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肿瘤学 > 中国肿瘤临床杂志

中国肿瘤临床

中国肿瘤临床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중국종류림상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国抗癌协会
  • 影响因子: 1.3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0-8179
  • 国内刊号: 12-1099/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6-18
  • 曾用名: 天津医药杂志肿瘤学附刊;天津医药肿瘤学附刊;肿瘤临床
  • 创刊时间: 196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肿瘤临床》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天津
  • 主编: 郝希山
  • 类 别: 肿瘤学
期刊荣誉:
  • 上消化道癌家族史发病年龄与食管鳞状上皮癌预后的研究

    作者:温登瑰;张立玮;赵秀清;魏丽珍;张健慧;王士杰

    目的:研究经手术治疗的上消化道癌家族史阳性和阴性的食管鳞状上皮癌患者首发年龄及预后的差别.方法:运用t检验、Kaplan-Meier法和Cox比例风险模型的校正Wald检验分析比较了河北医科大学四院胸外科1985~1994年间手术治疗的上消化道癌家族史阳性(n=495)和阴性(n=1 297)的来自高发区的食管鳞状上皮癌两组之间发病年龄和生存曲线的差别,并研究了两组病例年龄与预后的关系.结果:发现尽管上消化道癌家族史阳性的食管鳞状上皮癌患者与阴性者相比发病年龄显著提前(51.9±8.3比53.4±8.3,P<0.00),但前者的生存曲线低于后者,该生存曲线的差别在50岁以上组和UICC 0~Ⅰ期组经Cox模型的校正Wald检验达显著水平(50岁以上组家族史阳性和阴性者相比术后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55.2比60.2、48.8比54.5、44.5比49.4,PWald=0.03;UICC 0~Ⅰ期组家族史阳性和阴性者相比术后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87.5比94.7、87.5比91.6、87.5比91.6,PWald=0.02);按家族史分层分析年龄与预后的关系发现:家族史阳性组中50岁以下者生存曲线显著高于50岁以上者(两者相比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63.4比55.3、60.6比48.9、58.5比44.6,PWald=0.03);但家族史阴性组中50岁以下者与50岁以上者相比生存曲线无差别(二者相比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62.3比60.2、54.6比54.5、50.9比49.4,PWald=0.67),尽管两者平均发病年龄相差14.4岁.结论:就来自高发区的食管鳞状细胞癌手术病例而言,上消化道癌家族史阳性者比阴性者发病年龄显著提前,但预后较差,提示遗传背景对食管癌的发生和预后都有一定影响.另外发现家族史阳性组中50岁以下者的预后好于50岁以上者,提示早期发现可能有助于改善家族史阳性患者的预后.

  • 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髓系白血病17例

    作者:赖永榕;蔡正文;马劼;罗琳;杨杰;周吉成;彭志刚;罗军

    目的:探讨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髓系白血病(CML)的临床疗效及移植并发症的情况.方法:对17例CML患者进行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其中慢性期15例,加速期、急变期各1例.供者均为同胞兄妹,16例为HLA全相合,1例为2个位点不合.预处理方案采用BU/CY方案,应用CsA、MMF和短程MTX预防GVHD.结果:全部患者造血功能均获得快速重建,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5×109/L的平均时间为移植后+11(+9~+13)天,血小板≥20×10/9L的平均时间为移植后+16(+14~+21)天.16例HLA全相合移植中发生急性Ⅰ度GVHD 1例(6.25%),慢性GVHD 4例(25.00%);1例HLA 2个位点不合移植患者发生急性Ⅱ度GVHD.中位随访时间19个月(2~43个月),15例CP期患者均无病生存,2例AP期及BP期患者分别于移植后9个月及6个月死亡.结论:Allo-PBSCT是治疗CML的有效方法,CsA/MMF/MTX三联方案可以有效地预防急性GVHD.

  • 氯化镉对肝癌细胞的杀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作者:刘俊立;李岩;王冠军

    目的:探讨氯化镉(CdCl2)对肝癌细胞的杀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观察氯化镉对SMMC-7721、HepG-2和MCF-7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应用镉-血红蛋白饱和法检测细胞株MT蛋白含量;应用DNA梯形条带和DNA片段分析观察细胞凋亡.结果:氯化镉诱导的细胞毒效应是时间、剂量依赖性的,凋亡是细胞死亡的主要原因,无论细胞中的MT是基础表达的还是被诱导表达的,其含量越低,对镉剂诱导的凋亡的敏感性越高,它们之间呈负相关.结论:氯化镉能特异性杀伤肝癌细胞,促进细胞凋亡是其作用机制.

  • 慢性顽固疼痛患者芬太尼透皮贴剂的门诊治疗

    作者:房文学;杜敏逸;许幸;吴新民

    目的:观察门诊慢性疼痛患者用芬太尼透皮贴剂(Transdermal fentanvl,TDF)的镇痛疗效.方法:选择慢性顽固性疼痛患者416例,其中中、晚期癌症性疼痛占314例,非癌性疼痛102例,使用TDF止痛.对治疗前后的疼痛强度、生活质量评价及用药中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和统计分析.结果:癌性疼痛治疗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为7.94±1.15,治疗后降低至1.64±1.71;非癌性疼痛治疗前为7.30±154,治疗后降低至1.91±1.53.癌性疼痛的明显缓解率为51.5%,完全缓解为19.7%,总缓解率71.2%.非癌性疼痛明显缓解率为45.0%,完全缓解13.7%,总缓解率58.7%.生活质量治疗前后均变化(P<0.01).用药的不良反应与传统的阿片类药物相似,为便秘、恶心、呕吐、头晕等症,但程度较轻;未出现呼吸抑制者.治疗后需停药的患者无身体及精神戒断症状发生.结论:TDF具有无创性、不间断的给药途径,镇痛效果确实,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患者依从性好,适合门诊、家庭应用.

  • ω-3脂肪酸对人胃癌细胞凋亡信号传导的影响

    作者:巩涛;李勇;郭建文;范立桥;赵群;王力利;焦志凯;张志栋

    目的:观察EPA和DHA对人胃癌BGC-823细胞凋亡信号传导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测定肿瘤细胞抑制率,流式细胞检测肿瘤细胞凋亡率和bcl-2、Cα、PKCβⅡ基因蛋白的表达.结果:45μg/ml和48h时间点的EPA或DHA可显著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P<0.001),凋亡率明显升高(P<0.001),bcl-2基因蛋白表达下降(P<0.05),Gα和PKCβⅡ基因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01).结论:ω-3脂肪酸可诱导人胃癌BGC-823细胞发生凋亡,信号传导途径Gα-PKCβⅡ的改变在细胞凋亡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 13例涎腺腺癌的临床分析

    作者:邓润智;唐恩溢;黄晓峰;王志勇;陈菲

    目的:了解涎腺腺癌发病情况、构成特点,并探讨13例涎腺腺癌的治疗方式和治疗效果,指导临床实践.方法:按照WHO涎腺肿瘤组织学分类标准,对13例经病理确诊的涎腺腺癌部位分布、发病年龄、性别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术后生存情况进行长期跟踪随访.结果:腮腺是主要发病部位.男性患者(61.5%)稍多于女性(38.5%).涎腺腺癌患者平均发病年龄49.6岁,13例涎腺腺癌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8.5年,3年生存率为83.3%,5年生存率为66.7%.结论:涎腺腺癌发病男性占优势,以腮腺好发,手术治疗为主,首次手术彻底为治疗关键,治疗计划需个性化,患者死亡主要发生于术后6年之内,过后生存时间显著延长.

    关键词: 涎腺 腺癌 预后
  • 体外MTT法预测卵巢上皮癌化疗药敏性与体内疗效相关性的评估

    作者:李洪君;吴令英;章文华;李晓光;张蓉;刘玉英;赵清正

    目的:预测卵巢上皮癌体外化疗敏感性与体内疗效的关系.方法:运用MTT法检测7种临床常用化疗药物及6种经验组合方案对卵巢上皮癌的体外抑制率进行了检测并与体内疗效结果进行比较.结果:7种药物抑制率范围为6.25%~51.43%.其中PTX为51.43%高,TXT为20.29%,DDP为18.57%,TPT为11.63%,ADM为11.43%,GEM8.82%及VP16 6.25%敏感性差;6种联合方案的抑制率范围在10.00%~35.00%,TPT+PTX+DDP(35.00%)及PTX+DDP(30.00%)较好,其余4种TXT+DDP(20.59%),TPT+DDP(17.65%),GEM+DDP(11.76%)及VP16+ADM(10.00%)均较差.本组药物抑制率与试验前是否用过化疗药无关.体内、外敏感及耐药的总符合率为72.86%(51/70),不符合率27.14%(19/70),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MT T法对卵巢上皮癌的个体化治疗计划有参考价值,能在一定程度上指导临床用药.

  • 应用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中重度癌痛的临床体会

    作者:李钧;赵慰冲;于会明;张楠

    目的:观察芬太尼透皮贴剂(多瑞吉)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多瑞吉治疗的慢性中重度疼痛患者中,经济上能完全按照滴定要求用药,且未化疗、放疗、使用破骨细胞抑制剂治疗的66例患者的临床疗效.未曾应用阿片类药物的患者均从25μg/h开始,3天一换,每次加量25μg/h直至满意疗效.使用过阿片类药物的患者按等效止痛换算法来计算多瑞吉剂量.结果:完全缓解30例(45.4%),明显缓解25例(37.8%),中度缓解5例(7.57%),轻度缓解2例(3.03%),总缓解率90.9%;副反应主要有:嗜睡10例(15.1%),恶心15例(22.7%),呕吐6例(9.09%),口干2例(3.03%),便秘13例(19.7%),排尿困难6例(9.09%),中断治疗3例(恶心、呕吐2例,嗜睡1例),完全无副反应15例(22.7%).结论:多瑞吉使用方便安全,是目前在临床上用以控制中重度癌痛的有效药物.

  • 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3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曹雅静;范嫏娣;刘学娟

    目的:结合文献重点介绍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SPTCL)的临床、病理特点提高病理诊断SPTCL的水平.方法:收集3例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进行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分析,总结经验.结果:3例患者中,男性2例,女性1例,年龄为5岁、26岁、42岁,病变分别位于胸壁、背部四肢及乳腺,呈单发或多发性皮肤红斑及皮下结节,病理观察,由大、中、小异型淋巴细胞浸润皮下脂肪,呈脂膜炎样分布,伴有血管炎,凝固性坏死,吞噬细胞反应等.其中1例噬血细胞现象.3例瘤细胞均表达CD45RO,不表达CD20,3例噬细胞均表达CD68,均行局部皮损切除术,1例失访,余2例病程进展缓慢,缺乏系统症状,分别随访3年及8个月,均存活.结论:SPTCL是由肿瘤性T细胞浸润皮下脂肪形成的一种特殊类型皮肤淋巴瘤,其预后应与肿瘤性T细胞的克隆性有关.

  • PET与EP/CE方案化疗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比较

    作者:马进安;蒋莹;胡春宏;郭凯平;何燕

    目的:回顾性比较分析PET(Paclitaxel 135mg/m2 d1,VP-16 75mg/m2 d1-3,DDP 80mg/m2 over d1-3)与EP/CE方案化疗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68例初治的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27例行PET化疗,41例行EP/CE方案化疗,3周重复,共4~6周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PET方案组总有效率81.5%,CR29.6%,PR 51.9%,中位生存期10.5个月,1年生存率44.4%,2年生存率29.6%.EP/CE方案组总缓解率58.5%,CR22.0%,PR 36.6%,中位生存期8.9个月,1年生存率39.0%,2年生存率24.4%.两组间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别(P<0.05),而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PET方案与EP/CE方案化疗治疗初治的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远期生存无差别.

  • 联合检测MMP-7 VEGF-D和KAI1在胰腺癌预后判断中的价值

    作者:范丽昕;李吉友;沈琳

    目的:探讨将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VEGF-D)和KAI1进行联合检测(简称MVK)在胰腺癌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胰腺癌中MMP-7、VEGF-D和KAI1的表达,分析MVK的联合表达模式对预后的影响.结果:MVK的联合表达模式中无不利预后因素组,其胰腺癌术后中位生存时间为12个月;单个不利预后因素组,其术后中位生存时间为8个月;两个不利预后因素组,其术后中位生存时间为6个月;3个不利预后因素组,其术后中位生存时间为5个月.各组闻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45,P=0.0003,P=0.001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MVK为胰腺癌独立预后指标.结论:MVK的联合表达模式对更准确反映胰腺癌的预后有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

  • 端粒酶活性及粘附分子CD44 v5/v6与卵巢癌恶性行为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朱彦玲;彭素蓉;王绪;于军;沈宗丽

    目的:研究卵巢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粘附分子CD44 v5/v6的表达及其与卵巢癌恶性行为的关系.方法:TRAP-ELISA法半定量测定卵巢癌组织的端粒酶活性:FCM(Flow cytometrv)技术分析DNA含量及粘附分子CD44 v5/v6的阳性表达率.结果:①端粒酶活性随着卵巢癌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的升高而显著增高(P<0.05或0.01),淋巴结转移及DNA异倍体组端粒酶活性显著高于无转移及DNA二倍体组(P<0.05或0.01);②随着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的升高,粘附分子CD44 v5/v6阳性表达率显著增加(P<0.01或0.05);淋巴结转移及DNA异倍体组CD44 v5/v6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转移组及DNA二倍体组(P<0.01);③随着端粒酶活性增加,CD44 v5/v6阳性表达率明显增高(P<0.01).结论:肿瘤细胞增殖活性相关的端粒酶活性和肿瘤转移相关的CD44 v5、v6都与卵巢癌的恶性程度及转移潜能密切相关,且二者之间存在相关性.联合检测可从不同的角度评价卵巢癌的恶性行为.

  • 热化疗及其在肺癌中的应用

    作者:陈敬华;焦顺昌

    随着热疗及热化疗的发展,热化疗已成为一种新的肿瘤综合治疗模式.现介绍热化疗的作用机制与其在肺癌中的临床应用.

    关键词: 热化疗 热疗 肺癌
  • 2098例甲状腺疾病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赵文新;杨映红;杨发端

    甲状腺疾病是常见病、多发病,1971年1月~1989年12月我科收到普外科与肿瘤科送检甲状腺手术切除标本共2 098例,现报告于下.

  • 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诊断早期肝癌临床研究

    作者:库建伟;韩晓娜;潘瑞华;庞晓阳;朱琳;贺春语;王建新

    2003年2月至2005年4月,我院在3280例有肝病史患者B超检查中共发现直径<2cm肝内可疑小结节126例,在超声引导下对126例患者肝内可疑小结节进行细针穿刺活检,同时检测血AFP,将AFP检测与超声引导肝穿活检相结合,旨在评价超声引导细针穿刺活检诊断早期肝癌的价值及可行性,寻找早期肝癌的佳确诊方法,现报道如下.

  • 羟基喜树碱纳米微球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王安训;李苏;丁学强;黄洪章

    目的:研究载羟基喜树碱(Hydroxycamptotecin,HCPT)的聚乙二醇-聚谷氨酸苄酯(PEG-PBLG)纳米微球对口腔鳞癌及结肠癌的体内抗瘤作用.方法:采用超透析法制备HCPT/PEG-PBLG纳米胶束,透射电镜观察纳米微球的形态,应用HCPT/PEG-PBLG纳米微球治疗口腔鳞癌或结肠癌裸鼠移植瘤,观察移植瘤的生长状态及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HCPT/PEG-PBLG纳米微球为核-壳型结构,大小约230nm;于对照组比较,所有HCPT治疗组均可明显抑制口腔鳞癌或结肠癌移植瘤的生长(P<0.01),其中HCPT/PEG-PBLG纳米微球组的抑瘤率明显高于HCPT组(P<0.01),PEG-PBLG组对移植瘤的生长无抑制作用(P>0.05);对口腔鳞癌移植瘤的抑瘤率分别为69.6%(HCPT,3mg/kg,qd)、74.1%(HCPT,10mg/kg,qd)、59.8%(HCPT,3mg/kg,qod)和85.6%(HCPT/PEG-PBLG 3mg/kg,qod);对结肠癌移植瘤的抑瘤率分别为70.0%(HCPT,3mg/kg,qod)和83.8%(HCPT/PEG-PBLG 3mg/kg,qod).组织病理学显示:PEG-PBLG、HCPT/PEG-PBLG组肿瘤细胞可见较多吞噬小体,而HCPT组未见;HCPT、HCPT/PEG-PBLG组肿瘤细胞可见较多凋亡和坏死.结论:HCPT/PEG-PBLG纳米微球可明显提高HCPT的抑瘤作用,PEG-PBLG纳米微球可成为HCPT类药物的理想新型载体.

  • 肝动脉血流对氩氦超低温冷冻效果影响的初步实验研究

    作者:郭志;李保国;邢文阁;刘方;郭秀英;于海鹏;倪虹

    目的:分析肝动脉血流通畅与否、靶冷冻区域肝动脉直径大小及相互关系,对氩氦超低温冷冻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成年犬12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6只,分别行肝动脉暂时阻断及氩氦冷冻术(实验组)和氩氦冷冻术(对照组).每只动物均取近肝门和远离肝门两个冷冻靶点.分别于术后即刻、7d、14d处死实验动物,观察肝脏大体改变,测量冷冻范围,取靶区肝组织行病理检查.结果:1)两组同一时间点在同一冷冻部位实验组温度更低;每组两个不同冷冻部位在同一时间点近肝门处温度较高.2)近肝门冷冻靶点大坏死直径均大于远肝门靶点;在同一冷冻靶点位置,实验组坏死直径大于对照组坏死直径.3)病理检查可见实验组坏死更彻底、持续时间更长,在术后14d远肝门区仍可见直径约1mm血管受损.结论:肝动脉血流和肝动脉直径大小及二者的协同作用是影响氩氦超低温冷冻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国肿瘤临床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