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妇产科学 > 中华妇产科杂志

中华妇产科

中华妇产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중화부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2.7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529-567X
  • 国内刊号: 11-2141/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http://zhfckzz.yiigle.com/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5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妇产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郎景和
  • 类 别: 妇产科学
期刊荣誉:
  • 雌、孕激素对正常子宫内膜细胞热休克蛋白70、90表达的影响

    作者:白晓霞;陈亚琼;辛晓燕;王文栋;王德堂

    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 HSP)作为一种分子伴侣,其表达及变化与细胞的生长、分化,病变的发生、发展等演变过程密切相关.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和子宫内膜癌中HSP 70、90的表达,较正常子宫内膜有明显变化,并且其变化与子宫内膜细胞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达变化有关[1,2].

  • 子宫颈癌组织中热休克蛋白90α mRNA表达的研究

    作者:陈霞;李旭;陈葳

    近年来,对热休克蛋白90(heat shock protein 90,HSP90)基因的生物学作用研究发现,其表达量的变化与肿瘤的发生关系密切.其中,HSP90α基因在不同病理分化程度的肿瘤组织和肿瘤细胞中呈选择性高表达[1].我们也曾经观察到HSP90基因在两株克隆形成率不同的子宫颈癌亚克隆细胞株中的表达有明显差异[2].为了探明HSP90α基因在人子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我们用RT-PCR方法检测宫颈癌组织中HSP90α mRNA的表达.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金属基质蛋白酶-26在妊娠早期和中期原代细胞滋养细胞中的表达

    作者:赵亮;尚涛;王雁玲;唐爽

    在早孕期间,胚胎植入对成功妊娠的意义重大,胚胎植入开始于绒毛内细胞滋养细胞向子宫肌层浸润,正确的胎盘滋养细胞浸润是要求绒毛滋养细胞侵入子宫蜕膜深达螺旋动脉的过程,在时间和空间上有严格的调控[1].

  • 卵母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后电激活的临床应用

    作者:曾勇;胡晓东;刘洪君;黄菊;郭楚苹;梅骅

    卵母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smic sperm injection, ICSI)对少、弱精男性不育患者的治疗,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受精率可达80%[1].

  • 载脂蛋白J基因多态性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相关性的研究

    作者:陈淼鑫;袁筑华;黄永俐;齐晓岚;何燕;赵艳;修谨;谢渊;吴昌学;汪俊涛;单可人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的病因仍不十分清楚,众多研究表明,妊高征有较高的遗传倾向,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脂质代谢异常及补体异常活化在其发病中起重要的作用.载脂蛋白J具有结合和转运脂质、抑制补体活化及保护细胞膜等功能,因此可能与妊高征的发病有关联.本研究运用PCR-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及测序方法检测载脂蛋白J基因全部9个外显子的多态性,探讨其多态性与妊高征及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

  • 子宫颈支原体感染与胚胎停止发育的关系

    作者:叶玲玲;张碧云;曹文丽

    目的探讨宫颈支原体感染与胚胎停止发育的关系,及支原体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方法收集50例正常早孕人工流产妇女(正常组)和58例胚胎停止发育的自然流产妇女(胎停育组)的宫颈分泌物进行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培养,比较两组妇女支原体检出的阳性率.并对支原体培养结果阳性者进行罗红霉素、强力霉素、氧氟沙星药物敏感试验.观察支原体感染与胎停育组胚胎停止发育次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1)胎停育组解脲支原体阳性43例,阳性率74.1%;人型支原体阳性16例,阳性率27.6%;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均阳性12例,阳性率20.7%.正常组解脲支原体阳性24例,阳性率48.0%;人型支原体阳性5例,阳性率10.0%,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均阳性2例,阳性率4.0%.两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P<0.05).(2)两组妇女中,支原体阳性患者的药物敏感率分别为,罗红霉素94.6%、强力霉素54.5%、氧氟沙星32.8%.(3)支原体感染率与胚胎停止发育次数之间无正相关关系.结论 (1)宫颈支原体感染与胚胎停止发育有关,是导致胚胎停止发育的原因之一.(2)支原体药物敏感试验以罗红霉素为敏感.

  • 谷胱甘肽S-转移酶M1、T1基因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的关系

    作者:丁岩;陈志芳;林仁勇;王笑峰;丁剑冰;艾星子;温浩

    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族、汉族人群中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GST)M1、T1纯合缺失基因型(-/-)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PCR技术,分别对维吾尔族107例正常妇女(维族对照组)及41例内异症患者(维族内异症组)、汉族105例正常妇女(汉族对照组)及80例内异症患者(汉族内异症组)基因组DNA进行GSTM1、GSTT1基因分型.结果维族内异症组GSTM1(-/-)、GSTT1(-/-)基因型及两种基因同时缺失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51.2%、36.6%、24.4%,维族对照组为53.2%、29.9%、13.1%,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汉族内异症组与汉族对照组GSTM1(-/-)基因型频率分别为56.8%、51.8%,两组比较,差异也无显著性(P>0.05);而GSTT1(-/-)基因型频率分别为73.7%、44.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汉族内异症组、汉族对照组两种基因同时缺失的基因型频率为42.5%、22.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维族与汉族比较,对照组GSTM1(-/-)、GSTT1(-/-)基因型及两种基因同时缺失的基因型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内异症组GSTM1(-/-)、两种基因同时缺失的基因型比较,差异也无显著性(P>0.05);GSTT1(-/-)基因型分别为36.6%、73.7%,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GSTM1(-/-)基因型与种族内异症发病无关,GSTT1(-/-)基因型与汉族内异症发病有关,而与维族内异症发病无关;两个民族内异症的发病,可能存在不同的遗传易感因素.

  •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与单精子卵胞浆内注射妊娠结局的比较与分析

    作者:林文琴;林金菊;叶碧绿;陈云琴;赵军招;周颖;池海虹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和单精子卵胞浆内注射(ICSI)的妊娠结局及围产儿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01年6月,行IVF-ET获得妊娠的143例(IVF-ET组)及行ICSI获得妊娠的173例(ICSI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的生化妊娠、流产、异位妊娠、多胎分娩发生率及新生儿出生体重、胎儿孕龄、先天性畸形、围产儿死亡率的情况;并对两组单胎、双胎妊娠的结局分别进行比较.结果 IVF-ET组与ICSI组两组患者的年龄、不孕年限、产次、移植胚胎数、流产率(16.1%、13.3%)、分娩率(65.7%、74.6% )、多胎分娩发生率(27.3%、31.8%)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单胎妊娠中,IVF-ET组与ICSI组低体重儿的发生率分别为 1.8%、6.8%,小于胎龄儿的发生率分别为7.3%、8.1%,早产的发生率分别为 5.5%、14.9%;双胎妊娠中,IVF-ET组与ICSI组低体重儿的发生率分别为34.2%、 42.6%,小于胎龄儿的发生率分别为30.3%、38.0%,早产的发生率分别为42.1%、46.3%.两组间上述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但双胎妊娠中,上述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单胎妊娠.两者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先天性畸形的发生率,IVF-ET组与ICSI组分别为2.2%、1.6%.结论两组的妊娠结局、围产儿结局相似;双胎是引起低体重儿、小于胎龄儿及早产的主要原因.

  • 豚鼠胎仔肾脏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实验研究

    作者:王昕荣;陈素华;刘海智;熊锦文;凌霞珍

    目的探讨豚鼠胎仔肾脏巨细胞病毒感染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孕早期豚鼠20只,腹腔接种巨细胞病毒,观察其妊娠结局,分娩后24 h内处死新生豚鼠.用地高辛标记的巨细胞病毒晚期mRNA三相探针进行原位杂交,检测豚鼠胎仔肾脏内巨细胞病毒负荷量及分布情况.结果 20只母豚鼠共妊娠63只胎仔,其中足月活产并存活到24 h以上的胎仔42只,流产等异常胎仔21只.原位杂交检测正常胎仔巨细胞病毒感染率7.1%(3/42)、平均吸光度(A)为0.105±0.052,异常胎仔巨细胞病毒感染率28.6%(6/21)、平均A为0.158±0.047,两者平均A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杂交阳性信号主要分布在肾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结论巨细胞病毒晚期mRNA主要在肾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中表达,其表达水平与异常妊娠结局相关.

  • 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特点及复发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赵学英;郎景和;冷金花;刘珠凤;李华军;孙大为;朱兰

    目的探讨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的临床特点及复发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83~2002年收治的57例腹壁内异症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复发情况.结果腹壁内异症占同期内异症的1.04%(57/5478),我院剖宫产术后腹壁内异症发生率为0.046%.57例腹壁内异症患者中,1例为原发脐部内异症,56例有下腹部手术史,其中55例继发于剖宫产术后.发病潜伏期与发病年龄呈正相关(P<0.001).57例腹壁内异症患者中,55例接受了手术治疗,2例采用药物姑息治疗.术后随诊1.1~235个月,5例复发,其中1例恶变.复发者的初发病灶往往较大、较深.结论腹壁内异症根据典型的症状、体征常可正确诊断;对无典型症状者,超声诊断可辅助排除腹腔内病变.手术是惟一确实有效的治疗方法.对较大、较深的病灶,适当扩大切除范围,达到切缘干净,是防止复发的关键.

  • 自体颗粒细胞线粒体移植对胚胎发育质量的影响

    作者:孔令红;刘忠;李红;朱亮;陈思梅;陈士岭;邢福祺

    目的探讨自体颗粒细胞线粒体移植(线粒体移植)对改善胚胎发育质量的影响.方法对3次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未获妊娠或年龄大于37岁的18例患者,采用长周期超促排卵方案促排卵.当患者取出的成熟卵子多于4个时,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卵母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或进行线粒体移植.线粒体移植的方法为收集卵丘复合体上和卵泡液中的颗粒细胞,经匀浆离心提取线粒体,应用显微操作技术将线粒体和精子一并注入卵母细胞浆内.观察、比较两种方法获得卵子的受精和胚胎发育情况. 结果 18例行超促排卵方案后,获得成熟卵子168个,其中行线粒体移植卵子86个,受精64个,受精率为74.4 %;行ICSI卵子82个,受精63个,受精率为76.8%.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行线粒体移植的良好胚胎形成率为59.4 %,行ICSI的良好胚胎形成率为34.9 %,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18例中7例临床妊娠,妊娠率为38.9 %. 结论自体颗粒细胞线粒体移植可明显改善胚胎发育质量,提高妊娠率.

  • 病原体及巨细胞病毒感染与输卵管妊娠的关系

    作者:邓玉清;吴瑞芳;郭燕燕;王玉洁;刘志红

    目的探讨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巨细胞病毒感染与输卵管妊娠的关系.方法应用PCR技术,检测128例输卵管妊娠患者(观察组)和50例行附件切除术、无输卵管妊娠史的卵巢囊肿患者(对照组)的宫颈分泌物和输卵管组织中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巨细胞病毒DNA.结果(1)观察组56例宫颈分泌物检测出解脲支原体DNA,阳性率为43.8%,对照组10例宫颈分泌物检测出解脲支原体DNA,阳性率为20.0%;观察组48例输卵管组织检测出解脲支原体DNA,阳性率为37.5%,对照组5例输卵管组织检测出解脲支原体DNA,阳性率为10.0%;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2)观察组35例宫颈分泌物检测出沙眼衣原体DNA,阳性率为27.3%,对照组5例宫颈分泌物检测出沙眼衣原体DNA,阳性率为10.0%;观察组34例输卵管组织检测出沙眼衣原体DNA,阳性率为26.6%,对照组3例输卵管组织检测出沙眼衣原体DNA,阳性率为6.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3)观察组21例宫颈分泌物检测出巨细胞病毒DNA,阳性率为16.4%,对照组3例宫颈分泌物检测出巨细胞病毒DNA,阳性率为6.0%;观察组25例输卵管组织检测出巨细胞病毒DNA,阳性率为19.5%,对照组2例输卵管组织检测出巨细胞病毒DNA,阳性率为4.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4)解脲支原体DNA阳性者,盆腔粘连发生率为70.6%,沙眼衣原体DNA阳性者,盆腔粘连发生率为77.3%,巨细胞病毒DNA阳性者,盆腔粘连发生率为16.7%,两种病原体及巨细胞病毒DNA均阴性者,盆腔粘连发生率为13.3%.结论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巨细胞病毒感染与输卵管妊娠的发生有关,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感染引起的组织损害可能比巨细胞病毒感染严重.

  • αvβ6整合素对顺铂诱导的卵巢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作者:吴小华;李冬秀;李利;郭燕红;杨波;单保恩

    目的探讨αvβ6整合素介导的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的黏附,及其对顺铂诱导的卵巢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卵巢癌细胞株SKOV3、AO、3AO细胞表面αvβ6整合素的表达,并利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吖啶橙-溴化乙锭双荧光染色法分析顺铂诱导的细胞凋亡及αvβ6整合素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SKOV3、AO、3AO细胞均表达αvβ6整合素,其相对荧光指数(FI)均为1.03±0.01.顺铂可以诱导SKOV3、AO、3AO细胞凋亡,经顺铂(10 μg/ml)作用48 h后,酶联免疫吸附实验结果显示,生长于αvβ6整合素配体--纤维粘连蛋白(FN)上的细胞的富集系数(EF)分别为2.11±0.04、2.15±0.06、2.11±0.04,明显低于生长于非整合素配体--多聚赖氨酸(polylisin)上的细胞(分别为3.51±0.03、3.55±0.04、3.66±0.04, P<0.01);吖啶橙-溴化乙锭双荧光染色法结果显示,生长于FN上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5.0±0.7)%、(5.0±0.7)%、(6.0±0.7)%,明显低于生长于polylisin上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8.0±0.7)%、(28.0±0.7)%、(29.0±0.7)%,P<0.001],用αvβ6整合素的特异性阻断抗体封闭过的细胞再次生长于FN上时,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5.0±0.7)%、(16.0±0.7)%、(15.0±0.7)%]又明显提高(P<0.01).结论卵巢癌细胞株SKOV3、AO、3AO细胞出现与恶性表型相关的αvβ6整合素的表达,αvβ6整合素介导的细胞与FN的黏附对顺铂诱导的卵巢癌细胞凋亡有抑制作用,提示细胞黏附可能通过抑制细胞凋亡而促使细胞产生耐药性.

  • 应用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检测孕妇人微小病毒B19非结构蛋白DNA

    作者:乔福元;黄咏梅;李增庆;刘海意;唐红菊

    目的探讨巢式PCR技术检测人微小病毒B19(B19病毒)非结构蛋白DNA的灵敏性及特异性.方法参照经典的巢式PCR技术检测B19病毒结构蛋白DNA的方法,检测30例孕妇血清及胎盘绒毛组织中的B19病毒结构蛋白及非结构蛋白DNA.并与人巨细胞病毒、乙肝病毒、丙肝病毒、腺病毒等及人类基因组DNA同批作巢式PCR检测,以观察巢式PCR检测B19病毒非结构蛋白DNA的特异性.结果 (1)巢式PCR检测B19病毒非结构蛋白DNA的小检出量为0.005 fg,灵敏性可达0.005 fg.(2)B19 病毒质粒模板在103 bp处出现靶条带,而人巨细胞病毒、乙肝病毒、丙肝病毒、腺病毒等及人类基因组DNA均无扩增产物产生.(3)孕妇血清及胎盘、绒毛组织中的B19病毒结构蛋白检出率均为26.7%(8/30),而非结构蛋白DNA检出率在血清中为33.3%(10/30),胎盘、绒毛组织中均为26.7%(8/30).两者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巢式PCR技术检测B19病毒非结构蛋白DNA是一种灵敏、特异、简便、快速诊断B19病毒感染的新方法.

  • 输卵管结扎术与卵巢上皮性癌发病的关系

    作者:朱丽琳;王建六;魏丽惠

    输卵管结扎术(tubal ligation)是一种安全的、永久性女性节育措施,在国内外已有广泛的应用,对世界范围内控制人口问题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有研究表明,输卵管结扎术与卵巢上皮性癌(卵巢癌)的发病存在一定联系.现综述如下.

  • 人类卵巢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系统与多囊卵巢综合征

    作者:张以文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发病机制涉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胰岛、脂代谢异常等,卵巢局部调节失衡也起一定的作用.PCOS患者卵巢泡膜细胞生成雄激素过多,与高黄体生成激素、高胰岛素有关.卵巢颗粒细胞不能继续增殖及合成雌二醇,导致优势卵泡选择受阻. 但PCOS患者卵泡液中促卵泡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Ⅰ水平正常.颗粒细胞在体外对促卵泡激素、IGF-Ⅰ反应不低,说明芳香化酶功能良好.因此提出,"PCOS患者卵泡局部存在促卵泡激素抑制物,阻断芳香化酶激活"的假说.本文拟介绍妇女生长激素-IGF-Ⅰ轴、卵巢IGF系统,在正常卵巢功能调节及PCOS发病中的作用.

  • Ⅳ型Ehlers-Danlos综合征与妊娠

    作者:高莉;王建军

    Ehlers-Danlos综合征(EDS)是一组遗传病,发生率约1/5000,主要累及人体结缔组织.其共同的临床特征是:皮肤脆弱、易损伤,皮肤延展性过度和关节活动过度.该病表现为由于遗传缺陷所致的结缔组织中胶原代谢障碍引起的各种病理变化.1998年,国际上根据EDS患者的基因改变、临床和生化特点将其分为11种类型[1].

  • 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在卵泡发育中的作用

    作者:邓莲;章晓梅;李春华

    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是一种早在孕妇血清中发现的高分子量的黏多糖蛋白,曾主要用于高危妊娠的产前筛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和对子宫、卵巢分子水平的深入研究,人们发现,PAPP-A不但存在于孕妇血清中,也存在于子宫内膜基质细胞、蜕膜细胞及卵巢颗粒细胞、卵泡液中.

  • 应用胚胎玻璃化冷冻技术获得临床妊娠及分娩一例

    作者:王俊霞;朱桂金;魏玉兰;王雁林

    患者34岁,因自然流产后9年未孕,于2002年8月来我院就诊.患者平时月经规律,子宫输卵管造影显示双侧输卵管峡部梗阻,基础内分泌水平正常.丈夫36岁,精液分析结果正常.夫妇要求"试管婴儿"助孕.

  •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后葡萄胎二例

    作者:黄晓燕;王宏伟;赵小峰;陈湫波

    葡萄胎是一种良性妊娠滋养细胞疾病(GTD),为胚外组织变性、滋养层发育异常所致,多发生于年轻的生育年龄妇女[1].我院自1998年开展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以来,发生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后葡萄胎2例.现报道如下.

  • 腹腔妊娠至足月分娩一例

    作者:曾筱安;范开容;许淑清;孙莉莉

    患者35岁.因停经39周+1于2003年4月2日入院.患者平素月经周期30 d,末次月经2002年7月1日,预产期2003年4月8日.2002年9月诊断为早孕,曾先后3次到3家不同医院行人工流产(期间做过4次B超均诊为宫内妊娠),流产结果均告失败.

  • 对血管性介入技术在妇产科疾病诊治中作用的评价

    作者:杨秀玉

    1953年Seldinger首次在局部麻醉下经皮股动脉穿刺,行动脉造影,由于其创伤小,操作简便,介入部位准确,并简化了某些外科手术,使血管性介入治疗(介入治疗)技术得以在临床推广应用.20世纪80年代,血管数字减影术(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的问世,以及多种低渗透压碘造影剂的出现,使这一技术更趋完善,其应用范围不断开拓.在妇产科疾病诊治中,此项技术主要是应用在选择性或超选择性盆腔动脉造影、动脉药物灌注和栓塞等方面.

  • 血管性介入治疗在妇产科领域中的应用

    作者:陈春林;刘萍

    血管性介入治疗在妇产科领域中的应用已有二十余年的历史,目前主要用于妇科恶性肿瘤、妇科良性疾病及产后出血的治疗,是治疗妇产科疾病的另一途径,引起了妇产科学界的广泛关注.同时,血管性介入治疗后的相关研究也是国内外学者讨论的热点.介入放射科医师和妇产科医师对此投入了大量的精力,积累了许多的病例,研究的范围亦较为广泛.本文重点对其中主要的病种如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产后出血、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等的介入治疗进行讲述,并对介入治疗后对卵巢及生育功能的影响作一介绍.

  • 妇科恶性肿瘤治疗中对淋巴处理的商榷

    作者:曹泽毅

    妇科恶性肿瘤常见的转移方式是淋巴转移.淋巴有无转移是影响预后和复发的重要因素之一,淋巴转移阳性者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者[1,2].目前,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妇科肿瘤分期委员会规定,除宫颈癌外其他常见恶性肿瘤均把有无淋巴转移作为分期条件.

  • 中国绝经相关问题高级研讨会会议纪要

    作者:孙爱军;魏杨

    关键词: 中国 绝经
  • 重度产后出血患者行血管性介入治疗后对其产后月经影响的研究

    作者:王锦江;陈春林;刘萍;马奔;曾北蓝;张玉洁;陈淑贤;何淑贞

    目的探讨血管性介入治疗(介入治疗)用于重度产后出血患者后对其月经的影响.方法选择1995年3月至2002年2月我科收治的经积极保守治疗无效,行介入治疗获得成功止血的重度产后出血患者18例为介入组;随机选择同期分娩的正常产妇2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产后恶露持续时间及月经恢复情况,测定两组无哺乳产妇产后第1次月经周期3~5 d时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及雌二醇水平.结果两组产妇产后恶露持续时间为:介入组(33.9±2.0)d,对照组(36.2±3.1)d,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第1次月经恢复时间为:介入组(75±17)d,对照组(95±16)d(P>0.05);第1次月经量为:介入组为产前经量的(1.3±0.1)倍,对照组为产前经量的(1.3±0.2)倍(P>0.05);产后恢复正常月经量所需次数为:介入组(2.0±0.4)次,对照组(1.9±0.4)次(P>0.05);产后月经周期为:介入组(33.9±2.2)d,对照组(33.2±1.6)d(P>0.05);两组无哺乳产妇产后第1次月经周期3~5 d时FSH、LH及雌二醇水平:介入组分别为(5.2±1.1) U/L、(7.5±1.6) U/L及(262±14) pmol/L,对照组分别为(4.3±2.1)U/L、(6.3±1.3) U/L及(280±12) pmol/L,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介入治疗用于重度产后出血患者后,对产妇产后月经的恢复没有明显影响.

  • 选择性输卵管造影和再通术1006例随访分析

    作者:李群英;周雪莲;秦惠萍;刘嵘

    目的探讨选择性输卵管造影(SSG)和输卵管再通术(FTR)治疗不孕症的临床疗效和实用价值.方法对1006例经子宫输卵管造影(HSG)检查诊断为输卵管不同部位、不同程度梗阻的不孕症患者,用自制同轴导管行SSG和FTR,统计1年内的妊娠率和输卵管通畅度治疗的有效率,并结合术前、术后HSG及术中输卵管动态观察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输卵管腔完全梗阻315例,共601条输卵管(部分患者曾因各种原因行一侧输卵管切除,完全梗阻组),528条获管腔再通,再通率87.9%;其中35.4%(187条)仅行SSG即获再通,64.6% (341条) 在SSG同时行FTR获再通.术后1年内妊娠率为39.9%,异位妊娠发生率2.7%,管腔再闭塞率1.8%;未获再通者中4例为结核性输卵管炎,3例结节性输卵管炎,9例阻塞于峡部,末端呈杵状改变,6例阻塞于壶腹部和伞部,10例输卵管纤维化.管腔不全梗阻691例(不全梗阻组),其中输卵管通而欠畅105例,通而不畅357例,通而极不畅229例,行SSG术后共发现65例术前HSG结果对伞部粘连的诊断有误.1年内妊娠率随访显示,输卵管通而欠畅者为53.6%,通而不畅者为45.7%,通而极不畅者为26.8%,异位妊娠发生率1.4%.术后1年行HSG复查,治疗有效率(管腔通畅度好转)86.9%.两组中经SSG诊断伞端粘连明显或周围包裹形成者共有16例,同时进行了腹腔镜治疗,其手术符合率97.1%.结论 SSG和FTR对输卵管性不孕具有诊断和治疗双重作用,且简便、安全,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中华妇产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99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