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肿瘤学 > 中国肿瘤临床杂志

中国肿瘤临床

中国肿瘤临床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중국종류림상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国抗癌协会
  • 影响因子: 1.3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0-8179
  • 国内刊号: 12-1099/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6-18
  • 曾用名: 天津医药杂志肿瘤学附刊;天津医药肿瘤学附刊;肿瘤临床
  • 创刊时间: 196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肿瘤临床》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天津
  • 主编: 郝希山
  • 类 别: 肿瘤学
期刊荣誉:
  • MMR蛋白表达缺失在筛选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中的意义

    作者:杨磊;王瑜;丁彦青;李国新;余江;周军;杨红军;张进华

    目的:探讨DNA错配修复基因(MMR)蛋白表达缺失在筛选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HNPCC)中的作用及其意义.方法:对收集的166例石蜡包埋的疑似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组织进行MMR蛋白免疫组化染色.结果:hMLH1蛋白表达阴性(0分)25例,占15.53%,阳性(1~4分)136例,占84.47%;在右半结肠、左半结肠和直肠表达缺失率分别为26.67%(12/45)、5.13%(2/39)和14.29%(11/77);右半结肠癌hMLH1蛋白的表达缺失明显高于左半结肠癌(P<0.05),但与直肠癌无显著性差别(P>0.05).hMSH2蛋白表达阴性(0分)35例,占21.08%,阳性(1~4分)126例,占75.9%;在右半、左半结肠和直肠表达缺失率分别为33.33%(15/45)、15.38%(6/39)和18.18%(14/77);右半结肠癌的表达缺失明显高于左半结肠癌(P<0.05)和直肠癌(P<0.01).结论:MMR蛋白免疫组化染色作为一个简单易行的方法在今后检测和确定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 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与原发性肝癌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郭春良;焦辉;杜正阳;李忠

    目的:分析TGF-β1在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PHC)、癌旁组织、术后血清中表达特征与术后复发转移,生存率及手术方式的相关关系,探索PHC预后的量化评估方法.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31例手术治疗的PHC不同组织学类型和不同手术方式患者,癌及癌旁组织、术后血清中TGF-β1表达水平,选择同期4例继发性肝癌(secordary hepatic carcinoma,SHC)手术病例对照,对其表达差异性及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PHC和SHC癌及癌旁组织、术后血清TGF-β1的表达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不同组织学类型的PHC表达不均衡,癌旁组织、术后血清TGF-β1表达随肝癌分型与分期越差而增强;胆管细胞癌高于肝细胞肝癌;肿瘤复发转移者高于无转移者;规则性肝切除高于局限性肝切除.结论:TGF-β1在癌旁组织和术后血清的表达程度与PHC的组织学分型暨肿瘤的恶性程度呈正相关,提示高恶性肝癌由于早期的浸润性生长方式刺激或激活肝脏间质组织或细胞合成分泌TGF-β1致使其过表达.术后血清中TGF-β1的表达与手术方式相关,显示规则性肝切除对肝脏损伤程度与范围大,肝细胞和间质组织及细胞的再生活跃,TCF-β1的合成旺盛.TGF-β1在术后血清中持续过表达可能是导致PHC复发转移和术后免疫功能缺陷的重要因素之一.

  • 南昌地区2 889例大肠息肉的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李国华;廖旺娣;徐萍;吕农华;王崇文

    目的:了解南昌为主要区域的大肠息肉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变化趋势.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1990年1月至2004年12月15年间行结肠镜检查确诊的大肠息肉患者,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及其变化趋势.结果:15年来共行结肠镜检21 853例,确诊的大肠息肉共2 889例,大肠息肉患者的检出率为13.2%,平均发病年龄为46.6±16.5岁.男女比例为1.8∶1,男性患者平均年龄大于女性(47.1±17.5与45.5±14.5,P<0.05).直肠是大肠息肉的常见部位,占41%,然后为乙状结肠27.7%.左半结肠息肉多于右半结肠息肉(35.8%与23.1%,P<0.05).腺瘤型息肉是常见的息肉类型(67%).幼年型息肉患者平均年龄小(12.0±4.8岁,P<0.05),腺瘤型息肉患者的平均年龄大(52.0±14.0岁,P<0.05).结肠息肉病占息肉患者的1.2%,伴癌发生的息肉占6.1%.比较15年来息肉的临床病理特点发现,近年来大肠息肉的检出率明显增加;患者的平均年龄增加;腺瘤性息肉增多而炎性息肉、潴留性息肉减少.结论:大肠息肉是大肠的常见疾病,男性发病率多于女性;直肠和乙状结肠是息内的常见发生部位;少儿主要是潴留型息肉、幼年型息肉,成年主要是腺瘤型息肉.近年来南昌地区大肠息肉的检出率明显增加;患者的平均年龄增加;腺瘤性息肉增多而炎性息肉、潴留性息肉减少.

    关键词: 大肠 息肉 南昌
  • 高强度聚焦超声对射频消融后肝癌残余病灶的治疗

    作者:朱辉;陈文直;伍烽;黎克全;金成兵;苏海兵;王智彪

    目的:探讨HIFU技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经射频治疗后残余病灶的安全性和临床可行性.方法:对6例经射频治疗后有残余不规则病灶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在接受部分肋骨切除术后进行HIFU治疗,对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经射频治疗后影像学检查证实的6个形状不规则残留病灶行HIFU治疗,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主要脏器功能,治疗区7~14天行动态增强MRI检查评价HIFU治疗效果.结果:6例患者在HIFU治疗过程中和治疗后48h生命体征平稳,肝、肾功能正常,动态增强MRI检查证实残余病灶均全部灭活,平均随访12.2个月(6~21个月),未出现局部复发和新生病灶.结论:HIFU技术是安全有效的体外适形治疗肝肿瘤的方法.

    关键词: 肝肿瘤 射频 HIFU 治疗
  • 三氧化二砷在诱导非小细胞肺癌NCI-H157细胞凋亡过程中对Survivin基因表达Caspase-3的影响

    作者:鞠培新;石文君

    目的:研究三氧化二砷(As2O3)在诱导非小细胞肺癌NCI-H157凋亡过程中对Survivin基因表达及Caspase-3的影响,探讨As2O3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机理研究.方法:首先对NCI-H157细胞培养和增殖测定,然后采用RT-PCR法检测Survivin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Survivin及Caspase-3蛋白.结果:RT-PCR结果显示,10μmol/L As2O3作用于NCI-H157细胞12h,24h,48h同对照组相比,Survivin mRNA表达分别降至85.7%,59.4%,22.5%,处理72h后几乎检测不到Survivin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解析结果显示,Survivin蛋白表达在5μmol/LAs2O3处理后分别下调至75.2%(12h),54.3%(24h),37.5%(48h)及20.3%(72h).分别用不同浓度的As2O3 5~20μmol/L作用NCI-H157细胞24h,Survivin蛋白表达随着As2O3浓度的增加逐渐下降.As2O3作用12h之内只能检测到非激活状态32KD的proCaspase-3,处理24h后出现17KD的活性亚基,直至72h.结论:As2O3以时间、剂量依赖的方式抑制NCI-H157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过程中下调Survivin mRNA及蛋白表达,并活化Caspases-3,提示As2O3诱导的NCI-H157细胞凋亡机制可能与下调Survivin基因表达及激活Caspase-3活性有关.

  • 超声波体内逆转肿瘤多药耐药基因表达的实验研究

    作者:翟宝进;郭玉棉;左保廷;王志宏;伍烽

    目的:探讨超声波体内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的有效性及其逆转机制.方法:70只HepG2/ADM移植瘤裸鼠随机分成对照组(10只),ADM组(20只),超声组(20只),ADM联合超声组(20只),治疗28天后收集标本.应用RT-PCR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多药耐药相关基因和蛋白(MDR1,MRP和LRP)表达.结果:超声治疗组能显著逆转裸鼠HepG2/ADM移植瘤多药耐药基因的表达.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超声治疗组和ADM联合超声组的P-gp,MRP阳性表达显著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在超声治疗组和ADM联合超声治疗组P-gp,MRP水平明显降低.RT-PCR结果显示,超声组和ADM联合超声组能明显降低HepG2/ADM移植瘤细胞MDR1 mRNA和MRP mRNA的表达.结论:多种机制参与超声波逆转肿瘤多药耐药,超声波通过下调MDR1和MRP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增加细胞内药物浓度等途径逆转肿瘤多药耐药.

  • 170例食管癌患者放射治疗疗效分析

    作者:李任;祝淑钗;沈文斌;邱嵘;王玉祥;李娟

    目的:回顾性分析食管癌三种不同放射治疗方式的疗效和放疗毒副反应,为中晚期食管癌根治性放疗提供参考方案.方法:对170例符合入组条件的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3D-CRT)、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LCAF)及常规分割放疗(CF)的患者的生存率采用Kaplan 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并用Logrank法进行显著性检验;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并采用Cox逐步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评估独立预后因素.结果:3D-CRT组1、2、3年局控率及生存率均较CF组高,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LCAF组1、2、3年局控率及生存率均较CF组高,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3D-CRT组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与CF组相似,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后者,但无统计学意义(P=0.260).LCAF组放射性食管炎及放射性肺炎发生率均高于CF组,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及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的局控率、近期生存率优于常规放疗,但三维适形放疗优越性更明显且其毒副反应更轻.

  • MUC1及同种型MUC1/Y基因mRNA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罗刚;周四维;叶章群;李志坚;黎卫;周华扩;高新

    目的:探讨肿瘤相关抗原MUC1及同种型MUC1/Y粘蛋白基因在膀胱癌中mRN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22例膀胱癌的组织样本(实验组)和10例正常膀胱组织样本(对照组)中提取总RNA,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两组样本中MUC1及同种型MUC1/Y粘蛋白基因mRNA表达水平.结果:膀胱癌组织的MUC1 mRNA水平较正常膀胱组织显著增高(P<0.01);Ⅲ-Ⅳ期膀胱癌组织的MUC1/YmRNA水平较Ⅰ-Ⅱ期膀胱癌组织显著增高(P<0.01).结论:MUC1及同种型MUC1/Y粘蛋白基因mRNA表达水平与膀胱癌有关,对膀胱癌的诊断和治疗有临床意义.

  • 非小细胞肺癌中NF-kappa B的表达与凋亡的关系

    作者:马建群;张真发;徐世东

    目的:研究核因子kappa 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kappa B)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探讨不同NF-kappa B表达的非小细胞的凋亡率,明确NF-kappa B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Western blot检测了45例从2005年10月到2005年12月手术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的新鲜标本,并用Tunel法测其凋亡率.结果:在45例患者中,NF-Kappa B的相对量是0.604 7±0.357 2,而且分化差的非小细胞肺癌中的NF-kappa B的表达比分化好的非小细胞肺癌高(P<0.05);在NF-kappa B高表达中肺癌细胞的凋亡率为56.4%,而在低表达中则为76.7%(P<0.05).结论:NF-kappa B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分化相关,在非小细胞肺癌中,NF-kappa B抑制凋亡,并在非小细胞肺癌的形成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或许可以作为基因治疗的靶点为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治提供新的思路.

  • 胃癌全胃切除术73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朱海涛;吴云飞;安家祥;杨建伟;单吉贤;徐惠绵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术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4年1月至2006年4月因胃癌行全胃切除术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73例胃癌全胃切除术中,淋巴结转移率为83.6%,转移度为35.7%.每例患者平均检取淋巴结数29.03枚,平均转移淋巴结数10.44枚.随肿瘤直径、浸润深度和浆膜受侵面积的增加,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率、转移度依次呈递增趋势(P<0.01);在不同的浆膜反应类型、大体分型、生长方式、组织学类型及淋巴结分型下,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率、转移度也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对胃癌全胃切除术而言,应按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选择合适的淋巴结清除范围.

  • FNA与分子标志物联合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前景

    作者:姚晓峰;张仑

    随着临床检查技术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甲状腺结节被发现,能否明确结节性质,对下一步的临床处理有着重要意义.就目前国内外医学技术的发展状况而言,细针吸细胞学(FNA)诊断无疑是首选方法,它具有安全、快捷、准确等特点,它与B超等技术联合可以进一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尤其是近年来一些特异性分子标志物的发现,显示了它在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方面的优势.本文着重介绍FNA与分子标志物联合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前景.

  • 成骨性骨转移的发生机制及其诊治现状

    作者:刘巍;冯莉;郝希山

    骨转移是恶性肿瘤的常见并发症,一旦发生骨转移,患者常伴有严重疼痛、病理性骨折、高钙血症及神经压迫综合症,且预后较差.骨转移是肿瘤治疗中一个严重而耗费极大的临床症状,也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骨转移可分为溶骨性、成骨性及混合性骨转移.成骨性骨转移与溶骨性骨转移本质上的区别在于骨组织微环境中所释放出的细胞因子的作用不同,前者激活的细胞因子均具有促成骨作用.在临床可通过全身骨扫描、X线、CT或MRI等检查手段检测成骨性骨转移的发生.治疗成骨性骨转移不能单一应用一种方法,也不能只重视骨转移而忽视原发肿瘤的治疗,应合理选用化疗、内分泌治疗、外照射治疗、核素治疗、手术、双膦酸盐药物及止痛药物等不同的治疗方法,综合运用多学科手段治疗成骨性骨转移.

  • 骨与软组织肿瘤的核素诊治应用进展

    作者:王荣福;方志伟

    寻求新的骨与软组织肿瘤诊治方法是目前临床医学亟待解决问题.尽管近年来医学科学发展迅速,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但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随着核医学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的发展和临床应用范围的不断拓宽,其在骨与软组织肿瘤中的临床应用日趋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就目前核素诊治骨与软组织肿瘤的应用进展加以介绍.

  • 单房囊性肾透明细胞癌1例

    作者:梁莉萍;王莉

    患者,女性,58岁,B超发现左侧脾肾囊性占位于2006年12月入院,患者左肾区叩击痛,无血尿及尿路刺激症状.

  • 膀胱副神经节瘤合并结石1例报告

    作者:王坚;吴宏;吴舟;柳建军

    患者,女性,61岁,因反复发作的肉眼血尿并伴有轻度血压升高(141/78mmHg)而到我科就诊.无高血压家族史.CT增强扫描显示在膀胱的后壁有一个明显病灶.

  • 32例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恶性肿瘤临床分析

    作者:吴唯;唐中华;李小荣

    甲状腺炎是临床上并不常见的甲状腺疾病,但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近年相继有关于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肿瘤的文献报道,笔者收集我们医院1984年1月至2003年12月间手术治疗的32例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 TL对人胰腺癌细胞裸鼠移植瘤的治疗作用及抑制血管生成的研究

    作者:丁晓凌;周国雄;黄介飞;鄂群

    目的:探讨雷公藤内酯醇(TL)对人胰腺癌细胞SW1990移植瘤的生长及新生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方法:通过人胰腺癌裸鼠皮下移植实验,观察不同剂量TL对移植瘤生长抑制作用;应用免疫组化和RT-PCR研究裸鼠移植瘤组织VEGF表达变化,计算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MVD).结果:各实验组(TL 0.125、0.25和0.5mg·kg-1·day-1)抑瘤率分别达到66.16%、78.14%和89.92%,与对照组相比,肿瘤生长明显受抑,并具有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对照组和各实验组瘤组织MVD分别为36.25±8.64、22.75±6.67、17.65±7.11和9.87±3.34(P<0.01);TL抑制移植瘤VEGF基因和蛋白表达,且VEGF基因下调与MVD的减少具有相关性(r=0.742 4,P<0.01).结论:TL具有显著的抗胰腺癌移植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有关.

中国肿瘤临床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