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肿瘤学 >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Biotherapy 중국종류생물치료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国免疫学会,中国抗癌协会
  • 影响因子: 0.6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7-385X
  • 国内刊号: 31-1725/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4-57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上海
  • 主编: 曹雪涛
  • 类 别: 肿瘤学
期刊荣誉:
  • 携Apoptin和PEG3启动子双特异性溶瘤腺病毒对结直肠癌的抑制作用

    作者:陈智飞;李一权;胡宁宁;兰添;周晔;李霄;孙丽丽;金宁一

    目的:探讨携带凋亡素基因(Apoptin)和进行性增量基因3(progression-elevated gene 3,PEG3)启动子的双特异性溶瘤腺病毒Ad-Apoptin-PEG3 p-E1a对结直肠癌的体内、外抑制效果.方法:以Ad-Apoptin-PEG3 p-E1a、Ad-PEG3p-E1a、Ad-Apoptin、Ad-mock(均为前期工作构建)分别感染人结直肠癌SW1116细胞和胃黏膜上皮GES细胞,MTT法检测感染后细胞的增殖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凋亡情况;采用DCFH-DA和Rho123染色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细胞活性氧水平和线粒体膜电位,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色素C的释放.建立BALB/c小鼠结直肠癌CT26细胞皮下移植瘤模型,观察Ad-Apoptin-PEG3p-E1a对结直肠癌皮下移植瘤的抑制作用.结果:Ad-Apoptin-PEG3p-E1a抑制SW1116细胞增殖,并具有一定的剂效和时效关系,以MOI=100感染72 h后抑制率达到(56.23-±6.64)%,其抑制能力明显强于Ad-pEG3p-E1a和Ad-Apoptin等对照组(均P<0.05).Ad-Apoptin-PEG3 p-E1a感染导致SW1116细胞活性氧水平上调、线粒体膜电位下降以及细胞色素C释放增加,终诱导SW1116细胞凋亡,凋亡率为(37.97±3.78)%,但对正常GES细胞的上述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影响.Ad-Apoptin-PEG3 p-E1a能显著抑制小鼠皮下移植瘤生长(P<0.05);有效延长模型动物平均生存期,Ad-Apoptin-PEG3 p-E1a治疗组平均生存期为(41.0 ±0.7)d,显著高于Ad-PEG3p-E1a的(34.4±1.6)d、Ad-Apoptin的(33.2±1.2)d和Ad-mock的(28.4±1.4)d(均P<0.05).结论:Ad-Apoptin-PEG3p-E1a可以特异性有效抑制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及皮下移植瘤的生长.

  • 低氧下三氧化二砷对食管癌Eca109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

    作者:景绍武;王雅棣;王军;孙国贵;刘青;程云杰;杨从容

    目的:观察三氧化二砷(As2O3)在低氧条件下对食管癌Eca109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探讨其发挥放射增敏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CoC12处理模拟肿瘤细胞模拟低氧微环境,MTT法分别检测常氧和低氧条件下不同浓度As2O3及不同剂量放射线对食管癌Eca109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低氧下As2O3、放射线单独及两者联合对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检测经As2O3、放射线单独及两者联合作用后Eca109细胞中HIF-1α、p27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在常氧和低氧两种条件下,As2O3均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方式抑制Eca109细胞增殖,相同时间和相同剂量条件下,其抑制水平相当(P>0.05);而低氧下放射线对Eca109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较常氧下明显减弱(P<0.05).低氧下Eca109细胞周期出现G0/G1期阻滞、G2/M期细胞比例明显减少(P<0.05),As2O3在低氧条件下可诱导G2/M期阻滞、G0/G1期细胞比例减少.As2O3与放射线联合作用时,Eca109细胞的凋亡率大于两者单独作用之和.低氧条件下,Eca109细胞HIF-1α、p27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强,As2O3可逆转HIF-1α、p27表达水平的升高.结论:低氧条件下,As2O3对食管癌Eca109细胞有放射增敏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HIF-1α进而降低p27表达水平、解除G0/G1期细胞周期阻滞和促进细胞凋亡有关.

  • γ-分泌酶抑制剂诱导B淋巴瘤细胞凋亡

    作者:章双凤;杨露君;滕熔;尤学芬;施文瑜

    目的:探讨γ-分泌酶抑制剂(gamma-secretase inhibitor,GSI)对伯基特淋巴瘤(Burkitt lymphoma,BL) Namalwa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GSI处理Namalwa细胞后,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凋亡,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9、caspase-3以及Notch信号通路中Notch1蛋白胞内片段的表达.建立裸鼠移植瘤模型,观察GSI对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GSI处理Namalwa细胞48、72 h的IC5o值分别为2.14和0.61 μmol/L,GSI对Namalwa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GSI(1.25 μmol/L)处理Namalwa细胞24h后,其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7.71±1.87)% vs (3.42±0.95)%,P<0.01];处理48 h后与对照组差异更为显著[(43.68±0.53)%vs(4.65±0.8)%,P<0.01].GSI处理Namalwa细胞24、48 h后,凋亡蛋白caspase-3、caspase-9蛋白前体表达下降,caspase-9活性片段表达上调,Notch1蛋白胞内片段表达下降.GSI处理后裸鼠移植瘤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13 d时,(2.199±0.183)vs(1.15±0.399) cm3,P<0.01];瘤组织中Namalwa细胞的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5.3±0.48)%vs(2.1±0.26)%,P<0.01].结论:GSI能够有效抑制BL细胞株Namalwa细胞的增殖及促进其凋亡,caspase-3和caspese-9凋亡蛋白以及Notch信号通路可能参与GSI诱导Namalwa细胞凋亡的过程.

  • 雌激素受体β在乳腺癌他莫昔芬内分泌治疗耐药中的作用

    作者:魏丽;段红洁;牛秀珑;刘文星;邓为民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β(estrogen receptor β,ERβ)的表达与乳腺癌他莫昔芬(tamoxifen,TAM)内分泌治疗耐药的相关性及其机制.方法:以前期构建的ERα/ERβ不同表达的人乳腺癌MCF-7细胞株[M/HK(阴性对照)、M/siα(ERαlow/ER3high)、M/si3(ERαhigh/ERβlow)细胞]为研究对象,MTT法评估乳腺癌细胞对TAM的耐药性;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细胞中耐药相关基因MDRI、TOPOⅡ、LRP和GST-π的mRNA表达水平,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中耐药相关信号通路MAPK、PI3K/Akt的p-ERK、p-Akt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MCF-7细胞相比,MCF-7细胞中的ERβ高表达可促进高浓度TAM(1、5、10 μmol/L)对MCF-7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45.788±1.641)%vs (24.288±1.170)%,(57.899 ±1.583)% vs(31.499 ±1.978)%,(59.853±1.648)%vs(38.039±1.482)%;均P<0.05)],该抑制作用与TAM浓度呈剂量依赖性.ER3高表达可显著抑制MCF-7细胞耐药基因MDR1、TOPOⅡ、LRP的mRNA表达水平(0.431±0.032vs0.932±0.083,0.234 ±0.008vs0.391 ±0.002,0.47±0.028 vs0.586±0.036;均P<0.05);可显著下调Akt和ERK蛋白的磷酸化水平(0.224 ±0.006 vs 0.437 ±0.007,0.367 ±0.015 vs0.756 ±0.039;均P<0.05).结论:ERβ表达水平可影响乳腺癌细胞MCF-7对TAM的耐药性,该作用机制可能与耐药基因的表达及PI3K/AKT、MAPK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 法氏囊活性肽-Ⅱ对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机制

    作者:郭香玲;王臣;李小康;汪洋;吴庭才;陈溥言

    目的:研究法氏囊活性肽(Bursal-derived pentapeptide,BPP)-Ⅱ对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不同质量浓度(0.02、0.2、2、20 μg/ml)的BPP-Ⅱ分别处理小鼠B细胞淋巴瘤细胞WEHI-231、人鼻咽癌细胞CNE、大鼠肝癌细胞RH-35和正常细胞系人胚肾细胞293、猪肾细胞PK15、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48 h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以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BPP-Ⅱ对荧光素酶标记的p53-Luc质粒转染的Vero细胞中茚p53转录活性和P53蛋白表达的影响;利用噬菌体随机12肽库筛选BPP-Ⅱ特异性结合肽,人工合成BPP-Ⅱ结合肽,采用MTT法检测BPP-Ⅱ结合肽对BPP-Ⅱ抗WEHI-231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2和20 μg/ml的BPP-Ⅱ对肿瘤细胞WEHI-231、CNE、RH-35的增殖均有抑制作用(均P<0.05),而对正常细胞系293、PK15、CHO的增殖均不表现出抑制作用.BPP-Ⅱ明显激活53基因的转录,并上调P53蛋白的表达.应用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获得3个BPP-Ⅱ结合肽P3-12、P5-12、P6-12,其中2和20 μg/ml的P3-12能显著抑制BPP-Ⅱ的抗WEHI-231细胞增殖能力[(97.5±3.4)%、(98.9±3.5)%us(86.3±1.9)%,P <0.05];20 μg/rnl的P5-12和P6-12均能显著抑制BPP-Ⅱ的抗WEHI-231细胞增殖能力[(96.7±3.1)%、(95.4±3.8)%vs (86.3±1.9)%,P<0.05].结论:BPP-Ⅱ可特异性抑制WEHI-231、CNE、RH-35等肿瘤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与激动p53信号通路有关.

  • MiR-29a下调共刺激分子B7-H3的表达及其对脑胶质瘤细胞侵袭的影响

    作者:高兵;陈翰卿;时正鹏;孙静;严茹红;傅丰庆;张学光

    目的:探讨miR-29a调控共刺激分子B7-H3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对脑胶质瘤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通过Real-time PCR检测miR-29a和B7-H3在正常脑组织、脑胶质瘤组织及人胶质瘤细胞株U87中的表达,并利用脂质体将miR-29a的模拟物(mimics)和抑制剂(inhibitors)转入U87细胞,流式术验证miR-29a对B7-H3表达的调节效果;采用CCK-8和Transwell实验观察miR-29a对U87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并通过流式术分析miR-29a干预前后U87细胞上与细胞侵袭相关的化学趋化因子的表达变化,以miRtarbase等软件预测miR-29a与CXCR4的结合能力.结果:胶质瘤组织及细胞株中miR-29a低表达而B7-H3 mRNA高表达,且均与瘤组织病理分级相关.转染miR-29a mimics可以有效下调U87细胞中B7-H3 mRNA的表达.转染miR-29a mimics可以显著抑制U87细胞的侵袭能力(P<0.05),但对细胞增殖并无显著影响.miR-29a过表达可同时下调U87细胞中CXCR4的表达,但软件分析CXCR4基因上并不存在miR-29a的结合位点.结论:miR-29a可有效下调B7-H3分子的表达,进而抑制脑胶质瘤细胞的侵袭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CXCR4途径相关.

  • CXCR4-shRNA纳米复合微粒对肾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作者:董勤;叶春林;高烽;崔杰;陈培;王少良;蔡晨

    目的:制备聚酰胺胺型树枝状分子(polyamidoamine dendrimer,PAMAM-D)载送CXCR4-shRNA的纳米复合微粒(PAMAM-shRNA),研究其在体外抑制人肾癌A498细胞增殖的效应.方法:将第7代的PAMAM-D室温下与CXCR4-shRNA混合(质量比为1:0.73),制备成纳米树形分子与CXCR4-shRNA的纳米复合物PAMAM-shRNA,采用透射电镜观察PAMAM-shRNA的形态结构,激光粒径仪测定其粒径.分别以PAMAM-shRNA、CXCR4-shRNA和PAMAM-D转染A498细胞,MTT法检测PAMAM-shRNA对肾癌细胞A498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PAMAM-shRNA诱导A498细胞的凋亡情况,Real-timePCR分析转染后肾癌A498细胞CXCR4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成功制备的新型纳米复合微粒PAMAM-shRNA分散性好,不粘连,其平均粒径为(176.5±25.48) nm.PAMAM-shRNA可以有效地抑制人肾癌细胞A498的增殖,且随着PAMAM-shRNA浓度和药物作用时间的增加,细胞增殖抑制的效果越明显,其高增殖抑制率达(66.5±2.7)%;其还可加强诱导肾癌A498细胞凋亡.Real-time PCR检测结果表明,与CXCR4-shRNA组相比,PAMAM-shRNA组的CXCR4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0.29±0.035)vs(0.70±0.084),P<0.05].结论:PAMAM-D能高效递送CXCR4-shRNA进入A498细胞,PAMAM-shRNA以剂量和时间依赖方式显著抑制肾癌细胞增殖和诱导肾癌细胞凋亡,其在肿瘤基因治疗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藻蓝蛋白/羧甲基壳聚糖纳米球的制备及其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的抑制

    作者:吕丛仪;李冰;杨鹏

    目的:制备新型负载藻蓝蛋白(C-phycocyanin,C-PC)的羧甲基壳聚糖(carboxymethyl chitosan,CMC)纳米微球(nanoparticle,NP),探讨藻蓝蛋白羧甲基壳聚糖纳米微球(C-PC/CMCNP)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生长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正交分析方法,以CMC和C-PC的质量比、CMC浓度、CaCl2浓度为考察因素,通过检测C-PC/CMCNP的粒径和CMC的包封率,优选制备C-PC/CMCNP的佳条件,并制备C-PC/CMCNP.CCK-8法检测C-PC、CMC和C-PC/CMCNP对HeLa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HeLa细胞凋亡情况,Westren blotting检测HeLa细胞中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CMC与C-PC的质量比为1∶2、CMC质量浓度为1 mg/ml,CaCl2质量浓度为1 mg/ml为佳制备条件,终制备的C-PC/CMC-NP的平均粒径为(118.4±2.07)nm,并具有较高的包封率(63.2%),其缓释12 h的累积缓释率超过60%.C-PC、CMC和C-PC/CMCNP均能抑制HeLa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并促进caspase-3蛋白的表达,但C-PC/CMCNP的作用效果为显著.结论:优化制备条件得到具有高效缓释性能的C-PC/CMCNP,其对HeLa细胞显著的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促进caspase-3蛋白的表达进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来实现的.

  • NY-ESO-1抗原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虞淦军

    NY-ESO-1是癌-睾丸抗原家族中的重要一员,在多种肿瘤组织中广泛表达,但在正常组织中几乎不表达.目前已经发现了20多个抗原表位,并在多种肿瘤患者体内检测到自发性免疫反应,包括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NY-ESO-1的表达及体内自发性免疫应答被证实与肿瘤的诊断和预后有重要关联.NY-ESO-1被认为是肿瘤免疫治疗的理想靶抗原,以NY-ESO-1抗原为靶点的肿瘤治疗性疫苗、TCR基因修饰的T细胞、CAR修饰的T细胞等临床研究相继开展,展示了良好的前景.

  • miR-200c与肿瘤进展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谭国斌;邱明宁

    microRNA(miRNA)是内源性非编码单链小RNA,参与细胞增殖、凋亡与分化等多种重要生命活动的调控.近年来研究发现,miRNAs参与多种恶性肿瘤的演进,起抑癌基因或原癌基因的作用.miR-200c是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EMT)过程中的重要调节基因,除了在正常细胞的表型转换中起作用,还在多种类型癌细胞的表型转换中起调节作用,能促进或者抑制肿瘤的侵袭转移能力.此外,关于miR-200c的研究还涉及肿瘤的耐药性和凋亡抗性.研究证实,miR-200c能够促进或抑制肿瘤的侵袭转移,逆转肿瘤细胞的耐药性和凋亡抗性.本文主要对不同肿瘤中miR-200c对肿瘤进展的影响进行综述.

  • 胰腺癌中Hedgehog通路与其他通路间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玉琼

    Hedgehog(HH)通路不仅在胰腺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而且在胰腺导管细胞癌(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PDAC)发生、发展过程中也出现异常活化.其转录因子Glis蛋白家族的活化,尤其是Gli1的活化可启动下游基因表达,主要起到促进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等作用.HH通路可以和包括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K-RAS、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Wnt通路、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TGF-β)、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3K10(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kinase kinase 10,MAP3K10)和P53等在内的信号通路因子,通过不尽相同的机制相互作用,共同促进胰腺癌的发生和发展.本文就近年来对胰腺癌中的Hedgehog通路及其与其他通路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CD19与B细胞恶性肿瘤的免疫治疗

    作者:刘亚丹;伍玥

    CD19是正常和恶性B淋巴细胞特异性表面蛋白,在B细胞的发育、增殖和分化以及恶性转化中发挥重要作用.因CD19在B淋巴细胞表达的特异性和恶性肿瘤表达的广泛性,使其成为一个颇具潜力的B淋巴细胞恶性肿瘤免疫治疗的分子靶点.靶向CD19的各种免疫治疗策略正在实验室和临床展开,包括Fc段修饰抗体、抗体-药物偶联物、双特异性抗体、嵌合抗原受体修饰T细胞等,在白血病和淋巴瘤中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治疗效果,有力地推动了靶向免疫治疗的发展.本文就近年靶向CD19治疗B细胞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 T淋巴细胞端粒及端粒酶与肿瘤免疫

    作者:杨莉莉;钱雅琴

    端粒是真核生物染色体末端特异的核苷酸结构,主要由重复的“TTAGGG”序列组成并随着细胞分裂逐渐缩短.端粒酶能够防止端粒缩短、丢失、重排或者终端与终端的融合.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hTERT)现已被认为是端粒酶活性调控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表明,过表达hTERT基因能够增强T细胞增殖能力,转入hTERT基因的T细胞增殖能力大大增强,这将成为肿瘤过继免疫治疗良好的细胞资源,从而为肿瘤生物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本文中,主要讨论T细胞端粒功能和端粒酶活性、端粒酶活性调控、过表达hTERT基因的T细胞增殖特征及转导hTERT基因的T细胞在肿瘤过继免疫治疗中的应用.

  • PIK3CD表达上调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作者:乔世峰;李世正;佟鑫

    目的:分析磷脂酰肌醇-3激酶催化亚基δ(phosphoinositide-3 kinase,catalytic subunit delta,PIK3CD)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4年5月至2007年12月在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行肿瘤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胃癌患者癌组织标本及相应癌旁组织标本各86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IK3CD蛋白在86例胃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利用x2检验及Spearman相关性检验探讨PIK3CD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应用Kaplan-Meier方法分析PIK3CD表达与胃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及生存时间.结果:相对于癌旁组织,PIK3CD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上调(P =0.006);PIK3 CD表达与胃癌浸润深度呈显著相关性(P=0.005),与淋巴结阳性率(P =0.089)和临床分期(P =0.060)有相关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而与肿瘤大小、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和远处转移等无相关性.高表达和低表达PIK3CD的患者术后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18.9%和60.6%,中位生存时间为31.0(95%CI:23.9~38.1)个月和60.6(95%CI:53.8~67.4)个月,Kaplan-Meier分析显示其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x2=19.791,P=0.000).多因素分析显示,PIK3CD可作为一个独立的预后评估因素(P=0.000).结论:(1)胃癌组织中PIK3CD表达的显著上调提示其具有潜在的促癌作用;(2) PIK3CD表达上调与胃癌的浸润程度和患者生存时间相关,可作为胃癌预后不良评估的一个独立影响因素.

  • 自体CIK细胞治疗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朱婷;江蓓蕾;江茜;李玉芝;鲍扬漪

    目的:研究自体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ytokine-induced killer,CIK)细胞治疗对放化疗后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肿瘤科2012年6月至2014年3月放化疗后的中晚期NSCLC患者38例,输注自体CIK细胞同时行佳支持治疗;选择同期放化疗后的中晚期NSCLC患者34例,仅行佳支持治疗作为对照组.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外周血清中IL-2、IL-12、IFN-γ浓度,评价自体CIK细胞治疗前后患者免疫学指标的变化、体能状态的改善情况及CIK治疗的安全性.结果:(1)38例NSCLC患者治疗后外周血CD4+、CD4 +/CD8+比值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有明显升高(P<0.05或P<0.01),CD8+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CIK细胞治疗组治疗前后及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调节性T细胞(CD4+ CD25+)比率明显下降(P <0.01); (2) CIK细胞治疗后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IL-12、IFN-γ的水平明显升高(P<0.01),IL-2水平较治疗前有明显升高(P<0.01),但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变化不明显(P>0.05);(3)治疗组CIK治疗后KPS评分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KP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4) CIK治疗组中无一例出现畏寒、发热等不良反应.结论:自体CIK细胞治疗可改善放化疗后中晚期NSCLC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且细胞治疗安全.

  • 幽门螺杆菌感染对晚期胃癌自体DC-CIK维持治疗的影响

    作者:丁园;陈玉强;李巧珍;米彦军;颜江华;叶燕华

    目的:对比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阴性和阳性的晚期胃癌患者接受自体树突状细胞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dendritic cells-cytokine induced killer,DC-CIK)细胞维持治疗的疗效差异.方法:收集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74医院肿瘤中心收治的72例晚期胃癌患者,年龄29 ~ 90岁,中位年龄56岁,通过胃镜检查进行胃癌确诊并检测Hp,分为Hp阳性组(45例)及Hp阴性组(27例),在接受手术或/和放化疗后,接受2疗程自体DC-CIK维持治疗,比较两组外周血培养的DC分化成熟情况及临床疗效差异.结果:两组DC成熟过程形态变化无差异;Hp阳性组DC表面分子CD83、CD86表达显著高于Hp阴性组(P<0.01),两组间HIA-DR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Hp阳性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KPS)、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比例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肿瘤标志物(CEA、CA199、CA724)表达较治疗前下降(P<0.05).Hp阴性组治疗后肿瘤标志物表达、外周血T淋巴细胞比例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KPS评分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Hp阳性组治疗后KPS评分、CEA和CA199表达以及CD3+和CD4+T细胞数量等的改善均优于Hp阴性组(P<0.05),但瘤体稳定率、CA724、CD8+T细胞比例无显著差异(P>0.05).共随访2年,阳性组患者中位生存期为12.64个月,长于阴性组的11.42个月(P<0.05).结论:携带Hp抗原信息的DC疫苗协同CIK治疗能够提高Hp感染的晚期胃癌患者的自身免疫功能,达到稳定瘤体、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的目的.

  • 新型钙离子通道蛋白TRPV6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仲小敏;何敬东;陈小飞;喻晓娟

    目的:探究新型钙离子通道蛋白TRPV6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0年5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行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胃癌组织和相应的癌旁组织标本各65份,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胃癌及癌旁组织中TRPV6蛋白的表达;以不同浓度的TRPV6拮抗剂2-氨基乙酯二苯基硼酸(2-amino ethyl two phenyl boronic acid,2-APB)处理胃癌MGC-803细胞,分别采用CCK-8法、流式细胞术和Transwell法检测胃癌MGC-803细胞的增殖、细胞凋亡和迁移能力,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中TRPV6、AKT/p-AKT和p-GSK3β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胃癌组织中TRPV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增高[95.4% (62/65)vs 36.9%(24/65),P<0.01],且其表达水平与瘤块大小、淋巴结及远处转移和DUKES分期有关(P<0.05).2-APB以剂量和时间依赖方式显著抑制胃癌细胞MGC-803的增殖,诱导其凋亡,并使胃癌细胞迁移力减弱(P<0.05).2-APB明显下调胃癌细胞MGC-803中TRPV6、p-AKT和p-GSK3β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TRPV6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以2-APB拮抗TRPV6蛋白则显著抑制MGC-803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并诱导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下调p-AKT/GSK3β信号通路有关.

  • 胃癌患者DC-CIK治疗前后外周血Treg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

    作者:孙伟红;魏晓芳;赵鹏;李长优;高岱清

    目的:观察胃癌术后患者DC联合细胞因子活化的杀伤细胞(cytokin-induced killer,CIK)治疗前后外周血中Treg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变化.方法:选择2009年4月至2013年12月在本院生物治疗中心治疗的胃癌术后患者158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DC-CIK治疗前和治疗1~4个疗程后的胃癌术后患者外周血Treg(CD4+ CD25+ FoxP3+)细胞频率,ELISA检测血清Treg相关因子IL-10、TGF-β1水平.结果:接受3个疗程以上治疗(简称≥3疗程组)的75例患者的Treg细胞频率、IL-10、TGF-p1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均P<0.05),接受2个疗程以下治疗(简称≤2疗程组)的83例患者的Treg细胞频率、IL-10和TGF-β1水平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同一治疗组复发者的Treg细胞频率、IL-10、TGF-β1水平在复发时与未复发者比较无显著差异,但3个疗程以上治疗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2个疗程组(P<0.05).结论:接受3个疗程以上DC-CIK治疗的胃癌患者其Treg频数、相应的细胞因子水平和复发率均明显下降,但同一治疗组复发与未复发者的Treg频数及细胞因子却无显著差异.

  • 肿瘤免疫细胞治疗的质量管理和疗效评价

    作者:张斌;陈虎

    针对肿瘤的治疗策略中,抗肿瘤免疫逃逸成为普遍关注的治疗手段,肿瘤免疫治疗成为快速发展的研究领域,特别是FDA批准肿瘤免疫细胞疫苗用于治疗前列腺癌、针对PD-1和CTLA-4单克隆抗体的成功上市.从2010年开始,国内肿瘤免疫细胞治疗研究迅速发展,围绕免疫细胞治疗临床工作的一些问题摆在面前.如何选择肿瘤免疫细胞治疗方法和时机?治疗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和疗效评价应当怎么做?如何得到更有说服力的循证医学证据?都是值得深入探索的重要问题.肿瘤免疫细胞治疗临床研究中的质量管理和疗效评价与传统的生物药和化疗药相比,有共同点也有差别.质量管理涉及组织结构、人员培训、试验方案等多个环节.免疫细胞治疗的疗效评价不能简单套用传统实体瘤治疗的评价方法,国外学术界已经提出了一些免疫治疗评价标准,但还处在发展与完善的阶段.笔者通过对上述这些问题的讨论,希望能得到国内从事该领域临床研究和技术研发同行们的重视,只有在解决好这些问题的基础上不断前行,才能促进肿瘤生物治疗的不断发展,更好地服务于肿瘤患者.

  • 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PBMC中IL-22和IL-17 mRN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陈洪涛;杨智;吴诗品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rclear cells,PBMCs) IL-22和IL-17 mRNA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1年4月至10月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深圳市人民医院感染内科经临床确诊为HCC患者40例,所有患者均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同时选取来自本科室健康人的外周静脉血20例作为对照.以常规淋巴细胞分层液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得到PBMCs,采用RT-PCR法检测HCC患者组和健康人对照组PBMCs IL-22和IL-17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健康人对照组相比,HCC患者组IL-22 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0.309±0.044vs0.560±0.029,P<0.01),而IL-17 mRNA的表达水平则显著升高(0.682±0.048 vs0.541±0.038,P<0.01).结论:IL-17 mRNA的高表达可能参与HCC的发生、发展,而IL-22 mRNA低表达可能与HCC患者的近期预后不佳有关.

  • MicroRNA与肝癌诊治:新的机遇和挑战

    作者:侯晋;曹雪涛

    MicroRNA(miRNA)广泛参与机体各项生理和病理过程,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且研究进展迅速.肝癌尤其是乙型肝炎相关肝癌是我国的重大疾病,miRNA在肝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肝癌发生、肿瘤进展、预后判断和生物治疗等方面,miRNA均能通过调控其靶基因的表达参与其中.由于大规模平行测序等miRNA组学研究的新技术进展迅速,肝脏与肝癌miRNA组的研究进一步加深了科研工作者对肝癌相关miRNA的理解.在肝脏中富集表达的miRNA在肝癌组织中均出现表达失调,这些表达失调的重要miRNA已被证明是肝癌基因治疗的潜在靶点.此外,肝癌患者血清中存在的游离miRNA被证实是肝癌诊断和个体化治疗的潜在生物标志物.笔者简要阐述肝癌相关miRNA的表达和作用机制及其在临床肝癌诊断和干预中的潜在意义与价值,并对miRNA给肝癌诊治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作一展望.

  • PersonGenTM技术和CIK细胞培养方法对T细胞扩增与活化效果的比较

    作者:周如苑;左乔竹;叶思思;宗云辉;李亚芬;陈丹;杨林

    目的:探讨基于第一/第二刺激信号原理联合IL-15的的T淋巴细胞扩增技术(PersonGenTM)和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ytokine-induced killer,CIK)细胞培养扩增方案对T细胞扩增和活化的效果.方法:分离8名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分别采用CIK细胞扩增技术(CIK组)、PersonGenTM扩增技术(PersonGenTM组)及两种技术的联合应用(C+P组)刺激PBMC增殖,应用细胞计数法和流式细胞术比较T细胞的扩增效率及T细胞亚群比例,并以人白血病K562细胞及骨髓瘤RPMI 8226细胞为靶细胞检测扩增后T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经过3周培养后,CIK、PersonGenTM和C+P3组T细胞扩增倍数分别为(254 ±56)、(863 ±218)和(793.3±395)倍.其中CD3+细胞所占比例分别为(51.61 ±14.95)%、(99.21±0.79)%和(96.14 ±5.16)%;CD3+ CD4+在CIK组细胞扩增了近5倍,C+P组与PersonGenTM组均扩增近160倍;CD3+ CD8+细胞在CIK组扩增了近500倍,C+P组和PersonGenTM组扩增达千倍;CD3+ CD56+ NKT细胞在CIK组扩增700多倍,其他两组达千倍.杀伤实验结果显示,当E∶T为5∶1时,3组细胞对K562杀伤率为(45.53±19.16)%、(36.53±10.6)%和(53.17±5.83)%,对RPMI 8226杀伤率为(41.23±12.5)%、(38.83±4.3)%和(45.73±7.48)%.结论:Person GenTM扩增技术获得的T细胞数量多、纯度高,其中CD3+ CD8+和CD3+ CD56+ NKT细胞比例较高,其对K562和RPMI 8226肿瘤细胞的杀伤效果相似于CIK细胞扩增方案获得的T细胞.

  • 中药《血府逐瘀汤》治疗脑胶质瘤三例报告

    作者:吕广梅;万海军;朱丽玲;齐纳;龚涌灵

    脑胶质瘤起源于脑部神经胶质细胞,约占所有颅内肿瘤的45%左右[1],临床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病死率和低治愈率的“三高一低”特点,其预后很不乐观,特别是恶性胶质细胞瘤的生存时间不超过1年,高度恶性的成胶质细胞瘤的5年生存率不足5%[2].肿瘤细胞异常活化和浸润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3].因此,明确其发病机制并寻求有效的治疗手段是临床治疗的当务之急[4].在手术、放疗、化疗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汤剂抗肿瘤治疗,对肿瘤复发、减少毒副作用、提高生存期方面有不可忽略的优势.本文报告以中药《血府逐瘀汤》治疗脑胶质瘤的典型案例,旨在抛砖引玉、为弘扬祖国医学尽微薄之力.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