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肿瘤学 > 中国肿瘤临床杂志

中国肿瘤临床

中国肿瘤临床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중국종류림상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国抗癌协会
  • 影响因子: 1.3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0-8179
  • 国内刊号: 12-1099/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6-18
  • 曾用名: 天津医药杂志肿瘤学附刊;天津医药肿瘤学附刊;肿瘤临床
  • 创刊时间: 196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肿瘤临床》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天津
  • 主编: 郝希山
  • 类 别: 肿瘤学
期刊荣誉:
  • 大肝癌切除术中输血与患者预后关系的探讨

    作者:陈智远;韦玮;郭荣平;钟崇;陈敏山;李锦清

    目的:多项研究表明术中输血可能增加恶性肿瘤手术切除后复发的风险,但是对于肝癌,尤其是大肝癌手术切除后复发的影响尚不明确.本研究探讨肝切除术中输血对大肝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66例接受手术切除的大肝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和生存结果,87例术中输血的患者为A组,79例术中无输血的惠者为B组,采用单因素对教秩比较两组患者的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Cox比例风险模型初步分析影响预后的可能因素.结果:A组患者1、3、5年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1.6%、20.2%、12.7%和22.6%、13.6%、11.3%,B组患者1、3、5年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5.0%、45.2%、45.2%和32.1%、27.6%、27.6%,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有无癌栓、病理分级及术中输血是影响肝癌患者术后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输血是影响手术切除的大肝癌患者的预后因素之一,可能增加大肝癌患者术后复发的风险,降低生存时间.

  • 食管癌外照射加腔内放射治疗的临床分析

    作者:杜芳芳;赵路军;袁智勇;王军;庞青松;李瑞英;刘玉忠;王平

    目的:分析高剂量率后装腔内放疗在食管癌放射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3月至2005年1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放射治疗的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符合条件的患者共89例.其中单纯外照射组62例,外照射联合腔内放疗组(联合照射组)27例,有42例患者接受了序贯或同步化疗.将患者分为单纯外照射组和外照射联合腔内放疗组进行分析,单纯外照射多为前后两野对穿照射40Gy后缩野避开脊髓加量,腔内放疗多在外照射结束后1周内开始,一般4~7Gy/次,每周1次,共2-3次.部分患者接受了化疗,常用化疗方案为顺铂加氟脲嘧啶方案.应用完全缓解率和治疗后进食改善率评价近期疗效,应用无局部复发生存率(LRFS)及总生存率(OS)评价远期疗效.统计分析采用X2检验比较两组间有效率及进食改善率的差别,Kaplan-Meier计算两组的OS及LRFS,Log-Rank比较两组间OS及LRFS的差别.结果:全组生存患者中位随访时间34个月,至后随访之日63例患者死亡.单纯外照射组与联合照射组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10%及29%(P=0.049);进食改善率分别为67.7%和74.1%(P=0.795);5年无局部复发生存率分别为24%和36%(P=0.332);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18%和21%(P=0.401).肿瘤长度≤5cm及>5cm组联合放疗与单纯放疗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42%、36%(P=0.045)及16%、14%(P=0.685).结论:后装腔内放疗联合外照射可提高近期疗效及较小病灶(肿瘤长度≤5cm)患者的生存率.

  • 9例原发性肺淋巴上皮瘤样癌分析及文献回顾

    作者:吴凯;陈昶;高文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淋巴上皮瘤样癌(LELC)的临床病理特点、治疗方法以及预后情况.方法:总结9例原发性肺淋巴上皮瘤样癌的临床资料;结合相关文献对原发性肺淋巴上皮瘤样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例原发性肺淋巴上皮瘤样癌患者中,男5例,女4例,均来自我国华东地区;年龄39~75岁,中位年龄57岁.9例患者的细胞角蛋白(CK)免疫组化染色均为阳性;原位杂交检测EBV小RNA(EBER)的阳性率为77.8%.9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其中单纯手术6例,手术加化疗3例.7例患者生存至今,长生存时间为40个月.结论:原发性肺淋巴上皮瘤样癌与EB病毒感染有关,其对化疗较敏感,宜采用手术为主的多方法综合治疗,预后较好.

  • 不同呼吸时相CT扫描常规分割适形放射治疗原发性肝癌

    作者:袁峰;陈苏玮;羊华高

    目的:探讨不同呼吸时相CT模拟定位法在原发性肝癌适形放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不同呼吸时相CT模拟定位扫描图像,对56例不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进行常规分割放疗.其中单发病灶44例,多结节病灶12例.放疗前有21例患者接受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49例采用适形放疗,设野原则是尽可能保护正常肝脏不受照射或极低量照射,瘤体越大野数越少;7例小病灶患者采用旋转野治疗.分析这种CT定位方法对PTV、局部有效率、生存率和放射性肝病发生率的影响.结果:与传统的CTV外扩至PTV方法比较,不同呼吸时相CT模拟定位法PTV平均缩小18.7%.3个月、1年肿瘤局部有效(CR+PR)率分别为94.6%(53/56)、83.9%(47/56).1、2、3、4、5年生存率分别为78.6%(44/56)、51.8%(29/56)、35.7%(20/56)、19.1%(9,47)和16.7%(6/36).中住生存期23.5个月.5例患者发生放射性肝病,发生率为8.9%,均为Child B级.结论:不同呼吸时相CT模拟定位扫描能有效缩小PTV,在不影响疗效的前提下有利于降低放射性肝病的发生.

  • 大剂量化疗结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Ⅳ期神经母细胞瘤18例疗效探讨

    作者:朱霞;黄东生;张伟令;王一卓;宋琦;张谊;杨怡平;李萍;张品伟;洪亮

    目的:目前采用常规化疗对Ⅳ期神经母细胞瘤患儿治疗效果欠佳,长期生存率低,本文对采用大剂量化疗结合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及免疫治疗的18例Ⅳ期神经母细胞瘤患儿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05年10月-2008年8月收治的Ⅳ期神经母细胞瘤惠儿18例,移植时完全缓解(CR)8例,部分缓解(PR)6例,处于肿瘤进展期4例.年龄1.41~14.33岁,平均6.46±3.25岁,中位年龄6.415岁.原发部位:后腹膜5例,肾上腺9例,胸部3例,胸腹联合1例.强烈化疗4~18个疗程,平均9±3.96个疗程,期间进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手术切除,然后进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行白介素-2及维甲酸生物治疗,复发者行普通化疗及局部放疗,定期随访.结果:18例患儿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结束后,1例进展期患儿于移植后5天因心肺功能衰竭死亡,17例顺利度过移植后骨髓抑制期,造血重建时间为15~19天,平均16.53±0.91天.术后随访3~34.9个月,平均15.89±10.37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3.8个月,完全缓解期8例获得完全缓解,2例术后1年原发灶复发再行普通化疗及局部放疗仍敏感,带瘤生存;部分缓解期3例获得完全缓解,3例获得部分缓解,移植后8个月2例部分缓解期惠儿因颅内转移死亡,1例部分缓解期患儿带瘤生存;进展期3例移植重建后稍缓解,分别于移植后3、4、6个月复发、重要脏器转移死亡.完全缓解期13.8个月无病生存率75%;部分缓解期13.8个月,无病生存率50%;进展期13.8个月,生存率为O.3组自体干细胞移植术后13.8个月,无病生存率有差别(P<0.05).3组13.8个月总无病生存率50%,生存率66.7%.结论:大剂量化疗、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及白介素-2、维甲酸生物治疗相结合治疗Ⅳ期神经母细胞瘤,在移植前达到完全缓解时可取得较好疗效,部分缓解期进行自体干细胞移植可提高缓解率,进展期患儿复发率高,远期治疗效果差.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基因在肾细胞癌中的印迹丢失和意义

    作者:刁美玲;王勇;李文杰;孙亮;周亮;桂耀庭

    目的:探讨肾细胞癌患者肾癌组织及其相应癌旁(>5cm)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基因的印迹状态,初步研究其在肾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中的关系.方法:根据IGF-Ⅱ基因第9外显子具有Apal位点多态性,用聚合酶链反应结合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分析IGF-Ⅱ基因印迹状态.结果:30例肾细胞癌患者中癌及相应癌旁组织IGF-Ⅱ均发生杂合子基因型的有19例(63.3%),其中癌及相应癌旁组织均发生IGF-Ⅱ印迹丢失(LOI)13例(68.4%);癌组织发生IGF-ⅡLOI而其相应的癌旁组织未发生IGF-ⅡLOI为1例(5.3%);22例透明细胞性肾细胞癌中有10例(45.45%)癌及相应癌旁组织均发生LOI;5例乳头状肾细胞癌中有2例(40%)癌及相应癌旁组织均发生IGF-ⅡLOI;2例嫌色性肾细胞癌中有1例(50%)癌及相应癌旁组织均发生IGF-ⅡLOI;1例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的癌组织发生了IGF-ⅡIOI而其相应的癌旁组织IGF-Ⅱ印迹正常.并且在14岁到68岁各年龄段都有IGF-ⅡLOI的发生,且发生频率接近,表明IGF-ⅡLOI的发生与肾细胞癌的病理类型及年龄相关性不大.本实验涉及的30例肾细胞癌中,按照TNM分类,8例T1期肾细胞癌中有6例(75%)癌及其相应癌旁组织均发生了IGF-Ⅱ的LOI,1例(12.5%)在癌组织中发生IGF-ⅡLOI,但其相应癌旁组织中IGF-Ⅱ印迹正常.结论:IGF-ⅡLOI可能是肾细胞癌的早期发生事件,可能对其早期发生有重要作用.

  • 蝎毒多肽提取物对白血病小鼠Bcl-2 SDF-1α与TGF-β1表达的影响

    作者:杨文华;杨向东;史哲新;高宏;汤毅;于文俊;吕俊秀;郝征

    目的:探讨蝎毒多肽提取物(PESV)对白血病小鼠Bcl-2、SDF-1α与TGF-β1表达的影响,探究PESV对白血病细胞增殖和浸润的影响与机制.方法:NOD-SCID小鼠60只,按本课题前期研究方法,建立人白血病NOD-SCID小鼠髓外浸润模型.选取造模成功的小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分别为高、中、低剂量组和模型组,另设同周龄正常NOD-SCID小鼠10只为空白对照组.高、中、低剂量组每只分别尾静脉注射PESV 1.2mg,(kg·d)、0.6m/(kg·d)、0.3mg/(kg·d),模型组和空白组每只均尾静脉注射0.9%的生理盐水0.3mL/d,35d后全部处死,取血清和骨髓细胞培养液上清,用ELISA法进行Bcl-2、SDF-1α与TGF-β1的检测.结果:高、中、低剂量组存活率均高于模型组.高、中、低剂量组小鼠血清以及骨髓的Bcl-2、SDF-1α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而TGF-β1均高于模型组,均以高剂量组效果为明显(P<0.05).结论:蝎毒多肽提取物可以有效的降低白血病小鼠血清及骨髓中Bcl-2、SDF-1α的表达,提高TGF-β1的表达,具有较好的阻抑白血病细胞增殖和浸润的作用.

  • BAX对Hep2细胞系的凋亡及化疗敏感性的影响

    作者:刘佳;郭艳;孙开来;富伟能

    目的:研究BAX基因对人喉鳞状细胞癌Hep2细胞系凋亡和对化疗药5-氮杂-2'-脱氧胞苷(5-Aza-CdR)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通过溴化二甲噻唑二苯四氨唑(MTT)比色法检测5-Aza-CdR对喉癌Hep2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采用脂质体转染方法将BAX基因转入Hep2细胞后,应用RT-PCR法检测BAX基因在Hep2细胞中的表达.用流式细胞术检测Hep2细胞凋亡以及细胞周期变化情况.结果:通过用不同浓度的5-Aza-CdR处理喉Hep2细胞发现,5-Aza-CdR能抑制Hep2细胞体外生长,且呈时间与剂量依赖性,发现体外增殖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4μmol/L.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5-Aza-CdR和BAX均可以使Hep2细胞发生G1/S期细胞阻滞,并且能促进细胞凋亡.5-Aza-CdR处理后,与对照组相比,Hep2细胞G0/G1期的细胞数量明显增加,由对照组的51.57%增高到71.17%,凋亡率也由对照组的1.67%增加到13.96%.转染BAX后,RT-PCR结果显示转染BAX基因的喉鳞状细胞癌Hep2细胞中BAX表达显著增加(P<0.05),S期Hep2细胞百分比由空白对照组的33.29%、转染空载体组的32.42%分别减少至16.07%和13.58%,细胞凋亡率相对于空白对照组的1.67%、转染空载体组2.04%,转染BAX基因组的7.13%增加到23.74%,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本研究结果还表明同时转染BAX基因及加药组的喉鳞状细胞癌Hep2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结论:转染BAX基因能诱导Hep2细胞的凋亡,并能增加Hep2细胞对药物5-Aza-CdR杀伤作用的敏感性.

  • K-ras抗原致敏的DC诱导CTL对胰腺癌体内杀伤活性的研究

    作者:谭广;徐立;方艳秋;陶钢;王忠裕;谭岩

    目的:研究K-ras多肽的致敏树突状细胞(DC)活化的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对胰腺癌的体内外杀伤作用.方法:联合应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白细胞介素-4诱导培养外周血DC.表达K-ras突变体的胰腺癌细胞株全瘤、单纯K-ras突变体多肽和K-ras突变体表位肽阳离子纳米颗粒分别致敏DC.致敏DC刺激T淋巴细胞得到肿瘤抗原特异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Patu8988、SW1990细胞系制备荷瘤裸鼠模型评价CTL体内抗肿瘤活性.结果:负载全瘤抗原的DC其诱导产生的CTL对胰腺癌有较好的抑制,负载单纯K-ras(12-val)突变体多肽、K-ras(12-Val)突变体表位肽阳离子纳米颗粒的DC其诱导产生的CTL对表达K-ras(12-Val)突变体阳性(Patu8988)的胰腺癌有较特异的抑制作用,而对K-ras(12-Val)突变体阴性(SW1990)的胰腺癌的抑制作用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负载肿瘤抗原的DC诱导的CTL可显著提高时荷瘤裸鼠的生存时间,抑制肿瘤的生长速度,并显示其可增加抗肿瘤特异性.

  • AKT2 S100A4及MMP-9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

    作者:陈应超;张少容;李里香;罗英;刘月辉

    目的:探讨AKT2、S100A4及MMP-9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相互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liVision二步法检测50例鼻咽癌组织、25例慢性鼻咽炎组织标本中AKT2、S100A4及MMP-9蛋白的表达,并分析三者与鼻咽癌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及三者表达的相关性.结果:鼻咽癌组织中AKT2、S100A4及MMP-9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8.0%(24,50)、52.O%(26/50)、74.O%(37/50),显著高于慢性鼻咽炎组织的8.0%(2,25)、0(0/25)、36.0%(9/25),P均<0.01;AKT2和S100A4的表达均与鼻咽癌颈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相关(P均<0.05),MMP-9的表达与鼻咽癌颈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而三者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及T分期无关(P均>0.05);鼻咽癌组织中AKT2和S100A4与MMP-9的表达呈正相关(P均<0.01),AKT2与S100A4的表达无关(P>0.05).结论:AKT2、S100A4及MMP-9的高表达在鼻咽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方面可具有重要作用,AKT2和S100A4可能通过上调MMP-9的表达而促进鼻咽癌的发展及转移,联合检测三者的表达情况对判断鼻咽癌生物学行为和预测肿瘤转移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1702例食管鳞状上皮癌家族史与发病及预后关系的研究

    作者:温登瑰;王士杰;张立玮;魏丽珍;邹文娣;秦鹏

    目的:通过研究家族史阳性或阴性与食管鳞癌发病年龄、多原发癌灶以及预后的关系,揭示遗传易感性在食管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对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1985年1月至1994年12月手术切除的来自高发区的476例家族史阳性和1226例家族史阴性食管鳞癌的发病年龄、原发癌灶数量和生存曲线进行比较.结果:全组病例家族性食管鳞癌比散发鳞癌发生年龄显著提前(51.9±8.2 vs 53.4±8.0,Pt-test=0.00),双灶鳞癌发生率显著升高(2.7%vs 1.2%,adiusted with TNM:X2MH=4.029,P=0.045);生存时间显著降低(Pwald=0.04).亚组分析多数显示家族性食管鳞癌与散发鳞癌之间发病年龄和生存曲线具有差别,发病年龄差别较大的亚组,生存率的差别较明显;发病年龄和预后的关系密切,如在Tis、T1N0M0、T2,3N0M0和T2-4N0M0组发病年龄差别的t检验、P值分别为0.01、0.01和0.09;生存曲线的ward检验P值分别为0.01、0.52和0.18.结论:本文用临床病理和生存资料证实,高发区食管鳞癌的发生存在遗传易感性.该遗传易感性可理解为肿瘤二次突变学说中的第一次突变,对食管鳞癌的发生和预后都有影响.

  • 雄激素受体辅调节因子在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中的预测意义

    作者:文航;章宜芬;管杨波;杨军;戴玉田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之前,癌组织中雄激素受体辅调节因子的表达与内分泌治疗后肿瘤进展的相关性,筛选内分泌治疗后进展相关的预测因子.方法:收集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鼓楼医院116例接受内分泌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用免疫组化Envision染色方法检测所有病例在内分泌治疗前癌组织中甾体受体辅激活子1(steroid receptor co-activator-1,SRC-1)及视黄醛和甲状腺激素受体沉默调节子(silericing mediator for retinoid and thyroid hormone receptors,SMRT)蛋白表达,X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检验分析临床病理因素与蛋白标记表达相关性;各临床病理因素及蛋白标记表达的单因素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SRC-1蛋白表达与传统临床病理因素存在等级相关.单因素分析中发现,临床分期、Gleason评分、治疗前血清PSA值以及SRC-1蛋白表达与内分泌治疗后的进展相关,多因素分析表明高临床分期(TxN+/M+)、SRC-1蛋白高表达是内分泌治疗后进展的危险因素.结论:联合临床分期、SRC-1蛋白表达检测将有助于对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后进展的预测.

  • 暴露颈喉返神经在食管癌颈部吻合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杨春红;魏向阳;郭志敏;陈传贵;张熙曾

    目的:探讨食管中下段癌切除后行左颈部食管胃颈部吻合,术中暴露喉返神经与不暴露喉返神经对比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3年1月至2009年4月对237例行左侧胸后外切口切除食管鳞癌,并行左颈部切口食管、胃颈部吻合.总计237例分成2组:A组(研究组)115例,均暴露喉返神经,男64例,女51例,年龄31~73岁,平均年龄49岁;B组(对照组)122例,男51例,女71例,年龄33~75岁,平均年龄45岁,本组均不暴露喉返神经.两组共有9例出现喉返神经损伤症状.结果:A组术后出现发音嘶哑.饮水咳呛,咳痰效果差1例,占手术发生率0.087%(1/115),B组出现发音嘶哑,咳呛,咳痰效果差8例,占手术发生率6.56%.两组喉返神经损伤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食管癌切除,左颈食管吻合术时与两组对比,A组暴露喉返神经可使术后颈喉返神经损伤率明显低于B组不暴露喉返神经,可避免喉返神经损伤并发症,减少发音困难,减少进食咳呛,使咳痰效果佳而减少肺部并发症,能使患者早日康复.结论:本研究提示食管胃左颈吻合暴露喉返神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中国肿瘤临床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