53对生存时间无影响.结论:BRCA1基因在转录后水平的下调对卵巢上皮性癌的发生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同时BRCA1基因与p53基因协同促进肿瘤的演进恶化.

  • γ-synuclein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张惠卿;张宇新;张作凤;刘志忠;周洪霞;张国志

    目的:探讨SNCG在乳腺癌不同时期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收集90例乳腺癌,15例良性乳腺病变和10例正常乳腺组织石蜡标本,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SNCG表达情况.结果:SNCG在正常乳腺组织和良性肿瘤中未见表达,在乳腺癌中阳性率为38.9%(35/90),其中在早期(O/Ⅰ/Ⅱ期)乳腺癌中有轻度表达,达10.9%(6/55),在晚期(Ⅲ/Ⅳ期)浸润性乳腺癌中有高表达,阳性率达80.8%(29/35).SNCG表达在癌细胞胞浆中,且以癌巢周边组织表达明显.结论:SNCG蛋白过表达与乳腺癌进程有关,在晚期浸润癌中表达较早期更高,SNCG蛋白表达标志乳腺癌细胞更具侵袭性和转移性.SNCG有望成为新的乳腺癌肿瘤标志物,可为预后判断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 VEGF-C及其受体FLT-4在喉及下咽癌淋巴转移中的作用

    作者:刘丽庭;李莉;韩在文;仇沂洲;刘清明

    目的:研究喉及下咽部鳞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及其受体VEGFR-3(FLT-4)在肿瘤淋巴转移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及图像分析,检测49例喉及下咽癌组织中VEGF-C、FLT-4的蛋白表达和相对含量.结果:49例喉及下咽部鳞癌组织VEGF-C表达阳性率为69.4%(34/49),FLT-4的阳性率为44.9%(22/49),其表达与VEGF-C阳性表达呈同向性改变.VEGF-C的表达强度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与淋巴结转移之间存在相关关系(r=0.342,P<0.05).淋巴结转移组FLT-4染色阳性脉管数较无转移组有增高趋势(P<0.05);FLT-4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r=0.312,P<0.05).结论:VEGF-C在喉及下咽部鳞癌中,通过其特异性受体FLT-4,导致淋巴管的增生,促进肿瘤淋巴转移,从而影响患者的预后.检测VEGF-C(FLT-4),对肿瘤诊断、判断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 HBx与肝细胞肝癌的发病机制

    作者:孙静;孙保存

    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居我国癌症死亡的第三位.大约80%的HCC与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有关,但HBV蛋白在HCC中的具体作用依然不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血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S antigen,HBsAg)阳性持续感染者比非感染者的HCC的发生率高100倍以上.乙肝病毒X蛋白(hepatitis B virus X protein,HBx)作为恶性转化肝细胞中唯一表达的蛋白质,与HCC的发生与发展密切相关.深入研究HBx有助于揭示HCC的发生机制,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

  • 乳腺叶状囊肉瘤伴骨肉瘤样分化1例

    作者:侯宁

    患者,女性,51岁,发现右乳肿块10天,伴疼痛.查体:右侧乳腺外下象限可触及一约3cm×3cm大小肿块,质硬、压痛,皮肤无色泽变化及桔皮样改变,针吸细胞学提示:右侧乳腺癌,行右侧乳腺根治术.病理检查:巨检,根治乳腺25cm×24cm×8cm,乳头无内陷,皮表无异常改变,边界清楚,切面灰白,边缘为出血囊变区,质脆,腋窝脂肪团中无明显肿大淋巴结可及.

  • 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注入羟基喜树碱治疗恶性心包积液19例临床分析

    作者:黄金活;嵇玉峰;李金昌;梁洪江;王书浩;李大鹏;张华

    恶性心包积液是恶性肿瘤常见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生心包积液并逐渐增加,大量的液体可压迫心脏,影响血流动力学改变,造成心包填塞,如不及时处理或仅作保守治疗往往造成死亡,为恶性肿瘤患者死亡的原因之一[1].国外报道从各种肿瘤患者尸检中发现15.4%有心脏和心包转移,其中16%出现心包填塞.多种恶性肿瘤转移至心包膜而产生心包积液,常见的肿瘤是肺癌,依次为乳腺癌、消化道肿瘤、恶性纵隔肿瘤、妇科肿瘤及其它恶性肿瘤等.

  • 肺癌组织中MTS2/p15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王潍博;崔言刚;宋玉琴

    抗癌基因是抑制肿瘤形成的一类基因,从肿瘤发生过程看,由随机突变导致抗癌基因失活,要比诱发癌基因激活的概率大,因此从理论上讲,致癌变过程中抗癌基因的作用更为突出[1].p15基因是一种抑癌基因,其基因产物为p15蛋白,对细胞生长起负调节作用.研究表明,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p15基因优先改变,而小细胞肺癌(SCLC)未见改变[2].肺癌p15蛋白研究尚无报道,本研究应用SABC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肺癌组织中p15蛋白表达情况,旨在探讨p15蛋白表达对NSCLC及SCLC的鉴别诊断及对预后判断的价值.

  • 美施康定阴道给药治疗重度癌痛32例疗效观察

    作者:贾爱华;韩健;邵军;马振山

    近年来,在对晚期癌症患者镇痛药的选择上已有很大发展,但对重度癌痛患者的疼痛控制仍然是个问题.临床验证美施康定口服及直肠给药治疗重度癌痛具有良好的疗效.但对于那些因持续恶心、呕吐、吞咽困难的患者不能口服给药,或因严重便秘、直肠造瘘而不能直肠给药的患者,探索如何有效控制癌痛的方法是必要的.我宁养院于2002年3月~2003年12月,对口服及直肠给药困难的32例女性患者采取阴道给药的方法予以镇痛治疗,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 胃粘膜病变中HSP60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马锐;孙丽萍;袁媛

    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s,hsps)是细胞受应激原刺激后诱导产生的一组保护性蛋白,具有维持细胞蛋白自身稳定及结合受体调节细胞周期等许多重要功能[1].目前已知所有的H.pylori菌株都产生HSP(包括HSPA和HSPB),其中HSPB是人HSP60的同源物,作为分子伴侣对于菌体尿素酶的细胞外装配及保持尿素酶的稳定性有意义,它位于细菌表面又具有高度的免疫原性,抗HSP的免疫反应可能在H.pylori感染引起的病理改变过程中有一定作用[2、3].本实验研究了HSP60在不同病变胃黏膜中的表达,以探讨HSP60与H.pylori感染、胃癌发生之间的的关系及其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 MMP-7 mRNA及蛋白异常表达在胃癌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

    作者:冯众一;徐惠绵;黄宝俊

    侵袭和转移是恶性肿瘤生物学行为的重要标志,是导致死亡和影响预后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关于侵袭和转移的分子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自1986年Liota[1]等人提出侵袭三步理论,即粘附,降解和运动,明确肯定了蛋白水解酶在肿瘤侵袭和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MMP-7(matrilysin)是基质溶解素的一种,不仅具有高度蛋白溶解能力及广泛的底物特异性,并在肿瘤血管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且MMP-7主要为上皮源性肿瘤细胞高表达,基质不表达[2].

  • 奥沙利铂联合LF方案治疗晚期大肠癌

    作者:田萍;刘丽萍;本巴吉;韩军

    本科于2001年1月至2002年8月用奥沙利铂(L-OHP)联合氟尿嘧啶(5-Fu)、亚叶酸钙(CF)治疗晚期大肠癌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中国肿瘤临床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