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药学 > 中国中药杂志

中国中药

中国中药杂志

China Journal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중국중약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药通报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影响因子: 1.7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2272/R
  • 国内刊号: 李禾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cjcmm2006@188.com,
  • 曾用名: 中药通报
  • 创刊时间: 195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药学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国中药杂志编辑部
  • 类 别: 中药学
期刊荣誉:
  • 石韦黄酮组分改善糖尿病肾病病理及减轻炎症反应作用研究

    作者:刘绪林;刘文萍;王丽丽;封亮

    糖尿病肾病(DN)与免疫介导的炎性损伤密切相关.石韦为一味对泌尿系统疾病具有较好功效的药材,其含有较为丰富黄酮组分(SWHT).该研究探讨SWHT对DN及炎症反应的改善作用.该研究以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鉴定SWHT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分析结果显示SWHT主要含有芒果苷和异芒果苷.采用高糖高脂饲料和STZ诱导大鼠DN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DN模型组、阳性对照组、SWHT组(50,100,200 mg· kg-1,ig).给予药物干预12周后,采用ELISA检测血清中AGEs,RAGE含量;采用试剂盒检测血肌酐、血尿素氮、尿总蛋白水平;并采用HE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和结构;应用Western blot和ELISA法检测肾组织IL-6,TNF-α,IL-1β的蛋白表达及含量.研究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SWHT组分显著降低DN大鼠血清中AGEs和RAGE水平;可降低DN大鼠血肌酐、血尿素氮、尿总蛋白水平;改善肾组织病理损伤,降低基底膜增厚;并下调炎症介质IL-6,TNF-α,IL-1β的蛋白表达水平.研究结果提示,SWHT组分具有潜在的抗糖尿病肾病活性,其改善糖尿病肾病的病理损伤与其减轻炎症损伤有关,这为中医临床科学、合理应用石韦药材提供依据,也为进一步开发糖尿病肾病组分中药提供活性组分.

  • 普洱茶素Ⅰ改善糖脂代谢紊乱的药效评价及作用机制研究

    作者:顾小盼;吴臻;靳凤玉;潘勃;赵云芳;李军;郑姣;屠鹏飞

    普洱茶是以云南特产的普洱茶Camellia assamica的干燥嫩叶为原料,加工而成的微生物后发酵茶.普洱茶素类化合物是微生物发酵过程中产生的特征性成分.该文探讨了普洱茶素Ⅰ(puerin Ⅰ,P1)对糖脂代谢紊乱ApoE-/-小鼠的治疗效果及作用机制.结果显示,P1能显著降低高脂高糖诱导的ApoE-/-小鼠的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空腹血糖(FBG),改善小鼠的注射胰岛素耐量(ITT)和注射葡萄糖糖耐量(IPGTT).进一步实验证明P1可分别通过抑制肠道α-葡萄糖苷酶活性和激活肝细胞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的表达降低空腹血糖和血浆总胆固醇含量.该研究确认了普洱茶特征性成分P1对糖尿病并发高脂血症ApoE-/-小鼠的治疗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旨在为普洱茶的药物研发提供有益探索.

  • 沙苑子总黄酮对肾阳虚高脂血症模型大鼠ERα介导的调脂作用机制研究

    作者:唐潇然;王景霞;付璐;姚骏凯;李思明;高学敏;张建军

    绝经期妇女随着卵巢功能衰退,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明显,出现脂代谢紊乱.现代临床上多采用雌激素替代疗法,长期使用该疗法,易出现多种严重并发症,中医常采用温补肾阳,化浊降脂的治法.课题组前期研究亦表明中药传统温阳药物沙苑子具有良好的调节血脂的作用,而肝脏是体内调节脂肪代谢主要的器官,在脂代谢紊乱中发挥重要作用.故该实验以观察沙苑子总黄酮(TFS)对肾阳虚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肝脂以及对肝脏雌激素受体的影响为切入点,探讨沙苑子调脂作用的物质基础及机制,阐明中药调脂的优势和特色.该实验采用双侧卵巢切除术联合6周喂养高脂饲料制备肾阳虚高脂血症大鼠模型,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灌胃浓度0.9%生理盐水;雌激素组灌胃戊酸雌二醇(0.2 mg·kg-1);沙苑子低、中、高剂量组灌胃剂量分别为28.5,57,114 mg·kg-1(相当于正常成人沙苑子生药量的7.5,15,30 g),用药体积按每100 g体质量灌胃1 mL计算,持续给药8周后取材.检测肝脏TG,TC,LDL-C,HDL-C水平、肝脏质量、肝脏指数、子宫质量、子宫指数、血清雌激素水平、FSH水平以及肝脏病理切片、肝脏雌激素受体表达水平.与模型组相比,沙苑子总黄酮高剂量组大鼠肝脏TG,TC,LDL-C水平显著降低(P<0.001,P<0.05),肝脏HDL-C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雌激素组大鼠血清激素水平显著升高(P<0.001),血清FSH水平显著降低(P<0.001).与假手术组相比,PCR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ERα mRNA表达量显著减少(P<0.01);与模型组相比,雌激素组大鼠ERα mRNA表达量显著增加(P<0.001),沙苑子总黄酮中、高剂量组大鼠ERα mRNA表达量均增加(P <0.01,P<0.001).该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沙苑子总黄酮是沙苑子发挥调脂作用的主要有效成分,其调脂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强雌激素受体的敏感性或增加雌激素受体的数量,放大雌激素受体后传导的信号,产生调脂作用.

  • 铁皮石斛复方对“饮食不节”致高血压大鼠的药效及PI3K/AKT/eNOS信号通路的影响

    作者:尹超;徐俞悦;陈国杨;李波;何茂;施秋秋;王婷;吕圭源;陈素红

    观察铁皮石斛复方对“饮食不节”致高血压大鼠的药效及其相关机制.50只SD大鼠用高糖高脂饲料复合饮酒连续喂养4周,造模后根据血压随机分为模型组、缬沙坦组(8 mg·kg-1)、铁皮石斛复方3个剂量组(1.65,3.30,5.00 g·kg-1),每组10只,另取10只SD大鼠作为正常组.连续给药4周,测定大鼠的血压;眼眶取血,测定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计算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硝酸还原酶法检测血清一氧化氮(NO);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血清内皮素-1(ET-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末次给药后处死大鼠,Westem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胸主动脉中PI3 K/AKT/eNOS蛋白的表达情况;分离主动脉,HE染色,观察胸主动脉内皮和血管结构的变化;Masson染色观察主动脉胶原沉积情况;免疫组化法观察主动脉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和ICAM-1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铁皮石斛复方能够明显降低高血压大鼠的血压,升高HDL-c,降低AI,同时能够升高血清中NO含量,降低ET-1和ICAM-1的水平,促进PI3 K/AKT/eNOS蛋白表达.铁皮石斛复方组病变程度减轻,胶原沉积明显减少.同时铁皮石斛复方能够明显增加eNOS的表达,降低ICAM-1的生成.铁皮石斛复方对于“饮食不节”致高血压大鼠具有明显的抗高血压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血脂水平,降低AI,增强PI3 K/AKT/eNOS信号通路,增加NO生成,抑制ICAM-1,ET-1分泌,保护血管内皮,改善主动脉病变等有关.

  • 黄蒲通窍胶囊对阿尔茨海默病细胞模型细胞凋亡的影响

    作者:蔡标;叶树;王艳;汪婷婷;王靓;江爱娟;方正清;申国明;谢道俊

    海马神经细胞丢失是阿尔茨海默病(AD)的主要病理特征之一,其发生与海马神经细胞凋亡有关.黄蒲通窍胶囊用于治疗AD,但其作用机制尚未明确.该实验通过观察黄蒲通窍胶囊含药血清对Aβ25-35诱导的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AD细胞模型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黄蒲通窍胶囊治疗AD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状态,MAP-2免疫荧光法鉴定原代培养的海马神经元.运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制备黄蒲通窍胶囊含药血清,MTT法筛选黄蒲通窍胶囊含药血清佳浓度范围和Aβ25-35造模浓度.用Aβ25-35诱导建立AD细胞模型后,给予不同浓度的黄蒲通窍胶囊含药血清继续干预,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内Bax,Cyt C,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显示,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成功,且海马神经元在培养至第7天时生长成熟;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海马神经元细胞存活率下降,细胞凋亡率增加,Bax,Cyt C,caspase-3蛋白表达增加(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黄蒲通窍胶囊含药血清组细胞存活率明显升高,细胞凋亡率减少,Bax,Cyt C,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 <0.05,P<0.01).结果表明,黄蒲通窍胶囊含药血清对Aβ25-35诱导的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可抑制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从而起到治疗AD的作用.

  • 异丁酰紫草素通过PI3K/Akt/m-TOR通路靶向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的研究

    作者:钟宇;郑学宝;蔡康荣;黄琼林;叶华;黄哲;王永存;朱宇珍

    探讨异丁酰紫草素对结肠癌细胞体外生长抑制作用及其对PI3K/Akt/m-TOR通路的影响.MTT法检测不同浓度(0,6.25,12.5,25,50,100 mg·L-1)异丁酰紫草素处理人结肠癌HT29细胞24,48 h的增殖抑制率;CCK-8法检测异丁酰紫草素作用人结肠癌细胞HT29,HCT116,DLD-1,Caco-2 48 h的增殖抑制率;Annexin V/PI双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24,48 h异丁酰紫草素对HT29细胞凋亡的影响;细胞周期检测试剂盒检测48 h异丁酰紫草素对HT29细胞周期变化的影响;Western blot及RT-PCR法检测异丁酰紫草素对HT29细胞PI3K,p-PI3K,Akt,pAkt,m-TOR蛋白水平和mRNA水平的变化.结果显示,异丁酰紫草素可抑制人结肠癌细胞生长、增殖,抑制率呈浓度依赖性;异丁酰紫草素促进细胞凋亡,且主要集中在早期凋亡,阻滞细胞于G0/G1期或G2/M期;异丁酰紫草素浓度依赖性下调HT29细胞PI3K,p-PI3K,Akt,p-Akt,m-TOR蛋白及PI3K,Akt,m-TOR mRNA水平.结果表明,异丁酰紫草素能显著抑制人结肠癌细胞增殖,诱导早期凋亡,改变细胞的周期分布,这种生物学效应可能与PI3K/Akt/m-TOR信号通路受到抑制有关.

  • 益气活血方对糖尿病GK大鼠肾脏保护作用的研究

    作者:邓九零;陈亮;寿旗扬;骆启晗;王慧铭;王辉

    研究益气活血方对糖尿病GK大鼠肾脏保护作用.通过8只雄性Wistar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16只雄性GK大鼠按体质量、血糖值随机分为模型组、益气活血方组,每组8只,连续给药6周.每周称大鼠体质量,并测空腹血糖(FBG);第3,6周末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值(HbALc)与24h代谢值并收集尿液,生化法检测尿糖(U-GLU)、尿肌酐(U-CREA)、尿蛋白总量(U-TP),计算24h蛋白排泄率(UAER);6周末,麻醉处死大鼠,心脏取血,生化法检测血清中肌酐(CREA)、尿酸(UA)及总胆固醇(CHOL),手工法检测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取双肾,称重,计算肾肥大指数,将肾置中性甲醛,PAS染色,光镜下观察病理变化.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FBG,HbALc,24 h代谢值,U-GLU,UAER,血清CREA,UA,CHOL,肾肥大指数均显著性升高(P<0.05),体质量增长速度、血清GSH-Px均显著性降低(P<0.05),模型组大鼠肾病理切片有明显肾小球损伤及结构改变;与模型组相比,给药组大鼠血清GSH-Px显著性升高(P<0.05),FBG,HbALc,24 h代谢值,U-GLU,UAER,血清CREA,UA,CHOL,肾肥大指数显著性降低(P<0.05),给药组大鼠肾病理切片的肾小球损伤及结构改变有所改善.结果表明益气活血方可明显升高糖尿病GK大鼠的血清GSH-Px,降低FBG,HbALc,24h代谢值,U-GLU,UAER,血清CREA,UA,CHOL,肾肥大指数,改善肾脏病理.

  • 多花蒿中愈创木内酯类成分研究

    作者:昝珂;陈筱清;屠鹏飞

    采用多种色谱技术对多花蒿干燥地上部分95%乙醇提取物进行化学成分研究,得到10个愈创木内酯类化合物,通过理化数据和波谱分析鉴定其结构分别为多花蒿内酯E(1),tanaphillin (2),1β,10β-epoxydehydroleucodin (3),5-hydroxyleucodin (4),dehydrocostuslactone(5),3-O-methyl-iso-secotanapartholide(6),roxbughianin A(7),dehydroleucodin(8),arglabin (9),8α-acetoxyarglabin(10).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2~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较强的细胞毒活性,IC50为5.35 μmol·L-1,化合物6对人胃癌细胞(BGC-823)有较强的细胞毒活性,IC50为2.68 μmol·L-1.

  • 妇科千金方化学成分的研究

    作者:王康华;张英涛;杨秀伟;徐嵬;张鹏;龚云;刘逆夫

    复方中药妇科千金方由千斤拨、功劳木、穿心莲、金樱根、单面针、当归、鸡血藤和党参组成,该文系统研究了妇科千金方的化学组成.采用硅胶、Sephadex LH 20、大孔吸附树脂和反相高效液相等柱色谱方法对妇科千金方的提取物浸膏进行分离纯化,通过化合物的谱学数据鉴定其结构.共分离得到3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Z-3-丁烯基苯酞(1)、Z-藁本内酯(2)、洋川芎内酯I(3)、洋川芎内酯H(4)、香草醛(5)、7-O-甲基汉黄芩素(6)、汉黄芩素(7)、穿心莲素(8)、19-羟基-8(17),13-对映-半日花二烯-15,16-内酯(9)、新穿心莲内酯苷元(10)、穿心莲内脂(11)、脱水穿心莲内酯(12)、异穿心莲内酯(13)、穿心莲黄酮(14)、鹰嘴豆芽素A (15)、5-羟基-7,8,2’,5’-四甲氧基黄酮(16)、芒柄花素(17)、大豆苷元(18)、染料木素(19)、苯甲酸(20)、香草酸(21)、反式阿魏酸(22)、水杨酸(23)、大豆苷(24)、染料木素-7-O-β-D-呋喃芹糖基-(1→6)-O-β-D-吡喃葡萄糖苷(25)、芹菜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26)、穿心莲黄酮苷C(27)、芹菜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6”-甲酯(28)、新穿心莲内酯(29)、染料木苷(30)、穿心莲内酯苷(31)、14-去氧-11,12-二去氢穿心莲内酯苷(32)、党参炔苷(33)、表儿茶素(34)、儿茶素(35)、巴马汀(36)、小檗碱(37)、药根碱(38).结合之前单味药研究结果来判断,来源于大叶千斤拔的有黄酮类化合物17,19,24,30;来源于功劳木的有生物碱类化合物36~38;来源于穿心莲的有黄酮类化合物6~8,14,16,27,有二萜类化合物9~13,29,31,32;来源于单面针的有酚类化合物5;来源于当归的有苯酞类化合物1~4和苯丙素类化合物22;来源于党参的有炔类化合物33;来源于鸡血藤的有黄酮类化合物15,17~ 19和酚酸类化合物21;而黄烷醇类的化合物34和35既可能来源于鸡血藤,也可能来源于金樱根.中药复方化学成分具有可溯源性,此为中药复方化学成分物质基础研究提供了范例.化合物25,26和28迄今未见从组方单味药中分离鉴定.

  • 有机磷类禁限用农药在金银花中的残留状况及风险评估

    作者:李嘉欣;石上梅;薛健

    研究有机磷类禁限用农药在金银花中的残留状况,为金银花中的风险控制与大残留限量的制定提供参考.建立了23种禁限用有机磷类农药的残留测定方法,对收集的64个样品进行筛查,并基于理论大残留限量进行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样品检出率为58%,共检出禁限用有机磷农药6种,检出率分别为毒死蜱41%、氧乐果23%、三唑磷11%、甲基异柳磷6.3%、甲胺磷1.6%、水胺硫磷1.6%.检出样品的农药残留量中位数分别为毒死蜱0.037 mg· kg-1、氧乐果0.043 mag· kg-1、三唑磷0.030 mg·kg-1、甲基异柳磷0.18 mg·kg-1、甲胺磷0.041 mg·kg-1、水胺硫磷0.036 mg·kg-1.检出样品的残留量,甲胺磷、水胺硫磷均低于理论大残留限量,毒死蜱、甲基异柳磷、三唑磷个别样品高于理论大残留限量,而氧乐果则全部高于理论大残留限量.根据理论大残留限量评估结果,建议相关部门应加快推进大残留限量标准的制定,加强对金银花禁限用有机磷农药使用的监管力度.

  • HPLC特征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比较川牛膝及其混淆品、掺混品化学成分差异

    作者:施崇精;王姗姗;程中琴;刘小妹;袁强华;刘莉;呼梅;宋英

    川牛膝的主要混淆品为同属植物头花杯苋的根,研究报道其在性味和药理活性上存有明显差异,仅可作为地方习惯用药,不得代替川牛膝入药.但因头花杯苋外观形态上与川牛膝十分相似,且杯苋甾酮含量也能达到现行药典限量,导致市场上多以冒充或掺混形式出售,这严重地影响了川牛膝的临床用药安全和道地药材开发.鉴于此,该文采用HPLC特征指纹图谱技术试图揭示川牛膝、混淆品头花杯苋、掺混川牛膝在多组分下的化学特征成分差异,以期为川牛膝区别用药和真伪鉴别提供有力支撑.通过测得川牛膝及其混淆品、掺混品色谱图,得出65个不同组分,以建立26×65的峰面积数据矩阵,并进行特征峰差异分析、相似度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特征峰差异分析得出头花杯苋及其掺混品特征峰较川牛膝多且响应值高,筛选出的9个特征峰用以鉴别伪品头花杯苋,其中2个可用以鉴别出掺混5%川牛膝,且9个特征峰的光谱图大多类似于皂苷类成分的末端吸收光谱图,表明头花杯苋可能含有大量皂苷类成分.以建立的川牛膝特征指纹图谱为参照,相似度分析得出川牛膝相似度均大于0.942,而头花杯苋、掺混川牛膝相似度分别小于0.383,0.399.聚类分析树状图和主成分得分三维图均能将川牛膝、头花杯苋、掺混川牛膝明显的分为3类.以上研究结果均表明川牛膝、头花杯苋、掺混川牛膝在化学组分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当区别用药,不可混昆淆.

  • 肉苁蓉主要活性成分松果菊苷在甲醇中转化路径的阐明

    作者:颜昱;刘同祥;毕丹;刘文静;宋青青;李军;宋月林;屠鹏飞;赵云芳

    松果菊苷(ECH)为中药肉苁蓉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亦为苁蓉总苷胶囊抗血管性痴呆的药效成分.以该化合物为原料药制成的脑清智明片也于日前获得了临床批文.然而,对于该化合物的稳定性研究尚较为薄弱,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临床研究和进一步开发.该研究中,笔者首先通过HPLC-DAD检识发现ECH在甲醇中易转化成2个主要产物(P1和P2),进一步通过引入2个2位/6通电子切换阀构建流份自动接收装置,制备产物,并结合1H-NMR和LC-MS/MS分析,准确鉴定产物结构分别为毛蕊花糖苷(P1)和肉苁蓉苷A(P2).深入分析松果菊苷、毛蕊花糖苷和肉苁蓉苷A的1H-NMR谱图发现三者均能产生对应的顺式异构体(顺式松果菊苷、顺式毛蕊花糖苷和顺式肉苁蓉苷A).因此,ECH在甲醇中的转化途径主要包括糖苷键水解、甲基化和顺式/反式异构化.该文的结果将为中药肉苁蓉的深入开发和脑清智明片的杂质检测提供准确的信息.同时,该研究建立的流份自动接收装置将为微量杂质的自动化制备及半制备液相目标信号自动化收集提供简单易行的方案.

  • 不同来源引流熊胆粉的化学成分系统分析

    作者:王杰;熊爱珍;程绒绒;杨莉;王峥涛;刘绍勇

    熊胆粉中含有胆汁酸、胆红素、蛋白质、氨基酸、微量元素等多种成分,其中胆汁酸类是熊胆粉中含量高且研究多的活性成分,而非胆汁酸类成分目前却鲜有报道.因此,该研究对来源为四川、黑龙江、云南的熊胆粉中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的研究.通过采用微孔板分光光度计法测定胆红素、蛋白质,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胆汁酸和氨基酸,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测定微量元素.并采用相似度评价软件对不同来源的20批熊胆粉进行系统分析,表明不同来源熊胆粉中胆汁酸类成分相似度高(相似度系数为0.922~0.977),不存在明显差异.所测样本中牛磺熊去氧胆酸与牛磺鹅去氧胆酸是熊胆粉中含量高的成分,为41% ~59%,均符合现行卫生部质量标准.二者总含量在来源为黑龙江的熊胆粉中高,对不同来源的熊胆粉有分类意义.此外,不同来源熊胆粉中胆红素、蛋白质、氨基酸、微量元素含量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该研究发现不同来源熊胆粉主要化学成分较为相似,但胆汁酸、胆红素、蛋白质、氨基酸、微量元素对不同来源的样本有分类意义,该研究为市售熊胆粉的质量评价和控制提供了更加全面科学的依据.

  • 壮药治疗肝脏疾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赞;张煜涵;张涛

    肝脏疾病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五大致死疾病,且发病率逐年上升.数据显示,中国是病毒性乙型肝炎高发国家,约1/4的患者终发展为慢性肝病,病情形势严峻.肝脏疾病的防治是医学科学重点研究对象之一,寻找疗效确切的具有抗病毒及免疫调节作用的天然药物已成为当今时下热点.壮药是壮族先民在壮医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反复实践并加以运用的传统药物.历经长期的实验和临床研究,壮药在治疗肝病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对肝病病毒具有显著的诱导及抑制作用,相较于现代医学的治疗在抗病毒、降酶、调节免疫、阻断病情进展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该研究将从壮药的有效成分、有效部位、提取物及复方制剂治疗肝病的作用及其机制等方面的实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壮药治疗肝病研究与发展前景提供参考.

  • 天麻加工炮制、成分分析与体内代谢研究进展

    作者:杨飞;王信;马传江;陈雅慧;孙爱萍;贾静;曹广尚;辛义周;张学顺

    蒸制法是天麻的传统加工炮制方法,目前对于天麻蒸制机制的研究结果主要集中在便于软化切片,破坏β-糖苷键酶以降低天麻苷分解(杀酶保苷)层面上,炮制机制研究不完善,揭示分析活性成分在体内的代谢过程是阐明中药炮制机制的重要渠道和崭新模式,该文查阅近几年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天麻药材的加工炮制、成分分析方法及体内代谢的研究情况进行简要综述,以期为天麻炮制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 鸡血藤的本草沿革与黄酮类成分及其药理学研究进展

    作者:秦双双;朱艳霞;韦坤华;李明杰;缪剑华;张重义

    鸡血藤为豆科植物密花豆的干燥藤茎,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舒筋活络的功效,在中国及东南亚国家有广泛应用.通过查阅本草及地方志文献记载,对鸡血藤基原及其药用沿革进行考证,研究不同历史时期品种的变迁情况.黄酮类化合物作为鸡血藤主要的活性成分,据文献统计,迄今已有60个黄酮类化合物被分离得到,按其基本骨架,主要分为异黄酮类、二氢黄酮类、黄烷(醇)类、二氢黄酮醇类、原花青素类、查尔酮类、紫檀烷类、异黄酮醇类、异黄烷类以及橙酮类.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这些黄酮类成分具有调节血液系统、抗肿瘤、抗氧化、抗病毒、抗菌、抑制黑色素沉着等多种药理活性.通过对鸡血藤的本草沿革、黄酮类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鸡血藤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 人参抗病、促生菌的筛选及田间效果评价

    作者:姜云;冉超;陈长卿;褚逸轩;张子恒;陈林;王驰

    筛选出同时具有抗病和促生作用的菌株,明确菌株的田间应用效果.采用平板对峙法从人参内生及根际土壤298株菌株中筛选得到具有很好拮抗效果的菌株,同时采用Ashby培养基验证其固氮潜能、Salkowski方法测定产IAA能力、硅酸盐培养基初筛和火焰分光光度法复筛测定解钾能力、CAS方法检测产生铁载体能力;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和16S rRNA序列分析鉴定其种类;采用灌根法测定其田间防治人参病害和促生效果.通过筛选获得1株具有广谱抗菌效果并且具有固氮、解钾和产IAA、铁载体的能力的菌株TY15,鉴定其为成团泛菌Pantoea agglomerans;田间测定菌株TY15对人参成株期锈腐病平均防效为68.02%,与300亿/克益微可湿性粉剂处理的防效(68.94%)相当;经TY15菌株处理的人参与清水对照相比,鲜重增加22.73%.终获得了1株具有很好应用前景的菌株TY15.

  • 遗传和环境对唐古特大黄功效成分含量的影响研究

    作者:商彤;胡会娟;孟磊;丁一明;李永杰;张明明;李莉;魏胜利

    以采自青海省6个唐古特大黄种源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分别在四川若尔盖、甘肃宕昌和河北沽源3个试验点布置种源试验,采用HPLC测定功效成分含量.探讨遗传与环境及互作效应对唐古特大黄游离蒽醌类、结合蒽醌类、酚酸类和二蒽酮苷类4类功效组分(包含14种功效成分)含量的影响,为大黄人工栽培中优质产地和种源选择提供依据.多点种源试验结果表明遗传和环境对唐古特大黄各功效成分含量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其中酚酸类成分含量主要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其他3类成分含量受环境和遗传共同影响,其中环境因素所占比重较大.提示优质唐古特大黄的栽培应优先考虑环境,再选择种源.四川产地环境可能有利于唐古特大黄结合蒽醌类成分含量的积累,甘肃产地种植环境可能有利于游离蒽醌类、酚酸类和二蒽酮苷类成分含量的积累.根据功效组分含量和比例初步推断,种源T4可作为潜在的清热解毒和逐瘀通经专用药材的种质,种源T3和T6可作为潜在的泻下攻积专用药材的种质,该研究结果对大黄精准药材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植物生长调节剂及氮素处理对拟巫山淫羊藿采后再萌发的影响

    作者:田景;金华;姜志海;李砾;杨相波;郭宝林

    为了探究适宜的促进拟巫山淫羊藿采后快速萌发、恢复生长的方案,选用6-BA、尿素、碳酸氢铵及GA3在采收后喷根处理,在不同的时期统计生物学指标,并采用高效液相的方法检测干燥成熟叶片中淫羊藿苷类黄酮成分的含量.结果表明6-BA 90 mg·L-1(B1),6-BA 60 mg·L-1 (B2)及综合1(6-BA 30 mg· L-1+尿素300 mg·L-1)、综合2(6-BA 60 mg· L-1+尿素300 mg·L-1)、综合4(6-BA 60 mg·L-+碳酸氢铵300 mg·L-1)显著促进了采后芽萌发,使快速建立新的光合体系,在处理1个月时分枝数分别较对照组提高165.9%,115.76%,103.86%,104.50%,81.67%.但是6-BA 90 mg· L-1 (B1),6-BA 60 mg·L-1 (B2)处理组第2年萌发的分枝数及总叶片产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综合1、综合2、综合4处理虽然第2年萌发的分枝数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但是所获得的平均每株叶片产量有显著增加,增幅为36.80%,32.84%,45.97%,且对其中的淫羊藿苷类有效成分没有显著影响,因此,该实验的综合1、综合2及综合4处理为较合适的促进拟巫山淫羊藿采收后再萌发的实验处理.

  • 北京地区侵染菘蓝的黄瓜花叶病毒分子鉴定

    作者:董佳莉;王蓉;刘琨;李勇;丁万隆

    为了鉴定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栽培地中菘蓝花叶病样品中可能的病毒,采用反转录(reverse transcription,RT)-PCR方法,以马铃薯Y病毒属Potyvirus、马铃薯卷叶病毒属Polerovirus和烟草花叶病毒属Tobamovirus的通用检测引物,蚕豆萎蔫病毒2号(broad bean wilt virus 2,BBWV2)和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的特异检测引物进行分子检测.结果表明,用CMV特异引物扩增到1条657个核苷酸(nt)的条带,测序后经BLAST分析发现,该条带与CMV-Vi的核苷酸相似度高达99%,氨基酸相似度为100%,命名为CMV菘蓝分离物(CMV-It).根据CMV CP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表明,CMV-It与CMV-K分离物的亲缘关系较近,属于CMV I亚组.该研究首次用RT-PCR方法鉴定了菘蓝花叶病样品被CMV侵染,并分析了其CP基因序列特征,为菘蓝病毒病的研究及田间防治提供了依据.

  • 3种温郁金根茎炮制品的UPLC指纹图谱与多成分含量测定研究

    作者:郝敏;陆兔林;毛春芹;季德;李林;苏联麟;顾丽亚;李平;秦思睿

    建立UPLC同时测定温郁金根茎3种炮制品中5种倍半萜类化合物含量的方法,分别构建3种炮制品的UPLC指纹图谱,用于3种温郁金根茎炮制品的质量分析;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2.1 mm×50mm,1.7μm),乙腈-水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3 mL· 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14 nm;进样量1μL进行含量测定;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130723版)进行相似度评价,并使用simca-p14.1软件进行HCA,PCA与OPLS-DA分析,寻找3种饮片的差异成分.莪术二酮、莪术醇、吉马酮、呋喃二烯、β-榄香烯分别在10.8 ~ 320 mg·L-1(r =0.999 9),10.36 ~ 259 mg·L-1(r=0.998 1),10.54 ~263.5 mg·L-1(r=0.999 3),30.2 ~755 mg·L-1(r =0.999 6),34.38 ~862 mg·L-1(r =0.999 9)时与色谱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75%,98.69%,98.63%,99.76%,99.57%,RSD分别为2.7%,1.5%,1.3%,2.5%,0.87%.30批样品相似度>0.9,表明样品一致性良好,进一步对样品进行模式识别,可以明显归为3类,并分别找出了3种饮片之间的差异色谱峰.结果表明,温郁金根茎经炮制加工后物质基础发生明显变化,为3种饮片临床合理用药及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研究依据.

  • 醋炙降低芫花二氯甲烷部位对大鼠小肠隐窝上皮细胞IEC-6毒性的研究

    作者:周琴蓉;肖林焱;刘其南;孙盼盼;张丽

    该实验以大鼠小肠隐窝上皮细胞IEC-6为研究对象,比较醋炙前后芫花二氯甲烷部位对IEC-6细胞的毒性差异,初步探讨芫花醋炙减毒的机制.通过MTT法筛选芫花各极性部位对于IEC-6细胞毒性,比较醋炙前后芫花毒性部位对IEC-6细胞活性的影响;通过测定IEC-6细胞中的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Na+-K+-ATP酶,Ca2+-Mg2+-ATP酶等酶的活力和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的含量评价IEC-6细胞氧化损伤程度;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IEC-6细胞的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表明芫花二氯甲烷部位为致IEC-6细胞的毒性部位,醋炙后二氯甲烷部位毒性显著降低(P<0.01).与空白组相比,芫花二氯甲烷部位可显著降低IEC-6细胞中Na+-K+-ATP酶、Ca2+-Mg2+-ATP酶、SOD活力(P<0.01),显著提高细胞上清液LDH,MDA含量,显著降低细胞中GSH的含量(P<0.01).同时,芫花二氯甲烷部位能显著提高IEC-6细胞的早期与晚期凋亡率,显著降低G1期细胞百分比,增加S与M期细胞百分比(P<0.01).醋炙后,与相应芫花生品二氯甲烷组相比,醋芫花二氯甲烷组可显著提高IEC-6细胞内Na+-K+-ATP酶、Ca2+-Mg2-ATP酶、SOD活力(P<0.01),显著降低细胞中LDH,MDA含量(P<0.01),显著提高细胞中GSH含量(P<0.01).显著降低IEC-6细胞的早期凋亡率、晚期凋亡率(P<0.01),显著增加G1期细胞百分比,减少S与M期细胞百分比(P<0.01).提示醋炙可降低芫花二氯甲烷部位致IEC-6细胞的毒性,其可能机制为提高细胞中抗氧化酶的活性与细胞膜的通透性,降低氧化损伤而实现.

  • 红芪多糖的复合酶联合超声提取工艺、理化特性及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作者:杨秀艳;薛志远;杨亚飞;方瑶瑶;周湘琳;赵良功;封士兰

    利用复合酶联合超声波提取技术(MC),以红芪多糖得率和含量为综合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筛选优提取组合,并分析了复合酶联合超声提取多糖(HPS-MC)的不同组分和热水浸提多糖(HPS-R)的物理化学特性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复合酶配比对红芪多糖得率和含量影响均达到显著效应,而超声功率能显著提高红芪多糖含量;佳工艺参数为复合酶配比1:1、超声功率105 W、超声时间60 min、酶解pH 5,多糖得率和质量分数分别为(14.01±0.64)%,(92.45±1.47)%;与HPS-R相比,HPS-MC的相对分子质量、绝对黏度和蛋白质含量均降低,而糖醛酸含量增加;抗氧化体系中,多糖质量浓度在1~7g·L-1时,HPS-MC比HPS-R的抗氧化活性高,且相对分子质量低的HPS-MC(80%)随试验浓度的增大呈显著量效关系.综上所述,MC是一种简单方便、经济环保的提取技术,该法提取的HPS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活性.

  • 中药饮片耐热菌微生物类群的分析

    作者:甘永琦;农浚;樊兰艳;零文超;朱斌;张涛

    探索污染中药饮片的耐热菌微生物组成和多样性特征.以9个品种中药饮片为研究对象,采用MALDI-TOF-MS蛋白质指纹图谱技术和Illumina Miseq的16S rRNA宏基因组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样品的耐热菌微生物群落进行分析.茎类饮片(鸡血藤、通草、小通草)的污染菌检出率高,种类多;而果实类饮片(南五味子)检出率低,污染菌种类少;根类饮片中,广山药和熟地黄的污染菌检出率和种类偏低.耐热菌微生物类群以芽胞杆菌科和类芽孢杆菌科为主;其中检出率高的菌属为芽孢杆菌属,还包括短小芽孢杆菌属、类芽孢杆菌属、土壤芽胞杆菌属,高通量测序注释的其他菌属为肠杆菌属、短波单胞菌属、明串珠菌属、甲基杆菌属、脱氯单胞菌、泛菌属、克雷伯菌属和欧文氏菌属等.中药饮片的耐热菌微生物群落潜在危害因子,应完善其微生物限度标准,严格控制产品中的致病菌,加强中药饮片在生产和流通环节的监督管理.

  • 中药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中多成分环境下小檗碱的特性溶出速率研究

    作者:尹秀文;王子禹;潘孟;张鑫;王静;李彦萍;董玲

    该研究就中药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biopharmaceutics classification system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CMMBCS)中的特性溶出速率问题,利用旋转盘系统考察人工制造的多成分环境对特性溶出速率的影响,并利用所获数据进行分析总结相关规律.采用递进式设计,分别研究了单一成分(葛根素、黄芩苷和甘草酸)、2成分(葛根素+黄芩苷,葛根素+甘草酸,黄芩苷+甘草酸)和3成分(葛根素+黄芩苷+甘草酸)环境对小檗碱特性溶出速率的影响趋势,为多成分环境下中药成分的吸收相关研究奠定基础.

  • 补中益气汤加味联合盆底肌肉锻炼-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产后早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疗效研究

    作者:陈舟;黄和;陈其余

    为探讨补中益气汤加味联合盆底肌肉锻炼-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初产妇产后早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的疗效及其对TGF-β1,MMP-2,TIMP-2的影响.选取本院2014年3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186例PF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93例.对照组给予盆底肌肉锻炼-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中益气汤加味进行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表明,试验组治疗后1,3,6个月阴道收缩肌电值、阴道收缩持续时间、阴道动态压力及盆底肌电活动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尿失禁改善有效率为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68% (P <0.05).试验组性生活质量改善有效率为96.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07% (P <0.05).试验组治疗后1,3,6个月子宫脱垂、后壁脱垂发生率及前壁脱垂等级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试验组TGF-β1,TIMP-2水平高于对照组,而MMP-2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结果可知,对PFD患者采用补中益气汤加味联合盆底肌肉锻炼-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促进身体恢复,改善性生活质量,优势显著,值得推广.

  • 化浊解毒方对慢性糜烂性胃炎浊毒内蕴证患者HIF-1α,VEGF,PTEN的影响

    作者:吕静静;王彦刚;吕雪艳

    观察化浊解毒方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浊毒内蕴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并通过检测慢性糜烂性胃炎浊毒内蕴证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和胃黏膜组织中HIF-1α,VEGF,PTEN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化浊解毒方的作用机制,为浊毒理论在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70例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阿拉坦五味丸,每日2次,每次1袋,治疗组给予化浊解毒方口服,每日1剂,2组均治疗6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胃镜象及病理情况变化,以及2组治疗前后血清和胃黏膜组织HIF-1α,VEGF,PTEN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胃镜疗效和病理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HIF-1α,VEGF水平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血清PTEN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0.05);治疗后胃黏膜组织HIF-1α,VEGF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胃黏膜组织PTEN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化浊解毒方能明显改善慢性糜烂性胃炎浊毒内蕴证患者的临床症状、胃镜象及病理,其作用机制是化浊解毒方可能通过降低慢性糜烂性胃炎胃黏膜组织HIF-1α,VEGF的表达水平,提高PTEN表达水平而起作用.

  • 丹参常见病害的病原、发病规律及综合防治

    作者:王铁霖;关巍;孙楷;王升;池秀莲;郭兰萍

    丹参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根部入药,是我国大宗中药材.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逐步增加,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丹参病害发生日益严重,已成为丹参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威胁.其中,以根部病害为害为严重.丹参根腐病是生产中的重要病害,其次为丹参枯萎病,叶部病害以叶斑病为严重.目前生产上对丹参病害的防治主要以化学防治为主,辅助以生防制剂.该文对丹参根腐病、枯萎病、白绢病、根结线虫病、叶斑病、红叶病及病毒病丹参常见7种病害的为害症状、病原菌、发生规律以及防治措施等进行了总结,旨在为丹参生产中病害辨识、病原物的分离鉴定及科学用药,正确防治各病害提供指导.

  • 道地药材品质形成机制的组学研究思路

    作者:王程成;赵慧;严颖;石婧婧;陈舒妤;谈梦霞;陈佳丽;刘子修;陈翠花;邹立思;刘训红

    道地药材一直是中药材的“品质标杆”,地位不可撼动.道地药材的品质形成从分子层面的基因遗传到终产物的代谢表型都有涉及,其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途径至今并未完全阐明.近年来,不断丰富的组学技术在揭秘复杂生物系统如何运作上功不可没,也同样适用于道地药材复杂的品质形成机制探索.为了缓解道地资源日益匮乏的现状,科学地指导优质品种的移栽,该文综述了组学在解读道地药材从基因到表型的变化过程、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途径、与人体的相互作用和品质评价的新方法这些方面的研究成果,为更好地保护和利用中医药资源提供思路.

  • 黄花蒿CMK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作者:范雨芳;张曼;向礼恩;张芳源;兰小中;廖志华;杨春贤

    青蒿素是治疗疟疾的首选药物,黄花蒿为其唯一的药源植物.该研究首次从黄花蒿中克隆到青蒿素生物合成关键基因AaCMK,其cDNA全长为1 462 bp,ORF 1 197 bp,编码399个氨基酸.研究表明:AaCMK在黄花蒿各部位中均有表达,但在腺毛体中表达量极高,且该基因的表达受外源MeJA的强烈诱导;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该基因定位于叶绿体中;在过表达AaCMK拟南芥中,叶绿素a,叶绿素b及类胡萝卜素的含量极显著提高,证明AaCMK是利用代谢工程技术提高萜类物质青蒿素生物合成的一个重要候选基因,为利用代谢工程提高青蒿素含量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黄花蒿 青蒿素 MEP CMK
  • 基于形态学的金钗、金钗石斛名实续考

    作者:明兴加;赵纪峰;米本中;王刚;罗毅波

    金钗石斛简称金钗,是复杂的石斛类药材中较早被明确记载的名称,可追溯至唐·卢道元之《太上肘后玉经方》,并被其后历代医药学家所推崇.形态学特征是中药命名的规律之一,该文从形态学角度,采用文献学、历史学、考古学和文字学等多学科证据,考证“金钗”“金钗石斛”植物基原.结果表明,“单股为簪,双股为钗”,金质发钗(金钗)具有2根钗股是其显著特征,钗股通常为圆柱形,中上部粗细均匀,钗脚渐尖.金质发钗由钗股和钗头2部分组成,钗股装饰简单,钗头样式较多.根据本草记载,“金钗”“金钗石斛”具有“色黄如金、茎如钗股、无歧、旁枝如钗、股短中实”的形态特点.通过10种石斛属植物形态对比结果表明,本草所述“金钗”“金钗石斛”的植物基原应为曲茎石斛Dendrobium flexicaule,而曲茎石斛独特的人字形生长特性可能是其被称为金钗的主要原因.同时,明代出现“金钗花”可能源于花钗钗头花朵装饰的缘故,即“金钗”“金钗石斛”源于钗股,“金钗花”源于钗头.

  • 基于“劳则气耗”理论研究气虚证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

    作者:陈进成;刘建勋;林成仁;任钧国;李磊;郭浩

    该研究根据“劳则气耗”理论,旨在通过比较“神劳”与“体劳”2种因素研究气虚证大鼠模型的建立方法与系统评价体系.分别以水环境睡眠剥夺的“神劳”与以负重力竭游泳的“体劳”为干预因素,按“拟临床研究”的原则建立气虚证动物模型,实验分为正常组、力竭游泳组、睡眠剥夺组与复合组(力竭游泳复合睡眠剥夺),力竭游泳采用负重5%进行,每日1次直至力竭;睡眠剥夺采用水环境多平台睡眠剥夺法,每日随机14 ~ 16 h,复合组则2种方法联合应用,实验周期为6周.采用开场实验观察运动总路程、平均速度、活动时间以及进入中央区域次数,游泳力竭法检测力竭游泳时间,超声心动图检测心功能(LVEF,CO,FS,LVDd),舌象采集分析舌面色彩饱和度,小动物无创脉搏血氧仪测定脉搏幅度,ELISA法检测血清中ATP,ADP含量,血凝仪检测凝血四项.结果显示,睡眠剥夺组自主活动、体质量、运动能力降低明显,神经功能损伤明显,心功能下降,舌面色彩呈现淡白,ATP含量显著降低,ADP显著升高,脉搏幅度显著降低.通过采用“四诊合参”系统评价体系比较“神劳”与“体劳”2种干预因素,以“神劳”为特征的睡眠剥夺方法更适于建立拟临床的气虚证动物模型.

  • 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死的作用机制

    作者:刘楠;姜云耀;黄婷婷;侯金才;刘建勋

    该研究采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对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死的作用机制进行探讨和研究.首先,通过TCMSP数据库、DrugBank数据库和PharmMapper服务器,以口服生物利用度和类药性为限定条件对补阳还五汤所含化学成分进行筛选并预测作用靶点;然后,利用Cytoscape 3.5.1软件构建成分-靶点网络、成分靶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和脑梗死相关靶点蛋白相互作用网络,以及进行网络合并获取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死的作用靶标;后,通过DAVID在线分析工具和KOBAS 3.0软件对靶标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虚拟实验预测得到补阳还五汤150个化合物和232个靶点;通过网络合并终确定了208个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死的候选靶标.结果表明,补阳还五汤可能通过药物的反应、老化、对缺氧的反应、血液凝固等生物过程,并涉及蛋白质结合、酶结合和丝氨酸型内肽酶活性等分子功能发挥治疗脑梗死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PI3K-Akt,TNF,HIF-1,cAMP等信号通路有关,其中PI3K-Akt信号通路的调控可能是关键机制之一.

  • 基于定量蛋白质组技术探索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死气虚血瘀证的作用机制

    作者:马博;薛冰洁;陈进成;任钧国;林成仁;潘映红;刘建勋

    中药“补阳还五汤”广泛应用于治疗脑梗死气虚血瘀证,但是其药理机制仍不明确.该研究应用非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探索“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死气虚血瘀证的生物学基础.以脑梗死气虚血瘀证大鼠模型为研究对象,比较假手术组、模型组、模型给药组大鼠脑组织的全蛋白表达水平.对3组样品进行定量分析,假手术组、模型组、模型给药组脑组织样品分别鉴定到3 959,3 996,4 055种蛋白.以模型组为对照,假手术组和给药组表达水平差异在2倍以上且趋势一致的蛋白共计391种.对差异表达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功能聚类,发现补阳还五汤可能通过影响能量代谢、神经系统及一些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从而对脑梗死气虚血瘀证发挥治疗作用.该研究从蛋白质水平探索了补阳还五汤发挥药效的生物学机制,为脑梗死气虚血瘀证的临床治疗和中医相关研究提供了分子依据.

  • 基于文献挖掘技术研究气虚证的证候特征谱

    作者:陈进成;刘建勋;任钧国;雷蕾;亢力;林成仁

    作为中医学的一个基本证候,气虚证的证候特征谱研究对于临床诊断的标准化以及现代物质基础研究有重要的意义.该研究采用频数统计、关联规则、复杂网络的文献挖掘方法,选择适宜的算子和算法,利用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开发的数据挖掘工具,从中文临床与基础研究的文献中研究疾病、证候、症状、检测指标以及病因之间的关系,挖掘出气虚证的相关特征,研究气虚证候的特征谱.结果发现疲劳、饮食因素为气虚证形成的主要证素;冠心病、心力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脑卒中等疾病的主要病机为气虚证;乏力、神疲、气短、舌淡等是气虚证的主要临床表现;气虚证相关的生物学指标集群与血脂,心电图,血液流变学,炎症反应,NO,ET,NF-κB信号通路等生物学指标有相关性.气虚证的证候特征谱 利用文献关联规则的方法得到了一定的辨识,为气虚证物质基础研究、诊断标准研究、证候模型的研究、病证结合研究、方药的作用机制研究提供可靠性的特征性、指导性数据.

中国中药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