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肿瘤学 >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Biotherapy 중국종류생물치료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国免疫学会,中国抗癌协会
  • 影响因子: 0.6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7-385X
  • 国内刊号: 31-1725/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4-57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上海
  • 主编: 曹雪涛
  • 类 别: 肿瘤学
期刊荣誉:
  • NT4-p53(N15)-Ant融合基因重组腺病毒的构建与鉴定

    作者:宋丽萍;李跃萍;邱曙东;杨广笑;王全颖

    目的:构建编码融合基因NT4-p53(N15)-Ant的重组腺病毒表达载体,为进一步基因治疗的实验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利用PCR体系延伸互为模板的引物,通过T载体克隆法获得p53(N15)-Ant基因克隆,酶切后连入pBV220/NT4质粒,再将融合基因NT4-p53(N15)-Ant亚克隆至腺病毒的穿梭质粒内,与辅助质粒PJM17共同转染HEK-293细胞,通过同源重组获得重组腺病毒Ad.NT4-p53(N15)-Ant,收集病毒上清,大量扩增并测定其滴度,用RT-PCR检测目的基因在293细胞的表达情况.MTT比色法观察重组病毒对HepG2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结果:克隆出p53(N15)-Ant基因,经酶切及测序证实结果正确;得到高滴度的(1×1011 pfu/ml)重组腺病毒表达载体;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证实感染Ad.NT4-p53(N15)-Ant的293细胞中有目的基因的表达.Ad.NT4-p53(N15)-Ant对HepG2细胞有强烈的杀伤作用,与Ad.GFP比较,NT4 p53(N15)Ant重组腺病毒处理组HepG2细胞的存活率明显降低.结论:通过分子克隆体外重组技术成功制备了NT4-p53(N15)-Ant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为下一步的肿瘤基因治疗奠定了基础.

  • Tat蛋白转导结构域介导HSV1-TK导入肝癌细胞及其效应

    作者:曹利民;王炜煜;赵晓蓉;叶庆;雷萍;刘静;代维;朱荫昌;司进;沈关心

    目的:探讨HIV-1编码的反式激活蛋白Tat与HSV1-TK融合表达对肝癌细胞的杀伤效果.方法:合成编码HIV-Tat47-57(Tat11)的2条寡核苷酸单链,两端分别引入BamH Ⅰ和HindⅢ两个酶切位点,退火形成寡核苷酸双链,15%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判断退火效果;以r-pAs16Dr为模板,通过PCR扩增HSV1-TK基因,定向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中.将含pET-32c-Tat11-TK的BL21菌通过IPTG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用Ni2+螯合柱亲和纯化,免疫组化分析重组蛋白Tat11-TK的膜结合特性,蛋白印迹技术分析该融合蛋白的穿膜能力,检测和分析TK/GCV、Tat11-TK/GCV对肝癌细胞株HepG2的杀伤作用.结果:表达产物SDS-PAGE在相对分子质量60 700左右显示条带,符合Tat11-TK与表达标签融合蛋白的理论值,并证明以包涵体的形式表达;通过Ni2+螯合柱亲和纯化获得的Tat11-TK重组融合蛋白,经免疫组化证实能结合到肝癌细胞表面,蛋白印迹结果说明Tat11-TK能有效穿过细胞膜进入HepG2细胞内,同时应用低浓度前药更昔洛韦(GCV,150μmol/L)能有效抑制HepG2细胞生长.结论:Tat 11-TK在原核系统获得高效表达,具有较强的穿膜能力和前药酶活性.

  • 丁酸钠诱导HT-29结肠癌细胞凋亡及其对 p53靶基因的调控

    作者:刘成霞;张尚忠;张孝卫;黄丽华;李铁军;张静;王兵

    目的:分析丁酸钠对HT-29结肠癌细胞p53三个主要靶基因(p21waf1,bax和gadd45)的调控,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HT-29细胞常规培养在含有和不含有丁酸钠的培养液中.分别用MTT和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ry,FCM)检测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分布,通过形态学观察、亚G1峰的检测和AnnexinV-FITC双标记观察细胞凋亡情况;RT-PCR和Westernblot分别检测丁酸钠对p21wafl,bax和gadd45三种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丁酸钠以剂量和时间依赖的方式抑制HT-29细胞增殖和诱导凋亡,并阻滞细胞于G1期.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丁酸钠可以促进p21waf1和bax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而对gadd45基因的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2.5 mmol/L以上浓度的丁酸钠可以抑制HT-29细胞增殖并诱导凋亡,该作用可能通过上调p21waf1和bax基因表达而实现.

  • PTEN基因转染联合奥沙利对胆管癌细胞生长的影响

    作者:崔平;段体德;董坚;贾伟;戴书鹏

    目的:观察脂质体介导PTEN基因转染人胆管癌细胞(QBC939),联合化疗药物奥沙利铂(L-OHP)对胆管癌细胞生长的影响,探索人类胆管癌的生物治疗方法.方法:将携带PTEN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BP-PTEN和不含该基因的空载体转染胆管癌QBC939细胞,嘌呤霉素抗性筛选克隆、扩增培养,S-P免疫组化法检测转染前后PTEN阳性表达率.实验分组为QBC939、QBC+L-OHP、PTEN-QBC和PTEN+L-OHP 4组,以MTT法检测癌细胞生长活性,透射电镜扫描观察转染前后及联合奥沙利铂后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流式细胞仪分析转染前后细胞周期变化和凋亡情况,体外细胞侵袭力抑制试验观察转染及用药前后细胞侵袭力的变化.结果:PTEN基因转染后QBC939细胞稳定表达、PTEN阳性表达率升高(P<0.05);基因转染后肿瘤细胞活性下降(P<0.05);细胞周期G1~S期抑制、细胞凋亡率增加(P<0.01);透射电镜下显示细胞较成熟、分化好、线粒体增多;细胞侵袭力明显抑制(P<0.05),其中以PTEN+L-OHP抑制作用强,L-OHP抑制作用次之.结论:PTEN基因转染生物治疗联合奥沙利铂化疗对人胆管癌细胞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 脐带源间充质干细胞对异源性脐带血T淋巴细胞激活与增殖的抑制作用

    作者:张浪辉;刘拥军;吕璐璐;王爱萍;许贞书;朱雄鹏;陈志哲;韩忠朝

    目的:观察人脐带源间充质干细胞(hUC-MSC)对异源性脐带血T淋巴细胞激活与增殖的影响,探讨其在免疫调控中的作用.方法:建立分离、扩增hUC-MSC的方法,检测其MHC表型;实验分3组:(1)单纯脐带血组(阴性组);(2)脐带血+丝裂原刺激组(对照组);(3)脐带血+丝裂原刺激+MSC共培养组(实验组);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脐带血T细胞及其CD4+和CD8+亚型细胞共培养8 h后早期激活标志CD69的表达,MTT法检测各组脐带血T细胞共培养5 d后增殖情况.结果:成功建立分离、扩增hUC-MSC的方法,免疫表型分析显示hUC-MSC不表达HLA-Ⅱ抗原,低表达HLA-I抗原;流式细胞术检测示在hUC-MSC共培养情况下,经丝裂原刺激后,脐带血T淋巴细胞CD69表达与对照组[(22.6±5.2)%]的阳性率相比较,下降至(7.8±3.5)%(P<0.01),而且这种抑制对不同亚型T细胞(CD4+/CD8+)均起作用;MTT检测显示在hUC-MSC共培养条件下,丝裂原刺激T细胞增殖受到抑制,抑制的程度与hUC-MSC的剂量呈依赖性.结论:hUC-MSC对异源性脐带血T淋巴细胞激活和增殖具有抑制作用,而且这种作用为非选择性的,呈剂量依赖性.

  • 抗前列腺癌多肽APP216的体外活性

    作者:李斌;郝晓柯;李立文;苏明权

    目的:探讨抗前列腺癌多肽APP216对体外培养的前列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为抗前列腺癌新药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利用MTT实验、细胞凋亡染色及流式细胞仪,检测包含有BH3、K237、DG2结构域和能被PSA特异性水解的短肽序列的多肽药物APP216对分泌PSA的前列腺癌细胞系LNCaP、22RV1及不分泌PSA的前列腺癌细胞系PC3m、DU145的杀伤作用.结果:APP216(270μg/ml)处理48 h后,前列腺癌细胞系LNCaP、22RV1的细胞生存率分别为22%和34%,72 h后为10%和8%;前列腺癌细胞系PC3m、DU145的细胞生存率分别为90%和95%,72 h后为87%和92%.APP216作用后,分泌PSA的前列腺癌细胞胞核呈致密浓染,或呈碎块状,有凋亡小体出现;不分泌PSA的PC3m细胞则未发现改变.APP216(270μg/ml)处理48 h后,分泌PSA的LNCaP细胞凋亡率为36.26%,不分泌PSA的PC3m细胞凋亡率仅为1.63%.结论:APP216多肽对分泌PSA的前列腺癌细胞有杀伤作用,可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凋亡;而对于不分泌PSA的前列腺癌细胞则效果不佳.证实了该多肽可被PSA特异性酶切;同时,BH3结构域可通过HIV-TAT的转导作用转入细胞内诱导凋亡.

  • 碳纳米管-树形分子载体递送Survivin反义寡核苷酸对肝癌细胞增殖的作用

    作者:潘碧峰;崔大祥;徐萍;高峰;贺蓉;尤晓刚;邵君;杨浩

    目的:探讨碳纳米管(CNT)-树形分子递送Survivin反义寡核苷酸(ASOND)进入肝癌细胞HepG2的效率及其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制备碳纳米管与PAMAM树形分子复合物,与Survivin反义寡核苷酸组装后,用原子力显微镜(AFM)与凝胶电泳观察碳纳米管-树形分子-反义核苷酸复合物的形态结构;然后将复合物与人肝癌HepG2细胞共培养,同时设立对照,采用透射电镜观察碳纳米管-树形分子-反义核苷酸复合物在细胞中的定位,采用MTT法检测复合物对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AFM与凝胶电泳分析证实碳纳米管-树形分子-反义核苷酸复合物被成功制备.透射电镜观察证实碳纳米管-树形分子-反义核苷酸复合物位于细胞质.MTT法检测表明,CNT-PAMAM-ASODN浓度为1.0 μmol/L时,即可抑制(45.97±4.28)%的HepG2细胞增殖,而ASODN组和CNT-PAMAM组在此浓度条件下对HepG2细胞的抑制率则分别为(9.33±0.85)%和(6.37±0.69)%;当CNT-PAMAM-ASODN达到1.50 μmol/L时,细胞抑制率为(70.22±7.25)%,而且抑制作用随培养时间的延长与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细胞抑制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碳纳米管-树形分子复合物是一种高效的基因递送载体,能够携带Survivin反义寡核苷酸进入肝癌细胞,并高效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显著增强反义寡核苷酸的作用效果.

  • 白细胞介素24对人树突状细胞活化和成熟的诱导作用

    作者:卢琳;陈国友;蒋应明;张意;万涛;安华章;曹雪涛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24(interleukin-24,IL-24)对人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表型及抗原提呈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Western blot检测DC培养上清中IL-24的分泌水平;利用半定量RT-PCR方法分析不同条件下DC表达IL-24受体及趋化因子受体的情况;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检测IL-24共培养后DC细胞表面CD80、CD86、MHCⅡ类分子的表达水平;采用体外混合淋巴细胞实验分析经IL-24共培养对DC抗原提呈功能的影响.结果:体外培养过程中,用LPS刺激DC可诱导其分泌IL-24;同时,LPS还能上调DC表达IL-24受体亚单位IL-22R1.IL-24作用于DC可上调DC细胞表面CD80、CD86及MHCⅡ类分子的表达,并增强DC对T细胞的抗原提呈功能.结论:IL-24这一新型的细胞因子在体外实验中能促进DC的表型成熟,增强DC的抗原提呈功能.

  • 磁性聚乳酸羟基乙酸氧化酚砷纳米微粒对人肝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作者:董勤;蔡洪培;张忠兵;张兴荣;谢渭芬

    目的:研究磁性聚乳酸羟基乙酸氧化酚砷纳米微粒对人肝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运用超声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磁性聚乳酸羟基乙酸氧化酚砷纳米微粒;透射电镜观察纳米微球形态;MTT法检测纳米微粒对肝癌细胞SMMC7721生长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磁性聚乳酸氧化酚砷纳米微粒外观呈规则球型,其粒径尺寸平均为290 nm.磁性纳米微粒抑制人肝癌细胞增殖,且具有一定的时间和浓度依赖性.1.0μmol/L纳米微粒组作用24 h肝癌细胞生长的抑制率为(4.6±0.9)%,作用48 h抑制率为(11.4±1.2)%.流式细胞术检测可见肝癌细胞凋亡峰出现,细胞周期阻滞在S+G2/M期.结论:磁性聚乳酸羟基乙酸氧化酚砷纳米微粒具有抑制肝癌细胞SMMC-7721增殖的作用,处于G0/G1期的SMMC-7721细胞可能为其药物作用的目标.

  • 肿瘤细胞表面柯萨奇病毒-腺病毒受体与5型腺病毒感染效率的关系

    作者:任鹏康;韦芳;李惠明;王丰;张巨峰;陈霞芳;李宗海;黄倩

    目的:探讨不同肿瘤细胞系柯萨奇病毒-腺病毒受体(CAR)和整合素的表达水平与5型腺病毒感染效率的关系,为腺病毒基因治疗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利用瞬时转染CAR的真核表达质粒提高肿瘤细胞表面CAR的表达,应用抗体封闭细胞表面的CAR和整合素后,通过流式细胞仪和荧光素酶分析法测定腺病毒Ad5-CMV-EGFP和Ad5-CMV-Luc对肿瘤细胞的感染效率和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不同肿瘤细胞表面CAR和整合素的表达水平是不同的,其中SMMC-7721和A549细胞CAR的表达量高,而K562细胞CAR的表达水平低;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检测Ad5-CMV-EGFP对肿瘤细胞的感染效率,结果显示5型腺病毒对于SMMC-7721和A549细胞的感染效率高,而对于K562细胞则很低;瞬时转染表达CAR的真核质粒可提高多种肿瘤细胞表面CAR的表达,较大幅度提高了5型腺病毒的感染效率.而抗体封闭肿瘤细胞表面的CAR或整合素后,腺病毒感染效率显著下降.结论:肿瘤细胞表面CAR和整合素的表达水平决定了腺病毒对肿瘤细胞的感染效率.

  • siRNA封闭BRCAA1基因对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和Rb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杨浩;崔大祥;李清;黄拓;高峰;贺蓉;潘碧峰;邵君;尤晓钢;刘风涛

    目的:研究siRNA封闭乳腺癌抗原相关基因1(BRCAA1)对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和Rb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RNAi技术对乳腺癌细胞MCF-7细胞BRCAA1基因进行特异性抑制,用阳离子脂质体与化学合成的Pre-designed anti-BRCAA1 siRNA构建转染复合体,反转染MCF-7细胞株48h后提取总RNA,分为未处理(NT)组、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BRCAA1组,经反转录荧光实时PCR检测BRCAA1和Rb基因mRNA表达情况;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结果:与阴性对照组相比,siRNA转染MCF-7细胞后实验组BRCAA1基因mRNA水平降低了42.3%;Rb基因表达较之阴性对照组上升了11.1%;实验组MCF-7细胞增殖抑制率为(81.9±6.1)%,抑制作用明显强于对照组(P<0.05).结论:BRCAA1基因的封闭明显抑制了MCF-7细胞的增殖,BRCAA1基因与Rb基因可能存在有某种相互拮抗的作用.

  • PLA表位肽免疫微球诱导CTL对肝癌细胞的杀伤作用

    作者:陈玮;潘克检;蔡美英;魏大鹏

    目的:考察两种载肽聚乳酸((polylatic acid,PLA)免疫微球M1(hAFP158~166)和M2(hAFP218~226)在体外诱导特异性CTL的能力及其对肝癌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制备分别荷载表位肽hAFP158~166、hAFP218~226的PLA免疫微球M1和M2,体外刺激HLA-A2+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作为效应细胞,实验分为3组:对照组、hAFP表达组和hAFP阴性组.采用标准51Cr释放法检测CTL杀伤活性.结果:两种免疫微球在体外均能刺激人PBMC增殖,形成大量可见克隆;两者诱导的效应细胞对hAFP+的荷肽T2细胞、HepG-2和Alexander的杀伤率均达75%以上,均显著高于不表达hAFP的膀胱癌细胞BTT和未荷肽的T2细胞,差异非常显著(P<0.01),而两者杀伤活性之间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两种载肽聚乳酸免疫微球均能在体外诱导产生特异性CTL,并对表达靶抗原的肝癌细胞有较强杀伤作用.

  • 大肠癌靶向治疗临床试验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亮;张思河;张青;田蓉

    针对大肠癌不同分子靶标的治疗方案已相继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有些已显示出较好疗效.靶向抑制EGFR单抗C225、ABX-EGF和EMD7200是迄今有治疗前景的药物,前者FDA已批准上市,后两者正处在临床Ⅰ、Ⅱ期阶段;靶向抑制EGFR表达的小分子药物EKB569、ZD1839、CI-1033等的初期临床疗效还不明确,其与化疗药物联用的疗效均需进一步观察.靶向阻断Ras/Raf、细胞周期信号通路的小分子药物R115777、BAY43-9006、Flavopiridol等的单药疗效均不明显,其与化疗药物联用疗效还在观察之中.靶向抑制VEGF的Bevacizumab是FDA批准上市的另一个治疗大肠癌的单抗药物;靶向抑制VEGF或VEGFR的小分子化合物PTK/ZK、Thalidomide、SU5416等单药临床疗效一般,但其与化疗药物联用的疗效值得期待.其他针对MMPs、COX-2、mTOR、泛素-蛋白酶等靶点的小分子药物的单药治疗或联合治疗的疗效还在观察之中,现在难以定论.

  • Fas系统与肿瘤免疫逃逸的研究进展

    作者:郝颖;刘晓平;徐勤;魏小勇

    Fas,又名CD95或APO-1,是细胞凋亡信号受体,通过与FasL结合诱导细胞凋亡.肿瘤细胞既可通过表达FasL的T细胞凋亡而逃逸免疫监视;又可通过cFLIP调控DISC水平,上调凋亡抑制基因及诱导Fas基因突变等抑制Fas介导的细胞凋亡.基于上述机制,可从免疫细胞层面和肿瘤细胞层面两方面调节肿瘤免疫治疗.免疫细胞抗肿瘤凋亡作用可采用激动性抗体阻断其Fas表达、FasL基因或Fas反义寡核苷酸或抗凋亡基因的转入、利用细胞因子保护作用及Caspase蛋白酶抑制剂阻断其凋亡.在肿瘤细胞方面,应用抗Fas抗体、FasL反义寡核苷酸、Fas或Bax基因转入肿瘤细胞及某些化疗药物与细胞因子等作用,增加肿瘤细胞Fas敏感性,使之容易被免疫细胞诱导凋亡.

  • 肝脏树突状细胞与肝细胞癌

    作者:居旻杰;邱双健;黄晓武

    近年来随着对肝脏DC免疫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更深入地了解了肝脏DC的免疫学特性及其与肝脏疾病尤其是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关系,并据此设计有针对性的治疗策略.在肝脏微环境的作用下,肝脏DC处于非成熟状态,具有数量相对不足、显著的异质性、抗原摄取能力及T细胞活化能力低下等特点,它可表达特殊的CC和CCR.上述因素使肝脏DC在肝脏免疫调节中起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大量肝脏非成熟DC无法活化T细胞,尤其在肝细胞癌的状态下,非成熟肝脏DC进一步增加,伴随着免疫活化因子IL-12分泌的减少,不利于机体抗肿瘤免疫的产生,而肝细胞癌自身可通过AFP、IL-10、IL-8及HBV/HCV的作用抑制肝脏DC.但也有观点认为,肝脏DC为成熟状态,可通过调节T细胞活化的途径终引起肝脏免疫耐受的产生.

  • 吲哚胺2,3双加氧酶与肿瘤免疫耐受

    作者:张文颖;楼国良

    肿瘤可诱导机体免疫系统对其产生免疫耐受,而免疫调节酶吲哚胺2,3双加氧酶(Indoleamine 2,3-dioxygenase,IDO)可能参与了这种免疫耐受.IDO是色氨酸代谢的限速酶,IFN能影响IDO的表达.IDO可能通过初始免疫应答和效应阶段两个环节来调节肿瘤免疫耐受.在初始免疫应答反应阶段,可能活化的调节性T细胞表达的CTLAA诱导了IDO的表达,肿瘤可能通过IDO来破坏机体的免疫系统从而对其产生免疫耐受.在效应阶段,肿瘤细胞自身表达的IDO可对肿瘤产生局部免疫耐受,其机制可能主要是通过降解局部组织微环境中的色氨酸来抑制效应T细胞的增殖,这两个环节对肿瘤免疫耐受的调节是相辅相成的.IDO抑制剂1-MT可使T细胞增殖抑制得到恢复,有望成为一种有效的抗肿瘤药物.

  • miRNA在肿瘤诊断与生物治疗中的潜在应用

    作者:张亮

    尽管早在1993年就有科学家发现线虫细胞能产生非编码的miRNA(MicroRNA)并具有调控蛋白翻译的功能[1-2],但直到21世纪初期,miRNA的重要性才引起广大生物医学工作者的注意[3-5],并在随后的几年里成为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6-7].miRNA在2002年和2003年连续两年被杂志评选为十大科技新闻.研究发现,miRNA表达与动植物的组织器官发育、细胞生长分化和凋亡、脂肪代谢等生命活动过程密切相关;miRNA表达失控将导致重大疾病,例如肿瘤的发生.本文着重介绍miRNA的发生过程,miRNA在肿瘤发生和治疗方面的研究现状,并展望miRNA在肿瘤治疗方面的应用前景,以期引起生物医学工作者对miRNA在肿瘤生物治疗方面潜在应用价值的重视.

  • HPV16病毒中国山西襄垣流行株基因HPV16Z的序列分析

    作者:王小兵;李茉;田海梅;张伟

    目的:分析中国山西襄垣地区人乳头瘤病毒16型HPV16Z基因的结构特点.方法:对HPV16Z进行双向测序,并将其基因全序列与德国标准株进行对比分析.结果:DNA序列分析表明,HPV16Z与已发表的德国标准株基因长度相等,其中LCR和L1、E6部位的核酸片段存在变异.LCR的变异部位分别位于7431~7432 nt、7433 nt、7495 nt、7852 nt,变异方式分别为碱基插入、碱基替代及碱基缺失突变;L1的变异部位分别位于6169~6171 nt、6901~6902 nt、6949~6951 nt,其变异方式为碱基替代、碱基插入及碱基缺失突变;E6的变异部位位于350 nt,其变异方式为碱基替代突变.结论:中国山西襄垣地区妇女宫颈癌患者组织中HPV16型病毒HPV16Z基因结构与德国标准株HPV16基因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 半抗原修饰的黑素瘤细胞激活树突状细胞诱导特异性T细胞反应

    作者:杜楠;李留树;肖文华;唐卓斌;孙同柱

    目的:探索半抗原[二硝基氟苯(DNP)]修饰的恶性黑素瘤细胞(恶黑)激活树突状细胞(DC)体外诱导特异性T细胞反应的抗肿瘤效应.方法:采用DNP修饰恶黑细胞B16(H-2b),然后在体外激活C57BL/6小鼠(H-2b)外周血来源的DC,观察其诱导T细胞的增殖和特异性T细胞杀伤功能;在小鼠皮肤迟发性超敏反应实验和荷瘤实验中观察DNP修饰瘤苗+DC的特异性.结果:经DNP修饰的B16细胞激活的DC,诱发T细胞增殖能力和对B16细胞的特异性杀伤效应均明显高于未修饰的B16细胞和DC.动物实验显示DNP修饰瘤苗联合DC具有明显的诱发皮肤迟发性超敏反应作用和抑瘤作用.结论:DNP修饰B16所激活的DC可以诱导更强的恶黑特异性T细胞效应.

  • PTEN基因第5、7、8外显子的克隆、探针制备及其在子宫内膜癌中的应用

    作者:杨华;胡静;侯巧芳;刘雪花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三大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明显上升.其中Ⅰ型子宫内膜癌为雌激素依赖型,占子宫内膜癌的80%以上.研究表明,PTEN基因与Ⅰ型子宫内膜癌密切相关,在所有目前已明确的子宫内膜癌相关基因中PTEN基因突变率高,其突变位点多集中在第5、7、8外显子.从遗传学角度探讨PTEN基因多态性与Ⅰ型子宫内膜癌的相关性国内外对此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选择PTEN第5、7、8外显子作为检测对象,应用自行制备的PTEN第5、7、8外显子特异性探针检测Ⅰ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这3种外显子的基因型,研究抑癌基因PTEN多态性与Ⅰ型子宫内膜癌组织的相关性,以期为早期筛查内膜癌易感人群及为内膜癌的早诊断、早治疗及其个体化的诊治方案提供一个平台.

  • PGE2诱导产生的CXCL1促进结直肠癌的血管形成

    作者:刘斌;李楠

    已知慢性炎症可以通过刺激血管形成而促进肿瘤生长,约15%的恶性肿瘤的发生与慢性炎症有关.慢性炎症导致炎性细胞上调表达IL-1α/β、IFN-γ及TNF-α等细胞因子,而这些炎性细胞因子又会诱导另一些炎性介质如环加氧酶-2(COX-2)及炎性趋化因子的表达.

  • 活性氧自由基通过活化p38MAPK通路限制造血干细胞的寿命

    作者:郑媛媛;李楠

    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有学者提出了"自由基能导致衰老"的假说,该假说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内聚积的活性氧自由基(ROS)会作用于人体内的DNA、蛋白质和细胞膜等,导致人体衰老,终缩短寿命.对于该假说仍存在着大量的争议.如果ROS确实能够导致衰老,那么有可能受影响的应该是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能力的各种前体细胞,尤其是人体内活跃的干细胞--造血干细胞(HSCs).作者通过实验证实了积聚的ROS通过激活p38MAPK通路导致HSCs过度增殖分化,终衰竭.

  • 自然杀伤细胞介导的T细胞与B细胞非依赖性适应性免疫

    作者:许熊飞;郭振红

    针对感染性或损害性因素的免疫反应一般分为固有性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两种.固有性免疫的特点是反复暴露于相同的攻击并不会改变随即出现的免疫反应的性能.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