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药学 > 中国中药杂志

中国中药

中国中药杂志

China Journal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중국중약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药通报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影响因子: 1.7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2272/R
  • 国内刊号: 李禾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cjcmm2006@188.com,
  • 曾用名: 中药通报
  • 创刊时间: 195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药学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国中药杂志编辑部
  • 类 别: 中药学
期刊荣誉:
  • ROS不参与Ent-11α-hydroxy-15-oxo-kaur-16-en-19-oic-acid诱导的HepG2细胞凋亡

    作者:李立;吴科锋;刘义;吕应年;龚先玲;陈功;赖宝山;梁念慈

    目的:确定活性氧(ROS)生成在Ent-11α-hydroxy-15-oxo-kaur-16-en-19-oic-acid(5F)所诱导的HepG2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采用MTT分析检测5F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再以Hoechst/PI法分析凋亡细胞的形态变化.为了评价细胞内ROS水平,采用了GENMED试剂盒.HepG2细胞经5F处理24 h,或1 mmol·L-1GSH预处理1 h再经5F处理24 h,然后以Cell Death Detection ELISA试剂盒检测胞浆核小体片段.结果:通过细胞活性分析证实,5F对HepG2的细胞毒作用随着5F浓度升高而增强.而凋亡变化,如染色质浓缩,则被Hoechst/PI染色所证实.经5F处理的HepG2细胞内ROS生成减少被观察到.5F诱导的胞浆核小体片段并不由于GSH降低ROS介导的信号转导水平而发生变化.并且,顺铂(CDDP)诱导的ROS生成可被5F清除,同时5F还显示了与CDDP协同杀伤细胞作用.结论:5F不仅能通过非ROS依赖途径诱导细胞凋亡,还可缓解氧化应激.

  • 茶多酚及其主要成分EGCG在辐射损伤小鼠模型中的保护作用

    作者:郭绍来;胡园;刘屏;王玉玉;郭代红;王东晓;廖红波

    目的:评价不同含量茶多酚(TP)及其主要成分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的抗辐射及抗氧化作用.方法:采用60Coγ射线照射小鼠造成亚急性损伤模型,给予不同剂量TP及EGCG后1,3,7,14,21,28 d检测对小鼠外周血指标和脏器系数的影响,同时检测血清中抗氧化酶(SOD)和脂质过氧化物(MDA)水平.结果:与非照射组相比,辐射组可明显降低脾腺指数,降低外周血白细胞(WBC)、红细胞(RBC)和血小板(PLT);同时降低过氧化物歧化酶并升高脂质过氧化物水平.给予TP(50 mg·kg-1)及EGCG(20 mg·kg-1)治疗后,可明显缓解由于辐射损伤所造成的全血象下降,且表现出较好的体内抗氧化活性.结论:含50%EGcG的茶多酚(TP50)具有明显缓解辐射所造成的造血功能损伤和抗氧化作用.

  • 通窍活血汤含药血清对谷氨酸损伤的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

    作者:汪宁;邓奕;何群;李庆林;彭代银;段金廒

    目的:从细胞水平研究通窍活血汤含药血清(TQHXD)对谷氨酸(Glu)损伤的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为该方剂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SD大鼠灌胃给予通窍活血汤提取液,每日2次,每次4 g·kg-1,连续5 d,制备通窍活血汤含药血清.采用PC12细胞和终浓度为12.5 mmol·L-1的谷氨酸共培养,造成神经细胞损伤模型.光镜观察5%,10%,20%的TQHXD对损伤PC12细胞形态改变的影响;台盼兰染色法、AO/EB染色法及LDH法观察TQHXD对损伤的细胞膜通透性的变化影响;MTT法检测TQHXD对PC12细胞增殖及活性的影响及对培养上清液中NO浓度的影响.结果:倒置显微镜下可见,正常组细胞胞体较损伤组略大,呈强折光性,细胞数量多,突起长.模型组细胞数量显著减少,折光性明显减弱,细胞突起减少、缩短.TQHXD和PC12细胞共培养24 h后,活细胞数明显增加,细胞折光性增加,损伤细胞形态接近于正常细胞;台盼兰染色后,TQHXD组活细胞比率明显上升,AO/EB染色后被EB染色的数量较少.MTT法检测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各浓度TQHXD组的吸光度A均升高且有显著性差异.各浓度的TQHXD组细胞培养上清中LDH,NO含量相对模型组明显减少,两者有显著性差异.结论:TQHXD对Glu损伤的PC12细胞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 柑橘皮总黄酮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作者:陈刚;殷钟意;郑旭煦

    目的:探讨柑橘皮总黄酮(TFO)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AA)发展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建立大鼠AA模型,灌胃给药37.5,75,150 mg·kg-1 TFO.游标卡尺测量大鼠足跖厚度,HE染色观察关节病理损伤,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1β和前列腺素(PG)E2水平,Westem blot法分析关节滑膜组织环加氧酶(COX)-2表达.结果:75,150 mg·kg-1 TFO可显著减少AA大鼠足跖厚度,减轻关节病理学损伤,降低血清TNF-α,IL-1β,PGE2水平,抑制关节滑膜组织COX-2表达.结论:TFO可拮抗大鼠从发展,其作用机制与抑制炎症介质的生成密切相关.

  • 慈菇消脂丸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炎大鼠肝组织脂质过氧化与TNF-α表达的影响

    作者:马燕花;赵建雄;杨少军;贾云鹏

    目的:研究中药慈菇消脂丸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10)、模型组(n=10)、慈菇消脂丸高剂量组(n=10)、慈菇消脂丸低剂量组(n=10)、东宝肝泰阳性药物对照组(n=10),正常对照组给予基础饲料,其余4组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炎大鼠模型,同时给予中药和阳性药物干预.实验结束后处死大鼠取出肝组织,观察肝组织病理形态学的变化,测定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肝匀浆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光苷肽过氧化物酶(GPX).分别用免疫组化技术和RT-PCR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肝脏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肝组织出现脂肪变性及不同程度的炎性细胞浸润,镜下可见肝细胞内大量脂滴.中药治疗组及阳性药物对照组大鼠脂肪性肝炎明显减轻.与模型组比较,中药治疗组和阳性药物对照组大鼠血清TG,TC,ALT,AST和肝脏MDA明显降低,而SOD,GPX活性明显增加.正常组大鼠肝组织内几乎无TNF-α mRNA和蛋白表达.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TNF-α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治疗组及阳性药组大鼠肝组织内TNF-α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中药高剂量治疗组作用较阳性药组显著(P<0.05).结论:TNF-α在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慈菇消脂丸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炎具有明显的防治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肝组织脂肪变性程度、抑制脂质过氧化、抗炎有关.

  • β-榄香烯衍生物(ET)诱导NB4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

    作者:于志瀛

    目的:于NB4细胞株中,对β-榄香烯衍生物ET(β-榄香烯13-色氨酸)进行抗肿瘤作用研究.方法:体外细胞培养,凋亡检测、流式细胞术和蛋白免疫印迹等技术进行机制研究.结果:ET在低于40μmol·L-1时可以抑制白血病细胞NB4生长并诱导凋亡;ET可以引起细胞内H2O2的蓄积并活化caspase-3;过氧化氢酶可以阻断ET引起的H2O2蓄积和凋亡.结论:ET主要通过H2O2的蓄积引起细胞凋亡.

  • 苦参碱肌肉注射给药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作者:赵晨光;廖丹丹;何小燕;李逐波

    目的:研究苦参碱肌肉注射给药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苦参碱的血药浓度,Shim-pack VP-ODS色谱柱(4.6 mm×150 mm,5 μm);流动相乙腈-0.02 mol·L-1乙酸铵水溶液-三乙胺(30:70:0.04);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220 nm;柱温40℃;进样量20μL.用DAS 2.1.1药动学程序处理苦参碱的血药浓度.时间数据.结果:苦参碱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符合二室开放模型,Cmax为21.113 9 mg·L-1,tmax为0.75 h,t1/2α为1.34 h,t1/2β为3.509h,AUC0-t为90.984 mg·h-1·L-1,AUC0-∞为100.346 mg.h-1·L-1.结论:与口服给药相比,肌肉注射给药的苦参碱吸收较好,从中央室到周边室的分布也较快;其绝对生物利用度也比口服给药高,推测其药理作用的强度比口服给药强,维持时间也比口服给药长.

  • 橙皮苷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滑膜细胞凋亡及滑膜组织Bcl-2/Bax表达的影响

    作者:蔡莉;李荣;解雪峰

    目的:研究橙皮苷(HDN)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滑膜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及滑膜组织Bcl-2/Bax表达的影响.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HDN(40,80,160 mg·kg-1)剂量组和雷公藤多苷组;用弗氏完全佐剂诱导大鼠AA模型;DNA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滑膜组织凋亡情况;原位末端标记检测(TUNEL)法检测滑膜组织中滑膜细胞凋亡及凋亡指数;免疫组化法检测滑膜组织Bcl-2和Bax表达变化.结果:HDN(80,160 mg·kg-1)治疗组大鼠滑膜组织DNA经电泳分析可见凋亡细胞DNA梯状条带;HDN(80,160 mg·kg-1)组大鼠滑膜细胞凋亡指数较模型组显著升高;与模型组比较,HDN(80,160 mg·kg-1)组大鼠滑膜组织Bcl-2表达明显降低而Bax表达明显升高,各剂量HDN均可显著降低Bcl-2/Bax.结论:HDN能通过抑制滑膜组织Bcl-2和促进Bax的表达、降低Bcl-2/Bax,诱导从大鼠滑膜细胞凋亡,这可能是其治疗AA的作用机制之一.

  • 元胡止痛胶囊镇痛作用及机制研究

    作者:李娜;金翠英;周建平;胡宇驰

    目的:探讨元胡止痛胶囊的镇痛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大鼠三叉神经性头痛模型、硝酸甘油致大鼠实验性偏头痛模型、小鼠热板法试验、大鼠福尔马林法观察药物对疼痛反应的影响;观察药物对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对三叉神经痛模型大鼠脑内单胺类递质的影响,以及药物对血瘀模型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分析药物的镇痛作用机制.结果:元胡止痛胶囊可延长三又神经性头痛模型大鼠出现疼痛反应的潜伏期,减少疼痛持续时间;缓解皮下注射硝酸甘油在不同时间内引起的大鼠血管性偏头痛引起的反应;提高热板实验中小鼠痛阈值;显著减少福尔马林慢性疼痛模型大鼠第2时相疼痛反应时间;可显著降低正常小鼠5 min内的自主活动计数;对脑内5-HT含量降低有一定的提高作用;降低血瘀症模型大鼠全血黏度.结论:元胡止痛胶囊具有明显镇痛作用,其镇痛机制与镇静、调节脑内神经递质分泌、改善血液循环有关.

  • 异甘草酸镁抗小鼠接触性过敏性皮炎的药效学研究

    作者:徐建国;刘继勇;彭程;刘亚明;胡晋红

    目的:考察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对小鼠接触性过敏性皮炎(allergy contact dermatitis,ACD)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1%2,4-二硝基氟苯(DNFB)对小鼠腹部致敏和耳部激发建立小鼠接触性过敏性皮炎模型,各组动物于致敏后开始尾静脉注射给药.激发后24 h考察耳部水肿红斑评分,检测耳肿胀度变化,检测激发后血清INF-γ,IgE,IL4等细胞因子水平,并对耳部皮肤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异甘草酸镁注射液中、高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较模型组能显著降低小鼠耳部肿胀度,显著抑制小鼠耳部水肿红斑形成(P<0.05),异甘草酸镁注射液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能显著降低血清INF-γ水平(P<0.05)和IgE水平(P<0.05).异甘草酸镁注射液还能明显改善耳部组织的炎性细胞浸润、血管扩张等炎症性病理改变.结论: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对小鼠接触性过敏性皮炎有治疗作用,这种作用可能与降低INF-γ和IgE的分泌有关.

  • 喘可治注射液对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和豚鼠离体气道平滑肌的作用

    作者:徐慧敏;姚红伊;翁俊杰;徐翔

    目的:研究中药喘可治注射液(Chuankezhi injection,CKZ)雾化吸入对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的治疗作用,CKZ对豚鼠离体气道平滑肌的扩张作用,为哮喘急性发作期CKZ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卵白蛋白诱发小鼠哮喘模型,将小鼠按给药不同随机分为雾化吸入CKZ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以0.2,0.4,0.8 mL·kg-1,每天2次)、腹腔注射CKZ组(0.4 mL·kg-1,每天2次)、腹腔注射地塞米松组(0.5 mg·kg-1·d-1)、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采用支气管肺泡灌流法和病理切片观察CKZ的抗炎作用;采用离体气管条法观察CKZ对豚鼠气道的直接扩张和对抗氨甲酰胆碱(carbamylcholine,CCH)和组胺引起的气道平滑肌收缩的作用.结果:在整体试验中,与模型组比较,雾化吸入CKZ高剂量组、腹腔注射CKZ组和地塞米松组,哮喘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流中自细胞总数和嗜酸性粒细胞增加显著减少(P<0.01),病理切片中炎症损伤明显减轻;在离体试验中,CKZ对豚鼠气道无直接舒张作用,对CCH和组胺引起的气道平滑肌收缩无对抗作用.结论:CKZ对卵白蛋白诱导的小鼠哮喘有抗炎治疗作用;对豚鼠离体气道平滑肌无明显扩张作用;在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治疗中,CKZ雾化吸入并非首选给药方式.

  • HPLC测定黑骨藤中槲皮素-3-O-α-L- 吡喃阿拉伯糖苷含量

    作者:陈华国;周欣;曹桂红;甘秀海

    目的:建立黑骨藤中槲皮素-3-O-α-L-吡喃阿拉伯糖苷的含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HypersilC18(4.6 mm×250 mm,5 μm)柱,甲醇-水(33:67)为流动相,流速为1 mL·min-1,检测波长370 nm,柱温25℃.结果:槲皮素-3-O-α-L-吡喃阿拉伯糖苷在0.2044~2.044 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7.78%,RSDO.8%(n=9).黑骨藤药材中槲皮素-3-O-α-L-吡喃阿拉伯糖苷的平均含量0.19%.结论:该方法分离效果好,简便准确,可用于黑骨藤中槲皮素-3-O-α-L-吡喃阿拉伯糖苷的含量测定,以控制黑骨藤药材质量.

  • 金线吊乌龟茎叶中生物碱的研究

    作者:何丽;张援虎;唐丽佳;宋少辉;孙黔云

    目的:研究金线吊乌龟茎叶中的生物碱类成分.方法:金线吊乌龟干燥茎叶粉末用95%乙醇溶液渗滤提取,减压回收乙醇,依次用石油醚和氯仿萃取,所得氯仿层浸膏利用微孔吸附树脂、正相、反相硅胶、葡聚糖凝胶、聚酰胺等柱色谱方法分离和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及光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金线吊乌龟茎叶中分离得到11个生物碱类成分,分别鉴定为观音莲明(1),四氢巴马亭(2),巴马亭(3),isocorydione(4),紫堇单酚碱(5),紫堇根碱(6),sinoracutine(7),青风藤碱(8),顶花防己胺(9),异紫堇定(10)和紫堇定(11).结论:化合物2~7为首次从金线吊乌龟中分离得到,且化合物7为首次从千金藤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4为首次从防己科植物中分离得到.

  • 大叶水团花茎枝的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张艳玲;甘茂罗;李帅;王素娟;朱承根;杨永春;胡金凤;陈乃宏;石建功

    目的:研究茜草科水团花属植物大叶水团花茎枝的化学成分并对其在多种体外药理模型上进行随机活性筛选.方法:运用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和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进行成分分离,通过NMR,MS等波谱数据和理化性质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在细胞水平的多种药理模型上,筛选化合物的体外肿瘤细胞毒、抗炎、抗氧化、抗HIV和神经细胞保护等活性.结果:从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并鉴定28个化合物,分别为5个芳香苷类化合物,clemochinenoside B(1),3,4,5-三甲氧基苯酚-β-D-呋喃芹糖氧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2),2-(4-羟基苯)乙基-β-D-呋喃芹糖氧基-(1→6)-β-D-葡萄糖苷(3),4-羟基-3-甲氧基苯酚1-O-β-D-[6-O-(4-羟基-3,5-二甲氧基苯甲酰基)]-吡喃葡萄糖苷(4)和β-D-吡喃葡萄糖氧基丁香酸酯(5);10个环烯醚萜苷,京尼平苷酸(6),京尼平苷(7),6β-羟基京尼平苷(8),6α-羟基京尼平苷(9),ixoside(10),ixoside 11-methyl ester (11),11-methyl forsythide(12),7β-hydroxysplendoside(13),栀子苷(14)和玉叶金花苷酸(15);5个木脂素,(+)-松脂醇(16),(+)-5'-甲氧基-松脂素(17),(+)-丁香树脂酚(18),(-)-落叶脂素(19)和evofolin-B(20);5个简单芳香类化合物,α-羟基乙酰香草酮(21),丁香酸(22),香草醛(23),3,4,5-三甲氧基苯酚(24)和2,6-二甲氧基对苯醌(25),以及3个常见的植物代谢产物β-谷甾醇(26)、甘露醇(27)和胡萝卜苷(28).在1.0×10-5mol·L-1浓度下,它们在肿瘤细胞毒(MTT法,HCT-8,Bel-7402,BGC-823,A549和A2780细胞株)、抗炎(PAF,TNF-α和PGE2模璎)、抗氧化(Fe2+-Cys诱导大鼠肝微粒体脂质过氧化模型)、抗HIV(VSVG/HIV模型)、神经保护(去血清和谷氨酸损伤模型)和抗糖尿病(PTPIB酶抑制模型)体外模型上均未显示出显著药理活性.结论:化合物1~20均为首次从水团花属植物中分得,它们的药理活性尚待在其他模型上进一步筛选评价.此外,通过2D NMR数据分析,对文献中报道的化合物10和11碳谱数据的错误归属进行了修正.

  • HPLC测定藏药麻花艽地上部位5种有效成分的含量

    作者:聂颖杰;林鹏程

    目的:建立藏药麻花艽地上部位5种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ypersil ODS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以甲醇(A)-0.02%磷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0~10 min,以20%A洗脱,10~30 min,从20%A线性变化至50%A.流速1 mL·min-1,柱温35℃,检测波长254 nm.结果:5种有效成分均达到基线分离,各成分相关系数及范围分别是落干酸r=0.999 9,0.364~2.18μg;獐牙菜苦苷r=0.999 9,0.275~1.65μg;龙胆苦苷r=0.999 9,0.614~3.68 μg;獐牙菜苷r=0.999 9,0.065 6~0.394雌;异荭草素r=0.999 9,0.089 9~0.539μg.5种有效成分中落干酸和龙胆苦苷远较其他3种成分的含量高,达到总含量的60%以上.结论:方法快速、灵敏、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藏药麻花艽地上部位药材的质量控制.

  • 不同产地野生和人工养殖蚂蟥内在质量比较研究

    作者:刘飞;史红专;郭巧生;王恬;陆树松

    目的:探讨不同产地蚂蟥的内在质量差异性,为新品种筛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参考<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测定不同产地水蛭药材的水分、醇溶性浸出物、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抗凝血酶活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黄嘌呤,次黄嘌呤含量.结果:江宁试验基地人工养殖品种在醇溶性浸出物、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抗凝血酶活性、黄嘌呤、次黄嘌呤等含量上均相对高于其他种群,浙江桐乡基地大面积养殖品种多项指标高于野生品种.结论:经过人工育苗、养殖的蚂蟥品质优良,建议大面积推广养殖.

  • 传统中药复方防治肿瘤血管生成的现状、问题分析及对策

    作者:奚胜艳;王彦晖;赵育芳;卢大为;李鹏程;张前

    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健康的常见疾病.中药作为我国传统药物的主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在肿瘤防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Folkman肿瘤生长依赖于新生血管形成的理论已经被证实多年,治疗肿瘤,抑制其血管生成是一种重要途径.我国在血管生成方面的中药复方研究起步较晚,虽有不少报道,但亦存在不少的问题.文章概括了近几年来中药复方抗肿瘤血管生成的相关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抗肿瘤血管中药复方的问题、对策、发展和方向作出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述评.

  • 川西吊石苣苔显微和化学特征研究

    作者:白贞芳;王晓琴;缪剑华;肖培根;刘勇

    目的:为川西吊石苣苔的开发利用提供生药学和化学资料及深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石蜡制片法、水合氯醛透化法和HPLC-UV法.结果:茎横切面上木栓层为一列排列紧密的细胞;大量石细胞存在于皮层;木质部较窄呈环状,髓部发达.叶横切面中上、下表皮各由1列类方形细胞组成,上表皮内方有2~3列大型上皮细胞;栅栏组织由2~3层长方形的薄壁细胞组成;主脉维管束为周韧型.粉末中大量梭形纤维存在,直径14.6~29.9μm;多为具缘纹孔导管;石细胞长方形,胞腔大,具孔沟;不定式气孔.川西吊石苣苔所含的苯乙醇苷类成分主要是阿克苷acteoside,caleolarioside B.结论:川西吊石苣苔的显微和化学特征可作为鉴定该植物的理论依据,也为该植物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 昆虫病原线虫对曲牙土天牛室内致死效应初步研究

    作者:徐常青;徐江;陈君;于晶;陈荣敏;覃荣敏;徐荣;周峰;程惠珍

    目的:为探索昆虫病原线虫对化橘红主要蛀干害虫曲牙土天牛的防治效果.方法:采用生产上常用的昆虫病原线虫小卷蛾斯氏线虫.Steinernema carpocapsae(All)、嗜菌异小杆线虫月Heterorhabditis bacteriphora(H06)、蝼蛄斯氏线虫Steinernema scapterisci(SS)3个品系进行曲牙土天牛幼虫室内侵染试验,分别以每头天牛幼虫0,5 000,10 000条线虫接种量接种.结果和结论:All,H06,SS 3个品系对曲牙土天牛幼虫都有很高的致病力,致死率与线虫接种量之间存在剂量效应,接种量越大,天牛死亡率越高,死亡越快,尤其H06品系,每头幼虫接种10 000条线虫,接种4 d后致死率达到100%.线虫不同品系对天牛幼虫致死速率特征不同,H06具有1个死亡峰,线虫接种后天牛幼虫迅速死亡,All和SS具有前后2个死亡峰,中间有1段死亡率低的平台期.昆虫病原线虫有望用于田间防治曲牙土天牛的危害.

  • 丹参栽培品、野生品及不同产地药材性状显微组织差异比较

    作者:侍桂芳;冯学锋;格小光;何希荣;吴志刚;杨京玉;王金娥;李晓明;袁媛

    目的:丹参栽培品、野生品及其不同产地丹参药材性状和显微组织差异比较.方法:药材性状比对,根横切面、粉末显微特征测量和比对.结果:丹参野生品与栽培品在药材性状差异为:丹参野生品根有数条,长圆柱形,表面棕红色或暗棕红色,粗糙,常呈鳞片状剥落.丹参栽培品根多分枝,表面砖红色或红棕色,外皮紧贴不易剥落.显微组织方面差异为:丹参野生品木质部导管有直径较大和较小的相间排列形成的导管束;有的产地样品皮层有石细胞.丹参栽培品无石细胞;导管径向或切向排列,未见导管束.道地药材川丹参与其他产地不同,其根较粗壮肥实,直径可达1.2 cm;质坚实,断面黄褐色,略呈角质样;根横切面木质部导管稀疏,径向排列,维管束19~24束,木纤维少.结论:丹参野生品与栽培品、道地药材川丹参与其他产地丹参在材性状与显微组织存在差异,可以通过药材外观形态、根横切面维管束的排列方式等特征鉴别.

  • 连作对当归生长的障碍效应及机制研究

    作者:张新慧;张恩和;王惠珍;郎多勇

    目的:通过研究连作当归的生理生化效应,探讨当归的连作障碍机制.方法:测定分析当归的生长指标、叶片光合参数、保护酶活性等生理生化指标和产量、品质的变化.结果:连作导致当归生长发育受阻,药材产量、挥发油含量和浸出物含量下降.连作胁迫使叶片光合色素(Chla,Chlb,Chla/Chlb)含量降低,光合速率降低;叶片保护酶SOD,POD,CAT活性降低;叶片膜脂过氧化作用增强,MDA、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结论:连作通过降低植株保护酶活性引起活性氧代谢失调,导致活性氧积累和膜脂过氧化损伤.这种影响的外在表现是植株光合色素含量降低,光合作用强度下降,干物质积累减少,可溶性糖含量升高,生长受抑,病害严重,产量和品质下降.

  • 百蕊草矿质元素含量测定和主成分分析

    作者:罗夫来;郭巧生

    目的:测定百蕊草矿质元素含量,分析百蕊草特征元素及评价药材质量.方法:运用ICP法分析百蕊草药材矿质元素含量,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百蕊草特征元素和药材质量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百蕊草含有17种以上矿质元素.其中铁(Fe),锌(Zn),铜(Cu),锰(Mn),铬(Cr),钴(Co),镍(Ni),锶(Sr),硼(B)等9种为人体必需微量元素,钙(Ca),磷(P),钾(K),钠(Na),镁(Mg)等5种为人体必需宏量元素.B,Mg,Mn,Zn,Cu等5种具明显抗癌活性的元素在百蕊草中含量丰富.Mn和Zn均在100μg·g-1左右,Mg高达1 898.000~3 137.725μg·g-1.对人体有益元素Fe也较高(>500μg·g-1).主成分分析发现,选择4个因子(F1,F2,F3,F4)即可对百蕊草药材进行综合评价.其综合评价函数为F=0.444 77F1+0.237 71 F2+0.167 28F,+0.150 24F4.不同居群百蕊草药材的综合评价得分在0.189~0.627,Zn,Cu,Mg,P,K,铝(Al),Fe,Cr,Na,Co,铅(Pb),Mn,B,Ca等14种元素为百蕊草药材特征元素.结论:百蕊草含有17种以上矿质元素.其中Zn,Cu,Mg,P,K,Al,Fe,Cr,Na,Co,Pb,Mn,B,Ca等14元素为百蕊草药材特征元素.来安七里和来安施官2个居群百蕊草药材质量较好.

  • 基于文献分析的牛黄解毒片(丸)安全性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作者:童元元;张力;杨金生;杨莉;王莹莹;屈建峰;张承绪

    本研究以国内公开发表的牛黄解毒片(丸)相关不良事件个案病例报告为研究对象,通过数据整理、统计分析,认为导致牛黄解毒片(丸)的安全性相关因素主要为不合理用药和药物因素,并基于此,提出风险控制建议,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 血脂异常辨治思路与方法

    作者:熊兴江;王阶

    血脂异常的形成以痰瘀实邪内阻为标,脾肾两脏虚损为本.其基本治疗思路即辨证论治、专病专药以及补肾治疗相结合.长期运用调脂西药容易导致肾虚证和气虚证发生的现象值得关注.

    关键词: 血脂异常 思路 方法
  • 基于药物代谢组学的方剂配伍规律及配伍科学价值揭示

    作者:王喜军;张伯礼

    利用现代多维联用色谱技术,研究不同配伍情况下茵陈蒿汤口服后体内成分及其动态变化规律,阐明茵陈蒿汤有效成分的体内命运,阐释了该方药物代谢层面的配伍意义;同时利用代谢组学对整体代谢轮廓的描述,评价复杂性多元(方剂成分及代谢产物)输入的调整带来整体效应的变化,大限度从对证侯的整体效应变化层面揭示配伍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医方剂药物代谢组学(pharmacometabolomics of chinmediformulae)的概念.

  • 提高市场集中度是提高药品流通效益的必然选择——基于药品品规复杂性的思考

    作者:陈肇兴;孙利华

    通过分析药品品规复杂性及其对药品流通环节的客观要求,挖掘提高我国药品流通效益的关键要素,为促进我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提供参考.本研究运用产业组织理论进行分析和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相结合的方法,得出较为集中的市场结构符合药品品规复杂性对药品流通环节的客观要求.

  • 交泰丸有效部位自微乳系统的体内外评价

    作者:杨丽娟;刘起华;黄果;张瑞;张玉杰

    目的:对交泰丸有效部位自微乳化释药系统质量及大鼠在体肠吸收进行评价.方法:考察交泰丸有效部位自微乳液的外观、自微乳化后微乳粒径分布、外观、形态、类型、自乳化时间、药物含量及自微乳、微乳化后的稳定性;以黄连总碱为指标,运用大鼠在体肠回流模型,分析比较交泰丸有效部位制备自微乳前后对大鼠在体肠吸收的改善.结果:交泰丸有效部位自微乳化后微乳平均粒径为34.12 nm,可在3 min内基本乳化完全;自微乳液在室温下放置3个月较稳定;自微乳化后的微乳液在37℃下0.1 mol·L-1.HCl溶液中放置8 h,交泰丸有效部位自微乳液与有效部位溶液剂比较,黄连总碱在体肠灌流液中的相对剩余百分含量(T)和表观吸收速率常数(Ka)值均获得明显提高(P<0.01),前者的Ka是后者的152.6%.结论:自微乳化给药系统能显著改善交泰丸有效部位中黄连总碱大鼠小肠吸收,增加肉桂油在制剂中的稳定性.适合难溶性和难吸收药物的口服吸收,提高其生物利用度,是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中药制剂新剂型.

  • 尿素包合法分离月见草油中γ-亚麻酸——工艺参数的正交试验优化及结晶物的观察

    作者:王华;凌满;薛刚;刘凤霞;郭书贤

    目的:研究不同因素(配比、包合时间、包合温度)的正交组合对尿素包合结晶物的影响及优组合的选择,为进一步优化包合工艺提供理论参考.方法:设计正交试验,采用显微镜观察不同正交组合的工艺参数条件下尿素包合结晶物的形态、直径大小,利用气相色谱法检测各组合γ-亚麻酸的纯度.结果:脂肪酸与尿素的配比、包合温度、包合时间对尿素包合结晶物的形态和直径大小的影响较为明显,且3个因素及其之间的交互作用对γ-亚麻酸纯度的影响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优组合为脂肪酸与尿素配比为1:3,包合温度为-15℃,包合时间为24 h.结论:在佳组合工艺条件下γ-亚麻酸的纯度达到95.575 9%;通过观察尿素包合结晶物的形态及量变趋势,来反映并优化指导包合工艺是可行的.

  • 黄连解毒汤半仿生提取法提取药材组合方式的优选

    作者:窦锦明;孙秀梅;张兆旺;于定荣;李超

    目的:优选黄连解毒汤药效物质提取时方药佳组合方式.方法:将方药排列组合成15组,用半仿生提取法提取;以小檗碱、黄芩素、栀子苷、总生物碱、总黄酮、HPLC总面积、≤1 000提取物为指标,将各指标测得值进行标准化处理,并经加权求和后得综合评价Y值,Y值大者为优.结果:7个指标综合评价Y值以AD+BC大.结论:黄连解毒汤的提取,以黄连和栀子、黄芩和黄柏分别合提,再将提取液合并为佳.

中国中药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