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药学 > 中国中药杂志

中国中药

中国中药杂志

China Journal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중국중약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药通报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影响因子: 1.7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2272/R
  • 国内刊号: 李禾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cjcmm2006@188.com,
  • 曾用名: 中药通报
  • 创刊时间: 195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药学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国中药杂志编辑部
  • 类 别: 中药学
期刊荣誉:
  • 麻黄汤及拆方对哮喘小鼠5-脂质氧合酶激活蛋白、白介素4基因的表达和白三烯C4的影响

    作者:刘永刚;罗佳波

    目的:通过对麻黄汤(Herba Ephedrae decoction,HED)各拆方配伍组对哮喘小鼠5-脂质氧合酶激活蛋白(FLAP)、白介素4(IL-4)基因的表达和白三烯C4(LTC4)的影响来探讨其配伍规律.方法:建立小鼠卵蛋白哮喘模型,除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外其余各组分别灌胃给予麻黄汤及拆方(以麻黄生药剂量2 500 mg·kg-1)和阳性药地塞米松(2 mg·kg-1),连续用药7 d后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肺组织中5-脂质氧合酶激活蛋白、白介素4mRNA表达的变化,用ELISA方法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LTC4含量.结果:哮喘小鼠肺组织中FLAP,IL-4基因表达水平、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LTC4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麻黄汤及拆方组可以不同程度抑制小鼠肺组织中FLAP,IL-4基因表达水平,BALF中LTC4水平.结论:麻黄汤具有明显抗过敏哮喘的作用,拆方分析显示麻黄汤全方效果佳,从分子水平验证了麻黄汤组方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 不同黄连炮制品HPLC指纹图谱研究

    作者:廖庆文;樊冬丽;肖小河;罗杰英;刘绍贵;鄢丹;马永刚

    目的:建立黄连不同炮制品的HPLC指纹图谱,为黄连不同炮制品的鉴别及炮制作用机制的初探提供依据.方法:采用HPLC测定了酒制黄连等6种不同黄连炮制品样品,运用样品聚类与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方法分析其结果.结果:黄连不同炮制品的HPLC指纹图谱共有峰特征明显,不同炮制品指纹图谱有差异.样品聚类将黄连不同炮制品分为2类,聚类结果与药性相关联.结论:本法简便、快捷、重复性好,可用于黄连不同炮制品的鉴别.黄连不同炮制品药性的变化与炮制辅料有关,其机制可能是辅料作用产生了新的成分及使已有成分的含量发生了变化.

  • 黄芪提高橄榄小脑变性大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表达

    作者:吴慧玲;周慧君

    目的:通过观察黄芪促进橄榄小脑变性大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表达,探讨了黄芪对橄榄小脑变性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神经毒性物质3-acetylpyridine建立橄榄小脑变性大鼠模型,运用免疫组化法分析Calbindin D-28K蛋白表达、Elisa法分析血清IGF-1水平、RT-PCR法分析IGF-1 mRNA表达,探讨了黄芪对橄榄小脑变性大鼠下橄榄核神经元存活率及IGF-1表达方面的影响.结果:黄芪能显著提高橄榄小脑变性大鼠血清IGF-1水平和小脑IGF-1 mRNA的表达,有效提高下橄榄核神经元的存活率,对橄榄小脑变性大鼠运动协调能力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结论:黄芪能显著提高橄榄小脑变性大鼠IGF-1的分泌与表达,并对下橄榄核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

  • 密封控温技术制备丹皮酚β-环糊精包合物

    作者:王齐放;范晓文;徐璐;姚宇

    目的:以丹皮酚为模型药物采用密封控温技术制备β-环糊精包合物,考察制备工艺中的影响因素及包合后药物的释药性能.方法:将主、客分子密封于容器内,通过控制加热温度、时间等因素使主、客分子间形成包合物.采用红外扫描、粉末X-射线衍射等方法验证包合物的形成.结果:加热温度、时间及β-环糊精的晶型等因素都会对包合产生影响.形成包合物后可抑制药物的升华,增加药物的溶出度.结论:采用密封控温技术制备中药包合物简便易行,迅速有效.

  • 冻干鲜鱼腥草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工艺和提取物GC-MS分析

    作者:孟江;董小萍;周毅生;姜志宏;梁士贤;赵中振

    目的:优选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冻干鲜鱼腥草提取物的工艺,分析冻干鲜鱼腥草提取物的组成.方法:以甲基正壬酮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对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冻干鲜鱼腥草提取物的条件进行了优选,并用GC-MS法对提取物成分进行分析.结果:佳萃取工艺:萃取压力15 000 kPa,萃取温度35℃,萃取时间20 min.鉴定了冻干鲜鱼腥草提取物中出38种成分,并测定了其相对含量.结论:该工艺合理,能够有效保证提取物的质量.

  • 血塞通滴丸抗大鼠血栓形成及溶栓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陈云华;张硕峰;孙建宁;吴金英;贾占红

    目的:研究血塞通滴丸抗血栓、溶栓作用,并从该药对血液流变性的影响初步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大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血塞通滴丸90,30,10 mg·kg-13个剂量组,血塞通片30 mg·kg-1组,运用动静脉环路法测定血塞通滴丸对大鼠旁路血栓形成的影响;大鼠随机分为7组,模型组,血塞通滴丸90,30,10 mg·kg-13个剂量组,血塞通片90,30 mg·kg-1组,蚓激酶胶囊组,以颈总动脉温度测定法测定血塞通滴丸对大鼠总动脉血栓形成后的溶栓作用;大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血塞通滴丸80,40mg·kg-12个剂量组,血塞通片40,20mg·kg-12个剂量组,以急性应激大鼠模型观察血塞通滴丸对其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结果:血塞通滴丸90,30 mg·kg-1可使血栓湿重和干重明显下降(P<0.01),且剂量之间显示出一定的量-效关系.血塞通滴丸90mg·kg-1有明确的溶栓作用(P<0.01).血塞通滴丸80,40,20mg·kg-1对红细胞聚集性有明显的降低作用(P<0.01),对低切全血黏度有一定的降低作用(P<0.05).80,40mg·kg-1血塞通滴丸分别对中切黏度和血浆黏度有一定的降低作用(P<0.05).80 mg·kg-1血塞通滴丸分别对高切黏度有一定的降低作用(P<0.05).结论:血塞通滴丸具有较好的抗血栓与溶栓作用,其对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是抗血栓与溶栓的作用机制之一.

  • 紫芝的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刘超;王洪庆;李保明;陈若芸

    目的:研究紫芝子实体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凝胶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波谱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紫芝乙醇提取物的氯仿部分分离得到6个甾醇,1个脂肪酸和1个哌嗪二酮衍生物.结构鉴定为:麦角甾-7,22-二烯-3β-醇(1),麦角甾醇(2),6,9-环氧麦角甾-7,22-二烯-3β-醇(3),过氧麦角甾醇(4),麦角甾-7,22-二烯-3-酮(5),β-谷甾醇(6),α-羟基-二十四烷酸(7),cyclo(D-Pro-D-Val)(8).结论:化合物1~8均为首次从紫芝子实体中分离得到.

  • HPLC测定复方苦参注射液中苦参碱、槐定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

    作者:田娟;王维皓;高慧敏;王智民

    目的: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复方苦参注射液中苦参碱、槐定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方法:ALLTIMA AMINO色谱柱(4.6 mn×250mm,5 μm);流动相乙腈-3%磷酸溶液-无水乙醇(80∶10∶10);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20 nm;柱温30℃.结果:该方法回收率苦参碱为99.5%(RSD 1.58%),槐定碱为99.2%(RSD1.44%),氧化苦参碱为100.2%(RSD 1.85%).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度高,可用于该品的质量控制.

  • 蟾皮和华蟾素注射液中蟾蜍噻咛含量测定

    作者:代丽萍;王智民;高慧敏;姜旭;丁广治

    目的:建立蟾皮中蟾蜍噻咛的含量测定方法,比较不同产地及养殖方式对蟾皮中蟾蜍噻咛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不同产地蟾皮中蟾蜍噻咛的含量,色谱柱Lichrosob 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乙腈-水(10∶90),检测波长225 nm,流速1.0 mL·min-1.结果:回归方程为Y=7.489×104+2.791×105X,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2%,蟾皮中蟾蜍噻咛的质量分数在36.4~641.8 μg·g-1,华蟾素注射液中的质量分数在22.47~33.16 μg·mL-1.结论:蟾皮中蟾蜍噻咛在野生和养殖品种中的差异较大.该方法快速简便,重复性良好,可用于蟾皮和华蟾素注射液中蟾蜍噻咛的含量测定.

  • 雪上一枝蒿涂膜剂、凝胶剂和巴布剂体外经皮渗透过程的比较

    作者:林亚平;赵颖;张永萍;梁光义

    目的:研究雪上一枝蒿涂膜剂、凝胶剂和巴布剂的体外经皮渗透过程,为剂型选择和生产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以累积透皮率为指标,运用仿Fick's扩散装置研究雪上一枝蒿涂膜剂、凝胶剂、巴布剂的经皮渗透过程,获得佳经皮渗透模型,并分析经皮渗透过程与制剂释放过程间的数量关系.结果:3种制剂透皮过程特征不同,其中涂膜剂满足动力学0级过程,而凝胶剂、巴布剂均满足非溶蚀型药物体系释放动力学0级过程,且经皮渗透过程与制剂释放过程间存在良好的三次方程关系.结论:3种制剂的体外经皮渗透模型可作为剂型选择和生产质量控制的依据.

  • 微波加工和蒸制杭白菊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

    作者:杨秀伟;韩美华;陶海燕;王志安;杨智;肖诗鹰

    目的:分析我国浙江省国家杭白菊GAP基地微波加工杭白菊和蒸制杭白菊的挥发油成分,为其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两种炮制品杭白菊挥发油,用GC毛细管色谱柱进行分析,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含量,GC-MS鉴定化学成分.结果:从微波加工杭白菊挥发油中检出119个色谱峰,鉴定了50个化合物,占总挥发油量的67.89%;从蒸制杭白菊挥发油中检出175个色谱峰,鉴定了55个化合物,占总挥发油量的63.64%.结论:微波加工杭白菊挥发油收率为0.40%,蒸制杭白菊挥发油收率为0.19%,两者相差近2.1倍;两者挥发油组成基本相同,唯各化合物含量有一定差异.采用微波干燥技术加工杭白菊,可尽量多地保留了原形挥发油化学成分;与传统的蒸制加工方法比较,大大改善了菊花的等级和质量.

  • 朱砂溶出的体外研究

    作者:曾克武;王旗;杨晓达;王夔

    目的:研究胃肠道中存在的各种化学因素(酸度,蛋白质,氨基酸,离子强度,Na2S)对朱砂溶出的影响.方法:分别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纳米粒度仪、质谱仪对朱砂在不同化学体系溶出液中汞的浓度、溶出液的粒度分布以及溶出物的组成进行分析.结果:朱砂主要不以纳米颗粒形式溶出,含巯基的氨基酸对朱砂的促溶作用有限,而Na2S对朱砂中汞溶出量的影响显著高于其他,pH对朱砂中汞的溶出量也有较大的影响.结论:推测朱砂在胃肠道中的溶出物可能主要为汞的各种含硫配合物.

  • 紫外光谱相似度及其在中药注射液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作者:孟庆华;王微波;胡育筑

    目的:建立一种计算紫外光谱相似度的方法实现对中药注射液质量的控制.方法:用紫外吸收光谱上所有数据点计算样品紫外光谱与多个对照品紫外光谱的相似度并求出平均值,通过该平均值与阈值的比较对样品质量进行评价;将相似度新算法与向量夹角余弦、相关系数等算法进行了比较;同时也将作者提出的紫外相似度质量评价方法与色谱相似度的质量评价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紫外光谱相似度能敏感反映谱图间的差异,应用于14批香丹注射液的质量评价与实际一致.结论:根据紫外光谱相似度大小可实现对中药注射液的质量控制.

  • 干、鲜壁虎冻干粉对S180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及其急性毒性实验研究

    作者:杨金霞;杨国生;朱伟;富宏;刘庚信;王学美

    目的:研究干、鲜壁虎冻干粉对移植性小鼠S180肉瘤的抑制作用及干、鲜壁虎冻干粉的安全性.方法:建立移植瘤小鼠S180肉瘤模型.将80只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西药组,干、鲜壁虎低、中、高组.用不同浓度的干、鲜壁虎冻干粉灌服荷瘤小鼠10 d后,分别计算抑瘤率、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急性毒性实验:检测干、鲜壁虎半数致死剂量(LD50)及干、鲜壁虎的大耐受剂量(LD0).结果:干、鲜壁虎低、中、高3个剂量组的抑瘤率分别为31.4%,50.8%,37.7%和14.8%,19.1%,54.7%,且均不同程度地提高了荷瘤小鼠的胸腺重量和胸腺指数.8组小鼠的脾脏重量及脾脏指数没有明显差别(P>0.05).急性毒性实验无法测出于、鲜壁虎冻干粉的LD50,LD0实验结果显示二者在给药量均超过人临床用量的2 000倍以上时,仅鲜壁虎组小鼠体重在灌胃后3天较对照组和干壁虎组明显减轻(P<0.01),其第5,7天体重与另两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干壁虎组小鼠未发现体重减轻及其他异常反应.结论:干、鲜壁虎均可抑制小鼠S180肉瘤的生长,且抑瘤作用相近,其机制可能与提高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有关.急性毒性实验表明干、鲜壁虎常规临床用量安全可靠.

  • 黄连解毒汤有效成分对缺氧/复氧时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作者:袁拯忠;朱陵群;庞鹤;单泽松;王硕仁;高永红;牛福玲

    目的:研究栀子苷、黄芩苷和小檗碱对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离体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模型,用1.024,0.512,0.256,0.128,0.064,0.032,0.016,0.008 μmol·mL-1栀子苷,0.224,0.112,0.056,0.028,0.014,0.007,0.003 μnol·mL-1黄芩苷和0.192,0.096,0.048,0.024,0.012,0.006,0.003 μmol·mL-1小檗碱分别作用于正常组和模型组细胞.细胞活性用MTT比色法检测.结果:0.128,0.064,0.032 μmol·mL-1栀子苷,0.028,0.014,0.007 μmol·mL-1黄芩苷和0.024,0.012,0.006 μmol·mL-1小檗碱能够比较理想的保护缺氧4 h复氧12 h损伤的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结论:适当浓度的栀子苷、黄芩苷和小檗碱等黄连解毒汤主要成分可以保护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 大黄果实形态和种子发芽特性的初步研究

    作者:肖苏萍;陈敏;黄璐琦;高峰

    目的:初步了解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药用大黄3种大黄果实形态和发芽特性的差异.方法:收集不同产地的3种大黄的栽培和野生种种子,观察其果实外观形态,检测其种子净度、千粒重、含水量、生活力和发芽率,考察不同温度、不同激素对掌叶大黄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结果:3种大黄果实的外观形态和种子的各种物理特性指标都存在差异,其中药用大黄果实和种子均大,千粒重也重,甘肃岷县栽培的掌叶大黄的生活力与发芽率均较高,分别为95.7%和94%,其他种大黄的生活力与发芽率基本保持一致;温度对掌叶大黄种子萌发的影响作用较显著;不同质量浓度的GA3,KT,6-BA对掌叶大黄种子萌发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以50 ×10-6g·L-1的KT促进作用佳,其发芽率比对照组提高了18%.结论:3种大黄果实形态和发芽率存在很大差异,不同温度、不同激素处理对大黄种子萌发影响不同,为大黄的鉴定、生长发育及栽培生产提供一定的依据.

  • 怀菊花期次生代谢物含量及同功酶活性动态变化研究

    作者:梁迎暖;郭巧生;张重义;王素霞;汪涛

    目的:研究怀菊花期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代谢规律及同工酶活性的动态变化.方法:测定怀菊花期总黄酮、绿原酸、花青苷的含量,以及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结果与结论:怀菊花期各指标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趋势,但高峰值出现的时间不同,总黄酮和绿原酸的高峰值出现在花开70%时,花青苷含量于花开50%时达到高,PPO活性则在花开30%时高,且2个栽培类型的变化趋势一致;PAL和POD的变化趋势因栽培类型的变化而有一定的差异,怀大白菊中PAL和POD活性在花开70%和30%时高,而怀小白菊中则出现在花开50%.

  • 何首乌毛状根生物转化对苯二酚生产熊果苷的研究

    作者:严春艳;张章;于荣敏;孔令义

    目的:利用何首乌毛状根悬浮培养体系生物合成熊果苷,并对转化条件进行考察.方法:利用何首乌毛状根培养体系对底物对苯二酚进行生物转化,通过HPLC制定熊果苷标准曲线,以转化产物熊果苷的产量和转化率为指标,研究了共培养时间、底物加入浓度、培养瓶体积对生物合成熊果苷的影响.同时考察了产物在培养基中的分泌情况.结果:产物在培养物和培养基中同时存在.熊果苷标准曲线Y=440 740X-1.473(r=0.999 7).当底物加入质量浓度为1 100 mg·L-1,共培养72 h时,熊果苷的产量(2.22 g·L-1)和转化率(81.45%)达到优.3 L大瓶培养获得成功.结论:本研究大大提高了以生物转化方法生产熊果苷的产量和转化率,并达到了3 L大瓶培养规模.此外,本研究也为利用生物技术方法大规模生产熊果苷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 垂柳总黄酮的微波萃取及其含量动态变化研究

    作者:刘可越;高文远;张铁军;陈海霞;郑毅男

    垂柳Salix babylonica L.为杨柳科柳属植物,<中药大辞典>将垂柳的叶、枝和絮收载为常用中药[1].据报道,垂柳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2].我国垂柳资源丰富,全国各地均有栽培,而它的药用价值却尚未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为综合开发利用垂柳资源和深度研究垂柳叶黄酮,本研究运用正交设计考察并建立了垂柳叶总黄酮的佳提取工艺,并对不同生长期的垂柳黄酮进行了定量研究,用以确定利用黄酮类化合物的佳采收期,并对比了不同部位叶片、枝条及柳絮中的总黄酮的含量,以确定利用垂柳黄酮类化合物的佳采收部位.

  • 板蓝根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柏健;肖慧;何结炜;晏永新;王跃生;杨世林

    板蓝根Radix Isatis为十字花科菘蓝属植物菘蓝Isatis indigotica Fort.的干燥根,性寒味苦,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之功效,临床上广泛用于抗病毒、抗菌,并具有抗肿瘤,增强机体免疫力的功能,抗内毒素作用[1-4].

  • HPLC测定香橼中柚皮苷的含量

    作者:朱景宁;毛淑杰;顾雪竹;李先端

    香橼为芸香科植物枸橼Citrus medica L.与香圆C.wilsonii Tanaka的干燥成熟果实,具有舒肝理气、宽中化痰之功效.用于治疗肝胃气滞,胸胁胀痛,脘腹痞满,呕吐噫气,痰多咳嗽等[1].有关香橼中成分的提取、分离,仅见杨云等[2]分离出枸橼苦素成分.其质量标准相关分析方法的建立未见文献报道.2005年版药典未见收录该药材的含量测定方法及理化鉴别项.作者对香橼质量标准进行研究,首次发现香橼中所含二氢黄酮类成分主要为柚皮苷.本试验采用HPLC测定了不同产地市售及采集的香橼药材中柚皮苷的含量.

  • 野鸦椿鉴别研究

    作者:刘文啟

    野鸦椿(药材名为鸡眼睛)来源于省沽油科植物野鸦椿Euscaphis japonica(Thunb.)Dippel的带花或果的枝叶,其原植物分布江南各省和云南东北部[1].野鸦椿为贵州少数民族用药.性辛、甘、平,具理气止痛,消肿散结的功效[2],现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标准WS-10108(ZD-0108)-2002(试行)血脉通胶囊中的主要药材之一.

  • 肝能滴丸的成型工艺

    作者:朱军;袁海龙;方芳;韩晋;杨明

    藏药波棱瓜子系葫芦科波棱瓜属植物波棱瓜Herpetospermum pedunculosum(Ser.) Baill.(H.caudigerum Wall.)的干燥成熟种子,藏药名色吉美多;产于中国四川、云南、西藏等地及印度、尼泊尔等国,主要为藏医院使用,用药历史悠久.藏医认为其能泻肝火、胆热、解毒,用于治疗赤巴病、肝病、胆病以及消化不良[1].

  • 鸡肝散黄酮类成分的水解条件

    作者:来奕刚;徐娟华;蒋惠娣;赵昱

    鸡肝散又称四方蒿Elsholtzia blanda Benth.,为唇形科香薷属植物多年生草本植物.性味苦辛、凉,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的功效,民间常用于治疗感冒、痢疾、肝炎等病症[1].哈尼族用于治疗眼疾及呼吸道感染,疗效甚佳.鸡肝散主要活性成分为挥发油和黄酮类[2,3],其中黄酮类成分具有良好的抗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的作用[4,5].为合理开发利用其资源,作者采用正交试验法对药材中黄酮类成分的水解条件进行考察,并测定了鸡肝散3种主要黄酮苷元的含量,以期为该药材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 中药桔梗的研究进展

    作者:郭丽;张村;李丽;肖永庆

    桔梗有开宣肺气、祛痰排脓之功效,含有大量的三萜皂苷类成分,为其主要的有效成分,迄今为止共发现39种桔梗皂苷及其苷元,具有显著的镇咳祛痰、抗肿瘤、抗氧化及免疫增强作用,对呼吸系统疾病具有显著的疗效.作者对近10年来国内外有关桔梗的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主要涉及到资源及产地加工、化学成分、质量标准、药理作用以及临床应用等5个方面,分析了桔梗在产地加工方法以及质量标准方面存在的问题,为桔梗的深入研究与应用提供了较为详尽的参考资料.为促进对传统中药的综合开发,有必要深入探讨桔梗的产地加工方法,建立完善的质量标准.

  • 中药内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研究进展

    作者:林雪娟;陈朝阳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近年来有关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开展较多.资料显示常用的基础方包括独活寄生汤、补阳还五汤、身痛逐瘀汤、桃红四物汤、阳和汤、通督活血汤等,临床常随证加减或辨证施治.研究表明中药有较好的疗效,能促使腰腿痛和下肢麻木消失或缓解,恢复下肢感觉肌力和正常的日常活动,还可用于治疗外科术后疼痛、术后椎间盘感染、术后椎间盘突出复发,预防术后硬膜外疤痕组织粘连等.处方中常用的药物包括活血止痛、补肝肾强筋骨、活血通络、祛风湿、补气药5类,具有抗炎、镇痛、调节免疫功能、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改善血液供应、保护神经、促进胶原合成等作用.今后可以从中药如何增强椎间盘内胶原合成和防止椎间盘退变、促进吞噬细胞对突出椎间盘髓核组织和硬膜外血肿的吸收、防止神经细胞的凋亡和促进神经细胞的再生、抑制神经痛觉活动等4方面着手进行中药治疗的机制研究.

  • 龙发伤科七味片对骨折后止痛作用的临床观察

    作者:胡敏;赵宏斌

    龙发伤科七味片由三七、马钱子、延胡索、红花、血竭、大黄、丁香等配方制成,属于国家中药保护品种.笔者于2004年1月至2005年5月用龙发伤科七味片治疗骨折后疼痛患者38例,并和同期以三七丹参片治疗的30例患者进行比较,观察龙发伤科七味片对骨折后疼痛的疗效.

  • 中成药不良反应二则辨析

    作者:叶云生;傅高乐

    近年来,有关中成药不良反应的报道屡见不鲜,造成世人对中成药的安全性持有怀疑态度.笔者认为中成药历史悠久,其疗效及安全性是可靠的.造成不良反应的原因与当今市售过于随便和应用不当(滥用)有关,今举案例二则以资佐证.

中国中药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