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药学 > 中国中药杂志

中国中药

中国中药杂志

China Journal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중국중약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药通报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影响因子: 1.7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2272/R
  • 国内刊号: 李禾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cjcmm2006@188.com,
  • 曾用名: 中药通报
  • 创刊时间: 195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药学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国中药杂志编辑部
  • 类 别: 中药学
期刊荣誉:
  • 二仙汤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股骨蛋白质组的影响

    作者:刘志文;刘波;吴琪;陈银芳;徐彭;谢慧慧;王莹;杨硕

    该实验为探究二仙汤防治骨质疏松的作用及对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大鼠股骨蛋白质组的影响.将雌性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即假手术组、模型组、阿仑膦酸钠组(阿仑膦酸钠,1 mg·kg-1)、二仙汤组(生药量8 g·kg-1),其中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灌服生理盐水,阿仑膦酸钠组按1 mg·kg-1剂量灌服阿仑膦酸钠,二仙汤组按生药量8 g·kg-1灌服二仙汤,每日1次,连续给药90 d后检测股骨骨密度,同时应用Nano-LC-LTQ-Orbitrap系统检测股骨骨蛋白,Protein Discovery软件进行蛋白质鉴定,SIEVE软件对蛋白进行相对定量分析.实验结果显示,二仙汤能显著提高去卵巢大鼠股骨骨密度.二仙汤组与模型组相比较共发现41个与假手术组趋势一致的差异蛋白,主要包括生物氧化相关蛋白、信号转导通路相关蛋白、脂肪酸代谢相关蛋白、细胞骨架相关蛋白、能量代谢相关蛋白、糖代谢相关蛋白等.二仙汤能防治骨质疏松症,碳酸酐酶2、整合素β1等相关差异蛋白质可能是其作用靶点.

  • 阿萨伊对虚热和虚寒证大鼠的脂肪代谢、免疫物质和内分泌激素的影响

    作者:王子晨;张建军;朱映黎;瞿研;费文婷;王莎;王景霞;王林元

    研究阿萨伊对虚热证、虚寒证大鼠的脂肪代谢、免疫物质及内分泌激素水平变化.SD大鼠分为空白组、虚热模型组、虚热模型加黄柏组、虚热模型加阿萨伊高、低剂量组、虚寒模型组、虚寒模型加肉桂组、虚寒模型加阿萨伊高、低剂量组;采用每日肌肉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1次、连续21 d的方法制备大鼠虚热模型、虚寒模型;通过比色法检测脂肪代谢(FFA,LPL,HL)指标变化以及免疫(IgG,IgM,C3,C4)指标变化;通过放免法检测内分泌激素(CORT,E2,T)指标变化.阿萨伊高剂量组能降低虚热证大鼠血清中FFA,LPL,HL值(P<0.01或P<0.001);阿萨伊高剂量组能显著升高虚热证大鼠血清中IgG,IgM,C3值(P<0.05或P<0.001);阿萨伊高剂量组能显著升高虚热证大鼠血清中CORT值(P<0.05),能显著降低E2,E2/T值(P<0.05);阿萨伊高剂量组对虚寒模型脂肪代谢指标作用不明显,但可以升高免疫指标IgG,IgM,C3值(P<0.05或P<0.001),同时对内分泌激素指标CORT值也有升高的作用(P<0.05).阿萨伊的作用趋向与黄柏一致,表现出对虚热模型大鼠的调整作用;与肉桂相反,对虚寒模型大鼠的指标纠正不明显.本实验从同类比较、异类反证角度验证了理论推导的阿萨伊中药寒凉药性.

  • 生、醋莪术对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及HSC-T6增殖和α-SMA,ProcollagenⅠ表达的影响

    作者:张季;宋嬿;王巧晗;李林;季德;顾薇;郝敏;陆兔林;毛春芹

    比较生、醋莪术对猪血清所致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及对活化的肝星状细胞(HSC-T6)增殖和α-SMA,ProcollagenⅠ表达的影响.采用腹腔注射猪血清0.5 mL/只,每周2次,共14周制备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模型.观察生、醋莪术(0.95,1.90 g·kg-1)对大鼠血清ALT,AST,PC-Ⅲ,IV-C,LN,HA和肝组织HYP,MDA的表达水平;采用HE染色观察大鼠肝组织病理改变情况,Masson染色和天狼猩红染色观察大鼠肝组织中胶原表达情况;体外培养HSC-T6细胞,MTT法测定不同浓度生、醋莪术含药血清作用12,24,36,48 h对HSC-T6增殖的影响;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各组α-SMA和ProcollagenⅠ表达情况.结果显示,给药生、醋莪术后,大鼠血清ALT,AST,PC-Ⅲ,IV-C,LN,HA表达水平均下降,与生莪术组相比,醋莪术组作用效果优于生莪术组;生、醋莪术含药血清各剂量组均能抑制HSC-T6的增殖,呈现一定的量效和时效关系;各给药组作用24 h后,HSC-T6中α-SMA和Procollagen Ⅰ表达水平降低,且醋莪术组降低更显著.生、醋莪术均能不同程度减轻肝纤维化,其抗肝纤维化机制可能与抑制HSC-T6增殖,减少细胞外基质的生成并促进其降解有关.

  • 补骨脂抑制肝组织NF-κB活性治疗幼龄小鼠脂肪肝的机制研究

    作者:周俪姗;鄢素琪;熊小丽;黄娟;张领领;汤建桥

    探讨补骨脂对幼龄小鼠脂肪肝(NAFLD)的防治作用及机制.该实验采用高脂饮食建立幼龄小鼠NAFLD模型,给予补骨脂颗粒剂(低、高剂量)治疗5周后,检测血糖、血脂(TC,TG,LDL-C,HDL-C)、空腹胰岛素、肝功能(ALT,AST)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观察肝组织形态学改变,检测肝脏甘油三酯(TG)含量、CD44蛋白表达,同时检测肝组织核因子κB(NF-κB)p65磷酸化(p-p65)及非磷酸化蛋白(p65)表达及其下游细胞因子(TNF-α,IL-8)水平.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补骨脂组HOMA-IR,ALT,AST,空腹血糖,血脂(TC,TG,LDL-C),肝脏TG含量降低(P<0.01,P<0.05),HDL-C水平升高(P<0.01,P<0.05),肝细胞脂肪变性减轻,汇管区纤维组织增生及炎细胞浸润改善,肝脏CD44蛋白表达减少,肝组织TNF-α,IL-8水平、p-p65/p65明显下降(P<0.01).高剂量组疗效优于低剂量组(P<0.01,P<0.05).结果表明补骨脂对幼龄小鼠脂肪肝具有防治作用,还可调节其糖脂代谢紊乱、改善肝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下调NF-κB的活性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 风轮菜酚酸类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王凌天;孙忠浩;钟明亮;吴海峰;张海晶;朱乃亮;孙桂波;叶晓霞;许旭东;朱寅荻;杨峻山

    综合运用硅胶Sephadex LH-20,ODS,MCI gel等柱色谱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风轮菜酚类部位进行化学成分分离纯化得到28个化合物.利用NMR和MS解析技术鉴定为芹菜素(1)、芹菜素-7-O-葡萄糖苷(2)、芹菜素-7-O-葡萄糖醛酸苷(3)、羊红膻酯(4)、芹菜素-7-O-芸香糖苷(5)、木犀草素(6)、木犀草素-4′-O-葡萄糖苷(7)、木犀草素-7-O-葡萄糖醛酸苷正丁醇酯(8)、木犀草素-7-O-芸香糖苷(9)、木犀草素-7-O-新橙皮糖苷(10)、金合欢素(11)、金合欢素-7-O-葡萄糖醛酸苷(12)、蒙花苷(13)、柚皮素(14)、江户樱花苷(15)、柚皮素-7-O-芸香糖苷(16)、异樱花素(17)、异樱花苷(18)、香蜂草苷(19)、橙皮苷(20)、山柰酚(21)、槲皮素(22)、山柰酚-3-O-α-L-鼠李糖苷(23)、对羟基桂皮酸(24)、咖啡酸(25)、cis-3-[2-[1-(3,4-dihydroxy-phenyl)-1-hydroxymethyl]-1,3-ben-zodioxol-5-yl]-(E)-2-propenoic acid (26)、mesaconic acid (27)、gentisic acid 5-O-β-D-(6′-salicylyl)-glucopyranoside (28),其中化合物7, 9~10, 12, 23, 26~28首次从风轮菜属植物中分离得到.采用H2O2氧化心肌细胞损伤为模型,对化合物1~6, 8~17和19进行心肌保护活性筛选,江户樱花苷(15)显示出显著的心肌保护作用;与模型组的细胞存活率(62.12±6.18)%,阳性对照(槲皮素)在20.0 mg·L-1下的细胞存活率为(84.55±8.26)%,江户樱花苷在25.0 mg·L-1下的细胞存活率为(84.25±7.36)%.

  • 番荔枝内酯类化合物基于耐阿霉素肝癌细胞SMMC-7721/ADR的构效关系研究

    作者:王绪楠;李祥;陈勇;李月

    研究12种番荔枝内酯类化合物对耐阿霉素肝癌细胞SMMC-7721/ADR的作用,并初步探究其构效关系.实验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12种番荔枝内酯类化合物:annosquamin A(1),annosquamin B(2),annotemoyin-1(3),uvariamicin Ⅱ(4),annosquacin D(5),annosquacin B(6),isodesacetyluvaricin(7),uvarigrandin A(8),squamostatin D(9),squamostatin E(10),squamostatin A(11),12,15-cis-squamostatin A(12)对SMMC-7721/ADR细胞中相关基因NDUFV2的表达量.该研究发现所有受试化合物均使SMMC-7721/ADR中NDUFV2表达量有所下调,邻双四氢呋喃环型番荔枝内酯活性强,而间双四氢呋喃环型番荔枝内酯活性弱.内酯环与邻近的四氢呋喃环间碳数越少,作用越强;对于邻双四氢呋喃型番荔枝内酯化合物,链上含有的羟基个数越多,化合物作用可能越强;对于间双四氢呋喃型番荔枝内酯化合物,链上含有的羟基个数越少,化合物作用可能越强;且受试化合物中均是含有3个羟基取代的化合物作用较强;相对构型为苏式的番荔枝内酯的作用比赤式的强,四氢呋喃环为顺式构型的番荔枝内酯的作用比反式的强;在其他基团完全相同的情况下,长链烷基端部与邻近的四氢呋喃环之间的碳数越少,作用越强.

  • 岗梅根中1个新的齐墩果烷型三萜皂苷

    作者:文思;管希锋;黄晓君;范春林;叶文才;王英

    岗梅根为广东凉茶的常用组方药材,三萜皂苷类化合物为其主要和特征性成分.该研究采用硅胶,ODS,Sephadex LH-20,Pre-HPLC等色谱分离技术从岗梅根7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1个三萜皂苷类化合物,经多种波谱技术和化学方法鉴定了它们的结构,分别为3-O-(3-O-sulfo)-β-D-glucopyranosiduronic acid 3β-hydroxy-13(18)-oleanen-28-oic acid 28-O-β-D-glucopyranosyl ester (1)、rotundinoside A (2)、oblonganoside M (3)、3-O-β-D-glucopyranosyl-(1→2)-α-L-arabinopyranosyl 3β,19α-dihydroxy-20α-urs-12-en-28-oic acid 28-O-β-D-glucopyranosyl ester (4)、毛冬青皂苷B2 (5)、ilexside Ⅱ (6)、rotundinoside B (7)、ilekudinoside B (8)、ilexpublesnin E (9)、ilekudinoside D (10)和ilexpernoside D (11).其中,化合物1为1个新的δ-齐墩果酸型三萜皂苷,化合物2~11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HPLC测定新疆紫草不同部位中8种羟基萘醌的含量

    作者:昝珂;郑凰雅;刘杰;过立农;郑健;马双成

    建立同时测定新疆紫草Arnebia euchroma不同部位中左旋紫草素、β-羟基异戊酰紫草素、乙酰紫草素、β-乙酰氧基异戊酰阿卡宁、去氧紫草素、异丁酰紫草素、β, β′-二甲基丙烯酰阿卡宁和异戊酰紫草素等8种羟基萘醌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Waters Xbridge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乙腈-0.05%甲酸水溶液(70∶30),检测波长275 nm,流速1 mL·min-1,柱温30 ℃.定量结果显示,新疆紫草各部位中主要成分含量差异较大,根皮含量高,其次是根,再次是茎残基,根木质部和地上部分含量较低.本研究为确定紫草药用部位提供科学依据.

  • 天麻HPLC指纹图谱建立及判别分析

    作者:肖佳佳;黄红;雷有成;林廷文;马越;张静;张兴国;张大全;吕光华

    天麻为常用名贵中药,使用量大、价格高,常有性状相似的伪品出现;并且冬天麻(栽培天麻)与春天麻(多为野生天麻)的价格差异较大,真伪优劣难以鉴别.为此,广泛收集了48份冬天麻、春天麻、天麻饮片、天麻粉等不同性状的天麻样品和9种10份天麻伪品,应用HPLC-DAD-MS技术,通过优化供试液的制备方法、色谱条件和质谱条件,测定、比较这些样品的HPLC图,并进行相似度及Fisher判别分析.结果表明,这48份天麻样品的HPLC图相似,其相似度大于0.848(n=48);以其平均图谱作为指纹图谱.有11个分离良好的共有峰,选择6个主要色谱峰作为特征峰,经与对照品比较,UV和MS数据分析,分别鉴定为天麻素、对羟基苯甲醇、巴利森苷A、巴利森苷B、巴利森苷C、巴利森苷E,均为天麻的药效成分.10份天麻伪品与天麻HPLC指纹图谱明显不同,相似度低于0.042,并且未发现天麻HPLC指纹图谱的特征峰.说明根据指纹图谱的相似度或者特征峰均可鉴别天麻的真伪.对15份冬天麻和11份春天麻的HPLC图分析结果表明,两者的HPLC图相似(平均相似度为0.908);但特征峰的强度不同,冬天麻中天麻素、巴利森苷A和C的强度低于春天麻;以天麻HPLC图中11个共有峰的面积为变量建立的Fisher非标准化判别函数和线性判别函数均能100%判别冬天麻和春天麻,予以准确鉴别.

  • 山豆根药理毒理研究进展

    作者:陈影;陈两绵;仝燕;游云

    山豆根为临床常用药,具有抗肿瘤、抗病毒、抑菌、镇痛抗炎、抗肝损伤、抗氧化及增强免疫等多种药理作用,但同时也会导致肝、神经、胃肠道及呼吸中枢等毒性反应.山豆根产生的药效及引起的毒性反应与提取工艺、使用剂量、给药时间有关.因此,探索合适的山豆根提取工艺、毒效剂量范围、毒性物质基础可以为山豆根减毒及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保障.

  • 慢性肾脏病肠道菌群失调的病理机制、治疗策略及中药的干预作用

    作者:韩文贝;刘莹露;万毅刚;孙伟;涂玥;杨晶晶;吴薇;何伟明;姚建

    肠道菌群失调是中、晚期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进展至尿毒症的高危因素之一,其特征就是益生菌减少、能产生尿毒素的条件致病菌(产尿素酶菌群、产内毒素菌群以及产代谢毒素菌群)增多."肠-肾轴(gut-kidney axis)"学说和"慢性肾脏病-结肠轴(chronic kidney disease-colonic axis)"概念的核心观点认为,失调的肠道菌群通过加剧尿毒素蓄积和诱导全身性微炎症反应等途径加重肾脏的损伤.初步的临床试验和动物实验的结果显示,以乳酸菌和双歧杆菌制剂为代表的益生菌和以菊粉、低聚半乳糖为代表的益生元,还有鲁比前列酮、活性炭吸附剂等都可以针对CKD患者体内失调的肠道菌群,通过减轻尿毒素蓄积和抑制全身性微炎症反应等途径而改善肾功能.不仅如此,一些经口服或肠道给药的单味中药、中药复方还有中药提取物(大黄素等)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调节肠道细菌,保护肠道上皮屏障,减轻尿毒素蓄积,延缓CKD进展.其中,大黄类经方——大黄甘草汤(浓缩颗粒TJ-84)改善肾衰竭动物模型体内尿毒素蓄积的靶点不是肾脏,而可能是"肠道菌群所启动的肠-肾轴".基于此,针对中、晚期CKD患者肠组织中肠道菌群相关的病理因素(紧密连接蛋白、辅助性和调节性T细胞等)的干预性研究可能是今后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

  • 天然植物色素在大健康产业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胡玉莉;骆骄阳;胡淑荣;付航;杨世海;杨美华

    天然植物色素资源丰富,色彩自然,环境友好,有着广阔的开发空间和市场前景.为了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天然植物色素,该文主要介绍了天然植物色素在食品、化妆品和医疗保健品等方面的历史发展进程及其应用,并总结和归纳了具有代表性的天然植物色素的应用情况,进而展望了天然植物色素的市场和发展前景,以期为天然植物色素在我国大健康产业中的发展应用提供参考.

  • 温度、密度及投喂周期对水蛭生长和摄食的影响研究

    作者:卢昱希;程搏幸;郭巧生;刘飞;史红专;勾玲

    研究了不同水温(18,22,26,30,34,38 ℃),不同养殖密度(30,60,120,180,240条/L),不同投喂周期(2,5,10,20 d)对水蛭生长、摄食、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特定增长率与温度之间存在显著二次函数关系(P<0.05),且回归方程为y=-0.016 5x2+0.836 9x-6.847 5(R2=0.990 8).回归分析显示当温度为25.36 ℃时,水蛭特定增长率大,达到3.76.当温度高于30 ℃时,随着温度升高,存活率急剧下降.水蛭的特定增长率随着密度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密度增加,存活率呈现显著下降趋势(P<0.05).投喂周期与特定增长率之间存在着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且线性方程为y=-0.094 1x+3.832 9(R2=0.992 7).经过实验研究可推测,30~120条/L为适合水蛭生长的密度,22~26 ℃为水蛭适生长温度,投喂周期越小越好.

  • 异补骨脂素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制备及其体外透皮研究

    作者:庞建云;刘肖;申宝德;沈成英;连王权;刘娟;胡春晓;钟芮娜;许润春;袁海龙

    为增加异补骨脂素的皮肤透过量及滞留量,提高其生物利用度.该文采用高压均质法制备异补骨脂素纳米结构脂质载体(IPRN-NLC),以包封率、载药量及平均粒径为评价指标,运用正交实验优化佳处方.采用Franze扩散池法考察IPRN-NLC的体外透皮.结果表明,优处方固液脂质比为7∶3,药脂比1∶30,表面活性剂1%,制备的IPRN-NLC平均包封率为(90.25±0.73)%,平均载药量为(1.56±0.27)%,平均粒径为(305±1.57) nm;体外透皮实验显示IPRN-NLC提高了IPRN的皮肤透过量,且皮肤滞留量是IPRN(水)溶液的3倍.采用高压均质法制备的IPRN-NLC提高了IPRN的皮肤透过量及滞留量,在经皮给药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相对质量常数用于甘草饮片等级评价研究

    作者:邓哲;焦梦姣;章军;咸婧;张庆;陈畅;王跃生;刘安

    质量常数评价方法是一种综合性饮片等级评价方法,但是在用于甘草饮片等级评价时,因指标成分甘草苷和甘草酸的含量差异较大,权重不合理,导致等级评价出现偏离.为解决这一问题,该文建立了相对质量常数用于甘草饮片的等级评价.该研究共收集了29批不同质量的甘草饮片,终以检验合格的17批甘草饮片为研究对象,研究结果显示其相对质量常数范围1.78~11.49. 如果把甘草饮片划分成3等级,则:一级甘草饮片相对质量常数≥9.19,二级甘草饮片相对质量常数<9.19且≥5.75,三级甘草饮片相对质量常数<5.75.该研究表明,相对质量常数能够科学、合理、客观、准确的划分饮片的等级,解决了质量常数评价方法存在的问题,为多指标成分的中药饮片等级划分提供了新的模式.

  • 金银花配方颗粒的位点特异性PCR鉴别研究

    作者:蒋超;屠李婵;袁媛;黄璐琦;高伟;金艳

    中药配方颗粒已失去所有形态学辨识特征,传统鉴定方法无法有效鉴定其真伪.该文使用位点特异性PCR鉴别技术,根据金银花trnL-trnF的一个SNP位点设计特异性鉴别引物,对金银花基原植物及配方颗粒进行鉴定.经过优化DNA 提取方法后,药材与配方颗粒均成功提取到DNA,金银花基原植物及配方颗粒均可扩增获得约110 bp的条带,混伪品无条带.且BLAST结果比对证明PCR产物序列为金银花trnL-trnF序列.该文研究结果表明,DNA分子鉴定方法可弥补性状、显微鉴别局限性,对中药配方颗粒真实性进行快速准确的鉴定,为其生产、流通、用药安全提供科学依据和保障.

  • 设计空间法优化银杏叶滴丸滴制工艺

    作者:申基琛;王青青;陈安;潘方来;龚行楚;瞿海斌

    运用设计空间法优化银杏叶滴丸滴制工艺.首先通过预实验和文献调研确定潜在关键工艺参数和潜在关键工艺评价指标,然后采用Box-Behnken设计开展试验,根据试验结果确定关键工艺参数和关键工艺评价指标,再采用二阶多项式模型描述关键工艺参数与关键工艺评价指标间的定量关系,后计算获得基于概率的设计空间并验证.验证结果表明,在工艺参数设计空间内操作能够确保银杏叶滴丸高效产出.银杏叶滴丸滴制工艺关键参数的推荐操作范围为:滴距5.5~6.7 cm,滴速59~60 滴/min,为银杏叶滴丸的工业生产提供了参考.

  • 掌叶半夏凝集素蛋白刺激巨噬细胞的致炎作用研究

    作者:毛善虎;郁红礼;吴皓;王卫;李晓楠

    为探索掌叶半夏凝集素蛋白(PPL)刺激巨噬细胞诱导炎症的作用与炎症小体NLRP3的相关性.采用凝胶色谱纯化掌叶半夏凝集素蛋白并采用SDS-PAGE凝胶电泳分析其纯度;采用ELISA法以IL-1β为指标考察PPL刺激巨噬细胞释放炎症因子的影响;采用荧光探针DCFH-DA荧光酶标仪检测PPL刺激巨噬细胞后活性氧ROS的水平变化;以ROS抑制剂NAC(N-乙酰半胱氨酸)预处理巨噬细胞,考察PPL刺激ROS的过量生成与炎症因子IL-1β大量释放的相关性;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PPL对炎症小体生成相关的Caspase-1 p20,NLRP3,TXNIP,ASC等蛋白的表达水平变化.结果显示分离纯化的PPL达到电泳纯;PPL刺激巨噬细胞后引起ROS过量释放,引起强烈的氧化应激反应,胞内炎症因子IL-1β含量显著升高;NAC可抑制PPL导致的ROS过量生成,且IL-1β释放也显著降低.同时PPL可诱导胞内Caspase-1 p20,NLRP3,ASC蛋白表达升高,TXNIP表达显著降低.研究结果表明,PPL刺激巨噬细胞可导致强烈的氧化应激反应,同时能够激活炎症小体NLRP3,导致IL-1β大量生成释放,即PPL能够通过ROS-TXNIP-NLRP3-IL-1β信号通路促进IL-1β的成熟和分泌,导致炎症级联反应.

  • 中药联合第一代EGFR-TKI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作者:何伟;程淼

    为评价中药联合第一代EGFR-TKI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VIP)、Pubmed、CochraneLibrary、EMbase等中英文数据库,纳入中药联合第一代EGFR-TKI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结局指标为总缓解率、疾病控制率、生活质量评分、1年生存率、不良反应/事件,采用Revman 5.3.5合并统计效应量,采用Stata 12.0分析潜在文献发表偏倚.共纳入17篇文献,计1 391例患者,试验组706例,对照组685例.研究质量较低,同质性较好,发表偏倚风险较小.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药联合第一代EGFR-TKI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总缓解率[RR=1.33,95%CI(1.17,1.51)]、疾病控制率[RR=1.21,95%CI(1.13,1.29)]、生活质量改善[RR=1.28,95%CI(1.17,1.41)]、1年生存率[RR=1.27,95%CI(1.01,1.61)]等有效性指标,优于单用第一代EGFR-TKI,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其皮肤毒性反应[RR=0.74,95%CI(0.63,0.86)]、胃肠道反应[RR=0.54,95%CI(0.41,0.71)]、肝功能损害[RR=0.41,95%CI(0.26,0.67)]等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单用第一代EGFR-TKI,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Begg秩相关法检验显示不存在文献发表偏倚.总之,与单用第一代EGFR-TKI比较,联合中药治疗具有更好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但由于纳入研究样本量小,低质量多,研究结论仍需大样本高质量研究进一步验证.

  • 振源胶囊辅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有效性比较的Meta分析

    作者:曹野;王伟琼;卢力;郭小梅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BM,CNKI,VIP,Wanfang Data数据库,收集振源胶囊辅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相关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限制从建库至2016年10月.由2位评价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文献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系统评价振源胶囊对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疗效.终纳入14个RCT,共1 20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振源胶囊组的心功能疗效[RR=1.27,95%CI(1.20,1.35),P<0.000 01],每搏输出量[WMD=7.62,95%CI(6.39,8.84),P<0.000 01],HAMA评分[WMD=-4.16,95%CI(-5.59,-2.72),P<0.000 01],HAMA心理疗效[RR=1.47,95%CI(1.15,1.89),P=0.002],中医症候疗效[RR=1.46,95%CI(1.25,1.72),P<0.000 01]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现有证据表明,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联用振源胶囊可以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且安全性好.受纳入研究质量和数量的限制,仍需大规模高质量RCT予以验证.

  • 159例德国偏头痛患者的中医证候规律分析

    作者:闫杨杨;戴京章;杨春霞;张根明

    该研究采用数据挖掘研究方法,收集从2013年1月-2015年3月期间在德国TCM-Klinik Bad K(o)tzting偏头痛患者住院病例159例.将病例内容分解为年龄、性别、职业等基本信息与头痛特点、头痛程度、伴随症状、舌脉诊等诊疗信息,并分别建立相应数据库.对原始数据进行数据标准化和数据清洗等,形成适合数据分析的数据形式.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库中性别、年龄、职业、头痛症状、伴随症状等变量进行频数统计分析,运用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方法对症状信息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德国偏头痛发生具有年龄普遍性;发病人群主要以脑力劳动者为主;具有发病周期长,且容易复发特点.归纳临床常见中医证型有:肝阳上亢型及气虚痰湿型.德国偏头痛发作时以前额部刺痛、反复发作、伴恶心呕吐,舌暗、苔薄白、弦脉、滑脉为常见症状.

  • 对照道地药材的研究策略与应用探讨

    作者:袁媛;陈媞颖;黄璐琦;金艳;杨健;赵玉洋

    建立道地药材评价体系一直是中药领域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制约实现中药材优质优价的难题.在国家药品标准物质要求的基础上,该文提出了在道地药材评价体系中首先建立对照道地药材,并论述了对照道地药材属性、评价指标体系及其研制要求,旨在为道地药材现代研究及其特征辨识提供支撑.

  • 天麻钩藤配伍对天麻素和钩藤碱体内药动学的影响

    作者:吴丽红;侯佳;王珏;罗曼;王丽敏;王建新;李永吉;秦晶

    测定天麻素及钩藤碱体内药动学参数,研究天麻钩藤药对配伍后对天麻素和钩藤碱体内药动学行为的影响.结果天麻钩藤以9∶12配伍后,与二者单味药对照组相比,天麻素和钩藤碱Cmax及AUC均显著增加,钩藤tmax后移1.5 h,天麻tmax后移0.25 h,二者由原来相同的达峰时间改变为前后相差1.25 h,说明配伍可显著改变药物体内药动学行为.从整体组方分析,天麻药性缓和滋补,钩藤寒凉苦降,配伍后天麻达峰较快且Cmax及AUC增加,先发挥滋阴潜阳作用同时弥补钩藤达峰延后损失的药效;之后,在滋阴的前提下钩藤碱继续达峰且Cmax及AUC增加,可弥补天麻半衰期较短的缺点,有利于更好地维持降压作用.二者配伍各自发挥优势互补,避免了单用钩藤苦寒过重累及伤阴,或单用天麻滋补有余,苦寒不足,充分说明钩藤、天麻二者共为君药、标本兼顾的治疗原则具有可靠的药动学依据.该研究通过对天麻钩藤药对配伍后的药动学特征进行研究,发现中医通过天麻、钩藤配伍实现对"肝阳上亢"整体施治目的是具有其药动学基础的,进一步为中医组方用药的科学性、合理性提供药动学依据.

  • 外翻肠囊法研究肝豆汤醇提物主要成分的肠吸收特征

    作者:刘艺;程梅梅;董健健;周安

    为了探究复方肝豆汤醇提物中主要化学成分的肠吸收特性,该文采用大鼠外翻肠囊模型,选择肝豆汤醇提物中盐酸小檗碱、槲皮素、山柰素、大黄酸、大黄酚、芦荟大黄素6种主要成分作为考察对象,评价各成分在不同肠段的吸收特征.结果表明,肝豆汤醇提物中6种成分均可进入肠囊,在高、中、低3种不同质量浓度的肝豆汤醇提物中,盐酸小檗碱、槲皮素、山柰素3种成分在不同肠段的吸收均为线性吸收,符合零级吸收速率,且在空肠与回肠中吸收速率常数Ka随着剂量增加均增加(P<0.05),符合被动吸收;而大黄酸在空肠和回肠中的Ka随着剂量增加并无显著性差异,符合主动转运.大黄酚和芦荟大黄素2种成分在肠段中吸收均较差.提示肠囊对肝豆汤醇提物中药物成分吸收具有选择性,各成分在肠囊中的吸收特征并不完全相同.

  • 原儿茶醛与羟基红花黄色素A单用与合用在高脂血症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药效学相关性研究

    作者:范红晶;虞立;金伟锋;李敏;周静;李晓红;张宇燕

    探讨原儿茶醛以及羟基红花黄色素A单用与合用在高脂血症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及药效学相关性研究.该实验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尾静脉注射液原儿茶醛(20 mg·kg-1)及羟基红花黄色素A(12 mg·kg-1),采用HPLC-DAD测定不同时间内原儿茶醛和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血药浓度,并绘制药-时曲线;同时测定各时间点血浆中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血浆a颗粒膜蛋白(GMP-140)含量,绘制时间-效应曲线;采用DAS 3.2.6软件处理并进行相关性分析,比较分析单用及合用后原儿茶醛与羟基红花黄色素A在模型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差异以及药效学指标的变化,评价原儿茶醛、羟基红花黄色素A在高脂血症大鼠体内的影响作用.结果原儿茶醛、羟基红花黄色素A在高脂血症大鼠体内单用及合用后,均符合三房室模型,模型组血浆中PAF及GMP-140明显升高,给予药物后在一定时间内降低PAF及GMP-140在体内的含量.原儿茶醛与羟基红花黄色素A抗药效指标的作用可能与其在体内的水平高低有关,并且其血药浓度与血浆中PAF及GMP-140的含量呈正相关.在高脂血症大鼠体内原儿茶醛和羟基红花黄色素A具有一定的互为影响作用,并且合用后药效学指标更好,同时也反映了原儿茶醛、羟基红花黄色素A合用在临床用药的合理性.

  • 中成药国家基本药物保障供应综合评估模型的探索与研究

    作者:王慧;黄璐琦;张小波;赵宇平;杨光

    中药价格暴涨暴跌,短期上涨对投料质量的影响不容忽视,另一方面,中药的生产严格受到资源的限制,许多中成药工业生产都因资源不足或禁用而被迫停止.该研究围绕《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2年版)》中的203种中成药,通过分析影响中药基本药物供应的因素,设计了7个中药基本药物供应保障预警指标,基于中药资源普查和动态监测服务体系数据,提出了一种基于雷达图分析法的多指标综合评估模型,为中药基本药物的供应保障情况做出全局性、整体性的评价,评估结果简明、清晰、直观.以九味羌活丸和感冒清热颗粒为实例,验证了所提出的综合评估方法简明、清晰、直观、可信,具有实际意义.

  • 关于完善地方药材标准管理的思考与建议

    作者:赵宇新;麻广霖;于江泳

    针对地方药材标准管理问题,对地方药材的管理历史、管理现状、法律定位和积极意义进行分析,总结出当前地方药材标准管理工作中存在着"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等突出问题.提出加强法规体系建设,完善管理办法;规范协调工作机制,解决突出问题;加强基础研究,解决共性技术问题;研究地方药材转化为药典标准的渠道,实现动态管理等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 地方药材 标准 建议
  • 快速PCR方法在哈蟆油真伪鉴别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何志一;唐先明;刘建辉;袁媛;蒋超;赵玉洋;王洋

    该研究依据哈蟆油Cyt b基因155位SNP位点设计位点特异性PCR引物,采用碱裂解法提取基因组DNA,2步循环 PCR 程序进行 PCR 反应,并对PCR反应条件进行优化,从而建立起一种哈蟆油及其4种常见混伪品的快速PCR鉴别方法.该方法在90 ℃变性3 s,62 ℃退火延伸20 s进行32个循环时,加入2 μL 100×SYBR Green Ⅰ染料,正品显示出明亮绿色荧光,而混淆品不显示荧光.该方法准确、简便,40 min内即可完成鉴别,为哈蟆油药材现场快速鉴定提供技术支持.

  •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玄参根部转录组学研究及萜类化合物合成相关基因的挖掘

    作者:潘媛;陈大霞;宋旭红;张雪;李隆云

    该研究应用新一代测序技术Illumina HiSeqTM 4000在转录水平上对药用植物玄参根部进行测序,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开展基因功能注释和SSR位点搜索.通过测序,共获得65 602 036条原始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拼接和组装序列,获得73 983条unigene,平均长度823 bp.序列同源性比较表明,56 389条unigene与其他物种具有不同程度的同源性.通过Swiss-Prot,GO,KEGG,COG比对注释,发现520条编码玄参次生代谢途径关键酶基因和191个相关转录因子.利用MISA软件在所有unigenes中共搜索到11 659个SSR位点,重复类型以二核苷酸为主.该研究所获得的参与次生代谢的关键基因可为研究玄参药用成分的生物合成和调控机制奠定基础,获得的大量SSR位点为后续研究玄参种质鉴定及遗传多样性研究提供参考.

  • 人参皂苷生物合成基因组织表达特性的研究

    作者:刘娟;纪瑞锋;陈同;袁媛;郭娟;王英平;高文远;黄璐琦

    采用生物信息学及实时荧光定量方法对10个人参皂苷生物合成关键酶基因的组织表达特性进行研究.运用转录组热图聚类方法分析了四年生吉林人参14个不同部位人参皂苷生物合成基因的表达;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测定人参组培苗、不定根中人参皂苷生物合成基因的表达;运用Pearson相关对这10个人参皂苷生物合成关键酶基因表达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β-AS,CYP716A52v2在吉林人参及组培苗的根中表达高,与Ro分布相一致;与达玛烷型人参皂苷合成相关的CYP716A47,CYP716A53v2表达呈显著正相关,从分子水平证明了人参皂苷化学成分分布的差异主要由转运引起.

  • 败酱及墓头回基原的沿革与变迁

    作者:相英龙;梅桂林;罗汉;方文韬;彭华胜;方成武;杨青山;李翔宇;张言朋

    败酱和墓头回均为传统中药材,市售基原和入药部位混杂,为探究败酱和墓头回基原与入药部位的沿革与变迁,该文通过查阅历代本草书籍有关败酱和墓头回的记载,进行系统整理.发现明代之前败酱来源于败酱属开黄花植物的"根",明清时期败酱来源于白花败酱Patrinia villosa的"带根全草";明代时墓头回开始药用,来源于败酱属开黄花植物的"根",其基原与明代之前败酱基原相同,均为败酱属开黄花的植物.因此应把墓头回并入败酱之类,以败酱属植物败酱P. scabiosaefolia和异叶败酱P. heterophylla的"根"与其"地上部分"作为败酱正品来源.

中国中药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