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药学 > 中国中药杂志

中国中药

中国中药杂志

China Journal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중국중약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药通报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影响因子: 1.7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2272/R
  • 国内刊号: 李禾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cjcmm2006@188.com,
  • 曾用名: 中药通报
  • 创刊时间: 195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药学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国中药杂志编辑部
  • 类 别: 中药学
期刊荣誉:
  • 扶正养肝合剂对药物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作者:何银;刘春雨;何迟迟;赵锦;孙艳辉;徐红帅;蔡希强;李怡芳;栗原博;何蓉蓉

    该研究制备了对乙酰氨基酚(APAP)诱导小鼠药物性肝损伤(DILI)模型,探讨了扶正养肝合剂对DIU的保护作用和机制.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组,扶正养肝合剂高、低剂量组(0.24,0.12 g·kg-1).小鼠连续灌胃给药21 d,后一次给药16 h后,一次性腹腔注射APAP(600 mg·kg-1),建立急性DILI小鼠模型,观察扶正养肝合剂对DILI小鼠肝脏质量和肝重比的影响;考察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含量以及肝组织中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及还原型辅酶Ⅱ(NADPH)水平;用Q-PCR法测定肝组织中pigs2 mRNA水平;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肝脏中SL.C17A11和GPX4蛋白水平;并用HE染色、免疫组化、TUNEL法检测肝脏切片病理学变化.结果表明,扶正养肝合剂能够缓解APAP诱导的小鼠肝脏肿大及肝重比增加,降低DILI小鼠血清中ALT和AST含量,同时抑制MDA产生,升高NADPH及GSH水平,下调ptgs2mRNA水平,上调SLC7A11和GPX4蛋白水平.结果表明,扶正养肝合剂通过抑制ferroptosis发挥对DILI的保护作用.

  •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淫羊藿防治疾病的优效组分及信号通路研究

    作者:张润桐;吴海宁;于桂红;周园里;贾晓斌;封亮

    该研究采用网络药理学技术筛选出中药淫羊藿防治疾病的活性组分,并对潜在的靶点与机制进行整合与分析.采用TCMSP数据库筛选活性成分,利用TTD和DrugBank数据库配合文献挖掘潜在靶点进行预测,利用通路注释技术对淫羊藿中活性成分及潜在靶点进行通路的富集与分析.该研究共筛选出淫羊藿中具有潜在靶点的活性成分34个,主要包括淫羊藿苷,朝藿定A,朝藿定B,朝藿定C,淫羊藿A,淫羊藿C在内的21个黄酮类组分;(+)-cycloolivil和olivil在内的木脂素类组分以及谷甾醇、24-epicampesterol和poriferast-5-en-3beta-ol在内的甾醇类组分.另外,筛选出与之相对应的作用靶点183个,主要包含Ptgs2,NCOA6,RANK,OPG,WNT9B,PTH1R,BMPs,SMAD4A等;共涉及信号通路84条,如NF-κB信号通路、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等在内的8条炎症相关通路,乳腺癌、膀胱癌、胰腺癌在内的10条肿瘤疾病类相关通路以及与雌激素信号通路在内的内分泌等相关通路.这为淫羊藿活性组分的发现及作用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 基于血管舒缩相关GPCR靶点的小续命汤网络药理学研究

    作者:卢文丹;李莉;申艳佳;周睿;杨冉;庞晓丛;杜冠华

    该研究采用分子对接和网络药理学等生物信息学方法,构建中药经典复方小续命汤“成分-血管舒缩G蛋白偶联受体(GPCR)靶点”网络,研究复方小续命汤调控血管舒缩功能的有效成分及潜在靶点.通过“国家人口与健康科学数据共享平台药学数据中心”提供的“中国天然产物化学成分库”、TCMSP数据库及文献检索收集复方小续命汤12味中草药所含的化学成分,经过类药性和代谢性质等的预测与筛选后,建立分子库.利用RCSB Protein Data Bank数据库和Discovery Studi0 4.1内置建模工具获得与血管舒缩相关的5类GPCR:5-羟色胺1A及1B受体(5-HT1AR,5-HT1BR)、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 、β2肾上腺素能受体(ββ2-AR)、尾加压素Ⅱ受体(hUTR)和内皮素受体B(ETB)及相关活性位点.将分子库与靶点进行Libdock分子对接,取每个靶点评分高的50个化合物进行统计.收集到的数据通过Cytoscape 3.4.0进行化学成分和靶点的网络建模和分析.结果表明,复方小续命汤大多数化学成分作用于不同的血管舒缩相关GPCR靶点,少数有效成分可同时作用于多个GPCR靶点,并形成协同效应达到舒张血管的效果.

  • PI3K/Akt-eNOS信号通路在甘木通总黄酮后处理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

    作者:聂阳;丁立;黄海潮;许良葵;赵晋;杨燕军

    研究甘木通总黄酮(TFCD)后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保护作用,及与PI3K/Akt-eNOS信号通路的关系.40只SD大鼠随机分成5组:假手术组(Sham)、缺血再灌注组(I/R)、TFCD后处理组(TFCD)、TFCD后处理联合PI3K抑制剂LY294002组(TFCD+ LY)、PI3K抑制剂LY294002组(LY),每组8只.记录各组大鼠心脏血流动力学指标,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形态学变化,测算心肌梗死面积和大鼠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一氧化氮(NO)、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Akt,p-Akt,eNOS,p-eNOS的蛋白表达,RT-PCR法检测心肌eNOS,iNOS mRNA的表达.结果显示,与I/R组比较,TFCD组大鼠心脏血流动力学指标、心肌组织形态结构明显改善,心肌梗死面积显著降低,血清中LDH,CK和MDA含量显著降低,NO,eNOS,SOD和GSH-Px含量显著升高,Akt和eNOS磷酸化水平明显增强,eNOS和iNOS mRNA表达显著提高,LY294002可显著取消TFCD的以上作用(P<0.05或P<0.01).提示TFCD后处理能够减轻大鼠MIRI,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氧化、清除氧自由基、调控NO生成和激活PI3K/Akt-eNOS信号通路有关.

  • 通脉养心丸提取物对大鼠离体肠系膜动脉的舒张作用研究

    作者:周小娟;孔祥敏;王迎超;蒋程;金兆祥;艾乐;张玲;王毅

    为研究通脉养心丸提取物(TMYX)对大鼠离体肠系膜动脉的舒张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采用在大鼠离体肠系膜动脉血管上观察累积浓度TMYX对基础状态血管、苯肾上腺素(PE,1 ×10-5 mol·L-1)和氯化钾(KCl,60 mmol· L-1)预收缩的血管环的作用,并观察去除血管内皮细胞对TMYX舒张作用的影响.进一步采用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和环氧合酶抑制剂吲哚美辛预孵育观察TMYX的舒血管效果.同时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上观察TMYX对细胞NO释放和一氧化氮合酶eNOS磷酸化的影响.结果发现,TMYX在1~750 mg·L-1对基础状态的内皮完整血管张力无明显影响,对KCl预收缩的内皮完整血管也无明显舒缩作用.但TMYX能有效舒张苯肾上腺素收缩的大鼠肠系膜动脉,大舒张率为(64.71±10.03)%.用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NAME,1×10-4 mol· L-1)预孵育或去除肠系膜动脉血管内皮后,TMYX的大舒张率分别降为(35.77±8.93)%,(25.85±10.84)%,与未加L-NAME组和内皮完整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但吲哚美辛对TMYX的舒张作用没有影响.此外TMYX 50 mg· L-1可以显著增加人脐静脉内皮细胞P-eNOS的蛋白表达,促进NO释放,而L-NAME处理后则下调细胞P-eNOS蛋白表达水平,抑制NO的释放.结果说明TMYX具有内皮依赖性的血管舒张作用,其对苯肾上腺素预收缩的大鼠离体肠系膜动脉的舒张作用与一氧化氮-环磷酸鸟苷(NO-cGMP)通路有关.

  • 茶多酚调节STAT3/miR-126/端粒信号通路活性延缓高糖诱导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衰老

    作者:曹东维;韩文贝;何劲松;赵敏;蒋春明;张庆燕;万骋;刘晶;冯媛;金波;杨波;朱大龙;韩晓

    探讨茶多酚(tea polyphenols,TP)在体外高糖环境下延缓人肾小球系膜细胞(human glomerular mesangial cells,HG-MCs)衰老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在体外培养HGMCs,分为正常组(normal group,N,5.5 mmol·L-1葡萄糖)、甘露醇组(mannitol group,MNT,5.5 mmol· L-1葡萄糖+ 24.5 mmol· L-1甘露醇)、高糖组(high dose of D-glucose group,HG,30 mmol·L-1葡萄糖)、低剂量TP组(low dose of TP group,L-TP,30 mmol· L-1葡萄糖+5 mg·L-1 TP)及高剂量TP组(high dose of TP group,H-TP,30mmol·L-1葡萄糖+20 mg·L-1 TP),分别在37℃,5% CO2条件下培养,干预72 h后,首先观察TP对HGMCs形态的影响;其次,检测细胞周期、衰老相关半乳糖苷酶(senescence-associated-β-galactosidase,SA-β-gal)染色阳性率、端粒长度;后,检测p53-p21-Rb信号通路中关键信号分子p53,p21,Rb的蛋白表达水平及p-STAT3,miR-126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高糖能诱导HGMCs衰老,不仅表现为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SA-β-gal染色阳性率升高、端粒长度缩短,还表现为p53,p21,Rb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和p53-p1-Rb信号通路激活.L-TP能延缓HGMCs衰老,不仅表现为HGMCs细胞周期G1期阻滞的改善、SA-β-gal染色阳性率的下降、端粒长度的延长,还表现为p53,p21,Rb蛋白表达水平的下降,端粒-p53-p21-Rb信号通路活性的抑制.此外,高糖诱导HGMCs p-STAT3表达水平上调、miR-126表达水平下调,而L-TP可使这些变化得到改善.总之,高糖能激活端粒-p53-p21-Rb信号通路而诱导HGMCs衰老;L-TP能调节STAT3/miR-126表达水平,抑制端粒-p53-p21-Rb信号通路活性而延缓高糖诱导的HGMCs衰老.这些发现为临床上防治糖尿病肾病相关的肾脏细胞衰老提供了有效的干预措施.

  • orchinol对胃癌SGC-7901细胞侵袭迁移和Wnt3a/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

    作者:凌涛;王委;胡琛;严鑫;许雨婷;唐淳;寇玉;刘量

    研究中药绶草中分离得到的主要的9,10-二氢菲类单体化合物orchinol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侵袭和迁移的抑制作用及初步的分子机制.体外培养人胃癌SGC-7901细胞,分别加入终浓度为5,10,20,40,80 μmol·L-的orchinol处理细胞24,48,72 h,采用MTT法检测orchinol对SGC-7901细胞活力的影响;利用伤口愈合实验、Transwell实验分别分析5,10,20 μmol·L-1 0rchinol作用48 h后对SGC-7901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orchinol对SGC-7901细胞β-catenin,Wnt-3a,DvL2,cyclinD1,GSK-3β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orchinol在5~80 μmol· L-能以剂量和时间依赖性的方式抑制SGC-7901细胞的活力,orchinol分别处理细胞24,48,72 h后,其对SGC-7901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77.79,42.96,7.85 μmol·L-1;与对照组相比,5,10,20 μmol·L-1 orchinol作用48h,可明显抑制SGC-7901细胞侵袭和迁移的能力(P<0.05,P<0.01),且呈剂量依赖关系;Westem blot结果显示,orchinol可显著下调β-catenin,Wnt3a,DvL2,cyclinD1蛋白、显著上调GSK-3β蛋白表达水平(P <0.05,P<0.01,P<0.001).以上结果提示orchinol能显著抑制SGC-7901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其机制可能是与orchinol抑制Wnt3a/β-catenin信号通路及下游基因蛋白的表达有关.

  • 夏枯草中胰脂肪酶抑制剂的筛选、鉴定与活性评价

    作者:陈廷贵;李利亚;魏煜如;张立伟

    该实验首先采用羧基磁珠固定化胰脂肪酶筛选出夏枯草中可能的胰脂肪酶抑制剂,然后通过LC-MS/MS鉴定,标准品比对确认,后采用对硝基苯酚法测定抑酶活性及抑制类型.结果:从夏枯草中共筛选出4个胰脂肪酶抑制剂,并经过了LC-MS/MS鉴定和混合对照品确认,其IC50和抑制类型分别为咖啡酸[(252.3±3.6) mg·L-1,反竞争性抑制]、芦丁[(91.2±1.6) mg·L-1,竞争性抑制]、橙皮苷[(31.5+4.4) mg·L-1,竞争性抑制]、熊果酸[(41.3±2.2) mg·L-1,竞争性抑制].4抑制剂抑制类型与抑酶活性与其分子空间大小、疏水性和氢键数目,特别是与PL三联体形成氢键数目相关.

  • 中药两面针的化学成分及细胞毒活性成分研究

    作者:赵丽娜;王佳;汪哲;谭宁华

    采用硅胶、凝胶、RP-18中压柱色谱、HPLC等分离方法,结合NMR,MS等波谱技术,从中药两面针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10个化合物,分别为zanthonitidine B(1)、cyclo-(Leu-Leu-Leu-Leu-Ile)(2)、6S-10-O-demethylbocconoline(3)、鹅掌楸碱(liriodenine,4)、异阔果芸香碱(isoplatydesmine,5)、5,5'-二甲氧基落叶松脂醇(5,5'-dimethoxylariciresinol,6)、丁香树脂醇(syringaresinol,7)、表丁香脂素(episyringaresinol,8)、异紫花前胡内酯(marmesin,9)、丁香醛(syringaldehyde,10).其中化合物1为新的生物碱类化合物,化合物2为首次从植物界发现的环五肽,化合物3为首次从花椒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的生物碱.化合物3和4对人结肠癌细胞HT29、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和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均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活性,其IC50分别为27.37,24.10,33.58 μmol·L-1和9.12,6.05,11.35μmol·L-1.

  • 基于代表性成分辨识的中药组分整体生物药剂学性质表征探讨

    作者:柯仲成;林传燕;贾晓斌

    处方前研究是对原料药理化性质和制剂性质的深入分析,是开发出有效、稳定的药物制剂前提和保证,已广泛应用于化学药物制剂领域.然而中药制剂研究仍存在经验性和盲目性,作为基本的中药制剂原料,中药组分的整体性质研究仍然处于探索阶段.中药组分是一个多成分复杂体系,将成分构成完全阐明清楚难度大,笔者尝试提出以代表性成分表征组分整体性质的研究思路.遵循组分中各成分量与量的关系,构建不同成分组合,以生物活性为导向,通过体内外药效实验,辨识与组分整体药效无统计学差异的N个成分,作为代表性成分;测定平衡溶解度、油水分配系数、渗透性等性质,并通过相似性、离散度分析研究亚组分划分;以质量分散或药效贡献等为权重系数,将各代表性成分的个体性质进行拟合,表征组分/亚组分的整体性质.

  • 铬元素及其形态分析研究进展

    作者:谷善勇;骆骄阳;刘好;祁伟;吴建杰;范卓文;杨美华

    铬被发现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由于铬具有耐磨、耐高温、耐腐蚀等优点,在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备受国内外的关注.铬在食品和水产品中已有详细的限量规定,其在部分中药材中也能大量富集.另外,不同铬形态毒性相差极大,其形态分析极为重要,但铬形态之间易发生转化或迁移,给研究和分析工作带来了困难.该文对铬元素及其形态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旨在为铬元素的科学研究与污染防控提供参考.

    关键词: 形态 毒性
  • 列当属、肉苁蓉属与草苁蓉属药用植物亲缘学初探

    作者:王晓琴;黄慧;李彩峰;李旻辉

    列当属、肉苁蓉属和草苁蓉属在植物分类学上均归类为列当科.这3个属的物种药用植物亲缘关系相近,传统疗效相似.苯乙醇苷类成分作为代表性的化合物,无论是在含量上,还是在化学结构多样性方面均占有一定优势,它们被认为是这几个属的重要药效物质基础.该文单列叙述了苯乙醇苷类化合物及其药理活性;此外,为了更好地比较属间药效物质基础的差异,也逐一综述了其他化合物.这些研究结果对有效开发、合理利用列当科药用植物资源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玛咖研究及应用进展

    作者:李颖;李鹏英;周修腾;周良云;黄璐琦;杨光;陈敏

    玛咖Lepidium meyenii(maca)为十字花科独行菜属草本植物,原产于南美安第斯山脉地区,当地人民种植食用玛咖历史悠久,其独特的化学成分和生理功能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2002年引种至我国,已在云南、西藏、四川、吉林等地引种成功,具有一定的种植规模.玛咖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矿质元素等营养物质,和玛咖生物碱、芥子油苷、挥发油类、甾醇类及多酚类、玛咖烯类等次生代谢产物.大量研究表明,玛咖具有抗氧化、抗疲劳、增强生育能力、调节内分泌、增强免疫力、抗肿瘤、抗骨质疏松、调节血糖、保护神经系统等功效.2011年我国卫生部批准玛咖为新资源食品,相关的产品开发涉及食品、保健食品、化妆品等多方面.为更好地利用其药用价值,近年来开展了对玛咖中药属性的探索性研究.该文从植物学、化学成分、功效、资源概况、相关产品开发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玛咖的研究及应用进展,旨在为玛咖的科学研究与利用提供参考.

  • 黏附力测定新装置及其在预测中药喷雾干燥热熔型黏壁中的应用

    作者:王优杰;施晓虹;李佳璇;洪燕龙;吴飞;赵立杰;冯怡

    设计一套可测定黏附力的新装置,并利用此装置对中药提取液进行喷雾干燥热熔黏壁预测研究.该装置以物性测定仪为基础测试平台,添加一套提供热风的设备,并配上摄像头,温湿度探头等搭建而成,可以模拟喷雾干燥仪的干燥环境,分析药液的黏附性随干燥进程的变化.采用数据挖掘机器,建立预测喷雾干燥热熔型黏壁的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显示该装置可以通过物料的黏附力预测喷雾干燥热熔型黏壁.研究还发现热熔型黏壁的物料黏附性随水分的蒸发而逐渐变大,不黏壁的物料的黏附力则是先变大后急速下降.

  • 脑心通胶囊肠吸收液抗ADP诱导血小板凝集的有效成分辨识研究

    作者:郭宇飞;赵晔;何子龙;方文娟;吴宏伟;张方博;杨洪军

    应用外翻肠囊法制备肠吸收液,同时拆方或构建重组方,生化试剂盒结合酶标仪检测ADP诱导血小板的聚集率,寻找脑心通胶囊组方中拮抗血小板聚集的单味或多味中药.研究表明脑心通胶囊能抑制ADP诱导血小板聚集.通过拆方以及重组方研究,表明丹参、赤芍、桂枝以及水蛭是脑心通全方抗血小板聚集的主要活性中药.此4味中药又以桂枝在全方中发挥主要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桂枝肠吸收液来源的香豆素在50~200 μmol·L-1时拮抗血小板聚集.综上所述,丹参、赤芍、桂枝以及水蛭是脑心通胶囊抗ADP诱导血小板聚集的主要活性成分,以桂枝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强.

  • 巴豆不同炮制品肠道毒性差异及炮制对巴豆脂肪油、总蛋白的影响

    作者:单雪莲;郁红礼;吴皓;王卫;张元斌;程梓烨;陈云

    为考察不同巴豆制霜过程对巴豆脂肪油、总蛋白及致肠道毒性的影响,将巴豆生品进行热压去油,冷压去油和淀粉稀释法炮制,得3种巴豆制霜品.小鼠灌胃给药,采用ELISA法测定小鼠血清中二胺氧化酶(DAO)和D-乳酸含量,考察肠道通透性的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不同肠段中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claudin-1)表达变化,考察巴豆生品及其制霜品对肠道损伤的毒性差异.分别采用GC-MS和SDS-PAGE分析巴豆制霜前后脂肪油和总蛋白的变化.结果显示,巴豆生品能够显著增加小鼠肠道通透性和降低十二指肠、空肠紧密连接蛋白表达.制霜后小鼠肠道通透性和紧密连接蛋白表达均趋向正常,毒性降低.不同巴豆霜肠道毒性大小为:冷压巴豆霜>稀释巴豆霜≈热压巴豆霜.3种巴豆霜脂肪油成分组成一致,但总蛋白含量和组成具有明显差异.含量高低:冷压巴豆霜>热压巴豆霜>稀释巴豆霜,其中冷压和稀释巴豆霜总蛋白条带相对分子质量分布一致,热压巴豆霜总蛋白组成发生显著变化,条带减少,变淡.表明在巴豆制霜中,稀释和加热过程均能够降低蛋白含量,且加热导致部分蛋白变性失活.稀释和加热均能降低巴豆霜毒性,但加热过程减毒作用更显著,表明加热是巴豆制霜过程中的关键步骤.

  • 基于多元统计分析的夏枯草多重药效物质与抗氧化活性分析

    作者:夏伯候;熊苏慧;唐洁;张智敏;李亚梅;林丽美

    夏枯草是一种多年生药食两用植物,具有丰富的抗氧化活性物质.该文研究了夏枯草水提取物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部位以及萃取剩余部位总黄酮,总酚酸,总三萜和总多糖含量以及它们的抗氧化能力(FRAP,DPPH和ABTS+方法),并通过多元统计方法分析夏枯草多重药效物质与其抗氧化活性关系.结果表明,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具有相对较高含量的总黄酮、总酚酸和总三萜,分别为(0.61±0.10),(0.52±0.09),(0.21±0.03) g·g-1DW;同时,具有较高的清除DPPH和铁还原能力,分别为(3.1±0.38),(2.56±0.35) mmol·L-1 ·g-1DW.层次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的结果表明,这些化学成分与其抗氧化能力的综合信息可以代表不同部位的“差异性”.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夏枯草提取物多重药效物质与其抗氧化能力之间有较强的正相关性.其中,第一典型相关系数达到0.970 0.此外,ABTS+方法对不同部位的药效物质响应较低,可能不适合于夏枯草得抗氧化活性评价,而总三萜和总酚酸更适合于DPPH的评价方法,该研究结果对夏枯草在食品或药品领域抗氧化活性的评价方式以及相关提取物的开发研究部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 动物类中药的临床前安全性研究思路和方法

    作者:易艳;赵雍;李春英;张宇实;潘辰;刘素彦;蒋春红;梁爱华

    动物类中药在我国应用历史悠久,临床运用广泛.由于动物类中药物质基础较复杂,化学研究基础相对薄弱,导致很多动物类中药的有效成分、毒性成分尚不清楚,有效成分与有毒成分的关系也未阐明.动物类中药的非临床安全性评价主要包括急性毒性、长期毒性、安全药理学、生殖毒性、遗传毒性实验,必要时还需进行致癌性等实验研究.我国当前对动物类中药的临床前安全性研究主要以有毒动物类中药的研究为主,绝大多数动物类中药没有进行过系统的临床前和临床安全性研究,其研究方法也主要以急性毒性试验为主.有必要对动物类中药进行系统的临床前安全性研究,搞清楚不同的动物类中药有可能产生的毒副作用及其特点、毒性靶器官、中毒剂量以及中毒机制等.后,该文建议在动物类中药的临床前安全性研究中,应结合化学物质基础、产地、采集季节以及加工方法等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比较,必要时开展“无毒”动物类中药的安全性研究,另外需合理借助毒理学研究的前沿技术和方法,以全面充分阐明动物类中药的临床前安全性信息.

  • 葛根芩连汤中14种主要成分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特征研究

    作者:王新雨;晋臻;凌霄;刘昌顺;谭晓梅

    该研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方法,研究大鼠单次灌胃葛根芩连汤(15 mL·kg-1)后血浆中葛根素、3'-羟基葛根素、大豆苷、大豆苷元、染料木苷、染料木素、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苷、汉黄芩素、小檗碱、药根碱、巴马汀、甘草苷14种主要成分的药动学特征.采用Zorbax SB-18色谱柱以乙腈(A)-0.1%甲酸水溶液(B)为流动相对分析物和内标(柚皮苷和泼尼松龙)进行梯度洗脱:0 ~2.5 min,15% ~30% A;2.5 ~3.5 min,30% ~35% A;3.5 ~5.0 min,35% ~40%A;5.0~9.0 min,40%~ 60%A;9.0 ~ 11.0 min,60% ~ 15%A.流速为0.4 mL· min-1.采用电喷雾电离(ESI)源以多反应监测(MRM)模式进行正负离子检测.结果14种成分的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血浆样品反复冻融3次、-20℃放置7d、室温放置12 h以及血浆样品处理后放置24h的日内、日间变异系数(RSD)小于10%,精密度和准确度等均符合生物样品分析的要求.表明该方法灵敏、准确,适用于葛根芩连汤中14种成分的药动学研究.采用DAS 3.2.2软件的非房室模型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异黄酮类成分和黄酮类成分的MRT0-t在7.5 ~11.8,T1/2z主要在11.0~29.7 h,黄酮类AUC0-t大于异黄酮类.而生物碱类成分的MRT0-1在4.3 ~7.2 h,T1/2z在1.0~5.0 h,AUC0-t小于黄酮类和异黄酮类成分.结果提示黄酮及异黄酮类成分体内血药浓度高、作用时间长,有利于抗炎解热作用的发挥;生物碱类成分体内血药浓度低,作用时间短,可能在肠道内发挥其抑菌作用.

  • 基于形态和DNA序列分析的海马类药材商品基原调查

    作者:蒋超;刘富艳;金艳;袁媛;赵玉洋;黄璐琦

    海马是我国名贵动物药材之一,市售海马基原众多,鉴别困难.对其商品进行基原调查有助于澄清品种,为市售海马药材的鉴别以及建立质量控制标准提供科学依据.该研究通过随机采集安国、毫州等全国8个主流药材市场的海马商品药材,将CO Ⅰ片段DNA测序和形态鉴别相结合,确定基原物种.结果发现市售海马样品共来源于23个物种,包括所有2015年版《中国药典》收载物种及18个非《中国药典》收载海马属物种.其中地图海马、驼背海马、南非海马、北部湾海马、欧洲海马、半棘海马、条纹海马等均为首次发现于我国中药材市场.DNA序列分析结合形态鉴定,有助于准确鉴定海马基原.

  • 基于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金龙胶囊配方中守宫投料量的初步研究

    作者:叶浩婷;李晓蕾;晁志

    基于CO Ⅰ序列设计中国壁虎特异性引物对GZG1/GZG2,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金龙胶囊配方中的中国壁虎组分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所建立的中国壁虎定量分析的标准曲线为y=-3.012 7x+34.501,其中y为Ct值,x为COⅠ片段拷贝数以10为底的对数值.对10份自制供试样品的测定中,含有中国壁虎的供试品均出现扩增,不含中国壁虎的全伪品组及空白对照组未见扩增,其中全正品组、正伪品1:1组及正伪品1:4组所得中国壁虎CO Ⅰ片段拷贝数依次为11.511×106,6.416×106,2.553×106拷贝/μL,大致符合投料比,可为含有动物药成分的中成药提供质量控制的新思路.

  • 多重PCR同时鉴别5种药用海马

    作者:刘富艳;袁媛;金艳;秦雯;蒋超;赵玉洋;黄璐琦

    海马是我国名贵动物药材之一,《中国药典》收载了5种海马的药用标准.随着海马资源储量的减少,市售海马基原增多,鉴别困难.该研究基于海马及其混伪品线粒体DNA序列差异设计了5对鉴别引物并构建同时鉴别三斑海马、克氏海马、管海马,刺海马和日本海马的多重PCR反应体系.PCR反应结束后进行凝胶电泳,管海马、日本海马、克氏海马、刺海马和三斑海马分别获得155,222,292,352,458 bp的特异性鉴别条带,混伪品无条带.该研究建立的方法可以在单次PCR反应中准确鉴别所有药用海马的物种基原,为海马药材和饮片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 一种鉴定西红花和红花源性成分的实时荧光PCR方法

    作者:张全芳;刘艳艳;谭晴晴;姜欣欣;陈雪燕;葛付存;步迅;张永清

    该研究根据GenBank中的ITS2序列设计引物,基于SYBRGreen荧光PCR技术建立了一种能快速、灵敏和特异的鉴别西红花和红花源性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体系.与中草药DNA条形码技术相比,该方法检测时间短、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利用该方法检测15份样品,其中4份为红花,8份样品为西红花,3份为其他源性,与中草药DNA条形码检测结果一致.该方法为药材中西红花与红花源性的快速鉴定奠定了基础.

  • 特异性PCR方法鉴别鳖甲药材和饮片

    作者:程素倩;袁媛;刘富艳;蒋超;金艳;赵玉洋

    鳖甲为临床常用的动物药材,炮制加工后鳖甲药材及饮片形态特征丢失,难以鉴别.为建立高效稳定的鳖甲DNA鉴别方法,该研究将SDS法与柱纯化相结合,使用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和测序,并根据鳖甲及其混伪品序列差异,寻找特异性SNP位点设计了鉴别引物,对PCR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并进行适用性及准确性考察.当退火温度为62℃,循环次数为35,使用设计的鳖甲特异性鉴别引物Biejia-272.F/R进行PCR扩增,鳖甲药材、饮片及醋鳖甲均扩增获得约300 bp的特异性鉴别条带,混伪品无条带.该方法可作为一种快速准确鉴别鳖甲正伪品的鉴定方法.

  • DNA条形码分子鉴定在动物药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荆礼;苏航;睢博文;张鹤;潘黛安;齐滨

    动物药具有疗效高、活性强、应用广、潜力大的特点,但现今市场流通的动物药混伪品种类繁多且复杂.DNA条形码分子鉴定技术是近年来新兴的分子生物技术,是传统鉴定方法强有力的补充.该技术能够很好的从分子水平上鉴别动物药基源物种,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以对动物药进行快速鉴定,对药材市场进行有效监控.该就DNA条形码分子鉴定技术流程、近年来DNA条形码在动物药鉴定中的应用研究、DNA条形码分子鉴定技术的局限性等方面进行综述.

中国中药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