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药学 > 中国中药杂志

中国中药

中国中药杂志

China Journal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중국중약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药通报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影响因子: 1.7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2272/R
  • 国内刊号: 李禾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cjcmm2006@188.com,
  • 曾用名: 中药通报
  • 创刊时间: 195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药学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国中药杂志编辑部
  • 类 别: 中药学
期刊荣誉:
  • 益气解毒方通过MAPK/ERK信号通路抑制鼻咽癌细胞增殖

    作者:胡晶;戴娜;徐冰雁;周芳亮;蔺婷;罗晶婧;范婧莹;何迎春

    该文研究益气解毒方水提物对人鼻咽癌CNE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为益气解毒方的临床应用提供新的理论依据.用不同质量浓度(0.125,0.25,0.5,1.0 g·L-1)的益气解毒方水提物、阳性对照药(顺铂,4.0 mg·L-1)、抑制剂PD98059(50 μmol·L-1)、激活剂isoproterenol hydrochloride(ISO,20 μmol·L-1)、激活剂ISO+益气解毒方水提物0.5 g·L-1处理CNE2细胞,使用实时无标记细胞功能分析仪(RTCA)和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并计算出半数抑制浓度(IC50),用荧光双染流式细胞仪PI染色检测药物作用后细胞周期分布情况;Westem blot法检测周期相关蛋白和MAPK/ER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RTCA和CCK-8法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培养组比较,益气解毒方水提物能够有效抑制CNE2细胞增殖(P<0.01),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48 h IC50为0.5 g·L-1;细胞周期结果显示,水提物处理48 h后,G0/G1期比例降低,G2/M期比例增加,阻滞细胞周期于G2/M期(P <0.01);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经过不同浓度水提物处理48 h后,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yclinD1,cyclinD3,CDK2表达下调,MAPK/ER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p-c-Raf,p-MEK,p-ERK1/2表达明显下调,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此基础上,加入MAPK/ERK信号通路的激活剂和抑制剂,结果显示,加入激活剂ISO,细胞增殖明显高于正常培养组,周期相关蛋白cyclinD1,cyclinD3,CDK2表达量均提高,同时,该信号通路关键蛋白p-c-Raf,p-MEK,p-ERK1/2的表达量也相对上升;而加入抑制剂PD98059后,细胞增殖明显低于正常培养组,相应蛋白的表达量亦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益气解毒方水提物主要通过下调MAPK/ERK信号通路关键蛋白p-c-Raf,p-MEK,p-ERK1/2的表达,阻滞细胞周期,抑制CNE2细胞增殖.

  • 龙血通络胶囊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损伤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作者:王红梅;周建明;吕耀中;周军;王振中;黄文哲;屠鹏飞;萧伟

    该文为观察龙血通络胶囊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致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Ahy.926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采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100 mg·L-1)损伤建立体外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模型方法,MTT法检测龙血通络胶囊对正常细胞生长影响及对损伤细胞的保护作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龙血通络胶囊对内皮细胞损伤后乳酸脱氢酶(LDH)、一氧化氮(N0)、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影响,蛋白质印迹(WB)法检测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VCAM-1),p65,p-p65,IKB,p-IKB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ox-LDL损伤后EAhy.926细胞活力显著降低,细胞LDH漏出量增加(P<0.01),NO含量、SOD活力均显著降低(P <0.01,P<0.05),细胞中MDA含量升高(P<0.05),ICAM-1,VCAM-1,p-p65/p65,p-IKB/IKB等蛋白的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龙血通络胶囊(1,2 mg·L-1)对正常细胞生长无显著影响,可促进ox-LDL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增殖(P <0.05,P<0.01),降低胞内MDA含量、减少细胞LDH释放量(P<0.05),提高SOD活力及NO含量(P<0.01,P<0.05);可降低ICAM-1,VCAM-1,p-p65/p65,p-IKB/IKB的表达(P<0.01).结果提示龙血通络胶囊对ox-LDL所致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说明龙血通络胶囊对动脉粥样硬化具有一定治疗作用.

  • 补骨脂素通过调控CD4+T细胞分化抑制RAW264·7向破骨细胞分化和骨吸收

    作者:李劲平;谢保平;章文娟;石丽颖;李伟娟;曾英;甘国兴;厉宇红

    探讨补骨脂素(psoralen)是否通过调控CD4+T细胞分化抑制RANKL诱导RAW264.7向破骨细胞分化及骨吸收作用,初步阐明补骨脂素抗骨质疏松作用的骨免疫学机制.采用免疫磁珠分选法从Balb/c小鼠脾脏细胞分离制备CD4+T细胞,分为空白组和补骨脂素组接种于24孔板,加入补骨脂素诱导培养3d,第4天收集各组细胞用于共培养实验.共培养实验分为RAW264.7细胞组(a组)、RAW264.7细胞+psoralen-CD4+T细胞组(b组)、RAW264.7细胞+补骨脂素组(终浓度为10μmol· L-,c组)、RAW264.7细胞+psoralen+ CD4+T细胞组(d组)等4组,共培养5d后,TRAP染色检测破骨细胞数目,共培养8d后,骨片用甲苯胺蓝染色评价骨吸收情况,RT-PCR检测CD4+T细胞RORγt,Foxp3,IL-17,TNF-α,TGF-β和IL-10等基因的表达,以及破骨细胞相关基因MMP-9,TRAP和Cat-K的表达,ELISA试剂盒检测IL-17,TNF-α,TGF-β和IL-10等细胞因子的水平.结果显示,补骨脂素显著促进CD4+T细胞的Foxp3,TGF-β和IL-10的表达,抑制CD4+T细胞的RORγt,IL-17和TNF-α的表达.psoralen-CD4T细胞能显著促进RANKL诱导RAW264.7向破骨细胞分化,psoralen+ CD4+T细胞能显著抑制RANKL诱导RAW264.7向破骨细胞分化及骨吸收作用.补骨脂素通过促进CD4+T细胞中CD4+ CD25+ Treg/Th17平衡向CD4+ CD25+ Treg发展,从而抑制RANKL诱导RAW264.7向破骨细胞分化及骨吸收作用.

  • 药根碱多重调控脂肪胰岛素抵抗细胞葡萄糖转运蛋白的降糖效应研究

    作者:朱水兰;雷婷;高旭;涂珺

    该实验采用3T3-L1前脂细胞诱导分化的成熟脂肪细胞,1μmol· L-地塞米松诱导建立稳定胰岛素抵抗(IR)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药根碱对脂肪IR细胞降糖效应,重点研究其对葡萄糖转运体系的多重调控.细胞给药分组如下:正常组、IR模型组、10μmol·L-1罗格列酮阳性组、药根碱组(0.5,1,5,10,20 μmol·L-).以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不同时间点(12,24,30,36,48 h)3T3-L1细胞培养液葡萄糖含量,甘油磷酸氧化酶法测定细胞内甘油三酯含量,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Western blot法检测胰岛素受体底物2(IRS2)、磷脂酰肌醇3-激酶调节亚基1(PI3KR1)、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Ser473)]、磷酸化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p-AMPK(Thr172)]、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4/1/2)等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与正常组相比,IR模型组葡萄糖消耗量显著降低(P<0.01);与IR组比较,0.5,1,5,10,20μmol·L-1药根碱及罗格列酮组给药36,48 h显著升高IR-3T3-L1脂肪细胞葡萄糖消耗量(P<0.01),药根碱佳作用时间为48 h.1,5,10,20 μmol·L-药根碱作用48 h后,3T3-L1脂肪细胞内甘油三酯含量降低(P<0.05).各浓度药根碱和罗格列酮组不同程度显著上调IRS2,PI3 KR1,p-AKT,p-AMPK,GLUT4/1/2等蛋白表达水平(P<0.01).药根碱对IR-3T3-L1脂肪细胞降糖降脂药效推测,激活胰岛素降糖通路IRS2/PI3 KR 1/p-AKT/GLUT4,增加p-AMPK表达激活GLUT4/1/2来减轻脂肪IR.

  • 当归超临界提取物和酚酸类成分配伍预防结直肠癌作用研究

    作者:彭宇;赵博琛;康倩;刘葭;陈柽;李冰韶;谢远平;吴清

    该文旨在考查当归酚酸类提取物配伍低、中、高3个剂量的当归超临界提取物在氧化偶氮甲烷/葡聚糖硫酸钠(AOM/DSS)小鼠结直肠癌模型上的癌症预防作用.采用AOM单剂量注射启动癌症发生,口服DSS诱导小鼠慢性结直肠炎发生,促进肿瘤发展,模拟人类炎症相关的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全过程.在结直肠癌模型启动阶段,当归酚酸以1 g·kg-1体质量剂量口服给药,在模型发展阶段,低、中、高3个剂量(15,30,60 mg· kg-体质量)的当归超临界提取物对小鼠进行灌胃给药,在第12周实验结束时取出小鼠结直肠组织,计算肿瘤发生率,测量肿瘤的体积,进行组织病理学分析,免疫组化考察肿瘤组织中PCNA和8-羟基鸟嘌呤表达,Western blot法分析肿瘤组织中γ-H2AX,iNOS和COX-2表达量.结果显示,当归酚酸配伍超临界提取物能够有效抑制肿瘤的发生发展,降低结直肠组织中细胞增殖活性,减轻DNA损伤,抑制炎性反应,并且表现出一定的剂量依赖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当归酚酸类提取物在模型前期抵抗AOM造成的DNA氧化损伤,当归超临界提取物在模型后期抑制DSS诱导的慢性炎性反应相关.综上,当归酚酸配伍超临界提取物对于AOM/DSS诱导的小鼠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的干预作用,具有开发成癌症化学预防药物的潜力.

  • 塔中栽培荒漠肉苁蓉中4个新的顺式苯乙醇苷类成分

    作者:南泽东;任华忠;赵明波;姜勇;屠鹏飞

    对新疆塔中栽培荒漠肉苁蓉Cistanche deserticola干燥肉质茎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采用正相硅胶、凝胶Sephadex LH-20、MCI、ODS以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运用NMR,MS等波谱方法以及结合文献数据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从塔中栽培荒漠肉苁蓉干燥肉质茎8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其结构鉴定为顺式管花苷B(1)、顺式肉苁蓉苷K(2)、顺式肉苁蓉苷J(3)、顺式异肉苁蓉苷C(4).化合物1~4为新的顺式苯乙醇苷类化合物,该文为首次报道4个新化合物的1 H-NMR和13C-NMR波谱数据,为全面分析本种栽培品的化学成分提供了一定的科学数据.

  • 蛴螬的TLC鉴别与HPLC含量控制方法

    作者:孙艳涛;孙静;王路宏;赵磊

    建立蛴螬的TLC鉴别与蛴螬中肌苷、鸟苷含量同时测定的HPLC方法.采用薄层色谱分析用硅胶G板对蛴螬进行定性鉴别;采用色谱条件:色谱柱为Waters HSS T3(4.6 mm×2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A)和0.08%三氟乙酸(B)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60 nm;流速为1.0 mL· min-1;柱温为30℃.TLC鉴别方法重现性好,专属性强.含量测定中的肌苷和鸟苷的线性关系良好(r >0.999 8);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6.53%(RSD 1.6%)和99.71%(RSD 2.7%).建立方法简单、准确、重现性好,可为该药材的质量标准提高提供参考.

  • 基于DNA电化学生物传感技术的甘草提取液中大肠杆菌快检方法研究

    作者:赵堉文;王海霞;别松涛;邵茜;王春华;王东恒;李正

    该文建立了一种基于DNA电化学生物传感技术的甘草提取液中大肠杆菌测试新方法.该研究首先将硫醇基修饰的捕获探针固定在金电极上,之后核酸适配体与捕获探针杂交.当甘草提取液中存在大肠杆菌时,它与适配体结合后,信号探针又与捕获探针结合并在底物中产生电化学信号,运用差分脉冲伏安法对甘草提取液中的大肠杆菌进行测试.实验结果显示,该测定方法线性范围为2.7×102~ 2.7×108CFU·mL-1,低检出限为50 CFU·mL-1,且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较好的重现性.在实际样品甘草浸膏的测试中,该方法的测定结果与国标法的计数结果呈现较好的一致性.以上结果显示DNA电化学生物传感技术可以用于甘草提取液中大肠杆菌测试,为中药制品的快速菌检提供了新的方法.

  • 基于色谱/质谱和多元数据分析的市售迷迭香质量评价

    作者:张继丹;郭威;唐艳;邵爱娟;杨滨

    该文采用GC-MS和UPLC技术分别建立了迷迭香挥发油及非挥发成分的指纹图谱,运用GC-MS和UPLC-Q-TOF-MS技术推测出63个挥发油成分和38个非挥发性成分,主要是含氧单萜、黄酮、二萜类成分等.多元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市售迷迭香样品在化学成分上存在差异,进口迷迭香挥发油属于摩洛哥/突尼斯型,国产者属于西班牙型;主成分分析和偏小二乘判别分析结果表明,进口和国产迷迭香各自聚类;eucalyptol,(+)-α-pinene、鼠尾草酸等14个成分为差异成分,其中国产样品中(+)-α-pinene,o-cymene、鼠尾草酸等10个差异成分的量较进口样品高,eucalyptol,(+)-camphor等4个成分的量较进口样品低;另,迷迭香中重要活性成分迷迭香酸的量在各样品中离散度大,因此需对市售迷迭香的质量进行监控.

  • 木鳖子脂溶性成分研究

    作者:王梦月;詹志斌;熊英;李晓波

    对木鳖子Momordicae Semen的脂溶性成分进行研究.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以及半制备HPLC等方法从二氯甲烷及乙酸乙酯部位分得22个化合物.通过NMR,MS等方法鉴定为羽扇豆醇(1) 、5-(1'-hydroxypentyl)-5H-furan-2-one (2)、棕榈酸(3)、viscumamide(4)、clavatustide C(5)、laxanol(6)、threo-1-(4-hydroxyphenyl)-2-{4-[2-formyl-(E)-vinyl]-2-methoxyphenoxy}-propane-1,3-diol(7)、α-菠甾醇-3-O-β-D-葡萄糖苷(8)、chushizisin F(9)、ehletianol C(10)、tanegool(11)、(7R,8R,8'R)-4'-guaiacylglyceryl-evofolin B(12) 、ligballinone(13)、(7R,8S,8'R)-4,4',9-trihydroxy-7,9'-epoxy-8,8'-lignan (14) 、chushizisin I (15) 、chushizisin A(16) 、chushizisin G(17)、对羟基肉桂醛(18)、α-菠甾醇(19)、对羟基苯甲酸(20)、chushizisin E(21)、3-[2-(4-hydroxyphenyl)-3-hydroxyphenyl-2,3-dihydro-1-benzofuran-5-yl] propane-1-ol(22).其中,化合物1~17均为首次从木鳖Momordica cochinchinensis中分得,化合物2为新天然产物,化合物4,5均为首次在陆生生物中发现.

  • 毛冬青HPLC-UV指纹图谱与化学模式识别

    作者:朱明娟;邝国俊;高巍;易欢;赵钟祥;周园;韦品清;廖琼峰;张蕾

    为了建立毛冬青的高效液相(HPLC-UV)指纹图谱的质量评价方法.该文采用Phenomenex Luna C18色谱柱(4.6 mm× 250 mm,5μm),以乙腈-0.05%磷酸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8 mL· min-,柱温30℃,进样量10μL.检测波长210 nm,根据相似度评价,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毛冬青进行质量评价.结果建立了16批毛冬青HPLC-UV指纹图谱,标定共有峰29个,通过对照品指认了12个共有峰,其中14批样品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均>0.92,通过聚类分析可将样品聚为3类,结合主成分分析、正交偏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发现其中7个成分是造成不同批次样品差异性的主要标记物.根据色谱峰的紫外吸收特征,可将毛冬青药材的指纹图谱分为3个区:A区域色谱峰主要为木脂素及酚酸类成分;B区域色谱峰主要为皂苷类成分;C区域色谱峰主要为其他类成分.该文所建立的液相指纹图谱特征性和专属性强,可作为毛冬青药材内在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

  • 基于UPLC-Q-TOF-MSE技术的巴戟天低聚糖成分的快速鉴别研究

    作者:郝庆秀;康利平;朱寿东;余意;胡明华;马方励;周洁;郭兰萍

    建立了巴戟天低聚糖成分快速鉴定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E)的方法.利用UPLC-Q-TOF-MSE,对巴戟天低聚糖成分进行在线快速分析鉴定.以水-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ESI正、负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通过UNIFI数据库检索并人工复核相对分子质量、特征离子、中性丢失、以及色谱保留行为等信息,并结合对照品信息和文献信息对其进行验证;对于未知成分,根据其精确相对分子质量、质谱裂解碎片、色谱保留时间、以及已知同类化合物的碎片特征,对其进行结构推测.该实验鉴定了19个巴戟天低聚糖成分,为巴戟天药材的创新性开发利用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 丹参品质评价研究进展

    作者:方文韬;邓爱平;任振丽;南铁贵;康利平;郭兰萍;黄璐琦;詹志来

    丹参为常用大宗药材,临床应用广泛,具有抗血栓、抗菌、消炎、抗肿瘤、抗氧化、调节免疫等多种药理作用.丹参药材的品质决定其疗效,当前随着丹参野生资源逐渐减少,市售丹参以栽培品为主,且栽培区域分布较广,其中山东、四川、安徽、山西、河北、河南等省种植面积均较大.然而受种质、产地、栽培、采收、加工等过程中各相关因素的影响,各地丹参品质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该文在系统分析丹参药材品质评价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影响丹参品质的主要因素:种质、产地、栽培、采收、加工、贮藏、商品规格等方面进行综述,为深入开展丹参品质相关研究提供思路.

  • 中药复方性味与组分配伍药理效应的研究进展

    作者:吕春艳;吕邵娃;李国玉;匡海学

    中药配伍是以中医药理论为基础,结合中药药性理论,遵从“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则,实现“整体综合调节”的目标.中药性味是中药药性理论的核心,中药性味配伍是中医方药理论中具特色的层面,是方剂配伍的原始理论之一,结合病证特点,研究方剂性味配伍,有利于明确方剂的配伍机制.中药复方配伍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应用现代化的高科技手段进行中药成分、剂量、配伍关系等的研究,是传统医药理论与现代科技的有效结合,是传统中医药理论的继承和创新.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从符合中药性味的药理效应人手,对性味组分的配伍效应与机制进行研究,能更好地解析中医药配伍机制,用现代信息学方法诠释中医理论,综合探究中药性味归属与组分配伍后药理效应消长的相关性,有利于推动中药复方理论的发展.中药性味与组分配伍研究应该注重性味配伍后对组分配伍药理效应的结合,明确中药配伍的科学内涵,更好的发扬中药的特色和优势.对近年来中药复方配伍方式和药效进行了综述,为后续新药开发和临床应用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 药物代谢组学研究现状

    作者:张志新;高晓燕

    药物代谢组学是代谢组学与药学交叉结合产生的一门新的科学分支,近年来在药物治疗个体化研究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研究过程可大致概括为给药前代谢组学分析、给药后药学分析和统计建模分析3部分.首先基于代谢组学技术对个体给药前生物样本的代谢表型进行分析,全面综合的评估个体差异.随后采用相应药学研究手段对个体给药后的药物反应表型进行分析.后基于统计建模分析对给药前个体的代谢表型和药物反应表型进行比较来进行药物疗效或毒性评价、预测,为实现个体化医疗提供理论基础.该文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文献进行分析总结,详细综述了药物代谢组学在药物体内行为差异预测研究中的应用及其具体的研究流程和方法,为该方法的进一步扩展应用提供思路参考.

  • 息风止痉类动物药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余志杰;李劲松;彭伟;王平;熊亮;刘玉杰;徐颖;孙涛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命健康,但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用于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药物主要为受体调节剂、神经递质抑制剂等,其副作用较大,临床用于治疗的药物较为缺乏.研究表明中药动物药主要含蛋白、多肽及小分子化合物等,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镇静、抗惊厥、改善脑组织等药理作用.大量的研究表明动物药具有活性强、疗效佳的特性,在研究开发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药物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基于此,该文在系统查阅文献的基础上,对具有息风止痉功效中药动物药的活性成分及其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癫痫、脑缺血的主要药理作用进行了综述,探讨了其研究价值及应用前景.结果表明动物药蛋白质、多肽的研究较为浅显,部分动物药的研究尚处于空白点,笔者认为动物药氨基酸、小分子化合物的研究应转移至寡肽、短肽上,采用先进的蛋白质提取、分离技术,进行蛋白多肽类成分的结构鉴定与药效研究,利用生物制品技术方法开发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肽类生物制品.该文可为开发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动物药制品研究提供思路与借鉴.

  • 药用濒危植物桃儿七种群生存状况及种实特性分析

    作者:郭其强;高超;李慧娥;叶彦辉;韩艳英

    该研究采用野外典型样地调查法结合实验室测定,系统分析了3种不同生境桃儿七种群生存状况和种实特性,以期为促进野生桃儿七种群数量恢复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桃儿七在大面积林间空地(种群A)和灌丛(种群C)下种群数量较多,且多为幼龄级个体;而小林隙下(种群B)种群数量较少,且多为老龄级个体,未来发展趋势预测表明桃儿七种群总体呈衰退趋势;种群在小尺度为集群分布而大尺度为随机分布;种群A和C在果实大小、种子数量与质量、发芽特性等方面均优于种群B.根据各种群主要环境因子分析可知,一定光照和肥沃土壤条件有利于桃儿七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因此,未来可人为营造有利于野生桃儿七种群存活的环境条件,促进种群恢复和资源量增加.

  • 桔梗辣椒间作对桔梗根系生长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作者:张文静;王鹏;陈香香;冯惠;祝丽香

    为探讨间作对桔梗根系发育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在连种3年桔梗的地块进行桔梗辣椒间作试验.试验采取桔梗单作、桔梗与辣椒间作行比为3∶2,4∶2,5∶2.结果表明,间作桔梗的主根直径和主根长均大于单作桔梗,表明间作辣椒有利于桔梗根系生长.与单作相比,间作降低了桔梗侧根数,改变了侧根在主根上的分布位置,提高了桔梗的外观品质.桔梗辣椒行比3∶2间作模式的边行和中行的根系鲜重、侧根鲜重低于单作桔梗,差异显著,而主根鲜重高于单作桔梗,差异不显著.桔梗辣椒行比4∶2,5∶2间作种植的边行、中行桔梗根系鲜重、主根鲜重显著高于单作桔梗,侧根鲜重显著低于单作桔梗,说明桔梗辣椒行比4∶2,5∶2间作模式具有间作产量优势.间作显著影响桔梗根产量和根腐病发病率.桔梗辣椒4∶2,5∶2行比间作的桔梗根总产量和主根产量比单作桔梗分别增加4.88%,8.91%和14.23%,12.92%,而根腐病发病率显著低于桔梗单作.与桔梗辣椒行比5∶2间作相比,桔梗辣椒行比4∶2间作显著增加总皂苷和蛋白质含量,降低根腐病发病率,而主根产量无明显差异.由此得出,在连种3年桔梗的地块继续种植桔梗,桔梗辣椒行比4∶2间作优势明显.

  • 鹿茸不同炮制品化学成分的对比分析

    作者:王燕华;孙印石;张磊;刘畅;宫瑞泽

    研究药典规定的鹿茸2种炮制品“鹿茸粉”和“鹿茸片”中化学成分的差异.以多糖、粗蛋白、氨基酸、脂肪酸、矿质元素、生物胺、核苷类成分为评价指标,对参照药典方法炮制而成的鹿茸粉与鹿茸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直接“劈成碎块,研成细粉”的鹿茸粉相比,40%乙醇炮制的鹿茸片中粗蛋白、氨基酸、生物胺、核苷类成分依次减少5.01%,4.35%,5.90%,27.62%;50%乙醇炮制的鹿茸片中多糖,核苷类成分分别减少24.53%,21.07%;60%乙醇炮制的鹿茸片中粗蛋白,核苷类成分各减少1.65%,20.52%.3种方式炮制而成的鹿茸片中脂肪酸、矿质元素的含量未见减少.“鹿茸片”中的多糖、粗蛋白、氨基酸、核苷类成分比“鹿茸粉”有所减少,尤以多糖、核苷类成分为显著;根据主成分综合评分,50%乙醇炮制的鹿茸片所测有效成分减少量小.

  • UPLC-ELSD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用于骨刺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亚丹;戴忠;孙彩林;吴先富;马双成

    建立了骨刺片UPLC-ELSD指纹图谱分析方法,色谱柱为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柱(2.1 mm×100 mm,1.7μm),以0.1%甲酸水溶液-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30℃,流速0.3 mL·min-1,进样体积3 μL,ELSD气体压力0.28 MPa,漂移管温度60 ℃,增益400.采用该方法测定6个厂家生产的39批骨刺片,并采用ChemPattern软件进行分析.以75%以上样品中存在的色谱峰作为共有峰筛选条件,确定了30个共有峰,采用RRLC-MS/MS联用技术对其中19个共有峰进行指认,并对其中16个成分采用对照品比对的方式进行确证.样品与共有模式的相似度为0.47 ~0.98,表明不同厂家生产的骨刺片的质量相差较大,此外,对色谱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阐明不同厂家制剂的主要差异性成分,结合这些成分的药材来源,推测部分厂家在三七、白芍和威灵仙投料方面可能存在问题,从而为骨刺片总体质量控制和标准提高提供参考.

  • 基于数据融合和多指标定量对滇龙胆产地鉴别和质量评价

    作者:王琴琴;沈涛;左智天;黄衡宇;王元忠

    中药次生代谢产物积累和产地密切相关,产地鉴别以及多指标评价对保证药材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该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数据融合结合偏小二乘判别分析对滇龙胆进行产地鉴别,辅以多指标成分含量分析,以期为滇龙胆药材建立一种全面准确的鉴别和质量评价方法,为滇龙胆佳产区筛选提供参考.采集云南、四川、广西、贵州共169份样品的FTIR和HPLC指纹图谱,并对FTIR进行多元散射校正、标准正态变量(SNV)、Savitzky-Golay(SG)卷积求导等预处理;比较FTIR,HPLC及低级、中级数据融合鉴别效果;利用HPLC分析样品中龙胆苦苷、獐牙菜苦苷、马钱苷酸与当药苷含量.结果发现,不同产地滇龙胆FTIR图谱存在差异,佳预处理为SNV+ SG求导(二阶求导,窗口参数为15,多项式次数为2次).低级、中级数据融合预测集正确率为96.43%,高于FTIR,HPLC预测集正确率94.64%;低级数据融合训练集正确率为100%,优于中级数据融合99.12%.云南滇龙胆4种环烯醚萜苷含量均高于其他省份,其中药典指标性成分龙胆苦苷平均质量分数为47.40 mg·g-1,大值达到79.83 mg·g-1,且龙胆苦苷、马钱苷酸与当药苷含量同其他省份含量差异显著(P<0.05).云南省不同地区滇龙胆4种环烯醚萜苷总含量比较发现,大理洱源、丽江玉龙较高,分别为68.59,66.68mg·g-1,同楚雄武定、玉溪澄江、昆明寻甸(52.99,52.29,46.71 mg·g-1)差异显著(P<0.05),可作为滇龙胆栽培和优良种质资源筛选的参考地.FTIR-HPLC数据融合定性分析结合HPLC定量分析方法为不同产地滇龙胆鉴别和质量评价提供一种全面准确的新思路,为滇龙胆资源开发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 D-优混料设计优化复方甘草微乳制备工艺的研究

    作者:马书伟;王永洁;陈柽;邱玥;吴清

    为增加复方甘草汤中挥发油的溶解度,提高其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该实验拟将其制成微乳制剂.以挥发油为微乳油相,提取液为微乳水相,通过绘制伪三元相图得到微乳区域面积与体系的大容水比,进而确定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的种类以及二者的质量比Km.以微乳粒径、有效成分皮肤滞留量为指标,采用D-优混料设计法对微乳处方进行优化,进而考察了优选处方的体外释药行为.结果显示,微乳中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分别选择聚氧乙烯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Tween-80)和无水乙醇效果好;Km为1时,形成微乳区域面积大;提取液质量浓度为0.5 g·mL-1时,对微乳的粒径分布影响小.优选处方为9.4% Tween-80,9.4%无水乙醇,1.0%薄荷油,80.2%的0.5 g·mL-1提取液,所制得微乳黏度较小、稳定性良好,药物皮肤滞留量较高;体外释放实验结果表明,微乳对于甘草酸、甘草苷具有一定的缓释作用,基本达到了课题预期目的.

  • 雷公藤甲素阿魏酸醇质体凝胶的制备与经皮渗透性研究

    作者:陶玲;何良飞;管咏梅;陈丽华;朱卫丰;金晨;吴璐

    采用改良后的Franz扩散池法,以小鼠腹部皮肤为模型进行体外透皮扩散,收集不同时间点的接收液,用HPLC测定其中阿魏酸的浓度、用LC-MS/MS测定雷公藤甲素的浓度,比较醇质体凝胶、普通凝胶、乳膏3种剂型的透皮速度、透皮量与皮肤储量的差别,以探索雷公藤甲素阿魏酸醇质体凝胶中阿魏酸、雷公藤甲素的体外透皮特性并与普通凝胶组和乳膏组比较.结果,雷公藤甲素阿魏酸醇质体凝胶、普通凝胶和乳膏中阿魏酸稳态透皮速率分别为5.268 5,8.990 9,12.042 0μg·cm-2·h-1,皮肤滞留量分别(30.234 8±1.525 4),(20.402 6±0.402 6),(7.635 3±1.094 2)μg·cm-2;雷公藤甲素阿魏酸醇质体凝胶中雷公藤甲素的稳态透皮速率为67.238 0 ng·cm-2 ·h-1约为乳膏的1.24倍,普通凝胶的3.28倍,皮肤滞留量为(371.351 4±35.317 1)ng·cm-2约为乳膏的3.35倍,普通凝胶的5.25倍.故雷公藤甲素阿魏酸醇质体凝胶透皮效果良好,有助于临床安全给药.

  • 参芪地黄汤对气阴两虚型早期糖尿病肾脏病患者血清炎症因子、肾功能及微循环的影响

    作者:王鸣瑞;俞丽华;汪婷婷;王业梅;韩明向

    为了探讨参芪地黄汤对气阴两虚型早期糖尿病肾脏病(DN)患者血清炎症因子、肾功能及微循环的影响,2014年3月-2016年4月期间,观察本院收治的205例罹患DN患者,以该批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103例)、对照组(102例).对照组患者口服二甲双胍与卡托普利,并视临床症状调节剂量;治疗组给予参芪地黄汤进行治疗,每日1剂,分2次煎服,3个月为1个疗程结束.对2组患者临床疗效、血清炎症因子、肾功能指标、内皮细胞指标及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比较.发现治疗后2组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治疗组92.23%、对照组77.4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细胞因子(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各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β2微球蛋白(β2-MG)、血清胱抑素-C(Cys-C)、尿微量白蛋白尿(m-ALB)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各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管内皮素(ET-1)水平均明显降低,治疗组各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一氧化氮(NO)水平明显升高,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全血还原黏度及血小板聚集率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各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参芪地黄汤可以干预早期DN患者的炎症反应,减轻患者蛋白尿,保护肾功能,并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与血液流变学,实现微循环的正常恢复.

  • 刘凤斌教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病例系列挖掘分析和经验总结

    作者:侯政昆;李吉平;陈卓群;刘凤斌

    为了总结刘凤斌教授中医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理论思想和临床经验,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和专家访谈结合设计,首先回顾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资料,提取所用中药、疾病、证型、医疗费用和药物数量等信息,数据整理后采用统计描述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证型和初步的主药及加减变化;然后进行专家访谈讨论形成终的证型及用药.结果共收集到112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资料,平均年龄(48.97±13.13)岁,男性35人(31.3%),女性77人(68.7%).包含肝胃不和证(40例,35.7%)、肝胃郁热证(26例,23.2%)、气阴两虚证(19例,17.0%)、脾虚湿热证(17例,15.2%)、脾胃不和证(10例,8.9%)共5种证型,共用80味中药,其中26味中药在各个组别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然后进行数据整理,以各证型为因变量,纳入前23味中药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形成各证型下的加减用药变化.专家评阅修改后认为病因与情志内伤、饮食失调、久病劳累有关,病机是“脾虚气逆”,删除脾胃不和证,确定了4个证型10味主药,包括太子参、茯苓、白术、甘草、浙贝母、海螵鞘、枳壳、沉香、蒲公英、栀子炭,并确定了加减变化和心理饮食干预等综合诊疗措施.该研究基于临床实践数据和专家访谈信息总结了刘凤斌教授中医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思想经验,设计严谨,具有良好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 中药注射剂治疗心力衰竭的网状Meta分析

    作者:杨丰文;邹佳涵;王媛;孙崇翔;葛龙;田金徽;张俊华

    运用网状Meta分析的方法比较中药注射剂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2017年7月计算机检索CNKI,万方,SinoMed,PubMed,Cochrane Library及EMbase数据库,纳入2种中药注射剂对比治疗心衰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按预先制定的纳入与排除标准,2名研究者独自进行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并对纳入RCTs进行质量评价,并将结果交叉核对.采用Win Bug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STATA软件进行作图.终纳入13个RCT,涉及5种中药注射剂,共计1 538例患者.质量评价显示2个研究采用了恰当的随机分组方法,1个研究采用了双盲法,没有研究提及分配隐藏方案.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临床综合疗效方面,参麦注射液疗效更为显著,其次为参附注射液;在提高患者射血分数方面,参附注射液疗效更为显著,其次为参麦注射液.综合来看,参附注射液和参麦注射液在心衰的治疗方面体现出一定的优势,由于纳入研究数目及样本量较小,证据的强度需更多研究进一步验证.建议今后的研究开展更加重视方法学质量的提高,增加随访时间,加强对心血管终点指标的观察.

  •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方剂注释初探

    作者:韩毅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宋朝政府编撰的一部重要医学方书,也是官府药局制造成药的法定处方集.南宋末年,佚名对此书进行了大量的注释,考证方剂的名称、出处、组成、来源,并补充重要医案史料和考证史实.局方注释荟萃了宋代及宋以前医论、方论、医案之精华,是正确理解局方中方剂的辨证审因、配伍规律和临床运用的珍贵资料,但其内容的研究往往被忽视.该文深入探讨了《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方剂注释的体例与形式,方剂名称与术语演化,方剂主治、炮制、服法和禁忌,方剂医案与临床实践疗效,方剂产生背景、来源途径、组成变化和文化意涵等,提出了方剂注释对推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文本传播、成药生产和临床诊疗等产生了积极影响,不仅有助于认识《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药物名词术语的变化,而且也为了解局方中方剂知识来源、方剂配伍规律、重大新药创新和医家临床用药等提供了依据.

  • 基于中西医临床病症特点的痤疮动物模型分析

    作者:付珍娜;王婷;白明;苗明三

    基于痤疮中、西医临床病症的特点,对现有的痤疮动物模型进行分析探讨,为建立合理的痤疮动物模型提供参考.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就痤疮的中、西医诊断标准及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归纳和总结,对现有的痤疮动物模型进行分析和探讨.现有痤疮动物模型是病理性模型,主要体现两医临床指标,动物模型的评价也以西医标准为主,中医标准为参考.该文提出更为完善的基于临床研究的痤疮动物模型的思路和方法,为痤疮动物模型确立合理的量化标准,进而形成病证结合的动物模型,为促进痤疮的深入研究提供可靠的实验方法.应根据痤疮的发病机制选择合理的痤疮动物模型,提高动物模型与临床病症特点的吻合度,为痤疮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 基于数据真实性的新生化颗粒溯源系统设计与实现

    作者:沈子博;陆杨;黄胜良;刘翀;李存玉;郑云枫;彭国平

    中药质量影响着中医临床疗效及中药的国内外市场研发,这与中药生产的标准化紧密相关.目前,中药市场仍存在着药品质量不稳定、生产过程不规范等现象的发生.除现有的GMP生产资料外,仍需通过追溯的手段来确保中药生产的真实可靠.该研究基于新生化颗粒,以二维码作为追溯工具,从生产全过程的真实性出发,设计并构建搭载在互联网平台上的中药生产溯源系统.通过明确中药生产过程和质量传递,便于消费者获知药品信息,为中药标准化的实施提供保障,以期达到中药生产来源可知、去向可追、质量可查、责任可究的目的.

  • 铁皮石斛己糖转运蛋白基因DoHT1的分离和表达分析

    作者:李依民;陈莹;刘阿萍;张娜;黑小斌;张岗;郭顺星

    该研究借助RACE技术克隆了铁皮石斛己糖转运蛋白(hexose transporter,HT)基因DoHT1,对其序列特征进行生物信息分析,并采用定量PCR分析基因表达模式.结果表明,DoHT1基因(GenBank注册号KU160469)cDNA全长1 586 bp,ORF长1 536 bp,编码1条由511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56.18 kDa,等电点9.08.DoHT1蛋白含有糖转运蛋白协助扩散超家族保守结构域(22 ~ 483)、糖转运基序1(139~164)、糖转运基序2(338 ~355)和功能基序;无信号肽,含11个跨膜域,预测定位在质膜,与多种植物HTs蛋白有较高的一致性(54.7% ~80.7%),隶属于MST(单糖转运蛋白)分支,与小兰屿蝴蝶兰亲缘关系近.DoHT1基因具有组织表达特异性,其转录本在石斛叶中显著高,茎中次为,分别为根中的19.36,1.82倍.该研究获得DoHT1基因全长及分子特征,为进一步研究其在铁皮石斛糖代谢调控中的作用奠定基础.

中国中药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