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肿瘤学 > 中国肿瘤临床杂志

中国肿瘤临床

中国肿瘤临床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중국종류림상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国抗癌协会
  • 影响因子: 1.3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0-8179
  • 国内刊号: 12-1099/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6-18
  • 曾用名: 天津医药杂志肿瘤学附刊;天津医药肿瘤学附刊;肿瘤临床
  • 创刊时间: 196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肿瘤临床》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天津
  • 主编: 郝希山
  • 类 别: 肿瘤学
期刊荣誉:
  • 可手术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林钢;王准;孙晓江;刘金石;许亚萍;毛伟敏

    目的:分析可手术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区域淋巴结的转移特点,探讨其在手术淋巴结清扫范围的选择以及术后放射治疗靶区勾画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省肿瘤医院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810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区域各组淋巴结转移频度以及肿瘤原发病灶与区域淋巴结转移部位的相关性。结果:NSCLC区域淋巴结转移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及肿瘤部位相关(P值分别为0.013、0.000、0.009和0.000)。不同肿瘤原发部位有不同的淋巴结易转移区域。结论:左肺原发肿瘤中病灶大、组织学类型为腺癌的患者易发生区域淋巴结转移。非小细胞肺癌在纵隔淋巴结的转移中,右上肺癌主要转移至上纵隔2~4区;右中肺和右下肺癌主要转移至上纵隔2~4区、隆突下;左上肺癌主要转移至上纵隔2~4区、主动脉弓下;左下肺癌主要转移至动脉弓下及隆突下。在手术选择淋巴结清扫范围及术后放射治疗靶区勾画时应特别注意这些淋巴结转移频度较高的区域。

  • FOXO的调控与肿瘤治疗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杨明建(综述);于振涛(审校)

    叉头框(forkhead box,Fox)基因家族即Forkhead是以果蝇中发现的叉头基因来命名的,广泛存在于从酵母到哺乳类的真核生物中,其编码产物FOXO蛋白家族在细胞代谢、增殖、氧化应激和凋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细胞存活相关的信号通路的激活如PI3K/AKT或RAS/ERK等,通过磷酸化FOXO不同位点调节FOXO核定位或降解。FOXO因子作为肿瘤抑制因子在多种肿瘤中起重要作用,肿瘤与FOXO之间的关系已成为研究的热点。增加或恢复FOXO活性的药物治疗有望成为与化疗或放疗结合的潜在治疗策略。本文就FOXO的调控和作为分子靶向治疗靶点的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miRNA-143靶向MACC1抑制宫颈癌细胞侵袭

    作者:许常娟;邓丹玲;丁彦青;廖雯婷

    目的:探讨miRNA-143对宫颈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脂质体转染法瞬时转染miRNA-143过表达和干扰质粒,Transwell迁移实验检测miRNA-143过表达和抑制后宫颈癌细胞侵袭能力的改变,生物信息学预测miRNA-143的作用靶点。miRNA-143过表达和抑制后Western blot及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其靶点MACC1表达,RT-qPCR检测20例患者宫颈癌和癌旁正常组织标本中miRNA-143和MACC1 mRNA的表达,分析20例患者宫颈癌组织中miRNA-143和MACC1 mRNA表达的相关性。结果:Transwell迁移实验显示miRNA-143过表达的宫颈癌细胞的侵袭能力降低,抑制miRNA-143后侵袭能力增强。生物信息学预测显示miRNA-143作用于MACC1的3'-UTR,Western blot及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结果进一步证实miRNA-143作用于MACC1的3'-UTR。RT-qPCR显示miRNA-143过表达的MACC1 mRNA表达下降,而抑制miRNA-143后MACC1 mRNA表达上升。抑制miRNA-143表达的宫颈癌细胞中MACC1被干扰后,宫颈癌细胞的侵袭能力显著被抑制。宫颈癌组织中miRNA-143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宫颈上皮组织,MACC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宫颈上皮组织,20例患者的宫颈癌组织中miRNA-143与MACC1 mRNA表达呈负相关。结论:miRNA-143在宫颈癌中表达水平下降,并可能通过靶向MACC1调节宫颈癌细胞的侵袭能力。

  • 侵及腮腺及颈静脉孔外耳道鳞癌1例

    作者:周雨秋;李超;刘吉峰;何雨歆;兰小娇;邓铁红;吕杨成;蔡永聪;王薇;刘坤;王少新;朱桂全

    患者男性,50岁,入院前1个月发现右耳黄色分泌物,带血,无异味,随之右耳道新生物。外院病理诊断:(右耳道包块)高分化鳞状细胞癌。2015年1月9日于四川省肿瘤医院入院治疗。颌面、颈部MRI示:右侧外耳道及邻近乳突区充满不规则软组织信号影,约3.7 cm×2.1 cm×3.6 cm,病灶边界不清,呈浸润性分布,侵及右侧腮腺、颞骨,右侧颈部见数个肿大淋巴结,大者直径约2.0 cm。排除手术禁忌后于2015年1月17日全麻下行“右外耳道癌扩大切除+乳突根治+腮腺全切+咽旁肿瘤切除+右颈淋巴结清扫”(图1)。由于患者肿瘤侵犯范围广,颈部淋巴结多枚阳性,故术后予氟脲嘧啶+顺铂+多西他赛方案化疗1个周期。化疗后给予瘤床及颈部淋巴引流区IMRT放疗(70.4 Gy/32f)。患者术后放化疗后随访3个月,无局部肿瘤复发和局部淋巴结转移。

  • 右侧髂腹部脓肿腹壁窦道形成为主要表现的回盲部癌1例

    作者:王君辅;谢勇;胡林;李昌荣;李伟峰;李红浪

    患者女,64岁,因发现右下腹脓肿2个月余入院。患者于2月前因“右下腹不适,肛门排便、排气减少”就诊。2015年2月8日行盆腔CT示:回盲部肠管增厚,邻近右侧腰大肌、髂肌及右下腹壁、右腹股沟区肌群肿胀伴包裹性积气、积液,建议行肠镜检查(图1)。患者因右侧腹壁、髂窝软组织区广泛肿胀且持续低热于2015年3月3日在该院行右下腹壁腔脓肿切开引流术,并给予万古霉素+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联合抗感染,但治疗效果差,术后患者发热症状未见明显缓解。于2015年4月14日在超声引导下行右侧大腿内侧腹股沟区脓肿穿刺术,抽液送检培养出大肠埃希菌。2015年4月19日复查磁共振示:1)右侧腰大肌、髂腰肌、臀中、小肌、盆腔及大腿根部肌肉肿胀伴右侧髂骨、股骨头、髋臼骨质异常信号,符合感染性病变;2)右侧盆壁淋巴结肿大。之后患者反复辗转多家医院治疗,未见明显好转。

  • 肝癌规范化诊疗国际高峰论坛会议通知

    作者:本刊编辑部

  • 2015美国癌症研究学会(AACR)”癌症研究新视野“大会通知

    作者:

    关键词: 美国 癌症 学会 新视野
  • 《中国肿瘤临床》网站及微信公众号开通全文HTML阅读方式

    作者:本刊编辑部

    《中国肿瘤临床》为实现全文数据结构化,并为读者提供更加便利、轻量级的阅读方式,提高读者阅读的互动性,也为读者二次利用文献内容提供便利,现于本刊官方网站以及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开通全文HTML阅读方式(自2015年1期起)。
      HTML阅读,是指以HTML标准,即网页形式来呈现文章内容,并在文章原文(与印刷版内容一致的电子版本)基础上,进行内容分析、知识标引。在读者阅读时,为读者提供各种便利和各种附加信息。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去甲基化治疗的研究新进展

    作者:王化泉;邵宗鸿

    表观遗传学异常是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发病的重要机制之一,DNA甲基化异常是MDS常见的表观遗传学改变。抑制DNA异常甲基化可以改善部分MDS患者的病情,延长其生存期。目前被批准用于MDS临床治疗的去甲基化药物主要有阿扎胞苷和地西他滨,这两种药物在MDS患者中均显示出一定的疗效。本文对该药的应用及进展研究进行综述。

  • 乳腺癌微钙化灶的研究新进展

    作者:吴迪;范志民

    乳腺微钙化灶是乳腺癌的常见影像学表现之一。通过回顾近期乳腺癌微钙化领域的相关研究,对乳腺癌微钙化灶的成分、形成机制、活检诊断方法、其与临床病理指标间的关系以及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微钙化灶的影响进行综述,以期发现有待解决的问题和研究的方向。

  • 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检查点阻断剂治疗进展

    作者:孟祥姣;邢力刚;于金明

    目前大部分肺癌患者就诊时已是晚期,不宜手术切除,主要采用放疗、化疗和靶向治疗等综合治疗,5年生存率较低。免疫检查点阻断剂通过调整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打破肿瘤细胞免疫逃逸机制,使T细胞活化并清除肿瘤细胞,成为一种有效的肿瘤治疗方式。目前免疫检查点阻断剂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临床试验中取得一定疗效,很多研究正在开展,这有可能改变NSCLC的治疗模式。本文将阐述免疫检查点阻断剂在NSCLC中的治疗作用及联合其他治疗的应用前景。

中国肿瘤临床分期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