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药学 > 中国中药杂志

中国中药

中国中药杂志

China Journal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중국중약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药通报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影响因子: 1.7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2272/R
  • 国内刊号: 李禾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cjcmm2006@188.com,
  • 曾用名: 中药通报
  • 创刊时间: 195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药学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国中药杂志编辑部
  • 类 别: 中药学
期刊荣誉:
  • 3H-牛膝蜕皮甾酮在小鼠体内组织定量分布与归经关系的研究

    作者:武密山;赵素芝;任立中;王茹;白霞;韩红伟;李彬;陈华岳

    目的:探讨3H-牛膝蜕皮甾酮在小鼠体内组织定量分布及药动学和归经的关系.方法:采用氚标记苋科植物牛膝的有效成分牛膝蜕皮甾酮为示踪剂,经小鼠尾静脉注入,测定36 h期间9个不同示踪时相器官组织样品中示踪剂含量.观察3H-牛膝蜕皮甾酮在体内动态定量分布、排泄状况和药动学,并探讨其与归经的关系.结果:同一器官的不同示踪时相和同一示踪时相的不同器官,其示踪剂含量呈现显著性差异(P<0.01).3H-牛膝蜕皮甾酮较集中分布于肝脏、肾脏、肾上腺、小肠和肺脏等器官.其药-时过程符合二室开放模型特征,符合线性动力学,t1/2β为(778.65±12.36) min.结论:3H-牛膝蜕皮甾酮对器官组织选择性分布的特点与牛膝归经的脏腑络属关系基本一致,实验结果为牛膝的传统归经理论提供了一定的现代科学依据.

  • 川芎嗪诱导HL-60细胞株分化与分子机制的研究

    作者:伍俞霓;徐酉华;顾晓艳;胡艳妮;王翠翠

    目的:研究川芎嗪(TMP)诱导HL-60细胞分化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MTT实验测定细胞增殖变化;硝基四氮唑蓝(N BT)还原实验、瑞氏染色细胞形态学观察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CDllb,CD14表达率测定细胞分化状态;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RT-PCR,Western blot检测c-myc,p27,CDK2和cyclinEl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TMP能明显抑制HL-60细胞增殖,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TMP低质量浓度(200~ 300 mg·L-1)促进HL-60细胞分化;300 mg·L-1 TMP处理HL-60细胞后,细胞被阻滞于G0/G1期,c-myc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逐渐减弱;p27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升;CDK2,cyclinE1 mRNA水平变化并不显著,但其蛋白表达水平则显著下降,呈时间依赖性.结论:小剂量TMP能诱导HL-60细胞的分化,其机制可能是c-myc表达的下调,p27表达的增加,在蛋白水平抑制与cyclinE-CDK2复合物的结合,使细胞周期停滞于G0/G1期.

  • 参麦注射液对猪冠状动脉环的舒张作用及机制研究

    作者:郑晓俊;胡志强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对猪离体冠状动脉环的舒张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离体血管张力的实验方法,观察0.1,0.5,1,5,10,50 mL·L-1的参麦注射液对KCl(30 mmol·L 1)诱发的猪离体冠脉环收缩的影响.观察内皮、Na+/Ca2+交换体阻断剂KB-R7943(1×10-6mol·L-1)、KV通道阻断剂四胺基吡啶(4-AP,1×10-3 mol·L 1)、KATP通道阻断剂格列苯脲( Gli,1×10-5mol·L-1)、KCa通道阻断剂四乙胺(TEA,1×10-2 mol·L-1)、KiR通道阻断剂氯化钡(BaC12,1×10-3mol·L-1)对参麦注射液作用的影响.结果:参麦注射液对KCI(30 mmol·L-1)预收缩的猪离体冠脉环产生浓度依赖性的舒张作用,去内皮,KB-R7943,BaC12及Gli预处理的血管环对参麦注射液的舒张反应与未经处理时比较无显著性差异.4-AP及TEA可显著减弱参麦注射液对血管环的舒张作用(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对KC1预收缩的猪离体冠脉环具有浓度依赖性的舒张作用,其舒张反应无内皮依赖性,与Na+/Ca2交换体无关,可能与KCa通道及KV通道有关.

  • 加味佛手散对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用及免疫学机制研究

    作者:杨洋;王小翠;陈刚;邓礼娟;徐晓玉

    目的:考察加味佛手散对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作用及其在免疫学方面的机制.方法:自体移植法建立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灌胃加味佛手散28 d后,用游标卡尺检测移植物体积,电子天平称量脾脏质量,免疫组化法检测移植物中白介素(IL)-8的表达,ELISA法检测血清及腹腔液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异位组织中核转录因子-κB亚基p65( NF-κB p65)及NF-κB抑制蛋白IκBα的表达.结果:加味佛手散0.045,0.09,0.18 g· kg-1能明显减小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组织的体积,加味佛手散0.18g·kg-1能显著增加脾脏指数,加味佛手散0.09,0.18 g· kg-1能够降低IL-8在异位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降低血液及腹腔液中TNF-α含量,并能降低异位组织中NF-κB p65含量及增加IκBα的含量.结论:加味佛手散可显著抑制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移植物生长,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机体免疫环境有关.

  • 穿心莲对人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表面CXCR4和CCR5的影响以及对CXCR4/CCR5启动子作用机制的研究

    作者:冯龙;赵国强;马云云;李敏;马晶;靳静;崔英

    目的:探讨穿心莲对人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表面趋化因子受体CXCR4和CCR5的影响以及对CXCR4,CCR5启动子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志愿者口服含穿心莲内酯的穿心莲胶囊后,采集人外周静脉血并分离CD4+T淋巴细胞,RT-PCR、流式细胞术、Western-bloting检测服药前后人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表面CXCR4,CCR5的表达;采用报告基因技术,中药穿心莲提取物给大鼠灌胃后采集含药血清,将含药血清作用于转染有CXCR4,CCR5启动子载体的H9细胞株,检测穿心莲对CXCR4,CCR5启动子的影响.结果:健康志愿者口服穿心莲后,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表面CXCR4,CCR5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较服药前显著降低;并且穿心莲能够显著降低体外培养细胞CXCR4,CCR5启动子活性.结论:穿心莲能够降低人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表面CXCR4和CCR5的表达,具有潜在的抗HIV-1作用.

  • 蟾酥总蟾蜍甾烯对H22荷瘤小鼠的抗肿瘤作用及组织中代谢物的初步分析

    作者:李宗云;高慧敏;王金华;曲婷;陈两绵;王智民;张启伟

    目的:评价蟾酥总蟾蜍甾烯(total bufadienolides from toad venom,TBFs)对H22荷瘤小鼠的肿瘤抑制作用,同步对体内组织中的代谢物进行初步分析.方法:采用HPLC和LC-MS对制备的受试药TBFs的化学组成进行表征;采用灌胃和腹腔注射2种方式给予H22荷瘤小鼠高、中、低3个剂量的受试药,给药后第13天处死,剥取瘤组织,称重,计算抑瘤率;同时取心、肝、脾、肺、肾各脏器组织,采用HPLC和LC-MS对其中的药物进行初步分析.结果:在对照品对照,在线紫外吸收光谱和质谱数据的基础上,明确了受试药TBFs的化学组成,以日蟾毒它灵、沙蟾毒精、蟾毒它灵、酯蟾毒精、华蟾毒它灵、蟾毒灵、华蟾酥毒基和酯蟾毒配基为主.与空白对照组比,灌胃给予TBFs对H22荷瘤小鼠的体重无影响,低(5 mg· kg-1),中(10 mg·kg-1),高剂量组(20 mg·kg-1)的抑瘤率分别为14.76%,16.38%,10.32%;腹腔注射给予TBFs,与空白对照组比,中、高剂量组在给药第5天时体重增加较慢,第13天时恢复正常;低(1.5mg· kg-1),中(3 mg·kg-1),高剂量组(6 mg·kg-1)的抑瘤率分别为17.30%,19.80%,40.95%,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小鼠心、肝、脾、肺、肾脏器组织HPLC分析表明,肝组织中存在蟾蜍甾烯类成分,LC-DAD-MS初步推测其中的11个化合物.结论:灌胃给予TBFs对H22荷瘤小鼠肿瘤生长有一定的抑制趋势,但作用不明显;腹腔注射则展示了显著性抑瘤作用,同时给药初期也表现了一定的毒性反应;肝组织中推测的蟾蜍甾烯类化合物为进一步研究其体内代谢途径奠定基础.

  • 466份中药材无机元素测定及结果分析

    作者:李凤霞;欧阳荔;刘亚琼;曾静;阎赖赖;王京宇

    目的:测定中药材中41种无机元素总含量,分析包括5种有害重金属元素超标情况,探索其可能的控制方法.方法:采用微波消解,ICP-MS,ICP-AES测定中药材中41种元素的含量.其中32种元素由ICP-MS测定,A1,Ca,Fe,K,Mg,Mn,P,S,Sr由ICP-AES测定.用SPSS16.0软件对所获数据做统计学分析.结果:对标准物质黄芪的测量显示标准物质各元素测量值在参考范围内,除I元素外,各元素的RSD在10%以内,精密度符合要求.用以上仪器和方法分析得到466份中药材中元素含量信息.结论:我国中药材中所含各元素浓度差异悬殊,因种类不同而异;5种重金属超标率均明显低于以往,但超标率大小排序仍为镉>铜>铅>砷>汞;中药材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呈现产地差异甘肃、青海、山西、新疆、海南各省未发现重金属超标现象.

  • 红大戟中的蒽醌类化学成分

    作者:赵峰;王素娟;吴秀丽;于洋;岳正刚;刘波;林生;朱承根;杨永春;石建功

    目的:研究茜草科红芽大戟属植物红大戟根的化学成分,并对其在多种体外药理模型上进行了活性筛选.方法:运用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和制备薄层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NMR,MS等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在细胞水平模型上,筛选化合物在抗氧化、抗HIV、神经细胞保护及肿瘤细胞毒等方面的活性.结果:从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21个蒽醌类化合物,包括去甲虎刺醛(1)、1,3-二羟基-2-乙氧甲基-9,10-蒽醌(2)、甲基异茜草素(3)、虎刺醇(4)、1,3,5-三羟基-2-乙氧甲基-6-甲氧基-9,10-蒽醌(5)、3-羟基巴戟醌(6)、红大戟素(7)、1,3,5-三羟基-2-甲酰基-6-甲氧基-9,10-蒽醌(8)、芦西丁(9)、异茜草素(10)、1,3-二羟基-2-甲氧基-9,10-蒽醌(11)、1,3-二羟基-2-甲氧甲基-9,10-蒽醌(12)、1-羟基-2-羟甲基-9,10-蒽醌(13)、3-羟基-2-甲基-9,10-蒽醌(14)、3-羟基-1-甲氧基-2-甲基-9,10-蒽醌(15)、1,3-二羟基-2-乙氧甲基-6-甲氧基-9,10-蒽醌(16)、1,3,6-三羟基-2-甲基-9,10-蒽醌(17)、1,3-二羟基-2-羟甲基-6-甲氧基-9,10-蒽醌(18)、1,3,6-三羟基-2-甲氧甲基-9,10-蒽醌(19)、3,6-二羟基-2-羟甲基-9,10-蒽醌(20)和1,6-二羟基-2-甲基-9,10-蒽醌(21).在1.0×10-5 mol·L-1浓度下,在肿瘤细胞(MTT法,HCT-8,Bel7402,BGC-823,A549,A2780)、去血清和谷氨酸损伤神经细胞、Fe2 -Cys诱导大鼠肝微粒体丙二醛生成和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分泌NO模型,以及抗HIV( VSVG/HIV-luc)和抗糖尿病(PTPB酶抑制)模型上,以上化合物均未显示出显著活性.结论:化合物9~21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 白桂木中的黄酮类化合物

    作者:乔欣;赵婷;王萌;雷春;侯爱君

    目的:研究白桂木的黄酮类成分.方法:应用各种色谱技术对白桂木茎枝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分进行分离纯化,利用波谱学手段对单体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鉴定了10个化合物,分别为白桂木黄酮( artohypaflavone,1),brosimone H(2),artonin A(3),artocarpin(4),artopetelin B (5),(-)-表阿福豆素[(-)-epiafzelechin,6],氧化白藜芦醇(oxyres-veratrol,7),(+)-阿福豆素[(+)-afzelechin,8],(+)-儿茶素[(+)-catechin,9],(+)-阿福豆素-3-O-α-L-吡喃鼠李糖苷[(+)-afzelechin-3-O-α-L-rhamnopyranoside,10].结论:化合物1为新的异戊烯基黄酮,化合物2,4~6,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中药海粉基原动物的抗肿瘤活性成分研究进展

    作者:杨鑫嵎;祝贺;杨文宇

    对中药海粉的基原动物(海兔科动物)的抗肿瘤活性成分的结构和活性进行了系统的归纳.结果表明,分布于中国海区的海兔科6属23种动物中,已有11种有关于化学成分的报道,从其中7种动物中已发现85个以上的抗肿瘤活性成分.

  • 基于数据挖掘的中药安全性研究与思考

    作者:童元元;杨金生;李长虹;何巍

    通过对数据挖掘技术在中药安全性研究领域应用现状的系统分析,探讨了基于数据挖掘的中药安全性研究的可行性及其重点发展方向,主要包括:建立完善的基于中药不良反应数据库的信号自动检测及预警系统;挖掘中药安全性的影响因素、规律和机制,以及防治方案;探寻适宜的数据挖掘新算法;开展中药不良反应文本挖掘研究.

  • 霍山石斛微卫星标记的筛选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作者:郑基阳;陈乃富;王晖;高鹏;邵剑文;朱国萍

    目的:利用磁珠富集法构建霍山石斛的微卫星文库,用筛选出的微卫星引物对安徽霍山居群的24株野生霍山石斛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方法:根据链亲和素磁珠和生物素特异结合的特性,用3'端生物素标记的探针与两端连接已知序列人工接头的霍山石斛基因组DNA酶切片段杂交,杂交复合物结合到包被有链亲和素的磁珠上,洗脱并收集吸附在磁珠上的含有微卫星的片段.经过克隆和测序,再根据微卫星两侧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后利用从中筛选出的微卫星引物对霍山石斛居群进行遗传学分析.结果:本实验共筛选得到12对多态性位点丰富、带型清晰、重复性好的引物,并检测到65个等位基因,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从2到8个不等,平均预期杂合度(HE)和平均观察杂合度(HO)分别为0.638,0.500.12个多态性位点的哈温平衡检测结果显示有2个位点显著偏离哈温平衡(P<0.05),可能是由于存在无效等位基因.连锁不平衡检测结果表明有3对位点显著连锁不平衡(P<0.05);结论:这些微卫星标记可以用于霍山石斛的居群遗传学分析.

  • 优化施肥对夏枯草果穗干物质及其产量的效应分析

    作者:郭巧生;陈宇航;刘丽;王澄亚;张贤秀

    目的:研究氮、磷、钾及有机复合肥不同施肥量对夏枯草果穗干物质及其产量的影响,以期为夏枯草规范化栽培技术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田间小区试验采用四因素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建立夏枯草果穗产量的函数模型.结果:通过模型解析,氮、磷、钾对夏枯草果穗产量均有显著影响,其中,氮肥对夏枯草果穗产量影响大,其次为磷肥、再次钾肥,有机复合肥小;在低肥力条件下,夏枯草果穗产量均随氮、磷、钾及有机复合肥施用量增加而提高;当氮、磷、钾及有机复合肥施用量过多,则导致果穗产量下降.结论:本试验条件下,夏枯草果穗产量超过为722 kg·hm-2的优化施肥方案为N 303.9 ~335.1 kg·hm-2,P2O5 432.5 ~ 500.6 kg·hm-2,K2O 206.6 ~240.2 kg·hm-2,有机复合肥2 312.5 ~2 687.5 kg·hm-2.

  • 气调贮藏对罗汉果贮藏质量影响研究

    作者:万凌云;马小军;莫长明;赖家业;罗宏;韦树根

    目的:探讨保持罗汉果贮藏质量的气调贮藏条件.方法:挑选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发育正常的罗汉果为试材,设置5% CO2,15% CO2,30% O2的气体指标,以空气作对照贮藏罗汉果.结果:在45 d的贮藏期内,气调贮藏可以有效的保存了罗汉果的质量和含水量;更有效的延缓果实硬度的降低和可溶性固形物上升.结论:4组处理中,以5% CO2气调组对罗汉果贮藏质量为佳.

  • 炼苗过程中不同光照强度对白及内源激素的影响

    作者:房慧勇;蒋俊;李旻辉

    目的:研究不同光照强度对白及无菌苗炼苗移栽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影响,阐明光照影响白及炼苗成活的可能机制,为白及资源保护和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设置3种光照强度(3 000,6 000,12 000 lx)进行炼苗移栽实验,研究光照强度对内源激素IAA,ABA,GA3含量的影响.结果:移栽炼苗期内源IAA含量明显下降,以中光照强度处理下降多;内源ABA在短期内迅速升高,以中光照强度处理升高快,第10天时为320.8 ng·g-1比无菌苗高380.2%;内源GA3含量明显下降,以高光照强度处理升高快,第10天时为473.6ng·g-1,比无菌苗低52.2%.结论:中等光照强度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改变内源激素含量,尤其是显著提高ABA的含量.

  • 枳壳提取物的制备工艺研究

    作者:许崇瑶;叶正良;李德坤;周大铮;水文波

    目的:研究枳壳提取物的工艺.方法:以柚皮苷为指标,考察了提取条件、树脂类型选择,并优化了径高比、上样量、上样流速、洗脱溶媒的浓度、用量及速度,树脂重复使用次数等.结果:提取条件pH 11的NaOH溶液作为提取溶媒,提取3次,每次1 h;选择D101 型大孔吸附树脂,上样量为树脂质-生药1∶0.8,上样流速2 BV·h-1, 4倍柱体积的50%乙醇洗脱.结论:本工艺所得提纯物中柚皮苷含量能达到30%以上,简单易行.

  • 微型近红外仪用于众生丸粉末混合过程的在线监测研究

    作者:金叶;杨凯;陈木洲;刘雪松;陈勇;龙超峰;吴永江

    目的:建立一种众生丸粉末混合过程终点的在线判断方法.方法:将微型近红外仪直接安装于混合罐进料口上,通过移动窗标准偏差法(MBSD)在线监测混合过程中混合物的均匀度变化,实时判断混合终点.同时采用取样探针分层抽样,通过液相色谱法分析粉末样品中黄芩苷含量,用于验证MBSD的终点判断结果.结果:近红外在线监测结果与液相测定结果基本一致,当光谱偏差小于0.002时,不同取样点的黄芩苷含量RSD小于5%,达到混合均匀度标准并判断为混合终点.此外,当装载量较小时取样探针分层取样会干扰混合进程.结论:该方法可用于在线监测众生丸粉末的混合均匀度并判断混合终点,有望推广应用于中药生产混合过程的在线质量控制.

  • 稳态提取工艺中平衡群体的研究及对鱼腥草的实验验证

    作者:刘文龙;张喜利;贺福元;张平;王海琴;吴德智;陈作红

    目的:建立中药材稳态提取工艺中平衡群体的数学模型并进行实验验证.方法:运用信息熵及遗传统计学原理,以同一GAP产地鱼腥草植株间挥发油GC指纹图谱信息量变异系数为枢纽,建立中药稳态提取工艺中平衡群体的数学模型,并进行实验验证.结果:建立了适宜中药及制剂稳态提取工艺中平衡群体的数学模型;以同一产地鱼腥草为模型药物获得该产地的遗传平衡群体为29 683株(约118.7 kg).结论:在GAP质控模式下,进一步用鱼腥草的株间Hardy-Weinberg平衡群体来控制其质量稳定性,为中药稳态提取工艺的建立及质控奠定新的理论与实验基础.

  • 2种不同基质的伤湿止痛膏的经皮渗透实验研究

    作者:闫小平;官仕杰;郑蕊;伊博文;王永刚;朱永红

    目的:以伤湿止痛膏中马钱子碱、士的宁和硫酸阿托品累积透过率为考察指标,研究新、旧2种不同基质的伤湿止痛膏的体外透皮特性.方法:利用改良扩散池进行体外透皮试验,用HPLC测定透皮接受液中马钱子碱、士的宁和硫酸阿托品含量.结果:新基质(热熔压敏胶)伤湿止痛膏中马钱子碱、士的宁和硫酸阿托品在72 h内平均累积透过率分别为53.25%,74.52%,34.32%;旧基质(天然橡胶)伤湿止痛膏中马钱子碱、士的宁和硫酸阿托品平均累积透过率分别为54.90%,50.24%,46.54%.结论:新基质较旧基质更利于亲脂性药物的释放,且释放更稳定.

  • 热熔压敏胶性能与药物释放速率的关系研究

    作者:俞振伟;梁漪;梁文权

    目的:研究热熔压敏胶的性能与药物释放速率的关系,为经皮给药制剂用热熔压敏胶的制备与选择提供参考.方法:以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为主体材料制备了多种不同性能的热熔压敏胶,测定其初黏力、黏合力与内聚力;以α-细辛醚为模型药物制备各热熔压敏胶的胶黏分散型贴剂,以60%乙醇溶液为释放介质,于单室扩散池中测定药物的释放.结果:制备得到的热熔压敏胶具有不同的初黏力、黏合力与内聚力;热熔压敏胶贴剂的释放速率与热熔压敏胶的内聚力相关,内聚力越大,药物的释放速率就越慢.结论:制备贴剂时需选择内聚力适宜的热熔压敏胶,以达到药物释放速率和贴剂内聚力的平衡.

  • 丹皮酚-β-环糊精包合物结肠定位释药片剂的制备

    作者:王通艳;崔启华;曹青日;崔京浩

    目的:制备丹皮酚-β-环糊精包合物( Pae-β-CYD)的结肠定位释药片剂.方法:以Pae-β-CYD,果胶,乙酸钙作为片芯,Eudragit S100乙醇溶液包衣,考察包衣增重、增塑剂用量、熟化时间与温度等因素对包衣片体外释药的影响.结果:包衣增重为12%,增塑剂用量为20%时,熟化温度为45℃,熟化时间为12 h,Pae-β-CYD片剂在果胶酶或大鼠结肠内容物中的释药时滞为5~6h.结论:Pae-β-CYD结肠定位释药片剂显示pH环境和酶降解依赖释药特征.

  • 血府逐瘀汤方证特征

    作者:熊兴江;王阶

    血府逐瘀汤是清代名医王清任氏活血化瘀名方,本方证由四逆散方证、桃红四物汤方证合桔梗药证、牛膝药证而成.结合多年来的方证研究体会及血府逐瘀汤临床运用心得,从祖剂药证分析、经典方证阐释以及体质特征研究这3方面阐释血府逐瘀汤方证特征,为方证深入研究提供借鉴.

  • 黄连素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非酒精性脂肪肝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作者:谢小铭;孟晓军;周小军;舒晓春;孔红娟

    目的:探讨黄连素对诊断2型糖尿病(T2DM)伴非酒精性脂肪肝及血流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就诊的60例新诊断T2DM伴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黄连素及血脂康治疗,疗程12周.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肝脏B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流变等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黄连素组治疗后复查肝脏B超显效及有效共21例,有效率70.0%,血脂康组有效共22例,有效率73.3%,2组疗效无差异.黄连素组治疗后ALT,AST,TC,TG,LDL-L,血流变(包括全血粘度、全血高切还原粘度、全血低切还原粘度、血浆粘度、血沉、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HDL-L水平明显升高(P<0.05);血脂康组亦显示出相同的结果(P<0.05);2组各指标治疗前后的差值均无明显差异.结论:黄连素能明显改善新诊断T2DM伴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肝脏病变,有效降低血流变相关指标,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药用植物AM共生体系评价方法和关键技术的探讨

    作者:陈美兰;郭兰萍;杨光;陈敏;杨立;黄璐琦

    近年来AM菌在中药栽培研究领域受到的关注增加,但是由于药用植物品种繁多、生境复杂多样、根系内含物多,而农作物生境单一,根系成分简单,因此有关从农作物AM共生体系的评价方法和关键技术并不能完全适合药用植物AM共生体系.作者分别从药用植物AM菌的分离鉴定、AM侵染强度评价等方面对药用植物AM共生体系的评价方法和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旨在对今后AM菌在药用植物栽培中的应用研究提供指导.

  • 夏枯草基原植物及其食疗历史考证

    作者:郭巧生;陈宇航

    目的:通过考证历代本草学文献,澄清古代文献中关于夏枯草原植物及其食疗历史记载的混乱,为综合开发利用该植物资源提供本草学依据.方法:查阅古本草文献,对夏枯草植物学性状描述及其文献附图进行考证,并结合地理分布综合分析.结果:历史上夏枯草用药品种并不混乱;但在原植物名称、形状描述及文献附图中,与唇形科筋骨草属植物筋骨草Ajuga ciliate,金疮小草A.decumbens及夏至草属植物夏至草Lagopsis supina存在一定混乱.结论:古代正品夏枯草基原植物主要来源于唇形科夏枯草属夏枯草Prunella vulgaris,山菠菜(长冠夏枯草)P.asiatica,而硬毛夏枯草P.hispida至明代起即被视作云南地方习用药材,并沿用至今;夏枯草食用历史早可追溯至明代(16世纪末)或以前.

  • 网络药理学技术工具:网络可视化及网络分析

    作者:吴磊宏;王毅;范骁辉

    网络药理学已经成为当前中医药研究的学科前沿.本文从网络药理学研究的一般流程人手,着重介绍网络药理学研究中的可视化和网络分析两大模块的基本概念和Cytoscape等常用工具.

  • 附子多成分作用靶点预测及网络药理学研究

    作者:吴磊宏;高秀梅;王林丽;刘骞;范骁辉;王毅;程翼宇

    目的:以常用中药附子为例,探索以中药化学成分预测其作用靶点,并构建中药多成分-多靶点网络.方法:根据1 401个美国FDA批准上市药物的分子结构及其相应靶点数据,采用随机森林法建立靶点预测模型;进而依据附子所含化学成分预测其作用靶点,并据此构建附子多成分-多靶点网络.结果:以附子的22个化学成分预测出多个作用靶点,预测结果得到文献数据印证.所建网络模型中每个化合物的平均靶点数为16.3,平均每个靶点与4.77个化合物相关联,反映出中药“多成分、多靶点”特点.结论:本方法可用于发现中药的某些潜在作用靶点.

  • 论建立网络毒理学及中药网络毒理学研究思路

    作者:范骁辉;赵筱萍;金烨成;申秀萍;刘昌孝

    提出网络毒理学研究理念,并对开展中药网络毒理学研究提出了思路和技术途径,后展望了中药网络毒理学发展前景.

  • 基于中医主治关联的中药饮片网络药理学研究

    作者:吴磊宏;高秀梅;程翼宇;王毅;张伯礼;范骁辉

    目的:以网络药理学:方法理念构建中药饮片网络,研究和诠释饮片的主治、功能与归经等属性间相互关系.方法:根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所载646种中药饮片的相关信息,采用文本挖掘法将饮片主治信息梳理归类;以主治来关联各味饮片.建立饮片网络模型;再对网络进行分析和诠释.结果:针对药典所载饮片,梳理归纳出 3 016对饮片-主治关联,据此建立饮片网络,表达了646味饮片的主治与功能间复杂网状关系;通过网络分析获知了药典未明确记载的某些饮片功能信息,且能反映饮片的归经属性.结论:本文方法可用于研究和诠释饮片主治、功能与口经等属性间相互关系.

  • 复方丹参方主要活性成分网络药理学研究

    作者:李翔;吴磊宏;范骁辉;张伯礼;高秀梅;王毅;程翼宇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复方丹参方,探索其多成分-多靶点-多疾病相关关系.方法:针对方中丹参酮ⅡA、丹酚酸B、原儿茶醛、丹参素、隐丹参酮、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龙脑等9个活性成分,依据PubMed中相关文献知识构建多成分-基因网络,进而用OMIM数据库中的心血管相关疾病-基因关系数据,采用Cytoscape软件建立多成分-多基因-多疾病网络模型.结果与结论:网络分析表明,这9个活性成分可调控PPARG,ACE,KCNJ11,KCNQ1,ABCC8等42个心血管相关疾病基因表达,涉及糖尿病、高胰岛素型低血糖症等30种疾病,提示复方丹参方具有新的临床适应症研究前景.

中国中药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