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西医结合 >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Chinese Imaging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중국중서의결합영상학잡지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 影响因子: 0.8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2-0512
  • 国内刊号: 11-4894/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6369号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象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山东
  • 主编: 杨培民
  • 类 别: 中西医结合
期刊荣誉:
  • 脑发育性静脉异常并出血的影像学诊断

    作者:胡娜;王滨;王光彬;苏世军;满小妮;胡建滨;赵连新;白雪;史宏璐

    目的:探讨脑发育性静脉异常(DVAs)并出血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随访证实为DVAs并出血病例的CT及MRI表现.结果:发生在左、右额叶白质内各1例,右侧基底节2例,右侧小脑中脚1例,左、右侧小脑半球各1例.CT平扫2例呈结节状高密度灶,1例呈卵圆形低密度灶.MRI平扫时DVAs呈长T1,长、短T2信号.3例呈“水母头征”,出血灶呈片絮状短、长T1,长、短T2信号,条状短、长T1,短T2信号.MRI增强扫描1例未见强化,其他均明显强化,呈“水母头征”,显示清晰.磁敏感加权成像(SWI)示5例呈低信号,呈典型“水母头征”,显示清晰,出血灶呈结节状低信号,边界清晰.结论:MRI对DVAs并出血的诊断有明显优势,以SWI更为显著.

  • 成人髋臼发育不良性骨关节病的X线及CT表现分析

    作者:胡剑波;曹子文;肖林;吴泽文;陈焱君

    目的:探讨成人髋臼发育不良性骨关节病的X线及CT表现特征.方法:对73例92个成人髋臼发育不良性骨关节病的X线及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73例均拍摄标准的骨盆前后位X线片,42例行CT扫描.X线片上测量反映髋臼发育的指标:外侧中心边缘角(LCE角)、臼顶倾斜角(AI角)、髋臼角(Sharp角)及股骨头突出指数(FED.结果:92个成人髋臼发育不良性骨关节病的X线改变为:髋臼发育不良及继发性骨性关节炎,均符合髋臼发育不良的测量指标.42例53个髋CT显示髋臼顶发育不良16髓,髋臼前部发育不良28髋,髋臼前后部均发育不良9髋.结论:髋臼浅小、倾斜及髋臼关节面下囊变、股骨头骨赘是成人髋臼发育不良性骨关节病的常见及较特征性的表现,CT能够比X线片更早且更详细显示.髋臼指标测量能够量化评估髋臼发育不良的程度.

  • 3.0T MRI动态增强扫描对肝细胞肝癌介入治疗疗效的评价

    作者:李振芝;于进超;吴伟;王姝慧;王振福

    目的:评价3.0 T MR1动态增强扫描监测肝细胞肝癌(HCC)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及射频消融(RFA)治疗后肿瘤残存或复发的价值.方法:选择40例经TACE或RFA治疗后的HCC患者,于TACE或RFA治疗后2~3个月内行MRI检查,MRI检查后2~4 d内行DSA检查,观察MRI动态增强扫描各时相病灶的MRI征象和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判断原发病灶有无肿瘤残存或复发以及有无新发病灶,并与DSA、临床资料对照.结果:40例HCC患者共发现88个病灶,MRI动态增强扫描显示48个坏死灶,40个病灶有肿瘤残存或复发;DSA结合临床检查显示47个病灶为肿瘤坏死,41个病灶有肿瘤残存或复发.与DSA结合临床检查相比,MRI动态增强扫描发现肿瘤残存或复发的一致性好(Kappa值=0.931,P<0.05),敏感性97.9%,特异性95.1%,阳性预测值95.8%,阴性预测值97.5%,诊断正确率96.6%.结论:3.0TMRI动态增强扫描能清楚显示HCC经TACE或RAF治疗后原发病灶残存或复发,是评价HCC介入治疗疗效的理想方法.

  • 各向同性快速三维容积动态增强序列在肝外胆管癌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秦昕东;韩景娟;苑晶;冯荣平;马莎莎;刘海燕

    目的:研究MRI各向同性并零填充插值优化技术下快速三维容积(3D-LAVA)动态增强序列对肝外胆管癌(EHCC)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8例EHCC的MRI平扫、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各向同性并零填充插值优化31-LAVA扫描原始图像及对基于后者进行的多方位重组图像和立体重建的图像资料,明确病变部位、大小、分型、邻近受侵及转移情况.结果:28例在MRI平扫及MRCP时均可显示梗阻段以上的胆系扩张,12例未见到明确的软组织肿块和浸润的胆管;而通过各向同性3D-LAVA图像后处理,28例均显示出明确的扩张胆管及渐进强化的软组织肿块,同时可以显示出癌灶与邻近血管和脏器的毗邻关系及受累情况.28例中近段肝外胆管癌18例,远段肝外胆管癌10例;浸润型15例,结节型8例,乳突型5例;血管收累7例,十二指肠乳头壶腹受累2例,腹腔淋巴结转移3例.结论:各向同性并零填充插值优化3DLAVA不但可以显示EHCC的直接及间接征象,作出诊断并分型,还可以更直观清晰地显示病灶与重要脏器的毗邻关系,为临床提供更多的病变信息.

  • 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价值

    作者:黄莹;李嘉家;黄艺峰;朱露林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于肝癌(HCC)供血动脉的显示价值.方法:100例HCC患者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前后行MSCT扫描和血管成像.结果:100例患者的HCC供血血管被充分显示;TACE治疗效果与HCC供血动脉有密切关系,规则性供血类型与变异性血管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34).结论: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是一种评价HCC供血动脉的重要方法,为术式的选择及预后提供了重要信息.

  • 创伤性脑白质损伤的扩散张量成像研究

    作者:杨烁慧;陆方;朱琼;杨赛;李晨;杨炯;詹松华

    目的:评价扩散张量成像(DTI)在创伤性脑白质损伤(WM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6例创伤性脑外伤后经临床诊.断有WMI的患者通过Philips 1.5 T Intera Achieva MR扫描仪行常规MRI和DTI.后处理获得部分各向异性指数(FA)、表观弥散系数(ADC)和纤维示踪成像三维图.根据T2WI及T2快速场回波图像,分别于WMI区域、同侧同名或对侧同名纤维柬正常区域取感兴趣区,测量FA值和ADC值并进行比较.结果:脑外伤患者损伤脑白质中挫伤和出血、仅挫伤和仅出血区域三者之间的FA值(F=0.68,P>0.05)和ADC值(F=0.53,P>0.05)均未见明显不同.除仅出血区域的ADC值与对照区域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1.36,P>0.05),挫伤和出血(t=9.72,P<0.05)、仅挫伤(t=8.28,P<0.05)和仅出血(t=5.44,P<0.05)区域的FA值较正常对照区域明显降低,挫伤和出血(t=4.71,P<0.05)、仅挫伤(t=4.81,P<0.05)的ADC值较正常对照明显增高,纤维示踪成像显示损伤区域脑白质较正常区域稀疏、分离、缺失.结论:DTI技术能够显示患者WMI区域的异常改变,但ADC值对出血的判断有局限性.

  • 多模式MRI指导下动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作者:黄远亮;童绥君;蔡继福;周玉明

    目的:评价发病4.5~9 h、MRI上有PWI/DWI不匹配、且MRA有责任血管闭塞或重度狭窄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动脉溶栓(IAT)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发病4.5-9 h、MRI上有PWI/DWI不匹配、且有责任血管闭塞或重度狭窄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48例,分为IAT组22例及对照组26例,比较其症状性出血率及3个月rRS.结果:IAT组与对照组症状性出血率为9.1%(2/22)与3.8%(1/26),P=0.454.IAT组结局良好,3个月mRS 0~2者占59.1%(13/22),多于对照组30.8%(8/26),P=0.049.结论:对于时间窗为4.5~9 h、MRI上有PWI/DWI不匹配、且MRA上有责任血管闭塞或重度狭窄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 IAT可提高血管再通率,改善预后.

  • MRI在脑微出血与腔隙性脑梗死相关性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张海霞;任延德;刘峰

    目的:利用MRI研究脑微出血(CMBs)与腔隙性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收集颅脑MRI受检者284例,行常规MRI序列及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序列扫描.记录CMBs及腔隙性脑梗死位置、数目,分析CMBs、腔隙性脑梗死分布位置以及病变程度,分别统计皮层-皮层下区(CSC区)、基底节-丘脑区(DGM区)、幕下区(IT区)的CMBs、腔隙性脑梗死数目并进行相应分级;再根据脑内所有CMBs及腔隙性脑梗死数目总和对每例患者进行分级,分析两者在发病部位、病变等级之间相关性,统计各年龄组CMBs、腔隙性脑梗死发生率.利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84例受检者中腔隙性脑梗死215例,CMBs 97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CMBs发生率约40%.CMBs、腔隙性脑梗死数目分别为1~93、1~41个不等;CMBs、腔隙性脑梗死具有共同的好发部位,CSC区rs=0.450,P=0.004;DGM区,rs=0.406,P=0.000;IT区,r5=0.441,P=0.000.CSC区、DGM区、IT区的CMBs病变程度随腔隙性脑梗死病变程度的升高而升高(P=0.000);脑内所有CMBs与腔隙性脑梗死病变程度呈显著相关性(P =0.000);腔隙性脑梗死、CMBs的发生率随年龄的增大而升高.结论:颅脑MRI常规扫描序列结合SWI序列检测腔隙性脑梗死和CMBs,可以更加科学指导脑血管患者的诊断治疗、跟踪观察及预后判断.

  • 小脑髓母细胞瘤的MRI影像特征及鉴别诊断

    作者:沈桂萍;曾晓华;阳昱恒;孙志强;陈信坚;赵林;罗超;田龙海

    目的:探讨小脑髓母细胞瘤的MRI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脑髓母细胞瘤的MRI资料,所有病例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5例行FLAIR序列及弥散加权成像(DWI).结果:21例髓母细胞瘤中,19例位于小脑蚓部(占90%),2例位于小脑半球(占10%).发病年龄5~41岁,15岁以下11例(占52%).肿瘤平均大小约33 mm,18例病灶边界较清楚,3例病灶周边模糊.圆形或类圆形11例,不规则形3例,边缘分叶5例.16例病灶内可见囊变、坏死.MRI扫描,T1WI呈稍低、等信号,T2WI呈等,稍高信号,FL,AIR序列呈等、稍高信号,DWI序列病灶实性成分呈高信号,表面扩散系数(ADC)图呈略低信号.增强扫描大部分病灶不同程度强化.12例病灶周边见不规则水肿.结论:小脑髓母细胞瘤具有典型好发部位及特征性MRI影像表现,早期诊断有助于临床治疗及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胸部肿瘤三维适形放疗所致放射性肺炎影像学表现及病因分析

    作者:郝润松;韩庆森;亓进友;刘继鹏;万振法

    目的:探讨胸部肿瘤三维适形放疗(3D-CRT)所致放射性肺炎(RP)的影像学表现及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8例三维适形放疗所致RP患者胸部影像学征象进行评定,并通过临床观察对RP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97例胸部肿瘤放疗患者中发生RP 28例,发生率28.87%.在各临床指标中,吸烟患者、肿瘤位于双肺上叶的患者发生概率较高.在剂量学指标中,单因素分析显示受到20、30、40 Gy剂量照射的肺体积占全肺总体积的百分比(V20、V30、V40)、全肺平均剂量(MLD)与RP相关.结论:CT诊断RP较X线敏感,有特征表现,而且对肺炎的不同时期可作出正确判断.肺炎的发生因素,除放疗技术外,个人体质、吸烟、手术等都有影响.

  • 64层螺旋CT门腔静脉同步成像技术对布-加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作者:陈为霞;董鹏;费洪钧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双通路注射法行门腔静脉同步成像技术在布-加综合征(BCS)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行64层螺旋CT双通路注射法造影并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证实的20例BCS患者,对其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血管重建显示:单纯下腔静脉受累7例;单纯肝静脉受累5例;下腔静脉伴肝静脉受累4例;下腔静脉血栓、外压性狭窄病变4例.与DSA进行比较,符合率达95%,二者具有较好的相关性,r值=0.966.②肝实质动态增强扫描显示:典型斑片样强化12例;3例不典型强化;5例肝实质未见明显异常强化.结论:64层螺旋CT双通路注射法行门腔静脉同步成像技术在诊断BCS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同时能更好地显示门静脉与下腔静脉,准确、完整地显示BCS的梗阻部位和性质.

  • 脑梗死rADC值变化与临床分期相关性的初步研究

    作者:崔延安;孙鑫;周钟珩;黄海青

    目的:分析脑梗死各临床分期的相对表现扩散系数(rADC)值变化,探讨rADC值的大小与临床分期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2例脑梗死患者,分别于超急性期(<12 h)、急性期(13~72 h)、亚急性期(4~14 d)、慢性期(15 d)行常规序列和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查.测量各期病灶的ADC值,并计算rADC值,统计不同分期rADC值有无差异.按rADC值大小对临床各期病例进行统计,分析rADC值的大小与临床分期的相关性.结果:脑梗死rADC值在超急性期下降,急性期进一步下降;于亚急性期、慢性期逐渐上升.脑梗死病灶各期的rADC值有明显差异;脑梗死不同分期与rADC值大小有相关性.结论:根据脑梗死rADC值大小可判断其临床发病时间.

  • 基于MRI图像膝关节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作者:刘晓敏

    目的:探讨基于MRI图像建立的较为完整的膝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可行性.方法:运用膝关节MRI扫描图像,并通过医学有限元仿真软件Mimics 10.01等处理后建立包括后外侧结构在内的膝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结果:建立了包括股骨下端、髌骨、胫骨上端、腓骨上端、内外侧半月板、前后交叉韧带、关节软骨、内外侧副韧带、胭肌腱、胭腓韧带、髌韧带、股四头肌腱在内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结论:基于二维MRI图像所建立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软组织成像较好,使模型更接近于真实解剖结构.

  •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CT表现分析

    作者:吴振斌

    目的:探讨MSCT扫描在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88例临床诊断为AS患者行骶髂关节MSCT扫描,观察骶髂关节病变的CT表现.结果:88例CT均表现为累及骶髂关节的髂骨侧,82例双侧骶髂关节受累,6例单侧骶髂关节受累.0级0例;Ⅰ级12例,占13.6%;Ⅱ级20例,占22.7%;Ⅲ级31例,占35.2%;Ⅳ级25例,占28.4%.结论:MSCT是AS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与鉴别诊断的重要工具,CT分级在临床中有重要意义.

  • 晚孕期胎儿肾积水的超声诊断及预后分析

    作者:石慧军;陈龙兰;朱小芹

    目的:用超声检测胎儿肾积水程度与出生后的转归情况.方法:选择2007~2011年在我院就诊的单胎孕妇,应用超声检查筛选并随访肾积水胎儿63例(82只肾),按肾盂扩张的前后径(<10 mm,10~15 mm,>15 mm)为准,分为轻、中、重度3组,并分别于首次检查后2周、1个月、产前及出生后2~4 d、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进行随访,随访时间长为1年.结果:43例轻度肾积水,随访过程中36例肾积水消失,7例减轻;17例中度肾积水,随访过程中10例肾积水消失,6例减轻,1例加重;3例重度肾积水,随访过程中均见病情加重.结论:胎儿轻中度肾积水大部分是生理性的,可随着身体的发育而逐渐消失或减轻;重度肾积水或进行性加重的患儿,应定期随访观察;对于肾皮质厚度<5 mm的胎儿,肾积水往往存在病理性梗阻,应高度重视,必要时及时手术治疗.

  • 高频彩超结合弹性应变率比值诊断乳腺癌的价值

    作者:江俊荣;余晓梅;葛嘉;王胜利;沈文娟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结合弹性应变率比值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癌患者的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超声二维声像图、彩色多普勒扫查特征,并测量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结果:本组60例,术前常规超声结合应变率比值,诊断乳腺癌55例,可疑病灶4例,漏诊1例,术前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1.7%.结论:高频彩超结合超声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分析诊断乳腺癌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超声检查
  • 小肠常见原发恶性肿瘤的MSCT诊断

    作者:赵义;赵文俐;王建康

    目的:探讨MSCT对空回肠常见原发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并总结常见恶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6例空回肠常见原发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病理特点及CT诊断情况.结果:36例中,小肠腺癌18例,位于回肠3例,空肠15例,CT扫描表现为不均匀密度的肿块,病变边界不清,增强扫描显示动脉期及门脉期中度强化,其中14例伴有肠梗阻.小肠恶性胃肠道间质瘤14例,CT扫描显示为圆形或类圆形的肿块,边界较清,增强扫描可见病灶周边部分明显强化.小肠原发淋巴瘤4例,CT扫描显示为结节状或环状肠壁增厚,密度均匀,增强扫描呈轻度强化.结论:通过回顾性分析得出空回肠常见的恶性肿瘤有3种类型:小肠腺癌、恶性胃肠道间质瘤和淋巴瘤.应用CT增强扫描有利于空回肠常见恶性肿瘤的定性诊断,并可以发现病变向外浸润及淋巴结转移征象,为临床手术治疗提供帮助.

  •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症状不典型早期输卵管妊娠中西医结合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门杰;曾宁;蔡木秋;张宇;关颖瑜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在化学药物与中药联合应用治疗早期症状不典型输卵管妊娠(TP)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临床确诊并接受化学药物与我院自拟宫外孕Ⅰ号方保守治疗的TP患者50例,用药前1d,应用TVCD测量“卵管环征”包块大小,对其血供状况进行Adler分级,并测定相应的血流参数;确诊患者1周1次肌内注射氨甲喋呤50 mg;宫外孕Ⅰ号方煎服,每日2次,疗程为1周或2周,并在保守治疗时行TVCD动态监测,将超声表现与临床治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50例中45例保守治疗成功,5例失败,治疗成功率为90%(45/50).成功组中,TP包块血流信号0级4例,Ⅰ级21例,Ⅱ级16例,Ⅲ级4例;其中41例测及血流,平均流速(Vmean) (5.45±4.32)cm/s,搏动指数(PI)1.59±0.69,阻力指数(RI)0.68±0.10.失败的5例包块血流均为Ⅲ级,Vmean为(16.77±9.85) cm/s,PI 0.95±0.19,RI 0.56±0.03.结论:TVCD是观察早期症状不典型TP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效果较准确的监测方法.

  • 外伤性颅内血肿并大面积脑梗死的CT诊断

    作者:方伟;郑兆华;邓家秀

    目的:探讨外伤性颅内血肿后并脑梗死的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年来收治颅脑外伤合并大面积脑梗死23例,结合其临床表现、预后等分析CT的诊断价值.结果:23例均行颅内血肿清除术,其中9例死亡,5例呈植物人状态.结论:CT检查和及时复查可以了解颅内血肿的变化,以便及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预防大面积脑梗死.

  • 头颈CTA对比剂优化与成像质量相关性研究

    作者:刘君凤;谭红艳;王红;史宝龙

    目的:探讨头颈部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对比剂剂量优化与成像质量的相关性.方法:将80例头颈部CTA随机分为A、B2组,各40例,分别采用常规剂量(65~90 ml)与优化剂量(46~50 ml)行16层螺旋CT动脉血管成像,利用原始图像、大密度投影(MIP)及多平面重组(MPR)技术进行图像后处理,从而对CTA图像质量进行评价.结果:A、B2组全程血管内浓度曲线波动甚微、形态基本一致,主观判断无明显差异,优化方案组能有效消除头臂静脉高密度伪影干扰,显著提高颈部动脉起始段及颅内动脉的显示能力,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远侧段图像质量,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颅内静脉显影淡、动脉显示质量高,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颈部16层螺旋CTA对比剂剂量优化方案,能够明显减少上腔静脉、颅内静脉伪影,提高图像质量,完全满足临床诊断需要.

  • 肺硬化性血管瘤64层螺旋CT诊断与鉴别

    作者:张丽红;黄贤会

    目的:分析肺硬化性血管瘤(PSH)的64层螺旋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确诊率.方法:收集2008~2010年经手术或CT导引下穿刺病理证实的PSH 10例,其中8例行增强扫描.结果:10例中,呈圆形5例,椭圆形3例,类三角形2例;肿瘤边缘清晰,仅3例病灶可见浅分叶;6例肿瘤密度均匀,4例病灶内部或边缘见点状钙化,3例病灶周边可见“含气裂隙征”.10例均行增强扫描,4例呈斑片样强化,5例肿瘤呈均匀一致性明显强化,1例无明显强化、病灶内部密度均匀;4例肿瘤边缘肺门侧见“贴边血管征”,3例肿瘤周围可见磨玻璃样密度.结论:64层螺旋CT层厚薄,图像的空间分辨力和增强扫描的时间分辨力高,可以显示病灶内部的细微钙化及强化特征,确诊率明显提高.

  • 低场MRI对四肢软组织神经鞘肿瘤的诊断价值

    作者:张鹏;胡智斌;姚海泉

    目的:探讨四肢软组织神经鞘肿瘤的低场MRI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临床病理证实的四肢神经鞘肿瘤的MRI表现,其中神经鞘瘤6例(5例良性,1例恶性),神经纤维瘤2例(良恶性各1例);下肢3例,上肢5例.结果:8例肿瘤均表现为梭形肿块,边界较清晰,6例良性神经鞘肿瘤中4例可见靶征,5例可见脂肪分离征,1例可见神经出入征;2例恶性肿瘤均未见靶征及神经出入征,其中1例可见脂肪分离征.Gd-DTPA增强扫描良性肿瘤均匀强化或实性结节均匀强化,恶性肿瘤强化不均匀.结论:四肢神经鞘肿瘤低场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能为外科手术计划的制定提供很大的帮助.

  • CT引导下经皮肺周围病灶穿刺活检术的临床应用

    作者:薛开义

    CT引导下穿刺活检是介入放射学中的一项重要诊断方法,目前已普遍应用于临床,越来越受到放射科和临床医师的重视.其获取的病理学标本,能为临床提供正确的诊断,以指导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我院于2010年开展此项工作,笔者通过回顾性分析2010~2011年8例影像诊断不能定性的肺周围病灶进行穿刺活检的临床资料,来评价此诊断方法的临床意义.

  • 磁共振肝脏三期动态扫描中高压注射器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作者:钱帮玲;蒋学美;何建;钱秋华;宋月梅

    MRI增强检查是指在扫描过程中,通过高压注射器在患者静脉内快速注入顺磁性对比剂,团注的对比剂经过血液循环进入待检查的器官时,快速行MRI扫描.因为对比剂的进入,使病变组织与正常组织之间的弛豫时间产生差异,从而改变了病变与周围组织的对比,可更好地显示病变的范围和形态改变,进一步揭示其病变组织本身的生物学特征[1],因此,MRI在临床工作中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影像学检查手段.肝脏MRI增强检查,患者的配合不好,将会直接影响成像质量,因此,检查过程中精心的常规护理及心理护理非常重要.我院于2009年10月~2011年6月对280例患者用钆双胺(欧乃影)行肝脏三期MRI高压增强扫描,扫描过程中,进行细致的常规护理与心理护理,对成功检查及预防不良反应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将我们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双源CT血管成像在下肢血管损伤后并发症中的应用

    作者:李鑫;李俊峰;王莉娟

    近年来,四肢血管伤有增加趋势,约占创伤总数的3%[1].下肢是血管容易受到损伤的部位,文献[2]报道下肢血管损伤占所有血管外伤的50%,X线数字减影(DSA)一直作为此类疾病诊断的"金标准"[3].随着MSCT的迅速发展,CT血管成像(CTA)作为一种安全无创的检查手段技术逐步成熟,双源CT (DSCT)较单源CT辐射剂量明显降低,并且具有更高的时间分辨力和空间分辨力,使血管成像更加清晰.现回顾性分析2010年11月~2011年7月我院18例有局部外伤史、临床怀疑伤部有血管性损伤患者的下肢CTA检查资料,旨在探讨双源CT血管成像技术在下肢血管损伤后并发症中的应用价值及技术优势.

  • 儿童先天性消化道畸形影像学表现与临床分析

    作者:袁慎霞

    先天性消化道畸形是儿童常见先天性畸形之一,大多需急症手术治疗.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的关键[1].其种类和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早期极易误诊.现回顾性分析2002年10月~2010年10月我院收治的286例儿童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对该类疾病的类型、临床特点和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

  • 外伤性脾破裂的超声诊断

    作者:马云初;姜兰芳

    脾脏破裂可分为外伤性和自发性,自发性破裂较少,外伤性脾破裂很常见,约占腹部外伤的30%.脾破裂程度不一,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对其应尽早作出正确诊断.本文研究分析脾脏破裂后的超声图像变化,旨在进一步探讨超声对其诊断价值.

    关键词: 脾破裂 超声检查
  • 中枢神经细胞瘤的MRI诊断(附5例报告)

    作者:孟娴;雷忆成;何敬;许乙凯;文戈

    中枢神经细胞瘤( cenrtal neurocytoma,CNC)是一种较少见的颅内神经上皮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0.25%~0.50%[1].由于其在组织、病理学特点及预后等方面与其他类型的神经上皮组织肿瘤均存在较大差异,同时其诊断和治疗也存在争议,因此术前诊断非常重要.笔者回顾性分析了2007年11月~2011年5月5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CNC的MRI资料,旨在提高该病的术前诊断水平,并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 十二指肠壁血肿的消化道造影表现

    作者:袁西伟;范先毅;蒋国元

    十二指肠壁血肿在临床上较为少见,而且多数是腹部外伤所致,而非外伤所致的十二指肠壁血肿非常罕见,现将笔者收集的3例报告如下.例1,男,14岁,右上腹被踢伤7h入院,伤后感右上腹痛,呈持续性疼痛,伴恶心,非喷射性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约3~4次,无呕血、腹胀、发热、心慌、气短,约3~4 h前出现神萎,嗜睡.伤后未饮食、未排大便,排尿正常,无血尿.体温37℃,呼吸频率22次/min,血压110/73 mmHg(1 mrnHg=0.133 kPa),心率78次/min,律齐.外科检查:腹平坦,无肠型及蠕动波,肝脾未及.腹部未扪及包块,右上腹压痛、肌紧张、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肝区无叩击痛,右肾区叩击痛,肠鸣音3次/min.腹部超声示脾轻度肿大,临床初步诊断为闭合性腹部外伤:①肠穿孔;②腹腔内出血;③右肾挫伤可能性大.急诊CT示右中腹部血肿并腹腔积血,出血来源于肠管或腹膜后,未见气腹.尿常规RBC(2~4)/Hp,WBC(+)/Hp.血常规、肝功、肾功、电解质、血清淀粉酶正常.

  • 应用125I同位素支架治疗晚期食管癌狭窄疗效观察

    作者:李伟;孟庆峰;邹春光;张杰;王希;杨洋;孙立国

    食管癌常规的放疗易发生放射性肺炎、食管穿孔等并发症,危及患者生命.而腔内支架照射治疗,则是将放疗药物125I同位素粒子固定在扩张食管支架上,抑制肿瘤生长,直至杀死肿瘤细胞.这种近距离治疗方法避免了放疗的不良反应,减少了并发症,提高了治疗效果[1-8].山东黄河医院自2006~2011年应用125I同位索支架治疗晚期食管狭窄68例,均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离子型与非离子型对比剂在CT扫描中不良反应的对比及护理措施

    作者:袁南飞

    CT增强扫描使用对比剂的剂量大,注射速度快,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我院为县级市医院,患者多为农民,他们常常由于费用而选择离子型对比剂.为此,我们统计2008年5月~2011年5月1 576例CT增强扫描病例,按照应用对比剂种类不同进行分组比较,观察离子型对比剂与非离子型对比剂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为合理选用对比剂、减少不良反应提供依据.

    关键词: 造影剂 护理
  • 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诊断

    作者:武刚;唐俊军;钟叶;詹青霞

    脑海绵状血管瘤(cerebral cavernous angioma,CCA)并非真性肿瘤,而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脑血管畸形,属隐性血管畸形,占脑血管畸形的1.9%~6.0%,占隐匿性血管畸形的11%~20%[1].本文回顾性分析49例脑内CCA的影像资料,分析其CT及MRI表现,探讨其影像诊断价值.

  • 动态增强MRI在良恶性肺结节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史英红

    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肺结节的影像诊断研究多集中在动态增强扫描上.MRI动态增强鉴别良恶性肺结节理论依据充足,动态增强和灌注扫描技术条件成熟,根据MRI动态增强曲线参数(大强化率、强化斜率、达峰时间、廓清率、强化曲线类型)及强化模式可以对良恶性肺结节进行有效的鉴别诊断.

  • MRI评价高血压患者左心室构型和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阙永盛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加大,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高血压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高血压对心脏的损害是首当其冲的,左心室结构及其功能的变化是反映高血压患者心脏病变程度及疗效评价的重要指标,本文综合阐述MRI在高血压患者左心室重构和功能测定中的应用价值.

  • 针刺与脑功能成像

    作者:陈鑫;刘波

    针灸经络学说是中国传统医学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医学的瑰宝之一.通过针刺穴位治疗疾病已有上千年的历史,针刺疗效在临床上是肯定的,目前已经得到全世界的广泛认可,并成为替代医学(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CAM)的主流,但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清楚.

  • 家族型石骨症并椎弓峡部裂1例

    作者:陈君蓉;罗飞;胡蓉;陈兵

    男,12岁.骶尾部反复酸胀疼痛5个月来院就诊,临床以骶尾部疼痛综合征要求摄片确诊.专科检查:腰椎生理弧度增大,活动稍受限,骶尾部压痛,直腿抬高试验70°,加强试验阴性,双下肢肌力Ⅴ级,双侧搭腿试验阴性,腱反射正常.其父于20余年前确诊为石骨症,但无明显临床症状及体征.DR片示:L5前移约0.3 cm,其椎弓峡部见宽约0.5 cm裂隙影,颈、腰椎各椎体形如"夹心蛋糕样",上下份骨质致密,中央密度较低,椎间隙无明显改变(见图1,2);骨盆皮质明显增厚,双侧髋臼及股骨近端骨质致密,如"大理石样",髓腔几乎填塞(见图3).

  • 医学影像科医师观念的转变——从MSCT的应用谈起

    作者:柳澄

    医学影像学科的发展,不仅要依靠相关仪器的不断改进,关键是影像科医师还要随着仪器设备的进步不断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开拓思路,保持医学影像学科的先进性.以CT发展为例,我们要完成两个观念的转变:一是把"动眼"看胶片转变为"动手"做图像;二是从主要提供诊断信息,拓展到直接提供治疗信息,只有如此,才能适应CT的飞速发展.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