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妇产科学 > 中华妇产科杂志

中华妇产科

中华妇产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중화부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2.7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529-567X
  • 国内刊号: 11-2141/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http://zhfckzz.yiigle.com/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5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妇产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郎景和
  • 类 别: 妇产科学
期刊荣誉:
  • 滋养细胞的内质网应激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中的作用

    作者:俞颖;周承亮;俞田田;韩秀君;石海燕;王晗知;沈家杰;贺晶

    目的 探讨滋养细胞内质网应激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孕妇胎盘组织的作用.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单活胎、初产分娩的孕妇61例,其中ICP孕妇31例(ICP组),健康孕妇30例(对照组).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孕妇胎盘组织滋养细胞中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的表达部位和表达水平;透射电镜观察两组孕妇胎盘组织滋养细胞、未处理及100 μmol/L甘胆酸处理24 h后的滋养细胞系Swan71细胞中内质网超微结构的变化;逆转录(RT)-PCR技术和蛋白印迹法检测不同浓度(分别为0、25、50、100 μmol/L)的甘胆酸处理24 h后的Swan71细胞中GRP-78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1)免疫组化法:两组孕妇胎盘组织的滋养细胞中均可检测到GRP-78蛋白的表达,GRP-78蛋白主要表达于滋养细胞的胞质.与对照组孕妇(7.8±1.3)比较,ICP组孕妇绒毛细胞中GRP-78蛋白的表达水平(13.2±2.4)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透射电镜:①两组孕妇的绒毛细胞:对照组孕妇的胎盘组织中滋养细胞内可见发育良好的微绒毛与内质网,内质网体积无明显增大,无扩张、肿胀变化;ICP组孕妇的胎盘组织中滋养细胞的微绒毛消失,内质网腔明显扩张,内质网水肿、体积增大、液泡化,且内质网脱颗粒现象明显.②Swan71细胞:未处理的Swan71细胞内可见发育良好的微绒毛与大量的内质网,内质网无扩张、肿胀变化;100 μmol/L甘胆酸处理24 h后的Swan71细胞内质网病变弥漫,显著扩张,细胞质呈筛状外观.(3)RT-PCR技术与蛋白印迹法:①RT-PCR技术:用0(生理盐水)、25、50、100 μmol/L的甘胆酸处理24 h后的4组Swan71细胞中GRP-78 mRNA的表达水平分别为1.01±0.17、2.17±0.16、5.47±0.36、5.65±0.82,50、100tmol/L甘胆酸处理细胞分别与生理盐水处理细胞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蛋白印迹法:4组细胞中GRP-78蛋白的表达水平分别为1.01±0.04、1.17±0.15、1.33±0.13、1.73±0.13,50、100 μmol/L甘胆酸处理细胞分别与生理盐水处理细胞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P孕妇胎盘组织滋养细胞中内质网较正常孕妇有明显的扩张及肿胀性改变;ICP孕妇的绒毛细胞中GRP-78蛋白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孕妇明显升高.甘胆酸可引起滋养细胞内质网肿胀,致GRP-78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升高.滋养细胞的内质网应激是ICP胎盘的重要病理生理表现.

  • 上海市1996-2015年孕产妇死亡情况分析

    作者:秦敏;朱蓉;杜莉;陆珺;许厚琴;朱丽萍

    目的 分析上海市1996-2015年孕产妇死亡率(MMR)和死亡原因的变化趋势.方法 收集整理1996-2015年上海市孕产妇死亡病例及其评审资料,回顾性分析上海市1996-2015年MMR的变化、死亡原因顺位及死亡评审结果,并采用x2检验对前10年(1996-2005年)、后10年(2006-2015年)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1)MMR的变化:1996-2015年上海市MMR呈下降趋势,从1996年的28.84/10万下降到2015年的6.66/10万.(2)死亡孕产妇的特征:①户籍:死亡孕产妇中,外地户籍者占72.6%(320/441),本市户籍者占27.4%(121/441).②年龄:死亡孕产妇中35岁及以上者从前10年(1996-2005年)的8.2%(20/243)上升至近10年(2006-2015年)的16.7%(33/198).③死亡时段:孕期死亡者从前10年的27.6%(67/243)上升至近10年的35.4%(70/198);前10年死亡孕产妇中产时死亡者占6.2% (15/243),近10年无产时死亡者;前、后10年,死亡孕产妇中产后死亡者分别占66.3%(161/243)和64.6%(128/198).(3)孕产妇的死亡原因:近10年,非直接产科原因死亡者[63.1%(125/198)]超过了直接产科原因死亡者[36.9%(73/198)];死亡原因顺位中,产后出血虽然仍位于死亡原因的首位,但其死亡专率明显下降,从前10年的7.42/10万下降至近10年的1.51/10万;而妊娠合并心脏病、脑血管疾病的死亡原因顺位上升至近10年的第2位和第4位.(4)孕产妇死亡评审结果:Ⅰ类可避免的MMR明显下降,从前10年的3.66/10万下降至近10年的1.86/10万.结论 20年以来,上海市MMR显著下降,但近年孕产妇死亡原因复杂,“二孩”政策的调整导致高危孕产妇增加,还需进一步加强政策支持并优化管理,以保障母儿安全,进一步降低MMR.

  • 预防性化疗对40岁以上侵蚀性葡萄胎患者治疗结局及预后的影响

    作者:蒋诗阳;李玲;赵峻;向阳;万希润;冯凤芝;任彤;杨隽钧

    目的 探讨预防性化疗对40岁以上侵蚀性葡萄胎患者治疗结局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5年6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40岁以上侵蚀性葡萄胎患者共115例.其中,11例在确诊侵蚀性葡萄胎前接受过预防性化疗(预防性化疗组),104例在确诊侵蚀性葡萄胎后开始治疗性化疗(非预防性化疗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包括年龄、临床分期、预后评分(按国际妇产科联盟2000年的评分标准)]、治疗方案、治疗结局及复发情况等.结果 (1)一般临床资料:预防性化疗组、非预防性化疗组患者的年龄分别为(47±5)、(46±4)岁;临床分期Ⅰ~Ⅱ期者分别占3/11、29.8%(31/104),Ⅲ~Ⅳ期者分别占8/11、70.2%(73/104);预后评分0~6分者分别占11/11、84.6% (88/104),>6分者分别占0、15.4%(16/104).两组患者年龄、临床分期、预后评分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方案:预防性化疗组与非预防性化疗组患者的总化疗疗程数(中位数分别为7、5个)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071,P=0.002);而两组患者的治疗性化疗开始至血清β-hCG水平降至正常所需疗程数、巩固化疗疗程数、总治疗性化疗疗程数、子宫切除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结局及复发情况:预防性化疗组、非预防性化疗组患者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11/11、98.1% (102/104),复发率分别为0、1.0%(1/102),两组患者完全缓解率、复发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40岁以上侵蚀性葡萄胎患者未从预防性化疗中明显获益,预防性化疗可能不能明显改善其预后,有待扩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

  • 可疑生殖腺嵌合体一例的基因检测及产前诊断

    作者:何怡;娄季武;赵颖;付有晴;谢润桂;刘双爱;刘彦慧;隗伏冰

    假性肥大性肌营养不良是常见的X连锁隐性遗传性肌肉性疾病,包括杜氏进行性肌营养不良(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DMD)和贝氏进行性肌营养不良(Becker muscular dystrophy,BMD),只有男婴患病,DMD和BMD的发病率分别为活产男婴的1/3500和1/30000[1].假性肥大性肌营养不良是由抗肌萎缩蛋白(dystrophin)基因的突变所致的肌源性损伤,抗肌萎缩蛋白基因的突变影响抗肌萎缩蛋白在横纹肌中的表达[2],表现为缓慢、进行性加重的对称性肌无力、肌肉萎缩及腓肠肌假性肥大.虽然DMD和BMD的致病基因相同,但BMD的临床症状较DMD轻,一般以12岁能否行走进行鉴别.假性肥大性肌营养不良患儿的预后不良,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故检测其致病基因的突变并提供产前诊断,为预防假性肥大性肌营养不良患儿出生的唯一途径.当先证者母亲为生殖腺嵌合体(germline mosaicism或gonadal mosaicism)时,子代发生假性肥大性肌营养不良的再发风险高.本研究对1例先证者母亲可疑为DMD生殖腺嵌合体、有多次DMD患儿孕产史的家庭进行基因检测及产前诊断,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关键词:
  • KDM5B基因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增殖和转移的影响

    作者:张立伟;金悦;胡秋博;马骏;李毓;王育

    卵巢上皮性癌(卵巢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其病死率高居妇科肿瘤之首,5年生存率仅为45%[1].卵巢癌高转移、高侵袭的特性是造成其临床疗效差的主要原因[2].近年的研究发现,组蛋白去甲基化酶(KDM5B)能够去除组蛋白3第4位赖氨酸(H3K4)的甲基化修饰[3],具有调控干细胞分化、促进细胞增殖、抑制基因转录、维持基因组稳定等功能[4].KDM5B基因在除睾丸和骨髓外的已分化的正常成年人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较低;在恶性肿瘤如前列腺癌、乳腺癌、胃癌中表达水平升高[5-6],但在黑色素瘤中表达水平降低[7].表明,KDM5B基因在正常细胞的分化发育和肿瘤的发生中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且在不同肿瘤中可作为促癌或抑癌因子发挥作用.但KDM5B基因在卵巢癌中的作用少有报道.本研究初步探讨了KDM5B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增殖和转移能力的影响.

    关键词:
  • 沉默FABP-5基因表达对卵巢上皮性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作者:王露玉;刘利芬;张营;朱维培

    卵巢上皮性癌(卵巢癌)是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其病死率在妇科恶性肿瘤中位于首位,在发达国家女性死亡原因中排名第5位,严重威胁女性的生命及健康[1].卵巢位于盆腔深部,卵巢癌早期常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不易发现;晚期发现时常伴有转移,5年生存率低,仅为25% ~ 30%[2].近年来,随着卵巢癌诊治技术的进步,其临床治疗已取得一定的进展,但其病死率仍未有明显降低.这与卵巢癌的高转移性和高增生能力密切相关.表皮型脂肪酸结合蛋白5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 5,FABP-5)位于表皮细胞中,为细胞内的脂质结合蛋白,能结合细胞内的长链脂肪酸等疏水配体,相对分子质量为15 kb.研究表明,FABP-5基因在前列腺癌[3]、口腔鳞癌[4]、三阴乳腺癌(即ER、PR、表皮生长因子2型受体均为阴性的乳腺癌)[5]等多种肿瘤细胞中呈高表达,并能促进肿瘤细胞的迁移、侵袭.因此,FABP-5基因可能与肿瘤的进展密切相关,有望成为肿瘤治疗的靶点.本研究通过在高表达FABP-5基因的卵巢癌细胞系SKOV3细胞中使用小分子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技术沉默FABP-5基因的表达,观察FABP-5基因对卵巢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凋亡的影响.

    关键词:
  • 全胚冷冻后首次冻融胚胎移植方式的探讨

    作者:韩笑;陈圆辉;张亚楠;张翠莲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治疗中,随着玻璃化冷冻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冻融胚胎移植(frozen embryo transfer,FET)的妊娠结局优于新鲜周期[1],这为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OHSS)高危倾向等不适宜新鲜胚胎移植的患者行全胚冷冻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对于全胚冷冻的患者,河南省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在取卵后第3天建议可利用胚胎个数≥6个的患者选择形态学表现佳(即形态学表现上,评级高、卵裂球均匀、卵裂球数接近8个、碎片少的胚胎)的2个卵裂期胚胎进行冷冻,对剩余胚胎进行囊胚培养,并将可利用的囊胚进行冷冻,再择期进行FET.在FET周期中,选择合适的胚胎移植策略尤为重要.早期的IVF-ET治疗中,为提高妊娠的成功率,往往移植2个甚至多个胚胎,随之而来的是多胎妊娠率以及妊娠并发症发生率的显著升高.因此,为了探究FET周期中合适的胚胎移植策略,从而在保证妊娠率及活产率的前提下,大程度地控制多胎妊娠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本研究对同时有2个卵裂期胚胎及至少2个囊胚的患者,首次FET的胚胎移植方式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 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孕妇的子宫下段厚度与再次妊娠后子宫破裂风险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锰;长力;杨帆;刘兴会

    随着我国人口政策的调整(全面实施1对夫妇可生育2个孩子的政策),5~10年前明显升高的剖宫产率,使产科医师面对大量剖宫产导致的瘢痕子宫妇女再次妊娠及分娩的问题.瘢痕子宫孕妇,不论是行选择性再次剖宫产(elective repeat cesarean delivery,ERCD)还是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试产(trial of labor after cesarean,TOLAC),都可能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包括出血、软产道及邻近器官损伤、感染、子宫切除甚至死亡等,产科医师必须重视瘢痕子宫妇女妊娠和分娩给产科临床实践带来的巨大挑战.

    关键词:
  • CA125和人附睾蛋白4对预测卵巢上皮性癌治疗效果及预后的意义

    作者:廖胜斌;李力

    卵巢上皮性癌(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在全世界范围内,卵巢癌的发病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居第7位[1];而在中国,卵巢癌的发病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居第9位,在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中居第3位[2].因卵巢癌的病灶位于盆腔深部,早期症状不典型,仅有约25%的患者在Ⅰ期被发现,约70%的患者确诊时已属晚期,治疗后仍有高达70%的患者复发[3].因此,对卵巢癌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的评估显得尤为重要,国内外已有大量采用检测血清CA125及人附睾蛋白4(HE4)诊断卵巢癌的文献报道,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已批准HE4和CA1.作为卵巢癌患者随访的监测指标[4],但对于使用血清CA125及HE4判断卵巢癌患者预后的文献较少,现对血清CA125、HE4在预测卵巢癌治疗效果及预后方面做一综述.

    关键词:
  • 白塞综合征致子宫颈巨大溃疡一例

    作者:陈媛媛;王颖梅;薛凤霞

    患者41岁,因阴道水样分泌物增多半月余于2012年3月5日在本院妇科门诊就诊.妇科检查:外阴未见皮肤黏膜溃疡;阴道畅,黏膜完整,分泌物稍多,为脓性;子宫颈阴道部8~11点处可见一溃疡,呈不规则形,大小为2.0 cm×1.0 cm×0.5 cm,溃疡边缘无突起,质软,触之无出血;子宫、双侧附件区未及明显异常.盆腔超声检查:子宫后位5.3 cm×5.1 cm×4.5 cm;子宫内膜厚0.9 cm,峡部处厚0.2 cm;双侧附件未及异常.既往史:两年内口腔溃疡反复发作;外阴溃疡发作1次,针刺试验阳性,既往诊断白塞综合征,口服泼尼松及中草药治疗.本院诊治经过:液基细胞学检查未见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子宫颈及阴道分泌物HPV-DNA检查阴性.

    关键词:
  • 卵巢上皮性癌患者外周血BARD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BRCA1基因突变风险的关系

    作者:刘伟玲;赵九洲;王志中;董兵;侯阳阳;吴新新;郭永军

    目的 探讨BARD1基因Val507Met、Arg378Ser及Pro24Ser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卵巢上皮性癌(卵巢癌)BRCA1基因突变风险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6年1-10月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经第2代基因测序(NGS)技术检测明确为BRCA1基因突变的卵巢癌患者19例及BRCA1基因未突变的卵巢癌患者50例,所有患者均经病理检查确诊.(1)采用第2代基因测序(NGS)技术检测69例卵巢癌患者外周血BARD1基因的突变情况.(2)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法对卵巢癌患者BARD1基因不同突变位点之间基因型改变的相关性进行分析.(3)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法分析卵巢癌患者携带BARDl基因各突变位点其不同基因型的BRCA1基因突变风险.(4)采用x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对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卵巢癌患者其携带BARD1基因Val507Met、Arg378Ser及Pro24Ser位点不同基因型后的BRCA1基因突变风险进行分析.结果 (1)NGS技术检测显示,69例卵巢癌患者共发现8个BARD1基因突变位点,其中Val507Met、Arg378Ser及Pro24Ser为常见的基因突变位点,其突变率均为54%(37/69).(2)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显示,Val507Met与Arg378Ser位点(r=0.929,P<0.01)、Val507Met与Pro24Ser位点(r=0.801,P<0.01)、Arg378Ser与Pro24Ser位点(r=0.748,P<0.01)之间的基因型改变均呈明显正相关.(3)携带BARD1基因的Val507Met位点AA基因型、Arg378Ser位点CC基因型、Pro24Ser位点TT基因型的卵巢癌患者的BRCA1基因突变风险明显增高(P<0.05).(4)携带BARD1基因各突变位点不同基因型,即Val507Met (GG、AA+GA)、Arg378Ser(GG、CC+GC)及Pro24Ser(CC、TT+CT)位点基因型与卵巢癌患者年龄、家族史、绝经与否、输卵管结扎史以及铂类药物敏感性无明显关系(P>0.05);但其均与BRCA1基因突变明显有关(P<0.05).进一步分析显示,Val507Met及Arg378Ser位点发生BRCA1基因突变的风险在发病年龄早(≤60岁)、无家族史、已绝经、无输卵管结扎史及对铂类药物敏感的卵巢癌患者中更为明显(P<0.05),而Pro24Ser位点发生BRCA1基因突变的风险仅在已绝经的卵巢癌患者中更为明显(P<0.05).结论 BARD1基因Val507Met、Arg378Ser及Pro24Ser位点为卵巢癌中常见的突变位点,其与BRCA1基因的突变风险有关,而这种风险与患者年龄、家族史、绝经与否、输卵管结扎史、铂类药物敏感性等明显相关.

  • 亟待推进盆腔器官脱垂修复手术的标准化评价

    作者:朱兰

    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是由于盆底支持结构的缺陷、损伤或功能障碍所引发的盆腔器官脱出于阴道内或阴道外.POP准确的解剖学定义,多采用2001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提出的定义:POP指任何阴道节段的前缘达到或超过处女膜缘外1 cm以上[1].文献报道,年龄<60岁的成年女性中,需住院治疗的POP的发病率达2/1 000;女性一生经历盆底修复手术的概率到80岁时约为20%[2].尽管POP的诊断有定义,但临床实践中,常常出现诊断的定义标准不同,基于人群的流行病学调查文献报道POP的患病率波动于3%~50%,而基于查体所确定的POP患病率则波动于41%~50%,因为多数的轻度POP并无症状、查体却能发现[3-4].由此可见,在POP的诊断方面尚有需要统一标准化的问题.

    关键词:
  • 1996-2015年盆腔器官脱垂中文观察性研究论文撰写质量分析

    作者:王一婷;陶立元;贺豪杰;韩劲松

    目的 了解盆腔器官脱垂(POP)中文观察性研究论文的撰写质量.方法 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数据库中检索1996年1月至2015年12月妇产科专业期刊发表的POP相关的观察性研究论文,应用第4版加强流行病学中观察性研究报告质量(STROBE)声明对POP相关的观察性研究论文进行评估,并按论文发表时间分为1996-2005年与2006-2015年两个阶段,采用描述性分析及x2检验进行统计.结果 (1)共筛选出386篇观察性研究论文,其中病例-对照研究占15.5%(60/386),队列研究占80.6%(311/386),横断面研究占3.9%(15/386).(2)STROBE声明清单中共有22个条目、34项评估内容,其中有17项(50.0%,17/34)评估内容的报告(在观察性研究论文中被提及)比例<50%,分别为:1a(专业术语描述研究设计)3.9%(15/386)、6a(研究对象的合格标准等)24.6%(95/386)、6b(配对研究的研究对象)0(0/386)、9(偏倚)8.3%(32/386)、10(样本大小)3.9%、11(计量变量及分组)41.2%(159/386)、12b(亚组和交互作用的检查方法)2.6%(10/386)、12c(缺失值处理)0、12d(失访处理)0、12e(敏感度分析)0、13a(各阶段研究对象的数量)18.9%(73/386)、13b(未参与的原因)18.9%、13c(流程图)0、16b(连续变量的分组界值)9.6%(37/386)、16c(相对危险度转换成绝对危险度)0、19(局限性)31.6%(122/386)、22(基金资助)20.5%(79/386).(3)比较1996-2005年与2006-2015年前后10年论文的撰写质量,2006-2015年38.2% (13/34)的STROBE声明条目有明显改善(P均<0.05),有改善的条目分别为:1b(摘要结构完整性)、2(研究背景和原理)、6a(研究对象的合格标准等)、7(研究变量)、8(数据来源和测量)、9(偏倚)、11(计量变量及分组)、12a(所有的统计学方法)、17(其他分析)、18(重要结果)、19(局限性)、21(可推广性)、22(基金资助).结论POP相关的中文观察性研究论文的撰写质量在50.0%的评估项目方面存在不足,但2006-2015年的论文撰写质量较1996-2005年有明显改善.

  • 应用常规手术器械行骶棘韧带固定术治疗Ⅲ~Ⅳ度盆腔器官脱垂的前瞻性研究

    作者:任常;宋晓晨;朱兰;艾方方;史宏晖;孙智晶;陈娟;郎景和

    目的 评价应用常规手术器械进行骶棘韧带固定术(SSLF)治疗Ⅲ~Ⅳ度盆腔器官脱垂(POP)患者的中长期疗效并评估其安全性.方法 前瞻性纳入55例2007年5月至2015年6月在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接受SSLF的Ⅲ~Ⅳ度POP患者.记录并分析所有终接受SSLF患者的基本信息、围手术期指标和并发症情况,并随访其术后的临床表现和阴道检查情况,以POP定量分度法(pOP-Q)评估手术的成功率(术后3个月)、客观治愈率(术后1年),在术后1年时以盆底不适调查表简表(PFDI-20)、盆底功能影响问卷简表(PFIQ-7)评估患者的主观满意度(评分较术前改善视为患者主观满意).结果 55例POP患者中有52例(95%,52/55)应用常规手术器械完成了SSLF,另外3例因暴露骶棘韧带困难而改行坐骨棘筋膜固定术.52例终接受了SSLF手术的患者,中位术中出血量为100 ml(20~300 ml),中位手术时间为60 min(20~165 min).有2例患者在术后2d发现直径分别为5、7 cm的盆腔血肿,经过保守治疗后均痊愈.所有患者术后均能自主排尿.1例患者术后主诉大腿部疼痛,术后3个月随访时仍存在,物理治疗后好转.术后3个月随访时的POP-Q评估结果显示,手术成功率为100%(52/52).中位随访23.7个月,客观治愈率为98%(51/52),手术复发率为2%(1/52),主观满意度为94%(49/52).有6%(3/52)的患者术后新发尿失禁.结论 绝大部分POP患者可应用常规手术器械实施SSLF,本术式对于骨盆较小的亚洲女性是1种可行、经济而有效的纠正中盆腔缺陷的手术方式.

  • 经阴道宫骶韧带高位悬吊术的远期疗效研究

    作者:段磊;鲁永鲜;沈文洁;刘昕;刘静霞;张迎辉;葛静;赵英;牛珂;王文英

    目的 研究经阴道宫骶韧带高位悬吊术(HUS)治疗重度盆腔器官脱垂(POP)的远期疗效.方法 2003年6月至2009年8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采用经阴道HUS治疗重度POP共118例,对其中104例完成系统随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后2、6、12个月及之后每年1次进行随访,客观疗效评价采用POP定量分度法(POP-Q)分度,主观疗效评价采用患者整体印象改善评分量表(PGI-I)、盆底不适调查表简表(PFDI-20)和盆底功能影响问卷简表(PFIQ-7)评分.采用以下3个标准作为手术成功的标准:(1)脱垂远端距离处女膜≤0 cm,同时顶端距离处女膜≤1/2阴道全长;(2)根据PFDI-20第3个问题(“经常看到或感到阴道有肿物脱出吗?”)判定相关的POP症状消失;(3)未因脱垂而行再次手术或子宫托治疗.结果 104例患者的平均年龄62.5岁,HUS术后平均随访(9.1±1.5)年.同时达到上述3个标准的手术成功率为91.3%(95/104),单独阴道前壁、顶端、后壁以及多部位脱垂的复发率分别为6.7%(7/104)、0、2.9%(3/104)和1.0%(1/104);按PFDI-20问卷中的第3个问题,自觉有阴道肿物脱出者5例(4.8%,5/104);无一例行再次手术或子宫托治疗.总体主观满意率为90.4%(94/104).PFDI-20、PFIQ-7的中位评分由术前的72、65分分别下降至术后9年的17、9分(P均<0.01).术中输尿管梗阻率2.9%(3/104),均于术中拆除宫骶韧带缝线后重新缝合得以解决;术后病率为3.8%(4/104).结论 经阴道HUS对于阴道顶端悬吊效果好、疗效持久,辅以阴道前、后壁修补可用于治疗绝大多数的重度POP,创伤小、适应证广,适于老年患者,极具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 盆底修复手术后复发81例的再治疗方法及疗效分析

    作者:范水秀;王凤玫;林丽莎;宋岩峰

    目的 分析盆底修复手术后复发患者的再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在不同医院行盆底修复手术后复发(Ⅱ度及以上)而就诊于解放军福州总医院的8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再治疗的方法及效果.采用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度法(POP-Q)评价客观的解剖学疗效,以盆底不适调查表简表(PFDI-20)和盆底功能影响问卷简表(PFIQ-7)评价主观的功能学疗效(评分较术前改善视为患者主观满意).结果 81例复发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35个月(10 ~ 69个月),再次手术治疗78例(96%,78/81),解剖学治愈率100% (78/78),主观满意度100%(78/78);另3例(Ⅱ度脱垂)行盆底肌锻炼及盆底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主观满意度2/3,有1例治疗后仍自诉阴道异物感.78例再次手术患者的手术方式:经阴道植入网片(TVM)全盆腔重建术55例(包括经阴道子宫颈切除+TVM全盆腔重建术3例),TVM前盆腔重建术2例,TVM后盆腔重建术3例,Y网骶骨固定术2例,阴道封闭术11例,经阴道子宫切除+后穹隆成形术3例,经阴道子宫切除+TVM后盆腔重建术2例.结论 盆底修复手术后复发再治疗的选择需结合患者的特征(包括复发程度、复发部位、并发症等)进行认真评估,选择合理适宜的个体化再治疗方案,仍可达到满意的疗效.

中华妇产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99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