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肿瘤学 > 中国肿瘤临床杂志

中国肿瘤临床

中国肿瘤临床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중국종류림상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国抗癌协会
  • 影响因子: 1.3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0-8179
  • 国内刊号: 12-1099/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6-18
  • 曾用名: 天津医药杂志肿瘤学附刊;天津医药肿瘤学附刊;肿瘤临床
  • 创刊时间: 196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肿瘤临床》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天津
  • 主编: 郝希山
  • 类 别: 肿瘤学
期刊荣誉:
  • 男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作者:刘新丽;刘芳芳;郑屹;沈蓓蓓;付丽

    目的:探讨男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分子亚型特征及预后的特点。方法:收集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135例的男性乳腺癌患者和377例同期诊断为非特殊型浸润性导管癌女性患者临床病理资料,比较两组预后差异,对患者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分期、免疫组织化学指标等因素与预后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女性乳腺癌相比,男性乳腺癌好发于乳晕区(P=0.001),具有较高的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阳性表达率(P<0.05);男性乳腺癌以Luminal A和Luminal B1型为主,其所占比例高于女性乳腺癌(P<0.05);男性乳腺癌5和10年总生存率为81.3%和68.1%、无病生存率为72.3%和50.5%,显著低于同期诊断的女性乳腺癌5、10年总生存率(91.8%、79.2%)(P=0.001)、无病生存率(82.6%、60.9%)(P=0.003)。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病理学分期、HER-2状态、分子分型是影响男性乳腺癌患者总生存和无病生存预后的因素(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和淋巴结转移与男性乳腺癌患者预后有关(P<0.05)。结论:男性乳腺癌较女性乳腺癌预后差,分子亚型以Luminal A和Luminal B1型为主,其所占比例高于女性乳腺癌,表明两者可能具有不同的生物学行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改善其预后的关键。

  • 肺癌腹膜转移伴淀粉酶升高1例

    作者:胥佳;张玲娟;马静婷;李东复

    患者男,76岁,因间断性腹痛4个月,加重3天于2014年2月就诊于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既往肺腺癌术后3年。查体:腹部饱满,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腹软,右下腹压痛明显,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肋下未触及,胆囊区无压痛,Murphy征阴性,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鸣音4次/分。胰腺功能:血淀粉酶603.0 U/L,尿淀粉酶5096 U/L。腹水常规:外观黄色,李凡他氏试验(+),白细胞总数0.93×106/L,单核多核比值:单核略大于多核,总蛋白55.6 g/L,乳酸脱氢酶1616.0 U/L,葡萄糖5.2 mmol/L,氯109.0 mmol/L,腺苷脱氨酶28.0 U/L。腹水中淀粉酶8702.0 U/L。右下腹彩超:可见液性暗区。腹部CT:胰腺大小、形态未见明显异常,未见胰管扩张。腹腔网膜增厚、黏连。腹水脱落细胞学见有异形细胞,形态符合腺癌。经给予禁食水、抑酸、减少胰液分泌4天后复查:血淀粉酶623.0 U/L,尿淀粉酶2707.0 U/L。继续上述治疗8天后复查:血淀粉酶743.0 U/L,尿淀粉酶2755.0 U/L。腹水中淀粉酶8695.0 U/L。

  • 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兔腹主动脉旁肝肿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税莲;何敏;刘映江;龚春梅;张炼

    目的:观察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兔腹主动脉旁肝肿瘤后肝肿瘤剂量学、磁共振图像、病理学及生存期影响,评价HIFU消融兔腹主动脉旁肝肿瘤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分别于HIFU组(32只)和对照组(20只)实验兔建立腹主动脉旁的VX2肝肿瘤模型,HIFU组瘤兔于MR引导的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肿瘤,分析腹主动脉旁肿瘤消融剂量学,MR观察消融前后肿瘤影像学变化,病理学观察肿瘤消融后坏死情况,对比观察HIFU组与对照组瘤兔生存期。结果:MRI和病理学均表明MR引导下HIFU能完全消融兔腹主动脉旁VX2肝肿瘤,EEF为25.72±11.40 J/mm3 HIFU组的生存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IFU能安全有效消融兔腹主动脉旁VX2肝肿瘤并且能明显提高存活期。

  • Hsa-miR202通过下调IL-10的表达抑制肺癌A549细胞的增殖

    作者:范小斌;林秋雄;罗燕飞

    目的:探讨Hsa-miR202(人微小非编码RNA-202)对肺癌A549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将Hsa-miR-202序列与ppG/miR/eGFP/Blasitidin质粒定向连接,构建靶向Hsa-miR-202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miR-202,运用脂质体将pmiR-202转染至A549细胞,WST-8法检测细胞增殖率,RT-PCR检测IL-10、miR-202的相对表达水平,Western blot与ELISA检测IL-10蛋白的表达水平,构建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验证miR-202与IL-10的相互结合作用。结果:经DNA测序证实与设计完全一致,测序结果显示成功构建了miR-202的真核表达载体(pmiR-202),pmiR-202对A549细胞的增殖抑制率(24、48、72 h)分别为12%、38%、52%,并具有时间效应关系,较空白对照组及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T-PCR结果显示,转染pmiR-202后,miR-202的表达水平增加;过表达miR-202能下调IL-10基因及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其相对水平分别为25%、0.75,IL-10活性的相对表达量为3.26±0.43 pg/mL,较空白对照组及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荧光素酶活性结果显示,克隆IL-10-3'UTR的质粒与miR-202 mimics共转染293T细胞,引起荧光素活性的减低。结论:pmiR-202有效抑制A549细胞的增殖,并具有时间-效应关系,其机制可能是miR-202通过靶向结合IL-10的3'UTR从而下调其在A549细胞的表达有关。

  • 科技论文引言的撰写要求

    作者:

    引言作为一篇科技论文的开篇,是向读者交代本研究的来龙去脉。科技论文的引言要求短而精,写作上要开门见山、言简意赅、重点突出。应按照以下的逻辑顺序展开:1)本研究的学术价值,作者的研究目的;2)本研究的学术背景,研究的理论基础及有关研究领域内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历史和现状;3)本研究的切入点和创新点,对他人的研究成果进行介绍;4)作者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欢迎订阅Cancer Biology & Medicine

    作者:

    Cancer Biology&Medicine作为肿瘤领域术交流的平台,向国际学术界展示中国肿瘤防治研究成果,向国内肿瘤学相关专业人员介绍全球肿瘤学前沿进展。以肿瘤临床医师、基础研究人员、相关交叉学科专业人员及医学生为读者对象。
      刊登稿件范畴:肿瘤表观遗传学、肿瘤干细胞生物学、分子与临床免疫学、肿瘤预防与流行病学、肿瘤标志物、肿瘤影像学、肿瘤临床试验、肿瘤靶向治疗、肿瘤生物治疗、肿瘤个体化医学与多学科综合治疗。栏目设置:述评、论著、综述、小型综述、临床指南、会议报道、病例报告、读者来信等,目前已被PubMed、PubMed Central、EMBASE、SCOPUS、BIOSIS Previews、DOAJ等国际数据库收录,学术与编辑质量获得国际认可。

  • 腹膜表面肿瘤首个“指南”要点解析

    作者:

    2014年10月9日~11日,由腹膜表面肿瘤国际协作组(Peritoneal Surface Oncology Group International, PSOGI)主办、荷兰国立癌症研究所承办的第9届腹膜表面肿瘤国际大会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召开。这次会议的核心内容是全面总结本领域的国际进展,并起草腹膜癌治疗的国际指南框架,提出腹膜癌治疗领域的未来研究规划。

  • 科技期刊中常用图表要求及规范

    作者:

    在科技论文的撰写中常常应用图表作为正文内容的补充,图表的应用不是对正文的重复。其应用的规范为按照内容先后次序依次列于正文后面,图题和表题均为中英文对照,说明性的文字应置于图(表)下方,且注释中用英文表示,表格内容均为中英文对照。

  • 《中国肿瘤临床》栏目介绍

    作者:

    基础研究:肿瘤学基础研究新成果,涉及肿瘤病因学、流行病学、分子遗传学、肿瘤基因组学、肿瘤蛋白组学、分子免疫学、肿瘤微环境、肿瘤干细胞、肿瘤侵袭与转移机制、肿瘤耐药机制研究等。
      临床研究与应用:转化医学研究:肿瘤病理学、肿瘤标志物、肿瘤分子靶向药物研发、分子或细胞水平研究,着眼于应用先进基础研究手段解决临床实际问题,推动个体化治疗的研究等。

  • 首届海峡两岸肿瘤生物治疗大会举办

    作者:引自“中国抗癌协会”网站

    2014年11月21日至23日,由福建省抗癌协会等联合主办的首届海峡两岸肿瘤生物治疗大会暨第一届福建省细胞治疗研讨会在福州隆重召开。来自国内外及海峡两岸著名肿瘤生物治疗专家与300多位参会代表就目前国内外细胞治疗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及应用的新进展进行深入交流与探讨。
      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免疫学系主任何维教授,福建省肿瘤医院院长、福建省肿瘤生物治疗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肿瘤临床》编委应敏刚教授,台湾台北市立联合医院副总院长、台湾阳明大学干细胞研究中心主任李光申教授等领导和专家出席了会议。

  • 2015亚太地区肿瘤生物学和医学学术会议通知

    作者:引自“中国抗癌协会”网站

    为了推动国内外肿瘤分子诊断、分子影像和个体化治疗的研究和学术交流,探讨分子医学研究与发展现状,加强肿瘤多学科的诊疗合作,由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业委员会及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主办的“2015亚太地区肿瘤生物学和医学学术会议”“、第九届中国中青年肿瘤专家论坛”及“中国南京第十届分子标志与核医学靶向诊断治疗学术大会”将于2015年3月20日至22日在南京举办。

  • 欢迎订阅《中国肿瘤临床》

    作者:

    《中国肿瘤临床》为中国科协主管、中国抗癌协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肿瘤学专业学术期刊。秉承“引导创新、关注前沿、突出临床、讲求实用”的办刊宗旨,快速报道国内外肿瘤学领域优秀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促进国内外肿瘤学领域学术交流,为肿瘤医学事业发展而服务。主要栏目: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与应用、特约综述、国家基金研究进展综述等。被Chemical Abstracts(CA)、Biological Abstracts(BA)、《中国科学引文索引》、《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等收录。

  • 本刊编辑部成功举办“肿瘤学论文选题与写作投稿培训班”

    作者:

    2014年12月5日“肿瘤学论文选题与写作投稿培训班”在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学术报告厅举办。来自天津市的临床医生、医学生及科研工作者近200人参加了培训。本次培训班由《中国肿瘤临床》编辑部举办,由国内出版行业权威专家、有丰富课题研究与论文发表经验的专家、期刊编辑部主任进行授课,参会学员获得国家级Ⅰ类医学继续教育学分。

  • Ebp1在肿瘤增殖和侵袭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媛;张飞;牛瑞芳

    肿瘤细胞的恶性增殖和浸润转移是影响肿瘤发展和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了解调控增殖和转移的影响因子及其分子机制对肿瘤早期的诊断和临床治疗意义重大。本文系统总结了增殖相关蛋白PA2G4(proliferation associated 2G4)家族成员Ebp1在多种肿瘤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细胞周期、细胞凋亡和分化、细胞迁移等方面的影响,并归纳了Ebp1影响肿瘤增殖和迁移的分子机制。Ebp在多种肿瘤中表达降低且与肿瘤的增殖和迁移呈负相关,并主要通过抑制周期相关蛋白的转录、调控影响肿瘤发展的信号通路。

  • 胃癌Hedgehog通路研究进展

    作者:柯彬;刘宁;梁寒

    Hedgehog(Hh)信号通路在胚胎组织的分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研究认为该信号通路的持续异常激活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已有研究报道胃癌中也存在Hh信号通路的异常活化,并与胃癌的发生、增殖和侵袭转移等过程密切相关。本文就Hh信号通路在胃癌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系统综述,为完善胃癌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 腹腔镜下食管癌患者空肠造口的放置

    作者:马晓;李鹤成;张裔良;郭威;马龙飞;张杰;相加庆

    目的:评价ARROW中心静脉置管套件在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14年4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88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两组,一组为接受全腔镜Ivor-Lewis食管癌根治术而行空肠造口术的48例患者,另一组为食管癌术后接受鼻饲管营养的40例患者,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开始经口进食前营养指标的变化,以及非计划拔除营养管比例。结果:空肠造口组和鼻饲管营养组在食管癌手术前后,患者的营养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空肠造口组的非计划拔管率显著小于鼻饲管营养组。结论:使用Arrow中心静脉置管套件行腹腔镜下空肠造口术是可行的,具有简便、耐受性好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 食管癌腔镜术后营养途径的选择

    作者:王总飞;李印;郑燕;刘先本;孙海波;张瑞祥

    目的:探讨食管癌腔镜术后不同营养途径对患者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3年10月在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行食管癌腔镜手术的310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术中放置鼻十二指肠管102例,空肠造瘘98例,术后早期进食110例。比较3组患者术前,术后第4天血清白蛋白、体重;术后第1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吻合口瘘、肺部感染及鼻胃减压管拔除后咽喉不适、造瘘口渗液感染等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3组均无住院死亡。鼻十二指肠管组与空肠造瘘组术后第1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相比无显著性差异,而早期进食组较这两组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组患者均未出现术后急性胃扩张及胃排空障碍,在吻合口瘘和肺部感染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鼻十二指肠管组在鼻胃减压管拔除后咽喉部不适高于空肠造瘘组,术后有11%的患者自行拔管。空肠造瘘组术后有5例患者出现造瘘口渗液,其中有1例较严重者予拔除造瘘管,有5例患者出现不全肠梗阻。结论:早期经口进食是食管癌腔镜术后较适宜的营养途径,符合患者的生理状态,减少手术带来的应激,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促进加速康复,缩短住院时间。

  • 食管癌患者术后经空肠造瘘管肠内营养的疗效观察

    作者:吴晓燕;鲁铭;田辉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术后通过经空肠造瘘管进行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疗效。方法: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的食管癌患者178例,其中98例食管癌患者术后经空肠造瘘管进行肠内营养,80例患者行全静脉营养支持,所有患者均于术后第1、10天测定血红蛋白(Hb)、清蛋白(ALB)、总蛋白(TP)、淋巴细胞计数(TLC)、血清转铁蛋白(TF)水平。结果:肠内营养组患者术后第10天血红蛋白(Hb)、清蛋白(ALB)、总蛋白(TP)、淋巴细胞计数(TLC)、血清转铁蛋白(TF)水平均高于静脉营养组(P<0.05);肠蠕动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均优于静脉营养组。结论:经空肠造瘘管肠内营养能改善患者机体营养状态,维护和促进胃肠道功能。

  • 食管癌术后营养支持的研究进展

    作者:于振涛

    食管癌首选治疗方式为手术,而营养不良导致的贫血、免疫力低下是术后感染、创伤及器官衰竭的重要原因。术前进行营养风险评估,术后合理营养支持可以改善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食管癌术后推荐应用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比,并发症少,简便、经济、安全。在肠内营养不能满足时可加用肠外营养,肠内与肠外营养的联合使用也可有效减少并发症。本文对食管癌患者术后营养支持的应用作一概述。

  • 食管癌术中营养管的放置及围术期营养支持

    作者:王俊;李芝;甄福喜;张憬;骆金华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术中营养管放置和围术期营养支持的实施方法与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单手术组513例食管癌手术患者术中均常规放置营养管,其中鼻肠管497例,空肠造瘘16例。术后24 h后经鼻肠管给予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治疗,并辅以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治疗,至全量EN后停PN支持。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放置营养管,在观察期间无死亡、无营养代谢障碍。鼻肠管组吻合口瘘、肺部并发症及切口感染发生率与空肠造瘘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空肠造瘘组肠梗阻发生率高于鼻肠管组患者(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术中有效放置鼻肠管及早期应用EN为食管癌术后安全有效的营养补给方法。

  • 胃造瘘术在胸骨后径路食管重建术后营养中的应用

    作者:唐华;丁新宇;黄可南;李叙;吴彬;徐志飞;薛磊;孙光远;赵学维

    目的:食管术后患者的营养尤为重要,本文探讨了胸骨后径路胃造瘘进行术后营养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了第二军医大学附属上海长征医院胸外科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127例食管癌患者,所有患者均行胸骨后胃造瘘,并分析其术后并发症。结果:无一例患者出现术后肠梗阻,无一例因造瘘管出现皮下感染,无一例出现造瘘管脱落。结论:对于胸骨后径路食管重建患者而言,术中进行胃造瘘解决术后营养问题切实有效。

  • Ivor-Lewis食管癌切除术中闭合式空肠营养管置入临床经验

    作者:王文凭;牛中喜;杨玉赏;彭俊;陈龙奇

    目的:食管癌患者术后营养支持至关重要,目前肠内营养在食管癌术后应用广泛,经鼻-空肠营养管是主要的肠内营养途径,具有无创、简便、安全、易行的特点。但目前为止,国内外鲜见报道上腹-右胸食管癌切除术中闭合式空肠营养管安置的文献。本研究中通过改进手术操作,探索Ivor-Lewis术中闭合式安置空肠营养管的方法。方法: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共连续实施85例Ivor-Lewis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患者,其中男72例,女13例,平均年龄59.7±7.5岁。每例患者均尝试闭合式安置空肠营养管。主要手术步骤包括:1)经腹游离胃,食管裂孔的扩大和幽门括约肌捏断术;2)经胸管胃制作,食管肿瘤切除和胃食管胸内吻合;3)在巡回护士协助下,术者进行空肠营养管的闭合式安置。结果:全组病例无术后死亡或营养管相关不良事件发生。营养管安置成功52例,总体安置成功率为61.2%(52/85),其中40例安置成功并成功实施术后全肠内营养支持;12例安置成功,但因其它原因无法实施肠内营养;安置失败(33例)的患者均进行肠外营养支持。肠内营养组与肠外营养组在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肠内营养组在营养制剂费用、营养制剂费用占总住院费用比例两项指标上显著低于肠外营养组(1469±741元vs.3223±917元,P<0.001;3.4%vs.7.2%,P<0.001)。结论:Ivor-Lewis食管癌切除术中闭合式空肠营养管安置,是一种无创、安全、简单可行的手术操作方式,可以为患者提供有效、经济的肠内营养支持方案。外科医生通过练习完全可以熟练实施Ivor-Lewis术中营养管闭合式安置。

  • 食管癌术后肠内营养基础研究进展

    作者:彭忠民;杨旭东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手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案。食管癌患者术后常发生吻合口瘘、肺部感染及呼吸循环衰竭等并发症。术后正确给予肠内营养支持不仅有利于维持患者各组织器官的代谢功能,而且能够减少各种术后并发症,维持正常的免疫反应。本文就食管癌术后肠内营养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中国肿瘤临床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