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药学 > 中国中药杂志

中国中药

中国中药杂志

China Journal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중국중약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药通报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影响因子: 1.7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2272/R
  • 国内刊号: 李禾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cjcmm2006@188.com,
  • 曾用名: 中药通报
  • 创刊时间: 195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药学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国中药杂志编辑部
  • 类 别: 中药学
期刊荣誉:
  • 基于生物信息学的中药青蒿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

    作者:赵宇平;王慧;杨光;邱智东;曲晓波;张小波

    该文利用文本挖掘方法,探讨青蒿与肿瘤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利用生物信息学分子网络分析方法,探讨青蒿抗肿瘤的作用机制.通过文本挖掘工具Polysearch数据库完成信息检索,并将所得信息转换格式后,导入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Cytoscape3.2.1进行可视化处理与后续生物信息学分子网络分析.结果显示,青蒿通过TNF,VEGF,PI3K,AL-DH1,Bcl-2,MicroRNA,p38和CASP3共8个关键蛋白与肿瘤建立关联.结果提示青蒿抗肿瘤作用主要涉及的生物学过程为细胞周期、翻译后蛋白修饰、细胞周期调控、蛋白泛素化和细胞器组织的调控等5个方面.通过中心性子网络分析其关键生物学作用,可能是通过甘油三酯代谢过程调控、甘油三酯代谢过程正调控、甘油三酯分解代谢过程中的正调控、出芽细胞顶芽生长调节、有丝分裂细胞周期的负调控、减数分裂细胞周期的负调控、转录因子活性的正调控等7个生物学过程实现的.表明青蒿可能是通过调节肿瘤细胞脂质代谢过程,分解大量脂质,释放能量,降低肿瘤细胞分裂速度,加速肿瘤细胞凋亡的方式产生抗肿瘤作用.

  • 帕金森病的抗衰老辅助治疗机制研究

    作者:王宏宇;何帅兵;王慧慧;富徐燕;张毅;郑娆;王耘

    衰老是机体各种生化反应的综合表现,是体内外许多因素(环境污染、精神紧张、遗传等)共同作用的结果.人类社会逐步进入老龄化,老年人在社会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随着这一现象的发生,各种“老年病”发生的几率也越来越高.已有很多研究表明,抗衰老治疗对一些疾病的预防与辅助治疗具有价值,对帕金森病的治疗,已有临床及实验研究证明了抗衰老治疗的潜在价值,但对于帕金森病抗衰老治疗的作用机制至今没有明确的论述.为此,该文以具有临床报道的中医抗衰老方剂补阳还五汤为载体,探讨帕金森病的抗衰老治疗机制.研究结果发现,在抗衰老的几种机制中,线粒体损伤、细胞凋亡、自由基与氧化应激等机制有助于帕金森病的辅助治疗.该文以补阳还五汤为载体,但所发现的帕金森病的抗衰老辅助治疗机制不仅仅限于补阳还五汤,亦可通过其他抗衰老手段产生类似的结果.该文的贡献主要在于明确了帕金森病抗衰老治疗的机制,为帕金森病的辅助治疗与预防提供了新的策略.

  • 槐耳清膏抑制人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和侵袭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作者:杨爱琳;胡仲冬;屠鹏飞

    该研究探讨槐耳清膏对人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和侵袭的抑制作用及其相关分子机制.采用CCK-8法检测槐耳清膏对PC3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槐耳清膏给药后PC3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变化.采用细胞划痕实验及Transwell侵袭实验分析给药后PC3细胞侵袭与迁移能力的变化.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槐耳清膏给药后与侵袭迁移相关的EMT蛋白标志物表达水平的变化及MAPK信号通路中关键蛋白磷酸化水平的变化.结果显示,槐耳清膏可以明显抑制人前列腺癌PC3细胞的增殖.槐耳清膏8g.L-1作用于PC3细胞48 h后,细胞凋亡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且细胞发生明显的S期阻滞.槐耳清膏给药后可以明显降低PC3细胞的侵袭与迁移能力,并且能够下调N-cadherin和TCF8/ZEB1的表达水平和上调E-cadherin的蛋白表达水平,表明槐耳清膏能够促进PC3细胞MET的发生,同时还发现MAPK信号通路中的关键蛋白JNK和ERK的磷酸化水平明显下降.因此,槐耳清膏能够抑制人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和迁移侵袭能力,这可能与其调控EMT及抑制MAPK信号通路有关.

  • 葛根调节脂肪细胞糖脂代谢改善胰岛素抵抗的研究

    作者:罗新新;徐国良;黎宇;李冰涛;涂珺

    该实验通过检测葛根对胰岛素抵抗(IR) 3T3-L1脂肪细胞葡萄糖消耗,甘油三脂(TG)含量及PPARγ,ADPN,GLUT4,LPL,FABP4,FASn表达量的影响来探讨葛根调节糖脂代谢改善脂肪IR的作用机制.先采用3T3-L1前脂细胞诱导分化的成熟脂肪细胞,地塞米松诱导建立IR模型,将脂肪细胞分为正常组,IR模型组,罗格列酮阳性组,低、中、高剂量葛根含药血清组,以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glucose oxidase-peroxidase,GOD-POD)法检测细胞培养液葡萄糖含量和甘油磷酸氧化酶(glycerol phosphate oxidase,GPO-POD)法测定胞内TG含量,荧光定量qPCR检测PPARγ,ADPN,GLUT4,LPL,FABP4(aP2),FASn基因mRNA水平.结果显示1μmol·L-地塞米松作用3T3-L1脂肪细胞96 h,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葡萄糖消耗量降低(P<0.01),胞内TG含量增加(P<0.01),由此确认建立IR模型;与IR组比较,葛根含药血清干预IR细胞24 h葡萄糖消耗量上升(P<0.01),胞内TG含量降低(P<0.01),中、高剂量葛根含药血清组升高PPARγ,ADPN和GLUT4表达(P<0.01),PPARγ与后两者基因表达呈现一致性.脂代谢相关基因检测结果显示仅高剂量葛根含药血清显著升高LPL表达(P<0.05);各剂量葛根含药血清下调FABP4表达(P<0.01);中、高剂量的葛根含药血清上调FASn基因表达(P<0.01).该实验表明葛根提高IR-3T3-L1脂肪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能力,降低细胞内TG积聚,干预多个重要糖脂代谢基因,推测以PPARγ为中心多靶点调节糖脂代谢改善脂肪IR.

  • 瑶族药材千年健倍半萜类成分研究

    作者:叶静;肖美添;昝珂;黄雅燕;张学勤

    采用硅胶柱、ODS开放柱和半制备液相等色谱方法相结合,从千年健根茎乙醇提取物中的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12个倍半萜类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化合物结构分别鉴定为3α,7α-dihydroxy-cadin-4-ene(1),3-oxofabiaimbricatan (2),3β,4α-dihydroxy-7-epi-eudesm-11(13)-ene (3),integrifonol A(4),1β,6β-dihydroxy-7-epi-eudesm-11(13)-ene(5),4β,7β,11-enantioeudesmantriol (6),epi-guaidiol (7),oplopanone(8),(-)-lβ,4β,6α-trihydroxy-eudesmane (9),2α-hydroxyhomalomenol (10),(-)-T-muurolol (11),hamalomenol A(12).化合物1~7为首次从千年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11~1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此外对分离的部分化合物进行了抑制脂多糖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RAW 264.7细胞NO释放实验,发现化合物3,5和8有良好的抑制活性,其IC50分别为6.51,3.25,7.78μmol·L-1.

  • 生物测定法用于中药质量评价的探索研究——以夏枯草抗氧化活性与总酚酸含量相关性的研究为例

    作者:冯伟红;李春;信伟梅;林丽美;夏伯候;荣立新;杨立新;易红;张永欣

    研究不同来源及不同部位夏枯草的抗氧化活性,并对其所含原儿茶酸、原儿茶醛、咖啡酸、异迷迭香酸苷和迷迭香酸5种酚酸类成分含量进行测定,探讨夏枯草抗氧化活性与总酚酸含量间的相关性,为制定科学合理的质量标准服务.以夏枯草50%甲醇提取液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DPPH和HPLC测定夏枯草的抗氧化活性及原儿茶酸、原儿茶醛、咖啡酸、异迷迭香酸苷和迷迭香酸5种酚酸类成分的含量.DPPH采用夏枯草50%甲醇提取液0.5 mL与0.1 mmol·L-1 DPPH·乙醇溶液反应60 min,于517 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用清除率及IC50进行抗氧化活性评价.HPLC采用Epic C1s色谱柱,乙腈-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280 nm进行检测.采用偏小二乘法对多批不同产地和不同部位夏枯草的抗氧化能力与其中5种酚酸类成分的总含量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夏枯草50%甲醇提取液与0.1 mmol·L-1 DPPH·乙醇溶液反应的量效范围为0.300~1.65 g·L-1(药材),原儿茶酸、原儿茶醛、咖啡酸、异迷迭香酸苷和迷迭香酸的进样量分别在0.007 84~0.980,0.011 5 ~1.44,0.00864~1.08,0.0800~1.00,0.079 8 ~0.998 μg与各自峰面积积分值成良好的线性关系.5种成分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76%,96.88%,100.3%,102.1%,104.5%,RSD分别为1.8%,1.6%,1.7%,0.62%,0.75%.夏枯草各部位的抗氧化能力与总酚酸含量和在一定的药材质量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因此,在确定的药材质量范围内,采用DPPH生物测定法结合HPLC含量测定法共同用于夏枯草药材的质量控制,可考虑作为一种新的尝试用于夏枯草质量标准的修订.

  • 不同基原虫草的成分比较及其对人胚胎成纤维细胞抗纤维化作用的初步研究

    作者:司南;彭博;赵海誉;王宏洁;杨健;李建荣;孙伟;边宝林

    该研究以尿苷、腺苷、虫草素为主要评价指标,采用高效液相、液质联用等色谱方法,对6种不同基原的10个虫草样品的虫体/草体/全体进行高效液相/液质联用的测定和比对;并利用TGF~1诱导人胚胎成纤维细胞CCC-ESF-1建立体外细胞外基质聚集模型,观察不同基原虫草提取物的抗纤维化活性.实验结果显示,不同基原子实体和菌丝成分数量上基本相同,但是各成分的含量分布具有明显的差异;不同基原的虫草提取物中,体外抗纤维化活性结果为:虫草花>蝉虫草(金蝉花)>桑蚕蛹虫草>柞蚕蛹虫草>天然冬虫夏草.该研究结果为找寻天然冬虫夏草的人工替代品提供了科学的参考和依据.

  • 傣药翅荚决明树皮中1个新呋喃-2-甲酸类化合物

    作者:周玲;董伟;王月德;周堃;马航赢;杨艳;邢欢欢;周敏;胡秋芬

    对傣药翅荚决明Cassia alata树皮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运用硅胶、凝胶、MCI-gel树脂及RP-HPLC等多种色谱技术从翅荚决明树皮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1个新呋喃-2-甲酸类化合物,鉴定为5-[3-(羟甲基)4,5-二甲氧基苯]-3-甲基呋喃-2-甲酸(1).生物活性测试中,其对NB4,A549,SHSY5Y,PC3和MCF7的IC50分别为2.5,1.2,2.2,3.6,1.9μmol·L-1.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并且表现出一定的细胞毒活性.

  • 中药满山红中4个黄酮类化合物结构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理论研究

    作者:胡栋宝;赵剑雄

    运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在B3LYP/6-311++G(d,p)水平下研究了中药满山红中4个活性天然产物成分杜鹃素、槲皮素、山柰酚、杨梅素的电子结构、键离解能(BDE)以及分子高能量占有轨道与低能量空轨道,通过数据分析,初步判断出这4个活性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的大小顺序为杜鹃素<山柰酚<槲皮素<杨梅素.

  • 异喹啉类生物碱抑菌活性及抑菌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曹鹏;张紫薇;李滢;冷东瑾;李晓岩

    该文综述了异喹啉类生物碱中原小檗碱型、普托品型、苯并菲啶型、阿朴菲型、双苄基异喹啉型的抗菌活性和部分构效关系,并从菌体细胞壁、细胞膜的破坏及膜通透性的改变、相关酶和外排泵的抑制、影响菌体DNA和相关蛋白合成等多个方面详细阐述生物碱抑菌作用的分子机制.此外,该文还对当前异喹啉类生物碱构效关系的研究进行总结,指出应充分发挥靶标数据库筛选和组合化学在天然产物开发中的互补作用,以此提高药物靶标的筛选效率.该文将为以异喹啉类生物碱为先导物的新型抗菌剂研发提供理论参考.

  • 中药多糖及运动抗氧化作用对糖尿病防治的研究进展

    作者:吴伟;张玲莉;邹军

    研究发现,氧化应激与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高血糖是产生氧化应激的一个主要诱因,许多研究人员证实了糖尿病中存在氧化应激,氧化应激则加重糖尿病的发生发展.目前,中药对糖尿病氧化应激起着一定的治疗及缓解作用,但是众多的中药研究中,不同中药对糖尿病及其合并症的疗效缺乏科学系统归纳.该文主要目的对近几年中药中有效成分多糖对于糖尿病抗氧化作用的研究进行科学系统归纳,其次总结分析运动对糖尿病抗氧化作用,从“内调外练”角度为糖尿病患者的用药及身体锻炼,防治糖尿病及其合并症提供参考依据.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CNKI)和PubMed数据库中2000年1月至2016年4月相关的文章,检索词为“糖尿病;氧化应激;抗氧化;中药;多糖;运动”;英文检索词为“diabe-tes,oxidative stress,antioxidant,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tion,polysaccharide,spots”,保留118篇进行分析、综述.中药中有效成分多糖和运动对于糖尿病及其合并症都具有抗氧化作用,两者相结合对于减缓糖尿病氧化应激,防治糖尿病及其合并症具有重要意义.有关氧化应激标志物水平参考值、中药剂量及服药时间等仍需进一步研究.

  • 川牛膝CoObgC基因克隆、亚细胞定立及表达分析

    作者:邓孟胜;陈稷;闫燊;何梦竹;唐勇斌;童凯;姜美杰;田孟良

    根据川牛膝基因组数据提供的基因序列合成特异性引物,利用常规PCR方法和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克隆川牛膝ObgC(GeneBank登录号KU847910)全长cDNA序列,克隆获得2 226 bp全长CoObgC序列,开放阅读框为1 818 bp,编码605个氨基酸序列,预测CoObgC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66.39 kDa,等电点p1 5.35,为稳定蛋白,并进行多重序列比对和构建系统进化树分析.以川牛膝actin为内参,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分析CoObgC基因在川牛膝根、茎、叶、花4种组织中表达特征,结果显示在叶片中表达丰度高,其次为根、花、茎;构建pCABIA2300-CoObgC重组载体,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在烟草中进行瞬时表达,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显示川牛膝CoObgC定位于叶绿体.该研究为进一步解析Obg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开展川牛膝分子生物学研究奠定基础.

  • 氟啶酮、赤霉素和发芽温度对巫山淫羊藿种子休眠解除的影响

    作者:苏贺;王月;杨阳;董学会

    以经变温层积90d的巫山淫羊藿种子为材料,用不同配比的氟啶酮、赤霉素混合溶液浸种,并转入10/20℃变温和4℃低温中发芽,比较了各处理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及烂种率,旨在了解氟啶酮、赤霉素、发芽温度对巫山淫羊藿种子休眠解除的影响.结果表明:①赤霉素、氟啶酮、发芽温度可显著影响种子休眠解除效果,其中,氟啶酮效应强,温度其次,赤霉素弱.低温中,10 mg·L-1氟啶酮+300 mg·L-1赤霉素处理发芽率高,为79.3%,20mg· L-1氟啶酮+200 mg·L-1赤霉素处理发芽势高,为52.7%;变温中,20 mg·L-1氟啶酮+ 200 mg·L-1赤霉素处理发芽率、发芽势高,分别为72.0%,56.0%.②巫山淫羊藿种子只能在低温中萌发,不能在变温中萌发,但氟啶酮可使其于变温中萌发;③赤霉素、浸种具有增加烂种率的风险.研究表明,一定浓度配比的氟啶酮、赤霉素混合溶液,能显著提高种子休眠解除率,增加种子发芽速度和成苗率,但是赤霉素也有增加烂种率的风险,实际应用中应合理规避.

  • 不同唐古特大黄变异类型功效组分含量的差异研究

    作者:吴佩根;程小丽;刘春生;刘佳;叶莲;唐沁;魏胜利

    根据植株形态,将同一栽培地的唐古特大黄划分为8种变异类型,研究其游离蒽醌类、结合蒽醌类、双蒽酮类等功效组分的含量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变异类型功效组分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从质量分数看,游离蒽醌平均为2.10 ~6.71mg·g-1,结合蒽醌平均为15.43~22.04 mg·g-1,番泻苷A+B的平均为32.88 ~42.36 mg·g-1;从单成分含量看,除番泻苷B和大黄素甲醚苷外的10种活性成分也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如根据功效组分含量和比例推断,该实验B型和E型样品可以作为潜在的泻下攻积专用药材的种质,G型和H型样品可以作为潜在的清热解毒专用药材的种质,C型和F型样品可以作为潜在的活血化瘀专用药材的种质,A型和D型可以作为潜在的收敛止血专用药材的种质,上述结论为特种用途的大黄优良品种定向培育奠定了基础.

  • 宁夏枸杞溯源系统建立的关键控制点探讨

    作者:刘赛;徐常青;李建领;林晨;徐荣;乔海莉;郭昆;陈君

    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具有悠久的种植历史和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是公认的品质优良药食两用中药材.随着枸杞种植面积的增加,种植技术及加工方法的进步,以及政府和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高度关注,建立宁夏枸杞溯源系统对枸杞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该文从宁夏枸杞产品质量管理实际出发,采用危害分析和关键点控制点(HAC-CP)方法,结合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就枸杞溯源系统建立过程中关键危害源及关键控制点进行分析与探讨,为枸杞溯源系统的建立提供参考.

  • GC-MS结合AMDIS和保留指数研究不同炮制火候麸炒白术挥发性成分动态变化规律

    作者:陈鸿平;潘欢欢;张鑫;刘飞;陈美君;楼冠华;刘友平

    为了研究白术麸炒过程中从炒轻、炒黄、炒焦到炒炭不同炮制火候其挥发性成分的动态变化规律,该实验采用不同炮制时间点取样的方法得到不同炮制火候白术样品,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测定各样品挥发油含量,采用静态顶空进样提取白术中挥发性成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和自动质谱退卷积定性系统(AMDIS)结合Kováts保留指数(retention index,RI)对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在麸炒过程中,随炮制程度加深麸炒白术挥发油含量呈4个阶段阶梯降低,白术挥发性成分在组成和含量上均有显著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白术在麸炒过程中挥发性成分的动态变化与炮制火候密切相关,且白术和蜜麸之间存在相互吸附作用,这可为阐明麸炒白术炮制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 基于尿液代谢组学研究黄连和胆黄连对热证药效作用机制的差异性

    作者:王静;陈悦;袁子民;吕佳

    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与LTQ-Orbitrap-MS串联质谱仪的尿液代谢组学方法,研究黄连、胆黄连对热证模型大鼠药效作用机制的差异性,探讨胆黄连炮制的科学性.采用大鼠灌胃附子、干姜、肉桂水煎液15d并皮下注射干酵母混悬液致热证模型,给药15d后采集各组大鼠造模后0~6,6~12,12~24 h的尿样;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偏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法等技术进行数据处理.正常组与模型组在0~6,6~12 h达到分离,12~24 h出现重叠,分离趋势不明显;黄连组和胆黄连组0~6h大鼠尿样与模型组分离,接近于正常组;黄连组和胆黄连组在0~6,6 ~ 12 h大鼠尿样有分离趋势.鉴定30个与热证相关的差异代谢物,结果表明,黄连经猪胆汁炮制后对热证模型大鼠的整体药效作用发生改变,胆黄连解热作用具有多靶点、起效快、作用强度较强的特点,主要通过对胆碱能神经递质、氨基酸代谢、嘌呤代谢的调节发挥解热作用.

  • 基于体内自组装胶束形成机制探究羊脂油炙淫羊藿对大鼠温肾助阳的增效作用

    作者:侯健;李杰;孙娥;贾晓斌

    淫羊藿传统炮制方法为羊脂油炙,具有增强淫羊藿温肾助阳的作用.该文采用腹腔注射氢化可的松法建立大鼠肾阳虚模型,以大鼠体征,血清睾酮、皮质酮含量,组织病理学检查等为评价指标,研究在辅料羊脂油的作用下,淫羊藿总黄酮在体内自组装形成胶束后对肾阳虚大鼠的增效作用.肾阳虚大鼠灌胃淫羊藿总黄酮和总黄酮胶束后,2组大鼠与模型组相比,体征及各项生化指标趋于正常,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胸腺轴功能紊乱得到有效改善.实验结果表明,淫羊藿总黄酮及其自组装胶束都具有温肾壮阳的作用,其中以炙淫羊藿增强效果为佳.证明在羊脂油作用下,淫羊藿总黄酮可在体内自组装形成胶束,改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胸腺轴及主要性腺组织睾丸的病理状况,发挥增强淫羊藿温肾助阳的功效,进一步揭示了淫羊藿炮制辅料羊脂油的增效机制.

  • 中药化学成分透血脑屏障研究中MDCK-pHaMDR细胞模型和操作规程的建立

    作者:杨雁芳;吴妮;杨秀伟

    建立MDCK-pHaMDR细胞模型和标准操作规程,用于评价中药化学成分透血脑屏障的吸收转运.通过MDCK-pHa-MDR单层细胞的电镜下形态学特征、跨膜电阻、罗丹明123的胞内蓄积和双向转运以及阳性对照药咖啡因和阿替洛尔的转运程度等指标对MDCK-pHaMDR细胞模型进行评价.MDCK-pHaMDR细胞模型具有良好的完整性、紧密性和P-gp的稳定表达,阳性药物的转运结果与文献值一致.建立的MDCK-pHaMDR细胞模型的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可用于中药化学成分透血脑屏障的吸收转运研究.

  • 冰片促进葛根素和梓醇口服吸收入脑的研究

    作者:汤丹丹;张焦;王计瑞;张继芬;徐晓玉

    从细胞水平和动物水平考察冰片对葛根素和梓醇口服吸收及穿透血脑屏障入脑的影响,筛选适合梓葛复方口服制剂的冰片浓度.采用原代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和星型胶质细胞共培养建立体外血脑屏障模型,利用此模型研究6.25 ~ 100mg·L-1冰片对葛根素、梓醇转运的影响.小鼠分别灌胃给予0,25,50,100 mg·kg-1冰片溶液后再立即灌胃给予葛根素(200mg·kg-1)、梓醇(45 mg·kg-1)纳米晶混悬液,比较葛根素、梓醇在血浆和脑组织中的药动学参数.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和星型胶质细胞共培养7d后,屏障功能基本形成.与未加入冰片组相比,冰片质量浓度为12.5 ~100 mg·L-1时,葛根素、梓醇跨血脑屏障模型的渗透系数显著增大(P<0.05),冰片作用于共培养模型2h后的跨内皮细胞电阻值极显著降低(P<0.01).小鼠灌胃50 mg·kg-1和100mg· kg-1冰片能显著促进葛根素的口服吸收,但冰片对梓醇的口服吸收无显著影响.100 mg·kg-1冰片组葛根素的AUC脑/AUC血显著高于其余3组(P<0.05),梓醇则是50 mg·kg-1组高(P<0.05).就脑组织AUC而言,葛根素以100 mg· kg-1组大,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梓醇以50 mg· kg-1组大,但与100 mg· kg-1组无显著性差异.可见,冰片能促进葛根素、梓醇口服给药的入脑量,质量浓度以100 mg·kg-1为佳.

  • Beagle犬口服雷公藤片血浆中雷公藤红素LC-MS/MS测定及药动学研究

    作者:张军;刘史佳;胡杰慧;许美娟;刘子修;周玲;居文政

    建立Beagle犬血浆中雷公藤红素的LC-MS/MS检测方法,用于Beagle犬口服雷公藤片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血浆样品经二氯甲烷提取,色谱条件为Phenomenex Luna Cs色谱柱(2.0 mm×50 mm,3μ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异丙醇溶液(1∶1)-0.1%甲酸15∶ 55∶30;多反应监测(MRM)雷公藤红素([M+H]+,m/z 451.3/201.1)和内标泼尼松龙([M+H]+,m/z 361.1/147.1);DAS 1.0软件对雷公藤红素药-时曲线进行拟合,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在0.680 0 ~ 136.0 μg·L-1,雷公藤红素与内标的峰面积比值与浓度的线性关系良好,定量限为0.6800 μg·L-1,日内日间精密度小于6.15%,提取回收率为50.42%~51.65%.Beagle犬口服雷公藤片(1片/kg),血浆中雷公藤红素经时变化符合一室模型(w=1/cc),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Cmax(35.64±9.540) μg· L-1,Tmax(2.62±0.69) h,T1/2 (2.93±0.29)h,CL(0.308±0.056)L·kg-1· h-1,AUC0-12(131.16±31.94) μg·L·h-1,AUC0-∞(142.83±37.57) μg·L·h-1.建立的LC-MS/MS分析方法准确灵敏,适于雷公藤片中雷公藤红素药代动力学研究.

  • 基于代谢组学的不同姜汁制黄连药性的比较研究

    作者:钟凌云;苏丹;祝婧;邓玉芬

    运用UPLC-TOF-MS高分辨质谱联用技术,通过给大鼠灌服生黄连、鲜姜汁制黄连、干姜汁制黄连、鲜姜汁和干姜汁,收集不同时间点各组大鼠的尿液,对大鼠尿液进行代谢组学分析,探讨生姜榨汁和干姜煮汁2种不同姜汁辅料炮制对黄连药性的影响.采用PeakviewTM 1.7软件对正离子模式总离子流图进行处理,并结合MarkerviewTM2.0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PCA),根据Scifinder,Chemspider等相关数据库的检索结果并结合相关文献报道,筛选潜在生物标记物并描绘其含量变化.结果显示,黄连经不同药性姜汁辅料炮制后对其能量代谢产生不同影响.确定了9个与药性相关的生物标记物,分别为肌氨酸、马尿酸、肌酐、犬尿氨酸、酪氨酸、L-色氨酸、烟酸、花生四烯酸和L-脯氨酸,其中,参与色氨酸代谢路径的有L-色氨酸、犬尿氨酸、烟酸;参与精氨酸、脯氨酸代谢路径的有肌氨酸、肌酐、L-脯氨酸、酪氨酸;以及炎性介质白细胞三烯B4的前体物质花生四烯酸;在大鼠尿液中的含量从高至低依次为干姜制黄连组、鲜姜制黄连组和生黄连组,各标记物在干姜汁组中含量均高于鲜姜汁组.可见生黄连、干姜汁制黄连、鲜姜汁制黄连寒性由强渐弱,其药性差异对药物抗炎作用也产生不同影响;不同辅料姜汁的药性研究结果与干姜汁性热、鲜姜汁性温的结论相吻合.该研究结果将为今后不同姜汁作为炮制辅料的适宜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 我国常见儿童药物不良反应及对策研究

    作者:杨林勇;刘新社;萧伟;王振中

    近年来,儿童临床用药安全问题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由于儿童生长发育特点和儿童用药现状,临床上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在儿童中较成人更高.该文简要介绍了儿童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及其原因,并就减少儿童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出了一些建议.

  • 多指标综合优选黄芪药材硫磺熏蒸替代技术研究

    作者:李林;季琳;程雪;苏联麟;陆兔林;许金国;季德

    黄芪药材在产地加工过程中,常采用硫磺熏蒸的方法,以达到防虫、防霉、易于干燥的目的,但其对黄芪药材的内在质量有较大的影响,因此亟需开发硫熏的替代技术.该文以黄芪药材外观性状、有效成分含量、含水量、浸出物含量和微生物含量为指标,比较9种加工方法(传统加工方法、硫磺熏蒸和7种替代加工技术)所生产黄芪药材的质量优劣.终确定热风微波联用技术可作为黄芪药材的硫磺熏蒸替代技术.

  • 不同干燥加工方法对天麻药材质量的影响

    作者:季德;宁子琬;张雪荣;季琳;毛春芹;李林;陆兔林

    采用晒干、硫磺熏蒸、热风干燥、微波干燥、红外干燥以及各种联用技术干燥天麻药材,通过比较各样品的性状、浸出物、有效成分含量,考查不同干燥方法对天麻药材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硫磺熏蒸、热风干燥、热风微波联用干燥得到的样品性状特征较好;不同干燥方法对浸出物影响小,其中热风干燥处理后浸出物含量较高;硫磺熏蒸、单用微波干燥、单用红外干燥会造成二苯乙烯苷类成分转化和天麻多糖含量的下降.综合分析药材性状、活性成分含量、生产成本等因素,天麻药材的产地加工干燥方法以热风干燥或热风微波联用干燥为首选.

  • 硫熏和直接热风加热的粉葛中葛根素含量及药效的比较研究

    作者:郁红礼;张倩;金羊平;王奎龙;陆兔林;李林

    为考察硫熏及直接热风加热的粉葛中葛根素含量及药效的差异,将鲜粉葛削皮、切小块分别制备成晒干、直接热风干燥及硫熏后热风干燥样品,分别测定样品水分含量.采用HPLC,比较晒干、直接热风干燥及硫熏后热风干燥样品中粉葛中主要药效成分葛根素的含量;建立醉酒模型,以SOD含量为指标,灌胃给药硫熏和非硫熏粉葛样品的水煎煮提取物,比较硫熏对粉葛提高醉酒模型小鼠肝脏、血清中SOD含量的影响;同时考察不同包装及贮存条件下,硫熏及非硫熏样品的霉变及虫蛀情况.结果显示硫熏后的粉葛样品,其葛根素含量发生明显变化,随着硫熏次数及硫磺用量的提高,其葛根素含量逐渐下降.且硫熏可显著降低粉葛提高的醉酒模型小鼠肝脏、血清中SOD含量,与晒干及直接热风干燥组均呈显著性差异.水分符合药典标准的硫熏样品和直接热风干燥样品均未发生虫蛀和霉变.研究显示硫熏可显著降低粉葛中主要药效成分的含量,降低粉葛的药效,表明硫熏后粉葛质量显著下降.而未硫熏直接热风干燥的样品其主要药效成分的含量、药效以及贮藏结果均与晒干相似,是一种较好的产地干燥工艺,可推广.

  • 不同加工方式的中药白术对脾虚大鼠唾液淀粉酶活性和尿中D-木糖排泄率的影响

    作者:崔小兵;孙学;文红梅;李伟;吴皓;陆兔林

    针对白术的不同加工方法,观察白术在硫磺熏蒸、不同温度鼓风烘制和微波灭菌的加工方式下,样品对脾虚大鼠的唾液淀粉酶及尿中D-木糖排泄率的影响.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大黄所致脾虚模型对照组和不同加工方式的白术实验组,分别采用淀粉酶比色测量法和邻苯甲胺法测定大鼠唾液淀粉酶活性和尿D-木糖排泄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发现100,110℃鼓风烘制的白术均可增加大鼠唾液淀粉酶的单位含量,脾虚大鼠的唾液淀粉酶升高,同时可拮抗大鼠尿中D-木糖排泄率降低的现象,与模型组比较有较明显差异(P<0.05);与模型组相比,70℃烘制及微波处理的白术相对于其他药液作用较强,较模型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白术能改善脾虚大鼠对D-木糖吸收功能和唾液淀粉酶活性,且尿中D-木糖排泄率的改变与唾液淀粉酶活性呈正相关.不同温度鼓风烘制和微波灭菌加工的白术对脾虚大鼠唾液淀粉酶活性和尿中D-木糖排泄率的影响较小,而硫磺熏蒸对脾虚大鼠唾液淀粉酶活性和尿中D-木糖排泄率的影响较大.

中国中药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