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药学 > 中国中药杂志

中国中药

中国中药杂志

China Journal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중국중약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药通报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影响因子: 1.7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2272/R
  • 国内刊号: 李禾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cjcmm2006@188.com,
  • 曾用名: 中药通报
  • 创刊时间: 195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药学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国中药杂志编辑部
  • 类 别: 中药学
期刊荣誉:
  • 氧化苦参碱对感染性休克大鼠肾组织JAK2/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

    作者:王秀玉;张鸣号;杨美玲;姜怡邓;李桂忠;杨晓玲;徐华;曹军

    目的:观察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OMT)对感染性休克大鼠肾组织JAK2/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盲肠结扎穿孔法(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复制大鼠感染性休克模型,随机将56只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OMT对照组、模型组(CLP)、CLP+OMT高、中、低剂量组(52,26,13 mg·kg-1)、阳性对照组(CLP+地塞米松10 mg·kg-1).光镜下观察大鼠肾组织病理学改变,采用尿酶法测定血清尿素氮(BUN)含量,RT-PCR法测定肾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测定肾组织JAK2,STAT3的表达;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肾组织匀浆中TNF-α及IL-1β蛋白含量的改变.结果:不同剂量的OMT能抑制肾组织JAK2,STAT3的活化(P<0.05),减少JAK2,STAT3的蛋白表达(P<0.05)及TNF-α,IL-1β mRNA的表达(P<0.05),降低肾组织匀浆中TNF-α及IL-1β的含量(P<0.05),降低血清BUN含量(P<0.05),改善肾组织充血、水肿和炎性细胞浸润等病变,并且该作用在OMT高、中剂量组与阳性对照组的结果相一致.结论:OMT能通过抑制JAK2/STAT3信号通路的活化,减少肾组织TNF-α,IL-1β等促炎因子的表达,进而对感染性休克大鼠肾损伤性病变发挥治疗作用.

  • 基于均匀设计法评价制川乌与川贝、浙贝反药配伍组合的镇痛和祛痰镇咳作用

    作者:谭淑芳;刘春芳;王春生;王丹华;张彦琼;林娜

    目的:研究制川乌与川贝、浙贝反药配伍组合不同配比和剂量变化对小鼠镇痛、祛痰、镇咳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均匀设计法,按2因素7水平以小鼠醋酸致扭体次数、气管酚红分泌量、咳嗽次数为指标,分别观察制川乌与川贝、制川乌与浙贝2种合煎液口服给药后对小鼠镇痛、祛痰、镇咳作用的影响,并选取有显著意义的配比和剂量进行验证.结果:对扭体次数的影响:合煎液能降低小鼠扭体次数;经回归分析可知,制川乌与川贝存在协同作用,且1∶1时协同作用小,总剂量大于5 g·kg-1时,1∶1合煎液对扭体次数的降低作用小.对气管酚红分泌量的影响:合煎液能增加小鼠气管酚红分泌量;经回归分析可知,制川乌与川贝存在拮抗作用,且1∶1时拮抗作用大,当总剂量小于10 g·kg-1且川贝∶制川乌等于5∶1时,合煎液对气管酚红分泌量的升高作用接近小.对咳嗽次数的影响:合煎液降低小鼠咳嗽次数;经回归分析可知,制川乌与川贝存在拮抗作用,且当1∶5<制川乌∶川贝<10∶1时拮抗作用强,制川乌与浙贝未见交互作用,浙贝降低咳嗽次数,制川乌对其无效应.结论:制川乌与川贝配伍能增强制川乌的镇痛作用并降低川贝的祛痰镇咳作用,其作用强度随配比和剂量的不同而改变;制川乌与浙贝配伍对浙贝的镇咳作用无影响.本研究为十八反中乌头与贝母反药组合作用的深入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 基于生物网络探讨防治冠心病药物作用机制

    作者:张燕玲;黄明峰;乔延江

    该文以冠心病疾病相关基因和靶点以及防治冠心病药物作用靶点为研究对象,分别构建冠心病疾病网络和防治冠心病药物作用网络,并对网络的度分布、特征路径长度、连通情况和异质性等网络拓扑特征参数进行分析,验证了网络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对2个网络取Intersection计算,对二者的交集子网络进行药物作用机制解析.所构建的冠心病疾病网络含有15 221个节点和31 177条边、防治冠心病药物作用网络含有15 073个节点和32 376条边,2个网络的拓扑特征参数表明均具有无标度和小世界的整体结构特性.本文以交集子网络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和IL-6激活JAK/STAT 2个反应途径为例,探讨阐释了药物防治冠心病的间接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将疾病网络与药物作用网络相互结合的生物网络分析方法有助于进一步深入认识药物治疗的作用机制,对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 金银花活性成分绿原酸与不同蛋白质相互作用机制的比较分析研究

    作者:郭明;詹敏忠;鲁小旺;范文翔

    目的:分析比较金银花活性成分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CGA)与乳铁蛋白(bovine laetoferrin,BLF)及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光谱法结合计算机模拟技术测定药物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结合参数、能量转移参数与热力学函数,探讨分子作用机制并比较分析绿原酸与不同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差异.结果:CGA与BLF的相互作用表现为动态分子作用机制,而CGA与BSA结合生成静态复合物,结合强度因温度不同存在一定差异;金银花活性成分与各蛋白质的结合距离r均很小,说明发生了能量转移现象;分子模建结果显示药物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力主要是氢键,兼有范德华力和疏水作用.结论:计算机模拟与实验测试获得了一致性结果.

  • 基因芯片技术筛选人参皂苷Rg1促进人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分子靶点研究

    作者:李英博;赵香琴;姜英虹;陈笛;王莎莉

    目的:采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出人参皂苷Rg1促进入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增殖的主要分子靶点.方法:首先通过MTT法筛选出Rg1促进NSCs增殖的佳作用质量浓度为120 mg·L-1.然后通过基因芯片技术,观察Rg1促其增殖7d时靶基因表达,通过数据演算筛选出Rg1促进NSCs增殖的主要的靶基因和信号转导途径.结果:在Rg1促进NSCs增殖第7天时,获得差异基因440个,其中显著上调的基因266个,显著下调的基因174个;HES1基因和CAMP(环磷酸腺苷)-PKA(蛋白激酶A),PI3K(磷脂酰肌醇-3激酶)-AKT信号传导通路与Rg1促进入NSCs增殖密切相关.结论:基因芯片筛选出的差异表达基因可能为研究Rg1促进NSCs增殖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线索.

  • 苦碟子药材及其注射液中化学成分的HPLC-ESI-MSn分析

    作者:刘颖;卢建秋;张加余;王放;王青;乔延江

    应用HPLC-ESI-MSn建立1种苦碟子药材及其注射液的快速定性分析方法.通过与对照品保留时间、多级质谱信息对照,快速定性分析苦碟子药材及其注射液中的化学成分.共鉴定出33个化合物,核苷类3个、有机酸类16个、黄酮类7个以及倍半萜内酯类7个,其中通过对照品比对准确鉴定了12个化合物,11个化合物为首次在苦碟子中发现.结合已知化合物的裂解规律和未知化合物的多级质谱信息,对5个同分异构体的化合物结构进行了预测.所建立的苦碟子HPLC-ESI-MSn定性分析方法简单、快速、高效,可以为苦碟子的质量控制和评价提供有效依据.

  • 柳叶蜡梅叶氯仿部位化学成分的研究

    作者:章瑶;华金渭;王秀艳;程文亮;雷后兴;程科军;俞培忠

    为寻找柳叶蜡梅Chimonanthus salicifoliu叶中的抗肿瘤活性成分,对其氯仿部位进行了化学成分研究.通过正相硅胶柱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了12个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9-epi-blumenol C(1),blumenol C(2),(+)-去氢催吐萝芙叶醇(3),(+)-催吐萝芙叶醇(4),robinlin(5),(-)-黑麦交酯(6),异秦皮定(7),东莨菪素(8),6,7-二甲氧基香豆素(9),6,7,8-三甲氧基香豆素(10),β-谷甾酮(11),β-谷甾醇(12).其中化合物1~6为蜡梅科植物中首次分离到的降倍半萜类化合物,化合物1为首次分离到的天然产物,化合物7,11和12为本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

  • 苦参中黄酮类成分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及5种成分的含量测定

    作者:马鸿雁;周婉珊;褚夫江;王东;梁生旺;李梢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苦参中黄酮类成分的指纹图谱,并同时测定3种异戊烯基黄酮(苦参醇I、苦参酮、槐属二氢黄酮G)和2种紫檀素(三叶豆紫檀苷和高丽槐素)的含量.色谱条件采用ULTIMATE XB-C1s色谱柱(4.6mm× 250mm,5μm),乙腈-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以295 nm为检测波长.共收集了12批苦参和4批同属近缘种山豆根进行测定,运用中国药典委员会“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2004AB”进行评价,对黄酮类成分进行主成分分析,并对主要5种成分进行含量测定.建立了苦参黄酮类成分HPLC指纹图谱,标定了13个共有色谱峰,并采用对照品指认了5个主要色谱峰,4批同属近缘种山豆根与苦参黄酮对照图谱明显不同.主成分分析的结果表明,苦参酮、槐属二氢黄酮G等对其质量影响显著.含量测定条件通过方法学验证,平均加样回收率在96.3%~102.3%.该法所建立的苦参黄酮类成分指纹图谱特征性强、方法简便,结合主要成分含量测定可更好地控制其质量,对苦参的鉴定及质量控制具有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 蜜环菌的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袁兴利;闫利华;张启伟;王智民

    对蜜环菌Armillaria mellea发酵培养物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及与对照品对照鉴定化合物结构.从蜜环菌发酵培养物中分离鉴定了10个化合物,分别为2-羟基-4-甲氧基-6-甲基苯甲酸(1),苔藓酸(2),蜜环菌戊素(3),麦角甾醇(4),染料木素(5),大豆素(6),胡萝卜苷(7),染料木苷(8),尿嘧啶(9)和甘露醇(10).化合物1~10均为首次从蜜环菌发酵培养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4,6,10在蜜环菌菌丝体或菌索中已有报道.通过二维核磁波谱确证,首次报道化合物3以DMSO为溶剂的氢、碳谱数据,是对该类成分波谱数据的补充.

  • 指纹图谱结合一测多评模式在中药鱼腥草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何兵;刘艳;田吉;李春红;杨世艳

    研究中药质量评价中指纹图谱与一测多评结合的考察模式,以中药鱼腥草为研究对象,以绿原酸为参照物建立鱼腥草HPLC指纹图谱及其与其余成分的相对校正因子,并计算其含量,实现一测多评.同时采用外标法测定该7个成分的含量,并比较二者的差异,以验证一测多评法的准确性和可行性.结果建立了鱼腥草HPLC特征指纹图谱共有模式,标定了12个共有峰,指认了其中7个共有峰,20批鱼腥草的相似度在0.912 ~0.991.20批鱼腥草中7个成分的计算值与实测值间无显著差异.结果表明一测多评结合指纹图谱的质量控制模式在鱼腥草中得到验证,有望成为适合中药特点的质量评价模式.

  • 塔中栽培荒漠肉苁蓉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南泽东;赵明波;姜勇;屠鹏飞

    对新疆塔中栽培荒漠肉苁蓉Cistanche deserticolaY.C.Ma干燥肉质茎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采用正相硅胶、凝胶Sephadex LH-20,MCI,ODS以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运用NMR,MS等波谱方法以及理化性质结合文献数据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塔中栽培荒漠肉苁蓉干燥肉质茎8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7个化合物,其结构鉴定为salsaside B(1)、紫丁香苷(2)、去甲基紫丁香苷(3)、松柏苷(4)、(2E,6E)-3,7-dimethyl-8-hydroxyoctadien-1-O-β-D-glucoside(5)、(+)-丁香脂素(6)、2S,3S,4S-trihydroxy-pentanoic acid (7)、panaxytriol(8)、β-谷甾醇-3-O哥D-吡喃木糖苷(9)、草夹竹桃苷(10)、3-methyl-but-2-en-1-yl-β-D-glucopyranoside(11)、苄基葡萄糖苷(12)、4-羟基苄基-β-D-葡萄糖苷(13)、烟酰胺(14)、对羟基苯甲酸(15)、对羟基苯乙醇(16)、半乳糖醇(17).化合物3,6~13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4,5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 金鸡菊属药用植物研究进展

    作者:张媛;木合布力·阿不力孜;李志远

    金鸡菊属植物约有100种,主要分布于美洲、非洲南部及夏威夷群岛等地,其中我国常见的该属植物有7种.金鸡菊属植物两色金鸡菊Coreopsis tinctoria为我国维吾尔族民间草药雪菊的基原植物,《中华本草》名日蛇目菊,具有清热解毒、化湿止痢之功效.金鸡菊属植物的化学成分主要为黄酮类、苯丙素类、倍半萜类、聚炔类及甾醇类,具有抗炎等多种活性.该文综述了金鸡菊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并对其开发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该属植物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 黄芩苷对模式识别受体TLR2/4-NOD2的作用及其成药性意义

    作者:柴玉爽;雷帆;邢东明;丁怡;杜力军

    激活模式识别受体可以引起下游信号通路启动,炎性因子表达,终引起免疫炎性反应.无论是外源性病原微生物,还是内源性组织成分均可以配体方式不同程度上激活这种模式识别受体,引起机体免疫炎性反应.因此,抑制相关受体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这种免疫炎性反应,对于避免疾病过程中组织损伤具有重要的意义.黄芩苷能够特异性的抑制疾病过程中TLR2/4-NOD2的表达,抑制下游炎性因子IL-1β,IL-6和TNF-α的表达,可以减轻疾病过程中组织细胞的损伤.并且这种作用具有组织的非特异性.在成药性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此外,本文还从药物代谢和毒性等方面进一步探讨了其成药性.

  • 蜂胶的抗氧化活性及其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张江临;王凯;胡福良

    蜂胶是蜜蜂工蜂采集的植物树脂与其上颚腺、蜡腺等的分泌物混合而成的胶黏性物质,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及保健功能.蜂胶的抗氧化活性一直被认为是蜂胶重要的生物活性之一.该文针对不同地理来源、不同提取方法获得的蜂胶提取物以及蜂胶中几种重要单体活性成分的抗氧化活性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总结了蜂胶及其单体成分发挥抗氧化活性的可能存在的分子机制,旨在为更深入地研究蜂胶的药理活性提供思路,同时也为蜂胶产品的深度开发提供参考.

  • 新型乌贝速释片的生物等效性研究

    作者:陈慧;高生彬;李丽娟;严锐;纪玥

    目的:制备一种新型乌贝速释片,并研究该剂型与乌贝散在Beagle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生物等效性.方法:采取粉末直接压片法制备乌贝速释片,将6只Beagle犬随机分为2组,分别口服给予乌贝速释片和乌贝散,采用LC-MS/MS测定给药后不同时刻血浆中贝母素甲的浓度,采用DAS 2.0软件按非房室模型处理得药动学参数,评价速释片剂与散剂的生物等效性.结果:乌贝速释片中贝母素甲的主要药动学参数为Cmax(7.4±2.3)μg·L-1,AUC0-t(59.13±15.25) μg·L-1·h-1,Tmax(1.5±0.0)h,乌贝散中贝母素甲的主要药动学参数为Cmax(8.0±1.7)μg·L-1,AUCo.t(68.78±16.27) μg·L-1·h-1,Tmax(1.5±0.0)h,乌贝速释片中贝母素甲的lnAUC0-t和lnCmax的90%置信区间分别为乌贝散相应参数的95.4%~104.6%,90.9% ~ 109.1%.结论:自制的乌贝速释片与乌贝散具有生物等效性,且生产工艺简单,服用方便.

  • 土茯苓、菝葜及萆薢的本草考证及其鉴别

    作者:白宇明;郝近大

    通过对土茯苓、菝葜及草薢原植物的本草考证,明确土茯苓等3种药材临床使用的正名,为临床用药提供文献依据,确保中医临床疗效.以谢宗万先生创立的中药品种理论为指导,运用中药品种本草考证的思路与方法,对这些相关品种从古至今的发展进行系统的考证研究;利用文献考证与植物标本、药材标本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进行分析.土茯苓等3种药材品种的基原植物古今大致相同,早期文献中对几种药材的名称并未作严格区分,造成异物同名相互混用,其药材性状不尽相同.土茯苓等3种常见中药属同名异物,疗效不同.

  • 广西鸡屎藤的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胡海清;韩贺东;林燕;陈练红;王晓玲

    利用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等色谱技术对广西鸡屎藤Paederia pertomentosa全草95%乙醇浸提物进行分离纯化,共得到5个化合物,根据理化数据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1,2-二甲氧基-3,4-二羟基蒽醌,命名为鸡屎藤蒽醌(1)、鸡屎藤苷(2)、去乙酰车叶草苷酸甲酯(3)、鸡屎藤酸(4)、鸡屎藤酸甲酯(5).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并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抑制作用,化合物2~5均为首次从广西鸡屎藤中分离得到.

  • 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县级工作关键环节和内容要求

    作者:陆建伟;张小波;李海涛;郭兰萍;赵润怀;张本刚;孙丽英;黄璐琦

    根据水利、国土、人口等行业组织开展全国性资源普查和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经验,县级中药资源普查工作是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工作组织实施工作的核心,主要包括组织管理、外业调查、内业整理3个关键环节的工作.其中,组织管理工作,需要明确中药资源普查工作的目标任务、落实中药资源普查工作的实施主体、编制县域内的中药资源(中药材)目录和做好中药资源普查的保障工作4方面的内容和要求;外业调查工作需要按要求做好,外业调查前的准备、重点调查区域(样方)的选择、调查表的填写、影音资料的收集、标本和药材等实物的收集5方面工作;内业整理工作需要按照要求做好数据资料、标本实物和普查成果的整理3方面的工作.

  • 止痛凝胶膏剂体外透皮行为研究

    作者:刘聪敏;白洁;杜守颖;陆洋;李鹏跃

    该试验旨在测定止痛凝胶膏剂中有效成分的含量,研究其体外透皮吸收特性.以阿魏酸和欧前胡素为指标,用甲醇提取止痛凝胶膏剂中有效成分,以HPLC同时测定2种成分的含量.采用改良的Franz扩散池法,以裸鼠腹皮为体外模型,选择合适的接收液,测定接收液和皮中阿魏酸和欧前胡素的含量.止痛凝胶膏剂中阿魏酸和欧前胡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455.10,371.66 μg·g-1.以20%乙醇-磷酸盐缓冲液(PH=8)做接收液,止痛凝胶膏剂中阿魏酸和欧前胡素透皮速率分别为1.29,0.15μg·h-1 ·cm-2,24 h的累积透过量分别为30.03,3.31 μg· cm-2,累积透过率分别为41.45%,5.60%,在皮中的滞留量分别为0.69,2.60 μg·cm-2,滞留率分别为0.95%,4.40%.止痛凝胶膏剂中,阿魏酸的体外透皮行为接近零级过程,皮肤角质层是其主要限速因素;欧前胡素的体外透皮行为符合Higuchi方程,渗透过程受药物释放和皮肤的限制.

  • 欧前胡素体外经皮渗透研究

    作者:白洁;陆洋;杜守颖;刘聪敏

    该文考察了欧前胡素的体外经皮渗透性及影响因素.选择SD大鼠腹皮作为渗透模型,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法进行体外经皮渗透实验,HPLC测定欧前胡素的含量,考察不同接收液、不同皮肤处理方法及扩散液浓度对欧前胡素稳态渗透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20%乙醇,0.5%聚氧乙烯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吐温-80)均能显著增加欧前胡素的稳态渗透速率;皮肤经20%乙醇、20%乙醇-1%吐温-80处理后,欧前胡素的透皮速率均有所增加,而只经1%吐温-80处理后,欧前胡素的透皮速率反而减小;欧前胡素的稳态渗透速率与扩散液的浓度相关,在低浓度时稳态渗透速率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当达到一定浓度后,稳态渗透速率无明显变化.由此可见乙醇可以改变皮肤角质层的结构,使药物的稳态渗透速率增加;吐温-80对稳态渗透速率的影响与皮肤结构的改变无关.欧前胡素的经皮渗透受浓度影响,是多种途径扩散的综合结果.

  • 正交试验结合药效学实验优选复方南星止痛膏处方提取工艺

    作者:黎迎;杜守颖;陆洋;白洁;徐攀;王英姿;王玥

    目的:通过正交试验及镇痛抗炎实验探讨复方南星止痛膏处方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白芷、川芎等药材醇提工艺;采用鼠尾压痛及小鼠足趾肿胀药效学实验对丁香等药材中挥发油不同提取方法的提取物进行镇痛及抗炎作用对比,优选丁香等药材中挥发油的提取工艺.结果:复方南星止痛膏处方白芷、川芎等药材佳醇提工艺为加入8倍量70%乙醇,提取2次,每次1.5h;丁香等药材95%醇提液对小鼠痛阈值的增大作用及小鼠足趾肿胀的抑制作用大于水蒸气蒸馏所得的挥发油及水煎液.结论:该法简便、可靠,可为复方南星止痛膏现代制剂的开发提供技术参考.

  • 冲和凝胶有效成分的体外透皮行为研究

    作者:王艳明;王亚静;张德芹;杜守颖;孙士真

    冲和凝胶源自古方,可用于糖尿病足的治疗.该实验以芍药苷、蛇床子素为指标,考察冲和凝胶体外透皮特性,探索冲和凝胶透皮机制.实验采用Franz扩散池法,以大鼠腹皮为模型,用HPLC测定.实验筛选了接收液的种类,并比较冲和凝胶、冲和油膏内指标成分的透皮特性,考察药物累积透皮率、皮肤内滞留率以及皮肤外残率.结果显示,乙醇-生理盐水(2∶8)更适于作为接收液;冲和凝胶给药0.5g,芍药苷、蛇床子素透皮速率分别为78.07,7.08 μg·cm-2·h-1,其24h累积透过率分别为(31.51±1.33)%,(12.38±1.28)%,皮肤滞留率分别为(0.92±0.45)%,(4.81±1.03)%.蛇床子素能在皮肤中形成贮库.冲和凝胶释药性优于油膏.芍药苷、蛇床子素透皮行为分别符合Weibull方程与Higuchi方程.

  • 接受液中的乙醇浓度对药物体外透皮试验的影响

    作者:兰颐;王琼;安静;赵博琛;刘娜;陈岩岩;吴清

    该文考查接受液中不同浓度乙醇对药物体外透皮试验的影响.通过配制不同浓度乙醇-生理盐水作为接受液,供给池不加药,大鼠皮肤按正常操作条件处理12h,然后用生理盐水置换出含醇生理盐水,加药测定药物透皮吸收过程,并计算相关透皮参数;利用扫描电镜观察离体大鼠皮肤在经含醇生理盐水作接受液处理12h后皮肤角质层的形态变化.结果表明,10%,15%乙醇-生理盐水未影响相关药物透皮参数,但20%乙醇-生理盐水组药物稳态透皮速率及滞后时间有显著变化,并随着乙醇浓度的增加影响增大,50%乙醇组透皮速率甚至为对照组的10倍.扫描电镜结果显示,当乙醇用量超过20%时,正常皮肤表面的褶皱逐渐消失,并伴有脱落的鳞片状物,毛囊口扩展.因此,大鼠皮肤的体外透皮试验中,接受液中乙醇用量超过20%时,将影响皮肤正常生理结构从而改变其屏障特性,因此接受液中的乙醇浓度应控制在20%以下.

  • 苦参地龙纳米乳凝胶的制备及其离体透皮吸收研究

    作者:贺葵邦;王英姿;冯艾灵;段飞鹏;李彩霞;孙秀玉

    目的:制备苦参地龙纳米乳和纳米乳凝胶剂,并对其含量、理化性质和体外透皮特性进行考察.方法:将苦参总碱溶入油相IPM,加入表面活性剂EL35、助表面活性剂无水乙醇溶解混合为含药内相,恒温搅拌至均匀;将地龙提取物溶于去离子水中,在室温下边搅拌边缓慢滴加到含药内相中,恒速搅拌至澄清透明,得苦参地龙纳米乳.采用HPLC测定纳米乳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采用透射电镜和激光粒径测定仪分别考察纳米乳的形态和粒径.以NP700为基质,制备苦参地龙纳米乳凝胶,并采用Franz扩散池对纳米乳、纳米乳凝胶的体外透皮特性进行考察.结果:制备的苦参地龙纳米乳为O/W型微乳,外观圆整、均匀,粒径20.6 nm,含量稳定.苦参地龙纳米乳、苦参地龙纳米乳凝胶、苦参地龙水溶液、苦参地龙水凝胶的稳态渗透速率分别为0.148 4,0.1183,0.030 6,0.032 1 mg· cm-2·h-1.结论:苦参地龙纳米乳、纳米乳凝胶的24h累积渗透量和渗透速率均优于水溶液、水凝胶,可为苦参地龙药对经皮给药提供一种新的剂型.

  • 微乳技术对止痛凝胶膏剂中成分释放和含量变化的影响

    作者:李学敏;王琼;兰颐;安静;王文平;赵博琛;吴清

    该文考察了凝胶膏中黏合剂的种类,用单因素法考察了凝胶膏剂成型时所需加入的黏合剂的用量,并以黏性和黏性的评分作为指标考察了凝胶膏的载药量,确定了止痛微乳凝胶膏的成型方法.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法,以欧前胡素和阿魏酸为指标性成分考察了止痛凝胶膏剂中水溶性成分和脂溶性成分的释放,结果显示微乳型止痛凝胶膏对欧前胡素和阿魏酸的释放有促进作用.后利用HPLC检测到止痛微乳凝胶膏中挥发性成分损失量较原止痛凝胶膏降低了23.13%.试验终制备了微乳凝胶膏的成品,发现微乳技术有助于促进处方中脂溶性成分和水溶性成分的同步释放,并能减少挥发性成分的损失.

  • 不同基质复方南星止痛贴剂中药物释放性能的研究

    作者:黎迎;杜守颖;马勇;陆洋;尚可心

    该文分别制备复方南星止痛膏的溶剂型压敏胶贴剂和乳液型压敏胶贴剂,采用Franz扩散池法,以微孑滤膜代替皮肤,组成体外释放度测定装置,研究2种基质复方南星止痛贴剂中丁香酚的体外释放.试验结果表明,丁香酚在不同基质贴剂中的24 h累积释放率次序为乳液型压敏胶贴剂>溶剂型压敏胶贴剂,乳液型贴剂和溶剂型贴剂释放过程均符合Higuchi 模型和非Fick扩散机制,乳液型压敏胶基质更有利于复方南星止痛膏中丁香酚体外释放.

  • 复方南星止痛凝胶膏剂的透皮特性及水杨酸甲酯在其处方中的作用研究

    作者:黎迎;杜守颖;陆洋;白洁;王英姿;王玥;邢煜舒;萧伟

    目的:研究复方南星止痛凝胶膏中丁香酚的透皮吸收特性,并探讨水杨酸甲酯对该凝胶膏剂体外透皮吸收的影响.方法:以离体裸鼠皮为透皮屏障,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用HPLC法测定接受液,以及皮中、膏中残留的丁香酚的含量,并与不含水杨酸甲酯的凝胶膏剂进行比较.结果:含水杨酸甲酯与不含水杨酸甲酯的凝胶膏剂中丁香酚24 h的渗透速率分别为13.18,9.58 μg·cm-2·h-1,其在皮中滞留量分别为(1 85.02±19.23),(160.23±16.54) μg·g-1,在膏中残留量分别为(1.96±0.12),(1.71-±0.15) mg.结论:复方南星止痛凝胶膏中丁香酚具有较好的经皮渗透性,凝胶膏处方中的水杨酸甲酯能够促进丁香酚的透皮吸收.

  • 苦参总碱纳米乳的理化性质及其体外透皮实验研究

    作者:冯艾灵;王英姿;张胜海;孙秀玉;段飞鹏;李彩霞

    该实验主要考察苦参总碱纳米乳的理化性质、稳定性及体外透皮特性.制备苦参总碱纳米乳,采用HPLC测定纳米乳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分别采用透射电镜和激光粒度仪观察纳米乳的形态和测定粒径,并对苦参总碱纳米乳在低温(4℃)、常温(25℃)以及高温(60℃)条件下的稳定性进行考察.后采用Franz扩散池对纳米乳的体外透皮特性进行研究.结果发现该实验制备的苦参总碱纳米乳外观圆整、均匀,平均粒径为(15.55±2.24)nm,粒径分布值0.161;在4,25,60℃条件下放置15d,其外观、粒径及含量未发生明显变化;苦参总碱纳米乳的稳态渗透速率.J为4.5641 μg·cm-2 ·h-1;24h的累积渗透量为110.7 μg· cm-2,是水溶液24 h累积渗透量(59.41 μg· cm-2)的1.86倍.实验表明苦参总碱纳米乳具有良好的透皮效果,可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一种新剂型.

  • PCR增强剂对药材DNA分子鉴定的影响

    作者:蒋超;崔占虎;袁媛;黄璐琦

    评价PCR增强剂对中药材DNA分子鉴定的影响,筛选获得适用于中药材DNA分子鉴定的PCR增强剂.文章分别利用CTAB法和碱裂解法提取180个中药材DNA样品,分析在PCR反应体系中使用PCR增强剂对通用引物ITS2,psbA-trnH,rbcL,matK,trnL-trnF片段PCR成功率的影响及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体系中使用增强剂对PCR扩增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BSA与PVP组合可以明显增加ITS2,sb A-trnH,rbcL片段的PCR成功率,且PCR增强剂也能消除位点特异性鉴别假阴性结果,提高分子鉴定的准确性,但降低了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扩增效率.本研究说明BSA和PVP作为PCR增强剂能增加中药材DNA的PCR扩增成功率和分子鉴别的准确性.

  • 基于SCAR分子标记的头花蓼分子鉴定研究

    作者:周涛;谢宇;张丽艳;魏升华;金艳蕾

    目的:建立快速准确的头花蓼与尼泊尔蓼药材的分子标记鉴定方法.方法:通过RAPD随机引物筛选,获得头花蓼特异的RAPD分子标记片段,经克隆、测序,重新设计特异性引物转化形成稳定的SCAR标记.结果:获得2条稳定扩增的头花蓼特异片段Z300,Z1100,根据该2特异片段序列设计4对特异引物,分别对头花蓼与尼泊尔蓼药材DNA进行扩增,其中引物Z1-2可从头花蓼药材中扩增获得约300 bp的片段,而尼泊尔蓼药材则未扩增出该片段.结论:引物Z1-2成功将Z300片段转化为SCAR分子标记,可作为头花蓼与近缘种尼泊尔蓼药材分子鉴定的依据.

  • 中药材分子鉴别现场运用的策略与实践

    作者:袁媛;蒋超;黄璐琦

    在中药材实际生产与贸易交流中,中药材准确、快速鉴别一直是比较困难的工作.分子鉴别被认为是传统鉴别技术的有益补充,但目前分子鉴别方法仅止于实验室阶段,难以实现在产地、药市、药房等进行现场鉴别,极大的限制了其使用的范围和推广程度.其中,中药材DNA快速提取技术和DNA标记的快速检测技术是实现分子鉴别现场运用的两大瓶颈和关键问题.该研究开发了一套中药材分子鉴别现场运用模块系统,包括药材DNA快速提取模块、DNA标记检测模块和保障模块,并配备了相应的自主开发试剂盒、仪器装备.运用这套系统对金银花进行现场鉴别,可在40~ 60 min完成,且仪器装置简单、易于操作,为传统中药现场鉴别手段的有益补充.

  • 断肠草与金银花类药材水提液特异性PCR鉴定方法研究

    作者:崔占虎;蒋超;黄璐琦;李旻辉;周涛;周立社;袁媛

    目的:研究断肠草与金银花类药材水提液的DNA分子鉴别方法.方法:采集不同产地的断肠草药材13份、金银花32份、山银花21份和水银花5份,所有样品提取总DNA,并对断肠草、金银花、山银花的水提液进行DNA提取.通过对断肠草ps-M-trnH片段进行扩增、测序,并搜索GenBank数据库中收录的中金银花类药材基原植物psbA-trnH序列,进行同源比对后根据其变异位点设计特异性鉴别引物.结果:通过使用特异性引物对所有样品进行PCR扩增,发现断肠草可扩增出97 bp片段,而金银花类药材则不能扩增出条带.结论:通过特异性PCR的方法实现了断肠草与金银花类药材水提液的快速、准确鉴别.

  • 红白忍冬SABATH甲基转移酶基因克隆及其生物信息学分析

    作者:余晓丹;蒋超;黄璐琦;秦双双;曾祥梅;陈平;袁媛

    目的:克隆红白忍冬SABATH甲基转移酶基因(rLjSABATHMT),比较忍冬和红白忍冬SABATH甲基转移酶同源基因表达量和基因内含子序列的差异,为金银花的活性成分形成及调控机制研究提供基础.方法:根据cDNA文库提供的基因片段设计特异性引物,从红白忍冬中克隆获得rLjSABA THMT基因cDNA序列及基因组序列.通过生物信息学对该基因蛋白的特征进行分析,使用MEGA 5.0构建SABATH甲基转移酶系统进化树,利用RT-PCR分析SABA THMT同源基因在忍冬与红白忍冬的不同器官、不同花期的表达量,对忍冬和红白忍冬SABATHMT同源基因内含子区序列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克隆获得的rLjSABATHMT基因cDNA序列全长为1 251 bp,具有完整编码框,编码365个氨基酸.该基因蛋白序列具有保守的SA-BATHMT结构域,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它可能是水杨酸/安息酸甲基转移酶.基因表达分析结果表明SABATHMT同源基因主要在花中表达.忍冬和红白忍冬SABATHMT同源基因内含子区序列具有丰富的多态性,且有2个SNP为红白忍冬的特有基因型;内含子区motif元件中碱基变异在2个同源基因间具有显著差异.结论:SABA THMT同源基因内含子区变异可能导致了忍冬和红白忍冬SABATH甲基转移酶表达差异,为金银花活性成分调控机制研究提供了重要研究基础.

  • 人参皂苷Re胶体金免疫检测试纸条的制备与应用

    作者:南铁贵;曹振;何丽珊;袁媛;黄璐琦;王保民

    利用胶体金标记的经饱和硫酸铵纯化的人参皂苷Re单克隆抗体、人参皂苷Re-牛血清白蛋白(GRe-BSA)、羊抗鼠IgG制备了人参皂苷Re胶体金免疫检测试纸条.该试纸条的低检测极限为200 μg·L-1.检测时间10 min.取10 mg 不同年份的人参样品分别用5 mL自来水提取30 min,分别用试纸条和酶联免疫检测法(indirect competitive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icELISA)检测.结果为:直接用试纸条测定上清液可区别真伪人参;上清液稀释100倍,用试纸条可区分出人参质量优劣.试纸条检测结果和酶联免疫检测方法测定结果完全一致.所制备的胶体金免疫检测试纸条可以用于人参的快速真伪鉴别和质量优劣判断.

  • 白术、苍术种子位点特异性PCR鉴别方法研究

    作者:曹亮;蒋超;彭华胜;陈敏;袁媛

    目的:筛选白术、苍术鉴别SNP位点,并设计特异性引物,实现白术、苍术种子的快速鉴定.方法:通过测序及GenBank中下载获得白术、苍术的sb A-trnH序列,通过使用Bioedit软件比对获得SNP位点,设计位点特异性PCR引物,将ITS通用引物加入到特异性引物构建多重PCR体系,并优化PCR条件,对白术、苍术种子进行分子鉴定.结果:构建了多重PCR鉴别体系,通过一个PCR反应,能扩增出苍术、白术约643 bp的ITS DNA质控条带,扩增出白术172 bp的特异性鉴别条带,实现白术、苍术鉴别.结论:使用位点特异性PCR技术可以有效鉴别白术、苍术种子.

    关键词: 白术 SNP 分子鉴定 种子
  • 基于位点特异性PCR的黄芪与红芪鉴别方法研究

    作者:龙平;崔占虎;李虔全;徐建平;张春红;周立社;李旻辉

    研究黄芪与红芪药材之间的DNA分子鉴别方法.采集不同产地的黄芪药材30份、红芪28份,所有样品进行总DNA的提取,通过对黄芪及红芪药材trn L-trnF片段进行扩增、测序,进行同源比对后根据其变异位点设计特异性鉴别引物.并对位点特异性PCR方法进行条件优化.通过使用特异性引物对所有样品进行PCR扩增,发现黄芪可扩增出136 bp片段,红芪可以扩增出323 bp片段.黄芪中掺入10%以上红芪可以扩增出红芪特异鉴别条带.通过位点特异性PCR的方法实现了黄芪与红芪药材的快速、准确鉴别.

中国中药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