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药学 > 中国中药杂志

中国中药

中国中药杂志

China Journal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중국중약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药通报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影响因子: 1.7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2272/R
  • 国内刊号: 李禾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cjcmm2006@188.com,
  • 曾用名: 中药通报
  • 创刊时间: 195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药学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国中药杂志编辑部
  • 类 别: 中药学
期刊荣誉:
  • 脾肾阳虚泄泻大鼠模型造模方法研究

    作者:潘新;胡昌江;耿媛媛;赵玲;吴文辉;吴晓青;钟振东

    脾肾阳虚泄泻是中医常见病症.迄今为止,还没有理想的脾肾阳虚泄泻大鼠模型可供研究.该文通过比较单因素(造模方法Ⅰ,注射氢化可的松+灌胃番泻叶)和复合因素(造模方法Ⅱ,灌胃腺嘌呤+饮食失节+劳倦过度+灌胃番泻叶)2种造模方法,以期建立符合中医证候的脾肾阳虚泄泻大鼠模型.该研究选取大鼠的腹泻指数、尿D-木糖排泄率、NOS/cGMP信号传导系统、脏器指数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等指标,分别对2个模型组大鼠进行比较评价.结果表明,与正常组相比,造模Ⅰ组、Ⅱ组大鼠的所有考察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 <0.01,P<0.05),且造模Ⅱ组在腹泻指数、NOS/cGMP信号通路、肾脏、睾丸和胸腺的脏器指数及病理组织检查等指标表征上与造模Ⅰ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综合以上研究,以腺嘌呤致肾阳虚,饮食失节、劳倦过度同灌胃番泻叶致脾阳虚复合因素的造模方法,更符合脾肾阳虚泄泻模型的症候.因此该研究为在此动物模型基础上研究温肾暖脾,涩肠止泻方药的作用提供基础.

  • 白头翁皂苷影响RA模型大鼠FLS MeCP2表达

    作者:缪成贵;周国梁;秦梅颂;陈建中;李成凤;何华奇

    研究中药白头翁主要活性成分白头翁皂苷(PULC)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模型大鼠MeCP2表达的调控作用.采用佐剂性关节炎大鼠为RA模型,原代培养RA模型大鼠滑膜成纤维细胞样滑膜细胞(FLS),Real time qPCR,Western blotting检测100 mg·kg-1PULC灌胃治疗对RA模型大鼠FLS MeCP2表达的调控作用,MTT检测PULC治疗对FLS增殖的影响,MeCP2 siRNA干扰RA模型大鼠FLS MeCP2表达后SFRP2,β-catenin表达的变化.检测发现经100mg·kg-1PULC灌胃治疗后,RA模型大鼠FLS中MeCP2表达明显降低,SFRP2表达升高,RA模型大鼠FLS增殖活力降低,MeCP2 siRNA抑制RA模型大鼠FLS MeCP2表达后,SFRP2表达明显上调,β-catenin表达明显降低.PULC可能通过抑制MeCP2表达上调SFRP2表达,抑制RA模型大鼠滑膜Wnt通路活性,抑制RA模型大鼠滑膜异常增殖.

  • 不同产地南五味子中木脂素分析研究

    作者:杨洁;段金廒;李国龙;朱振华;朱太雷;钱大玮;唐志书

    采用UPLC-TQ-MS技术对不同产地南五味子药材中的7种木脂素类成分进行分析评价,为南五味子的科学药用提供实验依据.结果显示秦岭以南,东侧的商洛市柞水县、山阳县所产南五味子中主要含五味子酯甲、五味子甲素;宝鸡市眉县,安康市石泉县、宁陕县,汉中市略阳县所产的南五味子主要含有安五酯素,其中宁陕县样品中五味子甲素含量也较高;而位于秦巴山区腹地的汉中市南郑县所产的南五昧子主要含五味子酚、五味子甲素.总之不同产地的南五味子所含木脂素种类和含量差别很大,在实际应用中应结合现代药理实验和临床研究,根据所治疗疾病相关的主要功效成分对不同产地南五味子药材加以区别入药,以达到药物的佳疗效.

  • 小果蔷薇三萜酸类化学成分的研究

    作者:黄小燕;马国需;钟小清;周艳林;代华年;吴海峰;朱寅荻;杨峻山;袁经权

    采用柱色谱技术对小果蔷薇Rosa cymosa Tratt.根的95%乙醇提取物进行化学成分的研究,从小果蔷薇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根据波谱数据结合理化性质确定各化合物的结构,分别鉴定为坡模酸(1),覆盆子酸(2),乌苏酸(3),蔷薇酸(4),阿江榄仁尼酸(5),委陵菜酸(6),3β-E-feruloyl corosolic acid(7),1β-羟基蔷薇酸(8),千花木酸(9),2,3-断-19α-羟基-12-稀-乌苏-2,3,28-三羧酸(10),冬青苷B(ll).化合物3,6~8,10,11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7,10为首次从蔷薇属分离得到.

  • 基于分子模拟技术发现潜在中药烟酸受体激动剂

    作者:蒋芦荻;贺昱甦;张燕玲

    烟酸能提高人体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及三酰甘油水平,临床上常用于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和高三酰甘油血症的治疗.研究表明,烟酸在发挥疗效的同时易引起皮肤潮红等不良反应.以生物电子等排、片段搜索和类药五原则初筛中药化学成分数据库中可能与烟酸有相似药理作用的中药成分,结合同源模建和全柔性分子对接进一步筛选潜在的烟酸受体激动剂,获得候选化合物11个,来源于8味常用中药.其中,候选化合物与烟酸受体相互作用的方式和烟酸类似,且分子对接打分值均高于烟酸,其成药性有待进一步考察;8味来源中药中部分已有文献研究确证降脂疗效,提示其可能通过上述方式发挥作用.综上,本研究为从中药中获得新的烟酸受体激动剂、改善高脂血症用药现状提供了依据和指导.

  • 五指那藤三萜类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卢旭然;刘烁;王满元;龚慕辛;王智民;陈筱清

    采用溶剂法、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和HPLC等手段对五指那藤Stauntonia obovatifoliola subsp.intermedia茎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NMR,MS等谱学方法进行结构鉴定.从五指那藤茎的60%乙醇提取物中的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部位中分离得到19个化合物,分别为羽扇豆醇(1)、白桦酮酸(2)、白桦脂酸(3)、3-表-白桦脂酸(4)、木通种酸(5)、24-O-乙酰木通种酸(6)、3-O-α-L-阿拉伯糖基-30-去甲常春藤皂苷元-28-O-α-L-鼠李糖基(1—4)-β-D-葡萄糖基(1→6)-O哥D-葡萄糖基酯(7)、Stauntoside A(8)、刺楸皂苷A(9)、刺楸皂苷J(10)、Kizuta saponin K10(11)、3-O-α-L-鼠李糖基(1→2)-O-α-L-阿拉伯糖基常春藤皂苷元-28-β-D-木糖基(1→6)-O-β-D-葡萄糖基酯(12)、刺楸皂苷B(13)、3-O-α-L-鼠李糖基(1→2)-O-α-L-阿拉伯糖基-常春藤皂苷元-28-O-β-D-葡萄糖基(1→6)-O-β-D-葡萄糖基酯(14)、sieboldianoside A(15)、septemoside A (16)、刺楸皂苷K(17)、刺楸皂苷Ⅰ(18)、3-O-α-L-阿拉伯糖基(1→2)-O-β-D-葡萄糖醛酸基-常春藤皂苷元(19).其中4,6,10,12,14,16~19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得,且6为新的天然产物.

  • 穿心莲二萜内酯有效部位化学成分的液质联用法鉴定及其初步药效学研究

    作者:李景华;许笑笑;赵炎葱;韩光

    目的:建立HPLC-DAD-ESI-MS分析鉴定穿心莲二萜内酯有效部位的主要化学成分的方法,并对其药效学进行研究.方法:Agilent SB-C18色谱柱(2.1 mm×150mm,5μm);流动相A为乙腈,流动相B为水,60 min梯度洗脱;流速0.4 mL·min-1;进样5 μL;检测波长205 nm.柱温为25℃;采用正离子模式,m/z扫描范围50~1 000;利用2种肿瘤细胞株造活体动物模型,对有效部位进行抗肿瘤方面的初步药效学研究.结果:穿心莲二萜内酯有效部位中有5种二萜内酯类化学成分获得了良好的分离与鉴定.药效学实验表明,穿心莲二萜内酯有效部位对肿瘤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建立了一种基于HPLC-DAD-ESI-MS技术对穿心莲二萜内酯有效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快速鉴别的方法,并进行了初步药效学研究,为穿心莲二萜内酯有效部位的质量控制及体内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 林麝泌香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竭航;封孝兰;赵贵军;曾德军;张承露;陈强

    林麝是国家一级濒危野生药用动物,其分泌的麝香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是自古以来名贵的中药材.为了满足中医药事业对麝香日益增长的需要,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开展人工养殖林麝,但关于林麝泌香机制的研究却进展缓慢.通过对林麝香囊的组织解剖结构、性激素与泌香反应的关系以及林麝泌香的分子机制研究的综述,剖析了当前林麝泌香机制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展望未来该领域的发展趋势,以期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林麝的泌香机制和提高林麝产香量提供参考.

  • 基于化学成分稳定性的钩藤药学研究进展

    作者:郝博;杨秀娟;冯怡;洪燕龙

    钩藤为临床常用中药,也是天麻钩藤饮、羚角钩藤汤等一些著名中药复方的主药.历代本草文献有钩藤人煎剂需“后下”的记载,现代药学研究表明钩藤的生物碱类成分具有不稳定性.钩藤生物碱的不稳定,为钩藤的研究与应用带来诸多问题,如历版《中国药典》均未收载钩藤含量测定的标准,严重影响了钩藤药材的质量控制及其应用.作者围绕钩藤化学成分的稳定性,系统整理了历代本草文献及《中国药典》关于钩藤“后下”的记载,并通过查阅、分析近几十年国内外关于钩藤的化学成分及其稳定性、药理作用、提取工艺、质量分析等研究概况,为钩藤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 天然药物中植物雌激素样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

    作者:袁婷婷;张乃丹;何勇静;李媚;许红涛;张巧艳

    植物雌激素是一类存在于植物中,能与机体的雌激素受体结合,产生雌激素样作用的非甾体类化合物.根据化学结构,可将植物雌激素分为异黄醌类、香豆素类、木脂素类及其他结构类型的化合物.植物雌激素为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对乳腺癌,前列腺癌,心血管疾病,更年期综合征和骨质疏松症等具有确切的治疗作用,但对子宫和乳腺等雌激素受体阳性的其他组织器官不会产生刺激增生等副作用.长期暴露或过量使用植物雌激素对雄性生殖系统和胎儿的造血功能有一定的影响.植物雌激素生物活性的评价标准、不良反应、作用机制等需要进一步探讨.该文综述了植物雌激素的植物来源、化学结构、药理作用和安全性等新研究进展,以为其深入研究和合理利用提供依据.

  • 中药银杏制剂与糖尿病治疗:作用机制与临床应用

    作者:信琪琪;刘玥;杨琳;付长庚;陈可冀

    中药银杏制剂是近50年来全球植物药开发中为成功的案例之一.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与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2型糖尿病已被证实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等危症”,因此积极寻找更加有效的糖尿病防治药物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从植物药中寻求更加高效、安全的具有调节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的制剂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基础与临床研究均显示中药银杏制剂对血糖及胰岛素抵抗有一定的调节效应,该文对近10年来国内外中药银杏制剂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作用与机制研究进展做一评述.

  • 三七皂苷对神经系统疾病药理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苏萍;王蕾;杜仕静;辛文锋;张文生

    通过综述三七皂苷,包括三七总皂苷、三七三醇皂苷、三七二醇皂苷、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e和三七皂苷R1对神经系统疾病(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缺血性脑中风和抑郁症)的药理作用,对比分析三七皂苷对神经系统疾病的药理作用研究热点及潜在优势(如类雌激素作用),为进一步的药理研究提供参考,也为临床上对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药物的研究开发提供新的思路.

  • 外源物质SNP,Spd对盐碱胁迫下射干幼苗伤害缓解作用的研究

    作者:徐梦平;何平;段才绪;杨牟

    为了盐碱地开发利用及射干的栽培管理提供理论依据,该实验通过外施外源物质SNP,Spd来缓解NaCl,Na2SO4,NaHCO3,Na2CO34种盐的摩尔比为9∶1∶9∶1,盐浓度为100 mmol·L-1的混合盐碱胁迫对射干幼苗造成的伤害,实验结果显示高pH胁迫是造成盐碱胁迫的主要因素,时间和各处理浓度之间有交互作用,盐,碱胁迫之间有协同效应.在100mmol·L-1的盐碱胁迫下射干幼苗叶片中质膜过氧化指标(MDA,O2-)和代谢产物(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有机酸)的含量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经过不同浓度的SNP,Spd处理后,MDA和O2-显著降低,并且有效提高了代谢产物的含量,其中SNP(0.05 mmol·L-1)和Spd(0.5 mmol· L-1)缓解伤害效果佳.研究结果说明SNP,Spd能有效缓减盐碱胁迫对射干幼苗的伤害,提高射干幼苗的耐盐碱能力,从而为盐碱地的利用和射干种植提供科学基础.

  • 百蕊草的吸器诱导及发育信号物质的分离鉴定

    作者:刘波;张晓明;郭巧生;王长林;陈璐;宋玲珊;安开龙

    利用GC-MS检测鉴定百蕊草优势寄主植物夏枯草根系分泌物,并对2,6-二甲氧基-对苯醌(DMBQ)对百蕊草吸器诱导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分析鉴定得到了9类53种化合物,其中大多数为烃类化合物、酯类化合物和有机酸类化合物,而酚酸类、醛类和醌类化合物种类则较少,分别只检测出1种.其中2,5-二叔丁基-1,4-苯醌具有1,4-对苯醌核心结构,可能对夏枯草与百蕊草寄生关系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DMBQ能够诱导百蕊草根系产生吸器,并且1μmol·L-1DMBQ对百蕊草吸器的诱导能力强.

  • 基于SRAP和SNP分子标记的国内穿心莲遗传多样性分析

    作者:陈蓉;王晓云;宋毓宁;朱云峰;王鹏良;李敏;钟国跃

    为了阐明国产穿心莲的遗传多样性以及探讨遗传背景对穿心莲药材质量的影响,利用110对SRAP引物和1对SNP特异性引物,对我国7个省份13个样地的103份穿心莲样品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采用Powermarker V3.25和Mega 6.0软件分析群体的遗传结构,CodonCode Aligner软件分析功能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变异.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各穿心莲样品的遗传距离范围为0.01 ~0.09,CPS基因片段中未检测到SNP位点,国产各地穿心莲种质间遗传多样性较贫乏,这与穿心莲严格的自花授粉繁殖特性、我国各地引种穿心莲种源来源单一密切相关.遗传背景并非影响各地穿心莲质量差异的主要原因,穿心莲的良种选育以采用突变育种、多倍体育种和分子育种等方法为宜.

  • 一种铁皮石斛立体栽培方法的研究

    作者:斯金平;董洪秀;廖新艳;朱玉球;李晖

    为了充分利用铁皮石斛设施栽培空间,揭示铁皮石斛立体栽培产量与功效成分的变化规律,提高产品质量、产量与效益.通过田间试验,研究铁皮石斛立体栽培的农艺性状、产量的变化规律;用苯酚-浓硫酸法与2010年版《中国药典》附录XA测定多糖与浸出物含量.结果表明,铁皮石斛立体栽培土地利用率提高2.74倍,茎、叶、总鲜重与干重均高于地栽,多糖含量均值与地栽没有显著差异,但浸出物含量、多糖与浸出物总量明显高于地栽,特别是顶端2层多糖含量、多糖与浸出物总量明显高于其他层次与地栽.立体栽培能有效地提高空间利用率、单位面积产量,多糖与浸出物总量明显高于地栽;立体栽培层间铁皮石斛多糖存在极显著差异,可能与光照因子相关.

  • 新疆紫草PAL,HMGR,PGT基因的过表达和RNA干扰载体的构建

    作者:谢腾;刘玉忠;王升;刘谈;康利平;郭兰萍

    新疆紫草Arnebia euchroma是药用紫草的主要来源,其重要成分紫草素类化合物具有很高的药用和工业价值.研究采用GATEWAY技术,构建新疆紫草次生代谢关键酶基因PAL,HMGR,PGT的过表达载体和RNAi载体,为相关转基因株系的构建搭建好平台.新疆紫草次生代谢关键酶基因过表达和RNA干扰载体的构建,是基于遗传物质的遗传研究平台的搭建,对于次生代谢途径上基因功能验证和功能基因的挖掘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填补了新疆紫草在转基因领域研究的空白,对于培育紫草素高产株系具有重要意义.

  • 三叶木通种子的解剖学研究

    作者:展晓日;李晓琳;董宏然;李军德;黄璐琦

    三叶木通全株均可入药,具有多种药理作用,但种子解剖结构的相关报道较少,该文研究了三叶木通果实与种子的形态结构以及种皮、珠孔区、胚及胚乳的解剖学特征,为木通属的系统分类研究以及药材预知子的鉴定及开发利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三叶木通种子的种皮由表皮细胞、厚壁细胞层、薄壁细胞层和色素层构成.珠孔区基部的外表皮细胞特化成了白色的种埠状结构,珠孔区的种皮含有大量的木质化结构.胚乳细胞分2层,外层黄棕色的胚乳细胞含有大量油滴,内层白色胚乳细胞含大量的糊粉粒和拟晶体.

  • 基于地形因子的白术生态适宜性区划研究

    作者:谭喆天;黄璐琦;李国川;侯方洁;朱寿东;郑玉光

    通过对白术中自术内酯类成分含量与地形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对白术在全国主产区5省份的地形适宜性进行区划研究,为开展白术种植的合理区域选取提供科学的依据.在对全国5省份40个产地白术实地采样的基础上,应用统计分析方法,全面分析了不同地形因子条件下白术内酯类成分含量的变异,海拔、坡度、坡向对白术内酯类成分含量的影响.并应用空间技术,依据白术内酯类成分与地形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基于地形因子的白术生态适宜性区划.在我国南方丘陵地区和山区适宜白术生长,白术内酯类成分含量较高,北方平原地区区域内地形条件不适宜白术的生长,但可以将白术种植在区域内地形条件适宜白术的生长的丘陵和山区地带.适宜白术内酯类成分积累的地形条件为海拔(200 m以上),坡度(3.00~4.99°).

  • 列当属、肉苁蓉属和草苁蓉属植物传统药物学调查

    作者:白贞芳;刘勇;王晓琴

    通过野外资源调查、整理各大标本馆标本原始记录和查阅文献记载等方法,系统整理、总结、归纳了列当属、肉苁蓉属和草苁蓉属民族药用植物种类、功效及民间使用情况,结果表明列当属6种药用植物在4个少数民族间作为7种民族药应用,草苁蓉属2种药用植物在8个少数民族间作为10种民族药应用,肉苁蓉属2种药用植物在3个少数民族间作为3种民族药应用,且同种药用植物常作不同民族药;发现3属植物的传统疗效主要集中在补肾壮阳、止血和止痛3个方面,并且该传统疗效与现代药理研究结果基本吻合.因此深入研究植物种类丰富的列当属植物资源对缓解肉苁蓉植物资源匮乏局面和扩大药源具有积极意义.

  • 近红外光谱技术用于热毒宁注射液金银花青蒿醇沉过程在线监测研究

    作者:王永香;米慧娟;张传力;苏光;毕宇安;王振中;萧伟

    近红外光谱技术作为一种快速的过程分析技术已被成功的应用于中药制药领域.该文以热毒宁注射液金银花青蒿醇沉过程为例,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建立热毒宁注射液金银花青蒿醇沉过程关键指标的定量分析模型,具体方法如下:在线采集金银花青蒿醇沉过程142个样品近红外光谱图,完成样品主要药效指标的离线检测,经过异常点的剔除、光谱预处理方法的确定和佳波段的选择,运用偏小二乘法(PLS)建立近红外光谱与主要药效指标之间的定量校正模型,并对金银花青蒿醇沉过程的未知样品进行预测,达到快速检测的目的.试验结果显示所建立的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断氧化马钱子苷4个药效指标的定量校正模型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73 872,0.985 449,0.975 509,0.979 790;未知样品预测值与检测值的相对偏差(RSEP)分别为2.922 49%,2.341 37%,2.930 40%,2.184 60%,预测效果理想.该研究得出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建立的定量校正模型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和预测精度,可用于热毒宁注射液金银花青蒿醇沉过程样品的主要药效指标的快速定量检测,达到醇沉过程在线监测的目的.

  • 防治哮喘用白芥子涂法复方巴布剂的制备及体内外研究

    作者:杜丽娜;朱伟南;刘晓妍;陈文杨;于翔;李淼;金义光

    该研究优化了白芥子涂法巴布剂处方和工艺,在体动物模型上评价其预防哮喘效果.首先以人体感官评价作为指标,对涂布厚度、交联剂类型、甘羟铝用量、聚丙烯酸钠用量、黏合剂类型进行了单因素考察.以初黏力、剥离强度、人体感官评价作为指标,以甘油、柠檬酸、羧甲基纤维素钠作为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巴布剂空白基质的正交试验优化.空白巴布剂优处方质量比为:甘油-水-乙醇-PEG400-甘羟铝-柠檬酸-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丙烯酸钠2∶8∶0.8∶0.4∶0.07∶0.15∶0.1∶0.5.采用醇提法提取白芥子、延胡索、甘遂有效成分,挥发油提取器提取细辛挥发油.通过初黏力、剥离强度、人体感官评价,每100 g巴布剂中佳含药量为11 g(11%).建立哮喘模型大鼠,以挠鼻时间作为指标,证明高剂量组(17%)白芥子涂法巴布剂对哮喘模型大鼠的挠鼻时间有显著抑制作用(P =0.037 <0.05),中剂量(11%)、低剂量(4%)和市售三伏贴组在给药前后大鼠挠鼻时间无显著性差异.该研究为哮喘预防提供了一种新选择.

    关键词: 巴布剂 经皮 哮喘
  • 快速膜乳化法制备荧光探针PLGA纳米粒及体内外研究

    作者:胡涛;石飞燕;潘林梅;朱华旭;郭立玮

    采用快速膜乳化法制备了粒径均一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纳米粒,对其载药特性和体内分布进行研究.以平均粒径和PDI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膜孔径、过膜次数、过膜压力、油水比和聚乙烯醇(PVA)浓度对快速膜乳化法制备纳米粒的影响,空白纳米粒的优化条件为膜孔径1μm,过膜压力1 150 kPa,油水比1∶5,PVA质量浓度20 g·L-1,过膜3次,得到空白纳米粒的平均粒径为332.6 nm,PDI为0.010.采用激光共聚焦技术对其结构特点进行模拟研究,在此基础之上,将荧光探针包载于纳米粒中,采用小动物活体成像技术研究纳米粒的体内靶向性.体外模拟研究表明,荧光物质均匀分布于微球内,体内研究表明该粒子具有较好的肝、脾靶向性.

  • 六味地黄软胶囊HPLC指纹图谱研究

    作者:石伟;李家春;杨素德;李云;靳瑞婷;孙仙玲;王振中;毕宇安;萧伟

    建立六味地黄软胶囊的HPLC指纹图谱,为六味地黄软胶囊质量控制提供参考.采用HPLC,Agilent C18 (4.6mm×250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02%三氟乙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 min-1,柱温30℃;检测波长0~60min,238 nm;60~70 min,210 nm,对不同批次六味地黄软胶囊的指纹图谱进行测定,采用中药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软件分析,以马钱苷为参照峰,从中选择了16个分离较好的共有峰,并根据共有峰对12批样品进行聚类分析(HCA)和相似度分析(SA).聚类分析将12批样品划分为2类,其中7号为第一类,其他均为第二类;相似度结果表明,12批六味地黄软胶囊指纹图谱与共有模式之间相似性良好,相似度均大于0.92,SA分析结果与HCA分析结果基本一致.该方法简便易行,有较好的精密度、重复性及稳定性,可以作为六味地黄软胶囊质量的评价方法.

  • 阿萨伊油中β-谷甾醇及总甾醇含量测定和抗氧化活性研究

    作者:贺成;李伟;张建军;屈胜胜;李佳静;王林元

    建立阿萨伊油中甾醇类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并对阿萨伊油的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了阿萨伊油中β-谷甾醇、总甾醇(β-谷甾醇、豆甾醇之和,以β-谷甾醇计)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Purosper STAR LP C18 (4.6mm×250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异丙醇(30∶ 70)为流动相,流速1 mL·min-1,柱温为室温,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漂移管温度70℃,雾化器流速2.0 L·min-1.结果表明β-谷甾醇在0.766~6.38 μg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l.639X+0.702 7(r =0.9992),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5.7%(RSD 2.8%).阿萨伊油中β-谷甾醇的质量分数为1.85 mg·g-1,总甾醇的质量分数为1.93 mg·g-1.同时采用总氧自由基清除能力(TOSC)法对阿萨伊油的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样品具有显著的抗氧化能力,样品浓度和抗氧化能力具有较好的剂量-效应关系.

  • 基于近红外光谱主成分分析-马氏距离法的发汗与未发汗续断的快速鉴别

    作者:杜伟锋;贾永强;姜东京;张浩

    为了快速准确的鉴别续断发汗与否,以续断发汗和未发汗样品为实验材料,采用近红外光谱法结合主成分分析-马氏距离判别分析方法建立了定性鉴别模型.选取了129个未发汗样品和86个发汗样品的近红外光谱图,应用主成分分析-马氏距离法进行判别分析,选择谱段为9 881.46 ~4 119.20 cm-1,采用“标准正则变换+原始光谱+二阶求导”组合对原始光谱进行预处理,主成分数为14,建立定性鉴别模型;并经预测集验证,鉴别准确率达到100%.说明近红外光谱结合模式识别方法进行续断“发汗”与否定性鉴别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可以作为续断产地加工“发汗”定性鉴别的一种辅助手段.

  • 粉体表面改性技术改善中药浸膏粉流动性的研究

    作者:余艳宏;陆文亮;李佳佳;Changquan Calvin Sun;周群

    该研究应用粉体表面改性技术改善中药浸膏粉的流动性.应用Comil粉碎整粒机,将1%的纳米SiO2对7种中药浸膏粉进行表面改性处理.采用粉体流动性测试仪,比较改性处理前后各浸膏粉的流动性变化,利用扫描电镜(SEM)观察各浸膏粉的微观表面形态变化,借助显微镜测定并比较各浸膏粉的粒径分布变化,并对改性前后的浸膏粉进行吸湿性研究.结果表明,表面改性处理后,各浸膏粉的休止角、抹刀角、压缩度、黏附度均明显降低,流动性指数增加,流动性得到显著性提高,以葛根浸膏粉和大黄浸膏粉改善为显著,扫描电镜观察显示改性后的浸膏粉表面均附着有纳米SiO2,而改性前后的浸膏粉的粒径和吸湿性均无明显变化.该技术可为改善中药浸膏粉流动性提供新的解决途径.

  • 《中国药典》二氧化硫测定法应用于白芍药材检测的探讨

    作者:刘欢欢;孔铭;李秀杨;李松林

    为了探讨2010年版《中国药典》第一增补本附录二氧化硫(SO2)残留量测定法应用于白芍药材检测的可靠性,采用药典方法测定白芍药材中SO2残留量,考察方法的重复性;采用HPLC测定白芍残渣和蒸馏液中芍药苷亚硫酸酯的含量,考察芍药苷亚硫酸酯被盐酸置换转化释放SO2的情况.研究发现药典方法检测白芍药材SO2残留量时,结果重复性差;SO2残留检测达“终点”时,药材残渣和蒸馏液中均检测到芍药苷亚硫酸酯,说明芍药苷亚硫酸酯没有完全被盐酸置换成亚硫酸释放SO2.药典方法不能准确检测白芍药材SO2残留量,有必要进行修订或建立新的高选择性检测方法.

  • 厌食症患儿外周血食欲调节因子水平变化与小儿厌食颗粒干预的影响

    作者:胡爱华;徐惠民;胡国华;金方;李忠;方国兴

    探讨小儿厌食颗粒对厌食症患儿血清促人生长激素腺释放肽(ghrelin)与瘦素(leptin)水平的变化及临床疗效.选择81例1~6岁厌食症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混悬液0.3 mg· kg-1 ·d-1,每日3次饭前30 min口服.观察组给予小儿厌食颗粒1~3岁1包,每日2次口服;4~6岁1包,每日3次口服,4周为1个疗程.观察各组治疗前后血清ghrelin,leptin的变化及临床疗效.并与30名正常健康儿童作比较.研究表明治疗前2组ghrelin均低于健康组(P<0.01),leptin水平均高于健康组(P<0.01).治疗后2组ghrelin水平均升高,leptin水平均降低,但观察组ghrelin和leptin水平与对照组比较(P<0.01)差异有显著性.提示厌食症患儿ghrelin与leptin水平存在负相关.2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是95.23%,74.35%,差异有显著性(P<0.01).2组治疗后随访6个月时,观察组较治疗前体重明显增加(P<0.01).结果提示小儿厌食颗粒能促进ghrelin的分泌,抑制leptin产生,有效改善患儿的食欲状况,其对血浆ghrelin,leptin水平的影响可能是获得临床疗效的内在机制之一.

  • 长期服用人参皂苷大鼠尿液代谢组学研究

    作者:谢燮;陈少秋;吕颖芳;王晓艳;贾伟

    人参因对机体的整体调节和促进作用,其长期服用具有一定滋补功效.然而其滋补作川的靶点以及()服用对于机体可能带来的毒副作用并不是很明确,尿液代谢组学的方法因其非侵入、同时监测机体整体代谢状态的特点,适用于中药的长期药效及药理毒理研究.该研究以实验大鼠为对象,利用代谢组学技术分析其尿液代谢物组成的动态变化,分析长期服用人参主要有效成分——人参总皂苷对大鼠机体尿液代谢谱的影响.结果显示短期和长期服用人参皂苷均不会对正常大鼠尿液的代谢组造成非常显著的影响(主成分分析分组不能成功建模),相比之下,服用人参皂苷在短期内(1~3周)对机体尿液的代谢谱影响大,包括能量代谢、儿茶酚胺类物质以及氨基酸类神经递质代谢,中期(6~10周)作用的逐渐减小,长期(27周)几乎无作用,同时证明短期和长期服用人参皂苷对机体无明显的毒副作用.

  • 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对升麻素苷及其苷元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特征的影响研究

    作者:赵晓莉;刘玲;狄留庆;李俊松;康安

    为了探索黄芪-防风配伍用药的科学内涵,实验建立了利用UPLC-MS/MS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升麻素苷、升麻素的分析方法,研究黄芪中主要活性成分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对防风中主要活性成分升麻素苷及其苷元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特征的影响.取雄性SD大鼠分为2组,每组6只,分别灌胃给药升麻素苷、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升麻素苷,于不同时间点眼眶取血,采用UPLC-MS/MS方法,检测血浆中升麻素苷及其苷元升麻素的含量,使用DAS3.2.4软件处理数据并分析.该实验建立的UPLC-MS/MS方法快速、准确和灵敏,可用于大鼠血浆中升麻素苷、升麻素的同时测定,色谱柱为BEHC18(2.1 mm×100 mm,1.7 μm),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水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 min-1,采用电喷雾电离源(ESI),多反应离子监测(MRM)扫描方式.结果表明,与升麻素苷组相比,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升麻素苷组中升麻素苷的AUC0-t,AUC0-∞显著性提高(P<0.05),升麻素的Cmax显著性提高(P<0.05).结果表明,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能促进升麻素苷及其苷元的吸收,增加生物利用度,初步说明了黄芪-防风配伍用药的合理性.

  • 葛根芩连方中多成分肠渗透性的原药材归属研究

    作者:朱美玲;杨文宁;董玲;董红环;侯成波;刘洋

    中药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biopharmaceutics classification system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CMMBCS)构建的复杂层面为中药复方研究,在坚持多成分同时测定的前提下,开展渗透性研究时,其首要任务是明确透过肠壁而被吸收的成分来源,即具体归属于中药复方中的哪味药材.该研究利用化学成分指纹图谱技术(chemical fingerprint),采用离体翻转肠囊实验技术对经典名方葛根芩连方中的肠渗透多成分进行直观来源归属,为下一步的肠渗透性定性及定量研究奠定基础.

  • 中药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中多成分环境对葛根素渗透性的影响

    作者:刘洋;王刚;董玲;唐明敏;朱美玲;董红环;侯成波

    中药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biopharmaceutics classification system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CMMBCS)中的渗透性评价,需多成分作为整体来开展研究,即使在研究具体某一成分时,也应将其放在多成分环境中审视.该实验以此为原则,将葛根芩连汤中的高含量成分作为多成分环境影响因素,考察葛根素的肠渗透性,运用在体肠单向灌流模型,对葛根素肠渗透性的相关参数进行测定,评价其他高含量成分对其肠渗透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比例的黄芩苷、甘草酸和小檗碱对葛根素的肠渗透性均有一定的影响,甘草酸能显著抑制葛根素的肠吸收,高浓度小檗碱会促进葛根素的吸收.该研究结果表明中药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的渗透性评价充分考虑多成分环境中其他成分的影响是重要的研究思想.

  • 多成分体系下中药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的构建分析

    作者:刘洋;隗丽;董玲;朱美玲;唐明敏;张雷

    基于中药的多成分特点,借鉴化药领域的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biopharmaceutics classification system,BCS)理念、方法和技术,提出了中药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biopharmaceutics classification system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CMMBCS)的科学框架.在学术思想阐述和理论分析的同时,构建了基于多成分层次差异比较法和中药整体CMMBCS研究法的方法流程,明确了该系统用于揭示中药多成分吸收的相互影响及相关机制的基础性作用,也为提高中药质量标准和开发中药新药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 多成分药物肠吸收代谢数学算法的设计与分析

    作者:董玲;项佳媚;王耘;邬瑞光;唐明敏;孙墨涵

    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biopharmaceutics classification system,BCS)中的渗透性评价主要指向肠吸收问题,相对于单一成分药物,在中药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biopharmaceutics classification system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CMMBCS)构建中,多成分环境下的某单一成分吸收代谢受到多成分体系的影响而更为复杂,亟需适当的数学模型进行描述.作者团队在借鉴已有单成分肠吸收代谢数学算法的基础上,设计了多成分药物肠吸收代谢数学算法,提出参数P影响(多成分环境下某一单成分的吸收代谢相对于其单成分环境下的吸收代谢相对变化率)来反映多成分体系对其中某一单成分的吸收代谢影响,突出了多成分环境下药物肠吸收代谢的特点,为中药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的构建奠定基础.

  • 中药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中多成分环境对葛根素溶解度的影响

    作者:侯成波;汪国鹏;张强;杨文宁;吕贝然;隗丽;董玲

    该研究针对中药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biopharmaceutics classification system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CMMBCS)中的溶解度问题,实验考察人工制造的多成分环境对溶解度的影响,并利用所获数据进行数学建模总结相关规律.实验采用递进式设计,分别研究了单一成分背景(黄芩苷、小檗碱和甘草酸)、两成分背景(黄芩苷+甘草酸、黄芩苷+小檗碱和甘草酸+小檗碱)和三成分背景(黄芩苷+甘草酸+小檗碱)对葛根素溶解度影响的变化趋势,从而建立多成分环境对葛根素溶解度影响的数学回归模型方程.

  • 中药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的多成分溶出评价方法在葛根芩连片中的应用

    作者:隗丽;汪国鹏;董玲;唐明敏;张雷;朱美玲;刘洋

    该研究是中药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biopharmaceutics classification system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CMMBCS)用于中成药评价的实例,重点评估可能影响多成分吸收时序的溶出同步性问题.实验采用HPLC测定复方葛根芩连片中9种成分在不同溶出介质中不同时间点的累积溶出百分率,绘制体外溶出曲线,采用相似因子(f2)和聚类分析进行溶出曲线的相似性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水介质中,峰7和峰8(黄芩苷)所代表的成分与2号参比峰(葛根素)相似性较差,相似因子均为43;在pH7.4介质中,峰7和峰8(黄芩苷)所代表的成分与2号参比峰(葛根素)相似性较差,相似因子分别为31和45;其他介质中各峰所代表的成分与2号参比峰(葛根素)均相似性较好.该实验表明峰3,4,5和6(小檗碱)所代表的成分与2号参比峰(葛根素)具有完全同步溶出的特性;峰1和峰9所代表的成分与2号参比峰(葛根素)具有基本完全同步溶出的特性;峰7和峰8(黄芩苷)所代表的成分与2号参比峰(葛根素)不具有同步溶出的特性.

中国中药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