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肿瘤学 > 中国肿瘤临床杂志

中国肿瘤临床

中国肿瘤临床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중국종류림상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国抗癌协会
  • 影响因子: 1.3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0-8179
  • 国内刊号: 12-1099/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6-18
  • 曾用名: 天津医药杂志肿瘤学附刊;天津医药肿瘤学附刊;肿瘤临床
  • 创刊时间: 196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肿瘤临床》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天津
  • 主编: 郝希山
  • 类 别: 肿瘤学
期刊荣誉:
  • CTF方案应用于局部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研究

    作者:费菲;陈灿铭;张斌;吴诚义;王永胜;王水;邵志敏;沈镇宙

    目的:观察CTF方案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临床缓解率和病理完全缓解率)和不良反应.方法:前瞻性,多中心,开放的入组126例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观察CTF作为新辅助化疗方案的有效性和毒副作用,同时比较CTF 3周方案和4周方案之间的差异,并与其他同类方案相比较之优缺点.结果:CTF 3周方案组的临床完全缓解率(CCR),客观有效率(OR)和病理完全缓解率(PCR)分别为6.19%,84.07%和8.57%;4周方案组的CCR,OR,PCR分别为7.69%,53.85%和7.69%.两组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常见血液学不良反应方面,3周方案Ⅰ~Ⅱ度和Ⅲ~Ⅳ度白细胞降低分别为44.25%和24.78%,而4周方案分别为46.15%和15.38%.3周方案Ⅰ~Ⅱ度和Ⅲ~Ⅳ度中性粒细胞降低分别为34.51%和24.78%,而4周方案分别为38.46%和7.69%.3周方案组中,6.19%患者出现Ⅲ~Ⅳ度粒缺性发热,而4周方案组中没有.3周方案组中,23.89%患者出现Ⅰ~Ⅱ度血小板减少,而4周方案组中没有;此外2组中均无Ⅲ~Ⅳ度血小板减少.两组比较,除了在粒缺性发热方面3周方案组高于4周方案组外,其余相似.其他方面不良反应,如脱发,恶心呕吐,两组均无明显差异.结论:CTF方案应用于局部晚期乳腺癌的新辅助化疗,有效率高,毒副作用小且易耐受,主要不良反应为血液学毒性.3周方案组临床有效率和病理完全缓解率均好于4周方案组,血液学毒性基本与4周方案组相似.

  • 结直肠癌开腹与腹腔镜下手术疗效的前瞻性研究

    作者:荣维淇;王黎明;周志祥;吴健雄;毕建军;吴凡;刘立国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可行性及近期疗效.方法:2006年4月至2008年6月本院腹部外科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以TNM分期为依据,随机分为腹腔镜组59例及常规开腹组70例,对比评估两组的肿瘤切除范围、淋巴结清扫数、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围手术期输血、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手术对患者机体血常规和生化指标的影响、住院天数、手术费用、术后并发症、复发及转移等.结果:腹腔镜组达到与开腹组同样的肿瘤切除范围和淋巴结清扫(15.28枚vs 14.00枚,P>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组(260.68mL vs 304.43mL,P>0.05)、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明显早于开腹组(3.20d vs4.30dP<0.05),术后住院天数短于开腹组(9.61d vs 13.06d,P<0.05).手术时间腹腔镜组前期较开腹组长(196.97min vs 156.86min P<0.05),但后期两组无差异(143.85min Vs155.00min P>0.05).手术费用腹腔镜组高于开腹组(51 897.93元vs 48 010.62元人民币,P<0.05).腹腔镜手术对患者血浆白蛋白ALB(35.561g/L vs 33.663g/L,P<0.05)、PALB(15.44g/L vs 13.61g/L,P<0.05)、Tp(65.685g/L Vs 63.863g/L,P<0.05)的影响均较开腹手术者轻.两组随访期间各有并发症5例,并发症率7%~8%,术后转移1例.两组切口均无肿瘤种植、无局部复发及近期死亡病例.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符合肿瘤根治原则,可达到与开腹手术同样的根治性治疗效果,近期疗效令人满意,并具有切口小、创伤轻、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术后生存质量高等优点.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将有广泛推广应用的价值.

  • 脾脏原发性巨块型T细胞淋巴瘤自发性破裂(附1例文献复习)

    作者:张亮;陈辉树;张立东

    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较少见,而巨块型T细胞淋巴瘤合伴自发性脾破裂更为罕见.本义收集1例病例,运用光镜和免疫组化方法确诊,复习文献,探讨其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点.

  • 异位嗜铬细胞瘤17例

    作者:庄严;赵鹏;柳建中;张连郁

    目的:总结异住嗜铬细胞瘤的临床特点,以增进对本病的认识,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75年至2008年共17例经病理证实为异位嗜铬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7例中,良性者占70.59%(12/17),恶性者占29.41%(5/17).单发者占88.24%(15/17),多发者占11.76%(2/17).血压正常者占52.94%(9/17),伴有高血压病史者占47.06%(8/17).17例患者中检测24小时尿3-甲氧基4羟基苦杏仁酸(VMA)共11例,其中7例高于正常,VMA异常升高阳性率为63.64%(7/11).17例中1例发生于膀胱,余16例均发生于腹部:腹主动脉旁41.18%(7/17)、下腔静脉旁17.65%(3/17)、肾门附近11.76%(2/17),邻近胰头、降结肠、十二指肠水平部、骶骨前各5.88%(1/17).位于脊柱左侧占52.94%(9/17),位于脊柱右侧占41.18%(7/17),位于脊柱中央占5.88%(1/17).病灶大直径>5cm者占82.35%(14/17),<5cm者占17.65%(3/17).17例中手术治疗者占94.12%(16/17),根治性切除肿瘤者占70.59%(12/17),姑息性切除肿瘤者占5.88%(1/17),无法切除仅行病理学检查明确病理者占17.65%(3/17).开腹手术中触摸或挤压肿物时,46.67%(7/15)出现血压明显增高.结论:异位嗜铬细胞瘤很少见,早期诊断较困难.其恶性发病率较发生在肾上腺的嗜铬细胞瘤高;病理学检查不是恶性嗜铬细胞瘤诊断的金标准.患者常伴高血压病史;病灶多邻近腹主动脉、下腔静脉、肾门;单发者较多;就诊时肿瘤大直径常在5 cm以上:检测24小时尿VMA是诊断的重要生化指标;手术切除是唯一的根治性治疗手段,术中触摸或挤压肿物时易出现血压明显增高.根治性切除预后良好;手术成败关键之一是良好的术前扩容准备.

  • 2A型多发性内分泌腺瘤10例临床分析

    作者:彭杰;张辉;李黎明;强万明

    目的:提高对2A型多发性内分泌腺瘤(MEN2A)的认识水平,探讨MEN2A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我院自1988年至2007年收治的10例2A型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人的资料,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10例均为嗜铬细胞瘤伴甲状腺髓样癌,无甲状旁腺机能亢进.8例甲状腺髓样癌发病早于嗜铬细胞瘤,2例患者同时伴发嗜铬细胞瘤.7例临床表现为阵发性高血压、心悸、头晕,经查体发现3例.10例行B超、CT检查,2例行MRI检查.8例24小时尿VMA(4-羟基-3甲氧扁桃酸)明显高于正常,高达940μmol/L,5例血降钙素明显增高,高达3 465μmol/L.其中3例追踪随诊证实为甲状腺髓样癌.4例有明显的家族发病特点.10例均行嗜铬细胞瘤切除,其中7例行双侧肾上腺肿物切除,1例行腹腔镜微创术切除肾上腺肿物,7例病人行甲状腺癌根治术,颈部淋巴结清扫,3例行甲状腺单侧叶切除.病理报告肾上腺肿物恶性倾向3例.术后所有病人均进行随访,效果良好.结论:此病罕见,ret原癌基因的突变是MEN2A发病基础.血降钙素、24小时尿VMA浓度、B超、CT、MRI是该病诊断的主要手段.手术是治疗该病的唯一方法,当嗜铬细胞瘤与甲状腺髓样癌同时存在时,首先应切除嗜铬细胞瘤.基因诊断逐渐成为诊断该病的重要手段.

  • 联合间歇性内分泌与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局部晚期前列腺癌(附20例报告)

    作者:李宇;黄毅

    目的:探讨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和间歇性内分泌治疗局部进展期前列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前列腺癌患者20例,年龄52~80岁,中位年龄74岁,PSA:6.83~643.8ng/mL,Gleason Score:7~9分,临床分期T3NOM0.连续硬膜外麻醉,截石位,直肠超声从前列腺基底到尖部进行扫描,图像传送至计算机计划系统进行三维重建和术中计划,根据计划行直肠超声引导下经会阴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术后结合雄激素全阻断疗法.当PSA达到0ng/mL,并稳定2个月后停止内分泌治疗,当PSA连续3次上升,则重新开始内分泌治疗.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术中使用穿刺针26~36根,植入粒子57~99粒,平均73粒.术后随访8~51个月,平均22月.1例术后16个月发生骨转移,1例术后22个月死亡.术后3~5个月所有患者的PSA都降到正常范围,其中3例PSA未达到0ng/mL,未停药.4例术后5~26个月,出现PSA反弹,再次用药3~5个月PSA值达到0ng/mL:目前12例未出现PSA反弹,第一周期脱离治疗时间2~44个月,平均16.9个月.近期出现的并发症有轻至中度尿路刺激症30%(6/20),急性尿潴留5%(1/20),直肠刺激症和血便25%(5/20),多数患者症状随访1年后缓解.目前18例患者的PSA值在0~1.2ng/mL之间,其中17患者PSA≤0.17ng/mL.结论:对于局部晚期前列腺癌,125I放射粒子植入术结合间歇性内分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原发性卵巢透明细胞癌53例

    作者:王慧玉;姜丽;郝权

    目的:探讨卵巢透明细胞癌(OCCC)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年1月~2005年12月53例原发性卵巢透明细胞癌患者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点与治疗情况进行总结并分析其预后.结果:53例透明细胞癌占同期本院卵巢上皮癌的4.3%,根据FIGO分期,Ⅰ~Ⅱ期38例占71.70%,5年生存率36.84%,复发率30.23%;Ⅲ期患者15例,5年生存率28.67%,复发率46.67%.两者相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Ⅰ+Ⅱ期/Ⅲ期患者理想的肿瘤细胞减灭术5年生存率分别为40.00%/20.00%;不理想的肿瘤细胞减灭术5年生存率均为0,有统计学意义,P<0.05.紫杉醇联合铂类/传统铂类为主的化疗治疗有效率分别为33.33%/26.32%,两者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10.术后联合放疗的患者5年生存率50.00%,与术后单纯化疗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OCCC术后联合免疫治疗组与非联合组5年生存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43),但2年及5年无疾病进展生存率(PFS)分别为80.00%/40.00%;25.00%/18.70%,两者相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2;P<0.05).是否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对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卵巢透明细胞癌以早期患者多见,易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易复发,对化疗不敏感,预后差;紫杉醇联合铂类化疗有效率与传统铂类化疗相比较无明显差异;所有OCCC患者应行理想细胞减灭术,尤其对于早期患者尤为重要,术后联合放疗、免疫治疗,可望改善预后.

  • 73例临终期胃癌患者生存风险的评估

    作者:刘长民;袁苏徐

    目的:观察临终期胃癌患者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与生存期的关系,探讨用积分法建立预测临终期生存风险的评分体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5年73例院内死亡的胃癌患者血生化指标变化和SOFA评分,并取其中有完整死亡前随访资料的44例作为对照组,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生化指标,将其数值转换为分数,相加后得到每一例患者的生化评分,将生化评分与SOFA评分相加即为每例患者的预后评分.依据预后评分分值大小将试验组病人分为两组:A组R<20分,B组≥20分,应用Kaplan-Meier进行生存分析,组间比较用Log-rank检验.结果:影响生存时间的指标为:总胆红素、谷草转氨酶、尿素、尿酸、乳酸脱清酶、肌酸激酶、α-羟丁酸脱氢酶:B组评分≥20分的比例明显高于A组(P<0.05);B组生存率明显低于A组(P<0.05);预后评分和生存时间之间存在直线相关关系(P<0.05).结论:依据本组资料建立的评分办法简单实用,是评价胃癌临终患者生存风险的有效方法.

  • 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17例临床分析

    作者:郑伟;聂青;康静波;杨平;张丽萍;李方明

    目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是一种较少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近年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本文探讨其临床特点、诊治方案及临床疗效.方法:总结1999年9月~2007年12月收治的17例患者(男性8例,女性9例,年龄19~80岁),均经病理证实为B细胞来源非霍奇金淋巴瘤.全部患者接受放疗,其中15例放疗后接受化疗等综合治疗.结合文献对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特点、病理学检查、影像学表现、治疗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病以中老年人多见,发病急,病程短,病情进展快.临床表现复杂,颅内高压为主要临床表现之一.头颅CT以及MRI检查显示中枢侵及额叶多见,CT扫描多表现为较高密度肿块,MRI显示T1加权像多呈低信号,T2加权像多呈高信号.CT和MRI增强扫描病灶多呈均匀明显强化,可单发或多发,极少发生出血、钙化或囊变.PCNSL主要起源于B细胞,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和免疫治疗的综合治疗效果较好.17例患者随访7~65个月,中位时间17个月,平均生存23.9个月.1、3年生存率分别为76.5%和23.5%,5年生存率仅有5.9%.结论:PCNSL是一组异质性肿瘤,侵袭性强,预后差,伴脊髓侵犯者则预后更差.其临床、影像学表现复杂多变,无特异性,术前诊断困难.确诊主要依靠病理检查,三维立体定向穿刺活检(定向活检)可显著提高诊断效率.其病程短,疗效不理想,佳治疗方案是手术加放疗、化疗的联合治疗.虽然对放射及化学药物治疗敏感,但缺乏共识方案,较全身及其他部位淋巴瘤预后差.中等剂量放疗加足疗程化疗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增加放射剂量未能改善肿瘤控制.综合治疗是提高本病疗效的关键.

  • RNA干扰技术抑制宫颈癌细胞低氧诱导因子-1表达的研究

    作者:闵敏;高国兰;聂春莲

    目的:利用RNA干扰(RNAi)技术,使用特异的靶向作用HIF-1基因的小干扰RNA(siRNA)作用于宫颈癌细胞株SiHa,以了解siRNA对HIF-1基因的特异性抑制作用.方法:设计合成针对HIF-1的四个siRNA,鉴定无误后均借助脂质体转染宫颈癌细胞株SiHa.检测转染前后常氧和低氧培养的SiHa细胞中mRNA和蛋白的表达变化.筛选出抑制率高的siRNA.用筛选出的siRNA转染SiHa细胞,检测转染前后常氧和低氧培养的SiHa细胞中不同时间点mRNA和蛋白的表达变化,验证RNAi作用的特异性及时效性.结果:H2siRNA引起常氧和低氧培养的SiHa细胞中HIF-1基因表达水平的下降显著(P<0.05);将H2siRNA转染常氧和低氧培养的SiHa细胞,转染后24、48、72及96h均可观察到HIF-1基因的显著降低,均以48h时靶基因表达水平的下降显著(P<0.05),对应的非靶基因无明显抑制作用.结论:针对HIF-1构建的四个siRNA对HIF-1基因的干扰效率不同.本实验中,常氧及低氧培养SiHa细胞均以H2siRNA对HIF-1表达水平的降低作用明显.将H2siRNA作用于SiHa细胞,可引起靶基因特异、高效性抑制,常氧及低氧条件下至少维持到转染后96h,且均以48h时基因表达水平的下降显著.在SiHa细胞株,HIF-1 siRNA通过下调HIF-1发挥抑制宫颈癌细胞生长的作用,RNAi技术可望为宫颈癌提供一种新的特异性基因治疗方法.

  • 模拟调强模式下CNE-2细胞学中ATM和Ku80表达的研究

    作者:王若峥;黄丽;李品东;吕国庆;王多明;吾甫尔

    目的:研究延长时间的IMRT模式对鼻咽低分化鳞癌细胞株(CNE-2)与DNA损伤修复相关的Ku80、ATM转录水平表达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鼻咽低分化鳞癌细胞株CNE-2为实验对象,分为常规照射、模拟IMRT两组,分别给予6MV-X线2、4、6、8Gy4个剂量点的照射;应用RT-PCR,检测CNE-2在不同照射模式下,与DNA损伤修复相关的Ku80、ATM转录水平表达.结果:常规照射与模拟IMRT组不同剂量点之间Ku80的转录水平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0);在相同剂量点,常规照射组与模拟IMRT组LSD法两两比较,4个剂量点Ku80的转录水平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接受照射后CNE-2细胞中Ku80表达上调,模拟IMRT组Ku80的表达更高(P均=0.000),在4Gy剂量点时两组细胞Ku80的表达到达峰值,随后表达均下降.接受照射后,与空白对照比较,常规照射与模拟IMRT组CNE-2细胞中ATM转录水平表达均上调(P均<0.005);常规照射与模拟IMRT组不同剂量点之间,ATM的转录水平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相同剂量点,常规照射组与模拟IMRT组LSD法两两比较,ATM的转录水平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由于亚致死性损伤修复增加,大幅延长照射时间的调强放疗的生物效应下降,Ku80的相对高表达可能是鼻咽低分化鳞癌细胞株模拟IMRT的放射生物学效应的下降的原因之一.

  • HSP27在肝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戴凤姣;冯茂辉;谢伟;余佳莉;段丽;吴红艳;谢辉

    目的:通过观察肝癌组织中热休克蛋白27(HSP27)的表达,探讨HSP27表达与肝癌细胞增殖和转移的关系,并分析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5例肝癌组织、23例癌旁肝硬化组织、12例正常肝组织标本中HSP27蛋白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肝癌临床病理因素之间关系,结果:HSP27蛋白的阳性表达主要定位在细胞质内,少数也可见胞膜着色.HSP27蛋白在癌旁肝硬化组织及正常肝组织中未见表达,而在恶性肿瘤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6.7%,与前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HSP27的表达与肝癌的临床转移、细胞的分化程度相关,而与患者年龄和肿瘤的大小无明显相关性.结论:HSP27在肝癌组织中有广泛表达,在临床有转移和病理细胞分化低的组织中表达增高,HSP27与肝癌的发生、恶性程度及转移有关,在肝癌的预后判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 升结肠癌跳跃式转移至右颈部及左腋下淋巴结1例分析

    作者:解亦斌;刘方伶;田艳涛;王成锋;单毅;赵东兵;赵平

    升结肠癌跳跃式转移至右颈部及左腋下淋巴结比较少见,其原因可能与淋巴结免疫反应、"土壤学说"等有关,提示临床工作中应对来源不明的颈部及腋下淋巴结转移癌进行全面检查以排除消化道原发肿瘤的可能.原发灶不明的颈部淋巴结转移癌行PET-CT检查可发现30%~40%的原发灶,因其大多来源于头颈部肿瘤,行大野根治性放疗可取得较好的疗效.为明确颈部淋巴结转移灶来源于结肠癌除影像学检查外应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以免造成漏诊或误诊.如无出血、梗阻或穿孔等急症,Ⅳ期结肠癌手术治疗不被推荐,应采用全身化疗,且全身化疗可以取得较好疗效.结肠癌容易被误诊为急性阑尾炎,除了个别病例临床表现相近外,往往是由于鉴别诊断不够充分,缺乏必要的辅助检查,临床工作中应尽量避免此类误诊的发生.

中国肿瘤临床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