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妇产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중화부과잡지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2.7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529-567X
- 国内刊号: 11-2141/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卵巢上皮性癌铂类耐药患者血清中耐药相关的差异表达蛋白质的筛选及其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卵巢上皮性癌(卵巢癌)铂类耐药患者血清中耐药相关的差异表达蛋白质的筛选及其临床价值。方法收集1998年8月—2013年9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治疗的卵巢肿瘤患者106例,其中卵巢癌铂类耐药患者44例(铂类耐药组),卵巢癌铂类敏感患者52例(铂类敏感组),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患者10例(良性肿瘤组);以2008年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妇女33例为对照组。采集4组患者的血清标本。(1)每组各取10份血清标本,采用基于同位素标记的相对和绝对定量(iTRAQ)技术的蛋白质组学方法筛选不同组间[即卵巢癌组(包括铂类敏感组和铂类耐药组)与对照组、卵巢癌组与良性肿瘤组、铂类耐药组与铂类敏感组]的差异表达蛋白质,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出与卵巢癌铂类耐药相关的差异表达蛋白质。(2)收集铂类耐药组(44例)、铂类敏感组(52例)、对照组(33例)3组患者的血清,采用蛋白印迹(WB)法及ELISA法对筛选出的差异表达蛋白质的表达进行验证。(3)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差异表达蛋白质的表达与铂类耐药卵巢癌患者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差异表达蛋白质的表达及不同临床病理指标对铂类耐药卵巢癌患者预后的影响;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法,评价差异表达蛋白质对铂类耐药卵巢癌的诊断效能。结果(1)基于iTRAQ技术的蛋白质组学方法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显示,卵巢癌组与对照组间筛选出56个差异表达蛋白质,卵巢癌组与良性肿瘤组间筛选出39个差异表达蛋白质,铂类耐药组与铂类敏感组间筛选出62个差异表达蛋白质。通过检索Haplotter数据库对差异表达蛋白质进行正选择分析显示,C6、CNTN1蛋白在亚洲人群中以及BCHE蛋白在欧洲人群中均存在正选择作用(P值分别为0.031、0.010、0.040)。基于COREMINE数据库的文献挖掘及TCGA数据库基因芯片数据进行交集分析,进一步印证CRP、FN1、S100A9、TF、ALB、VWF、APOC2、APOE、CD44、F2、GPX3、ACTB蛋白与卵巢癌铂类耐药相关。(2)铂类耐药组、铂类敏感组、对照组患者血清中,SERPINA1蛋白的表达水平,WB法检测分别为41.7±9.2、32.8±6.6、14.2±3.6,ELISA法检测分别为(816±246)、(686±205)、(756 ±244)μg/μl;ORM1蛋白的表达水平,WB法检测分别为37.9±7.0、27.0 ±22.5、21.7 ±2.6, ELISA法检测分别为(221±35)、(174±23)、(157±18)μg/μl;FN1蛋白的表达水平,WB法检测分别为30.3±11.4、18.2±5.2、23.7±3.9,ELISA法检测分别为(71±13)、(62±13)、(69±13)ng/μl;GPX3蛋白的表达水平,WB法检测分别为1.2±0.3、2.2±0.3、1.6±0.3。使用WB法及ELISA法验证的各蛋白的表达趋势与iTRAQ技术检测的表达趋势一致。(3)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SERPINA1、FN1蛋白的表达与卵巢癌铂类耐药患者的复发、生存状态呈明显正相关(P<0.01,P<0.05),而与卵巢癌铂类耐药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呈明显负相关(P<0.05);ORM1蛋白的表达与卵巢癌铂类耐药患者的复发呈明显正相关(P<0.01)。Kaplan-Meier法分析显示,手术病理分期、初次治疗结局以及SERPINA1、FN1、ORM1蛋白的表达与卵巢癌铂类耐药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明显有关(P<0.05);初次治疗结局与卵巢癌铂类耐药患者的总生存时间明显有关(P=0.027)。ROC曲线分析显示,FN1、ORM1、SERPINA1蛋白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79、0.910、0.666,ORM1蛋白对卵巢癌铂类耐药患者的诊断效能明显高于FN1、SERPINA1蛋白(P=0.000)。结论血清中筛选出的差异表达蛋白质FN1、SERPINA1及ORM1蛋白的表达水平可能对卵巢癌铂类耐药有预警及诊断的作用。ORM1蛋白诊断铂类耐药卵巢癌可获得较高的诊断效能,有望成为临床上筛选及诊断铂类耐药卵巢癌的潜在的血清学肿瘤标志物。
-
节段性肠切除术治疗肠道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生命质量分析
目的:探讨节段性肠切除术治疗肠道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生命质量。方法收集2008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行节段性肠切除术治疗的肠道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62例,所有患者分别于术前及术后至少12个月完成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评分、健康调查简表(SF-36)生命质量评分,比较术后较术前相关症状的改善情况,并记录妊娠情况。结果62例肠道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随访时间为术后12~74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术后18.9个月。所有患者术前均有明显的疼痛症状,包括痛经、性交痛、排便痛和慢性盆腔痛,其中,痛经、性交痛、排便痛术后的VAS评分[分别为(2.9±2.2)、(0.7±0.5)、(1.6±0.7)分]均显著低于术前[分别为(7.5±2.9)、(4.3±2.2)、(7.3±1.9)分],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SF-36评分的8个项目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P<0.01)。术后发生并发症共28例(45%,28/62),分别为尿潴留18例、直肠阴道瘘4例、阴道后穹隆裂口2例,血栓形成、盆腔脓肿、弥漫性腹膜炎、肠梗阻各1例,经积极处理后均恢复良好。62例患者中合并不孕者共16例,术后有生育要求者10例,术后妊娠率为6/10,其中自然分娩2例,剖宫产分娩2例,流产1例,胚胎停止发育行清宫术1例。结论节段性肠切除术治疗肠道子宫内膜异位症可明显缓解患者的症状,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
β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结合HLA配型的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技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以β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结合人白细胞抗原(HLA)配型为目的的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GD)技术的诊断效率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5年10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以β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结合HLA配型为目的的PGD的43个家庭的临床资料,每个家庭均至少有1例需求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的先证者。经常规控制性促排卵、体外受精及胚胎培养后,进行胚胎活检,分为卵裂球活检及囊胚活检;对β地中海贫血的致病基因HBB基因及HLA基因进行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以完成胚胎的遗传学诊断;并对已分娩患者的子代进行随访。结果43个β地中海贫血家庭共进行了84个促排卵周期,促排卵周期平均获卵数(14±7)个。活检周期共59个,其中卵裂球活检及囊胚活检分别为24和35个周期。卵裂球活检周期中,总活检胚胎数259个,活检成功率93.4%(242/259),遗传学诊断为配型相符的可用囊胚率为9.3%(24/259)。囊胚活检周期中,总活检胚胎数306个,活检成功率93.8%(287/306),配型相符的可用胚胎率14.4%(44/306)。囊胚活检周期中配型相符的可用胚胎率显著高于卵裂球活检(P<0.05)。43例女性携带者共完成了48个胚胎移植周期,其中新鲜胚胎移植3个周期,冻融胚胎移植45个周期。卵裂球活检周期中,有3个周期进行了新鲜胚胎移植,临床妊娠1例,并于孕36周分娩双活胎。囊胚活检后均为全胚冷冻。冻融胚胎移植共45个周期,总移植胚胎数54个,来自卵裂球活检和囊胚活检的胚胎分别为25和29个,其中配型相符的可用胚胎共42个;胚胎着床率为37%(20/54),临床妊娠率38%(17/45)。共分娩15例PGD出生儿,其中2例来自新鲜胚胎移植;冻融胚胎移植周期中,共出生13例新生儿。已分娩患者的产前诊断结果与PGD结果一致。4例新生儿已成功为先证者提供了HSCT。结论以β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结合HLA配型为目的的PGD技术是1种有效的辅助生殖方法,可以帮助携带β地中海贫血基因的家庭在获得健康子代的同时,为先证者的HSCT治疗提供机会。
-
前置胎盘孕妇围产期行子宫切除术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3840例前置胎盘(PP)孕妇,探讨PP孕妇围产期行子宫切除术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2005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3840例PP孕妇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PP孕妇年龄、居住地、产次、人工流产刮宫手术次数、既往剖宫产次数、双胎或多胎妊娠、产前阴道流血、PP类型、胎盘位于子宫前壁、胎盘植入征象、产前血红蛋白水平、分娩孕周与围产期行子宫切除术的关系。结果(1)PP的发生率为4.84%(3840/79304),PP孕妇的子宫切除率为2.76%(106/3840)。(2)影响PP孕妇行子宫切除术的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显示,居住地、产次、人工流产刮宫手术次数、既往剖宫产次数、产前阴道流血、PP类型、胎盘位于子宫前壁、胎盘植入征象、产前血红蛋白水平、分娩孕周均为PP孕妇行子宫切除术的危险因素(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既往剖宫产史1次(OR=12.9,95%CI为6.3~26.3)、剖宫产史≥2次(OR=14.4,95%CI为3.9~53.2)、胎盘位于子宫前壁(OR=4.8,95%CI为2.1~10.7)、中央性PP(OR=5.9,95%CI为1.8~42.5)、胎盘植入征象(OR=11.2,95%CI为6.8~18.6)、分娩前血红蛋白<100 g/L(OR=1.7,95%CI为1.0~2.8)、分娩孕周<34周(OR=3.2,95%CI为1.6~6.3)是PP孕妇行子宫切除术的独立危险因素,子宫切除率风险明显增高(P<0.05)。结论既往剖宫产次数、胎盘位于子宫前壁、PP类型为中央性、胎盘植入、产前贫血、孕周<34周是PP孕妇围产期行子宫切除术的独立危险因素;因PP而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占围产期行子宫切除术患者的比例较大,重视产前保健、术前风险评估,对减少子宫切除、改善PP母儿预后至关重要。
-
专家点评
经查阅相关文献和指南,这篇文章介绍的临床途径是正确的!
本文总结了54例产前超声检查提示为马蹄内翻足(TE)胎儿的产前遗传学诊断的结果,并对其意义进行了讨论,对临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约3%的妊娠存在产前超声发现的胎儿结构异常,这是由于染色体异常或单个基因突变所致,因此,产前发现胎儿结构异常是明确的产前遗传学诊断的指征。产前染色体核型分析和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是对其进行遗传学诊断的主要手段。 -
Ⅰb2和Ⅱa2期子宫颈癌患者以手术为主的不同治疗方案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观察不同方案治疗Ⅰb2和Ⅱa2期子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收治的有组织病理学诊断的行手术治疗的Ⅰb2及Ⅱa2期子宫颈癌患者,共133例成功入组并随机(采用随机表法)被分为术前放疗组(42例,源旁1 cm放疗剂量为20~30 Gy)、新辅助化疗组(45例,紫杉醇+卡铂方案化疗2个疗程)及直接手术组(46例),手术方式均为子宫广泛性切除+盆腔淋巴结切除±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观察两个术前治疗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和副反应,并比较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术后病理高危因素、术后辅助治疗及其副反应、生存情况等。结果(1)术前放疗组、新辅助化疗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8%(37/42)、82%(37/4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放疗组患者发生副反应者较少,仅5例(12%,5/42)发生Ⅰ~Ⅱ级胃肠道反应,新辅助化疗组患者发生骨髓抑制及胃肠道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76%(34/45)、67%(30/45)]均明显高于术前放疗组(P<0.05)。(2)直接手术组、术前放疗组、新辅助化疗组3组患者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为(711±319)、(678±239)、(625±137)ml]及手术时间[分别为(202±64)、(181±39)、(168±25)min]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新辅助化疗组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直接手术组(P<0.05)。直接手术组、术前放疗组、新辅助化疗组3组间淋巴结转移[分别为30%(14/46)、29%(12/42)、29%(13/45)]、子宫颈间质深层受侵[分别为22%(10/46)、31%(13/42)、31%(14/45)]的发生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新辅助化疗组淋巴脉管间隙受侵的发生率明显低于直接手术组[分别为31%(14/45)、57%(26/46),P=0.015],而术后无病理高危因素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直接手术组[分别为27%(12/45)、9%(4/46),P=0.024]。直接手术组、术前放疗组、新辅助化疗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治疗相关性死亡发生,直接手术组、术前放疗组、新辅助化疗组患者中,不良反应通用术语标准(CTCAE)为3~4级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13%(6/46)、14%(6/42)、18%(8/45),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55)。直接手术组、术前放疗组、新辅助化疗组患者的3年无瘤生存率(PFS)分别为74.0%、78.5%、80.0%,3年总生存率(OS)分别为80.4%、83.3%、84.4%,3组间3年PFS、OS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腔内放疗和新辅助化疗的近期疗效相似,术前腔内放疗或新辅助化疗均不能提高Ⅰb2和Ⅱa2期子宫颈癌手术患者的3年PFS及OS,但新辅助化疗可减少手术难度并可降低术后病理危险因素的发生率,从而可能使术后需辅助治疗的患者比例降低。
-
简化POP-Q分度系统与标准POP-Q分度法用于盆腔器官脱垂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两种盆腔器官脱垂分度方法,标准盆腔器官脱垂定量(POP-Q)分度法与简化POP-Q分度系统(S-POP-Q)的相关性,明确S-POP-Q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是观察性研究。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就诊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妇科门诊有盆底功能障碍症状和体征的患者256例,分别进行POP-Q分度和S-POP-Q分度。POP-Q分度法进行6个测量点(Aa、Ba、Ap、Bp、C、D)的测量,而S-POP-Q只进行4个测量点(Ba、Bp、C、D)的测量。用两种分度方法对盆腔器官整体、阴道前壁、阴道后壁、子宫、阴道后穹隆脱垂分别进行分度,比较两种分度方法的相关性。结果256例患者,进行POP-Q分度,盆腔器官的整体分度Ⅰ度20例(7.8%,20/256)、Ⅱ度94例(36.7%,94/256)、Ⅲ度112例(43.8%,112/256)、Ⅳ度30例(11.7%,30/256);根据S-POP-Q进行分度,盆腔器官整体分度Ⅰ度21例(8.2%,21/256)、Ⅱ度92例(35.9%,92/256)、Ⅲ度112例(43.8%)和Ⅳ度31例(12.1%,31/256);两种分度方法对盆腔器官整体分度的Kendall tau-b相关系数为0.81。Kendall tau-b相关性分析显示,两种分度方法对阴道前壁、阴道后壁、子宫、阴道后穹隆分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1、0.81、0.85、0.88。结论 S-POP-Q与POP-Q分度法对盆腔器官脱垂分度具有几乎完全的相关性。S-POP-Q是1种简易的评价盆腔器官脱垂的客观方法,适合于中国盆腔器官脱垂患者。
-
专家点评
肠道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与手术治疗
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累及广泛,诊断、治疗均有一定难度,尤其是肠道子宫内膜异位症更成为近年来关注的热点,其病灶可以位于整个肠道,但以乙状结肠与直肠交界处常见,其次是末段回肠、阑尾和盲肠。本文是对肠道内膜异位症手术治疗积极的探索。 -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技术在马蹄足内翻胎儿产前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技术(CMA)在马蹄足内翻(TE)胎儿产前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5年6月经产前超声检查提示为TE、伴或不伴有其他结构畸形并行侵入性产前诊断的54例胎儿,根据是否合并其他结构异常分成单纯TE组及复杂TE组。所有胎儿均行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核型正常者再进一步行全基因组高分辨率CMA检测,并应用CHAS软件及相关的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CMA检测结果。对所有胎儿进行随访,了解妊娠结局及产后诊治情况。结果54例TE胎儿中,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发现1例核型异常,为18三体,核型异常比例为2%(1/54)。核型正常的53例胎儿中单纯TE组38例、复杂TE组15例,进一步行CMA检测,致病性拷贝数变异(CNV)检出率为11%(6/53),单纯TE组和复杂TE组的致病性CNV检出率分别为5%(2/38)及4/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对53例胎儿进行随访,51例随访成功,其中11例出生时无足内翻表现,产前超声诊断为TE的假阳性率为22%(11/51)。结论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对TE伴或不伴其他结构畸形的胎儿的异常核型检出率为2%,CMA技术对核型正常的TE胎儿的致病性CNV的检出率提高至11%。结合产前超声诊断TE的假阳性率及两组致病性CNV的检出率,建议核型正常的TE合并其他畸形的胎儿进一步行全基因组高分辨率CMA检测,以排除染色体微缺失或微重复的可能性;单纯TE胎儿建议行连续超声复查,如复查结果仍提示为TE,则建议行CMA检测,以降低侵入性产前诊断率及假阳性率。
-
妊娠合并梅毒孕妇的治疗及其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分析
随着一般人群中梅毒发生率的上升,我国感染梅毒的孕妇数量也呈逐年升高趋势[1-2]。孕妇及早接受梅毒筛查,发现感染后及时治疗,可以有效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青霉素类药物是治疗妊娠合并梅毒的首选药物。妊娠合并梅毒的替代治疗方案尚存争议,有关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治疗妊娠合并梅毒临床疗效的研究较少[3]。本研究收集了我国华东地区2013年妊娠合并梅毒的监测数据,探讨苄星青霉素、普鲁卡因青霉素和头孢曲松治疗妊娠合并梅毒以减少新生儿先天梅毒和其他不良妊娠结局的临床疗效。
-
巴多昔芬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大鼠异位内膜组织中ERα、ERβ、AP-1、VEGF表达的影响
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是雌激素依赖性疾病,严重影响育龄期妇女的生命质量及生育能力。关于其发病机制, Sampson先提出“经血逆流学说”,近年的“在位内膜决定论”[1]认为,内异症的在位内膜与非子宫内膜异位症存在本质上的不同,其分子生物学行为可能源于雌激素暴露,雌激素作用于ER,启动对应的信号通路,多条信号通路相互作用的结果促进了逆流的子宫内膜能在宫腔以外生长。活化蛋白1(activator protein 1,AP-1;又称c-jun)是1种重要的核转录调控因子,参与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等多种生理过程;雌激素与ER结合后,依赖ER传导通路,调节转录因子(如AP-1和核因子кB)的活性,进而调控相应细胞因子[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巴多昔芬作为第3代选择性ER调节剂(SERM)能明显抑制内异症模型大鼠子宫内膜的增生,缩小异位病灶的体积,并使异位病灶及在位内膜中ER、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明显减少[2],因其表现出对大鼠内异症的治疗作用,而逐渐进入学者们的视野。本研究通过巴多昔芬处理内异症模型大鼠,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内异症模型大鼠异位病灶和在位内膜组织中ERα、ERβ、AP-1、VEGF的表达,探讨巴多昔芬治疗大鼠内异症可能的分子机制,为巴多昔芬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孕妇的母儿结局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是妊娠相关的肝脏疾病。ICP的主要临床特征为皮肤瘙痒及血清总胆汁酸(total bile acid, TBA)水平升高,其具有可逆性,分娩后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指标异常可迅速恢复。与对孕妇的影响相比,ICP对胎儿的危害更大,甚至可导致不可预测的胎儿死亡。目前,尚无预测胎儿预后的敏感指标。本研究旨在探究ICP孕妇的母儿结局与孕妇血清TBA水平、母儿总TBA水平之间的关系,并了解孕妇血清TBA水平可否作为预测胎儿预后的指标。
-
siRNA沉默YKL-40基因表达对子宫内膜癌HEC-1A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系常见的恶性肿瘤,好发于绝经后妇女。前期临床研究表明,甲壳质酶蛋白40(YKL-40)在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和癌组织中均呈高表达,可作为子宫内膜癌的候选肿瘤标志物之一[1]。研究表明,YKL-40具有促进肿瘤细胞增殖、血管形成[2]和抗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但其具体的生物学功能尚不明。本研究通过小分子干扰RNA(siRNA)沉默子宫内膜癌细胞系HEC-1A细胞中YKL-40基因的表达,探讨其对HEC-1A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为进一步探讨YKL-40的生物学功能提供理论基础。
-
玻璃化冷冻对卵母细胞和胚胎DNA甲基化影响的研究进展
低温保存技术是辅助生殖和生育力保存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1983年,第1例人类冷冻胚胎成功移植并获得临床妊娠后,慢速程序化冷冻技术逐渐被用于临床工作,但是冷冻过程中冰晶的形成和渗透压的改变对胚胎造成的不可逆的损伤一直被广泛关注。玻璃化冷冻技术的出现无疑是巨大的进步,其通过快速降温从而抑制细胞内冰晶的形成,减少了渗透压及激冷等对细胞的损伤,提高了卵母细胞复苏后的存活率。由于其冷冻速度快、过程简单、无需昂贵的程序冷冻仪,以及高复苏率、高妊娠率等优势,已逐渐取代传统的慢速程序化冷冻。此外,玻璃化冷冻卵巢也常用于女性恶性肿瘤化疗前,为女性生育力保存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法。然而,玻璃化冷冻过程引起的卵裂球丢失、卵泡超微结构受损等不可避免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胚胎的发育潜能,但是否对表观遗传学修饰造成影响并没有确切的结论。
-
sFlt-1/PlGF比值诊断子痫前期的研究进展
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是妊娠期常见的全身性疾病,在全球的发病率为3%~5%[1]。PE的临床表现为妊娠期出现高血压、蛋白尿和水肿,并可伴有全身多器官的损害,分娩后高血压、蛋白尿和水肿的症状可消失;子痫患者可因抽搐、昏迷、脑出血、肺水肿、心力衰竭、DIC而导致死亡。10%~15%的孕妇死亡与PE、子痫直接相关[2]。
-
妊娠合并子宫颈癌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近些年,妊娠合并肿瘤的患者在不断增加;1%~5%的孕妇妊娠期间被发现子宫颈细胞学检查异常,(1~12)/10000的孕妇罹患子宫颈癌[1];我国的相关临床资料目前尚不完善。妊娠合并子宫颈癌的诊断、治疗、分娩时机的选择都是非常棘手的问题,需要一个专业团队(包括产科、妇科肿瘤、儿科、麻醉科、肿瘤化疗科及放疗科等多学科)的共同努力。妊娠合并子宫颈癌治疗的终目标是达到与非孕子宫颈癌患者相同的预后[2]。鉴于妊娠合并子宫颈癌的治疗尚缺乏指南,可供借鉴的经验较少,迫切需要制定相应规范以指导临床治疗。现将近年来妊娠合并子宫颈癌的诊断和治疗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起源自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卵巢鳞状细胞癌一例
患者43岁,孕2产1。因左侧卵巢鳞状细胞癌(鳞癌)术后化疗7个疗程,病情未控,发现阴道转移1个月,于2006年10月12日转至本院。患者既往有左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术史。2006年4月10日因突发性下腹痛于当地医院行开腹探查术,术中见左侧卵巢囊肿破裂,腹腔内出血;术中冰冻病理提示:左侧卵巢上皮源性恶性肿瘤,低分化鳞癌为主,行子宫全切除+双侧附件切除+大网膜切除术。经本院病理科会诊提示:左侧卵巢低分化鳞癌,来源于子宫内膜异位病灶可能性大。2006年5月10日行紫杉醇+顺铂方案腹腔化疗3个疗程,静脉化疗2个疗程。2006年9月5日随诊时发现阴道转移,遂行顺铂+多柔比星+环磷酰胺方案化疗2个疗程。当地医院行阴道涂片提示:见高度可疑癌细胞,考虑术后肿瘤未控,遂转来本院治疗。妇科检查:阴道口处前壁可见硬结,似浸润性病变,阴道上2/3无异常,盆腔空虚,未及异常。血清CA125、CA19-9及癌胚抗原(CEA)水平均在正常范围内。于2006年10月17日行手术治疗,术中见阴道前壁尿道下方有一约4 cm×2 cm的质硬肿物,阴道左、右侧壁分别可及一直径约2、3 cm的质硬肿物,3处肿物均呈片状增厚且互相粘连;阴蒂可及一直径1.5 cm的质硬结节,遂行阴道病灶切除+阴蒂成形术。术后病理检查提示:阴道结节组织中见大量低分化鳞癌浸润,淋巴管中可见癌栓。术后给予紫杉醇+卡铂方案静脉周疗6个疗程(末次化疗为2006年11月30日)。患者2006年12月出现肛门不适,坐位时肛门区域疼痛明显,大便次数增多,2006年12月9日行盆腔CT检查提示:膀胱左后、直肠左旁有结节状团块影,考虑复发、转移可能性大。给予盆腔包块适形放疗+双侧腹股沟区照射10次(盆腔30 Gy,双侧腹股沟区各10.8 Gy)。放疗后2个月(2007年2月)患者因肿瘤广泛转移、呼吸循环衰竭死亡。
-
原核表达纯化的抗菌肽LL-37重组蛋白对小鼠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治疗作用
目的:探讨原核表达纯化的抗菌肽LL-37重组蛋白对小鼠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的治疗作用。方法(1)雌性昆明小白鼠30只,经雌激素诱导并阴道内接种白假丝酵母菌悬液,构建VVC小鼠模型。建模成功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小鼠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只,实验组小鼠阴道内灌注LL-37重组蛋白溶液30μl(100μg/ml,即3μg),每天1次,连续5 d;对照组小鼠阴道内灌注等量磷酸盐缓冲液(PBS)。(2)阴道用药结束后24 h,取两组小鼠的阴道灌洗液评估小鼠阴道内假丝酵母菌的载菌量[以菌落形成单位(CFU)表示]及假菌丝和芽生孢子的生成情况;摘取两组小鼠的阴道组织制备匀浆,ELISA法检测匀浆中免疫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γ干扰素(IFN-γ)的浓度。结果(1)本研究成功构建VVC小鼠模型,对照组小鼠阴道黏膜明显充血、水肿、阴道皱襞消失,实验组经LL-37重组蛋白治疗后阴道黏膜无明显水肿,阴道皱襞可见。(2)实验组小鼠阴道分泌物涂片中白假丝酵母菌的芽生孢子及假菌丝明显少于对照组。实验组小鼠阴道灌洗液中载菌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4.8±1.0)×104、(8.5±2.1)×104 CFU/ml,P=0.017];阴道组织匀浆中IFN-γ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57±11)、(197±4)pg/ml,P=0.000],而IL-10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87±15)、(379 ±17)pg/ml,P=0.000],且IFN-γ/IL-10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0.892±0.008、0.496±0.013,P=0.000)。结论原核表达纯化的LL-37重组蛋白可以抑制VVC小鼠阴道内假丝酵母菌的生长,调节阴道内IFN-γ、IL-10的分泌水平,改善阴道局部免疫力,对小鼠VVC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
奥赛托星-缩宫素鼻喷雾剂临床应用有奖征文通知
奥赛托星-缩宫素鼻喷雾剂作为国内唯一的促排乳化学药品,能加速泌乳启动,维持充足泌乳。同时,其能促进子宫收缩,保持张力,使人工流产手术时术者有清晰的手感,降低风险,防止过度吸刮造成的宫腔粘连、漏吸或人工流产不全,并能及早排出残留的绒毛和蜕膜组织,减少药物流产出血时间和出血量。目前已在临床广泛使用。奥赛托星-缩宫素鼻喷雾剂可自行反复多次使用,符合哺乳时每日多次高频率使用的特性;可带回家使用,克服了缩宫素半衰期短,无法长期维持子宫收缩的缺陷;无针剂注射的疼痛;无创给药,使用方便。
-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科内镜培训班招生通知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是一所具有百年历史的三级甲等教学医院,在积累了近30年妇科内镜手术经验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推动我国内镜事业的发展、规范内镜手术操作、扩大内外交流,于2006年成立妇科内镜培训中心,并被卫生部认证为四级妇科内镜手术培训基地。中心聘请教授、副教授16名担任指导教师,负责人体手术演示、模拟训练、动物手术指导、课程讲授与结业考核等。为保证培训质量,确保每位学员有充分的实践机会,本培训班实行限额招生,每年6~8期,每期4~6周,每期拟招收学员8~12名。学员考试合格者颁发结业证书并授予国家级继续教育学分。
-
孕激素维持早期妊娠及防治流产的中国专家共识
孕激素在妊娠早期具有维持蜕膜化子宫内膜、松弛子宫平滑肌、改善子宫血液供应以及免疫调节等重要作用,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防治流产和辅助生育技术相关的孕激素补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2]。鉴于目前黄体功能的判断没有准确、适当的方法,且临床上所应用的孕激素剂型和剂量存在差异,影响了药效的观察,至今尚缺乏循证医学证据,因而在具体疗效方面尚存在争议[3-5]。为此,我们成立了由妇科内分泌学、产科学、生殖医学专家共同参与的孕激素维持早期妊娠及防治流产共识的中国专家组,就孕激素应用的适应证、禁忌证和慎用情况及临床应用要点,专家们根据临床研究及诊疗经验,深入交流讨论,达成了本共识,旨在对妇科医师、产科医师以及生殖医学专科医师在孕激素用于维持早期妊娠、预防或治疗流产方面给出指导意见。
-
《中华妇产科杂志》专业领域内公知公认的缩略语直接使用的说明
为了更方便、简洁地使用本专业领域内的名词术语及其缩略语,本刊特公布公知公认的部分缩略语,作者在撰写文章时可以直接使用以下缩略语,而不必再注明其全称。未公布的名词术语,请按照如下规则进行缩写:原词过长(一般为超过4个汉字)且在文中多次出现者,若为中文缩略语可于第1次出现时写出全称,在括号内写出缩略语,如:卵巢上皮性癌(卵巢癌);若为外文缩略语可于第1次出现时写出中文全称,在括号内写出外文全称及其缩略语,如: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
-
《中华妇产科杂志》稿约
《中华妇产科杂志》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的妇产科专业学术期刊,以广大妇产科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妇产科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妇产科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妇产科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本刊的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卫生工作的方针及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妇产科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妇产科领域的交流。
-
《中华妇产科杂志》第十二届编辑委员会名单
-
本刊启用远程稿件管理系统
为顺应当今期刊网络化、数字化的发展趋势,更好地为广大作者、读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开发了远程稿件管理系统。该系统根据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稿件处理流程、编辑加工规范、审稿制度、管理规范等业务需求设计,采用先进的数据库及网络技术,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远程稿件管理系统将协助作者、编辑、审稿专家、编委、定稿会专家、总编等相关人员多位一体地进行稿件业务处理,解决编辑部对稿件网络化流程管理的需要,并实现各类查询功能。本刊已于2009年11月1日开始启用远程稿件管理系统(登录网址为:http://www.cma.org.cn)。
-
关注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妇产科专业微信服务平台“妇产科空间”
请关注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妇产科专业微信服务平台:在微信公众号搜索“妇产科空间”或输入“cmagynec”,即可关注。
-
《中华妇产科杂志》稿约(电子版)的官方网站链接
-
《中华妇产科杂志临床指南荟萃(2015版)》一书出版
《中华妇产科杂志临床指南荟萃(2015版)》由郎景和院士主编,《中华妇产科杂志》编委会、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中华医学会计划生育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组织编写,于2015年3月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汇集了59个妇产科常见疾病或问题的临床指南,涵盖产科、妇科、妇科肿瘤、生殖内分泌、计划生育等专业领域。指南的制定、出台,是专家的智慧结晶、也是集体的智慧结晶,其贯彻实施必将有力地推动妇产科临床诊治工作,并提升效果和水平。
年 | 期数 |
2019 | 01 02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1999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
199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