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Nephrology 중국중서의결합신병잡지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 影响因子: 1.06
- 审稿时间: 3-6个月
- 国际刊号: 1009-587X
- 国内刊号: 14-1277/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多联疗法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难治性肾病综合征(N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2例难治性N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1例)和对照组(21例).治疗组辨证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缓解率、副反应率、复发率及治疗前后血浆白蛋白、24 h尿蛋白、血脂、肾功能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总缓解率(85.7%),副反应率(42.9%),复发率(19.0%),上述各项指标治疗后均比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或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难治性NS优于单纯西医治疗方法.
-
芪术汤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药芪术汤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方法:将61例D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为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加用芪术汤.比较两组总疗效、肾功能及尿蛋白变化以及血脂血糖和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0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67%(P<0.01);两组治疗尿素氮(BUN)、血肌酐(Scr)、24 h尿蛋白尿(Pro)、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BG)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降低(P<0.05,P<0.01),但治疗组上述指标降低更明显(P<0.01).结论:以芪术汤为主结合西医治疗DN疗效显著,可降低尿Pro、改善肾功能、血脂及血液流变学.
-
血清C-反应蛋白鉴别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与感染的意义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鉴别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活动和感染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998年6月~2003年6月在我科住院治疗并行过血清CRP检测的共77例SLE患者,分为感染组与非感染组,并比较了他们的CRP浓度.结果:SLE患者感染组CRP浓度(65.24±36.08)mg/L明显高于非感染组(9.05±11.61)mg/L,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0.01);而非感染组中狼疮活动与非活动组CRP浓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CRP>30 mg/L诊断SLE合并细菌感染的敏感性为89.3%,特异性达92.6%.结论:CRP可以作为一个鉴别SLE患者活动与感染的敏感实用的指标,若>30 mg/L应首先考虑合并感染.
-
海洛因肾病的病理特征--附2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海洛因肾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预后.方法:观察2例海洛因肾病的光镜、电镜和免疫组织化学特征,并复习有关文献.结果:2例均为男性,以肾病综合征入院.光镜和电镜见1例表现为局灶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1例为弥漫膜增殖Ⅰ型伴局灶肾小球硬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见IgM为主的免疫球蛋白沉积.结论:海洛因肾病为长期吸食海洛因导致的肾脏疾病,临床表现以肾病综合征多见,病理形态学、超微结构改变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无明显特异性,诊断需结合吸毒史并排除其他继发性肾病可能后诊断.
-
Alport综合征基因学研究进展
Alport综合征(AS)是一遗传性疾病.其临床表现类似于慢性肾炎,有血尿,伴或不伴蛋白尿,肾功能呈进行性减退,伴有感音神经性耳聋,常有视觉障碍.发病机制为编码Ⅳ型胶原基因的突变所致.近年来许多学者对AS的基因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现综述如下.
-
近五年中医药关于肾脏纤维化防治的研究回顾
肾脏纤维化(renal fibrosis)是各种肾脏疾病发展到慢性肾衰竭的共同途径,这一点在肾脏研究领域已达成共识.肾纤维化同其他器官纤维化一道一直是世界医学的研究热点问题之一.器官纤维化是指由于炎症刺激器官实质细胞发生坏死,组织内细胞外基质(extracdluar matrix,ECM)异常增多和过度沉积的病理过程,轻者称为纤维化(fibrosis),重者引起组织结构破坏而发生器官硬化(organ scarring).
-
白细胞介素-13与肾脏疾病的研究近况
白细胞介素-13(IL-13)是1993年新命名的一种细胞因子.1993年美国和法国两家实验室分别获得了人的IL-13 cDNA克隆,并对其作了核酸序列分析,在真核细胞和大肠杆菌中进行了表达并对表达产物作了初步生物活性分析[1].在1993年Keystone细胞因子专题会议上将这种细胞因子正式命名为IL-13.
-
肾移植治疗终末期肾衰竭伴纯红再障临床研究--附2例远期疗效随访报告及文献复习
目的:通过总结2例终末期肾衰竭(ESRD)患者伴纯红再障(pure red cell aplasia,PRCA)的临床资料,介绍该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总结2例ESRD合并PRCA的诊治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ESRD患者均确诊为肾性贫血常规给予α-促红素(α-rhuEPO)治疗后出现PRCA.2例经肾移植术,随访3年以上,目前病情稳定.结论:使用促红素治疗ESRD所致肾性贫血出现的PRCA,其首选的治疗方法是肾移植.
-
益气滋肾颗粒控制IgA肾病血尿的多中心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客观评价益气滋肾颗粒治疗IgA肾病血尿(气阴两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多中心、随机、平行对照的临床试验,观察益气滋肾颗粒对IgA肾病血尿、蛋白尿、肾功能、中医证候的干预效果,观察临床病例211例,治疗组109例,对照组102例.结果:治疗组IgA肾病患者血尿恢复正常的比率,与治疗时间呈正相关性.治疗12周后,血尿恢复正常率、改善1级以上的比率,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12周时,治疗组蛋白尿的完全缓解率35%,减少50%者为23.33%,尿蛋白定量平均下降52.54%,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8周、12周时治疗组中医症状积分减少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益气滋肾颗粒在控制IgA肾病血尿、减少蛋白尿、改善患者症状等方面具有良好的作用.
-
雷公藤多苷对移植肾长期存活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苷(TW)作为免疫抑制剂对肾移植患者长期存活率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104例患者在肾移植术后采用TW+泼尼松(Pred)+环孢霉素(GsA)+硫唑嘌呤(AZa)免疫抑制剂治疗,48例患者在肾移植术后采用Pred+GsA+骁悉(MMF)免疫抑制剂治疗,就以下方面对两组患者进行观察比较:(1)术后5年内发生排斥反应及临界改变情况;(2)外周血白细胞下降、肝功能异常的发生率;(3)严重感染情况;(4)出现尿蛋白情况;(5)术后5年内肾功能变化情况及移植肾5年存活率.结果:5年内AZa+TW组急性排斥反应及临界改变的发生率较MMF组低,分别为11.5%、16.7%和4.8%、6.3%(P>0.05);GPT高于正常的发生率分别为7.7%、16.6%(P>0.05);外周血白细胞低于正常的发生率分别为0.96%、18.8%(P<0.01);严重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1.9%、18.8%(P<0.05),5年内出现蛋白尿的患者例数分别为17.3%、29.2%(P>0.05),两组移植肾5年存活率相似,分别为89.6%、85.4%(P>0.05).结论:在肾移植术后应用CsA+Pred+AZa+TW免疫抑制方案是可行的,既可以使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减少,同时还能减少蛋白尿及慢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下降,为国内提高移植肾长期存活率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
CD34在IgA肾病肾小管间质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研究白细胞分化抗原CD34在IgA肾病肾小管间质病变中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在IgA肾病进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双标记技术检测不同小管间质病变程度的IgA肾病患者肾组织内CD34和α-平滑肌激动蛋白(α-SMA)的表达.肾小管间质病变分级采用Katafuchi积分.详细收集每例患者肾活检时的24 h尿蛋白定量(TUPr)及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并与免疫病理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无小管间质病变组未见CD34的表达,α-SMA仅表达于间质的动脉壁;轻度小管间质病变组CD34和α-SMA表达散在,主要见于小管间质受损部位;中、重度病变组较轻度病变组CD34和α-SMA的表达显著增加(P<0.05);小管间质内CD34的表达与α-SMA的表达及TUPr、Ccr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随小管间质病变进展而出现的CD34表达增多可能在IgA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
-
银杏叶提取物治疗实验性肾病综合征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761(EGB761)对实验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实验大鼠复制成阿霉素(ADR)肾病(NS)模型,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模型+EGB761组(EGB761组).结果:(1)EGB761组尿蛋白量下降幅度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2)实验8周末,EGB761组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升高幅度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EGB761组血清总胆固醇(TC)、总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下降水平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3)模型组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显著低于正常组;丙二醛(MDA)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EGB761组总SOD升高水平及MDA下降水平均显著高于模型组.(4)24 h尿蛋白量与血清总SOD呈直线负相关,r=-0.923(P<0.01);24 h尿蛋白量与血清MDA呈直线正相关,r=0.774(P<0.01).结论:EGB761能显著改善NS大鼠临床指标,其减轻尿蛋白的作用与清除氧自由基、降血脂有关.
-
糖尿病肾病早期白蛋白尿与Megalin的表达变化
目的:通过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肾病大鼠Megalin的表达变化,了解糖尿病肾病时肾小管重吸收白蛋白的能力与Megalin的关系.方法:将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和糖尿病肾病组(DN组).DN组以55 mg/kg体重的剂量一次性腹腔注射1%STZ,N组一次性腹腔注射柠檬酸缓冲液.在实验的2、4、6周分别处死两组的5只大鼠,并测量大鼠的血糖、24 h尿量、24 h尿白蛋白量、24 h尿肌酐浓度、血清肌酐和尿素氮、体重和肾脏重量,计算肌酐清除率和肾脏肥大指数,应用免疫组化和RT-PCR技术观察各组大鼠2、4、6周的肾小管Megalin表达.结果:第2周DN组的Megalin表达水平与N组相比有显著下降(P<0.05),与第6周比较DN组Megalin表达逐渐降低,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STZ腹腔注射所致大鼠糖尿病肾病的24 h白蛋白尿增加与肾小管近端的Megalin表达呈显著负相关关系.Megalin表达的降低不是一过性,也不能自行恢复,不加干预会随着病程延长而逐渐加重.
-
转化生长因子-β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及细胞外基质成分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HMCs)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及细胞外基质(ECM)成分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蛋白印迹技术,观察不同时间TGF-β1对HMCs CTGF mRNA及其蛋白质表达的影响,同时观察对Ⅰ型胶原、Ⅳ型胶原和纤维结合蛋白(FN)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在正常培养情况下,HMCs有CTGF mRNA及其蛋白质的表达.HMCs在TGF-β1刺激后,CTGFmRNA表达明显增加,6 h达到高峰,可持续增高到24 h;CTGF蛋白表达12 h达到高峰,可持续增高至24 h.Ⅰ型胶原、Ⅳ型胶原mRNA表达逐渐增加,24 h明显增加并达到高峰.FN mRNA12 h达到高峰,24 h后开始回落.结论:HMCs可表达CTGF.TGF-β可诱导体外培养的HMCsCTGF及ECM成分高表达.
-
川芎嗪预处理急性缺血性肾衰竭基因谱研究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基因表达谱的影响,筛选出肾损伤的相关基因.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以川芎嗪经大鼠尾静脉注射6周后,建立缺血性肾衰竭模型,运用基因总结技术检测川芎嗪对肾损伤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川芎嗪能使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肾相关基因表达上调和下调,其中川芎嗪下调已命名的大鼠肾基因(Ratio<0.5)67个;川芎嗪上调已命名的大鼠肾基因(Ratio<0.5)26个.结论:川芎嗪通过下调或上调缺血再灌注损伤肾相关基因表达的活性对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肾发生药理作用.
-
泛素在大鼠慢性同种移植肾病中的表达及作用
目的:观察泛素在慢性移植肾病(CAN)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肾功能改变、病理学改变及肾组织正常活化T细胞表达及分泌趋化因子(RANTES)之间的关系,探讨泛素在CAN中的作用.方法:实验组采用近交系大鼠的同种异基因动物间的左肾原位移植,雄性F344大鼠40只为供体,雄性LEW大鼠40只为受体,移植手术后第10 d行右肾切除术,对照组采用单肾切除术的雄性F344和LEW大鼠各25只.分别于4周、8周、12周、16周及24周处死大鼠,做肾功能、移植肾组织学检测,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与免疫印迹方法检测肾组织中泛素的表达,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组织RANTES的表达.结果:移植组大鼠尿蛋白定量、血清肌酐水平于移植后16周时显著增高,24周时更为显著.肾脏病理显示:移植后12周之前,主要表现为肾间质单个核细胞浸润,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血管内膜的断裂;移植后16周时可观察到肾小球硬化、肾间质纤维化及血管硬化等慢性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blot结果显示泛素在CAN病程中的表达呈逐渐升高后又降低的过程,移植12周为其表达高峰,后逐渐降低,24周时降至低.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RANTES表达部位,表达时相与泛素表达是一致的.相关分析显示,肾移植大鼠泛素表达水平与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肌酐水平在CAN早期呈正相关,在CAN晚期呈负相关.与肾间质纤维化程度呈负相关.移植12周组泛素表达水平与RANTES呈显著正相关.结论:泛素在CAN早晚期病变中起连接作用,泛素对上调增殖起基本作用,并可能通过对RANTES的调节,参与了CAN的全过程.
-
Alport综合征1例报道
病例患者,男性,25岁,因发现血尿蛋白尿11年入院.患者自诉于1994年无明显诱因出现双眼睑浮肿,到当地医院检查发现尿中蛋白(+++),红细胞(+++),同时发现"乙肝大三阳".经抗炎等治疗后无明显好转,后按慢性肾炎经中西医多方诊治蛋白尿始终有(+),红细胞(+).2000年开始服用泼尼松,初始剂量为90 mg/d,后规律减量至2001年底停药,查尿蛋白为(+).
-
郑平东教授治疗肾病经验
郑平东教授系国内著名中医肾病专家,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名中医,全国名老中医郑孙谋教授嫡传六世中医师,国医泰斗张伯臾之门生.1964年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1986年获日本国立富山医科大学博士学位,现任上海市中医肾病医疗协作中心主任,中医肾病学会主任委员,上海市中医学会常务理事、内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全国中医肾病学会顾问等多项职务.笔者有幸进修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肾内科,随郑教授学习1年,颇受教益,现将郑教授有关治疗肾病经验整理如下.
-
红细胞生成素在未进入透析的慢性肾脏病患者中的应用
重组的人类红细胞生成素(rHu EPO)治疗透析患者已被证实可以有效地纠正贫血、改善生活质量.但是对于rHuEPO在未进入透析的肾脏病患者中的应用仍存在争议,一种观点认为rHu EPO可以加速这类患者的肾功能丧失,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既然rHu EPO在这类患者中是有效的,那么就可以增强患者的健康感,还可以延缓进入透析的时间.本文的目的旨在评价rHu EPO在尚未进入透析的肾性贫血患者治疗中的作用.
-
慢性肾脏疾病与血管钙化
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世界性的公共健康问题,表现为不可逆的肾衰竭、心血管疾病(CVD)和夭折[1].根据美国Kidney Disease Outcome Quality Initiative(K/DOQI),CKD是基于肾损伤的证据和肾小球滤过率(GFR),而与病因无关[2].
年 | 期数 |
2019 | 01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1 12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0 | 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