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药学 > 中国中药杂志

中国中药

中国中药杂志

China Journal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중국중약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药通报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影响因子: 1.7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2272/R
  • 国内刊号: 李禾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cjcmm2006@188.com,
  • 曾用名: 中药通报
  • 创刊时间: 195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药学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国中药杂志编辑部
  • 类 别: 中药学
期刊荣誉:
  • 软骨下钻孔联合白及胶复合物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研究

    作者:黄勇;王鑫灵;邱恒;肖依诚;吴宗竑;许剑

    用成年新西兰大白兔构建A,B两类关节软骨缺损动物模型.A模型为未钻通软骨下骨模型,采用同体对照,右侧为(种子细胞+白及胶+Pluronic F-127)复合支架材料修复;左侧为空白对照.B模型为钻通软骨下骨模型,同体对照,右侧为(无细胞白及胶+Pluronic F-127)复合支架材料修复;左侧为空白对照.另设一组采用B模型动物,用Pluronic F-127人工合成材料修复,双侧相同.在术后4,12,24周处死动物,取修复区组织作HE染色、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阿新蓝染色和甲苯胺蓝染色,光镜下观察,参照Wakitanis组织学评分标准,对各组动物修复组织形态学进行半定量评分.A,B 2组动物软骨缺损模型,均为透明软骨修复,结果满意.无细胞白及胶与Pluronic F-127可注射型复合支架材料,与有种子细胞+白及胶+Plu-ronic F-127复合物支架材料,二者对关节软骨缺的损修复效果无明显差异,有白及胶的人工合成材料优于单纯人工合成材料的修复,提示白及胶在复合支架材料修复关节软骨缺损中起了重要作用.

  • 铁皮石斛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心肌肥厚的保护作用

    作者:肖小春;陈伟鸿;曹媛媛;娄勇军;刘源;王瑾;翟旭峰;李年生;李莹

    该文研究铁皮石斛对异丙肾上腺素(ISO)诱导的大鼠心肌肥厚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取健康SD大鼠6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只,即正常组,模型组,铁皮石斛样品低、中、高剂量组(0.09,0.18,1.1 g·kg-1).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每天背部皮下注射ISO(5 mg·kg-1)连续10 d,在注射ISO的同时,样品组开始灌胃给予不同剂量的铁皮石斛样品共30 d,模型组给予同等量的生理盐水.颈总动脉插管检测各组左心室收缩压(LVSP)、计算左心室(LW)/胫骨长、心脏质量指数(HWI)和心肌羟脯氨酸含量(Hydro);心肌组织HE染色观察心肌结构,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纤维化程度;酶联免疫分析(ELISA)检测血浆中心房利尿肽(ANP)、脑钠肽(BNP)、心肌肌钙蛋白I(cTN-I)浓度.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ISO诱导大鼠心肌肥厚明显,且血浆中ANP、BNP和cTN-I的水平显著上升(P<0.05);与模型组相比,铁皮石斛样品能显著抑制ISO诱导的心室压力升高(P<0.05)和心室肥厚,改善心肌纤维化,减少心肌胶原合成(P<0.05),同时显著下调血浆ANP,BNP和cTN-I的水平(P<0.05).结果提示,铁皮石斛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心肌肥厚具有保护作用.

  •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紫斑牡丹花、叶抗菌活性和作用机制研究

    作者:包雅婷;王玥;任晓东;黄林芳;曾锐

    该研究考察紫斑牡丹花、叶的抗菌活性,筛选其抗菌主要活性成分,预测抗菌靶点,探讨其多成分、多靶点抗菌作用机制.首先,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甲醇、乙酸乙酯提取紫斑牡丹花、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蜡样芽胞杆菌、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氏菌、铜绿假单胞菌的小抑菌浓度(MIC).其次,利用Uniprot数据库找到相对应的基因靶点,并通过RCSB网站寻找相对应的蛋白亚型的PDB ID以及小分子结构为受体,前期已鉴定的紫斑牡丹花、叶化学成分以PubChem等数据库进行结构确认,通过ChemDraw,Avogadro和Discovery Studio Visualizer软件进行配体的构建,采用QuickVina 2.0软件进行分子对接.后,借助Cytoscape 3.5.1软件绘制活性成分与抗菌靶点网络图,使用Uniprot在线数据库进行靶点基因功能及代谢通路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紫斑牡丹花、叶提取物具有抗菌活性,紫斑牡丹花甲醇提取物具有强的抗菌作用.网络分析表明紫斑牡丹花、叶中筛选得到活性成分29个,抗菌靶点18个.通过紫斑牡丹花、叶活性成分与抗菌靶点网络数的比较,预测其抗菌成分主要是黄酮和酚酸,抗菌机制主要是抑制细菌蛋白的合成.该研究通过体外抗菌实验和网络药理学的筛选,发现紫斑牡丹花、叶提取物具有抗菌活性,为紫斑牡丹花、叶抗菌机制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线索.

  • 脑梗死气虚血瘀证大鼠模型表征及病理生理变化研究

    作者:李莹;王磊沙;刘建勋;宋文婷;徐立;李鸿海;李军梅;杨斌;董小霞;王光蕊;姚明江;林成仁

    观察多发性脑梗死气虚血瘀证大鼠模型表征及病理生理指标的变化.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30只):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益气活血方组.模型组和益气活血方组大鼠均采用水环境小平台法进行睡眠剥夺1周后行多发性脑梗死手术,术后继续睡眠剥夺4周;同时益气活血方组大鼠术后每天灌胃给药26 g·kg-1,连续4周.于术后48 h、2周及4周每组随机选取10只大鼠,检测反映大鼠表征及病理生理动态变化的指标.结果显示,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大鼠一般状况良好,行为和脑组织形态结构正常,模型组大鼠毛发枯黄,精神萎靡,静卧懒动,便溏,行为出现障碍,脑组织形态结构出现明显的病理性改变,且随造模时间的延长情况愈加严重,益气活血方组大鼠一般状态、行为障碍及脑组织形态结构病变程度均较模型组明显减轻;模型组3个时间点体质量、负重力竭游泳时间、舌面图像色彩饱和度R,G,B值均减少,切变率5,60,150 S-1下的全血黏度均增加,脑皮层Na+-K+-ATP酶、Ca2+-ATP酶活性均降低,5-HT含量减少,血清TXB2含量增加,6-keto-PGF1a含量减少,与假手术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益气活血方组大鼠术后2周、4周上述指标的变化较模型组有明显改善(P<0.05或P<0.01).以上结果表明,多发性脑梗死气虚血瘀证大鼠表征及病理生理指标变化明显异常,益气活血方对其有明显改善作用,说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模型演化的病理生理机制及生物学基础可能与能量代谢障碍、血管活性物质异常及神经递质变化等有关.

  • 青蒿琥酯通过阻滞细胞周期抑制胶质母细胞瘤细胞增殖

    作者:翁熊;祝顺琴;崔红娟

    胶质母细胞瘤是一种常见的脑瘤,患者生存率极低,开发潜在的化疗或辅助化疗药物是一条有效的途径.青蒿琥酯(artesunate,ARTs)是一种常见的抗疟疾药物,其毒副作用清楚,有研究表明具有抗肿瘤作用,但在胶质母细胞瘤中少有报道.该研究通过对不同浓度的ARTs处理胶质母细胞瘤细胞,采用MTT法检测ARTs对胶质母细胞瘤增殖的抑制作用、Ki67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水平、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检测肿瘤细胞体外克隆形成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Western blot法检测ARTs对周期蛋白表达的影响.MTT细胞增殖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DMSO处理组),ARTs对胶质瘤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免疫荧光结果表明ARTs使得Ki67的阳性细胞显著减少;软琼脂实验结果显示ARTs显著降低胶质母细胞瘤的体外克隆形成能力;流式细胞术结果证实ARTs能使胶质母细胞瘤细胞G0/G1显著性增加,S期细胞比率显著性减少;Western blot研究发现周期相关蛋白CDK2,CDK4,cyclin D1,cyclin B1表达明显下调.由此推测ARTs可能通过下调CDK2,CDK4,cyclin D1,cyclin B1的表达引起细胞周期阻滞来抑制胶质瘤细胞增殖.该研究为ARTs的"老药新用"提供了新的途径,为寻找潜在的胶质瘤药物提供了新的思路.

  • 中药水蛭对高脂血症大鼠脂质代谢及肝脏的影响

    作者:吴晶魁;杨乔

    为了探究中药水蛭对高脂血症大鼠脂质代谢及肝脏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实验通过生化分析仪检测大鼠实验前后血脂(TG,TC,HDL-C,LDL-C)的水平;ELISA检测实验末大鼠血清丙氨酸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的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肝脏组织中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2(ACAT-2)、脂肪酸合成酶(Fas)、羧甲戊二酸辅酶A还原酶(HMGCR)的表达水平;称量大鼠的体质量、肝脏质量并计算肝脏指数;油红O染色观察大鼠肝脏组织中脂质的沉积情况.结果显示,中药水蛭可以使高脂血症状态下大鼠的TC,LDL-C水平降低,HDL-C升高,ALT,AST水平明显下降,肝脏指数降低,肝脏组织中ACAT-2,Fas,HMGCR的表达水平下降,油红O染色显示中药水蛭干预组大鼠肝脏组织中的脂质沉积减少.以上研究结果表明,中药水蛭可能通过抑制肝脏组织中与脂肪酸、胆固醇合成及转化相关的酶ACAT-2,Fas,HMGCR表达水平及活性,减少胆固醇、脂肪酸的合成,从而调节脂质代谢以降低大鼠血脂水平,减轻肝脏组织中的脂质沉积及大鼠肝脏损伤,进而干预高脂血症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进程.

  • 黄芪多糖可能通过调控细胞自噬提高宫颈癌HeLa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

    作者:翟秋丽;胡向丹;肖静;余冬青

    该研究旨在探讨黄芪多糖可能通过调节细胞自噬提高宫颈癌HeLa细胞对顺铂的化疗敏感性,并探讨其作用的可能机制.该实验将HeLa细胞分为对照组、顺铂组、黄芪多糖组和黄芪多糖联合顺铂组,分别运用MTT法检测各实验组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抑制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各实验组HeLa细胞的凋亡及周期情况;RT-PCR法检测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Ⅱ,p62的mRNA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Ⅱ,LC3Ⅰ,p62的表达水平.MT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各给药组均可明显抑制HeLa增殖(P<0.05),联合给药组的抑制作用更加显著(P<0.01).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各给药组HeLa的凋亡率均明显增加(P<0.05),其中联合给药组的凋亡率显著增加(P<0.01);与对照组相比,各给药组HeLa细胞均发生了明显的周期阻滞,以G0/G1期的阻滞为明显,其中联合给药组G0/G1期的阻滞显著.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beclin1、LC3Ⅱ基因及蛋白表达上调,p62基因及蛋白的表达下调,联合给药组的上述相应变化更加显著.通过以上实验结果的分析,推测黄芪多糖可能通过调节细胞自噬来增加宫颈癌HeLa细胞对顺铂的化疗敏感性,这一作用的可能机制是通过上调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促进LC3Ⅰ转化为LC3Ⅱ,下调自噬标记蛋白p62,增强HeLa细胞自噬活性,从而增加HeLa细胞对顺铂化疗的敏感性.

  • HPLC测定蒙药材草乌叶中4种双酯型二萜生物碱含量

    作者:昝珂;旺杰次仁;鲁静;过立农;郑健;马双成

    建立同时测定蒙药草乌叶中4种双酯型二萜生物碱北草乌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和乌头碱含量的色谱方法,用于指导草乌叶的质量控制.以北草乌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和乌头碱为对照品,采用Waters XBridge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乙腈(A)-40 mmol·L-1醋酸铵水溶液(B,氨水调pH至10.5)(33:67)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35 nm;柱温30℃;进样量10μL.12批草乌叶中北草乌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和乌头碱质量分数分别为0.0255~0.0885,0.0391~0.0715,0.0266~0.0810,0.00812~0.0312 mg·g-1.同时考察了不同采收期草乌叶药材中这4种成分含量的影响,随着采收期的推迟,含量先减后增.该研究可用于草乌叶药材中双酯型二萜生物碱的含量测定,为该药材质量标准的完善提供参考,初步阐明了草乌叶毒性和采收期的科学内涵.

  • 番石榴叶黄酮类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作者:赵玉静;李建宽;张鑫;高建平

    利用硅胶、D-101大孔树脂、Sephadex LH-20、ODS等柱色谱方法从番石榴叶乙醇浸提液的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部位中分离得到6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槲皮素(1)、槲皮素-3-O-α-D-阿拉伯糖苷(2)、槲皮素-3-O-α-D-核糖苷(3)、槲皮素-3-O-β-D-半乳糖苷(4)、槲皮素-3-O-α-D-葡萄糖苷(5)、槲皮素-3-O-α-D-木糖苷(6).通过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O2-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Fe3+还原能力、总抗氧化能力检测评价了6个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维生素C为阳性对照.结果表明6个黄酮类化合物均具有显著抗氧化活性.

  • 红曲米中的微量酚酸类成分

    作者:季宇彬;徐飞;刘冰语;魏茜;郭永智;董宇;孙莹;胡友财

    该文对功能红曲米中的微量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采用多种色谱方法,从红曲米的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共分离得到4个微量酚酸类化合物.综合采用UV,MS,IR,NMR等波谱技术鉴定了它们的化学结构,其分别为2-甲基-5-(2'R-甲基-4'-羟基-丁基)-肉桂酸(1)、5-(2'-羟基-6'-甲基苯基)-3-甲基呋喃-2-羧酸(2)、大豆黄素(3)、染料木素(4).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为首次从红曲属中发现,化合物3~4为首次从红曲米中分离得到.

  • 基于CNKI文献大数据视野下生药学学科发展及研究进展分析

    作者:胡力;肖宏

    以CNKI收录学术文献资源为数据来源,基于数据挖掘与分析技术,从文献计量学的视角,对我国生药学领域近10年来科研发展状况、学科发展趋势进行梳理,通过对测量数据分析,揭示领域中核心研究机构、优势研究团队、学科领军人物、学科研究主要问题和研究进展等.研究表明,生药学领域科研人员主要集中在高校和研究院,这两类研究机构占研究成果总量的74.6%,并形成了一批核心学者.从学科间的引用强度和引用时效来看,生药学引用其他学科文献占主导,以吸收和利用其他学科知识为主,属于一门不断成长和发展的学科.分子鉴定、遗传多样性等成为近几年生药学领域的研究热点,ISSR,RAPD,DNA条形码,DNA分子标记等技术方法得到广泛应用.

  • 基于ABC外排蛋白介导的中药七情配伍的药动学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杨珅珅;刘安丽;单兰兰;曾桐春;周倩;李遇伯

    ABC外排蛋白是一类依赖ATP水解释放的化学能,介导机体多种内源性和外源性外排蛋白底物的跨膜转运.其广泛存在于人体的各种组织器官中,是人体内重要的功能性膜蛋白.药物改变转运蛋白的表达和(或)功能,将会影响该转运蛋白对应底物药物的体内处置过程,产生药动学方面的相互作用.外排蛋白主要由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ultidrug resistance associated protein,MRP)、乳腺癌耐药蛋白(breast cancer resistance protein,BCRP)组成,能够对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产生影响.药物对外排蛋白的诱导或抑制作用是中药配伍使用时产生相互作用的重要因素,这种作用可能是七情配伍理论的重要机制之一.该文就七情配伍对ABC外排蛋白的影响进行了简要综述,以揭示外排蛋白在药对配伍中的作用,为中药配伍机制和合理性提供新思路.

  • 黄芩苷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作者:周红潮;杜锐;王慧;曾范利;时坤;李建明;宗颖

    黄芩是中国的传统中药材,其主产于河北、山东等地,具有解热、抗菌、抗炎、抗氧化等药理作用.黄芩苷是黄芩的主要活性成分,但是黄芩苷生物利用度低,制约了黄芩在临床上的使用.近年来,国内外对黄芩苷在体内代谢动态规律开展了大量研究,该文通过对黄芩苷及其复方药物中黄芩苷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总结黄芩苷研究现状,旨在为黄芩苷进一步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 DNA分子标记技术在酸浆属药用植物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冯尚国;朱宇佳;焦凯丽;沈晨佳;应奇才;王慧中

    作为我国传统中药材,酸浆属植物具有抗炎、抗氧化及抗癌等多种药理活性,可用于疟疾、风湿、肝炎、哮喘、癌症等多种疾病的治疗.除此之外,许多酸浆属植物还是高档的营养保健水果,可以做罐头和蜜饯等.该文综述了近年来DNA分子标记技术在药用酸浆属植物研究中的应用进展,为酸浆属药用植物的药材基原鉴定、系统进化分类及种质资源合理开发和保护提供了重要的分子技术依据.

  • 中药饮片中黄曲霉毒素的污染分布与预防措施

    作者:张成;豆小文;张磊;孔维军;赵明;欧阳臻;杨美华

    中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疗效独特、不良反应少、来源丰富等特点受到世界的青睐,然而,近年来国内外经常发生中药饮片黄曲霉毒素超标的事件,严重影响了中药的名誉和信誉.该文剖析了中药中黄曲霉毒素污染现状,并归纳了中药黄曲霉毒素污染的内外因素;鉴于黄曲霉毒素的极强毒性,建议加强从中药材种植初期到贮藏期间的霉变防控,并与合理的脱毒模式相结合.以期为保障中药临床用药安全,降低黄曲霉毒素中毒风险提供参考.

  • 淫羊藿药典品的基原调查及性状显微鉴别研究

    作者:康帅;鲁静;张继;连超杰;魏爱华;马双成

    淫羊藿为常用补肝益肾中药材,目前仍以野生资源为主.近年来随着用量猛增,其资源在不断减少,市场品种的使用情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该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深入产区调研收集准确基原的植物标本和样品,总结概括了药典品5种基原(淫羊藿Epimedium brevicornu、箭叶淫羊藿E.sagittatum、柔毛淫羊藿E.pubescens、朝鲜淫羊藿E.koreanum和巫山淫羊藿E.wushanense)的产销现状,并对药典中淫羊藿药材基原规定进行了讨论;同时应用实体显微、光学显微及体式荧光显微等技术进行观察和比较,参考叶结构及解剖相关文献,归纳了药典品较为专属且实用的鉴别特征,从而为临床用药、市场监督、日常检验、标准起草等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 红车轴草中nNOS-PSD-95解偶联剂的高效发现和快速筛选

    作者:何宏亮;潘林丽;顾小丽;黄姣姣;孙成红;唐玉林;陈立娜

    以ZL006为模板分子,丙烯酰胺(AA)为功能单体,乙腈为致孔剂,制备磁性分子印记聚合物(MMIPs),并且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其进行形态和结构表征;将制备的磁性分子印记聚合物作为人工受体从红车轴草中直接分离提取新的nNOS-PSD-95解偶联剂,并且通过细胞神经保护作用和免疫共沉淀实验对所筛选化合物进行活性评价.结果表明,成功合成的MMIPs具有较好的分散性、适宜的粒径大小和良好的吸附性能,并从红车轴草中分离富集得到刺芒柄花素、樱黄素、鹰嘴豆芽素A,细胞神经保护作用和免疫共沉淀结果显示鹰嘴豆芽素A具有较好的细胞保护作用和解偶联活性.

  • 茶多糖降糖活性中心AN蛋白组分的制备筛选及体内外降血糖实验研究

    作者:潘欣萍;邢自力;贾韦国;张浩军;杨子荣

    该文比较了不同种类茶叶有效成分活性,筛选了优茶叶种类及其降血糖活性中心组分,并研究其降血糖活性和可能的作用机制.对茶叶进行提取,用超滤技术将茶叶提取物E进行不同相对分子质量截留并富集;用α-葡萄糖苷酶体外实验模型对提取物进行筛选,用大鼠离体小肠囊翻转模型进一步验证有效组分活性.用四氧嘧啶诱导的SD大鼠糖尿病模型和高脂饮食合并链脲佐菌素诱导的大鼠糖尿病模型,研究上述活性组分对糖尿病大鼠血糖、体质量、胰岛素等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种类的茶叶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差异较大,茶叶提取物E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较强,茶叶提取物E的不同组分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也差异较大,其中Fraction AN蛋白组分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较其他组分强,并且Fraction AN蛋白组分对大鼠小肠囊葡萄糖转运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能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值、保护胰岛素细胞.结果提示,AN蛋白组分为茶多糖的降血糖活性中心,对α-葡萄糖苷酶和小肠囊葡萄糖转运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糖尿病大鼠有保护作用.

  • 药用辅料聚氧乙烯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吐温80)定量测定方法研究与应用

    作者:杨倩文;王宁;张杰;许卉;李志勇

    基于聚氧乙烯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吐温80)中聚乙氧基团与硫氰酸钴铵生成可溶于有机溶剂的蓝色复合物的显色反应,建立一种适用于药用辅料吐温80快速、准确定量的比色测定方法,为中药注射剂质量控制提供可靠技术手段.在反应动力学研究基础上,对显色反应温度、时间和萃取有机溶剂等关键条件进行优化,并以中药注射剂苦木注射液为供试品进行系统的方法学验证和适用性考察.终确定在试样溶液中加入3 mL硫氰酸钴铵溶液,于沸水浴中显色反应2 h,冷却至室温后精密加入二氯甲烷5 mL萃取显色产物,根据萃取溶液在623 nm波长处的吸光度计算试样中吐温80含量.在优化测定条件下,吐温80在0.8~3.0 mg与吸光度呈良好线性关系(y=0.258x-0.047,r=0.9996,n=6),精密度RSD<2.0%,平均回收率为99.66%.该方法可快速、准确测定药物制剂中吐温80的含量,适用于中药注射剂的质量控制.

  • 芍药苷、薄荷脑对葛根素在Calu-3细胞模型转运过程中膜流动性、钠-钾离子ATP酶和钙离子ATP酶的影响

    作者:张林;王停;杜守颖;陆洋;范志恒;马军明;谭佳威;薛宇涛

    研究芍药苷、薄荷脑对葛根素在细胞模型转运过程中对Calu-3细胞膜生理功能的影响.以Calu-3细胞作为模拟鼻黏膜组织的体外细胞模型,采用荧光漂白恢复技术及超微量酶活性检测方法,考察细胞膜流动性、Na+-K+-ATP酶和Ca2+-ATP酶活性,探索配伍药物促进葛根素转运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配伍低、中、高浓度薄荷脑或同时配伍低、中、高浓度芍药苷和薄荷脑时,与单独使用葛根素相比,Calu-3细胞膜荧光漂白恢复率显著升高,Na+-K+-ATP酶活性未发生明显改变,Ca2+-ATP酶活性显著增强,由此证实薄荷脑起到主要渗透促进作用,并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流动性、激活Ca2+-ATP酶活性密切相关.

  • 基于文献综述的桂枝茯苓胶囊上市后安全性研究

    作者:王桂倩;高阳;刘福梅;魏瑞丽;谢雁鸣

    评价桂枝茯苓胶囊上市后用药安全性.计算机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按纳入、排出标准筛选文献.该研究终纳入234篇文献,其中随机对照试验164篇,半随机对照试验7篇,非随机对照试验8篇,病例系列54篇,队列研究1篇.56个研究单用桂枝茯苓胶囊,178个研究桂枝茯苓胶囊联合其他药物治疗.单独使用桂枝茯苓胶囊的ADRs/AEs总发生率为1.99%,联合其他药物的ADRs/AEs总发生率为8.21%,无严重不良反应.不良反应中常见为胃肠损害.该研究发现桂枝茯苓胶囊总体安全性可接受.该研究虽系统分析了关于该药安全性病例报告的直接证据,但缺少针对该药上市后安全性的机制研究或前瞻性长期的临床观察性研究,因此关于其安全性研究还需进一步深入,以期为临床用药提供更好的指导.

  • 中药材栽培地土壤肥力评价

    作者:蒋靖怡;杨婉珍;康传志;刘亚辉;王升;孙楷;黄璐琦;郭兰萍

    土壤肥力是影响中药材产量和有效成分的重要因素.实践表明,中药材栽培地土壤肥力随栽培年限增长逐渐衰退,严重影响中药材的产量与品质.然而,目前国内缺乏中药材栽培土壤肥力评价的统一规范标准,严重制约了中药材栽培中的土壤管理与药材质量控制.该文综述了土壤肥力评价相关研究进展,介绍了中药材栽培地土壤肥力评价指标选择的原则,建立基于土壤质地、土壤容重、土壤有机质、土壤pH、土壤有效氮磷钾、土壤微量元素、土壤大型动物、土壤微生物的中药材栽培地土壤肥力评价的指标体系与方法,为制定中药材栽培土壤肥力评价标准提供了方向和思路.

  • 基于临床病症特点的湿疹动物模型分析

    作者:田硕;白明;苗明三;康乐

    分析现有湿疹动物模型与湿疹临床病症特点的吻合情况及各湿疹动物模型特点,提出相应的湿疹动物模型的评价方法及改进方法.依据中、西医湿疹临床诊断标准,总结当前湿疹模型的特点及造模方法,分析现有动物模型与湿疹临床特点的吻合情况.目前多选用小鼠背部湿疹动物模型,一定程度反映了临床湿疹的病理生理特点.但缺少能反映中医临床特征的病症模型.建立较好反映湿疹中西医临床特点的病症结合模型及湿疹模型指标体系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 大数据环境下的中医药数据管理策略

    作者:梁杨;丁长松;黄辛迪;邓乐

    针对海量中医药信息中数据对象属性项的不确定性、数据表述的多样性、抽象性,导致传统数据管理模式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管理的问题,提出基于大数据技术的中医药数据管理策略.该策略基于中医药数据的真实特性,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存储对象属性的无模式特性来解决中医药信息中描述对象属性项的不确定性与数据表述不统一性问题、采用混合索引模式解决不同存储模式的数据在索引过程中的冲突问题、通过MapReduce高效并行处理能力解决海量数据查询处理.理论分析给出了中医药数据的管理框架及其关键技术,实验以几种常见的中医药和处方在中医药数据源中的真实描述作为测试对象,在Hadoop上对其性能表现进行了检验.实验结果显示,该模型能有效解决中医药信息数据的存储问题,且在查询效率、完备性以及抗灾能力方面有很好的表现.

  • 马蓝等79种植物分支酸合成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作者:于剑;叶齐;宁书菊;李卿;谭何新;冯静娴;陈瑞兵;马晓莉;公培民;赵璇璇;张磊;魏道智

    分支酸合成酶(chorismate synthase,CS,EC:4.2.3.5)催化5-烯醇式莽草酸-3-磷酸生成分支酸,是生物体内分支酸合成所必须的酶.目前,Genbank报道了79种高等植物CS的氨基酸序列.该研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马蓝等79种植物共125条CS氨基酸序列的组成成分、信号肽、导肽、疏水性/亲水性、跨膜结构、卷曲螺旋结构、蛋白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及其功能域等进行预测和分析,并构建了CS蛋白家族的系统进化树.进化分析结果表明这79种植物的CS被分为8个类群;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比对结果显示,马蓝CS的氨基酸序列与芝麻、烟草、马铃薯等植物的同源性比较高.所有植物CS的开放阅读框在1300 bp左右,相对分子质量为50 kDa左右,等电点(pI)在5.0~8.0,呈微碱性.该研究克隆得到的马蓝CS的开放阅读框为1326 bp,氨基酸残基数为442个,相对分子质量47 kDa,等电点(pI)为8.11.CS氨基酸肽链表现出明显的疏水区和亲水区,不存在信号肽,可能存在跨膜结构域.蛋白质二级结构中主要的结构元件是无规则卷曲和α-螺旋,并含有活性结构域、PLN02754保守域和FMN结合位点3个主要的组成结构域.研究所获得的结构信息,可为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植物CS的构效关系和结构改造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 党参CpGAPDH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作者:王晓林;吉姣姣;高建平

    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dehydrogenase,GAPDH)基因为糖代谢过程中关键酶基因及常用内参基因.该研究以党参Codonopsis pilosula转录组数据库为基础,以马铃薯GAPDH基因为参照,同源克隆得到党参GAPDH基因,命名为CpGAPDH,基因开放阅读框(ORF)全长1014 bp,编码337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CpGAPDH与其他物种GAPDH具有高度相似性,与马铃薯、丹参GAPDH亲缘关系较近,无信号肽,预测其定位于细胞质,且具多个磷酸化位点,结合保守结构域预测分析,该蛋白属于四聚体NAD结合酶超家族.原核表达分析发现重组工程菌可诱导表达出接近44.3 kDa的蛋白质,与理论相对分子质量基本相符.qRT-PCR分析显示CpGAPDH基因在不同组织及不同发育时期根系中相对表达量差异不显著,稳定性分析显示该基因表达较稳定,由此克隆得到了1个新的党参候选内参基因,为党参多糖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奠定了基础.

  • 小叶女贞糖基转移酶基因的克隆和原核表达研究

    作者:王碧霞;徐德宏;谭朝阳;江灵敏;罗月芳;孟蕾

    根据前期小叶女贞转录组研究的结果,利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RACE)从叶片中克隆到1条编码糖基转移酶的基因(xynzUGT).该基因cDNA全长1598 bp,由66 bp 5'-UTR,1440 bp ORF,92 bp 3'-UTR组成,其中ORF编码1条含480个氨基酸残基的酶蛋白(xynzUGT),其相对分子质量和等电点分别为54826.67 Da和5.82.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酶蛋白的结构,结果表明在一级结构中含有一段糖基转移酶高度保守的PSPG盒,在二级结构中含有α螺旋(38%)、β折叠片(12.1%)和无规蜷曲(49.9%),在三级结构中由肽链折叠形成2个正对的α/β/α类Rossmann折叠区域,并且两者之间夹着一个底物结合口袋.通过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xynzUGT有可能催化酪醇等苯丙素类物质发生糖基化,进一步开展酶蛋白与酪醇的分子对接模拟实验,结果显示位于结合口袋的Gly138和Ser285通过氢键与酪醇发生相互作用.SDS-PAGE电泳分析表明,原核表达系统成功表达出相对分子质量为58370.57 Da的xynzUGT重组蛋白,但它以非可溶性的包涵体形式存在.利用分子伴侣和酶蛋白共表达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促进酶蛋白的可溶性表达.以上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展体外酶促反应研究,并阐明酶的功能机制奠定了基础.

  • 常用胆汁类动物药中特征离子的探索研究及应用

    作者:石岩;熊婧;魏锋;马双成

    采用液质联用的方法对常用的胆汁类动物药的特征离子进行研究,以期解决该类药材及含有该类药材的复方制剂专属性检验的问题.通过UPLC-Q-TOF对样品进行测定,然后使用MarkerLynxTM v.4.1质谱数据处理软件以及胆汁酸类成分的选择离子色谱图对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方法对于猪胆粉、熊胆粉、体外培育牛黄和人工牛黄的专属性鉴别效果较好,在护肝片和人工牛黄甲硝唑胶囊的专属性鉴别中效果也较好.该方法适用于猪胆粉、熊胆粉、体外培育牛黄和人工牛黄以及一些含上述药材的复方制剂的专属性鉴别.

  • DNA条形码技术在动物类药材熊胆粉及其混伪品鉴定中的应用

    作者:许亚春;熊超;姜春丽;段永波;孙伟;刘绍勇;薛东升;薛建平

    应用DNA条形码技术对名贵中药材熊胆粉及混伪品进行DNA条形码鉴定研究,并建立其标准实验流程,以保障熊胆粉的安全有效利用.对收集到的12份熊胆粉样品进行DNA提取、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并双向测序、运用CodonCode Aligner V 7.0.1进行序列剪切去除引物区得到COI序列,同时与GenBank中得到棕熊及混伪品COI序列,运用MEGA 7.0对研究的5个物种50条序列比对分析,计算变异位点及种内和种间K2P(Kimura 2-Parameter)遗传距离并构建邻接(NJ)树.黑熊、棕熊的种内大K2P遗传距离远小于其混伪品间小K2P遗传距离;NJ树结果显示黑熊、棕熊各聚为一支,均可以与混伪品明显区分开.DNA条形码技术为一种安全便捷可靠的物种鉴定技术,建立动物类药材COI序列标准话流程,在中药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作用.

  • 猪胆药用研究进展及质量控制概况

    作者:石岩;魏锋;马双成

    该文首先分别从本草记载、药理活性以及化学成分等角度对猪胆的药用历史及现代研究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总结,然后对猪胆的国家及地方质量标准进行了归纳与分析,结果表明猪胆具有广阔的药用前景,为使其更好的发展,猪胆的质量标准应该进行修订提高.

  • 人工牛黄多组分测定及其质量差异标志物的研究

    作者:石岩;孙冬梅;熊婧;魏锋;马双成

    建立测定人工牛黄中甘氨胆酸钠(GCANa)、胆酸(CA)、猪去氧胆酸(HDCA)、鹅去氧胆酸(CDCA)和去氧胆酸(DCA)含量的方法,并运用化学计量学方法寻找能够表征其来源的质量标志物.使用Wondasil C18(4.6 mm×250 mm,5μm)作为色谱柱;柱温25℃;以0.2%甲酸水溶液-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进样量10μL,ELSD氮气流速2.3 L·min-1,漂移管温度110℃.通过化学计量学方法对样品的测定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确定不同来源人工牛黄的质量差异标志物.方法准确可靠、简便易操作,结合质量差异标志物可适用于人工牛黄质量评价与分析.

中国中药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