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药学 > 中国中药杂志

中国中药

中国中药杂志

China Journal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중국중약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药通报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影响因子: 1.7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2272/R
  • 国内刊号: 李禾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cjcmm2006@188.com,
  • 曾用名: 中药通报
  • 创刊时间: 195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药学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国中药杂志编辑部
  • 类 别: 中药学
期刊荣誉:
  • 橙皮苷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及HPA轴的影响

    作者:蔡莉;李荣;吴清清;吴婷妮

    目的:观察橙皮苷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的影响.方法:采用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CUMS)制备大鼠抑郁模型,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橙皮苷(40,80,160 mg· kg-1)组及阳性药氟西汀(10mg.kg-1)组.连续灌胃给药3周,糖水偏爱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测定动物行为学,检测血清皮质酮(CORT)、肾上腺指数、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F) mRNA以及下丘脑室旁核糖皮质激素受体(GR)蛋白,探讨橙皮苷的抗抑郁作用及机制.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橙皮苷(40,80,160 mg·kg-1)治疗组大鼠的糖水消耗量均明显增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同时,橙皮苷能逆转CUMS大鼠过高的血清CORT水平和肾上腺指数,并能抑制CUMS大鼠下丘脑CRF mRNA表达、上调室旁核GR蛋白表达.结论:橙皮苷能有效改善CUMS大鼠行为学,表现出抗抑郁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HPA轴的功能有关.

  • 当归-川芎药对不同制法与配比抗氧化活性相互作用研究

    作者:黄美艳;唐于平;尚尔鑫;郭建明;刘欣;王林艳;李伟霞;段金廒

    目的:应用响应曲面分析法观察归芎药对不同制法、不同配比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体外抗氧化活性的相互作用研究.方法:采用2,2-二苯基-1-苦肼基(DPPH)自由基清除率法测定当归-川芎10个配比,3种不同提取方法的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应用非线性回归的方法确定量效曲线的各个参数,建立三维响应面模型,应用Matlab软件构建响应曲面的三维图形.结果:不同配比不同制法的30个样品,均具有明显的清除自由基活性,且表现出明显的量效关系.水提液的协同作用范围窄,几乎成点状分布,拮抗作用范围呈6条宽窄不一的条带状分布;醇提液的协同作用呈小条状分布,拮抗作用呈点状分布.在先水提后醇提液协同作用呈条状分布(3条),拈抗作用旱点状分布.总之先水提后醇提液的协同作用区域大于醇提液,水提液次之;3种提取方法大部分区域均未表现出明显协同与拮抗作用.结论:采用响应曲面分析法定量研究中药配伍药物相互作用,为相关研究提供了思路与方法的参考.

  • 痰瘀同治方对高脂血症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脂、血液流变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作者:唐丹丽;佟琳;张华敏;隋宇;崔海峰

    目的:观察痰瘀同治方对高脂血症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大鼠血脂、血液流变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西药对照组、痰瘀同治方低、高剂量组.采用可逆性冠脉左前降支结扎缺血 30 min再灌注2h复制MI/RI模型,检测再灌注后各组大鼠血清CHO,TG,HDL-L,LDL-L,全血黏度,血浆黏度以及ICAM-1,TNF-α,IL-10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CHO,TG,LDL-L显著升高且 HDL-L含量降低(P<0.01或P<0.05),全血黏度(1.0,3.0切度)及血浆黏度明显升高(P<0.01或P<0.05),炎症因子ICAM-1,TNF-α含量明显升高且 IL-10含量显著降低(均为P<0.01);与模型组比较,痰瘀同治方低剂量组能明显降低CHO,TG含量(P<0.01或P<0.05),改善全血黏度(1.0,3.0,30切度,P<0.05),并显著降低血清ICAM-1,TNF-α表达(P<0.01或P<0.05).结论:痰瘀同治方可通过降低血脂、改善血液流变及降低炎症因子含量,发挥干预MI/RI的作用.

  • 小檗碱、莲心碱和甲基莲心碱对HERG通道表达的影响

    作者:魏婷;梁喆;金彦;张丽

    目的:利用免疫荧光化学染色法和Western blot法分别定性、定量地检测不同浓度的小檗碱、莲心碱和甲基莲心碱对稳定转染在HEK-293细胞中HERG钾通道表达的影响,以及不同浓度的小檗碱对大鼠心肌组织Ikr通道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小檗碱、莲心碱和甲基莲心碱的抗心律失常机制.方法:Western blot法检测HERG-HEK细胞上HERG通道蛋白的表达;免疫荧光化学染色法并利用共聚焦显微镜定性测定不同浓度的小檗碱、莲心碱和甲基莲心碱对HERG通道蛋白表达的影响;Western blot法定量检测不同浓度的小檗碱对大鼠心肌组织Ikr通道蛋白表达的影响以及小檗碱、莲心碱和甲基莲心碱对稳定转染在HEK-293细胞中HERG钾通道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Western blot法检测稳定转染有HERG基因的HEK293细胞能高水平的表达HERG通道蛋白.10,30μmol· L-1的小檗碱明显抑制HERG-HEK细胞中HERG通道蛋白的表达(P<0.0l).10,20 mg·kg-1的小檗碱抑制大鼠心肌组织Ikr通道蛋白的表达(P<0.05).3,10,30μmol·L-1的莲心碱促进HERG-HEK细胞中HERG通道蛋白的表达(P<0.05).甲基莲心碱不影响HERG-HEK细胞中HERG通道蛋白的表达.结论:稳定转染的HERG-HEK细胞能高水平的表达HERG通道蛋白;小檗碱对体外HERG-HEK细胞和大鼠心肌组织Ikr通道的蛋白表达均有抑制作用;莲心碱促进HERG-HEK细胞中HERG通道蛋白的表达;甲基莲心碱对HERG通道蛋白表达无影响.

  • 4种中药单体对人胰腺癌PANC-1细胞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探讨

    作者:潘会君;聂绪强;刘朵;卞卡

    目的:研究淫羊藿次苷Ⅱ,知母皂苷AⅢ,甲基莲心碱,红景天苷对PANC-1移植瘤的作用.方法:建立PANC-1皮下移植瘤模型,成瘤后随机分组,治疗组给予中药单体腹腔注射,23 d取瘤称重,部分组织中性福尔马林固定做免疫组化,其余组织液氮速冻,然后转移至-80℃冰箱保存做基因蛋白分析.免疫组化Ki67观察肿瘤增殖情况,RT-PCR检测瘤组织VEGF mRNA表达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瘤组织VEGF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知母皂苷AⅢ(1.0 mg·kg-)能抑制肿瘤生长(P<0.05),能降低VEGF mRNA(P<0.05)和VEGF蛋白表达(P<0.05),活化Caspase-3蛋白.淫羊藿次苷Ⅱ,甲基莲心碱,红景天苷的抗肿瘤作用不显著.结论:知母皂苷AⅢ其抗肿瘤作用与抑制VEGF及促进肿瘤凋亡有关.

  • 侧柏炭对血热出血证大鼠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作者:柳佳;张丽;姚映芷;丁安伟;喻斌;单鸣秋;姚卫峰

    目的:探讨侧柏炭对血热出血模型大鼠的止血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干姜水煎剂15 g· kg-1结合5%乙醇给药15 d建立大鼠血热出血模型,以云南白药为阳性对照药,同时给予侧柏炭水煎剂(5.0,10.0g· kg-1)进行治疗,考察大鼠一般体征(体重、饮食量、饮水量、二便及肛温)变化,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含量(HGB)及红细胞压积(HCT),断尾法测定出血时间(BT),血液流变仪测定全血和血浆黏度,凝血仪测定血浆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及纤维蛋白原(FIB)含量,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中与甲状腺功能相关的生化指标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反三碘甲状腺原氨酸(rT3)及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病理学检查肺组织变化.结果:造模后大鼠体重增长率减慢,饮食量、饮水量、尿量及体温明显增加,粪便量及粪便含水量明显减少(P<0.05,P<0.01);血浆T4水平升高、T3和rT3浓度明显增加(P<0.05)、TSH浓度下降;WBC,RBC,HGB及HCT明显升高(P<0.05,P<0.01),全血高、中、低切黏度及血浆黏度显著增加(P<0.01);BT,TT,APTT显著延长(P<0.01),FIB含量显著增加(P<0.01).灌胃给予云南白药或侧柏炭后,各组大鼠热象体征有明显改善(P <0.05,P<0.01);凝血功能指标(BT,TT,APTT,FIB),甲状腺功能指标(T4,T3,rT3,TSH),WBC,RBC,HGB,HCT,全血黏度及血浆黏度渐趋于正常(P <0.05,P<0.01),且光镜下观察发现,各给药组大鼠肺组织病理性出血现象有所改善.结论:侧柏炭可通过抑制甲状腺功能、纠正血液流变学及凝血功能异常,改善血热出血大鼠的热象体征及病理性出血,发挥凉血止血功效.

  • 蓝萼香茶菜的抗补体活性成分研究

    作者:姚士;徐乃玉;褚纯隽;张健;陈道峰

    目的:在前期研究基础上,深入研究蓝萼香茶菜的化学成分及其抗补体活性.方法:通过溶血试验,对蓝萼香茶菜各部位进行抗补体活性测试,以抗补体活性作为导向分离手段,运用多种色谱方法分离纯化蓝萼香茶菜中的化学成分,采用现代谱学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确定抗补体活性成分.结果:蓝萼香茶菜的正丁醇部位活性较强,从蓝萼香茶菜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为豆甾醇(1),豆甾醇-9(11)-烯-3-醇(2),蓝萼丁素(3),尾叶香茶菜丙素(4),山楂酸(5),科罗索酸(6),minheryins Ⅰ (7),香叶木素(8),咖啡酸乙烯酯(9),咖啡酸(10),牡荆苷(11).抗补体活性实验表明,化合物9,10以及前期分离得到的异槲皮苷、芦丁、槲皮素、槲皮素-3-甲醚、木犀革素、木犀草素-7-甲醚和芹菜素对经典途径的补体激活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结论:化合物2,4,6~9,11为首次从该植物中获得,咖啡酸的抗补体活性强,CH50为0.041 g·L-1.

  • 荧光衍生法测定中药二氧化硫残留量研究

    作者:彭月;李雪莲;银玲;陈鸿平;樊丹青;刘友平

    目的:采用衍生化反应,建立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中药中二氧化硫的残留量.方法:对影响荧光强度的因素进行研究,确定佳衍生条件.在激发波长321 nm,发射波长384 nm处测定荧光强度.结果:荧光强度与Na2SO3对照品加入量在0.999 7~17.99 nmol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102.3%,RSD 4.6%.结论:该法具有简便易行,快速准确,灵敏度高等特点,可为中药材二氧化硫残留量的测定提供参考.

  • 原儿茶酸衍生物的合成及活性研究

    作者:李取胜;王伟;韩秋俊;王鹏龙;李强;雷海民

    目的:探讨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PCA)及其衍生物体外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及对鸡胚绒毛尿囊膜(chick chorioallantoic membrane,CAM)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利用苄基保护及苄酯水解等相关反应,得到PCA系列衍生物PCA-1,PCA-2,PCA-3,结构经1H,13C-NMR及MS验证,并采用DPPH自由基体外抗氧模型、CAM对PCA及其衍生物的活性进行筛选.结果:PCA及含有邻二酚羟基的PCA-1的体外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较强;PCA,PCA-3对新生血管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PCA-2则能促进血管的新生(P<0.001).结论:PCA分子结构中的邻二酚羟基为体外清除DPPH自由基的活性部位;不含邻二酚羟基,同时有羧基时能增强其促血管新生活性,但需要进一步的实验验证.

  • 木蝴蝶种子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魏晓楠;林彬彬;谢国勇;李建文;秦民坚

    目的:研究紫葳科Bignoniaceae植物木蝴蝶Oroxylum indicum种子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通过化合物的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从木蝴蝶种子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并鉴定了20个化合物,分别为木蝴蝶苷A(1)、木蝴蝶苷B(2)、白杨黄素(3)、黄芩苷元(4)、槲皮素(5)、芹菜素(6)、山柰酚(7)、槲皮素-3-O-阿拉伯吡喃糖苷(8)、羽扇豆醇(9)、2α,3β-二羟基羽扇豆醇(10)、赤松素(11)、二氢赤松素(12)、胆甾-5-烯-3,7-二醇(13)、连翘环己醇(14)、异连翘环己醇(15)、zarzissine(16)、(E)-银松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17)、腺苷(18)、β-谷甾醇(19) 、β-胡萝卜苷(20).结论:化合物11-13,15~18为首次从木蝴蝶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除化合物18外,其余6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紫葳科植物中获得.

  • 升麻的1H-NMR指纹图谱-模式识别研究

    作者:沈莉;赵燕燕;谢洪平;刘万卉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1H-NMR指纹图谱-模式识别的不同品种升麻的鉴别方法.方法:以1H-NMR技术测定升麻中三萜皂苷类特征提取物的信息,并转化为数据矩阵,采用化学模式识别方法中的主成分分析(PCA)及判别偏小二乘(DPLS)法进行识别分析.结果:1H-NMR指纹图谱-模式识别能够有效地鉴别不同品种的升麻样本.结论:1H-NMR指纹图谱-模式识别是一种有效的药材分类鉴别方法,可以作为药材质量控制的手段之一.

  • 黄连单方及其主要成分不良反应现代研究进展

    作者:赵锡艳;仝小林;赵林华;周强;彭智平;逄冰

    黄连及其主要成分近年来被国内外学者应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代谢综合征、冠心病等慢性疾病,然而关于黄连及其主要成分的长期应用的不良反应报道较少,该文检索国内外文献分别从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临床个案报道等报道的黄连及其主要成分的不良反应做一总结分析.

  • 电子鼻MOS传感器阵列优化及其在中药材快速鉴别中的应用

    作者:邹慧琴;刘勇;陶欧;林辉;苏玉贞;林相龙;闫永红

    电子鼻广泛应用于诸多领域,在不同领域中电子鼻传感器阵列的构成不同.由于中药气味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在中药鉴别分析中,需建立阵列优化法、筛选专属佳阵列.采用法国Alpha MOS公司的α-FOX3000电子鼻对姜科常用10味中药进行气味检测,基于逐步判别分析法和聚类分析结合典型指标筛选法,建立了MOS传感器阵列的优化法.同时针对优化前后的数据,分别采用主成分分析、Fisher判别分析和随机森林算法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后的阵列不仅保留了原始阵列的有效信息,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剔除了冗余信息、提高了识别效率.随机森林分类器计算结果表明:佳阵列为逐步判别分析筛选的S1,S2,S5,S6,S8,S12组合而成,此阵列优化法有效、可行;为电子鼻在中药鉴别中MOS传感器阵列的优化提供思路与方法参考.

  • 电子舌对中药滋味的区分辨识

    作者:杜瑞超;王优杰;吴飞;冯怡;徐德生;洪燕龙;阮克锋

    目的:利用电子舌对中药的滋味进行区分辨识.方法:对22种常用中药的水煎液进行电子舌检测,采用主成分分析、判别因子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通过主成分分析可以区分不同滋味的药材以及相同滋味的不同药材;在主成分分析图上,22种中药按酸、苦、甜、咸的规律聚类分布;得到的酸、苦、甜、咸特征雷达图形状不同,可以很好的区分中药不同滋味;用判别因子分析建立滋味判别模型,并进行交叉验证,正确率为88.2%.结论:电子舌能够对中药滋味进行精确地区分辨识,结合统计方法,可以建立中药滋味判别模型.

  • 白木香查尔酮合酶(AsCHS1)基因的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作者:汪孟曦;李文兰;张争;魏建和;杨云;徐艳红;梁良

    目的:对国产沉香的源植物白木香Aquilaria sinensis查尔酮合酶(chalcone synthase,CHS)基因AsCHS1编码区进行克隆,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表达分析.方法:根据已报道的白木香伤害转录组高通量测序结果分析获得1条具有查尔酮合酶保守结构域的CHS基因序列,采用RT-PCR技术,以不同伤害时间白木香木质部混合样品总RNA为模板克隆得到白木香AsCHS1的基因编码区序列,并对AsCHS1蛋白进行理化性质、蛋白二级结构及三维结构预测分析.另外,采用qRT-PCR方法,以组蛋白(histones)为内参对AsCHS1基因在伤害胁迫下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结果:序列分析表明,所克隆的AsCHS1基因编码区开放阅读框(opening reading frame,ORF)长为1 194bp,编码397个氨基酸残基,命名为AsCHS1.qRT-PCR实验证明该基因表达量在伤害后12h大,说明该基因能够在早期响应伤害胁迫.结论:白木香AsCHS1基因的编码区序列的分离克隆为进一步研究AsCHS1蛋白在白木香中黄酮合成途径中的功能及表达调控奠定基础.

  • HPLC-DAD同时测定柘树和构棘根与茎中4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

    作者:李波;王美;谭亚南;佟苗苗;翟延君

    目的:分析比较柘树与构棘根及茎中花旗松素、柑桔素、槲皮素、山柰酚的含量,为品种鉴定与质量评价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采用高效液相二极管阵列检测法(HPLC-DAD),色谱柱为Agilent C18(4.6 mm×1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A)-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0 ~ 15 min,35% ~50% A;15 ~30 min,50% ~65%A),检测波长290 nm(花旗松素、柑桔素)和365 nm(槲皮素、山柰酚),柱温30℃.结果:花旗松素、槲皮素的含量柘树根明显高于构棘根,柘树茎明显高于构棘茎,种间含量差异大;柑桔素、山柰酚的含量构棘根高于柘树根,柘树茎与构棘茎含量相当,种间含量差异小,同种药用部位间含量差异大.结论:4种成分的含量在柘树和构棘及其药用部位根和茎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在临床上不可混淆使用.

    关键词: 柘树 构棘 HPLC-DAD
  • 乳香-没药配伍前后化学成分溶出变化及其对LPS-诱导的巨噬细胞产生NO的影响

    作者:陈婷;宿树兰;段金廒;尚尔鑫;钱大玮;唐于平

    目的:分析乳香-没药配伍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评价差异性化合物对LPS-诱导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NO的影响,以期从化学成分变化角度探讨乳香-没药配伍协同增效的物质基础.方法:采用UPLC-Q-TOF-MS/MS联用技术对乳香-没药配伍前后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并结合MarkerLynx4.1统计软件分析2味药配伍后的差异性化合物.结果:经PCA分析乳香-没药合提液与合并液色谱图存在明显差异,提示2味药配伍前后化学成分存在显著差异.经OPLS-DA分析及化学成分鉴定,2味药配伍后五环三萜类化合物(α-乳香酸、β-乳香酸等),四环三萜类化合物(榄香酮酸、3-乙酰氧基-16-羟基-24-甲基达玛烷、3-羟基甘遂烷-7,24-二烯-21-酸/3-羟基甘遂烷-8,24-二烯-21-酸等)溶出量显著增加,而环倍半萜类,大环二萜类化合物溶出量均有下降趋势.体外活性评价表明:化合物2-甲氧基-8,12-环氧-吉玛-1(10),7,11-三烯-6-酮,2-甲氧基-5-乙酰氧基-呋喃-吉玛-1(10)-烯-6-酮,3-羰基甘遂-8,24-二烯-21-羧酸显著抑制LPS-诱导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NO水平.结论:该研究结果为揭示乳香-没药配伍增强抗炎效应的物质基础提供了一定科学依据与参考.

  • 基于共聚维酮的丹参酮ⅡA固体分散体的研究

    作者:蒋艳荣;张振海;夏海建;贾晓斌

    目的:将共聚维酮(PVP-S630)应用于丹参酮ⅡA(TSⅡA)固体分散体的制备,以提高药物的体外溶出度降低固体分散体的吸湿性.方法: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丹参酮ⅡA固体分散体,运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扫描电镜法(SEM)、X-射线粉末衍射法(XRD)等分析方法对其物相进行表征,考察其溶出行为、吸湿特性、稳定性.结果:丹参酮ⅡA和共聚维酮按1:10比例所制备的固体分散体,丹参酮ⅡA以非晶型分散于载体表面,0.5h体外溶出度可达100%,吸湿性低于同比例制备的聚维酮(PVP-K30)固体分散体,经过3个月稳定性加速试验后,其药物溶出度和含未发生显著性变化.结论:共聚维酮作为载体制备的固体分散体能显著改善丹参酮ⅡA的溶出,引湿性相对较低,稳定性好,具有应用前景.

  • 清火栀麦片中化学成分的SPE-HPLC-ESI-MSn快速识别与鉴定

    作者:张加余;乔延江;高晓燕;张倩;马群;卢建秋

    目的:建立一种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SPE-HPLC-ESI-MSn)分析方法,对清火栀麦片中主要的化学成分进行快速识别与鉴定.方法:根据HPLC-ESI-MSn负离子模式下的分子离子峰以及碎片离子获得化合物的结构信息,并通过与文献数据或对照品对照,确定化合物可能的结构.结果:通过对清火栀麦片及其组方药味进行比较分析,归属并鉴定了其中的39个化学成分,包括7个咖啡酰奎尼酸、7个环烯醚萜、6个二萜内酯、5个高异黄酮、13个甾体皂苷以及1个黄酮类成分.结论:该研究为鉴别清火栀麦片中的化学成分提供了一种简便、快速的方法.

  • 薄层生物自显影技术比较新疆2种洋甘菊抗氧化活性

    作者:韩松林;李新霞;勉强辉;兰卫;刘岩

    目的:比较新疆2种洋甘菊——母菊和罗马洋甘菊抗氧化活性成分差异.方法:采用薄层-生物自显影技术,以1,1-二苯基苦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为实验模型,经薄层扫描获得各抗氧化成分的峰面积,从而对2种洋甘菊的挥发油提取物、黄酮提取物进行抗氧化活性成分的分析,以总峰而积大小为指标比较不同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并与2种洋甘菊黄酮提取物总的抗氧化活性进行比较.结果:母菊挥发油提取物显现烯炔双环醚等4个白色抗氧化斑点,罗马洋甘菊挥发油提取物显现1个白色抗氧化斑点,薄层扫描结果表明母菊挥发油提取物抗氧化斑点峰而积大于罗马洋甘菊挥发油提取物;2种洋甘菊黄酮提取物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抗氧化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母菊清除50% DPPH自由基的质量浓度为0.66g·L-1,罗马洋甘菊清除50% DPPH自由基的质量浓度为0.33 g·L-1;2种洋甘菊黄酮提取物薄层生物自显影实验结果表明,母菊黄酮提取物显现芹菜素、芹苷元-7-葡萄糖苷等7个淡黄色抗氧化斑点,罗马洋甘菊黄酮提取物显现芹菜素,芹苷元-7-葡萄糖苷等8个淡黄色抗氧化斑点,薄层扫描结果表明罗马洋甘菊黄酮提取物抗氧化斑点峰面积大于母菊黄酮提取物.结论:2种洋甘菊挥发油提取物抗氧化活性TLC差异显著,母菊挥发油提取物抗氧化活性强于罗马洋甘菊挥发油提取物;母菊挥发油提取物中已知抗氧化活性成分为烯炔双环醚,其他3个抗氧化活性成分以及罗马洋甘菊挥发油提取物中1个抗氧化活性成分均为未知化合物,有待进一步确定;鉴于2种洋甘菊挥发油提取物抗氧化活性斑点数差异显著,可应用于2种洋甘菊的鉴别区分.2种洋甘菊黄酮提取物抗氧化活性测定结果、薄层生物自显影实验结果一致,母菊、罗马洋甘菊黄酮提取物都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且罗马洋甘菊黄酮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强于母菊黄酮提取物;2种洋甘菊黄酮提取物中均含已知抗氧化活性成分芹菜素、芹苷元-7-葡萄糖苷,母菊黄酮提取物中其他5个抗氧化活性成分以及罗马洋甘菊中其他6个抗氧化活性成分均为未知成分,有待进一步确定.该方法为进一步鉴定洋甘菊抗氧化活性成分奠定基础.

  • 枣仁安神胶囊治疗老年性失眠症的疗效及血液流变学研究

    作者:甘建光;田国强;秦国兴

    目的:观察枣仁安神胶囊治疗老年性失眠症的疗效及血液流变学变化.方法:用随机方法将120例老年失眠症病人分成枣仁安神胶囊组5片/晚与阿普唑仑组0.8 mg/晚各60例进行治疗对照观察,并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1,4周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枣仁安神胶囊组治疗4周后的PSQI分(5.91±1.37)分低于治疗前(13.49±3.87)分,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阿普唑仑组治疗4周后的PSQI分低于治疗前,差异也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除枣仁安神胶囊组治疗1周后的PSQI分高于阿普唑仑组(P<0.05)外,治疗前和治疗4周枣仁安神胶囊组和阿普唑仑组组间同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枣仁安神胶囊组血液流变学参数全血黏度比高切、全血黏度比低切、全血高切还原黏度治疗前后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血浆黏度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枣仁安神胶囊不良反应比阿普唑仑要小.结论:枣仁安神胶囊的功效与阿普唑仑无显著差异,副反应少,适合于老年失眠症患者,可改善老年失眠症患者的某些血液流变学指标,具有良好的活血化瘀作用.

  • 芪桂痛风舒颗粒治疗痛风性关节炎16例疗效观察

    作者:杨保林;丁岗

    目的:评价芪桂痛风舒颗粒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临床选择16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给予芪桂痛风舒颗粒治疗,14d1个疗程.结果:患者痊愈率37.5%,显效率50%,有效率6.25%,好转率6.25%;总有效率100%.治疗前后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芪桂痛风舒颗粒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疗效显著,有较好的抗炎镇痛作用,且有一定的降低血尿酸作用.

  • “中药脑脊液药物化学”研究的初步构建

    作者:孙志翠;王欣

    借鉴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研究方法,首次明确提出了“中药脑脊液药物化学”的概念及其研究思路和方法,总结归纳了透血脑屏障药物化学成分分析方法在单味中药及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中的现状,并对中药脑脊液药物化学的研究前景和科研价值进行了展望,认为“中药脑脊液药物化学”研究是对传统中药复方物质基础研究方法的重要补充,对中医方剂的现代化研究必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 中药复方药物动力学总量统计矩法的实验验证研究

    作者:贺福元;邓凯文;刘文龙;石继连;伍勇;刘伟;贺庆平;李博

    目的:对已建立的药物动力学总量统计矩法用补阳还五汤中黄芪甲苷、芍药苷、川芎嗪3个成分进行验证,建立中药复方多成分体系的药物动力学实验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条件为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黄芪甲苷ELSD测定;流动相乙腈-1%乙酸溶液(35:65),流速1 mL·min-1;柱压(15.0±0.408) MPa;温度30℃;芍药苷、川芎嗪的检测波长254 nm,流动相甲醇-水(33:67),流速1 mL· min-1;柱压(20.71 ±0.42) MPa.单个成分房室模型药物动力学参数采用DAS软件处理,总量统计矩按公式计算.结果:3个单成分在大鼠体内药物动力学都遵循二室模型(P<0.01),与叠加总浓度比,单个成分各参数相差大上万倍,而总量统计矩参数的RSD为3.5%,3个成分药物动力学的总量统计矩参数AUCt(119.8±27.20)g·min·L-1;MRTt(210.0±54.49) min; VRTt(5.608±2.723)×104 min2;CLt为(0.319 6 ±0.068 8)mL·min-1·kg-1;V1为(64.12±8.243) mL·kg-1;t0951为(588.9±149.4) min.这就说明3个成分总量的半衰期为(145.5±37.76) min,3药在0~674.2 min内代谢95%的浓度.结论:中药复方多成分药物动力学可采用总量统计矩法进行研究,该法能表征多成分体系总量的量-时变化的动力学规律.

  • 苏木对红花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药代动力学影响

    作者:夏丽;陈向梅;彭莉蓉;王世祥;王晓雯;左燕;张鹏;刘勤社;郑晓晖

    目的:研究苏木对红花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的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方法:RP-HPLC测定红花单煎液和红花-苏木配伍液灌胃后正常大鼠血浆中HSYA的血药浓度,DAS 2.0药动学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红花单独给药、红花-苏木配伍给药,HSYA在体内代谢动力学模型均为二室开放模型;配伍后,HSYA的分布半衰期t1、2α、吸收半衰期t1/2Ka、表观分布容积VL/F显著减小,达峰时间tmax有所提前.结论:苏木可加快HSYA在体内的吸收和分布,加快HSYA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减少HSYA在体内的蓄积.

  • 原人参二醇脂质立方液晶纳米粒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作者:金鑫;张振海;孙娥;刘其媛;贾晓斌

    目的:本研究旨在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大鼠血浆中原人参二醇的方法,分析原人参二醇脂质立方液晶纳米粒、原人参二醇原料药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SD大鼠分别灌胃给予原人参二醇(PPD)、原人参二醇脂质立方液晶纳米粒后,定时眼眶取血,0.05%甲酸甲醇-0.05%甲酸水(95:5)为流动相.采用电喷雾离子化四极杆串联质谱,以全扫描检测(SCAN)方式进行检测,用于定量分析的二级碎片离子分别为m/z 460.4/425.3(PPD)和m/z 622.9/587.4(Rh2,内标),检测血浆中的原人参二醇含量,绘制药时曲线,DAS程序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PPD 血浆浓度测定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0~1 407μg·L-1,定量限为2.5μg·L-1.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13%,准确度(RE)在±8.5%之内.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血浆用量少,适用于药代动力学研究.制备成原人参二醇脂质立方液晶纳米粒可以促进原人参二醇在体内的吸收,其相对生物利用度为原料药的166%.

  • 中药材DNA条形码分子鉴定指导原则

    作者:陈士林;姚辉;韩建萍;辛天怡;庞晓慧;石林春;罗焜;宋经元;侯典云

    随着中药材DNA条形码分子鉴定方法研究的深入与普及,国家药典委员会讨论通过在《中国药典》增补本中列入中药材DNA条形码分子鉴定指导原则,该指导原则通过对大样本量中药材进行DNA条形码分子鉴定研究,建立以ITS2为核心,psbA-trnH为辅的植物类药材DNA条形码鉴定体系和以COI为主、ITS2为辅的动物类药材DNA条形码鉴定体系.该文介绍了中药材DNA条形码分子鉴定指导原则及其起草说明,并对该原则在中药材鉴定方面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 濒危药用植物桃儿七野生居群遗传多样性与遗传结构的SCoT分析

    作者:陈大霞;赵纪峰;刘翔;王昌华;张植伟;秦松云;钟国跃

    目的:揭示珍稀濒危药用植物桃儿七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及居群遗传结构特点.方法:采用新型分子标记SCoT对来源于我国的6个桃儿七野生居群共45个个体进行遗传多态性检测.运用POPGENE软件计算相关遗传参数,UPGMA方法聚类,结合MEGA5软件生成树状图.结果:筛选出的27条引物,共检测到350个位点,其中284个为多态位点,平均每条引物扩增所得多态条带为10.52条.物种水平上,桃儿七6个野生居群的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PPB 79.27%,Ne 1.332 7,H 0.210 9,Hspp0.328 6.在居群水平上,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PPB 10.48%(4.00%~23.71%),Ne 1.0487(1.020 7~1.1037),H 0.029 7(0.012 9 ~0.063 1),Hpop0.046 2(0.019 9 ~0.098 6).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计算的居群间遗传分化系数Gst=0.841 1与Shannon's居群分化系数(Hsp-Hpop)/H.p=0.849 4基本一致,均说明大部分遗传变异存在于居群间.基因流Nm=0.094 4,表明桃儿七居群间基因交流处于低等水平.Nei's遗传一致度(I)范围为0.570 8~0.978 7.聚类分析将供试居群分为2类,相同地理来源或相似生境的材料具有聚为一类的倾向.结论:供试野生桃儿七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为有效保护和改良种质资源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 柱果绿绒蒿挥发油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作者:高昂;赵兵;巩江;倪士峰;崔超;姚默

    目的:分析柱果绿绒蒿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并进行抗氧化活性研究.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获得挥发油,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进行成分分析,同时运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用酶标仪测定其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并与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BHT)比较.结果:从柱果绿绒蒿的挥发油中鉴定了47个化合物,占其总量的91.866%;挥发油对羟基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均强于BHT.结论:柱果绿绒蒿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复杂,主要为十六烷酸(27.653%)和6,10,14-三甲基-2-十五烷酮(16.330%);其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显示出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中国中药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