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药学 > 中国中药杂志

中国中药

中国中药杂志

China Journal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중국중약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药通报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影响因子: 1.7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2272/R
  • 国内刊号: 李禾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cjcmm2006@188.com,
  • 曾用名: 中药通报
  • 创刊时间: 195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药学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国中药杂志编辑部
  • 类 别: 中药学
期刊荣誉:
  • 岩乌头根部的生物碱类成分及其抗PAF活性

    作者:葛永辉;穆淑珍;张建新;汪冶;孙黔云;郝小江

    目的:研究岩乌头根部的二萜生物碱类成分及其抗PAF活性.方法:95%乙醇提取,所得浸膏采用经典的酸-碱处理方法,得到总碱,总碱经硅胶,RP-18,sephadex LH-20等多种材料柱色谱分离,得到生物碱单体,再通过波谱解析鉴定其化学结构;并对分离鉴定的生物碱进行抗PAF活性的检测.结果:分离鉴定了5个二萜类生物碱,分别为sachaconitine(1),14-acetylsachaconitine(2),hemsleyanine C(3),circinasine A(4),talatisamine(5);化合物1和2显示了一定的抗PAF活性.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化合物1和2对PAF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 银杏提取物缓释片的制备及其体外释放度的研究

    作者:崔启华;朱云峰;崔京浩

    目的:制备银杏提取物缓释片并考察其体外释放度.方法:以溶胀性材料羧甲基纤维素钠和羟丙甲基纤维素为骨架材料,直接粉末压片制备银杏提取物缓释片.根据单因素试验中各因素对银杏提取物体外释放度影响结果,进行正交设计,优化处方和工艺,以f_2相似因子法评价释放的差异.结果:羟丙甲基纤维素与羧甲基纤维素钠的用量比、羟丙甲基纤维素的黏度、不同的稀释剂均对药物释放有一定的影响,而缓释片的硬度、片重等对药物的释放没有显著的影响.结论:以羟丙甲基纤维素和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骨架材料,制得持续释药12 h的银杏提取物缓释片.

  • 甘肃省羌活病害种类调查及病原鉴定

    作者:王艳;陈秀蓉;杜弢;薛莉;晋玲

    目的:对甘肃省岷县、渭源等地的羌活病害进行了调查和病原鉴定.方法:采取五点取样,每点调查10株,记载发病率,严重度.结果:共发现病害8种:壳二胞褐斑病Ascochyta levistici、白粉病 Erysiphe heraclei、链格孢灰斑病Alternaria burnsii壳针孢叶斑病 Septoria dearnessii、角斑病Pleospora sp.、茎点霉条斑病Phoma sp.、细菌性角斑病(属种待定)和1种病毒病(毒源待定).结论:白粉病和细菌性角斑病为害严重,是急待解决的问题.以上病害均为国内首次报道.

  • 绿原酸人工抗原的合成及反应条件的优化

    作者:林辉;刘屏;王建勋;李斌;穆丽华;胡园

    目的:制备中药成分绿原酸(CGA)的人工抗原,并优化合成反应条件,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深入研究提供物质基础和技术基础.方法:采用碳二亚胺法,将CGA与载体蛋白牛血清白蛋白(BSA)偶联起来制得完全抗原(CGA-BSA);正交法优化合成反应条件;经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和紫外吸收光谱(UV)测定其偶联率(Mr).结果:MALDI-TOF-MS和UV测得合成的人工抗原CGA-BSA的Mr分别为20和18.8;反应佳条件为NHS,EDC,BSA与CGA的比率为4:1,1:1,1:200,pH为9.结论:成功合成了绿原酸全抗原(CGA-BSA),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绿原酸的过敏原性及其相关性研究提供物质基础.

  • 杜仲毛状根培养条件优化及其桃叶珊瑚苷药用成分的研究

    作者:杨蕊;张家辉;孙雪梅;孙敏

    目的:诱导杜仲毛状根的发生及筛选优良毛状根系.方法:利用发根农杆菌C58C1诱导杜仲不同外植体产生毛状根,并利用HPLC测定桃叶珊瑚苷含量.结果:采用杜仲无菌苗胚轴经菌液浸染20 min,共培养3 d可得到佳转化效果.液体培养的生长量优于固体培养,有利于毛状根生物量和药用成分的积累,并筛选到桃叶珊瑚苷高产根系E_1.结论:可通过毛状根的培养来获得桃叶珊瑚苷药用成分.

  • 丹参粉末衍射鉴定与丹参酮Ⅱ_A成分定量分析方法研究

    作者:龚宁波;侯艳艳;李保明;马林;陈若芸;吕扬

    目的:建立丹参中药材粉末衍射鉴定分析技术与丹参酮Ⅱ_A成分的衍射定量分析方法.方法:采用粉末X射线衍射技术获取9个不同产地或来源的丹参样品及1个丹参对照品的粉末X射线衍射Fourier指纹图谱,通过对丹参酮ⅡA对照品的单一成分的衍射Fourier图谱获取其特征标记峰;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定量检测10个样品中的丹参酮Ⅱ_A成分含量值;分析计算丹参中药材粉末X射线衍射Fourier图谱中的衍射特征峰强度与丹参酮ⅡA含量关系.结果:粉末X射线衍射不仅可以给出反映中药材粉末的Fourier指纹图谱,并可实现对中药材中千分之一以上化学成分的定量含量检测.结论:利用粉末x射线衍射Fourier分析方法,可用于丹参中药材的粉末X射线衍射鉴定及丹参酮Ⅱ_A的定量成分检测.

  • 甜菜碱促进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作用的钙通道机制研究

    作者:季宇彬;高世勇;冯小燕;何立巍

    目的:研究甜菜碱促进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作用与钙通道的关系.方法:采用清洁级BALB/c小鼠分离小鼠脾淋巴细胞后体外培养的方式获得小鼠脾淋巴细胞,分为阴性对照组、Con A组、甜菜碱0.04,0.4,4,20 mmol·L~(-1)组.分别采用MTT法观察甜菜碱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甜菜碱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周期的变化,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甜菜碱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内钙浓度的变化及加入不同钙通道阻滞剂后细胞内钙浓度的变化.结果:4,20 mmol·L~(-1)甜菜碱体外作用于小鼠脾淋巴细胞12 h促进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0.04,0.4,4,20 mmol·L~(-1)甜菜碱分别体外作用于小鼠脾淋巴细胞24,48 h均促进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以4 mmol·L~(-1)甜菜碱作用24 h效果好;4 mmol·L~(-1)甜菜碱作用小鼠脾淋巴细胞4,6,18,24 h能促使小鼠脾淋巴细胞由G_0/G_1期进入S期,并以18 h效果为明显;4 mmol·L~(-1)甜菜碱作用于淋巴细胞6,12,18 h,脾淋巴细胞内Ca~(2+)浓度明显升高(P<0.01),以6 h效果明显;钙通道阻滞剂硝苯地平、地尔硫卓、咪贝地尔、金雀异黄素对甜菜碱升高小鼠脾淋巴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没有影响,而维拉帕米、新霉素、肝素、普鲁卡因能阻断甜菜碱升高小鼠脾淋巴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结论:甜菜碱通过升高小鼠脾淋巴细胞内钙离子浓度而促进小鼠脾淋巴细胞由G_0/G_1期进入S期,促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主要通过2个途径:影响G蛋白介导的L-型电压门控钙通道的α_1亚单位而引起外钙内流;影响胞内钙库的IP_3R钙通道和RyR钙通道而引起内钙释放.

  • 光叉叶委陵菜的酪氨酸酶抑制作用

    作者:朴香兰;田燕泽;秘效媛;崔箭

    目的:快速鉴定光叉叶委陵菜Potentilla bifurca var.glabrata中的酪氨酸酶抑制成分.方法:利用活性-高效液相色谱跟踪方法(bioassay-linked HPLC method),通过接收器接样,并用酪氨酸酶抑制强度,快速查找有效成分.结果:光叉叶委陵菜的甲醇提取物及其正丁醇萃取物显示较强的酪氨酸酶抑制作用.从光叉叶委陵菜的正丁醇萃取物中分离并鉴定一种黄酮类化合物,即槲皮素-4'-O-β-D-葡萄糖苷.与已知的酪氨酸酶抑制剂熊果苷(arbutin,IC_(50)=0.28 mmol·L~(-1))相比,槲皮素-4'-O-β-D-葡萄糖苷化合物具有更强的酪氨酸酶抑制作用.其IC_(50)值为0.001 9 mmol·L~(-1).结论:该方法对中药及其复方药快速确定有效成分提供分析手段.

  • 淫羊藿苷对HCY诱导增殖血管平滑肌细胞GRP78表达的影响

    作者:沈晓君;何航

    目的:研究淫羊藿苷(ICA)对同型半胱氨酸(HCY)诱导的增殖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ICA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方法:建立HCY诱导的兔VSMC增殖模型,与不同浓度的ICA共同培养48 h后,用流式细胞仪Annexin/PI双染法检测凋亡率;RT-PCR检测GRP78 mRNA的表达;目的基因克隆、鉴定并测序.结果:0.2,0.4 mg·L~(-1)的IcA可显著促进兔VSMC凋亡,且存在剂量依赖性,与半胱氨酸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RT-PCR结果显示:0.2,0.4 mg·L~(-1)的淫羊藿苷作用于VSMC 48 h后,GRP78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与半胱氨酸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测序结果表明,来源于VSMC的全长648 bp的基因片断与兔葡萄糖调节蛋白78基因高度同源.结论:ICA促进GRP78 mRNA表达,诱导兔VSMC凋亡,可能是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之一.

  • HPLC研究檀香对丹参素组织分布的影响

    作者:张前;唐一梅;王锐;王世祥;房敏峰;张亚军;郑晓晖

    目的:采用HPLC研究"丹参饮"中君药丹参与使药檀香合用前后水溶性成分丹参素在家兔体内组织分布的变化.方法:家兔分别灌服丹参单煎液和丹参一檀香合煎液,于30,50,70 min取心、脑、肝、肾,以10%的高氯酸为蛋白沉淀剂,醋酸乙酯为萃取剂,4-羟基苯甲酸为内标,测定君药丹参中丹参素在各组织中的含量.结果:丹参素在心、脑、肝、肾中的达峰时间均接近50 min.丹参单煎和丹参、檀香合煎给药50 min后,对应组织中丹参素的平均浓度分别为:C_肾>C_心>C_脑>C_肝和C_肾>C_肝>C_脑>C_心,合煎给药后,心、脑、肝、肾各组织中丹参素含量均大于丹参单煎给药时的含量.结论:"丹参饮"中使药檀香可显著提高丹参素在靶器官的含量,从而增强君药丹参对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作用.

  • 夏枯草形态学性状的遗传变异、相关及主成分分析

    作者:陈宇航;郭巧生;王澄亚;马长青;刘涛;孙维广

    目的:通过研究夏枯草形态学性状与单株产量间的关系,为夏枯草系统选育和规范化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对来自全国15份夏枯草种质的形态学性状进行相关、通径及主成分分析.结果:夏枯草种质中6个形态学性状存在较大遗传变异;单株穗重与单株果穗数和单株叶鲜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穗长呈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3个主成分对变异的贡献率达87.533%.结论:在夏枯草丰产种质选育中应重点关注生长势强、单株果穗数较多及果穗较长的株系.

  • 加味五子衍宗方总黄酮对大鼠海马锥体细胞VGCC通道的影响

    作者:李娌;蔡浩然;李琳;王学美

    目的:探讨加味五子衍宗方总黄酮成分对Aβ_(25-35)作用后的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电压门控钙通道电流的作用.方法: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海马神经元I_(Ca)电流,采用内向电流的幅度作为观察指标,观察模型药物及干预药物对其的作用.采用出生7 d的乳鼠取海马后制成脑片,选取立体感强、状态好的锥体细胞形成全细胞膜片钳记录,从-50 mV到+50 mV范围(步进为5 mV)一系列去极化电压脉冲刺激(脉冲宽度500 ms),以激发出电压依赖性的内向钙离子电流.记录电流后加入Aβ_(25-35)后,再加入总黄酮进行干预.结果:Aβ_(25-35)淀粉蛋白可以通过增强I_(Ca)可引起胞内钙超载,正常幅度平均为-(157.1±19.9)pA,Aβ_(25-35)作用后增大为-(323.2±23.4)pA,125,250,500 mg·L~(-1)的总黄酮作用之后,分别下降为-(257.9±31.6),-(196.4±29.8),-(169.3±34.0)pA.结论:引起胞内钙离子超载可能是Aβ_(25-35)产生神经毒性作用的机制之一,加味五子衍宗方总黄酮成分可通过抑制钙离子内流对神经元起一定保护作用.

  • 升麻中的环菠萝蜜烷三萜成分

    作者:但春;梁健;周燕;丁立生

    目的:研究升麻Cimicifuga foetida根茎的化学成分和所得化合物的抑制破骨细胞活性.方法:采用正、反相硅胶等色谱方法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纯化,根据谱学数据结合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结构.并进行了抑制破骨细胞活性研究.结果:从升麻根茎的石油醚和醋酸乙酯提取物中共分得13个环菠萝蜜烷三萜成分,其结构分别鉴定为25-O-乙酰基-升麻醇(1),升麻醇(2),升麻酮醇(3),26-去羟基阿科特素(4),类叶升麻苷A(5),23-表-26-去羟基阿科特素(6),阿科特素(7),12β-羟基升麻醇(8),升麻苷E(9),(23R,24S)25-O-乙酰基-升麻醇-3-O-β-D吡喃木糖苷(10),(23R,24S)升麻醇-3-O-β-D-吡喃木糖苷(11),升麻苷H-1(12)和升麻苷H-2(13).结论:化合物5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7,10,11具有抑制破骨细胞活性.

  • 丰城鸡血藤化学成分的研究

    作者:成军;王京丽;梁鸿;王银叶;赵玉英

    目的:分离和鉴定丰城鸡血藤的活性成分.方法:用溶剂法和色谱方法分离化合物,用波谱方法鉴定其结构.结果:从丰城崖豆藤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其中8个为黄酮类化合物(1~8):毛蕊异黄酮(1),染料木苷(2),gliricidin(3),8-甲雷杜辛(4),阿夫罗摩辛-7-O-β-D-吡喃葡萄糖苷(5),澳白檀苷(6),异甘草素(7)和3,5,7,4'-四羟基-3'-甲氧基黄烷-7-O-β-D-吡喃葡萄糖苷(8);2个为三萜类化合物,羽扇豆醇(9)和无羁萜-3β-醇(10).结论:10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获得.探讨毛蕊异黄酮等在NMR测定中的溶剂效应,纠正了文献[1-2]中该化合物碳谱数据的一些归属错误.

  • 栀子果实不同部位中环烯醚萜苷类成分的比较研究

    作者:张村;肖永庆;李丽;李文;殷小杰

    目的:对栀子果实、果仁、果皮中环烯醚萜苷类成分进行比较研究.方法:HPLC法同时测定2个主要成分(genipin gentiobioside,geniposide)含量,Kromasil C_(18)柱,流动相为乙腈-0.3%甲酸水溶液12:88,检测波长238 nm,流速1.0 mL·min~(-1),柱温35 ℃.结果:4个成分在测定范围内线性关系较好(r>0.999 4),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11%,98.47%.栀子果实不同部位中均含有这2种环烯醚萜苷类成分,且含量有较大差异.结论:2种成分以栀子果仁中含量高,为揭示栀子果仁、果皮的不同临床功效提供了实验依据.

  • 剑川乌头中的二萜生物碱

    作者:杨金;刘卫;羊晓东;赵静峰;刘富;李良

    目的:研究剑川乌头中的二萜生物碱.方法:用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用有机波谱学的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鉴定了8个二萜生物碱:acoforine(1),acoforestinine(2),14-O-acetylsachaconitine(3),黄草乌碱丙(vilmorrianine C,4),黄草乌碱丁(vilmorrianine D,5),塔拉萨敏(talatizamine,6),查斯曼宁(chasmanine,7),滇乌碱(yunaconitine,8).结论: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杜鹃兰人工种子技术研究

    作者:张明生;彭斯文;杨小蕊;徐利

    目的:建立杜鹃兰人工种子制作方法.方法:以杜鹃兰为实验材料,通过液体悬浮培养建立原球茎悬浮系,并以原球茎为人工种子的繁殖体,研究了人工种皮基质、人工胚乳组分、贮藏条件、萌发基质等对人工种子萌发率和成苗率的影响.结果:以4%海藻酸钠+2% CaCl_2+2%壳聚糖为人工种皮基质,1/2 MS液体培养基+0.2 mg·L~(-1) NAA+0.1 mg·L~(-1)GA_3+0.5 mg·L~(-1) BA+0.4 mg·L~(-1)青霉素+10.0 mg·L~(-1)内生真菌提取物+0.3%多菌灵粉剂+0.2%苯甲酸钠+1.0%蔗糖作为人工胚乳成分制作的人工种子,其萌发率和成苗率高.这样的人工种子在4℃条件下贮藏20 d后的萌发率及成苗率分别为68%,65%左右,随着贮藏温度的升高和贮藏时间的延长,人工种子的萌发率和成苗率均大幅度下降.结论:通过研究确立了杜鹃兰人工种子制作基本技术.

  • 乌拉尔甘草转鲨烯合成酶基因毛状根系研究

    作者:卢虹玉;刘敬梅;张海超;高山林

    目的:为了研究甘草酸的合成调控途径及提高甘草酸合成水平.方法:将已克隆的乌拉尔甘草鲨烯合成酶基因(GuSQS1,GenBank登录号为:AM182329)通过发根农杆菌Agrobacterium rhizogenes A4的介导,转化甘草下胚轴并诱导毛状根的形成.建立的毛状根系经0.8 mg·L~(-1)的除草剂(PPT)抗性筛选、PCR和Southern blotting检测分析后,得到的转基因毛状根系经HPLC检测甘草酸(GA)含量.结果与结论:转基因毛状根中甘草酸的高含量约为野生型毛状根的3.6倍.

  • 粉防已专属性对照物质的研究

    作者:刘莹;邓安珺;李喜凤;李志宏;杜冠华;秦海林

    目的:扩展中草药专属性对照物质(CSPD)的研究;建立粉防己的专属性对照物质并归属其核磁共振氢谱(~1H-NMR)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特征信号,用于粉防己药材基源鉴定和质量控制.方法:采用规范化的程序获取粉防已专属性对照物质并测定其~1H-NMR和HPLC图谱;通过硅胶柱色谱法分离粉防己专属性对照物质化学成分,鉴定各单体化合物的结构,实现~1H NMR和HPLC图谱的解析.结果:所分析的9个不同来源的粉防已样品中,8个样品的专属性对照物质的~1H-NMR和HPLC图谱有很好的重现性和特征性;另有1个样品与其他样品存在主要成分相对含量的差异.从粉防己专属性对照物质中分得粉防己碱、防己诺林碱、tetrandlrine-2'-N-β-oxide,tetrandrine-2'-α-oxide,(+)荷包牡丹碱、荷包牡丹酮和腺嘌呤等7个成分,经波谱分析鉴定了结构.粉防己专属性对照物质的~1H-NMR和HPLC图谱主要显示粉防己碱和防己诺林碱等双苄基异喹啉生物碱的特征信号.结论:粉防己专属性对照物质的~1H-NMR和HPLC图谱反映了其主要活性成分的结构和整体组成,适用于其基源鉴定和质量评价.

  • 大黄5种饮片中游离蒽醌类成分比较研究

    作者:张村;李丽;肖永庆;林娜;刘春芳;李桂柳;逄镇;陈东东;田国芳

    目的:对大黄5种不同饮片中游离葸醌类成分进行比较研究.方法:HPLC同时测定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等5个主要成分含量;流动相甲醇-0.1%磷酸(85:15),检测波长254 nm,流速1.0 mL·min~(-1),柱温35℃.结果:5个成分在测定范围内线性关系较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6.44%,98.11%,99.30%,98.00%,97.86%.结论:大黄炮制过程中5种游离蒽醌类成分含量发生了明显变化,熟片、炭片含量较生品明显增加,而醋片、酒片含量下降,大黄不同饮片的游离蒽醌类成分含量变化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 梓醇对过氧化氢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张自强;刘玉梅;薛帮群;位兰

    目的:研究梓醇对过氧化氢(H_2O_2)诱导的大鼠脑星形胶质细胞氧化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1,10,100μmol·L~(-1)的梓醇预处理星形胶质细胞24 h后,再用300 μmol·L~(-1) H_2O_2损伤细胞.倒置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变化,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的改变,比色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的含量变化以及细胞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_X)活性变化和丙二醛(MDA)的含量变化.结果:梓醇可明显改善细胞的形态变化,提高了星形胶质细胞的存活率,维持了细胞膜的完整性,并对H_2O_2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内T-SOD,GSH-P_X活性降低和MDA含量升高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结论:梓醇对H_2O_2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氧化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 掌叶大黄籽粒营养物质积累动态及其发芽特性研究

    作者:石有太;陈垣;郭凤霞;刘亚亚;王俊英

    目的:为掌叶大黄种子标准化生产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方法:选用开花一致的三年生掌叶大黄种株,开花10 d后定期测定籽粒营养物质积累动态及其发芽特性.结果:灌浆初期籽粒可溶性糖和淀粉积累起点相近,还原糖起点高,但均在花后16 d内增加.之后可溶性糖短暂下降后波动上升,还原糖急剧下降后波动变化.淀粉积累呈"S"型曲线,符合Logistic方程,开花36 d后达到相对稳定高的水平,积累速率受天气影响大.籽粒蛋白质含量呈"高-低-高"变化趋势.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在花后36 d内随籽粒充实显著提高,与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而与还原糖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结论:掌叶大黄种子属蛋白质含量较低的类型.籽粒淀粉含量达到稳定是种子成熟的标志,成熟度决定其发芽质量,佳采收期在花后46~52 d(7月上旬),茎秆尚未枯萎,籽粒淀粉含量达11.5%左右为宜.为防落粒应采用网袋采收,风干后脱粒.

  • 麇鹿角醇提液对正常小鼠IL-2和IFN-γ的影响

    作者:杨朝晔;秦红兵;朱清

    目的:观察麋鹿角醇提液对正常小鼠细胞因子白介素2(IL-2)和γ干扰素(IFN-γ)的影响.方法:30只ICR小鼠随机分成3组:正常组、麇鹿角醇提液低剂量组(2 g·kg~(-1)·d~(-1))、高剂量组(4 g·kg~(-1)·d~(-1)),灌胃给药,连续7 d.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细胞因子IL-2,IFN-γ的浓度,RT-PCR法检测脾淋巴细胞IL-2,IFN-γ mRNA的表达.结果:麋鹿角醇提液高剂量组小鼠血清中IL-2和IFN-γ的浓度升高,脾淋巴细胞IL-2,IFN-γ mRNA的表达增强.结论:麋鹿角醇提液能促进正常小鼠细胞因子IL-2,IFN-γ的分泌与表达,增强其细胞免疫功能.

  • HPLC测定参仙片中淫羊藿苷的含量

    作者:谢香菊;杨清林;王贤英;赵健权

    目的:建立HPLC测定参仙片中淫羊藿苷的含量.方法:采用Diamonsil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乙腈-水(35:65),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70 nm.结果:淫羊藿苷在进样量0.592~2.96 μg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12%,RSD 0.5%(n=6).结论:本法操作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参仙片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 参仙片 淫羊藿苷 HPLC
  • 中医方剂中酸碱对药的配伍化学研究

    作者:裴妙荣;段秀俊;裴香萍;宣春生;王晓英;赵丽娜;张淑蓉;刘炳辰;王世民

    中医方剂中酸碱对药的配伍化学研究是中医方剂研究的重要领域.本研究慨述了从酸、碱性成分化学类群着手对含酸碱对药的方剂配伍作用研究的思路、方法;分析了研究结果;阐述了研究的意义;并对本领域研究做了展望.

  • 中药延缓衰老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高会丽;王丹巧

    近年来探讨中医药延缓衰老多种机制,寻找高效的延缓衰老药物已成为当前我国中医药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并取得一定的进展.文章就近年来中药延缓衰老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合分析.现代研究表明,中药及其复方可以通过抗自由基氧化,调节神经内分泌代谢,平衡免疫功能,延长细胞端粒长度和增强端粒酶活性,抗细胞DNA损伤以及调节与细胞增殖相关基因和蛋白的表达而达到延缓衰老目的.

  • 200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中药用法若干问题分析及建议

    作者:白晓菊;杨洪军

    2005年版<中国药典>凡例中指出,药材"除另有规定外,用法系指水煎内服"~([1]).因此,用法实际上主要是指汤剂的煎煮方法.

  • 我国野生药材资源管理制度的分析及建议

    作者:黄璐琦;郭兰萍;桑滨生;张恒有;李钟军;余海洋;李军德

    作者在介绍了我国现有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制度的法律框架、体制框架和制度框架的基础上,分析了野生药材资源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一些情况下野生药材资源的保护无法可依,有法不依现象普遍存在,执法不严现象常有发生.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3点:野生药材保护管理的法律框架存在缺陷;我国现行体制框架不能适应野生药材资源管理的实际需要;我国现行制度框架不符合野生药材资源管理制度的客观要求.提出了修订<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条例>的建议,并从我国野生药材资源的立法形式(法律层次)、立法目标、立法原则、管理体制、管理范围、管理制度6个方面对<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条例>修订提出了具体的修订意见.

中国中药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