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肿瘤学 > 中国肿瘤临床杂志

中国肿瘤临床

中国肿瘤临床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중국종류림상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国抗癌协会
  • 影响因子: 1.3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0-8179
  • 国内刊号: 12-1099/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6-18
  • 曾用名: 天津医药杂志肿瘤学附刊;天津医药肿瘤学附刊;肿瘤临床
  • 创刊时间: 196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肿瘤临床》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天津
  • 主编: 郝希山
  • 类 别: 肿瘤学
期刊荣誉:
  • 微波消融治疗肝脏恶性肿瘤的临床价值

    作者:袁强;王毅军;经翔;丁建民;杜智

    目的:探讨微波消融(MWA)治疗肝脏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分析.方法:208例肝脏恶性肿瘤患者241例次的MWA.肝细胞肝癌(HCC)171例行198例次的MWA,肿瘤总数301个,平均1.5个,肿瘤平均大直径(2.9±1.3)cm,其中57例接受了肝切除联合MWA;肝转移癌(MLC)37例行43例次的MWA,肿瘤总数67个,平均1.6个,肿瘤平均大直径(2.6±1.5)cm.全组病例的治疗通过经皮和开腹两种途径,治疗后定期进行影像学和肿瘤标志物检查.结果:MWA 1个月后行增强CT检查,HCC 301个肿瘤中285个完全消融,完全消融率为94.7%(285/301),MLC 67个肿瘤中62个完全消融,完全消融率为92.5%(62/67).随访3~43个月,HCC局部复发率为8.4%(24/285),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9.0%、74.2%、53.6%,其中肝切除联合MWA治疗的患者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1.3%、66.4%、46.7%;MLC局部复发率为9.7%(6/62),中位生存期17~23个月.HCC患者MWA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2.5%(5/198),MLC患者的治疗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MWA治疗肝脏恶性肿瘤创伤小,安全有效,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XELOX 方案治疗胃癌术后腹腔淋巴结转移的疗效分析

    作者:忙尼沙汗·阿不都拉;玛依努尔·艾力;肖雷;毛睿

    目的:探讨同步放化疗治疗胃癌术后腹腔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中心2007年1月至2009年11月收治胃癌根治术后出现腹腔淋巴结转移患者8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1例,给予三维适形放疗同步XELOX方案(奥沙利铂+希罗达)化疗;对照组42例,给予XELOX方案化疗.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客观有效率分别为80.5%和57.1%,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腹痛、腹胀、腰痛总的控制率分别为87.8%和52.4%,有显著性差异(P<0.001).治疗组与对照组1、2年生存率分别为41.0% vs.19.5%、17.9% vs.4.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组因腹腔淋巴结转移导致死亡的患者占2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1.5%(P<0.001).治疗组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但不良反应主要为RTOG 1级和2级,经对症治疗后均好转.结论:胃癌术后腹腔淋巴结转移对同步放化疗较敏感,同步放化疗可改善因腹腔淋巴结转移导致的症状,降低死亡率,延长生存期.

  • 非小细胞肺癌的淋巴结转移相关因素及规律的探讨

    作者:朱斌;柳仓生

    目的:探讨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年龄、性别、吸烟指数、肿瘤大小、病理类型、细胞分化程度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分析纵隔淋巴结转移的临床规律及分布特点.方法:对96例非小细胞肺癌行肺切除术和淋巴结清扫术的患者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结果:淋巴结转移与年龄、性别、吸烟指数无关,肿瘤大小与淋巴结转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中、低分化癌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15.8%、47.8%和59.0%,肿瘤分化程度越低,纵隔淋巴结转移率越高(P< 0.05).病理类型与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鳞癌、腺癌的N2转移率分别为13.6 %、34.0 %.肺腺癌较鳞癌易发生纵隔淋巴结转移(P< 0.05).中心型肺癌与周围型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跳跃性N2有12例,跳跃式纵隔转移共9例.肺癌常跨区域纵隔转移,肺下叶癌跨区域纵隔转移与肺上叶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的淋巴结转移与细胞分化程度有密切关系,与年龄、性别、吸烟指数、病理类型、原发肿瘤大小无关;肺腺癌较鳞癌易发生纵隔淋巴结转移;多数肺癌的淋巴结转移遵循由近及远、自上而下、由肺内经肺门再向纵隔的顺序转移规律;部分纵隔淋巴结的转移呈"跳跃式";肺切除术时,施行系统性胸内淋巴结清扫是必要的.

  • 射波刀治疗老年早期肺癌患者的初步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宋勇春;袁智勇;李丰彤;董洋;王境生;王平

    目的:探讨采用射波刀(CyberKnife(R))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技术治疗70岁以上老年早期肺癌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科2006年11月至2010年9月间34例不能手术的老年早期肺癌患者(T1N0M0 20例,T2N0M0 14例),中位年龄78(70~88)岁,18例患者采用肿瘤内植入1~2枚金标的呼吸同步追踪技术(Synchrony(R)),16例患者采用椎体追踪技术(X-Sight(R)).处方剂量45~60 Gy,中位剂量60 Gy,分3~6次给予.结果:25例病变完全缓解(73.5%),9例部分缓解(26.5%).中位随访期29(11~59)个月,原发肿瘤局部控制率97.1%,1、2、3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85.3%、81.6%、70.0%,总生存率分别为97.1%、86.6%、80.0%.31例患者(91.1%)出现治疗后的轻度乏力,15例患者(44.1%)发生Ⅰ~Ⅱ级放射性肺炎,未发现Ⅲ级及以上的不良反应.1例患者(2.9%)在经胸腔穿刺植入金标后发生严重气胸,经胸腔闭式引流后缓解.结论:射波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技术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为无法手术的老年早期肺癌患者的较好选择.

  • 不同HER-2状态的进展期胃癌行紫杉醇联合希罗达的疗效分析

    作者:肖莉;任建林;王馨;张秋华;吕霞

    目的:既往体外实验显示HER-2的表达与紫杉醇疗效呈负相关,本研究初步评价不同HER-2状态的进展期胃癌行紫杉醇联合希罗达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6月至2012年2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肿瘤科收治病理确诊的进展期胃癌45例,其中HER-2(+)20例,HER-2(-)25例,均接受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联合化疗.紫杉醇175 mg/m2,d1;卡培他滨2 g/m2,d1~14,21d为1个周期,至少化疗2个周期后按RECIST标准判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入组45例患者中,HER-2(+)组5例CR,8例PR,4例SD,3例PD.HER-2(-)组0例CR,10例PR,7例SD,8例PD.进行Kruskal Wallis法H 检验(P=0.026).结论:HER-2受体的状态与进展期胃癌紫杉醇化疗敏感性相关,HER-2(+)组的化疗疗效优于HER-2(-)组.HER-2可能成为理想的抗肿瘤药物的分子标志.

  • 肝胚胎性肉瘤的临床病例分析

    作者:黄盛鑫;吴飞翔;陈军;刘剑勇;赵荫农;黎乐群

    目的:分析肝脏未分化(胚胎性)肉瘤(UESL)的临床表现、影像特点以及治疗方案,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报道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2例UESL,并检索国内近25年间文献报道的UESL,共120例,提取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UESL病例,多表现为腹部包块,HBsAg和AFP阳性率低(17.72%和8.64%),肿瘤平均直径为(13.82±4.90)cm.72.34%的病例超声表现以实质性高回声为主,91.78%的病例CT以囊性低密度为主要表现.单纯手术切除组的术后复发率高于手术联合化疗组(为72.97%和30.77%),但两组的复发时间和生存曲线无明显差别.总体中位生存期为11(5.4~16.6)个月.结论:UESL具有独特的影像学特征,早期诊断及早期手术切除是治疗UESL的关键,术后联合化疗有望降低术后复发风险,延长生存时间.

  • PDGF 和PDGFR 与肿瘤的关系及其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陈旭升;孙丹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是从人的血小板中分离出来的促血管生成因子.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PDGFR)是酪氨酸蛋白激酶家族成员,能够促进细胞的趋化、分裂与增殖;在机体生长发育、创伤修复等生理过程中起着积极重要的作用.PDGF/PDGFR作为血管生成因子之一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肿瘤细胞释放的PDGF能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和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并抑制其凋亡.以PDGF/PDGFR为靶点的靶向治疗也已取得了较大进展.本文就PDGF/PDGFR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靶向治疗方面的进展加以综述.

  • p53与MDM2及MDMX 的相互作用和研究进展

    作者:李小龙

    p53是重要的抑癌基因,在细胞周期阻滞、DNA损伤修复及细胞凋亡等生物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已成为潜在的肿瘤治疗靶点.MDM2(Mdm2 p53 binding protein homolog)及MDMX(Mdm4 p53 binding protein homolog)是p53的主要抑制因子,两者相互协同并通过不同的信号途径抑制p53的活性.MDM2是p53的E3连接酶,介导p53的泛素化从而降低p53的稳定性.MDMX则主要通过与p53的转录活性区结合,抑制p53对其下游基因的转录活性,但并不介导p53的降解.MDM2与MDMX通过不同机制协同对p53产生抑制作用,其具体分子过程及作用机制繁多且复杂.本文就p53、MDM2及MDMX的相互作用及各蛋白的功能进行综述.

    关键词: P53 Mdm2 MDMX 泛素化
  • 麻醉对恶性肿瘤患者免疫功能和肿瘤转移的影响

    作者:刘蔚然

    手术是治疗恶性肿瘤主要的方法,而肿瘤转移是肿瘤患者主要的死亡原因.肿瘤转移的可能性取决于肿瘤的转移倾向和机体抵抗细胞转移防御功能之间的平衡,其中T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发挥了关键的作用.手术易降低机体的防御功能而诱发应激反应,麻醉是减少手术引起的应激反应的有效方法,但是不同的麻醉方法和麻醉药物本身就会影响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肿瘤的治疗和预后.本文吸入麻药、静脉麻药、阿片类药物、局麻药以及不同麻醉方法对免疫功能和肿瘤转移的影响.

    关键词: 麻醉 免疫 肿瘤转移
  • 阻断NF-κ B 信号通路对人肝门部胆管癌细胞QBC939增殖的影响

    作者:刘勇刚;陈汝福;于新发;周成宇;李志花

    目的:研究阻断NF-κB信号通路对人肝门部胆管癌细胞QBC939生长增殖的影响.方法:常规培养QBC939细胞,采用PDTC(100 μmol/L)阻断NF-κB信号通路,Western blot检测核内P65蛋白水平的表达,CCK-8检测细胞生长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仪观察细胞周期与凋亡的变化情况.结果:经PDTC阻断NF-κB信号通路后,与对照组相比,细胞核内P65蛋白水平明显下降(P<0.05).CCK-8检测显示细胞增殖活性明显受到抑制,并随时间的延长而愈渐明显,12、24、36h后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22.53±0.03)%、(46.54±0.03)%、(58.02±0.03)%,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实验组G0/G1期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分别为(68.53±1.72)%、(38.3±1.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凋亡率在实验组为(27.68±2.77)%,对照组仅为(9.27±2.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阻断NF-κB信号通路诱导人肝门部胆管癌细胞G0/G1期阻滞及细胞凋亡,从而抑制细胞生长与增殖,提示NF-κB信号通路组成性激活参与人肝门部胆管癌的发生发展,以NF-κB信号通路作为治疗的靶点可能给人肝门部胆管癌带来新的治疗选择.

  • 慢病毒载体介导RNA 干扰抑制Livin 对人大肠癌HT-29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作者:余娜莎;何文静;黎军和;魏芹;彭小东

    目的:探讨慢病毒载体介导RNA干扰(RNAi)抑制大肠癌细胞系HT-29细胞Livin基因表达对其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设计、合成靶向Livin的siRNA,构建pGCSIL-GFP慢病毒载体,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方法观察对人大肠癌HT-29细胞Livin mRNA及蛋白质表达的抑制;并通过台盼蓝拒染法、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流式细胞术及Matrigel穿膜侵袭实验检测细胞增殖、凋亡、细胞周期及细胞侵袭性的变化.结果:重组慢病毒Livin-RNAi-LV1能够有效抑制Livin的表达,使Livin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Livin沉默能抑制HT-29细胞增殖(P<0.05),细胞凋亡增加(P<0.01),细胞周期重新分布,G0/Gl期细胞比例升高(P<0.05),S期细胞比例降低(P<0.05),G2/M期细胞比例降低(P<0.05).HT-29细胞体外侵袭能力也明显减弱(P<0.01).结论:利用慢病毒载体介导RNA干扰技术沉默Livin基因的表达可以抑制大肠癌HT-29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使细胞侵袭性减弱.

  • 银杏叶提取物对AFB1所致大鼠肝癌基因P16Ink4a mRNA 及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郑海平;欧超;曹骥;李瑗;唐艳萍;李黄弈;苏建家;李国坚

    目的:动态观察银杏叶提取物(ginkgo biloba extract,EGb761)在抑制黄曲霉毒素B1(AFB1)诱发大鼠肝癌过程中对肝组织相关基因P16Ink4a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进一步从分子生物学水平揭示银杏叶提取物抗癌的机制及其效果.方法:将70只4周龄Wistar 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AFB1组(25只),AFB1+ EGb761组(25只)及对照组(20只).在诱发肝癌过程中,分别于第13、33及53周对大鼠进行肝组织活检;至第73周处死全部动物取肝组织.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技术动态检测肝组织中P16Ink4a mRNA及相应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AFB1组原发性肝癌发生率为58.8%(10/17);AFB1+EGb761组为29.4%(5/17);对照组为0(0/16).AFB1+ EGb761 组肝癌发生率显著低于AFB1 组(P<0.05).AFB1+EGb761 组的肝组织P16Ink4a mRNA及相应蛋白表达水平在第53周及第73周时均明显高于AFB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EGb761)具有抑制AFB1致大鼠肝癌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控肝细胞抑癌基因P16Ink4a mRNA 表达水平有关.

  • 延胡索合剂预防和治疗肿瘤化疗性静脉炎的实验研究

    作者:冯莉霞;王华庆;贺瑾

    目的:以延胡索、大黄、侧柏叶、蒲黄等几味中草药为主要组方的"静炎安",用于化疗药物外渗性损伤及化疗性静脉炎的外敷,本研究旨在观察静炎安对兔耳缘静脉化疗性静脉炎的防护机制.方法:选取24只大白兔,建立兔耳缘模型,并分为静炎安组、硫酸镁组、空白对照组,分别采取静炎安湿敷、硫酸镁湿敷、无任何干预措施.观察静脉炎发生情况,并于干预后48h、7d取局部静脉及周围组织切片行HE染色,观察病理损伤程度及愈合情况;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细胞间黏附分子(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免疫组织化学法染色,观察VEGF、ICAM-1表达情况.结果:静炎安组较硫酸镁组及空白对照组静脉炎损伤程度轻,愈合早,VEGF、ICAM-1表达下调.结论:静炎安通过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和修复,减轻炎症反应,进而对化疗性静脉炎有良好的防护作用.

  • 食管癌组织中MT-1-2与-3的表达差异及临床意义

    作者:李振华;田子强;丛斌;张月峰;温士旺;李勇

    目的: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MT)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生物体体内的低分子量、富含半胱氨酸的蛋白质.本研究旨在明确MT-1、-2和MT-3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差异以及MT-1、-2和MT-3的表达量与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2008年7月至2009年7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胸外科行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114例,其中,男64例,女50例;年龄40~75岁,平均年龄61岁.胸上段食管癌21例,肠中段食管癌58例,肠下段食管癌35例.依据国际抗癌联盟(UICC)食管癌TNM分期(2009年):Ⅱa期34例,Ⅱb期36例,Ⅲ期31例,Ⅳ期13例.组织类型均为鳞癌;组织学分级为高分化59例,中分化癌36例,低分化癌19例.应用Western blot检测肿瘤组织及切缘正常组织中MT-1、-2和MT-3的表达情况,对MT-1、-2和MT-3的表达量与临床病理参数,以及MT-1、-2与MT-3表达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MT-1、-2和MT-3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量均高于切缘正常组织(MT-1、-2 t=5.214,P<0.01),(MT-3 t=4.287,P<0.01),且均与肿瘤组织病理分期(MT-1、-2 rs=0.896,P<0.01),(MT-3 rs=-0.501,P<0.01),分化程度(MT-1、-2 rs=-0.548,P<0.01),(MT-3 rs=0.664,P<0.01)有关,与肿瘤部位(MT-1、-2 rs=0.253,P>0.05),(MT-3rs=0.172,P>0.05)无关.结论:MT-1、-2和MT-3在食管癌组织中均存在高表达,其表达水平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及组织分化密切相关,而且MT-3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规律与MT-1,-2有显著不同.

  • 乳腺癌B7-H4异常表达及与肿瘤内CD8+ T 细胞浸润IFN-γ分泌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黄文炼;徐曼;王婷婷;耿卫朴;陈瑜

    目的:探讨B7同源体4(B7 homolog 4,B7-H4)在人乳腺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内CD4+T、CD8+T细胞的数量和IFN-γ细胞因子分泌的关系.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B7-H4在乳腺癌、癌旁组织和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的表达;间接免疫荧光双标染色分析乳腺癌组织内浸润的CD4+T、CD8+T细胞数量及TGF-β1和IFN-γ分泌情况.结果:B7-H4在乳腺癌、乳腺良性病变和癌旁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0%、37.5%和25.0%,三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均P<0.01);B7-H4阳性乳腺癌组织内浸润的CD8+T细胞及IFN-γ分泌细胞数量明显低于B7-H4阴性的乳腺癌组织(P<0.05),但B7-H4的表达与乳腺癌组织内浸润的CD4+T细胞及TGF-β1分泌细胞数量无关.结论:B7-H4在乳腺癌中表达明显上调,并与抑制CD8+T细胞浸润和分泌IFN-γ有关.B7-H4在下调乳腺癌抗肿瘤细胞免疫中具有一定作用.

  • HIF-1α及Shp-2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虞舒静;胡涵光;葛维挺;郑树

    目的:研究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 1 alpha,HIF-1α)和Shp-2(src homology 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2)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这两种蛋白的表达情况与患者临床病理因素和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IF-1α和Shp-2在124例患者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统计学分析HIF-1α和Shp-2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并同时分析这两种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HIF-1α和Shp-2在结直肠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4.0%(67/124)和23.4%(29/124),两者表达呈负相关(r=-0.293,P=0.001).HIF-1α的表达阳性率在手术中发现远处转移及术后出现复发转移的患者中较高,Shp-2的表达阳性率在肿瘤浸润程度较深及术后出现复发转移的患者中较低(P<0.05).Kaplan-Meier分析显示,HIF-1α表达阴性者预后好于表达阳性者(P=0.041),Shp-2表达阳性者预后好于表达阴性者(P=0.025);HIF-1α(-)Shp-2(+)组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显著优于HIF-1α(+)Shp-2(-)组(P=0.009).结论:HIF-1α和Shp-2与结直肠癌患者预后及多个临床病理因素显著相关,提示这两种蛋白与结直肠癌的浸润转移密切相关,且可作为临床判断预后的标志物.

  • WT1在儿童横纹肌肉瘤中作用的初步研究

    作者:王景福;闫杰;曹嫣娜;李杰;李璋琳;王会娟;张广超

    目的:探讨WT1基因在儿童横纹肌肉瘤(Rhabdomyosarcoma,RMS)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生物学作用及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为WT1疫苗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普通和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WT1 mRNA在37例RMS中的相对表达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WT1蛋白在61例RMS中的表达情况.利用Mann-Whitney检验分析WT1 mRNA及蛋白在不同病理类型RMS病例中表达的差异性,采用Kaplan-Meier 生存曲线和Log-rank 检验评估WT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与生存率的关系.结果:与胚胎型组和转移阴性组比较,非胚胎型RMS组和转移阳性组中WT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较高(P<0.05).37例RMS中的WT1 mRNA相对表达量中位数为2.20×10-3,以其为阈值分为低表达组和高表达组,Log-rank检验提示高表达组生存率较低(P=0.001).61例RMS中,依据阳性细胞的比例,将WT1蛋白表达水平分为低、中及高三组,Log-rank检验显示,低表达组与中表达组之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5),但低表达组与高表达组之间、中表达组与高表达组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均<0.05).结论:WT1在儿童RMS发生发展中具有致癌效应,WT1疫苗在儿童RMS治疗有潜在应用价值.

  • 17例Ⅳ期高危神经母细胞瘤肿瘤包绕大血管放疗介入诊治分析

    作者:蒋马伟;吴晔明;周仁华;陆冬青;吴国华;袁晓军

    目的:探讨对Ⅳ期高危神经母细胞瘤肿瘤包绕大血管放疗介入时机.方法: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肿瘤放化疗科收治17例Ⅳ期高危神经母细胞瘤肿瘤包绕大血管患儿,其中男性11例,女性6例,对12例行术前化疗、手术、术后化疗、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大剂量化疗,然后接受局部放疗;5例因术前化疗效果不明显而行术前放疗.结果:12例中有7例复发:2例脑转移及骨转移、2例局部复发、3例骨转移中2例为腹腔广泛转移,平均复发时间在放疗结束后2个月.5例行术前放疗的患儿中4例放疗后3~4周完成手术,1例出现全身广泛转移死亡.结论:Ⅳ期高危神经母细胞瘤肿瘤包绕大血管者预后较差,复发率高,治疗包括术前化疗、手术、术后化疗、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大剂量化疗治疗,对原发肿瘤部位的进一步放疗通常认为是必需的,在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巩固化疗前用放疗来提高局控率可减少转移.当术前化疗不敏感时可采用术前放疗,从而获得手术治疗机会.

  • 双胞胎肝母细胞瘤3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作者:冯丹;张可仞

    目的:分析肝母细胞瘤的家族遗传倾向,为临床遗传咨询及早诊断、早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2005年6月至2011年11月间收治的3例双胞胎肝母细胞瘤患儿的资料,结合患儿生化、影像、治疗方案、生存期、家族史及相关文献报道分析遗传相关因素.结果:本文中3例双胞胎患儿均为单发,无家族史,其中1例为早产儿.3例患儿均采用手术治疗,经病理证实为肝母细胞瘤,术后1例患儿因失血性休克死亡,余2例采用不同的化疗方案,均获得完全缓解.自1969年至今,已有8例关于兄弟姐妹同患此病的文献报道.8组文献中5组患儿家族中有肿瘤(多数为结肠癌)及家族性结肠息肉病史,其中3组还有基因异常改变.结论:肝母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小儿肝脏恶性肿瘤,具有家族遗传倾向,与结肠癌及家族性结肠息肉综合征密不可分,在诊疗过程中,有必要加强家属的认知,做好预防保健,争取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 MUC3A基因在神经母细胞瘤中的甲基化状态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作者:吴迪;张可仞

    目的:探讨神经母细胞瘤中MUC3A基因甲基化状态与肿瘤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09年3月至2011年5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外科收治神经母细胞瘤新鲜冰冻原发肿瘤组织44例,采用RT-PCR法检测44例肿瘤组织标本中MYCN基因扩增状态,MSP检测肿瘤组织MUC3A甲基化状态.结果:NB中MUC3A基因甲基化发生率达79.55%(35/44),且与患儿年龄、肿瘤分期及病理分型密切相关(P<0.05),低危组甲基化发生率38.46%明显低于中危组100%及高危组92.31%(P<0.05);MYCN扩增的肿瘤患者MUC3A基因的甲基化发生率明显升高(RR=1.46,P<0.005).结论:预后不良的NB中MUC3A基因呈高甲基化,与MYCN基因扩增具有相关性,该基因的表达对NB的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是预后不良的主要因素之一.

  • HO-1和Nrf-2在髓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和意义

    作者:邓煜;高敏娜;唐俐;林晓;朱进;李昱

    目的:髓母细胞瘤是儿童后颅凹常见恶性肿瘤,本研究目的在于检测Nrf-2和HO-1在髓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在髓母细胞瘤发生发展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1例髓母细胞瘤及27例瘤旁对照脑组织中Nrf-2和HO-1的表达,并结合研究病例的临床资料(患者性别、年龄、临床症状、肿瘤大小、肿瘤病理分型),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在髓母细胞瘤病例中,Nrf-2和HO-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2.9%,78.0%)与瘤旁对照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7.0%,29.6%)相比明显升高,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并且二者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但Nrf-2和HO-1的表达与分析的病例的临床特征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Nrf-2和HO-1的高表达可能在髓母细胞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 JEB 方案治疗22例儿童卵黄囊瘤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何珂骏;袁晓军;张勤;盛琦

    目的:探讨JEB化疗方案对儿童卵黄囊瘤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3月至2011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收治的22例行JEB方案化疗的卵黄囊瘤患儿,分析年龄、性别、原发部位、Brodeur分期、肿瘤大小等因素对预后的影响.结果:在22例卵黄囊瘤患儿中,初发病例18例,复发4例;男性8例,女性14例,中位发病年龄为21.5(6~132)个月.4年总体生存(OS)率为(79.9±17.8)%,无事件生存(EFS)率(69.3±20.8)%.复发患儿再次缓解率达100%.结论:以JEB方案结合手术切除肿瘤能明显改善卵黄囊瘤患儿的预后,尤其对复发患儿有一定疗效.

  • 小儿上臂丛状神经纤维瘤的临床分析(附3例报告)

    作者:高建;杨合英;王家祥;张大;贾佳;马春淼;徐彦磊;李月云

    目的:探讨小儿上臂丛状神经纤维的病理、临床表现及临床诊治.方法:结合相关文献对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外科2008年4月到2012年3月收治的3例上臂丛状神经纤维瘤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病是神经干及其分支的弥漫性神经纤维瘤,分为结节型、弥漫型,是神经纤维瘤病Ⅰ型(NF1)的主要病变之一,常伴有家族史,有恶变倾向,本组3例均为结节型,无恶变,术后3例患儿上肢均有不同程度功能障碍,1例有家族史,1例术后复发.结论:小儿上臂丛状神经纤维瘤临床上比较少见,诊断困难,易与丛状神经鞘瘤混淆,彩超、CT、MRI等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术前诊断,病理结果为唯一确诊方法,手术为其主要治疗方法,由于其侵袭性的生长特点和生长位置的特殊,术后易复发,常引起上肢功能障碍,新的治疗方法有待实施.

  • 普萘洛尔对小鼠血管瘤细胞体外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作者:徐仙赟;黄海金;潘明倩;廖琴;陈明初;张文娟;刘潜

    目的:通过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作用于小鼠EOMA血管瘤细胞体外增殖及凋亡的实验研究,初步探讨普萘洛尔治疗血管瘤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EOMA细胞,使用不同浓度普萘洛尔分别作用于EOMA细胞24、36、48 h,应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吖啶橙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情况,观察普萘洛尔对EOMA细胞体外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结果:作用24 h后,随剂量增加,EOMA细胞存活率逐渐下降,与对照组相比,至药物浓度为75 μmol/L时有显著差异(P<0.05),继续增加至800 μmol/L时,细胞存活率接近0,同时吖啶橙染色示凋亡细胞逐渐增多,与对照组相比,至药物浓度75 μmol/L时,细胞凋亡率有显著差异(P <0.05).36 h组和48 h组变化趋势与24h组相似.结论:普萘洛尔在体外可有效抑制小鼠EOMA血管瘤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其凋亡,这一作用呈现明显的剂量-时间效应依赖性.

  • 儿童横纹肌肉瘤的手术治疗

    作者:李璋琳

    横纹肌肉瘤是18岁以下儿童和青少年常见的软组织恶性肿瘤,约占全部儿童恶性肿瘤的4%,软组织肉瘤的50%,5年生存率已经从10%以下提高到70%左右.化疗、手术、放疗的综合治疗模式已经确立.终获得广泛切除即镜下无肿瘤和无肉眼残留是外科治疗的终目的,由于间室切除术及截肢术对儿童病例的生存率无明显提高,但致残率较高,明显降低患儿的生存质量,因此目前广泛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方式.对于儿童来说,功能的保留似乎更加重要,因此近年来由于化疗水平的提高,手术趋于保守.本文回顾了原发于头颈部、躯干、四肢、泌尿生殖系统等不同部位肿瘤的手术方式.

  • 立体定位放射治疗在儿童头颈部横纹肌肉瘤综合治疗中的应用和疗效分析

    作者:曹嫣娜;张广超;阎杰;王会娟

    目的:分析综合治疗中立体定位放疗技术应用于儿童头颈部横纹肌肉瘤的初治或复发病例的临床意义和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儿科2002年1月至2009年1月应用立体定位放疗技术作为规范化综合治疗措施,用于儿童头颈部横纹肌肉瘤术后辅助治疗或局部复发、进展的补救治疗,对总体生存率和肿瘤局部控制率的影响.全部24例儿童头颈部横纹肌肉瘤患儿中22例曾接受立体定位放射治疗(包括三维适形放疗、调强放疗和X刀、射波刀治疗),放射总剂量28~60 Gy,标准治疗剂量50.4Gy,中位随访时间为42个月.结果:22例可分析病例中男12例,女10例,中位年龄6.5岁;临床分期Ⅰ期1例,Ⅱ期6例,Ⅲ期14例,Ⅳ期1例.所有病例治疗后2年总生存率68.18%(15/22),肿瘤局部控制率77.27%(17/22);局部复发、进展病例再次治疗后2年总生存率55.56%(5/9),肿瘤局部控制率66.67%(6/9).6例患儿死于脑或其他部位的转移,大部分患儿仅出现局部水肿、黏膜溃疡等放射反应,均未影响放疗进程,患儿视力、听力等功能无明显影响,目前未见第二癌的发生.结论:儿童头颈部横纹肌肉瘤应用立体定位放射治疗安全有效,对邻近器官的功能保护优于普通放疗技术.

  • 儿童神经母细胞瘤病理学分类及其早期诊断

    作者:施诚仁

    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是儿童中常见的恶性实体瘤之一,<15岁儿童年发病率10.5/10万,日本、德国、加拿大经婴儿筛选过程可达到10万儿童中20.1的发生率.在儿童中神经母细胞瘤死亡率较高,引起了有关临床、基础研究人员的重视[1].病理学诊断是儿童NB确诊一个十分重要的手段,除了作为诊断依据外,还可以按照分化情况结合年龄因素作辅助预后的判断.

  • 268例儿童脑肿瘤的临床及病理特点分析

    作者:纪文元;梁平;周渝冬;李禄生;翟瑄

    目的:探讨儿童脑肿瘤的诊治经验,以利于早期诊断、合理治疗、改善预后.方法:对2005年7月~2010年7月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68例儿童脑肿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68例儿童脑肿瘤中病理类型前5位依次是:星形细胞瘤87例(32.5%),髓母细胞瘤50例(18.7%),室管膜瘤42例(15.7%),颅咽管瘤32例(12.0%),生殖细胞肿瘤14例(5.4%).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呕吐、肢体瘫痪、步态不稳、抽搐、视力下降,其中首诊误诊率达19.8%.肿瘤全切230例(85.8%),次全切29例(10.8%),大部分切除6例(2.4%),254例术后治愈出院.术后放射治疗109例,占手术病例的40.6%;化疗55例,占手术病例的20.5%.结论:儿童脑肿瘤临床表现不典型,病程较长,误诊率较高,头颅CT和MRI是诊断的首选方法.手术为治疗首选,Ommaya储液囊外引流治疗脑肿瘤梗阻性脑积水效果较肯定.术后进行放化疗,对于延长儿童的生存期有效.

    关键词: 脑肿瘤 儿童 临床 病理
  • 儿童恶性肿瘤诊治现状与存在问题

    作者:汤静燕

    随着医疗科技的不断进步,目前发达国家0~15岁儿童癌症患者已有65%以上获得长期生存,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诊治水平发展不平衡,尚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本文根据近年来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在儿童肿瘤诊治方面的经验,对儿童神经母细胞瘤、非霍奇金淋巴瘤、肾母细胞瘤和骨肉瘤等几个常见儿童恶性实体瘤进行讨论,并提出临床工作中实际面临和需要重视的问题.

  • 95例肾母细胞瘤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因素分析

    作者:常晓峰;秦红;杨维;王焕民

    目的:分析肾母细胞瘤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2001年1月至2007年12月期间收治的95例肾母细胞瘤资料进行收集,分析其预后相关因素.结果:本组研究中,男性61例(60%),平均发病年龄为3.16岁,常见的症状为腹部包块,92例接受了手术治疗,其中88例行完整肾肿瘤切除.Ⅰ期病例占41%、Ⅲ期为25%.随访患儿的总体生存率为78.9%,随访的中位时间间隔为76.7个月,分期是与预后相关的主要因素;1例马蹄肾肾母细胞瘤;7例患儿合并其他畸形.结论:本组病例85%的肾母细胞瘤患儿于5岁前起病,常见的症状为腹部包块,右侧略多于左侧.以Ⅰ、Ⅲ期为主,病理分型以FH为主,转移部位为肺和肝脏.肾母细胞瘤总体生存率为78.9%,分期是与预后相关的主要因素.特殊类型的肾母细胞瘤为马蹄肾肾母细胞瘤,可并发其他器官先天畸形.

  • MYCN 基因表达变化增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K-N-BE(2)凋亡

    作者:吕凡;邬文杰;张弛;吴晔明

    目的:以MYCN基因高表达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SK-N-BE(2)为研究对象,改变神经母细胞瘤细胞中MYCN基因的表达水平,观察对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分别构建MYCN 高表达载体和MYCN-siRNA,并转染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SK-N-BE(2),Western blot检测MYCN蛋白表达变化,使用ELISA法检验肿瘤细胞凋亡情况.结果:Western-blot结果显示转染MYCN高表达载体后SK-N-BE(2)细胞中MYCN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转染MYCN-siRNA后MYCN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5).肿瘤细胞在MYCN表达改变后,凋亡率均显著增加.结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SK-N-BE(2)中MYCN基因表达抑制或增加均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 国际神经母细胞瘤危险度分级(INRG)协作组新共识

    作者:张广超;王景福

    目前全世界范围关于神经母细胞瘤的分期、危险度分组、分子诊断方法、微小残留灶检测以及影像学评估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为了便于评价各个临床试验结果,INRG(International Neuroblastoma RiskGroup)协作组于2004年成立,以将上述方面进行一致性规定.参加的国家和学术组织包括美国、欧洲国家、大洋洲、亚洲和COG、SIOPEN等,在世界范围内共收集了8 800例的初诊病例,2009年至2011年陆续发布了阶段性报告,并在肿瘤病理分子生物学诊断、疾病分期和危险度分级、微小病灶的检测方法、123I-MIBG等方面取得共识.

中国肿瘤临床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