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肿瘤学 > 中国肿瘤临床杂志

中国肿瘤临床

中国肿瘤临床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중국종류림상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国抗癌协会
  • 影响因子: 1.3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0-8179
  • 国内刊号: 12-1099/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6-18
  • 曾用名: 天津医药杂志肿瘤学附刊;天津医药肿瘤学附刊;肿瘤临床
  • 创刊时间: 196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肿瘤临床》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天津
  • 主编: 郝希山
  • 类 别: 肿瘤学
期刊荣誉:
  • 甲状腺乳头状癌颈侧区淋巴结跳跃转移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胡代星;周静;苏新良;吴凯南;何伟;曹益嘉;任浩宇;毛雨;窦怡;彭杰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淋巴结跳跃转移(中央区无淋巴结转移,颈侧区有淋巴结转移)的规律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521例行甲状腺全切+中央区及颈侧区淋巴结清扫的PT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跳跃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PTC跳跃转移率为8.3%(43/521),肿瘤位于甲状腺上极(OR=3.401,95%CI:1.770~6.536;P=0.001),年龄>45岁(OR=2.856,95%CI:1.488~5.482;P=0.002),单侧癌(OR=3.424,95%CI:1.182~9.920;P=0.023)是PTC出现颈侧区淋巴结跳跃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比较cN1b的PTC患者和肿瘤位于甲状腺上极的cN0 PTC患者跳跃转移情况,发现肿瘤位于上极cN0的PTC患者出现潜在跳跃转移的可能性高于cN1b患者(P=0.022).结论:PTC颈侧区淋巴结跳跃转移并不少见,术前、术中针对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状态的评估很重要,尤其是肿瘤位于上极,年龄>45岁的单侧PTC患者,必要时需行患侧颈侧区淋巴结清扫.

  • TIAM1在儿童神经母细胞瘤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邱艳丽

    随着分子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精准治疗已进入恶性肿瘤的治疗范畴,靶向治疗是近年来较为热门的研究方向.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是儿童期常见的颅外实体瘤.研究表明,很多基因参与NB的发生发展过程,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因子1(Tlymphoma invasion and metastasis inducing factor 1,TIAM1)是其中之一.TIAM1主要与下游的RAC1(Ras-related C3 botu?linum toxin substrate 1)结合,作用于TrkA/TIAM1/RAC1通路,激活下游相关因子,参与调节神经元轴突的分化过程.因此,深入的研究和实验或许可以更透彻的阐明具体的机制,为NB未来的诊疗提供一个新的方向.

  • PD0332991在套细胞淋巴瘤细胞集落形成中的作用

    作者:王芳;张新伟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6(cyclin-dependent kinases 4/6,CDK4/6)靶向抑制剂PD0332991在套细胞淋巴瘤(mantle cell lymphoma,MCL)集落形成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PD0332991对MCL细胞周期的影响;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PD0332991处理后MCL细胞Rb蛋白和磷酸化Rb(phosphorylated retinal blastoma,p-Rb)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集落形成实验检测PD0332991、米托蒽醌及双药联合对MCL细胞集落形成能力的影响.结果:采用流式细胞术研究证实PD0332991使G0/G1期MCL细胞明显增多,而S期细胞明显下降,导致细胞的G0/G1期阻滞.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显示PD0332991对Rb蛋白表达无影响,但能明显下调磷酸化Rb蛋白的水平.集落形成实验显示PD0332991可抑制MCL细胞集落形成,并增强米托蒽醌对MCL集落形成的抑制作用.结论:CDK4/6靶向抑制剂PD0332991可通过抑制MCL细胞Rb蛋白磷酸化,导致细胞的G0/G1期阻滞,增强米托蒽醌抑制MCL集落形成的能力.

  • 异甘草素增加人脑胶质瘤干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实验研究

    作者:林瑜亮;党莹;孙红军;荔志云

    目的:研究异甘草素对胶质瘤干细胞(glioma stem cells,GSCs)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无血清培养法提取SHG44人脑GSCs.检测异甘草素和X射线联合运用下GSCs活性和干细胞球形成情况.检测Notch1信号通路、NF-κB和cas?pase-3的表达情况.结果:采用10μM异甘草素在8 Gy较高剂量X射线存在的情况下,能够抑制GSCs球的数目和直径(P<0.05).20μM异甘草素杀伤GSCs的作用明显,且在4、8 Gy的X射线下联合杀伤GSCs的能力依次增强(P<0.05).异甘草素干作用48 h后Notch1的表达下调(P<0.05).4 Gy的X射线照射后,分别于6、24 h,异甘草素干预组P-NF-κB表达逐渐增高(P<0.05),而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在X射线照射后的24 h开始升高(P<0.05).结论:异甘草素能够增加GSCs的放射敏感性,抑制Noch1信号通路,上调NF-κB和caspase-3的表达,参与X射线对GSCs的损伤过程.

  • 山茱萸提取物对大鼠原发性肝癌组织中B7-H6表达的影响

    作者:肖鹏;白桦;栗敏;刘桂举;李瑞君;梅家转

    目的:探讨山茱萸提取物对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大鼠B7-H6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苦参碱组和山茱萸组,以二乙基亚硝胺诱发大鼠模型,分别给予苦参碱组和山茱萸组大鼠相应药物灌胃,模型组大鼠给予0.9%NaCl溶液灌胃.计数各组大鼠肝脏表面的癌结节数及其抑瘤率;经H&E染色后观察各组大鼠肝癌组织的病理学改变.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模型组、苦参碱组和山茱萸组大鼠肝癌组织中B7-H6的表达.结果:苦参碱组和山茱萸组大鼠的肝癌结节数明显少于模型组(P<0.05);山茱萸组的抑瘤率显著高于苦参碱组(P<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山茱萸组和苦参碱组肝癌组织中B7-H6的阳性表达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山茱萸组B7-H6的阳性表达显著高于苦参碱组(P<0.05).Western blot法结果显示,山茱萸组和苦参碱组B7-H6的蛋白表达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山茱萸组B7-H6的蛋白表达显著高于苦参碱组(P<0.05).结论:山茱萸提取物可能通过上调肿瘤组织B7-H6的表达,抑制大鼠肝癌组织的生长.

  • 晚期复发舌癌挽救性手术和一蒂三瓣修复全舌及颈部复杂缺损1例

    作者:陈义波;李超;周雨秋;税春燕;蔡永聪;王薇

    患者女性,42岁.2013年7月就诊于当地医院,因右舌鳞癌行"右舌鳞癌扩大切除术+右颈根治性颈淋巴结清扫术".术后行局部放射治疗(50.4 Gy/28 f).2015年5月患者因发现"舌背包块"行右舌癌复发扩大切除术.术后行化疗及局部放射治疗(66 Gy/28 f).

  • 阿帕替尼治疗患者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2例

    作者:王伟星;胡毅;饶智国;章必成

    病例1:患者男性,51岁.因"诊断右肺癌9个月、乏力2个月"于2017年3月14日就诊于解放军武汉总医院.患者2016年6月诊断为右肺鳞癌多发淋巴结、骨转移.遂行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方案(TP)化疗3个周期,评效为病情进展;2016年8月行吉西他滨联合奈达铂方案(GP)+阿帕替尼治疗,因化疗不良反应无法耐受,治疗未完成,后尝试继续行GP方案及单药吉西他滨化疗,仍无法耐受.

  • 放疗联合免疫治疗的生物学基础及研究进展

    作者:尹利梅;庞琛;卢铀

    研究发现放疗能促进肿瘤细胞免疫原性死亡,并经肿瘤抗原呈递和特异性T细胞免疫应答过程来杀伤肿瘤,甚至产生系统性抗肿瘤免疫反应,引起照射野外肿瘤缩小,上述现象被称为放疗远位效应.尽管放疗的临床远位效应已有报道,许多基础及转化性研究也证实其发生存在一定的生物学基础,但放疗远位效应更多地表现为亚临床效应,难以达到临床客观疗效.目前,抗PD-1/PD-L1抗体免疫治疗在临床肿瘤研究中展示出明显而确切的疗效,是临床中局部放疗联合免疫治疗的新治疗模式.但是,这种新治疗模式的临床实践,应当基于能够产生远位效应的放疗分割模式以及佳的联合时机,终达到全身抗肿瘤免疫反应的协同疗效.

  • 3D打印技术在蝶骨嵴脑膜瘤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宇清;何炳蔚;黄绳跃;杨智坤;庄江惠;陈明武;陈寿;廖正俭

    目的:研究3D打印技术在蝶骨嵴脑膜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福建省立医院2016年9月至2016年12月经头颅MRI及螺旋CT扫描发现的蝶骨嵴脑膜瘤患者5例,利用颅脑螺旋CT增强扫描的DICOM图像,针对颅骨、血管及肿瘤,分别进行数据信息的提取和重建,并在同一坐标系下实现装配融合,建立三维复合虚拟模型,再经3D打印技术制作出3D实体模型,于术前、术中参考.结果:成功重建5例患者的蝶骨嵴脑膜瘤三维复合虚拟模型,并制作出实体解剖模型,模型清晰显示颅骨、肿瘤及其与毗邻血管的位置关系,将其应用于术前规划与术中参考,5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结论:基于3D打印技术的蝶骨嵴脑膜瘤三维复合虚拟模型及其实体解剖模型在优化手术预案、提高肿瘤切除率、减少手术损伤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肿瘤临床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