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骨科杂志

中华骨科

中华骨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Orthopaedics 중화골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2.13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253-2352
  • 国内刊号: 12-1113/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6-1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骨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天津
  • 主编: 邱贵兴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腰椎滑脱后路不同融合术式的有限元研究

    作者:马辉;赵杰;连小峰;陈志明;袁健东;金根洋;李忠海

    目的 建立L4.5滑脱节段的有限元模型,研究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后外侧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双枚椎间融合器(cage)植入及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单枚融合器植入等3种融合术式的固定节段的稳定性.方法 选择一名56岁退变性腰椎滑脱女性患者,以L4,5节段为研究对象,采用螺旋CT对其进行层厚1.0 mm的连续水平扫描,将所得图像进行轮廓提取和阈值分割后,借助Ansys 9.0软件,建立L4,5滑脱节段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同时根据椎弓根螺钉、融合器的几何尺寸,分别建立其相应的有限元模型.在此基础上,根据临床术式将上述模型进行不同组合,分别建立椎弓根螺钉固定加后外侧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固定加双枚融合器植入及椎弓根螺钉固定加单枚融合器植入等3种腰椎滑脱后路融合术式的有限元模型,然后分别施加压缩、前屈、后伸、侧屈及旋转等各种生理载荷,观察各模型不同载荷下螺钉、融合器的应力分布及融合节段的角位移变化,由此比较各模型的稳定性.结果 后外侧植骨融合术式的螺钉应力和角位移明显高于椎体间融合术(P<0.01);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单枚融合器植入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双枚融合器植入两组之间螺钉应力、融合器应力及固定椎体的角位移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模型固定节段螺钉及融合器的大有效应力均出现于前屈时.结论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单枚或双枚融合器植入的稳定性优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后外侧植骨融合;对于椎体间融合,植入单枚融合器和双枚融合器的稳定性无明显差别.

  • 影响髋臼后壁骨折手术疗效的因素分析

    作者:王志岩;孙俊英;朱伟;石岩;殷诰

    目的 探讨影响髋臼后壁骨折手术疗效的因素.方法 1990年5月至2003年11月,共手术治疗髋臼后壁骨折88例,年龄17~67岁,平均40岁.根据可能影响手术疗效的若干因素,如复位质量、伤后至股骨头复位时间、伤后至手术时间、患者年龄及骨折粉碎程度等对患者进行分组和分析.结果 88例平均随访时间8年(3~16年).按Matta等标准评定,手术疗效:优74例(84.09%),良9例(10.23%),可4例(4.55%),差1例(1.14%),优良率为9432%;X线疗效:优76例(86.36%),良9例(10.23%),可3例(3.41%),优良率为96.59%.临床优良率在解剖和非解剖复位组分别为9630%和71.43%;在伤后至股骨头复位时间<24 h和≥24 h组分别为98.11%和85.71%;在伤后至手术时间<3周和≥3周组分别为96.20%和77.78%;在年龄<50岁和≥50岁组分别为9730%和78.57%;在骨折粉碎<3块和≥3块组分别为96.15%和80%;以上各因素的手术疗效比较,经统计学分析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位质量、伤后至股骨头复位时间、伤后至手术时间、年龄和骨折粉碎程度等因素均对髋臼后壁骨折手术疗效产生显著影响,避免影响疗效的不利因素有助于改善手术疗效.

  • 体外冲击波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的力化学信号转导机制

    作者:翟磊;邢更彦

    体外冲击波疗法(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ESWT)因患者不必住院、并发症少、治疗周期短、风险低、治愈率高,已成为骨科领域一种新的非侵入性治疗方法.其不仅用于治疗钙化性冈上肌腱炎、肱骨外上髁炎、足底筋膜炎等顽固性骨肌病变,近年来还用于治疗骨不连及早中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取得较好效果.

  • 低频脉冲型超声治疗起始时间对载万古霉素骨水泥药动及药效特性的影响

    作者:蔡迅梓;吴浩波;严世贵;颜瑞健;赵新华

    目的 研究低频脉冲型超声治疗的起始时间对载万古霉素骨水泥的药物释放动力(药动)特性与抗菌性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在新西兰大白兔的髋关节植入载万古霉素骨水泥并接种标准菌株.超声A组于植入后0.5 h治疗12 h,超声B组于植入后12 h治疗12 h,对照组不予超声治疗.取超声A组及超声B组动物各2只,测定超声治疗时髋关节腔内渗血量.余动物于植入后定时测定髋关节引流液的药物浓度,计算药动及药效参数.植入后48 h采集髋关节腔渗液及股骨近端髓腔组织,计数活菌量.结果 超声B组有效抑菌浓度持续时间(T>MIC)较对照组和超声A组分别延长2051、21.81 h.超声A组及B组的髋关节腔细菌密度分别较对照组下降lg.1.62、lg-12.77 CFU/ml.超声B组股骨髓腔内细菌密度较对照组下降lg-11.29 CFU/g.超声B组髋关节渗血量显著低于超声A组.回归分析中,T>MIC及低频脉冲型超声与载万古霉素骨水泥的协同抗菌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术后即刻超声治疗相比,组织渗血减轻时予以超声治疗能有效延长局部T>MIC,提高载万古霉素骨水泥的抗菌性能.

  • Maycock法治疗脊柱手术后脑脊液漏

    作者:张功林;章鸣;蔡国荣

    脑脊液漏是腰椎手术后的并发症,如处理不当,将影响手术治疗效果并有可能引发严重后果.1997年8月至2003年1月,我们应用Maycock等[1]介绍的方法处理6例腰椎手术后发生脑脊液漏的病例,取得满意的效果.

  • 海绵状血管瘤合并骨化生二例报告

    作者:虞和君;赵兴;黄悦;范顺武

    血管瘤是常见的软组织良性肿瘤,影像学和组织学检查经常可见到钙化现象,但是大面积骨化现象非常少见,尤其是合并骨化生的四肢血管瘤更为罕见[1].我们收治2例海绵状血管瘤合并骨化生的患者,报道如下.

  • 微创人工关节置换技术的专家建议

    作者:张先龙;裴福兴;胡永成

    微创人工关节置换术是近年来关节外科的热点之一.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进步,其从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但对该项技术的理解、应用和开展仍然存在争议和误区.2006年8月12日,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关节外科学组和《中华骨科杂志》编辑部主办了2006年人工关节微创置换高级专家研讨会,邀请关节外科学组的全体委员及国内关节置换的部分专家就微创人工关节置换技术的概念、入路、优缺点、适应证、禁忌证和技术特点等作充分讨论,并形成专家建议,为开展微创人工关节置换提供参考依据.

  • 2006年脊柱微创专家研讨会纪要

    作者:刘尚礼;李春海

    由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微创学组、《中华骨科杂志》编辑部联合主办的2006年脊柱微创专家研讨会,于2006年12月15至17日在广东省佛山市召开.

  • 前十字韧带重建术后骨隧道扩大的原因分析

    作者:陈世益;洪国威

    近年来,前十字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损伤重建的手术例数每年成倍增加,而且这个数字仍在持续增长.美国一年就有15万例以上的十字韧带损伤病例接受重建手术.

  • 高黏度骨水泥在经皮椎体成形术中的应用

    作者:李春海;刘尚礼;叶伟;彭焰;丁悦

    目的 探讨应用高黏度骨水泥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效果.方法 2006年4月至10月,应用高黏度骨水泥及其椎体成形系统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23例,共31个椎体.男6例,女17例;年龄59~83岁,平均67.3岁.术中采用体位复位,局部麻醉,从椎体压缩严重侧单侧穿刺,经椎弓根入路,每个椎体注射骨水泥3.0~6.5 ml,平均(4.7±1.0)ml.对患者手术前后的疼痛行视觉类比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并对手术前后VAS进行配对t检验.观察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包括骨水泥渗漏、肺栓塞、脊髓及神经根损伤和感染等)的发生情况.除常规X线检查外,手术前后常规行腰椎CT扫描.结果 术后随访1~7个月,平均3.7个月,患者背部疼痛均明显缓解或消失.术前的VAS平均为(7.57±1.10)分,术后第3天平均为(3.17±0.87)分(t=18.72,P<0.01),术后1周平均为(2.43±0.65)分(t=20.73,P<0.01),术后1个月平均为(2.26±0.66)分(t=22.42,P<0.01),手术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有2例发生椎体旁骨水泥渗漏,无骨水泥毒性反应、肺栓塞、感染和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高黏度骨水泥及其椎体成形系统具有瞬间高黏度、可注射时间长、定向可控注射、低聚合温度、操作简单和低放射暴露等优点,大大降低骨水泥渗漏的风险,手术安全性高,适用于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治疗.

  • 两种骨水泥渗漏对椎间盘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倪才方;赵辉;陈珑;唐天驷;杨惠林

    目的 探讨椎体成形术时骨水泥渗漏是否会引起椎间盘退变,以及椎间盘退变程度与骨水泥类型是否相关.方法 选用8只成年家犬,以每只犬L2-3、L3-4、L4-5椎间盘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crylate,PMMA)与磷酸钙骨水泥(calcium phosphate cement,CPC)3组.对照组仅行椎间盘穿刺,不注入任何物质,PMMA组及CPC组均各向椎间盘注入0.1 ml骨水泥.术前及术后24周摄正、侧位X线片,计算椎间盘高度指数百分数(disc height index percentage,DHIP).术后24周行MR检查,计算MRI指数.组织学检查参照Masuda标准对椎间盘退变程度评分并分析.结果 术后24周X线片显示对照组椎间隙无狭窄,病理学检查未见椎间盘退变.PMMA、CPC组椎间盘MRI显示:椎间隙有狭窄,T2加权像髓核信号不同程度降低且不均一,其相对高信号区面积减小,髓核形态不规则,纤维环与髓核界限不清.组织学检查显示髓核细胞数量不同程度减少,空泡变小.髓核的细胞外基质不同程度压缩,纤维环断裂或扭转.3组DHIP、MRI指数、组织学评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MMA、CPC注入椎间盘会导致椎间盘退变,PMMA所致椎间盘退变较CPC更为严重.

  • 前外侧肌间隙入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应用解剖与临床研究

    作者:张先龙;沈灏;王琦;邵俊杰;秦啸龙;蒋垚

    目的 研究国人臀中肌、臀上神经和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前外侧肌间隙人路的解剖关系,探讨临床意义并观察临床效果.方法 解剖20具成年尸体标本(40髋),测量臀中肌前缘在髂嵴处起点距髂前上棘的距离,记录臀上神经的走向及与周围解剖标志的距离.对3具新鲜灌注尸体标本行模拟手术,观察切口周围软组织的损伤情况.57例患者(57髋)施行前外侧肌间隙入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结果 臀中肌前缘沿髂嵴方向距髂前上棘距离为(61±4)mm(55~68 mm);臀上神经下支距大转子前结节的距离为(74±6)mm(60~88 mm).模拟手术显示臀中肌过度牵拉是造成臀中肌前缘挫伤的主要原因.手术切口平均长9 cm(8~13 cm),输血11例.9例术中发现臀中肌深层前缘肌纤维部分断裂,2例发生假体柄股骨侧内后方穿出,即刻行翻修术.随访12个月未发现Trendelenburg征阳性者.结论 前外侧肌间隙入路皮肤切口方向应从大转子前结节指向髂前上棘后方6 cm;切口近端部分长度应控制在距离大转子前结节6 cm以内,切口向远端延长较安全.前外侧肌间隙入路具有单一切口内完成髋臼和股骨假体安装、不需要透视、不剥离任何肌肉附着点的优点.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经皮内窥镜激光椎间盘切除术

    作者:杨波;金大地;LEE Sangho;王吉兴

    目的 报告经皮内窥镜激光椎间盘切除手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aser-assisted discectomy,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和并发症.方法 患者包括腰椎间盘原发性突出、再突出、椎管内突出和椎管外突出者.回顾性研究PELD后至少1年的6522例患者,手术效果按照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疼痛视觉类比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改良的Macnab标准评定.按Yeung等标准:中央型1329例(20.4%),旁正中型4186例(64.2%),椎间孔型433例(6.6%),椎间孔外侧型574例(8.8%).结果 患者平均年龄40.9岁,平均随访时间28.3个月,平均手术时间55 min,平均出血量12 ml.按照Macnab标准评定,优2805例(43.O%),良2902例(44.5%),可371例(5.7%),差444例(6.8%),其中成功率(优良率)为87.5%.患者问卷满意率为89.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6%,翻修率为6.8%.术后ODI、VAS与术前比较明显改善(P<0.05).结论 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效果与传统开放经椎管显微椎间盘切除术一致,椎管内和椎管外椎间盘突出及伴发侧隐窝狭窄的患者均可获得有效治疗.

  • 微创技术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作者:徐辉;窦宝信;张洪;郭盛杰

    目的 探讨微创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优点及手术风险.方法 2005年2月至2006年4月,对54例患者(70膝)行小切口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女48例(63膝),男6例(7膝).年龄43~75岁,平均62.4岁.切口长度9~13 cm,平均10.5 cm.所有患者均诊断为膝关节骨关节炎,术前关节活动度为伸0°~-25°(平均-10.5°),屈80°~135°(平均100°).手术采用膝正中切口,髌旁内侧人路.不翻转髌骨,利用皮肤的可移动性和膝关节屈伸活动的特点,采用特殊手术器械,完成股骨和胫骨的截骨.通过改变手术操作顺序以尽快创造出操作空间,尽可能减少对髌上囊和后关节囊等软组织的切除和剥离.结果 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皮肤坏死或伤口感染等并发症,手术时间平均为70 min(55~150 min).手术切口长度平均为10.5 cm(9~13 cm).前35膝术后平均引流530 ml(200~800 ml),后35膝引流为380 ml(230~460 m1),平均输血500 ml(O~1000 m1).术后第2天即开始进行主动股四头肌功能锻炼,患者术后平均下床时间为5.6 d(4~8 d),术后9~14 d出院,出院时关节活动度平均为100°(90°~120°).术后末次随访,关节活动度为伸5°~-5°(平均O°),屈95°~125°(平均115°).术前膝关节学会评分为46~69分[平均(51+7)分],术后为82~98分[平均(91+5)分].结论 微创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主要的优势在于股四头肌损伤小,膝关节主动活动的时间较早,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相对较快,且不增加手术风险.

  • 胸椎侧凸胸腔镜下和开放小切口前路矫形术椎间融合面积研究

    作者:邱勇;王斌;王渭君;芮碧宇;朱锋;朱泽章

    目的 比较特发性胸椎侧凸胸腔镜下前路矫形术与胸腔镜辅助下开放小切口前路矫形术的椎间植骨和融合效果.方法 将34例特发性胸椎右侧凸患者分为两组,A组10例患者接受胸腔镜下胸椎侧凸前路矫形术,平均年龄14.4岁,平均Cobb角52.9°.B组24例患者接受开放小切口前路矫形手术,平均年龄14.5岁,平均Cobb角45.4°.两组患者均采用自体肋骨作为移植骨.所有患者术后均行固定节段的CT扫描并获得完整的随访资料.通过测量术后CT片以及不同随访时间的X线片,对两组病例的椎间植骨面积百分比、矫形效果以及矫正丢失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在年龄、侧凸柔软性和固定节段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组术前胸弯大于B组.两组患者术后平均椎间植骨面积百分比均超过40%,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A组术后早期矫正丢失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在术后6个月后均无明显矫正丢失.结论 胸腔镜下胸椎侧凸前路矫形手术能够获得与开放小切口前路矫形手术同样满意的椎间植骨和融合效果,前者早期矫正丢失明显可能与固定的棒较细有关.

  •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外科治疗

    作者:周跃;王健;初同伟;李长青;张正丰;王卫东;郑文杰

    目的 探讨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手术方式的临床手术策略和适应证选择.方法 2000年1月至2006年10月,对52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微创外科手术治疗.男29例,女23例;年龄21~67岁,平均41.5岁.病史2个月~3.8年,平均9.5个月.椎间孔内型(Ⅰ型)32例,椎间孔外型(Ⅱ型)11例与混合型(Ⅲ型)9例.L2-3 1例,L3-45例,L4-5 37例,L5S19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腰椎正、侧位X线检查和CT扫描,对部分患者还辅以脊髓和腰椎间盘造影、CTM和MR检查.分别采用YESS经侧后路椎间孔入路椎间盘摘除、椎间孔扩大成形术25例,METRx后路经横突间入路腰椎间盘摘除术13例,X-Tube后路经小关节突切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14例.结果 52例患者经平均13.5个月随访,疗效按照疼痛视觉类比评分法(VAS)和Nakai分级评定.结果 表明3种微创术式均能显著改善患肢放射性疼痛(P<0.05).术后优良率分别为:YESS手术84.0%,METRx手术84.6%和X-Tube手术92.9%.3组间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比较:YESS术的麻醉方式简单、手术时间短和创伤小,特别适于单纯Ⅰ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METRx术特别适于单纯Ⅱ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而X-Tube术适于伴有腰椎退行性失稳的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结论 临床上应依据腰椎间盘突出的不同类型,选择不同微创外科术式.

  • 内植物的材料学(下)

    作者:

    骨水泥:20世纪70年代,Charnley将骨水泥引用医学领域,从此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就应用于固定关节置换术的内植入物.通常骨水泥有两种使用形式,即装在密闭的玻璃容器中的液态单体与装在袋中的粉末状聚合体.

  • Paratrochanteric fractures、pertrochanteric fractures和peritrochanteric fractures解剖释义探讨

    作者:肖湘;张铁良

    在英文文献中,股骨转子区骨折的名词术语繁杂、称谓颇多,包括:paratrochanteric fractures、pertrochanteric fractures、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s、 peritrochanteric fractures、 infratrochanteric fractures以及subtrochanteric fractures.

中华骨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