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肿瘤临床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중국종류림상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国抗癌协会
- 影响因子: 1.3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0-8179
- 国内刊号: 12-1099/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BNIP3在消化道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细胞凋亡紊乱在消化道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BNIP3作为Bcl-2蛋白家族中BH3-only亚家族的成员之一,具有BH3结构域和TM跨膜结构区,属于线粒体促凋亡蛋白。BNIP3可通过Caspase非依赖性线粒体凋亡途径诱导细胞死亡,还可以介导自噬性细胞死亡,其表达受缺氧及其他因素的影响。BNIP3在肿瘤中的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在乳腺癌、肺癌和宫颈癌等肿瘤中BNIP3高表达,而在胰腺癌、胃癌和结直肠癌中BNIP3则表达沉默。BNIP3在肿瘤中的表达缺失可导致肿瘤细胞耐受缺氧,对放化疗产生抵抗。全面了解BNIP3在各种肿瘤中的表达谱,可能使BNIP3成为临床指导肿瘤治疗及判断肿瘤预后的新靶标。
-
c-FLIP在凋亡增殖中的双向调节作用及与肿瘤预后和治疗关系的研究
细胞型Fas相关死亡域样白介素-1β转换酶抑制蛋白(c-FLIP)在细胞凋亡和增殖信号通路中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一方面通过与Caspase-8竞争性结合上游信号阻断凋亡通路,另一方面经酶切释放出p43-FLIP和p22-FLIP片段促进NF-κΒ、Erk等增殖信号通路,终引发肿瘤发生发展、浸润转移。c-FLIP的双向调节作用与蛋白表达量、底物的亲和力和亚细胞定位密切相关。恶性肿瘤中c-FLIP高表达使细胞逃逸机体免疫监视、耐受化疗药物杀伤以及抵抗TRAIL、FasL诱导的凋亡。本文初步阐释c-FLIP在不同的细胞微环境中对凋亡-增殖通路的双向调节作用及其分子机制,并对c-FLIP与恶性肿瘤预后、化疗和TRAIL生物治疗相关性进行综述,为肿瘤化疗耐药和TRAIL抵抗提供理论基础。
-
肺癌表观遗传学治疗的研究进展
肺癌是目前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其5年生存率不到15%。研究表明肺癌的发生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表观遗传是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随着甲基化转移酶抑制剂及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等表观治疗药物在临床的成功应用,以及它们具有增加肿瘤化疗敏感程度的作用,表观遗传成为近来研究的热点。本文就表观遗传学中DNA甲基化、乙酰化及肿瘤化疗敏感性在肺癌诊断及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综述。
-
科技论文材料与方法的撰写要求
材料(资料或对象)与方法让读者在同等条件下可重复出该结果,是科技论文的重要特征。其撰写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紧扣主题;2)科学真实;3)典型而新颖;4)符合伦理学原则。
按重要性程度,时间排序或实验过程书写。包括:1)实验动物:包含品系名称,级别,雌雄,月龄或周龄,体重,合格证号,提供单位和生产许可证号,饲养及环境;2)药品及试剂:主要试剂的名称,级别,来源,批号和配置方法;3)主要仪器:主要仪器名称,生产厂家;4)方法:包含随机分组方法,给药剂量与途径,动物处理,指标测定方法,数据处理方法。 -
抑制JNK信号通路下调A549中LRP表达可增强顺铂化疗敏感性
目的:探讨在顺铂作用下的A549细胞中JNK信号通路与肺耐药蛋白LRP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用SP600125抑制JNK信号通路的活化,CCK-8法检测顺铂药物敏感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LRP、JNK、P-JNK的表达。结果:顺铂可活化JNK信号通路,上调LRP的表达;用SP600125抑制JNK信号通路后,LRP的表达下调,增强了顺铂化疗敏感性,促进了细胞凋亡。结论:在A549细胞中,活化的JNK信号通路上调LRP的表达促进化疗耐药,因此阻断JNK信号通路为肺癌提供新的治疗靶点。
-
沉默AFP基因可抑制肝癌HepG2细胞Survivin mRNA的表达
目的:探讨肝癌HepG2细胞AFP基因沉默对Survivin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siRNA技术下调肝癌HepG2细胞中AFP的表达,采用ELISA法测定转染前后上清液AFP浓度,MTT法检测转染前后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率, RT-PCR检测转染前后细胞Survivin mRNA水平。结果:转染48 h后,实验组上清液中AFP浓度显著下降,肝癌细胞生长活性下降43.1%,凋亡率增加24.3%,HepG2细胞中Survivin mRNA表达降低78.0%。对照组和空白组的上述指标均无明显变化。结论:沉默肝癌HepG2细胞AFP的表达,能有效抑制肝癌细胞生长、促进细胞凋亡,这一作用可能与细胞内Survivin mRNA水平降低有关。
-
辛伐他汀抑制人乳腺癌MCF-7细胞内多能干细胞标志物Oct3/4 Nanog和Sox-2表达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simvastatin,SIM)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内多能干细胞标志物Oct3/4、Nanog和Sox-2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技术、免疫荧光染色方法,流式细胞仪和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方法检测SIM对MCF-7细胞内多能干细胞标志物表达的影响。结果:qRT-PCR结果显示,10、50和100μmol/L SIM作用于MCF-7细胞48h后,能显著抑制细胞内Oct3/4、Nanog和Sox-2基因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IM 1μmol/L浓度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IM 50、100μmol/L浓度组和10μmol/L浓度组相比,抑制Oct3/4和Nanog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Sox-2的表达抑制,SIM 10、50μmol/L和100μmol/L各浓度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荧光染色显示经10μmol/L SIM处理48 h后MCF-7细胞核内Oct3/4、Nanog和Sox-2蛋白表达减弱,部分细胞核无表达。流式细胞检测显示MCF-7细胞经10μmol/L SIM处理48 h后,Oct3/4阳性细胞数、Nanog阳性细胞数和Sox-2阳性细胞数显著减少(P<0.05),Western blot进一步证实经10μmol/L SIM处理48 h后MCF-7细胞核内Oct3/4、Nanog和Sox-2蛋白表达显著减少(P<0.05)。结论:SIM在体外能有效地抑制人乳腺癌MCF-7细胞内多能干细胞标志物Oct3/4、Nanog和Sox-2的表达,为SIM应用于癌症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
肺腺癌患者中EGFR突变与肺结核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肺腺癌患者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突变与肺结核在肺腺癌中的相关性。方法:采用PCR扩增及基因测序方法检测506例肺腺癌患者EGFR基因突变情况,分析其与肺结核之间的关系,进一步使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并行Log-rank检验。结果:506例肺腺癌患者中有218例患者存在EGFR突变,其中25例患者有感染肺结核病史。在肺腺癌患者中,有肺结核病史的患者EGFR基因突变率,尤其是外显子21缺失显著高于单纯肺腺癌者(P=0.047,P=0.002)。肺腺癌与结核灶在同一肺叶或同侧肺的患者EGFR基因突变率明显高于二者在不同侧肺,尤其是外显子21突变(P=0.020,P=0.030)。有肺结核病史患者的2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单纯肺腺癌患者(P=0.039),且在未经EGFR-TKIs治疗的具有肺结核史的患者中,EGFR突变组与野生型组相比,2年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P=0.948),经过EGFR-TKIs治疗的患者2年生存率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25)。结论:肺腺癌患者中,有肺结核病史的患者EGFR基因突变发生率明显增高,且EGFR基因突变与其预后无关。
-
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导致昏迷2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分析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后昏迷患者的临床特征、危险因素、治疗转归,提高对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毒性的认知和预防水平。方法:报道2例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后昏迷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治过程,结合国内外文献进行分析。结果:血压控制不佳是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后昏迷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为可逆的后部脑白质病变综合症,患者可以无典型的影像学表现,加强血压控制等支持治疗,患者预后良好。结论: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导致患者昏迷并不少见,因此需慎用于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治疗期间密切监测血压变化,经过提高警惕和及时处理,预防昏迷出现。同时在出现以后,通过积极治疗,昏迷也是可逆的并发症。
-
本刊论文层次编排格式要求
每种期刊都有自己规定的论文层次编排格式。本刊所采用的论文层次编排格式为:1)正文层次分级一般不超过3级(如1;1.1;1.1.1);2)同一层次各段内容是否列标题应统一。各层次标题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各级序号之间加一个下圆点。末尾一级序号后不加圆点;3)各层次标题均另起行。
-
分化型甲状腺癌肺转移131I治疗后全身扫描显像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肺部是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的常见转移部位,131I治疗是DTC术后患者肺转移的主要治疗方法,其治疗后常规行131I-全身扫描(whole body scan,WBS),本文主要研究DTC肺转移患者WBS显像中肺部病灶显像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在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分子影像与核素诊疗科行131I治疗的DTC肺转移患者60例,治疗前均行甲状腺功能检测、颈胸部CT检查,治疗后行WBS显像。根据WBS肺部转移灶显像情况将患者分为显像阳性组和显像阴性组,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提示,患者的年龄、肺部纤维条索影、钙化影、斑片影等与WBS肺部显像情况相关。双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肺部纤维条索影(OR=0.175,P<0.001)及钙化影(OR=0.088,P<0.05)不利于WBS肺部转移灶的显像。结论:年龄较大患者的WBS肺部病灶显像效果不佳,肺部存在条索影、钙化影、斑片影等不利于WBS肺部转移灶的显像,肺部条索及钙化是影响WBS肺转移灶显像的主要因素。
-
2014年《中国肿瘤临床》征订启事
《中国肿瘤临床》为中国科协主管、中国抗癌协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肿瘤学专业学术期刊。秉承“引导创新、关注前沿、突出临床、讲求实用”的办刊宗旨,快速报道国内外肿瘤学领域优秀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促进国内外肿瘤学领域学术交流,为肿瘤医学事业发展而服务。主要栏目: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与应用、综述、国家基金研究进展等。被Chemical Abstracts(CA)、Biological Abstracts(BA)、《中国科学引文索引》、《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等收录。
-
HPV基因型与宫颈病变的关系探讨
目的:了解HPV基因型与宫颈病变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1年1月在广州中山大学第三医院妇科就诊并愿意接受HPV检查和问卷调查的妇女为对象。剔除标准:1)已切除子宫;2)已行宫颈锥切;3)不愿意参加本研究。入选360例,年龄为19~66岁,平均为35.6岁,户籍均为广州地区。利用核酸分子杂交技术检测21种HPVDNA。宫颈正常/炎症组为256例,CIN1组为34例,CIN2/3组为61例,宫颈癌组为9例。结果:HPV感染率宫颈正常/炎症组为18.4%(47/256),CIN1组为67.6%(23/34),CIN2/3组为96.7%(59/61),宫颈癌组为100%(9/9)。CIN1组、CIN2/3组HPV感染率均比正常/炎症组高(P<0.001);CIN2/3组的HPV感染率比CIN1组高(P<0.001)。CIN主要感染类型依次为HPV16(44.2%)、HPV58(24.2%)、HPV52(11.6%)、HPV33(8.4%)。宫颈癌主要感染类型为HPV16(88.9%)。结论:随着宫颈病变程度进展HPV感染率呈升高的趋势,HPV16、58、52、33相关的感染与宫颈癌前病变关系密切,应引起足够重视,其中HPV16感染易致病变进展及癌变发生。
-
科技论文引言的撰写要求
引言作为一篇科技论文的开篇,是向读者交代本研究的来龙去脉。科技论文的引言要求短而精,写作上要开门见山、言简意赅、重点突出。应按照以下的逻辑顺序展开:1)本研究的学术价值,作者的研究目的;2)本研究的学术背景,研究的理论基础及有关研究领域内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历史和现状;3)本研究的切入点和创新点,对他人的研究成果进行介绍;4)作者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中国肿瘤临床》2013年第40卷索引
-
放射治疗巨大食管平滑肌肉瘤1例
患者女性,48岁,吞咽异物感半年。近2个月来吞咽梗阻明显加重,伴体重下降。2011年6月就诊,就诊时仅能吃半流食。行胸部CT检查显示:食管上段扩张,后壁类圆形肿物影,截面直径6.2 cm×4.5 cm,上下范围长9 cm。X线食管钡餐造影显示:食管上段明显扩张,管腔线状或鸟嘴状狭窄。纤维食管镜检查,见距门齿15~25 cm处不规则肿物,基底宽、表面粗糙、糜烂、质脆,触之易出血。局部取活检,经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病理诊断为食管平滑肌肉瘤。于2011年8月1日至9月20日行放射治疗。
-
癌痛患者疼痛门诊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癌痛规范化治疗中癌痛患者疼痛门诊镇痛药物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方法:对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疼痛门诊癌痛患者诊治情况每月汇总,分析引起癌痛的疾病种类,癌痛原因、分类、程度,药物治疗种类,疗效及不良反应等。结果:疼痛门诊收治患者787例。镇痛药物用药途径以口服为主680例(86.4%)。使用单一药物盐酸羟考酮缓释片430例(54.6%),日剂量20~90 mg/d为疼痛控制。632例(80.3%)患者以阿片类药物单一治疗为主,少数患者联合2~3种药物治疗。规范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中重度疼痛患者比较明显减少(31.5%vs.55.5%),无痛患者增多。不良反应方面,254例(32.3%)患者使用阿片类药物易引起便秘,轻度恶心呕吐、头晕、嗜睡、食欲减退、尿潴留、口干、腹胀、幻觉症状均可耐受,少数患者需干预处理预防或对症治疗。结论:在医院创建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项目中疼痛门诊作用不容忽视,规范管理意义重大。疼痛门诊的设立使癌痛规范化治疗成为示范病房的延续。
-
背根神经节射频联合芬太尼贴剂治疗胸椎骨转移神经痛
目的:观察背根神经节射频热凝联合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胸椎肿瘤骨转移所致癌性神经痛的临床效果、生存质量、镇痛药用量变化。方法:选取86例胸椎肿瘤骨转移神经痛患者。术前将镇痛药更替为芬太尼透皮贴剂。疼痛评分(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4或不良反应严重,在CT引导下行胸部背根神经节射频热凝术。观察术后疼痛缓解情况、镇痛药物用量变化等。结果:治疗后患者疼痛明显缓解,中度以上缓解例数术后1 d为83例(96.5%)、术后7 d为79例(91.9%)、术后30 d为77例(89.5%),芬太尼用量显著减少(P<0.05)。患者生存质量改善,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背根神经节射频热凝术联合芬太尼透皮贴剂可以明显缓解胸椎肿瘤骨转移所致的癌性神经痛,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安全易行,疗效确切。
-
首届“临床试验伦理委员会能力建设天津论坛”在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召开
为了推进GCP的实施,进一步加强临床试验的质量管理和受试者保护,规范临床试验机构伦理委员会对临床试验的伦理审查工作,提高伦理委员会对临床试验项目的监督审查能力,保证临床试验符合科学和伦理道德要求,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在2013年11月23日发起并组织首届“临床试验伦理委员会能力建设天津论坛”。天津市药监局郭成明副局长,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伦理委员会副主席高明教授出席会议并致辞,肿瘤研究所药理研究室阎昭主任主持。天津阿贝斯努科技有限公司营运顾问徐刚等嘉宾分别从临床试验主管单位、临床试验伦理理论、临床试验申办方、临床试验研究者、临床试验机构、临床试验保险和临床试验信息化7个不同方面进行了精彩的报告并与参会人员进行了充分的伦理学问题探讨。
-
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癌痛的药理特点及其临床应用
癌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时影响正常的肿瘤治疗,因而选择合适的药物控制癌痛至关重要。芬太尼透皮贴剂是一种强阿片类药物,临床上广泛应用于中重度癌痛的治疗,尤其适合一些特别的人群,本文对芬太尼透皮贴剂在癌痛治疗中的药理特点及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
应谨慎考虑NSCLC大分割调强放疗后的晚期毒性
局部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放疗后局部复发率仍较高。因此放疗的剂量强度分割方式仍需进一步探讨。大分割放疗可以缩短放疗的总时间,从而有可能改善总生存。但是目前剂量渐进式大分割放疗的大耐受剂量(MTD)尚未得到明确。
-
专栏寄语
肿瘤医师不愿但又不得不面对的一个事实是:尽管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晚期癌症治疗的进步也不乏可圈可点之处,但就总体而言,它至今仍然是一个没有被攻克的顽固堡垒。在患者经历了几番抗癌“攻坚战”后,我们能够实施的主要、而且可能是有效的治疗往往就是止痛治疗。
对疼痛评估的深化、第一、二阶梯代表性药物(阿司匹林、可待因)的“淡化”、第二、三阶梯阿片类药物应用的多样化(除吗啡外,还有芬太尼透皮贴剂、羟考酮缓释片、氢吗啡酮、美沙酮等品种)、强阿片类药物使用范围有条件的“全程化”(用于各个阶梯)、癌痛治疗辅助药物使用的专业化-共同构成了当前三阶梯原则的演化;而万变不离其宗的是其核心-人性化。 -
我国西南地区基层医务人员癌痛认知现状调查
目的:了解我国西南地区基层医务人员的癌痛认知状况,为提高基层癌痛控制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我国西南地区四川省宜宾市宜宾县横江镇及所辖部分村级医务人员,进行集中式癌痛问卷调查并进行癌痛知识宣教。结果:横江镇医务人员认为仅有17%(8/46)的癌痛患者得到治疗;70%(32/46)医务人员不注重对患者进行癌痛治疗宣教;64%(40/46)医务人员对规范癌痛控制知识不了解;87%(40/46)医务人员认为麻醉止痛药不能满足患者需要;70%(32/46)的医务人员要求增加癌痛培训次数。结论:横江镇医务人员癌痛认知状况较差,需要更多适应基层的癌痛知识培训,建议将癌痛控制纳入社区慢性病肿瘤的具体管理之中。
-
对于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耐药的肺癌新研究模式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在选择性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取得的成功,改变了这类疾病的治疗,将新的重点放在了解肿瘤标本的分子特征上。目前认为具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遗传特征改变定义为非小细胞肺癌的两个独特亚型,具有高度表达基因型定向的TKI。
-
癌症患者疼痛量表的应用
癌痛本质上是患者的主观感受,因此患者的疼痛表述是评估的依据,患者自评量表也由此在临床实践和研究中被广泛采用。一维量表常用于评估癌痛的强度,其中的数字评估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被欧洲姑息治疗研究协作组所推荐;多维量表,如简式疼痛问卷(Brief Pain Inventory,BPI)或修订后的简式麦吉尔疼痛问卷(Short-Form McGill Pain Questionnaire, SF-MPQ-2)可更全面的评估癌痛;评估肿瘤患者的爆发痛、神经病理性疼痛时可选择有针对性的量表;对认知功能受损的患者,脸谱法评估有助于癌痛筛查,要评估癌痛还需采用多维量表。无论选择何种评估工具,均强调对癌痛进行动态评估。简便易行的电子评估量表是目前癌痛新量表研制的趋势。
-
纳洛酮在癌痛治疗中的合理应用
纳洛酮是一种人工合成的阿片受体拮抗剂,可以拮抗和逆转阿片药物的全部药理作用,是阿片药物过量救治的标准药物和特效治疗药物,用于治疗阿片药物过量所致的昏迷和呼吸抑制。近年研究显示,纳洛酮在缓解长期应用阿片药物所致便秘方面,也有突出的疗效。还有研究发现,应用超低剂量纳洛酮可以增强阿片药物止痛效果,减少阿片药物消耗量。本文对纳洛酮在癌痛治疗中的这些应用与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我国首家“三位一体”的外地患者服务站在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建成
2013年12月13日我国首家集接待中心、网站、电话服务三位一体功能的“外地患者服务站”在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建成。每天均有10余位专职人员为来自全国各地的患者提供全程一站式服务,开启了“升级版”绿色通道,解决患者看病难的问题,让医疗服务于患者实践成果落到实处。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是集医、教、研为一体三级甲等专科医院,其精湛的医疗技术和高尚医德在患者中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近年来,外地患者比例逐年上升已近50%。考虑到外地患者就医过程中的诸多不便,医院自2008年就开设了外地患者服务项目。随患者数量的逐年增加以及对医疗外其他服务需求的增多,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与医指通就医平台合作建立集具有接待中心、网站、电话服务三位一体功能的“外地患者服务站”,旨在全方位服务于外地肿瘤患者就医,充分享受到高品质、高效率的医疗服务。 -
综合治疗顽固性癌痛1例
顽固性癌痛或难治性癌痛常发生在肿瘤晚期,患者一般状况差,且已使用多种治疗手段,因此正确应用以阿片类药物为主的综合治疗是镇痛的关键[1-2]。现报道1例顽固性癌痛治疗。
-
纳洛酮治疗晚期癌症患者阿片类药物过量15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纳洛酮治疗晚期癌症患者阿片类药物过量的临床特点。方法:晚期癌痛患者15例,其中5例接受芬太尼透皮贴剂,6例接受硫酸吗啡缓释片,4例接受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行止痛过程中出现药物过量表现,立即应用纳洛酮施治,观察和分析出现药物过量的原因、应用纳洛酮后的治疗反应以及患者总体预后。结果:本组患者等效吗啡片剂量10~640 mg/d,中位剂量360 mg/d;纳洛酮救治剂量为0.2~0.8 mg,中位剂量0.4 mg;用药后,患者瞳孔在数分钟后先恢复正常,10~30 min后呼吸抑制逐步改善,血压需要1h以上逐渐恢复至先前水平;2例患者应用芬太尼透皮贴剂过量前发热,3例患者近期肝功能指标恶化明显,7例患者之前癌痛控制不佳,在阿片类药物滴定过程中出现过量;患者总体预后差,总中位生存时间仅为1.9个月。结论:晚期癌痛患者阿片类药物过量并不罕见,应用纳洛酮救治安全有效,应提高警惕、尽早诊断、及时救治,以免影响止痛治疗的顺利实施。
-
疼痛评估管理信息化在癌痛规范化示范病房中的应用
为推进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制定医疗卫生信息化相关业务规范和信息共享安全管理体系,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肿瘤研究所从医院临床信息系统集成改造角度,针对疼痛评估管理业务环节存在的问题,将疼痛评估管理信息化平台外挂于院内军字一号系统,对疼痛评估管理进行信息化管理,实现了优化疼痛评估流程、节约成本、提高护理工作效率、体现数据共享、个性化记录、智能提醒等基本目标,并提出院外疼痛管理的信息系统规划。
-
腹腔神经丛阻滞术的应用进展
腹腔神经丛阻滞术(neurolytic celiac plexus block,NCPB)是缓解胰腺癌或其他恶性肿瘤所致上腹部及背部疼痛的有效方法。腹腔神经丛松解术是治疗上腹部癌痛的常规和有效方法,在缓解疼痛的同时减少了镇痛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本文对临床常用的腹腔神经丛阻滞术的方法学研究和进展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