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药学 > 中国中药杂志

中国中药

中国中药杂志

China Journal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중국중약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药通报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影响因子: 1.7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2272/R
  • 国内刊号: 李禾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cjcmm2006@188.com,
  • 曾用名: 中药通报
  • 创刊时间: 195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药学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国中药杂志编辑部
  • 类 别: 中药学
期刊荣誉:
  • 江西药用植物新记录

    作者:肖佳伟;向晓媚;谢丹;王冰清;张代贵;陈功锡

    报道产自武功山地区的7种江西省植物新记录,包括石松科Lycopodiaceae的昆明石杉Huperzia kunmingensis、虎耳草科Saxifragaceae的莽山绣球Hydrangea mangshanensis和腺鼠刺Iteaglutinosa、石竹科Lycopodiaceae的皱叶繁缕Stellaria monosperma var.japonica、菊科Compositae的川西黄鹤菜Youngiapratti,兰科Orchidaceae植物疏花虾脊兰Calanthehenryi和台湾吻兰Collabium formosanum.其中昆明石杉、莽山绣球、腺鼠刺、川西黄鹌菜和疏花虾脊兰5种为中国特有植物,疏花虾脊兰分布范围狭窄,ICUN将列为易危级别.该文对这些物种分布新区域的报道,扩宽其分布范围,丰富了江西省药用植物资源.凭证标本均保存于吉首大学植物标本馆(JIU)和中山大学标本室(SYS).

  • 基于MaxEnt和ArcGIS的吉林省穿龙薯蓣分布区划研究

    作者:王哲;李波;肖井雷;姜大成

    针对穿龙薯蓣资源保护和人工栽培区选择的实际问题,通过对吉林省内穿龙薯蓣进行实地调查,运用MaxEnt模型和GIS技术,筛选出影响穿龙薯蓣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并对穿龙薯蓣进行分布区划研究,绘制吉林省穿龙薯蓣分布区划图.MaxEnt模型研究发现温度季节性变化的标准差、10月份降水量等6项主要环境因子对穿龙薯蓣的生长适宜度影响大,生长适宜度数值范围为4.612 08×10-6 ~0.544 31,利用分位数法对穿龙薯蓣进行分布区划,划分为高适生区、中适生区、低适生区和不适生区4部分.其中高适生区集中在吉林省中部和南部地区,总面积47 988 km2.利用ArcGIS提取采样点的环境因子,统计主要环境因子在各适宜区内的数值情况.该研究绘制的吉林省穿龙薯蓣分布区划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为明确适合穿龙薯蓣生长的自然环境,也为开展穿龙薯蓣资源的保护和栽培区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 板蓝根药材品质区划研究

    作者:赵文龙;晋玲;王惠珍;崔治家;侯嘉;卢有媛;杜弢

    该研究通过查阅资料和实地采样,收集全国板蓝根主产区89个样点信息,并使用HPLC测得样品的指标成分含量数据.利用Maxent模型与ArcGIS,结合生态因子数据预测板蓝根全国生境适宜性分布.运用R语言建立药材指标成分含量与生态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模型,使用ArcGIS栅格计算方法对药材品质进行区划.研究结果表明影响板蓝根分布的主要生态因子为干季节降雨量、年平均温度和湿季节均温;适合板蓝根种植的地区主要集中在我国北部,但各适宜种植区的药材质量差异较大,其中新疆地区的板蓝根药效成分含量高.该研究为合理选择板蓝根种植地区提供参考依据.

  • 湖北药用植物新记录

    作者:谢丹;吴玉;肖佳伟;谢正新;陈庸新;贺文琪;张代贵

    该文报道了湖北药用植物1个新记录属:金线兰属Anoectochilus及其对应的新记录种金线兰Anoectochilus roxburghii;7个新记录种:甘青大戟Euphorbia micractina、武陵黄耆Astragalus wulingensis、东风草Blumea megacephala、钉柱委陵菜Potentilla saundersiana、台北艾纳香B.formosana、江苏石蒜Lycoris houdyshelii、大野芋Colocasia gigantea;1个新记录变种花叶对叶兰Neottia puberula var.maculata.其中金线兰和花叶对叶兰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IUCN将金线兰列为濒危(EN)级别,武陵黄耆被列为极危(CR)级别.该文对这些物种的新分布区域进行报道,拓宽了这些物种的分布范围,丰富了湖北植物多样性.

  • 基于3S技术和MaxEnt的川牛膝在中国的潜在分布及种植空缺分析

    作者:巫明焱;何兰;陈佳丽;董光;程武学

    研究川牛膝在全国范围的潜在分布及种植空缺,有利于为其实地保护及种植推广工作提供依据.该文结合63个川牛膝地理分布数据和49个相关生态因子,利用3S技术及MaxEnt模型对川牛膝在全国的潜在分布进行预测及种植空缺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川牛膝在全国潜在分布面积约634 385.80 km2,主要分布于四川省的东北部、东南部,云南省的北部、东南部,贵州省的西部、西南部,重庆市的西南部、东北部,陕西省的西南部,甘肃省的东南部,湖北省的西部,广西省的西部,西藏自治区的东南部等区域;②影响川牛膝生长的主要生态因子是降水量、海拔、冷月极低温度、土壤类型、月均温等;③全国川牛膝种植空缺区域主要位于四川省广元市、绵阳市、雅安市、乐山市、凉山州、攀枝花市,陕西省汉中市,云南省大理自治州、怒江自治州、楚雄自治州、保山市、曲靖市、文山自治州,贵州省黔西南自治州等.该研究结果对掌握川牛膝的生长环境、预测在全国的潜在分布及其栽培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 基于GIS技术的五味子品质区划研究

    作者:肖井雷;张小波;刘玉翠;李梦;李波;单英俏;曲晓波

    为明确五味子优质药材产区空间分布,通过走访和实地调查,收集五味子药材样品和分布信息,基于五味子中4种木脂素类化学成分含量、生态环境因子和空间分布数据,利用GIS技术、大信息熵模型、SPSS统计分析方法,进行五味子品质区划.结果显示五味子主要分布于辽宁的东北部、吉林的东部、黑龙江的东部.五味子醇甲含量较高的地区在吉林东南和辽宁的东北部,五味子甲素含量较高的地区在吉林中部和河北东北部地区,五味子乙素含量较高的地区在吉林地区,五味子酯甲含量较高的地区在吉林东南和辽宁的东北部地区.综合考虑五味子中4种成分含量高低,五味子优质药材集中分布在吉林东南和辽宁的东北部地区.

    关键词: 五味子 生态 品质 区划
  • 基于面向对象分类的人参种植分布信息提取研究——以抚松县为例

    作者:史婷婷;张小波;曲晓波;邱智东;张强;郭兰萍;黄璐琦;傅俏燕;吕争;龚亚丽

    由于人参栽培存在特殊性,栽培过人参的土壤肥力严重耗损,使得栽培过人参的土地不能在短期内被重复使用,导致可用于栽培人参的土地面积随着人参栽培时间的增长变得越来越少.因此为了能有效管理人参种植,实现人参用地的可持续利用,很有必要获取准确的人参种植空间分布信息.该文以吉林省抚松县为研究区域,以资源三号(ZY-3)卫星数据为数据源,探讨基于规则集的面向对象方法的人参种植区提取方法.通过对研究区预处理过的ZY-3遥感影像进行多尺度分割,在多尺度分割结果的基础上,确定提取人参种植地块的优分割尺度;然后针对不同地物类型选取样本对象生成光谱曲线,分析人参地块与其他地物类型的不同点,并基于光谱分析结果构建规则集以实现人参种植地块的提取.结果表明,基于规则集的面向对象分类方法能够有效地提取出研究区内的人参种植地块,与传统基于像元的分类方法相比,解决了提取结果较为破碎的问题.

  • 昆明山海棠种子雨和土壤种子库研究

    作者:张植玮;危永胜;刘翔;舒抒;瞿显友;王昌华

    对重庆市仙女山昆明山海棠从种子雨及土壤种子库动态进行J研究.结果表明,昆明山海棠的成熟种子年内分布数量以10月多,种子雨散落从9月下旬到11上旬,散落高峰期集中在10月份,千粒重重期、生活力高期也出现在10月份.土壤种子库以距灌丛中心2~5m分布多,主要集中在1.5~3.5 m.土壤种子库主要分布枯枝落叶层,种子寿命较短.昆明山海棠种子以风为外力进行传播,其传播能力较强,但在自然繁衍过程,成熟饱满种子率较低、土壤种子库种子种子寿命不长等因素严重影响昆明山海棠种群更新.

  • 遥感和GIS在四川省中藏药川西獐牙菜适宜性分布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董永波;罗瑶;祝聪;彭文甫;徐新良;方清茂

    川西獐牙菜是一种珍稀的中藏药材,目前对于川西獐牙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药用疗效和药用价值方面,而基于遥感与GIS适宜性分布研究较少.运用遥感和GIS技术来研究分析四川省川西獐牙菜适宜性分布区域,为野生资源保护开发、人工引种栽培以及调整四川省中药产业布局提供了科学依据.该研究在文献查阅和分析川西獐牙菜分布适宜性的海拔、年降水、年均温等生态因子基础上,基于遥感与GIS技术,获取生态因子、叠加分析、结合GPS野外验证数据,对四川省川西獐牙菜的适宜性分布区域进行了研究.①川西獐牙菜在四川省适宜分布面积为1 543.749 km2,主要分布在德格县、甘孜县、道孚县、康定县、马尔康市、金川县、小金县、丹巴县、稻城县、乡城县、新龙县、阿坝县、木里县等县市,占该区县市总面积的7.25%;②相关资料以及野外实地验证调查发现,通过GIS得到的川西獐牙菜适宜分布区域与实际分布情况基本吻合.研究表明基于遥感与GIS技术提取川西獐牙菜适宜分布区是可行的,可以应用到其他道地珍稀中药材的适宜性分布区域研究.

  • 三峡库区野生荷叶铁线蕨生态环境调查

    作者:谢仲德;贾晗;付绍智;高文远;张植玮;孙伟

    调查研究三峡库区野生荷叶铁线蕨的生态环境特征,为荷叶铁线蕨的资源保护及人工培育提供参考依据.采用走访调查、实地踏查与实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荷叶铁线蕨生长的植被、自然地理环境、气候、土壤营养成份等进行研究分析.此次调查发现三峡库区野生荷叶铁线蕨分布区域快速缩小,很多分布点由于滥采滥挖,经历了从成片分布一块状分布一点状分布一消失的变化历程,目前仅在万州3个乡镇发现有4处野生荷叶铁线蕨分布.荷叶铁线蕨生长环境具有海拔低、坡陡、土层薄、东北坡向、郁闭度高和气候温暖湿润等特征,分布区土壤有机质、有效氮、速效钾含量较高,而速效磷含量低.

  • 党参药材分布区划研究

    作者:吴晓俊;张小波;郭兰萍;余意;黄璐琦

    为了明确党参药材在我国的分布情况,寻找影响其分布的主要生态因子,该研究通过查阅文献、网络标本馆平台、实地调查等获取关于党参药材的分布信息.利用MaxEnt模型和ArcGIS技术,综合55项环境因子,分析影响党参药材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结果显示,降水量和海拔等对党参3个种的分布均产生主要影响.其中,党参主要集中在甘肃南部、陕西南部、山西南部、宁夏南部及吉林东南部;素花党参主要集中在甘肃南部、贵州西北部、四川东北部;川党参主要集中在湖北西部、重庆东部、四川中部.结合栽培党参药材分布信息,对所得党参药材的分布区划结果进行验证,研究所得分布与每种党参的实际分布相一致,为开展党参药材合理引种栽培提供了科学依据.

  • 基于多源多时相遥感影像的宁国前胡种植面积提取研究

    作者:史婷婷;张小波;张珂;郭兰萍;黄璐琦

    中药多种植在自然环境条件适宜而地形复杂的山区,种植地块分布零散,传统调查方法很难获得准确的种植面积.通过研究基于遥感的中药材种植面积提取方法,为中药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决策支持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该文以安徽省宁国市前胡种植为例,分别以30 m分辨率的Landsat-8和16 m分辨率的国产“高分一号”(GF-1)多光谱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首先利用前胡在不同时相的影像光谱特征变化来提取宁国市耕地中的前胡种植区域,其次利用与前胡套种的山核桃幼林的纹理和光谱特征来提取宁国市林地中的前胡种植区域.结果表明:利用30 m和16m空间分辨率影像提取的前胡种植面积分别为25 635.43,24 585.43亩(1亩≈667 m2).与统计数据相比,16 m分辨率影像提取的结果精度较高.

  • 黑河流域中下游黑果枸杞资源调查及保护利用

    作者:林丽;晋玲;李晓瑾;崔治家;王振恒;马毅

    掌握黑果枸杞在黑河流域中下游的资源种类及分布范围,为合理开发使用上述地区的黑果枸杞提供科学依据.根据黑河流域黑果枸杞的分布情况,采用线路调查、走访调查以及区采药农的方法,进行野外调查记载、采集、室内鉴定、分类研究.运用ArcGIS软件分析分布区域特点.基本掌握了黑果枸杞的种类、分布范围及蕴藏量,并对其种质资源数量有了了解.为合理开发使用黑果枸杞提供了科学依据,避免因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而导致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 基于地形因子的河北省北柴胡生态适宜性区划研究

    作者:李英;焦倩;张天天;刘爱朋;黄璐琦;杨光;郑玉光

    通过北柴胡中柴胡皂苷类成分含量与地形因子之间的关系,对河北省北柴胡的地形适宜性进行区划研究,为选取种植柴胡的合理区域提供科学的依据.在对河北省43个产地的柴胡实地采样的基础上,应用统计分析方法全面分析了不同地形因子条件下柴胡中柴胡皂苷类成分含量的差异,海拔、坡度、坡向对柴胡皂苷类成分含量的影响,并依据柴胡皂苷类成分与地形因子之间的关系,应用ArcGIS进行了基于地形因子的河北省北柴胡生态适宜性区划.适宜柴胡皂苷类成分积累的地形因素为海拔(600 m以上)、坡度(4.00 ~5.50°)、坡向(阳坡),因此,将北柴胡种植在太行山、燕山等地形条件相似的山区地带为适宜.

  • 基于决策树模型的文山三七种植面积估算方法研究

    作者:史婷婷;张小波;郭兰萍;黄璐琦

    通过研究基于遥感的中药材种植面积提取方法,实现中药材种植面积消长趋势的动态监测,可为中药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决策支持.该文以云南省文山州三七种植为例,以国产“高分一号”(GF-1)16 m的多光谱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选取能够大程度反映文山三七棚和背景地物波谱差异的时相,根据地物的波谱特征构建决策树模型实现文山三七种植面积的提取.结果表明:基于决策树模型的遥感分类方法可以有效地提取出研究区内的三七种植地块并估算出种植面积,该方法可为三七种植面积提取提供技术支撑.

  • 基于遥感和GIS技术的云南重楼适宜性分布范围研究

    作者:罗瑶;董永波;祝聪;彭文甫;方清茂;徐新良

    云南重楼作为一种常用的名贵药材,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对其适宜分布范围进行研究,可为云南重楼的合理开发、人工种植栽培以及可持续利用研究提供依据.以四川省云南重楼为研究对象,根据相关资料文献,确定云南重楼的生态环境因子,应用遥感和GIS技术分别提取云南重楼适宜生长的海拔、坡度、坡向、年均温、年降水、植被和土壤类型等因子,将生态因子进行空间叠加、结合野外实地验证数据,提取云南重楼适宜分布区域及面积.结论:云南重楼的适宜分布区域总面积约为7 338 km2,占整个研究区域总面积的3.02%;主要集中分布在四川省的凉山州、阿坝州、甘孜州的色达县、攀枝花市、雅安市、成都市、眉山市、乐山市、宜宾市、内江市、泸州市、达州市、巴中市、南充市、广元市等市县区域;分析结果与野外实地验证数据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表明利用遥感和GIS技术提取适宜分布范围具有可行性.

  • 中药资源普查数据核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作者:王慧;张小波;格小光;金艳;景志贤;戚元华;王凌;赵宇平;王玮;郭兰萍;黄璐琦

    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信息管理系统已经汇总了大量的中药资源普查数据.为从国家、省级和县级3个层面辅助普查人员进行数据核查,减轻内业整理作业强度、降低工作量.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基于Java语言、Oracle数据库、J2EE和数据连接池技术,按照SOA架构开发了中药资源普查数据核查系统.系统包括系统管理、数据单项核查、核查评分3个方面功能,采取人工核查和自动核查2种方式对普查实施方案、重点调查信息、一般调查信息、栽培药材信息、种质资源信息、药材信息、市场调查信息、传统知识信息和标本信息9方面20类175指标进行数量和质量核查.辅助县级普查队有效完成数据录入整理工作,从而提高普查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和准确性,保证数据可用,为中药资源普查成果汇总、展示以及数据共享奠定基础.

  • 中药资源普查工作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作者:王慧;张小波;格小光;金艳;景志贤;王凌;赵宇平;郭兰萍;黄璐琦

    中药资源普查工作管理系统实现了国家、省级和县级中药资源普查机构、人员和实施方案的上报和管理,以及县级普查队中药资源调查、照片、中药材市场调查、中药资源传统知识调查、种质资源调查和标本数据的数据整理和汇总,服务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的整个工作流程,保证工作步骤不重不漏,所有数据可存储、可管理,提高中药资源普查工作的标准化程度,保持其延续性.

  • 基于GIS的中药资源动态监测填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作者:张恬;李军德;程蒙;李颖;林仲彬;沈艺华;黄璐琦

    中药资源动态监测数据填报是中药资源动态监测体系的日常工作和重要任务之一,数据真实、准确是中药资源动态监测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而信息化是提升数据填报效率、填报质量的有效手段.为实现对全国中药资源变化的实时掌握,构建了中药资源动态监测填报系统.为解决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使用GIS技术实现了数据的多维化,提升了数据的安全性、实用性与规范性,为数据的后续处理奠定了基础.根据业务要求设计了12个表单,98个采集指标以满足中药资源动态监测工作的需要.该文从中药资源动态监测填报系统的开发内容、设计与实现、主要功能特点及应用效果进行了具体介绍.就GIS技术在中药资源动态监测数据填报中起到的作用,以及该系统是如何实现中药材的种植、生产、销售等数据的日常填报,满足中药材市场、集散地、种植地等外业环境的快速定位与信息收集等功能进行了阐述.

  • 中成药国家基本药物保障监测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作者:王慧;张小波;黄璐琦;郭兰萍;王凌;赵宇平;杨光

    中成药的生产受原料(中药材)价格和资源存量的影响比较大,一方面,原料药材价格呈现周期性剧烈波动甚至是不可逆的飙升,使得中成药价格不稳定甚至出现成本与高零售限价倒挂,另一方面,因资源不足或者禁用导致部分中成药被迫停产.中成药国家基本药物保障监测分析系统基于微服务架构,应用Redis实现了系统的集群部署,围绕《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2年版)中的203种中成药,通过连接和整合中药资源普查数据库、中药资源动态监测数据库、中成药国家基本药物数据库数据,实现了中药材及中成药的动态监测和预警智能化.

  • 中药资源普查成果展示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作者:王慧;张小波;格小光;金艳;王凌;赵宇平;景志贤;郭兰萍;黄璐琦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从2011年开展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之至今,已收集和汇总了大量数据,包括野生药用植物资源数据、栽培药用植物信息、传统知识、标本信息等.传统的纸质记录对成果的查询与共享应用较为不便.该研究采用B/S架构、JavaWeb框架和SOA的方法设计并研发了第四次全国中药成果展示系统.通过对中药资源普查试点上报数据的整合和梳理,为用户提供一体化的数据服务和数据查询展示解决方案.该系统实现了精细的数据分类,具有简洁的数据检索和高效的统计分析功能,利用Echarts组件、GeoServer、OpenLayers等技术提供了图表、地图等多样化的数据展示形式,通过表格、统计图、地图3种形式,从中药资源、时间、空间3个维度,在国家、省(区、市)、县3个层级,对一般调查、重点调查、栽培调查、工作方案、种质资源、药材样品、腊叶标本、中药材市场、传统知识9个方面300多项指标进行查询统计和展示,直观、形象地体现资源的数量、分布、种类等,满足了不同级别用户的数据制图需求,为管理决策提供支持.

  • 中药资源普查数据填报系统(PC端)的设计与实现

    作者:王慧;张小波;格小光;景志贤;王凌;赵宇平;郭兰萍;黄璐琦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组织实施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工作中,各类调查数据资料的收集、汇总和共享应用是主要的任务之一,是实施好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工作的关键环节.该文基于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采用SOA平台架构、Oracle数据库、空间信息技术等,建立基于Web服务实现地理空间数据的应用模式的填报系统.中药资源普查数据填报系统(PC端)有本地数据配置、数据填报、数据校验、数据上报、PDA数据导人导出、APP数据导入、轨迹仪数据导入7个方面的数据收集汇总功能.可服务于普查队进行中药资源普查的野外调查数据采集和内业数据整理,包括:一般调查、重点调查、标本信息、药材信息、市场调查、种质资源调查、传统知识调查7个方面312项调查指标的填报.为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工作提供了数据填报平台,提高了中药资源普查的效率,有利于中药资源普查数据的长久保存、成果转化和共享服务.

  • 基于智能移动端的中药资源普查数据采集系统设计与实现

    作者:戚元华;王慧;张小波;金艳;格小光;景志贤;王凌;赵宇平;郭兰萍;黄璐琦

    该研究基于手机端,融合GPS定位、偏移校正、语言识别以及软件和数据库网络技术,开发了中药资源普查(一般调查)移动端数据采集系统,实现了中药资源种类、位置、图片、时间、标本5项核心内容15个核心指标的采集记录功能,采集数据导入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信息管理系统两方面的功能.基于手机移动端的数据采集系统可以快速的定位经纬度、海拔信息,方便拍摄各种类型的中药资源照片、标本照片、生境等照片,实现和中药基原信息的自动关联,还可以通过语音识别功能来协助记录资源特征、环境特征等信息,并有效记录标本的采集相关信息.基于中药资源普查数据填报客户端的数据整理平台,可以有效辅助内业整理,将移动端的数据导出到电脑端,数据整理完毕后并上传到中药资源数据普查填报数据库中,为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野外调查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 吉林省中药资源种类空间分布差异研究

    作者:张小波;邱智东;王慧;景志贤;郭兰萍;曲晓波;黄璐琦

    区域之间自然条件、社会资源等差异,决定了区域间中药资源的差异性分布.中药资源种类分布的时空演变是中药产业发展过程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表现形式,研究区域中药资源分布的时空演变过程,可以揭示中药资源空间分布的规律性.县域作为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的基本单元,县与县之间的资源禀赋差异,对合理制定中药资源政策、实行区域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研究基于吉林省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阶段成果,选取51个已经完成中药资源普查工作的县,根据中药资源种类,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趋势面分析、空间变异函数等地统计分析技术对吉林省县域中药资源多样性进行研究,分析中药资源丰富程度的空间差异特性.结果显示:吉林省中药资源种类丰富度较高的地区,总体上分布在东部和东南部,区域内植被类型主要以阔叶林为主;中药资源种类丰富度较低的地区,总体上分布在长春和吉林市行政中心附近,多为城市建成区,区域内植被类型以栽培植被为主.

  • 中国药用植物特有种分布格局及区域相似性分析

    作者:李海涛;孙辉;张小波;张丽霞;李亚静;黄璐琦;马小军

    该文在各大植物数据库、物种名录和文献记录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有记载的药用植物中的中国特有种(维管植物)的总体情况、在各省及各个区域的数量和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严格意义上的中国药用植物特有种为3 150种,分属于153科的785属,其中蕨类植物12科22属38种,裸子植物7科14属42种,被子植物134科749属3 070种;包含特有种数量前4位的是菊科(218种)、毛莨科(182种)、唇形科(151种);特有种总数前4位的是省级行政单位是四川省(1 808种)、云南省(1 533种)、贵州省(955种)和湖北省(930种);在区域尺度上,特有种丰富的是西南地区(2 465种),其次是华中地区(1 226种)和西北地区(949种).药用的中国植物特有种分布范围局限,其引种驯化和人工栽培的区域特征更加突出,是各区域发展区域生物经济的特色潜在宝贵资源.

  • 中药材产业扶贫重点优先区域划分和推荐种植中药材名录整理

    作者:黄璐琦;苏钢强;张小波;孙晓明;吴晓俊;郭兰萍;李梦;王慧;景志贤

    推进中药材产业扶贫,是贯彻落实中央重大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我国的贫困县绝大部分都是分布在14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这些地区由于生产生活条件恶劣,农林牧业的生产效益非常低下,仅靠生态补偿或传统农业难以脱贫致富,中药材产业是我国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增收的重要途径.为推进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国务院扶贫办等5部门联合印发《中药材产业扶贫行动计划(2017-2020年)》的实施,因地制宜的指导和规划中药材生产实践,促进中药材产业扶贫相关工作向佳生产区域集中,该文基于贫困地区的相关数据资料,对具有优先开展中药材产业扶贫条件的区域进行划分,并在宏观层面对贫困地区可种植的中药材名录进行分析整理.结果显示:国家级贫困县和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涉及的县中至少有10%以上的贫困县,已经有很好的中药材产业基础,是中药材产业扶贫的重点优先区域;有53%的贫困县,具有一定的发展中药材产业扶贫条件,需要加强相关工作拓展中药材产业扶贫的基础和能力;有37%的贫困县发展中药材产业扶贫的基础条件较弱.建议:先期重点优先考虑,已经有很好中药材产业基础的县,通过近百个重点优先发展的县,带动其他有条件的贫困县,实施好《中药材产业扶贫行动计划》.

  • 澜沧县受威胁药用维管束植物的多样性及其分布特征

    作者:池秀莲;袁以凯;方波;张小波;杨涵雨;赵志平;李果;付开聪;郭兰萍;黄璐琦

    丰富的药用植物多样性是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摸清地区资源现状,可以为其药用资源的可持续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指导.该文依据《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和《县域植物物种多样性调查与评估技术指导手册》对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简称“澜沧县”)开展了全县范围的中药资源普查及野生植物多样性调查与评估工作,分析了其中受威胁药用植物维管束植物的多样性及其分布特征,结果发现:全县境内共有受威胁药用维管束植物33种,隶属于17科23属,分别包括极危、濒危、易危等级的物种1种、10种、22种.这些受威胁药用维管束植物分布在澜沧县境内的不同区域,以县东南部的糯扎渡镇和发展河乡、西南部的糯福乡以及西部的竹塘乡包含的受威胁物种多样性为丰富,且其物种丰富度随海拔的变化呈单峰格局.研究仅发现6种受威胁药用维管束植物在糯扎渡自然保护区澜沧片区内受到保护,而多数该类群物种丰富的区域尚未得到有效保护.因此,该文建议进一步完善现有保护体系,以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澜沧县地区的药用植物多样性.

  • 基于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阶段成果的中药资源种类丰富度空间差异性分布特征研究

    作者:张小波;王慧;景志贤;李梦;郭兰萍;黄璐琦

    基于普查队填报到“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信息管理系统”中的数据,采用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对全国各县中药资源种类丰富度的相似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全国范围内中药资源种类丰富度高或低的县,具有趋于集中分布的特点.其中,中药资源种类丰富度较低的地区,集中分布在长江以北、西北和西藏的大部分地区;中药资源种类丰富度较高的地区,集中分布在长江以南的地区.采用空间插值和半变异函数对,对全国各县中药资源种类丰富度的差异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区域之间中药资源种类丰富度存在较大的差异.由于县域之间国土面积和中药资源种类的丰富度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建议在采用“因素法”分配各省的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经费时,增加各地需要开展中药资源普查的国土面积和中药资源丰富度等指标,以充分发挥转移支付制度的效率.基于县域面积和中药资源种类丰富度,结合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的开展情况,建议后续在开展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工作中,在人员队伍、经费保障、成果汇总等方面对西部、南部省份应该重点给予关注和支持.

  • 基于格网技术的重庆市中药资源种类丰富度差异性分析

    作者:张小波;瞿显友;李梦;王慧;景志贤;刘翔;张植玮;郭兰萍;黄璐琦

    在全国和各地中药资源普查工作结束后,将汇总大量的中药资源种类和分布等方面的数据信息,区域之间中药资源丰富度是客观反映中药资源禀赋的一个有效指标.由于县域面积大小存在较大差异,以县为统计单元进行区域间中药资源丰富度评估,会导致区域间丰富度统计结果的偏差.基于规则栅格或格网的统计方法,可以降低由于统计单元大小不同,引起的中药资源丰富度的差异性.以重庆为例,基于现有调查数据信息,对比分析不同格网尺度条件下中药资源丰富度差异性,结果显示,选取30 km的格网,统计重庆市中药资源丰富度,可以较好的反映区域间中药资源丰富度的客观实际情况.

  • 地理环境因子对黄花蒿中青蒿酸含量空间分布影响的探测分析

    作者:史婷婷;张小波;郭兰萍;王慧;景志贤;黄璐琦

    道地药材指经过中医临床长期应用优选出来的,产在特定地域,受到特定生产加工方式影响,较其他地区所产同种药材品质佳、疗效好且质量稳定,具有较高的知名度的药材.道地药材是我国几千年悠久文明史、中医中药发展史形成的特有概念,根据道地药材的定义,可以看出不同地域之间的同种药材在质量和疗效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特定区域还存在一定的相似性.该文基于采样点的青蒿酸含量及其各种潜在的地理环境因子,应用地理探测器模型,分析了地理环境因子对中国各地黄花蒿中青蒿酸含量空间分布的影响.研究发现:青蒿酸含量的空间分布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各环境因子对青蒿酸含量的空间分布的影响依次为土壤类型(0.233)>年均辐射量(0.208)>植被类型(0.192)>高程(0.171)>日照(0.170)>年均气温(0.153)>年均降水量(0.111)>坡度(0.110)>相对湿度.其中,土壤类型和年均辐射量是探测到的主要影响因素,且主要影响区域在土壤类型为初育土,年均辐射量为1 200~1 400 kWh· m-2的分区.该研究筛选出的地理环境主导因子可用于遥感技术监测青蒿酸的空间分布区域,从而为黄花蒿的种植等提供理论依据.

  • 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中位置信息获取和共享应用设计

    作者:张小波;李梦;王慧;郭兰萍;黄璐琦

    在浩瀚的文献资料中,多有关于中药材分布信息的论述.受技术方法的限制,历代本草中关于中药材产地或分布方面的资料,多为宏观层面的描述信息.明确区域内中药资源的种类和分布等本底信息,是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工作的主要目标之一.根据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和试点工作经验,普查队借助“3S”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数码拍照技术等现代技术方法,可有效收集中药资源位置信息.详细、具体的位置信息,为区域间资源禀赋差异和相似性、生物特性和空间分布规律等方面的研究,均提供了数据支撑.在空间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基于位置信息,可以实现对多来源普查数据统计汇总和共享应用.进行中药资源及相关基础数据的融合,可对海量数据进行空间化融合、汇总和管理,有助于从总体水平上挖掘中药资源的科学规律,全面揭示其科学内涵.

  • 中国黄花蒿中青蒿素含量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作者:张小波;郭兰萍;邱智东;曲晓波;王慧;景志贤;黄璐琦

    道地药材指经过中医临床长期应用优选出来的,产在特定地域,受到特定生产加工方式影响,较其他地区所产同种药材品质佳、疗效好且质量稳定,具有较高的知名度的药材.道地药材是我国几千年悠久文明史、中医中药发展史形成的特有概念,根据道地药材的定义,可以看出不同地域之间的同种药材在质量和疗效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特定区域还存在一定的相似性.该文应用空间统计分析方法,对中国各地黄花蒿中青蒿素含量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①采用“I系数”对各地青蒿素含量的空间自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各省青蒿素含量存在着显著的、正的空间自相关;各省青蒿素含量高低并非随机分布,而是具有明显的空间聚集特征.②采用“G统计量”对各地青蒿素含量的空间差异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总体上青蒿素含量高的区域分布在西南地区,在空间上呈现连片分布,青蒿素含量趋于高值空间聚集;天津市和辽宁省青蒿素含量较低,青蒿素含量趋于低值空间聚集;其他省份青蒿素含量属于高值和低值过渡区域.③基于各省青蒿素含量一个指标,采用“Moran散点图”对各区域青蒿素含量空间关联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广西、重庆等9个省市的青蒿素含量属于高值聚集区.④采用“地理探测器”,基于采样点的青蒿素含量和生态环境因子指标,同时对连续型的定量数据、非连续型的定性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日照、气温、降水量是影响青蒿素含量的主要因素.

  • 图像识别技术在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中的应用

    作者:张小波;格小光;金艳;史婷婷;王慧;李梦;景志贤;郭兰萍;黄璐琦

    随着计算机和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应用,图像识别技术已经应用于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工作的各个阶段.其中,①在前期准备工作中,为建立统一的中药资源名录库,基于纸质文献资料采用文字识别技术,辅助进行与中药资源相关各类名录的数字化;为确定每个普查队外业调查的代表区域和样地,基于卫星遥感图像和植被图等基础数据,采用遥感图像分类等技术方法,辅助确定重点调查区域.②在外业调查过程中,为相对准确地获取中药材种植面积,基于遥感图像采用决策树模型、光谱特征、面向对象等方法,辅助进行中药材种植区域识别和面积估算.③在内业整理过程中,为相对准确的确定区域内中药资源种类,基于植物个体照片、标本照片和名称等采用图像识技术,辅助进行中药资源种类的统计汇总.④在成果转化应用中,基于药用资源个体和药材样品照片,开发中药资源种类识别APP和道地药材3D展示系统,辅助进行中药资源种类识别和药材鉴别特征展示.在中药资源普查工作中引入图像识别技术,辅助普查人员开展相关工作,不但能降低人工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而且提高了普查成果的信息化水平和共享应用能力.随着中药资源普查工作的不断深入,图像识别技术方法在相关工作中还将发挥其特有的作用.

  • 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进展情况简介

    作者:黄璐琦;孙丽英;张小波;郭兰萍;王慧;李梦;景志贤

    从2011年开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开展了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以下简称“试点工作”).2016年底,已开展31个省(区、市)922个县的中药资源普查工作,在各单位的共同努力下,试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的全面实施,优化了技术方法、锻炼了队伍、积累了经验、奠定了扎实的工作基础.截止到2017年8月,通过“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信息管理系统”,初步汇总整理到中药资源调查数据信息200余万条,照片500余万张,腊叶标本等实物20余万份.各地参与中药资源普查的相关工作者,累计发现新物种40余种.试点工作期间,初步形成了包括1个中心平台、28个省级中药原料质量监测技术服务中心,66个县级监测站的中药资源动态监测信息和技术服务体系;重点开展190种中药材的价格、流通量和种植面积等6大类的信息服务,中药材质量、田间管理等10大类的技术服务.在20个省(区、市)布局建设了28个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对近160种中药材的种子种苗进行繁育生产;并在海南及四川建立了2个中药材种质资源库,保存中药资源普查工作中收集的种质资源实物.

  • 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建设进展概况

    作者:李颖;黄璐琦;张小波;王慧;程蒙;张恬;杨光

    种子种苗是中药材生产的物质基础,建设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有利于保障优质中药材的生产.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建设是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文章阐述了基于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建设的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建设目标与建设任务,并介绍了繁育基地在硬件建设、种质保存与繁育、标准规程制定、社会化服务等方面的建设进展,提出了繁育基地下一步发展的重点措施:完善、提升标准草案水平;保持并强化繁育功能;加强多层次人才培养;探索市场化发展模式;多方联合,深化服务与发展.

中国中药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