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人群弓形体IgG抗体
摘要: 弓形体病是由弓形体引起的一种细胞内寄生人畜共患的流行性传染病,目前国内仍以间接血凝法(IHA)为主要的诊断方法.1976年Voller等[1]应用微量酶联免疫吸附法(Micro-ELISA)测定弓形体抗体,取得了较好结果[2].我们将该法加以改良(改良法),检测了北京地区人群血清中弓形体IgG抗体,报告如下.
-
病毒载量和细胞因子在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致病机制中的作用
目的:观察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后病毒载量、血清细胞因子与组织损伤的关系,探讨该病毒感染水平对组织损伤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病科2011年5月至2012年7月门诊及住院的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的严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患者24例,根据患者临床预后分为痊愈组21例和死亡组3例。另选取南京市中心血站健康献血者32名作为对照。采用荧光定量 PCR 检测血清病毒载量,用流式细胞仪动态定量检测患者血清中 Th1、Th2、Th17细胞因子,分析其与血清酶学、白细胞和血小板之间的关系。组间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血清病毒载量与血清中细胞因子含量、血细胞计数、组织损伤的相关性采用 Spearman 相关分析。结果24例患者新型布尼亚病毒 RNA 检测结果均为阳性。痊愈组21例患者中有2例病毒载量>7.0 lg 拷贝/mL。死亡组3例患者的病毒载量分别为6.7 lg 拷贝/mL、8.8 lg 拷贝/mL 和9.8 lg 拷贝/mL。SFTS 痊愈组患者在病程第5天和第7天,血清 IL-6分别为21.76和7.12 pg/m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的2.82 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SFTS 痊愈组患者病程第5天、第7天和第9天,血清 IL-10分别为14.33、14.13和3.01 pg/m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的1.56 pg/mL。死亡组患者在病程第7天、第9天,血清IL-6为137.61和1450.83 pg/mL,IL-10为50.26和49.43 pg/mL,较痊愈组患者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病程中 SFTS 患者血清 IL-2、IL-4则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均 P <0.05)。SFTS痊愈组患者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的低值出现在病程初期,血清 ALT、AST、乳酸脱氢酶(LDH)、CK 等均明显高于正常范围。相关性分析显示,SFTS 患者血清 IL-6、IL-10与血小板计数呈负相关(r 值分别为-0.390和-0.608,均 P <0.01),与病毒载量(r 值分别为0.560和0.758)、ALT(r 值分别为0.412和0.390)、AST(r 值分别为0.686和0.764)、LDH(r 值分别为0.633和0.677)、CK(r 值分别为0.527和0.636)等酶学指标呈正相关(均 P <0.01)。结论SFTS 患者血清病毒载量、IL-6、IL-10以及血清酶学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后血清中炎性因子和抑炎因子风暴,可能参与了SFTS 患者的免疫病理损伤。
-
深圳社区女性宫颈细胞学病变和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状况
宫颈癌是妇科常见肿瘤,位居妇科肿瘤发病率和病死率的第2位[1],我国2009年的发病率为12.96/10万,病死率为3.28/10万[2]。从初期的宫颈病变发展为宫颈癌通常需要十年至数十年,在演变过程中,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的持续感染有至关重要的作用[3]。因此,对女性生殖道高危型 HPV 感染情况进行监测、并及时给予合适的干预措施,可有效预防宫颈癌发生。2012年美国发布的宫颈癌筛查指引建议,30~65岁的女性采用宫颈细胞学结合 HPV进行筛查,优于单独使用细胞学的方案[4]。本研究利用液基细胞学技术和实时定量 PCR 技术检测403名深圳地区社区女性宫颈细胞学和13种高危型 HPV 感染情况,并利用 PCR-反向点杂交法对高危型 HPV 阳性标本进行基因分型,以调查女性宫颈细胞学病变和高危型 HPV 的感染状况,为宫颈癌预防措施的制订提供依据。
-
Toll 样受体4在艾滋病相关型卡波齐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 Toll 样受体4(TLR4)在艾滋病相关型卡波齐肉瘤(AIDS-KS)组织中的表达、分布情况和差异。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 AIDS-KS 患者11例、经典型卡波齐肉瘤(KS)患者7例,未并发 KS 的 HIV 感染者7例和健康志愿者7名作为对照,记录临床资料,收集病变区活组织检查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 TLR4表达。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 t 检验,等级资料采用U 检验,组间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TLR4在 AIDS-KS 和经典型KS 组织中呈强阳性表达,主要表达于异形血管内皮细胞和瘤细胞,定位在胞膜和胞质,同时发现在细胞核中也有表达;在未并发 KS 的 HIV 感染者和健康志愿者正常皮肤组织表达极少。TLR4在 AIDS-KS、经典型 KS、HIV 感染者和健康对照组的表达分别为0.242±0.443、0.208±0.059、0.072±0.042、0.065±0.031(F =33.70,P <0.01)。KS 患者 TLR4表达较非 KS 患者明显增强(t =4.097,P =0.003),但 TLR4在 AIDS-KS 与经典型 KS 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0.480,P =0.638),TLR4在AIDS-KS 中表达较 HIV 感染组高(t=2.900,P =0.010)。结论TLR4在 AIDS-KS 和经典型 KS 组织中均高表达,推测 TLR4与 KS 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关键词: Toll样受体4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肉瘤 卡波西 免疫组织化学 -
替比夫定治疗乙型肝炎e抗原阴性慢性乙型肝炎孕妇的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了解替比夫定治疗 HBeAg 阴性 CHB 孕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2007年5月至2012年5月62例 HBeAg 阴性 CHB 孕妇,分为替比夫定治疗组(观察组)31例和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组31例(对照组),观察组口服替比夫定600 mg/d,对照组静脉滴注复方甘草酸苷120 mg/d。所有新生儿出生即刻及出生后15 d 分别肌内注射高效价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200 IU,0、1、6个月肌内注射基因工程乙型肝炎疫苗20μg。检测两组患者血清 ALT、HBV DNA 水平,比较两组 HBV DNA 阴转率、宫内感染发生率、孕期、分娩方式、产后出血、新生儿体质量及是否畸形等。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结果观察组在分娩前及产后6周 HBV DNA 分别为(0.20±0.11)和(0.22±0.13)lg 拷贝/mL,与治疗前的(6.24±0.75)lg 拷贝/mL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值分别为303.128、301.321,均 P <0.01);观察组分娩前 HBV DNA 转阴28例,而对照组无一例转阴,两组分娩前及产后6周 HBV DNA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值分别为-20.285、-8.721,均P <0.01)。观察组在分娩前及产后6周 ALT 分别为(13.08±5.87)和(25.97±17.48)U/L,与治疗前(205.95±95.69)U/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值分别为93.128、81.321,均 P <0.01);对照组分娩前 ALT 为(104.15±69.15)U/L,与治疗前(209.60±102.24)U/L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9.281,P =0.032),但 ALT 出现反复波动,产后6周 ALT 为(150.26±86.43)U/L,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821,P =0.122)。两组分娩前及产后6周 ALT 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值分别为-2.559、-3.158,均 P <0.05)。两组孕妇宫内感染发生率、孕期、分娩方式、产后出血、新生儿体质量及畸形等方面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BeAg 阴性 CHB 孕妇采用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可有效控制肝炎活动,降低病毒含量。
-
621例急性戊型肝炎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研究
目的:探讨急性戊型肝炎(AHE)流行病学与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05年4月至2011年10月收治 AHE 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并将患者分为单纯 HEV 组与 HEV/HBV重叠感染组,比较生物化学指标、临床转归,分析 AHE 相关肝衰竭危险因素。行 Kruskal-Wallis 检验、χ2检验和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共621例 AHE 患者纳入本研究,发病高峰为每年2至5月,病例主要为中老年男性,AHE 相关肝衰竭发生率为18.68%,病死率为1.93%。与单纯 HEV 感染患者(331例)比较,HEV/HBV 重叠感染患者(280例)住院时间长(46 d 比40 d,Z =-4.591,P <0.01), PTA 明显下降(55.5%比78.7%,Z =-7.998,P <0.01),且 AHE 相关肝衰竭发生率明显升高(30.7%比9.1%,χ2=46.229,P <0.01)。单纯 HEV 感染肝衰竭患者(30例)早期、中期与晚期构成比分别为53.33%、23.33%、23.33%,HEV/HBV 重叠感染肝衰竭患者(86例)则为34.88%、31.40%、33.72%,两组间分期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176,P =0.204)。单纯 HEV 感染肝衰竭与 HEV/HBV 重叠感染肝衰竭患者好转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3.33%比91.86%,χ2=0.945,P =0.331)。Logistic 回归分析提示,患者年龄>50岁(OR=2.080,P =0.002)及重叠感染 HBV(OR =5.632,P <0.01)为预测AHE 相关肝衰竭的危险因素。结论AHE 存在季节性,且主要为中老年男性患者,老年及重叠感染HBV 为 AHE 重症化发生的危险因素。
-
血清微小核糖核酸-595在慢性乙型肝炎肝功能衰竭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疾病预后的关系
目的:研究 CHB 肝功能衰竭患者外周血 miRNA 的表达及其与疾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1年8月至11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感染科5例 CHB 肝功能衰竭患者和5名健康者的血清进行 Exiqon miRCURY LNATM miRNA 芯片检测。在此基础上另收集20例 CHB、20例CHB 后肝硬化、50例 CHB 肝功能衰竭患者和40名健康志愿者的血清,通过实时定量 PCR 法检测 miRNA-595相对表达量。组间均数比较采用 t 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 Pearson 和 Spearman 相关分析。结果芯片微阵列分析发现,CHB 肝功能衰竭患者血清中有92个 miRNA 发生变化,以miRNA-595上调为显著。实时定量 PCR 验证发现,CHB 肝功能衰竭患者 miRNA-595、miRNA-300、miRNA-122相对表达量分别为6.03(t=3.134,P =0.003)、3.12(t=7.221,P <0.01)、2.77(t =2.671, P =0.021),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CHB 肝功能衰竭患者血清 miRNA-595表达变化以及与疾病预后的相关性发现,CHB、CHB 后肝硬化、CHB 肝功能衰竭患者血清中 miRNA-595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26(t=3.780,P =0.001)、3.32(t=6.111,P <0.01)、6.03(t=3.134,P =0.003),均较对照组明显上升,且CHB 肝功能衰竭患者血清中 miRNA-595相对表达量较 CHB 患者升高2.66倍(t=2.450,P =0.043)。按 PTA 分组发现,CHB 肝功能衰竭早期患者的血清 miRNA-595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按 MELD 评分分组发现,MELD 评分≤30组患者血清 miRNA-595相对表达量与 MELD 评分呈正相关(r =0.673, P =0.004)。随访3个月发现,存活组(23例)在入院时的血清 miRNA-595相对表达量为11.08,死亡组(27例)为3.67,存活组明显高于死亡组(t =4.309,P =0.041)。结论CHB 肝功能衰竭患者血清中miRNA-595、miRNA-300和 miRNA-122均有所升高,其中早期患者血清中 miRNA-595升高明显,可作为监测疾病严重程度的血清标志物。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蛋白酶抑制剂对人肝细胞损伤及细胞内钙离子稳态调节机制研究
自 HIV 蛋白酶抑制剂(protease inhibitors,PI)用于艾滋病患者 HAART 以来,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病死率[1]。然而,HIV PI 诱发的肝毒性和脂肪代谢紊乱已成为 HAART 的一个重要的潜在并发症。已证实 HIV PI 与肝细胞和巨噬细胞的脂代谢紊乱有关,且常与全剂量的单次给药有关[1]。但目前并不十分清楚 HIV PI 对肝脏不良反应的机制。
-
广州地区儿童恙虫病致肝损害诊治时间与预后的关系
恙虫病(tsutsugamushi disease)又名丛林斑疹伤寒(scrub typhus),是由恙虫病东方体(Orienti tsutsugamushi)引起的急性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为突然起病,高热、被恙螨幼虫叮咬处皮肤出现焦痂或溃疡、淋巴结肿大和皮疹,还可导致全身多个脏器损害,尤其是肝损害,发生率为77.0%~96.7%[1].由于恙虫病特征性的焦痂、溃疡常隐藏在身体隐蔽部位,极易造成误诊和漏诊,影响治疗效果和预后.本研究总结儿童恙虫病致肝损害诊治时间与预后的关系,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儿童恙虫病致肝损害的诊治水平.
-
结核病患者治疗过程中血清多种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变化
目的 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CA) 125、CA199、癌胚抗原(CEA)、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水平在活动性肺结核和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抗结核治疗过程中的变化.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采集63例活动性肺结核和24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在治疗前、治疗2个月和6个月时的静脉血,Centaur XP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CA125、CA199、CEA、SCC水平,30名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63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治疗前CA125为(64.4±30.4)U/m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的(12.7±5.5) U/mL(t=11.98,P<0.01);规范化治疗6个月后患者血清CA125水平降至(16.9±6.1) U/mL(t=12.74,P<0.01),与健康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4,P=0.348).而CA199、CEA、SCC水平在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治疗前、后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均表明,双肺结核(x2 =7.746,P=0.006;OR=6.99,95%CI:1.73~28.22)和空洞型肺结核(x2=6.254,P=0.012;OR=7.64,95%CI:1.64~35.35)与血清CA125升高显著相关.24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治疗前CA125为(81.2±37.6) U/mL,高于活动性肺结核患者(t=2.153,P=0.034),也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t=12.05,P<0.01);规范化治疗6个月后血清CA125水平为(15.5±7.3) U/mL,与健康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50,P=0.652);而CA199、CEA、SCC水平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治疗前后、以及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血清CA125水平可作为了解结核病患者病情进展和评价疗效的指标.
-
结核感染T淋巴细胞斑点试验在发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结核感染T淋巴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对发热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456例发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进行相关检查后未能明确发热原因,或不除外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进行T-SPOT.TB检测.制作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对患者的临床诊断和T-SPOT.TB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中有85例患者临床诊断为结核病,其中肺结核34例.T-SPOT.TB检测阳性、未找到结核病灶、但抗结核治疗有效24例,结核性胸膜炎10例,其他部位结核17例归入肺外结核进行分析;371例患者无明确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证据(其中42例疑似结核病例,329例为非结核病例).T-SPOT.TB检测在结核患者中的敏感度为84.3%,阴性预测值为94.2%,特异度为68.1%,阳性预测值为41.4%,Kappa值为0.380,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762(95%CI:0.707~0.817).T-SPOT.TB检测在肺结核、肺外结核的敏感度分别为78.1%、88.2%,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6%、95.3%,Kappa值分别为0.299、0.438,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19(95%CI:0.623~0.815)、0.791(95%CI:0.724~0.857).在329例非结核患者中有99例T-SPOT.TB检测阳性.结论 T-SPOT.TB检测可以在发热患者中发现那些无明确结核感染灶的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者;因其有较高的阴性预测值,对于排除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结核感染T淋巴细胞斑点试验 发热 结核 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