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肿瘤学 >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Biotherapy 중국종류생물치료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国免疫学会,中国抗癌协会
  • 影响因子: 0.6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7-385X
  • 国内刊号: 31-1725/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4-57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上海
  • 主编: 曹雪涛
  • 类 别: 肿瘤学
期刊荣誉:
  • Ad.RGD-ING4-PTEN对神经胶质瘤U87细胞增殖、凋亡及侵袭的影响

    作者:韩亚丽;王家融;杨吉成;盛伟华;缪竞诚

    目的:探讨经RGD修饰的生长抑制因子4(inhibitor of growth 4,ING4)基因与第10染色体缺失与张力蛋白同源的磷酸酶基因(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ue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PTEN)双基因共表达的腺病毒载体(Ad.RGD-ING4-PTEN)体外对神经胶质瘤U87细胞的增殖、凋亡及侵袭的影响.方法:以Ad.RGD-ING4-PTEN为实验组,Ad.RGD-ING4/-PTEN为单基因对照组,PBS、Ad.RGD/Ad-GFP为空白对照组,分别体外感染U87神经胶质瘤细胞.Western blotting检测目的基因ING4和PTEN在U87细胞中的表达,MTT法检测实验组病毒感染对U87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及Real-time PCR法检测神经胶质瘤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caspase-3、HIF-1α)表达变化,划痕实验及Transwell实验检测实验组病毒感染对U87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Real-time PCR法检测侵袭相关基因(MMP-2、MMP-9)表达变化.结果:成功检测到ING4和PTEN仅在实验组及相应单基因对照组中表达.实验组第5天细胞抑制率可达(83.1±4.6)%、凋亡率可达(40.7±4.3)%,与单基因组及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能明显上调U87细胞中Bax、caspase-3和下调HIF-1α、Bcl-2等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均P<0.05),而且肿瘤侵袭相关分子MMP-2、MMP-9的表达也明显下调(均P<0.05);实验组细胞迁移距离[(70.1±6.2)μm]和穿膜细胞数[(26.6±3.5)个]均明显减少,与单基因组及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单基因腺病毒相比,Ad.RGD-ING4-PTEN双基因具有更显著的抑制U87神经胶质瘤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并抑制其迁移及侵袭能力.

  • 槐定碱对神经胶质瘤U87细胞增殖、侵袭及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

    作者:赵树鹏;靳彩玲;高国军;赵新利;金保哲;周文科

    目的:探讨槐定碱对神经胶质瘤U87细胞增殖和侵袭的抑制作用以及U87细胞DNA拓扑异构酶Ⅰ(DNA TOP Ⅰ)、EGFR-酪氨酸激酶(EGFR-TK)、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氨肽酶N(APN)活性的影响.方法:将不同浓度槐定碱加入到神经胶质瘤U87细胞株中,利用MTT法测定槐定碱对U87细胞和人脑正常星型胶质HEB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酶标仪法检测槐定碱对细胞凋亡蛋白caspase-3活性,采用Transwell小室法分析U87细胞的侵袭能力;采用非放射性NF-κB EMSA试剂盒测定U87细胞中NF-κB表达.结果:随着槐定碱浓度的增加(5、10、25、50、100μmol/L),神经胶质瘤U87细胞生长抑制率不断的增加,但HEB细胞的生长并未受到明显的抑制[(11.23±1.18)% vs (2.43 ±0.29)%、(22.48±3.21)% vs (3.65±0.42)%、(43.21 ±4.09)% vs (4.03±0.55)%、(57.31±5.09)%vs (5.21 ±0.43)%、(77.98±6.98)% vs (7.22±0.78)%,均P<O.05];与空白组比较,槐定碱存在下的U87细胞侵袭能力明显降低[(87.43±7.33)%、(65.12±6.16)%、(50.63±4.56)%、(35.32±4.04)%、(23.46±2.32)% vs(120.32 ±9.32),均P<0.05].槐定碱对DNA TOP Ⅰ、EGFR-TK、APN和MMP-2的半抑制率IC50分别为(22.43 ±2.21)、(31.25 ±3.09)、(6.32±0.32)和(8.23±0.63) μmol/L,但U87细胞中凋亡蛋白caspase-3活性呈增强趋势;槐定碱能够下调NF-κB信号的表达.结论:低毒性的槐定碱可能通过降低DNA TOP Ⅰ、EGFR-TK、APN和MMP-2活性,并下凋NF-κB信号通路和激活凋亡caspase-3酶联反应的方式,对神经胶质瘤U87细胞的侵袭、增殖和信号通路产生抑制作用.

  • 沉默ERK增强A375黑素瘤细胞对TRAIL诱导细胞凋亡的敏感性

    作者:李红霞;张帆;李坤;刘庆平;秦建中

    目的:探讨直接抑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 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表达后,对肿瘤坏死因子相关的凋亡诱导配体(TNF related apoptosis inducing ligand,TRAIL)对黑素瘤细胞杀伤作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用携带ERK特异或对照shRNA的慢病毒感染A375黑素瘤细胞,48 h后加入终浓度为100 μg/ml基因重组TRAIL蛋白继续培养6h,收获细胞,碘化丙啶染色,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细胞凋亡和TRAIL受体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亚型特异的ERK shRNA分别沉默ERK1或ERK2,导致A375细胞出现G1期阻滞(对照shRNA组的G1期细胞比例为71%,ERK1、ERK2、ERK1 +2 shRNA组分别增加到85%、90%和81%,P<0.01);S期细胞从对照组的11%减少到2%左右(P<0.001)、G2/M期细胞也从对照组的17%减少到3%(P<0.01).细胞周期改变伴有P21、P27蛋白上调和Cyclin D1蛋白降低,但未见明显的细胞凋亡.经对照shRNA和TRAIL处理的细胞,仅有15%的凋亡率,而ERK shRNA和TRAIL联合处理则使凋亡率达到40% ~60% (P<0.01).抑制ERK蛋白表达能显著上调细胞表面TRAIL受体DR4的表达(从对照组32%增加到75%~80%,P<0.01),但DR5变化不明显.ERK抑制还明显降低A375细胞的葡萄糖转运受体1(Glut 1)和己糖激酶Ⅱ(HK-Ⅱ)的蛋白表达水平.结论:直接抑制ERK不仅可以抑制肿瘤细胞周期的进展,而且可以增强TRAIL对A375黑素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其机制与上调细胞表面DR4的表达和干扰肿瘤细胞糖代谢有关.

  • 桔梗皂苷D诱导乳腺癌MDA-MB-231细胞凋亡

    作者:孔亚;王佳佳;卢宗亮;周蕊;宋伟;王贺;许红霞

    目的:研究来自桔梗的天然单体化合物桔梗皂苷D(platycodin D,PD)对高转移性乳腺癌细胞MDA-MB-231凋亡的影响,初步探索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0、2.5、5、10 μmol/L)PD处理乳腺癌MDA-MB-231细胞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率并计算IC50值,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PD呈剂量依赖性显著抑制MDA-MB-231细胞的增殖(P<0.01),作用72 h的IC50值为(7.30±2.67) μmol/L.与对照组相比,10 μmol/L的PD可显著促进MDA-MB-231细胞的凋亡(P<0.05).PD激活了caspase家族蛋白,上调有活性的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8和cleaved caspase-9的表达,下调无活性的caspase-8和caspase-9的表达;PD同时减少Bcl-2的表达,增加Bax的表达,使Bcl-2/Bax的比值降低.研究还发现PD使突变型P53蛋白的表达减少、E2F1的表达增加.结论:PD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效应,而诱导凋亡的发生可能是其发挥抗肿瘤效应的机制之一.

  • 终末糖基化产物对结肠癌SW620细胞EMT及肿瘤干细胞标志物的影响

    作者:伍鑫;程勇;庞云;唐康;张百川

    目的:探讨终末糖基化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对结肠癌SW620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to-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及肿瘤干细胞标志物CD133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0、50、100、200 μg/ml)的AGEs处理SW620细胞后,采用划痕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的侵袭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CD133+细胞的含量;Western blotting检测AGEs受体(receptor of AGEs,RAGE)、E-cadherin、Vimentin、ERK1/2、p-ERK1/2、CD13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0μg/ml)比较,AGEs处理组(50、100、200μg/ml)在AGEs作用后,SW620细胞24h迁移距离[(1.55±0.15)、(1.58±0.19)、(1.75±0.21)vs (0.95 ±0.18) mm,均P<0.05]及48 h迁移距离[(2.11±0.22)、(2.21 ±0.37)、(2.68±0.23)vs (1.60±0.24) mm,均P<0.05]均明显增加;穿过Matrigel胶的数量明显增加[(176±19.52)、(194±17.70)、(220±25.5)vs (125 ±26.06)个,均P<0.05];CD133+细胞比例明显增加[(4.75±1.49)、(10.34±1.54)、(14.45±2.41)%vs (0.77±0.41),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AGEs处理组(50、100、200 μg/ml)Vimentin、RAGE、p-Erk1/2、CD133蛋白表达明显增加;而ERK1/2蛋白无明显变化;E-cadherin蛋白表达明显减少.结论:AGEs可以提高结肠癌SW620细胞体外的侵袭迁移能力,促进EMT的发生,诱导肿瘤干细胞的生成.其机制可能通过AGE-RAGE受体配体的激活,上调p-ERK1/2,从而调控EMT相关蛋白的表达,促进肿瘤干细胞的生成.

  • 益气健脾抗癌法对结肠癌组织PKC及亚型PKCδ、PKCε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唐广义;韩涛;殷东风;李秋华;刘兆喆

    目的:探索益气健脾抗癌法对大肠癌组织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及亚型PKCδ、PKCε表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人大肠癌细胞HT-29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后,随机分为模型组、益气健脾组和益气健脾抗癌组.益气健脾中药由太子参、茯苓、白术、甘草、半夏、陈皮等组成,益气健脾抗癌中药由益气健脾中药加山慈菇、土茯苓、浙贝母和白花蛇舌草等组成.给药14 d后,应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肿瘤组织PKC及其亚型PKCδ、PKCε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益气健脾抗癌法治疗后,移植瘤组织中:(1) PKC mRNA和PKC蛋白表达低于模型组和益气健脾组[(0.412±0.040) vs(0.596±0.021)、(0.540±0.015)和(0.261 ±0.019) vs (0.665 ±0.016)、(0.498±0.018),P<0.05或P<0.01];(2) PKCδ mRNA和PKCδ蛋白表达高于模型组和益气健脾组[(0.410±0,030) vs (0.233±0.025)、(0.261±0.034)和(0.516±0.029) vs (0.301 ±0.041)、(0.361 ±0.044),均P<0.01];(3) PKCε mRNA和PKCε蛋白表达低于模型组和益气健脾组[(0.215±0.021) vs (0.362±0.021)、(0.314±0.031)和(0.224 ±0.029) vs (0.368±0.044)、(0.359±0.029),均P<0.01).结论:益气健脾抗癌法对大肠癌组织PKC、PKCε的抑制及PKCδ的促进作用,可能是益气健脾抗癌法治疗大肠癌的作用机制之一.

  • 肿瘤及肿瘤基质细胞释放的外泌体对肿瘤耐药产生的影响

    作者:陈芳;张雯

    恶性肿瘤已成为当今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存在早发现难、治愈率低和预后差等三大难点.虽然,化疗是癌症治疗的主要手段,但由此产生的耐药也是当今影响疗效的棘手问题之一,从而使患者面对无药可用的尴尬境地.外泌体(exosomes)作为细胞间信息传递的重要通讯员,在肿瘤耐药传递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研究发现,肿瘤细胞和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中的基质细胞均可分泌携带耐药相关分子(包括蛋白质和miRNAs等)的外泌体,并通过外泌体在TME中相互作用,传递耐药分子,从而增强肿瘤细胞对药物的耐受性;同时肿瘤细胞外泌体还可以介导药物外排,从而影响药效;基质细胞也可与肿瘤细胞相互作用影响肿瘤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同时,这些机制的发现也为克服肿瘤耐药提供了新思路,研究表明通过去除或抑制含耐药分子的外泌体,或者通过改变外泌体的成分(减少耐药分子或增加抗耐药分子),可在一定程度上逆转耐药.本文就肿瘤及肿瘤基质细胞释放的外泌体在肿瘤耐药中的作用以及由此而来的耐药逆转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肠道菌群失衡和结直肠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帅群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逐年上升.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失衡在结直肠癌的发生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肠道菌群可能通过肠道黏膜屏障受损、慢性炎症反应、细菌酶和毒性代谢产物作用等多种机制促进肿瘤的发生.近年来通过无菌动物实验、基因敲除动物实验以及新一代的高通量测序使人们对肠道菌群和大肠癌间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化,继而从不同角度提出肠道菌群失衡导致结直肠癌发病的作用模式,本文将结合相关作用模式从肠道菌群先后影响结直肠癌不同发病阶段的角度阐述结直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相关机制,为进一步认识结直肠癌的发病机制和结直肠癌的早期诊疗提供新的思路.

  • MicroRNA及SNP在非小细胞肺癌易感性和早期诊断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李敬华

    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位居世界恶性肿瘤之首,每年新确诊肺癌患者中约有85%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探讨NSCLC发生发展的机制及寻找有效诊断方法尤为重要.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度约为18~23个碱基、内源性非编码的小分子RNA,在成熟过程中其碱基可能发生突变或其对应靶基因碱基序列会发生变异,这个现象称为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近年来研究发现,miRNA及其SNP可作为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在NSCLC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在NSCLC患者血液、血清、组织、唾液、尿液、痰液和胸腔体液中都有异常表达,miRNA及其SNP有望成为新型的生物标记物.本文就近年来有关miRNA及其相关SNP在NSCLC易感性和诊断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 子宫颈癌靶向治疗方法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叶蕾;罗燕鸿

    子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呈年轻化趋势.全球每年新发病例达到50万以上,死亡人数过半.相对于传统的化疗而言,肿瘤的靶向治疗是针对肿瘤细胞中特殊的分子进行的治疗,能特异性地与致癌位点相结合发生作用,具有专一性高、疗效好和毒副作用小等明显优越性,因此也将成为未来子宫颈癌治疗的主要趋势.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子宫颈癌分子靶向治疗研究的现状及其作用机制,旨在为开发更好的抗肿瘤治疗方法和肿瘤靶向治疗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 甲状腺乳头状癌基因组学改变及其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方敏

    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ncer,PTC)是甲状腺癌中为常见的亚型,尽管大多数PTC预后较好,但仍有少部分预后较差.随着近年来基因组学研究和精准医疗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与PTC相关的基因组学改变被发现,包括单核苷酸的突变、基因异位与融合、基因拷贝数变化等.这些变化一方面能加深对PTC发生、发展和转归机制的理解,另一方面从临床诊治角度解读这些信息具有重大临床价值:促成对PTC的分子分型,弥补目前常规检查项目的不足,从而提高PTC的诊断效能和预后判断,为新的靶向药物的研发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就近年来PTC基因组学研究领域的主要进展及其临床意义进行综述.

  • 结肠癌患者CME术后化疗联合DC-CIK细胞免疫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王铁;韩锦胜;韩亚妹;马新杰;孙智广;于景超;蔡建辉

    目的:探讨结肠癌患者完整结肠系膜切除(complete mesocolic excision,CME)术后化疗联合DC-CIK细胞免疫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肿瘤外科的82例Ⅲ期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接受CME手术.单纯化疗组(n=42)采用CapeOX方案,给予6周期化疗;DC-CIK细胞免疫治疗联合化疗组(联合治疗组,n =40)除采用CapeOX方案化疗外,同时给予负载自身肿瘤抗原的DC肿瘤疫苗和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进行细胞免疫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EA的变化、细胞免疫指标(外周血CD3+、CD4+、CD8+、CD19+、CD56+及CD4+ CD25+ FOXP3+ Treg细胞的百分比)、治疗期间的药物毒副作用以及比较两组2年肿瘤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2周CEA数值较术前均有明显下降(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及术后1年的CEA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化疗组术后2年的CEA数值与治疗后及与联合治疗组相比均明显升高(均P<0.05).单纯化疗组化疗后CD8+和Treg细胞的百分比明显下降(P<0.05),余指标变化无统计学意义.联合治疗组治疗后CD3+、CD4+、CD8+、CD19+、CD3+CD56+细胞的百分比显著提高(P<0.05),Treg细胞的百分比明显下降(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的骨髓抑制、恶心呕吐、腹泻、外周神经毒性及手足综合征等药物毒副作用的发生率均明显降低(均P <0.05).单纯化疗组的2年肿瘤复发率为23.81%,联合治疗组为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C-CIK细胞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可以提高结肠癌患者术后的机体免疫功能,改善生活质量,减少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并明显降低肿瘤2年的复发率.

  • DC-CIK细胞联合化疗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

    作者:郑婷;寇晓霞;袁振刚;张迁;吴孟超;钱其军

    目的:评价DC-CIK细胞联合化疗对广泛期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2年2月至2015年1月就诊于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的15例广泛期SCLC患者,采用EP方案(依托泊甙+顺铂)化疗结束后3~5d进行DC-CIK细胞治疗,每21 d为一周期,观察联合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的变化、临床疗效、生活质量和不良反应等.结果:15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获CR 3例、PR 8例、SD 3例、PD 1例、RR为73.3%,DCR为93.3%,PFS为6.8个月,OS为14.9个月,其中2例获CR的患者OS分别为29.1个月、37.2个月,2年生存率达13.3%;联合治疗后较治疗前CD4+ CD25+ CD127-调节性T细胞、CD4+T细胞减少[(5.42±0.70)% vs (6.16±0.77)%,P<0.05;(28.74±1.92)% vs (33.06±2.69)%,P<0.05],CD3+ CD56+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D8 +T细胞增加[(5.58±0.94)% vs (4.94±0.77)%,P <0.05;(43.26±3.87)% vs(39.92±2.78)%,P<0.01],CD4 +/CD8+T细胞比值明显下降[(0.67±0.09)%vs (0.83±0.10)%,P<0.01];治疗后患者KPS评分提高20分2例、10分9例,有效率为73.3%,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轻中度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给予对症处理后可恢复正常.结论:DC-CIK细胞联合化疗可提高广泛期SCLC患者的临床缓解率,延长生存期,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增强免疫功能,安全有效.

  • 伴脑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EGFR突变率较高

    作者:葛蒙晰;周鑫莉;詹琼;黄若凡;梁晓华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突变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脑转移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胸外科及肿瘤科于2008年1月1日至2013年10月31日手术切除并经病理确诊的NSCLC患者肺癌组织标本90例.其中脑转移患者30例为观察组,无脑转移患者60例为对照组,采用直接测序法对所有标本进行EGFR基因突变检测.结果:无论腺癌还是鳞癌,脑转移NSCLC患者中EGFR基因突变明显高于无脑转移患者(46.7%vs 15.0%,P<0.01).结论:EGFR基因突变增加可能与NSCLC脑转移相关.

  • DC-CIK细胞联合EGFR-TKI治疗EGFR突变阳性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

    作者:韩涛;杨晓丹;刘兆喆;谢晓冬;郑振东

    目的:通过回顾性病例分析,评估DC-CIK细胞联合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厄洛替尼或吉非替尼治疗EGFR突变阳性的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所有人选的34例患者均确诊为EGFR突变阳性的进展期NSCLC,接受每日厄洛替尼150 mg或吉非替尼250 mg治疗,其中17例患者联合DC-CIK细胞治疗.分析比较DC-CIK细胞联合用药组与单药组的疗效,以及外周血CD3+、CD4+和CD8+T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联合用药组7例患者(41.2%)获得PR,8例患者(47.1%)获得SD,2例患者(11.8%)出现疾病进展,客观缓解率为41.2%,疾病控制率为88.2%;联合用药组患者腹泻发生率明显低于单药治疗组(P<0.05).单药组患者外周血CD3+、CD4+、CD8+细胞比例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P>0.05),EGFR-TKI联合DC-CIK组CD3+、CD4+T细胞比例较治疗前有所升高(P<0.05)、CD8较治疗前有所下降(P<0.05).结论:DC-CIK细胞联合厄洛替尼或吉非替尼治疗EGFR突变阳性的进展期NSCLC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联合用药组患者T细胞免疫状态明显改善且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微卫星不稳定与T淋巴细胞浸润的关系

    作者:桑友洲;梅静思;于文文;张喜英;魏枫;于津浦;任秀宝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组织错配修复蛋白MLH1、MSH2和MSH6的表达和T淋巴细胞浸润情况,探讨微卫星不稳定(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U与NSCLC组织T淋巴细胞浸润的关系.方法:收集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2004年至2010年NSCLC组织标本100例,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癌组织中MLH1、MSH2和MSH6的表达,以其中1种及1种以上蛋白表达阴性者判定为MSI;同时检测T淋巴细胞浸润情况,并分析MSI与NSCL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NSCLC组织中MSI检出率24%,少于微卫星稳定(microsatellite stability,MSS).MSI NSCLC组织中T淋巴细胞浸润明显高于MSS者.免疫组化结果显示:MSI NSCLC组织CD3+、CD4+、CD8+T淋巴细胞浸润数目明显多于MSS NSCLC 组织,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I与患者的年龄有关(P<0.05),而与患者的性别、肿瘤组织类型、肿瘤大小、淋巴结有无转移和肿瘤有无远处转移均无关(P>0.05).结论:MSI影响NSCLC肿瘤免疫微环境,MSI的检测可为NSCLC免疫治疗效应提供预测指标.

  • Beclin1在非小细胞肺癌的表达及其与EGFR突变的关系

    作者:孙雪丽;苗欣;赵家义;韩一平

    目的:观察Beclin1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EGFR突变的相关性.方法:分别采用DNA直接测序法、免疫组化法检测42例NSCLC患者EGFR突变情况及Beclin1表达情况,分析二者之间关系及临床意义.结果:与癌旁组织比较,NSCLC组织中Beclin1高表达(71.4% vs 30.9%,P<0.01),Beclin1的表达与吸烟史、病理类型有关(P =0.005,P=0.025).EGFR突变14例,其中高表达Beclin1 11例,低表达Beclin1 2例,突变率为57.9%(11/19) vs 16.7%(2/12),Beclin1的表达与EGFR突变具有显著正相关性(r=0.416,P=0.009).结论:NSCLC患者EGFR突变与Beclin1的表达具有正相关性,Beclin1表达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判断NSCLC的EGFR突变状况,可能为判断EGFR突变提供有意义的线索.

  • VEGF-C/VEGFR3通路对肿瘤患者外周血来源DC的影响

    作者:李玉灵;赵华;魏枫;杨莉莉;任秀宝

    目的:通过体外培养肿瘤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来源的DC,探讨VEGF-C/VEGFR3信号通路对DC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GM-CSF和IL-4共同诱导的方法培养DC,分别采用VEGF-C(VEGF-C-DC),LPS(LPS-DC)或LPS+ VEGF-C(LPS+ VEGF-C-DC)诱导,同时设未处理组即未成熟DC细胞(imDC);流式细胞术检测DC表面CD80、CD83、VEGFR3和TLR4的表达情况,同时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VEGFR3在DC的表达;ELISA方法检测不同处理组的DC上清中IL-6、TNF-α、IL-12的分泌情况.结果:LPS-DC高表达VEGFR3;LPS-DC和LPS+ VEGF-C-DC高表达CD80和CD83,明显高于imDC(18.56% vs 8.52%,P<0.05),显示出成熟DC的表型特征;与LPS-DC相比,LPS+VEGF-C-DC表面TLR4的表达下调,LPS+ VEGF-C-DC上清液中细胞因子IL-6、TNF-α和IL-12的分泌减少.结论:VEGF-C/VEGFR3通路通过降低DC表面TLR4的表达减少其细胞因子的分泌,对DC起负向免疫调控作用.

  • 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Bin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王雪晓;安入征;张翔宇;韩晓楠;贾云泷;刘丽华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ncer,ESCC)患者的食管鳞癌组织、癌旁组织中Bin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及其mRN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分别检测58例经病理证实的ESCC患者的食管鳞癌组织、癌旁组织中Bin1基因mRNA的表达情况;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上述食管鳞癌组织中Bin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比较ESCC患者Bin1甲基化状态与临床病理分期的关系.结果:ESCC组织中Bin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58.62% vs 25.86%,x2=12.76,P<0.01),Bin1甲基化状态与患者TNM分期、肿瘤侵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相关(均P <0.05).ESCC组织中Bin1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癌旁组织[(0.78 ±0.05) vs (1.03±0.03),t=9.643,P<0.01)];发生Bin1甲基化的组织中Bin1 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未发生甲基化的组织[(0.68±0.04) vs (0.85±0.07),t=2.476,P<0.05].结论:Bin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可能与ESCC的发生密切相关,它是ESCC中Bin1 mRNA低表达或缺失的机制之一,且与ESCC进展和淋巴结转移有关.

  • 肠道菌群在肿瘤进程中的作用及其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马守宝;刘海燕

    肠道菌群在调控宿主的生长、发育、营养代谢以及免疫稳态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肿瘤患者,特别是结直肠癌患者的肠道菌群多呈现失调的状态,而肠道菌群失调能够通过影响肠道代谢、肠道稳态以及肠道免疫等方面促进或者抑制肿瘤的发生发展.目前,通过干预肠道菌群来进行肿瘤治疗的临床实践已经显示出了良好的疗效和巨大的潜能.本文主要论述肠道菌群在肿瘤发生发展进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以及目前利用肠道菌群治疗肿瘤的相关临床研究进展.

  • α1-抗胰蛋白酶和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基因多态性的交互作用及其与大肠癌侵袭和转移的关系

    作者:张超贤;郭李柯;秦咏梅;李光艳

    目的:探讨α1-抗胰蛋白酶(α1-antitypsin,α1-AT)基因第5外显子和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issue factor pathway inhibitor,TFP1)基因T287C多态性的交互作用及其与大肠癌侵袭和转移的关系.方法:选择河南省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1年7月至2015年7月期间收治的经病理学确诊的大肠癌TNM Ⅰ、Ⅱ、Ⅲ和Ⅳ期患者各180例,以180例TNM 0期患者作为对照组,用PCR-RFLP技术检测各组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两基因的多态性,以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分析样本的群体代表性,以Khoury和Wagener模型分析两基因多态性的交互作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α1-AT和TFPI蛋白表达,细胞划痕试验和Transwell侵袭试验分别检测α1-AT和TFPI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检测SW480细胞胰蛋白酶、组织因子(tissue factor,TF)和蛋白酶激活受体-2(protease-actieated receptor 2,PAR-2)表达水平.结果:α1-AT(MZ)、α1-AT(ZZ)、TFPI(TC)和TFPI (CC)基因型者大肠癌侵袭与转移的风险均显著增加,且在α1-AT(MZ)和TFPI(TC)之间、α1-AT(MZ)和TFPI(CC)之间、α1-AT(ZZ)和TFPI(TC)及α1-AT(ZZ)和TFPI(CC)之间均存在正向交互作用(均γ>1).Ⅰ、Ⅱ、Ⅲ和Ⅳ期患者血清α1-AT(或TFPI)表达明显低于0期组,且Ⅰ、Ⅱ、Ⅲ和Ⅳ期患者之间血清α1-AT(或TFPI)表达也有明显差异(P<0.01).同一组携带突变基因型个体的血清α1-AT(或TFPI)表达明显低于携带野生型个体(P<0.01).体外细胞培养实验显示,α1-AT可明显抑制SW480细胞胰蛋白酶的表达,而TFPI则明显抑制TF表达,而两者均可明显降低细胞PAR-2的表达及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结论:α1-AT(MZ)、α1-AT(ZZ)、TFPI (TC)和TFPI(CC)基因型均是大肠癌侵袭与转移的高危因素,基因多态性的交互作用增加了大肠癌侵袭与转移的风险.

  • 肝细胞癌ZIC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作者:笪晨星;顾勇;段炜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ZIC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集2008年8月至2014年8月武警陕西总队医院63例肝细胞癌患者手术切除的肿瘤组织标本,通过Real-time PCR法检测肝细胞组织及癌旁组织中ZIC1 mRNA表达水平;用甲基化特异性PCR (methylation specifi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MSP)法检测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ZIC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结果:ZIC1 mRNA在肝细胞癌组织中呈低表达与其启动子区甲基化有关;ZIC1基因在肝细胞癌中频发甲基化(P<0.05),并与肿瘤分化程度及分级显著相关(均P<0.05).结论:启动子区甲基化是ZIC1基因失活的重要机制,ZICI基因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可能参与了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

  •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PD-1表达水平及淋巴细胞亚群分析

    作者:周莉;张冠男;王琳;吕喜英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外周血细胞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cell death protein 1-ligand l,PD-L1)的表达水平和淋巴细胞亚群比例与NSCLC临床分期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4年3月至12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科收治的38例肺腺癌、35例肺鳞癌患者为实验组,以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集受试者晨起外周血5ml,用ELISA法检测血清PD-1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CD4+、CD8+、CD19+、NK细胞比例.结果:实验组血中PD-1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104.98±20.76)、(109.13 ±24.65) vs (50.80±14.38)pg/ml,P<0.01];实验组外周血中CD4+、NK细胞比例低于对照组(P <0.001),CD8+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P<0.01);Ⅲ、Ⅳ期肺癌CD4+细胞比例和NK细胞比例均低于Ⅰ、Ⅱ期(P<0.01),PD-1表达水平CD8+细胞比例均高于Ⅰ、Ⅱ期(P <0.01);CD19+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D-1的表达水平与NK细胞比例呈负相关(P<0.01),与CD8+细胞比例呈正相关(P<0.01),与CD4+、CD19+无相关性(P>0.05).结论:NSCLC患者外周血PD-1的表达水平较健康体检者明显上调,检测外周血PD-1表达水平和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对NSCLC患者病情监测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 NK细胞抗肿瘤临床转化研究进展

    作者:王志华

    NK细胞是过继免疫治疗(adoptive immunotherapy,AIT)肿瘤中的一种独特免疫效应细胞,具有短期内大量增殖、调节机体免疫力、抗肿瘤、抗菌、抗病毒、抗衰老等特点,受到普遍关注,临床应用也显示出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本文仅就国际上有关NK细胞抗肿瘤生物学机制、培养和扩增方法、免疫调节作用,以及NK细胞和其他临床肿瘤治疗方法的联合应用,特别是近几年抗肿瘤临床转化的研究现状和进展作一简要综述,并对目前国际上NK细胞治疗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 曹雪涛院士科研团队论文荣膺中国百篇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长链非编码RNA lnc-DC通过STAT3调控人DC的分化和功能

    作者:Wang P;Xue Y;Han Y;Lin L;Wu C;Xu S;Jiang Z;Xu J;Liu Q

    树突状细胞(DC)是免疫系统中重要的抗原提呈细胞,其成熟和功能状态决定着免疫应答的走向和强度.哺乳动物基因组能够转录产生大量的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IncRNA),其在免疫系统中的功能还知之甚少.

    关键词:
  • 规范管理促进免疫细胞治疗技术的健康发展

    作者:王福生;施明

    肿瘤免疫治疗(包括免疫细胞治疗和免疫分子治疗)被认为是继手术、放疗和化疗后一种新的肿瘤治疗模式,是当前国际上治疗肿瘤等疾病基础和临床研究的热点.免疫治疗由于对一些肿瘤的疗效明显,于2013年被Science杂志评为年度十大科技突破之首.如CD19特异性CAR-T细胞治疗急、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晚期B细胞淋巴瘤疗效明显,部分患者病情得到长期缓解;在治疗实体瘤方面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受到关注.肿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法,如抗PD-1 \PD-L1、CTLA-4抗体等,通过增强T细胞抗肿瘤免疫功能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初步临床试验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疗效,目前美国FDA已批准应用于黑素瘤、非小细胞肺癌等恶性肿瘤的治疗.

  • 肿瘤免疫治疗何去何从:多角度的换位思考

    作者:钱其军

    一度火热的肿瘤免疫治疗受“魏则西事件”的影响被迅速降温.针对这一状况,笔者客观介绍肿瘤免疫治疗的发展历程、发展趋势及优缺点,并从癌症患者、监管部门、医疗机构及业内专家等多个角度解析当前肿瘤免疫治疗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对策,以期为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肿瘤免疫治疗发展路径提供参考意见.

  • 肿瘤免疫疗法将迎来飞跃——转载自《肿瘤免疫细胞治疗资讯》2015年1月15日对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本刊主编曹雪涛院士的访谈

    作者:

    随着科研人员对肿瘤免疫学理论与免疫治疗新原理新方法的探索不断深入,研究免疫疗法针对不同肿瘤的效应及机制,以及联合应用不同的免疫疗法提高肿瘤的治疗效果将带来肿瘤治疗的突破以及生命科学领域的巨大飞跃.本刊记者专访曹雪涛院士,且看他的精彩回答.

  • 免疫细胞治疗前景看好:“美国Innate Killer高峰论坛”介绍及参会有感

    作者:田志刚

    1会议基本情况“Innate Killer Summit 2016:Spotlight on NK,NKT and γδT Cell Immunotherapies”于2016年5月16-18日在美国圣地亚哥市召开.该会议是落实2016年初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会年度咨询报告和之后副总统拜登宣布“癌症登月计划”(Cancer MoonShot 2020)的一个具体落实规划会议,注重天然杀伤细胞临床应用的各类问题的研讨.类似的有关T细胞的高峰会议(CAR-TCR Summit 2016:T Cell Immunotherpies)将在2016年9月在Boston召开.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